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雀茶花

雀茶花

發布時間: 2021-01-31 06:50:12

A. 柳州雀兒山公園茶花園作文

我的家鄉在楚雄,它面積不大,卻美不勝收。楚雄的眾多勝景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西山公園了。西山公園位於城西,美麗極了。裡面有茶花園、山、水、亭、廊、紅軍長征過楚雄紀念碑等風景亮點。
春天,公園里樹木吐出新芽,小草探出頭來,春風點染著萬紫千紅的美景,一切顯得生機勃勃。柳樹姑娘展開了那細細的,帶黃色的嫩葉,長長的頭發隨風飄動,真像碧玉裝扮成的一樣。海棠花道更是成為大家目光的焦點。海棠花競相怒放,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艷,許多人都爭相與其合影留念,映襯之下後面的紅牆更是顯得古色古香。風過之時,粉紅的花瓣紛紛落下,那景象構成了一幅清新而又浪漫的風景畫。海棠花道旁邊有一個茶花園,園里有許多不同地區特有的山茶花品種,有雪嬌、紫袍、獅子頭、雲蝶……有的花瓣層層疊疊開滿枝頭;有的一枝只開了一兩朵花;有的白色花瓣有淡粉色的邊緣,像個羞答答的少女;還有的紅彤彤的,像個熱情好客的姑娘。這些花朵一朵有一朵的瑰麗,一朵有一朵的姿態,真是讓人目不暇接。花叢中,小蜜蜂大口大口地吮吸著香甜的花蜜,開心極了!
夏天,不如春天那般芬芳瑰麗,只獨有那一種顏色----綠。一大片山林鬱郁蔥蔥,可是那綠色並不單調,有淺綠、深綠、墨綠和油綠……那麼多漸次變化的綠樹,遮住了藍藍的天空,走在這綠意盎然的小徑上,喝著清甜的山泉水,是多麼涼爽,多麼愜意!
秋天,雖然不像春夏那樣般生氣勃勃,但也有她獨特的美。秋風掠過枯黃的葉子紛紛落下,金黃的葉子在風中打著旋兒,可真像一隻只翩飛的小蝴蝶呀!古老的銀杏也一樣,銀杏葉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走在那羊腸小道上,踩著落下的黃葉,聽著那一連串寂寞的沙沙聲,這將是一件多麼有詩意的事哪!秋天的菊花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有玉樹臨風、國色天香、湘妃淚痕等許多品種。品著菊韻,聞著清香,秋天就這么不知不覺地走了。
冬天,一切都沉睡在那純凈的世界裡,葉子上蓋上了一床白色的棉被。走進一看,啊,原來是霜呀!輕輕一摸,哎呀!「白棉被」不見了一塊兒,一滴晶瑩的水珠滴落了下來,手上涼涼的。當其他植物正在沉睡的冬天,梅花卻開放了,挺立在這寒冬里,散發著一陣陣清香。
啊,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到西山公園感受這一年四季的美景!

B. 明初的漆器裝飾圖案有哪些

明初的漆器至少有戧金漆和雕漆兩類。其裝飾圖案中主體紋飾有人物故事、寶專相花、太平雀屬梔子花、太平雀葵花、蒼頭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雞葵花、鸚鵡長壽花、山雀茶花、竹梅,邊飾有香草、四季花、回紋等。

黑漆嵌螺鈿《仲景行醫圖》鼓式盒是元明之際黑漆嵌螺器代表作。盒鼓式,平蓋面,圈足。通體髹黑漆為地,以螺鈿嵌紋飾。

蓋面蒼松映掩,祥雲繚繞,醫聖張仲景身穿官服乘牛車而至,4人作揖迎接,牧童牽牛旁觀。蓋、盒壁嵌乳釘紋各一道,上、下口緣飾纏枝蓮紋。盒裡髹朱漆,足圈內髹黑漆。此盒鈿色艷麗,五彩斑斕,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工藝精湛。

明永樂漆器以剔紅居多,也有少量的戧金漆和戧金彩漆,如紅漆戧金八寶紋經文挾板。

C. 明初漆器戧金漆和雕漆的裝飾圖案主要有哪些

明代漆器昀為發達的、製作量昀多的是雕漆,其次是戧金彩漆、戧金漆、描金內漆、填漆容、螺鈿漆、百寶嵌、款彩漆等。

明初的漆器至少有戧金漆和雕漆兩類。其裝飾圖案中主體紋飾有人物故事、寶相花、太平雀最子花、太平雀葵花、蒼頭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雞葵花、鸚鵡長壽花、山雀茶花、竹梅,邊飾有香草、四季花、回紋等。

D. 去雀兒山的茶花園作文。

雀山茶花園

今天,媽媽帶我和表弟小波到雀山茶花公園玩。「哇!真香呀!」我內贊嘆到。「是容啊!剛走進來就這么香,裡面一定種了許多茶花吧!」表弟調皮地說。

我們先來到金華鬥牛這個景點玩。兩頭「牛」像真的牛一樣在勇猛地斗角,逼真極了!然後我們又經過十八學士橋,來到十八學士塔。我本想登塔,可媽媽不讓我登。這座塔有六層,塔身白色的。最後我們來到茶花仙女旁,媽媽給我們拍了很多各種造型的照片。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好玩的游戲:捉迷藏。「表弟,我們來玩捉迷藏吧!」我興奮地說,「你來找,我來藏,你可不許偷看喲!」我連忙躲在茶花仙女的石雕後,心想:這下你肯定找不到我了!表弟聽到我喊:「好了,」就連忙尋著我的喊聲找來,不一會兒,表弟就找到了我,他開心極了。我們在茶花叢中玩了很久很久,我們的笑聲在茶花園上空久久回盪。

朋友,如果你也想游茶花園,我很願意做你的導游。

E. 明代漆器有什麼特點

從明代的建築及室內用具來看,宮廷裝飾及器用不啻一座大型髹漆工藝館。明代禮儀中所用大輅乘輿、儀仗皆有裝飾。宮廷建築裝飾,朱門金釘,金龍畫彩,殿內寶座、圍屏金漆裝飾等,都顯示著髹漆工藝的水平。

與此同時,民間床榻傢具雕花貼金,商店匾額金碧輝煌,棺材靈柩髹黑畫彩、雕花飾金。全國各地的廟宇也都離不了華麗裝飾的髹金額匾,凡此種種,都顯示了髹漆工藝在明代的普及。生漆應用之廣,漆器生產之盛,前所未有。明代漆工躍與明王室對漆器的推崇與重視有著直接關系。為了滿足宮廷內外對生漆工藝品需求,還專門設立了生產製作御用漆器的官辦機構。

宮廷內官監下設「油漆作」,御用監所屬「漆作」都承做漆工活計,專門負責圍屏、擺設、造辦填漆、雕漆、螺鈿等漆器。內府供用庫還特設丁字型檔,常儲生漆、桐油等物。

明代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對雕漆情有獨鍾,不但自己珍賞,而且先後數次將雕漆作為貴重禮品頒賜給日本國王妃,總計近百餘件精美的雕漆盤、盒。

由於漆器手工業的發展,明代用漆之多前所未有,生漆需求量劇增,官府和民間都很重視漆林經營。原先盛產漆的長江中上游各省,漆產量大增,長江下游的南京,也新建漆園,種植漆樹千萬株,以供需求。

據《古今圖書集成》、《福建新通志》等書記載,在明清時期,西起我國雲南西部,東至遼寧東部,南起海南島,北至遼寧北部,都有漆樹生長。

明代漆器的品種,在宋元漆器發展的基礎上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明代漆器最為發達的、製作量最多的是雕漆,其次是戧金彩漆、戧金漆、描金漆、填漆、螺鈿漆、百寶嵌、款彩漆等。

明早期漆器指的是洪武、永樂、宣德三朝製作的漆器。山東省鄒縣魯荒王朱檀墓中的漆器反映了明初漆器製作的水平。朱檀是朱元璋之子,這批漆器極有可能是皇家御用監所造。

明初的漆器至少有戧金漆和雕漆兩類。其裝飾圖案中主體紋飾有人物故事、寶相花、太平雀梔子花、太平雀葵花、蒼頭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雞葵花、鸚鵡長壽花、山雀茶花、竹梅,邊飾有香草、四季花、回紋等。

黑漆嵌螺鈿《仲景行醫圖》鼓式盒是元明之際黑漆嵌螺器代表作。盒鼓式,平蓋面,圈足。通體髹黑漆為地,以螺鈿嵌紋飾。

蓋面蒼松映掩,祥雲繚繞,醫聖張仲景身穿官服乘牛車而至,4人作揖迎接,牧童牽牛旁觀。蓋、盒壁嵌乳釘紋各一道,上、下口緣飾纏枝蓮紋。盒裡髹朱漆,足圈內髹黑漆。此盒鈿色艷麗,五彩斑斕,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工藝精湛。

明永樂漆器以剔紅居多,也有少量的戧金漆和戧金彩漆,如紅漆戧金八寶紋經文挾板。

永樂雕漆以盤、盒為主,兼有蓋碗、盞托、尊、小瓶、踏凳等,器形變化較少。明永樂漆盤是一種圓形盤,淺式,圈足,盤表面為一整體,沒有盤心與盤邊之別,所裝飾圖案給人以整體感,這種造型的盤以裝飾花卉為主。

另一種盤的造型為盤邊呈葵瓣狀或菱花狀,8瓣、10瓣不等,盤內與盤邊裝飾的內容不同,盤內多以山水人物為主,而盤邊多雕刻各種各樣的花卉。

如剔黑山水人物方盤,直徑26.6厘米、26.2厘米,方盤四邊雕刻折枝花卉,正中心雕刻人物,形態自然;山石皴法細膩,結構嚴謹,色調明快,刀法銳利、纖細。

永樂雕漆裝飾圖案以花卉、山水、人物為主,圖案的處理具有一定的規范化。以花卉為主題的作品,一般雕刻在圓盤、蔗段式盒、蒸餅式盒上。

其圖案的處理手法為在盤內或盒面布滿盛開的大朵花卉,四周枝繁葉茂,或襯托著含苞待放的小花蕾,花朵飽滿,畫面具有完美的整體感。

花朵以奇數布局,有3朵、5朵、7朵之分。3朵均勻分布,5朵、7朵者,以正中為一朵稍大型的花卉,四周均勻地擺設著四朵或六朵稍小的花卉,似眾星捧月,突出主題。以花卉為題材的雕漆,花卉之下一般不刻錦紋,而以黃漆為地,黃襯紅色,鮮明醒目。

永樂雕漆,花卉滿布,留下的黃色地較小,有緊密之感。明永樂雕漆常用的花卉有牡丹、茶花、石榴、芙蓉、菊花、蓮花等。

永樂時還出現了雙層花卉的雕漆作品,即在漆盤內上下雕刻兩層花卉,如剔紅牡丹雙層盤、剔紅茶花雙層盤,上下兩層花紋自成體系,互不幹擾,又互相映襯,章法有致,畫面富麗,耐人尋味,充分反映了明永樂時期工匠的高超技藝。

以山水、人物為主題的作品,一般雕刻在葵瓣式盤、蔗段式盒上。其圖案的處理手法為在盤內或盒面上雕刻人物故事,圖案下襯托分別代表天、地、水的3種錦紋。

這3種錦紋與元代的處理手法相同,只是水紋的處理稍有變化。元代雕漆中的水紋有的似波浪滾滾,以彎曲的線條表現,彷彿水在不停地流動,而永樂時期的水紋基本固定為圖案化的紋飾,以波折形線條表現。

在3種錦紋之上雕刻人物、亭閣。一般的布局為圖案的左側或右側雕刻一座亭閣,以曲欄圍出一定的空間,閣後置古松或垂柳,天上點綴流雲朵朵,人物活動其間。

或攜琴訪友,或閑暇賞瀑,或高談闊論,或五老相聚。多數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清凈、悠閑的生活。人物比例的雕刻偏於高大,以突出人物的重要。

如剔紅《攜琴訪友圖》蓮瓣式盤,高4.5厘米,口徑45.6厘米。盤平底,八瓣蓮花形邊,隨形圈足。盤心雕庭院景緻,殿閣曲欄,長鬆浮雲,院中二老相揖,一童攜琴隨後,殿內有人迎迓,此為《攜琴訪友圖》。

盤內外壁黃素漆地,分瓣雕飾多種花卉。足內黃褐色漆,一側針劃「大明永樂年制」6字款,中心又刻「甜食房」3字。

此盤造型如一朵盛開的大花,美觀典雅。主題圖案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盤上髹漆厚重,雕刻精細,錦紋主次分明,一絲不苟,為明永樂朝官造雕漆之典型作品。

除了雕刻花卉、山水、人物圖案,明永樂時期的裝飾題材尚有孔雀牡丹、雲龍紋、雲鳳紋、靈芝螭紋等題材。

如剔紅祝壽圖菱花式盤,口徑34.8厘米,足徑27厘米,高43厘米,木眙,作八瓣菱花形,圈足,下背雕紅漆花紋。盤心開圓光,內松、桃、鶴、鹿、仙人祝壽圖意。壁內外紋飾相同,每瓣雕素地寶相花兩朵。足邊飾回紋,底黑光漆。

永樂雕漆的底,一般以黃褐色、黑色居多。款識在底內緣處豎刻「大明永樂年制」針劃款,字體秀氣,筆道纖細,似行書。在雕漆底部刻有明確的年號款識,以明永樂為開端。

永樂雕漆在製造技法和工藝上具有鮮明的時期特徵。這時的作品一般髹漆層次較厚,少則幾十道,多則上百道,與文獻記載的「漆朱三十六遍為足」有明顯的差異。繼承了元代張成、楊茂的風格,精雕細刻,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細微之處處理得精細而又恰到好處。

例如,花紋枝葉的脈理清晰而逼真,以不同的雕刻方法來表現枝葉的正背,花筋葉脈被處理得細膩入微,雕刻刀法嫻熟流暢,圖案的邊緣磨得圓潤光滑,不露稜角和刀刻痕跡。

如剔黑花鳥葵瓣式盤,口徑31.3厘米,足徑22.6厘米,高3.8厘米,葵口,圈足,盤內雕雙鵲牡丹,壁背面雕香草紋。此盤雕工精細,圖案凹凸有致,葉脈清晰,為明初期雕漆工藝中上乘之作。

明宣德皇帝在位10年,宣德漆器品種有剔紅、戧金彩漆等品種。明宣德雕漆的造型,盤有圓、方、荷葉式、菱花形,盒有蔗段式、蒸餅式、兩撞委角方盒,另外還有盞托等。

其裝飾題材與明永樂時期基本相同,有花卉、雲龍、雲螭、山水、人物等。圖案的處理出現了「開光」技巧。在盒蓋上或盤內以蓮瓣式、葵瓣式、圓形作為開光,開光內裝飾一種紋飾,開光外裝飾另一種紋飾。

開光一方面能突出主題,另一方面也能把兩種不同的紋飾分隔開來,同時也可起到美化畫面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在明、清漆器圖案中常被運用。

如宣德剔紅菊花紋圓盒,直徑12.2厘米,盒為圓形,周身髹朱漆。蓋面雕一簇9朵菊花紋,菊花盛開,枝葉茂盛,外壁雕菊花、牡丹及秋葵等花卉,內里與盒底髹深褐色漆,足內左側邊沿刀刻填金落「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圓盒髹漆深厚,雕刻圓潤,刀法流暢,保存完美,為明代剔紅器之精品,極為珍貴。

明宣德漆器的款識處理方法與明永樂時期截然不同,改明永樂針劃款為明宣德楷書填金款,在底部左側豎刻「大明宣德年制」。少數在蓋上刻款。明宣德刀刻填金款成為明、清漆器款識處理的典範。

宣德以後,明漆器開始從簡練、朴實、大方的風格向纖巧細膩轉變。這個時期的漆器品種有剔紅、剔黑、剔彩、戧金漆等。明中期漆器以雲南、甘肅製作的地方漆器較為突出。

這一時期的作品造型較之早期單調、劃一的特點有明顯變化,出現了梅瓶、四方委角盒、八方形捧盒、提匣、筆筒、方盒、方盤、大型的長方匣、長方盒、扁壺、高足碗、棋子盒等。這說明漆器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大,實用性和觀賞性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明中期漆器的裝飾圖案更為豐富多彩。在以花卉為題材的作品方面,較之明早期果園廠那種整朵大型花卉為主題的裝飾圖案日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折枝花卉及花鳥題材的增多,如鴛鴦荷花、喜鵲登梅、綬帶牡丹、茶花小鳥、蘆雁等。

如宣德剔彩檎雙鸝大捧盒,高20厘米,盒徑44厘米,是最早的剔彩漆器。盒呈圓形,上收成平頂,矮圈足。通體自下而上髹漆顏色為:紅、黃、綠、紅、黑、黃、綠、黑、黃、紅、黃、綠、紅共13層之多。

盒蓋圓形開光,以紅漆刻成斜方形錦紋為地,其上雕刻林檎樹一株,黃鸝鳥兩只,一在枝前,側身昂首,一在枝下,回身欲下,兩相呼應,林檎枝頭,有花有果,另外刻蜻蜓、蝴蝶各一隻,點綴其間。盒蓋開光外與盒底鄰近底足的一圈,雕刻有纏枝花果紋,由石榴、葡萄、櫻桃組成。

盒蓋與器的豎壁雕刻纏枝花卉有牡丹、茶花、梔子花、菊花等,四周花果紋均無錦紋作地,而是以黃漆為地,在蓋面正上方長方形條上刀刻「大明宣德年制」填金楷書款。此器器型大而莊重;色彩豐富,斑斕絢麗;紋飾活潑,富於生命力,彷彿呼之欲出。

以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則不拘於早期那種攜琴訪友、觀瀑的題材,而以歷史故事為主。例如,五老過關、牧牛、文會、渭水訪賢、攜友秋遊、漁家樂、采葯、滕王閣、雀屏中選、郭子儀故事、岳陽樓、八仙人物、嬰戲等。

明中期漆器的雕刻風格有的保持了早期磨工圓潤、藏鋒清楚的特點,而有的作品則出現了鋒棱不夠圓熟的特徵。這說明了處於過渡時期的作品兼而有之的風格變化。

此時,雕漆一般髹漆不厚,與早期那種髹漆層次厚、立體效果較好的風格略有不同。另一方面,無論是花卉題材或人物故事題材的作品均刻有錦紋,早期黃漆素地之上壓花的做法幾乎盪然無存,從而形成了錦上添花的表現手法。

雲南也是明中期製作漆器的重要地區。雲南漆器一般髹漆較薄,漆色暗,無光澤,構圖緊密,有繁縟之感。其造型有扁圓形盒、圓盤、雙耳扁壺、高足碗、棋子盒、碗等。

雲南漆器雕刻的圖案不拘泥於一種形式,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圖案中點綴有栩栩如生的螳螂、蜜蜂、游魚、螞蚱、蛇、蛙等多種小生物,還有象徵長壽的盤腸、靈芝,象徵幸福的孔雀牡丹和活潑可愛的雙獅戲球,傳說中的麒麟、翼龍、雙螭、草尾龍等。這些圖案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經過明中期80多年的發展,到明世宗嘉靖時期,漆器工藝出現了新的局面。這就是官辦作坊繼續大量製作漆器,具有宮廷風格的漆器製作重新占據統治地位。

明中期漆器風格經過近百年變化,從早期簡練大方、圓潤精緻的風格演為崇尚纖巧華麗、繁縟細膩的新風格;漆器的使用范圍擴大,出現了箱、櫃、桌等新的漆器造型;漆器品種增加,除了剔紅、剔彩,戧金彩漆亦大量製作,漆藝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明嘉靖時期的漆器品種主要有剔紅、剔彩、戧金彩漆。傳世的明嘉靖漆器仍以剔紅器居多。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以綠漆為錦地,其上雕紅漆的作品。紅綠兩色醒目,對比強烈,起到了突出主題的效果。

嘉靖時期的雕漆基本上有兩種風格:一種雕刻精細,刀法快利,鋒棱雖顯外露,但仍保持有明早期漆器那種圓潤光滑的特徵;另一種為雕刻不精,有粗糙之感,漆色亦不佳,不善藏鋒,雖有磨工,但不圓潤。

剔彩自明宣德時期出現以後,到了明嘉靖時期呈現出大規模發展的局面,傳世品較多。嘉靖剔彩主要以紅、黃、綠三色交替,每色有相當的漆層。

器物表面呈現出紅、黃、綠三色,一般是紅花、綠葉。若雙龍則以紅、黃區分,以紅色漆為龍鰭,以黃色為龍身,以綠色為龍發,似剪影式的效果;若鳳紋則以紅、黃、綠來表現其飛翅及長尾,3種顏色的變換,化為美麗的羽毛,多姿多彩;若表現童子,則以紅、綠二色分飾衣、褲,以展現兒童的天真、活潑。

嘉靖時的剔彩的戧金彩漆造型有銀錠式、梅花式、菊瓣式、方勝式等,製作工藝十分精緻。以戧金為圖案的輪廓線及葉脈紋理,在輪廓線內填以紅、黃、綠等色漆,紋飾磨平後具有繪畫般的效果。

有一種戧金彩漆,先以填漆做成錦紋地,再戧金花紋,做法費工費時,但卻使器物有錦上添花之妙。還有一種特殊的戧金彩漆作品,其花紋之外既不是一色漆地,也不是錦紋地,而是密密麻麻的小圓圈紋,這種小圈紋被稱為「攢犀」。

嘉靖時期器物的造型有所突破,出現了許多新的器形。盤類器物除了圓盤居多,亦有仿明早期的葵瓣盤、明中期的委角方盤,同時出現了六瓣盤、梅花式盤、銀錠式盤、茨茹式盤、荷葉式盤、菊瓣式盤以及由大小3個盤依次套疊的套盤。

這時,除了明早期的「蔗段式」和明中期的「捧盒」外,新出現了缽式盒、壽字盒、銀錠式盒、方勝式盒、梅花式盒等。此外,還出現了瓜棱壺、櫃、筆筒、小桌、八方斗、春字盒、把鏡等新的造型。

明代漆器中刻有年款的以永樂、宣德、嘉靖、萬曆最多,也有少量的隆慶、崇禎款識。明嘉靖漆器的款識為刀刻填金楷書款,款識的位置均在器物底部正中。「大明嘉靖年制」6字款有3種形式,即底部正中豎刻款、從右至左橫刻款、豎兩行刻款。

由於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所以明嘉靖時期漆器的裝飾題材大都以長生不老、升仙、萬壽為主題,如五老祝壽圖、群仙祝壽圖以及表現仙山樓閣的題材等。

尤其是出現了以文字組成的圖案。例如,以松、竹、梅纏繞組成「福、祿、壽」3字;以「福」字為漆盤的裝飾;雕3個壽桃,每桃上雕一字,組成「福、祿、壽」;以開光的形式,在器物上組成文字「皇圖億載,聖壽萬年」和「乾坤清泰,萬壽齊天」以及「萬年長生」、「萬年如意」、「萬壽永年」等。

壽春圖是這個時期典型的裝飾題材,春字盒有剔紅、剔彩兩種,在蓋面開光內雕聚寶盆,盆內裝有盤腸、珊瑚枝、銀錠、古錢、犀角、火珠等,盆中升起霞光萬道,似熊熊火焰,火焰之上壓一個「春」字,春字中圓形開光內雕老壽星。

如嘉靖剔紅五老祝壽圖圓盒,高12厘米,口徑24.4厘米。盒圓形,平蓋面。通體綠漆刻雲紋錦地,朱漆雕花紋圖案。

蓋面飾松雲山石,五仙人分持桃實、花杖、葫蘆、卷軸、靈芝,從靈芝中升起一縷輕煙,向上蟠繞成草書「壽」字,為群仙祝壽之意。蓋、器外壁分別雕雲龍紋和海水雲紋。足內正中刀刻填金楷書「大明嘉靖年制」豎行6字款。

此盒雕刻精細,刀法快利,鋒棱顯露,人物表情生動,衣紋飄動流暢,藝術風格纖巧細膩,為明嘉靖朝雕漆的代表作品。

此外,寓意長壽的松樹、仙鶴、靈芝、壽桃等也常常作為裝飾題材,八卦圖、麒麟、獅子、海馬、大象、雜寶也是裝飾題材的一部分。

與上述升仙、長生題材截然不同,還有少數具有民間藝術風格的「龍舟競渡」、「貨郎圖」和「嬰戲圖」。龍紋仍然是這一時期漆器裝飾的主要題材。

明嘉靖時期漆器的錦紋表現形式也有較大變化,突破了明早期的3種錦紋形式,出現了「萬字錦」、「勾雲錦」等。有的雕刻出五六種錦紋,錦紋的比例較大,形成風格。

明萬曆時期漆器的生產製作較活躍,官辦漆器作坊仍占據主要地位,漆器品種日漸豐富。除了剔紅、剔彩、戧金彩漆仍繼續製作,還出現了剔黃、描金漆、填漆等新的漆器品種,使漆器裝飾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明萬曆雕漆有剔紅、剔彩、剔黃3個品種,在造型、圖案、款識等方面形成了有別於其他時期的風格與特點。在器物造型方面,仍以盤、盒為主,兼有小櫃、爐、花觚、瓶、筆筒等,並出現了長方委角盒這一新的造型。

在裝飾圖案方面,嘉靖時期追求升仙、長壽的題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雙龍、龍鳳、祥雲、海水江崖為主題的圖案,並出現了祈求吉祥、太平的吉祥圖案,也有少數表現人物、花鳥的題材,如剔彩《晏子使楚》漆盤、剔彩花鳥紋盒等。

對錦紋的處理也較為獨特,比例緊湊,細密整齊,明萬曆前後均無此特徵。

在漆器品種方面,以剔紅、剔彩最多,且出現了少量的剔黃作品。描金是漆器製作工藝中的一個品種。

描金彩漆是「描金」加上「描彩漆」的做法,使一器具備兩種漆工藝,畫面絢麗多彩,富於裝飾趣味。明萬曆時期的描金彩漆作品有圓盒、長方形墨盒,均以紅漆為地描飾花紋。描金彩漆山水人物大圓盒是其代表作。

明晚期雕漆的製作以宮廷製作為主,兼有民間製品。明晚期雕漆以長方盒、高足碗、小碗居多。明晚期剔犀漆器有黑面、朱面兩種,器形有小圓盒、兩層盒、圓盤、花形盤、盞托、執壺等。

明代嵌螺鈿工藝仍繼續使用。明晚期出現了一位鑲嵌工藝名家江千里,系明末揚州人,以制螺鈿漆器出名。當時曾有「家家杯盤江千里」之說。

F. 甲地的茶花已經艷麗開放而此時乙地的茶花雀含苞待放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甲地氣溫高,剛好適合茶花開放,而乙地氣溫偏低,不太適合茶花開放。

熱點內容
七夕秀文案 發布:2025-05-07 17:55:53 瀏覽:46
來年七夕 發布:2025-05-07 17:55:00 瀏覽:657
陝西梅花管 發布:2025-05-07 17:43:51 瀏覽:1000
櫻花校園模擬器中文版漢化版電腦版 發布:2025-05-07 17:43:09 瀏覽:382
七夕節被割雞 發布:2025-05-07 17:35:08 瀏覽:935
情人節皮膚發條 發布:2025-05-07 17:31:20 瀏覽:576
江記花卉 發布:2025-05-07 17:09:23 瀏覽:596
山茶花樹子 發布:2025-05-07 17:05:37 瀏覽:38
牡丹區編制 發布:2025-05-07 17:05:37 瀏覽:444
楚珍園花卉 發布:2025-05-07 17:03:22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