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梅花
㈠ 梅花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有什麼特點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松,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松姿中;以詩寫神,則松姿盡在想像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志。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詩可畫,不同的是松以畫傳神,梅以詩傳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徵: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像中的視線,反而把想像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㈡ 宋代寫梅花最多的詩人是誰
梅妻鶴子。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專子」,被傳為千屬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後比喻清高或隱居時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㈢ 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古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㈣ 《梅花》的作是宋代詩人誰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版格喻示那些權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㈤ 《梅花》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對嗎
古詩《梅花》為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安石所作。全詩僅20字,卻寫出了內梅花獨處牆容角、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孤傲高潔、倔強堅貞的性格。詩里洋溢著作者情思並暗寓象徵寄託,故意境幽遠,為詠梅之佳作。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沈德潛的《清詩別裁集》卷二十九收宋匡業詠梅詩兩首。第二首即《梅花》
不染紛華別有神,亂山深處吐清新。
曠如魏晉之間士,高比羲皇以上人。
獨立風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歸真。
孤芳合與幽蘭配,補入離騷一種春。
㈥ 梅花北宋王安石的詩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鑒賞
此詩共有三層含義。
表層含義寫處所偏僻。全詩可這樣理解:孤館寒梅初發,春風款款來遲。故園花已落盡,江上一枝才開。詩人通過江上孤館與故園梅花兩相對比,說明此處之山高水遠、地僻人稀,時分季節也與一般地方不同。這與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意略同。
中層含義寫鄉思之情。因江上寒梅遲發想到故園梅花早已開過,引起鄉思之情。此情又從兩方面露出。其一,在故園梅開早、孤館春來遲的對比中流露出春是故園早,月是故鄉明的意識。其二,用「一枝春」典故寄託情懷。陸凱《贈范曄》詩雲:「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人多以「一枝春」或「一枝」代指別後相思之情。汪中這里寫了「江上一枝開」,猶說,雖然遲了,但此地也終於綻開了能夠代達遊子相思之情的「一枝」寒梅。聯系全詩,詩人對春風之來遲,「一枝」之遲開不無怨艾,也正是通過這種怨艾之情曲達詩人鄉思之深摯與急切。
第三層含義是表達高標逸韻的情懷。這是一層象徵意義。詩人在選擇用以表達自己心曲的事物的時候,總是經過一番選擇的。梅花素稱「花中君子」,具有「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詩)的品格。汪中歌詠梅花這本身就說明了這點。據史載,汪中生性孤僻,桀傲不群,潛心經學,作文古怪。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不湊熱鬧,開在故園花盡之時的江上寒梅正是汪中自身品格的寫照,或者說是他自我情懷的寄託。而前後呼應的「孤館」「一枝」等字眼都非常明顯地帶有獨立不群的人格投影。陸游有首《梅花絕句》其一雲:「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冰層積雪時。」把它與汪中此詩相聯系,就更不難看出汪中在詩中寄託的高標逸韻的情懷了。
㈦ 宋代陳亮的梅花解釋
《梅花》[南宋]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陳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學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後改名亮,人稱龍川先生。
陳亮的這首《梅花》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詩翻譯全文如下:
稀稀落落地梅樹枝條歪歪輕斜地掛滿那潔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條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著斑斑點點的雪花在陽光照射下閃著晶瑩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綻開放了,這使得想要在春天競吐芳香的種種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後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來的信息傳遞出去,又怎麼會害怕被厚厚的積雪所深深埋藏呢!請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傷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讓主宰春天的神東君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讓開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傷曲調而過早地凋謝。
[注釋]疏:稀疏,稀落。玉瘦:點:閃著,泛著。休:莫,不要。
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調出現三次,故稱三弄。
東君:司春之神。主張:當令,作主,主宰春天。
這首詩的[注釋]里的字詞是我查閱相關唐詩的注釋,很准確。這首詩翻譯是我自己原創的,因為查閱網上所有關於這首南宋的陳亮《梅花》詩翻譯其意思都不準確,所以我逐字逐句認真揣摩,翻譯出來的這首詩,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