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構成
Ⅰ 梅花枝乾的畫法及構圖
梅花枝乾的畫法前沖悉
先畫主枝定大勢,再寫輔枝、破枝構成大局,再發細枝,枝枝相隨,中鋒側鋒順行逆回,隨勢自然、從粗到細、從濕到干、從濃到淡,從無到有,渾然天成。
干枝宜圓不宜扁,宜蒼不宜光,宜重不宜輕,又不可直泄無波少頓挫缺筆意。近枝新枝宜重宜繁,遠枝老枝宜淡宜簡。新枝尤為著意挺勁濃健「精氣飽滿」。
寫枝氣宜連貫隨大勢,枝的粗細、長短、曲直、縱橫、倚斜、疏密、聚散、穿插、相交、相搭、相錯變化與編織有序,似樹干投影平面,著意分割空白之大小、形狀、虛實、相互連通呼應,有情著意於虛,境界才高。
干斷意連,為前花留出空白,筆勢不順即停,筆欲敗也即停,斷而再續均可為留白補花,化險為夷轉敗為奇。
梅(學名:Prunus mumeSiebold & Zucc.):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
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慧乎,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判差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入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Ⅱ 完整的花是有哪幾個部分構成的
一朵完整的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內六個部分組成。其中花梗容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花的各部分及花序為了適應長期的進化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適應性變異,所以花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基本上有多少類型的種子,就有多少種花的樣式。
一般常用的木本花卉:桃、梅花、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紫藤、杜鵑花、石榴花、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桂花、木芙蓉、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等。
一般常用的草本花卉:春蘭、香堇、慈菇花、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芍葯、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建蘭、晚香玉、鈴蘭報歲蘭、慈茹花、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一串紅、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盞菊、非洲鳳仙花、菊花、非洲菊、觀賞鳳梨類、射干、非洲紫羅蘭、天堂鳥、炮竹紅、菊花、康乃馨、花燭、滿天星、非洲菊、星辰花等。
Ⅲ 梅花的結構是怎樣的-0-
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樹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干褐紫色或淡灰色,多縱駁紋。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單葉互生,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近頂端有2腺體;具托葉,常早落。 梅的結構分有桱、果枝襪、花三部分。 桱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果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葯。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胭制後曬干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花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姿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厘米,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手侍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朝所植梅花畢搭吵,至今仍吐芬芳。 梅花雖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
1
雄芯2.花冠3.雌芯4.花萼
Ⅳ 梅花由什麼組成
梅花: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4)梅花的構成擴展閱讀:
經濟價值:
變種和品種極多,可分花梅及果梅兩類。花梅主要供觀賞。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葯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
用青梅加工製成烏梅供葯用,為收斂劑,能治痢疾,並有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等功效,又為提取枸櫞酸的原料;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該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
未成熟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揮發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梅花最宜植於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叢植、群植。又可盆栽觀賞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樁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內裝飾用。
Ⅳ 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梗(花柄)、花托、花萼、花冠(由許多花瓣組成)、雄蕊(包括花葯、花絲)、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6部分組成。雄蕊和雌蕊合稱花蕊。
其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齊全的稱完全花,如梅花、桃花、山茶等。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稱不完全花,如石榴、白蘭花等。雌、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雌、雄同株。雌、雄花分生在兩個不同植株上的叫雌、雄異株。花的各個組成部分見下圖:
Ⅵ 梅花花序有多少花組成
梅花是單生花序,由一朵花組成。
梅花,是薔薇科杏屬植物。
梅花,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至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至8厘米,寬2.5至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至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至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至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至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至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至8月)。
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慾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掠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Ⅶ 梅花構造
構造如下:
一、花柱:位於子房及柱頭之間的,雌蕊之通常較細的部分;
(7)梅花的構成擴展閱讀: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李念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慎陪;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哪孝困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花
Ⅷ 中國梅花品種是如何分類的
1962年,陳俊愉與周家琪首創觀賞植物二元分類法。當時,陳俊愉(現為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國際梅花登錄權威)將梅花品種分為4類13型。在以後三十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梅花品種分類系統經過了很多次的補充、修改。如1988年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5類16型;1994年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4系7類14組24型;1996年陳俊愉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6類14群25型;1999年陳俊愉又科學地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5類18型,構成了中國梅統一分類新體系,這是自1962年觀賞植物二元分類法提出後,梅花品種分類的最新發展。在此新體系中,不再包括野生或半野生變種、變形。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新體系
一、真梅系統
1.直枝梅類
(1)品字梅型:如『悄祥炒豆品字』梅、『品字』梅
(2)小細梅型:如『北京小』梅、『黃金』梅
(3)江梅型:如『江梅』、『大葉青』梅
(4)宮粉型:如『小宮粉』、『粉皮宮粉』
(5)玉蝶磨逗型:如『小玉蝶』、『素白台閣』
(6)黃香型:如『曹王黃香』、『單瓣黃香』
(7)綠萼型:如『小綠萼』、『變綠萼』
(8)灑金型:如『復瓣跳枝』、『晚跳枝』
(9)硃砂型:如『粉紅硃砂』、『水硃砂』
2.垂枝梅類
(1)粉花垂枝型:如『粉皮垂枝』、『單紅垂枝』
(2)五寶垂枝型:如『跳雪垂枝』
(3)殘雪垂枝型:如『殘雪』
(4)白碧垂枝型:如『單碧垂枝』、『雙碧垂枝』
(5)骨紅垂枝型:如『骨紅垂枝』、『錦紅垂枝』
3.龍啟游搏游梅類
(1)玉蝶龍游型:如『龍游』梅
二、杏梅系統
1.杏梅類
(1)單花杏梅型:如『燕杏』梅、『中山杏』梅
(2)春後型:如『豐後』、『送春』
三、櫻李梅系統
1.櫻李梅類
(1)美人梅型:如『美人』梅
Ⅸ 梅花是由幾瓣花瓣組成的
大多數的梅花是5個瓣的,而有些比較特殊的是6個或3個的,當人還會有更多奇特的,或沒發現的。
Ⅹ 梅花中間的觸角是什麼
梅花中間的「觸角」是花蕊
雄花授粉給雌花就會結果,梅花的果實
花蕊,是花的組成部分,功能是承擔顯花植物的生殖。花蕊分為雌蕊與雄蕊。雄蕊是變態的葉片,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雌蕊由一個或多個心皮構成,每個心皮都是一個變態的葉片。從形態上說,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顯花植物種子由雌蕊子房的胚珠發育而成
花蕊分 雄蕊和雌蕊
雄蕊 一朵花當中所有的雄蕊合稱為雄蕊群。典型的一個雄蕊包括花絲和花葯兩部分,花葯是雄蕊里產生花粉的地方,花絲則是花葯下連接花葯和花托的結構。
構成雌蕊的基本單位叫做心皮,每一個心皮就是一個變態的葉片。雌蕊可以由單個心皮形成,也可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心皮合生形成,前者稱為單雌蕊,後者稱為復雌蕊。單雌蕊又分為單心皮單雌蕊和離生心皮單雌蕊,二者區別在於單心皮單雌蕊坦搜是一朵花里只有一個心皮,一個雌蕊,這個雌蕊就是由這一個心皮形成。
雄花的花粉落到雌蕊上,就會經傳粉受精後,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
花 ---.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門植物,又稱有花植物或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學功能是結合雄性精細胞與雌性卵細胞以產生種埋斗子。這一進程始於傳粉,然後是受精,從而形成種子並加以傳播。對於高等植物而言,種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種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同彎信磨一植物上著生的花的組合稱為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