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落樂府

梅花落樂府

發布時間: 2023-05-24 01:39:29

① 為什麼梅花

《梅花落》源於樂府,原本是樂府中的一首曲牌名
最初,樂府是秦漢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主要掌管音樂,並搜集各地的民歌,制訂樂譜,便於在朝廷宴飲或祭祀時演唱。後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並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者簡稱樂府。
到了唐代,這些詩歌的樂譜大多失傳,但這種形式卻相沿下來,成為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於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唐代詩人創作了大量的樂府詩,有的沿用樂府舊題,也有的即事名篇,自製新題。
宋代時,郭茂倩把漢至唐的樂府詩搜集在一起,編成《樂府詩集》。《樂府詩集》把這些詩歌分為12類: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
《梅花落》就屬於「橫吹曲辭」,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傳為西漢李延年所作,又叫《落梅》、《落梅花》等。「橫吹」不僅是橫吹曲的簡稱,也是樂器的稱謂,其形類於笛子。《樂府解題》說:漢「橫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晉以後唯傳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至唐代,笛曲《梅花落》在市井流傳甚廣,宋元明清幾代也一直流傳。後來流行的琴曲《梅花三弄》也是根據《梅花落》改編。
在古樂府中,詩詞與音樂在意義上不可分割。是什麼曲牌,就配什麼內容的詩詞,因此《梅花落》也是樂府詩題。一般的《梅花落》的樂曲和詩詞都是以傲雪凌寒的梅花為主題。詩人暗以梅花凌寒傲雪、高潔不屈的氣質表現自身,有的時候用於表達詩人的孤獨落寞、怨愁離緒之情,有的時候用於表達詩人高潔不屈的操守。慢慢的梅花落就成了表達這種情感的特指意象。

② 南朝鮑照《梅花落》意思

梅花落 鮑照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在東晉末至劉宋時期的詩人群中,鮑照可算得是佼佼者。鮑照的詩,以樂府見長,五言詩也不少,但成就不及樂府詩。他的詩多有諷諭慷慨之辭,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和不平,這可能是和他出身家世貧塞、仕途遭遇坎坷有關。這首詩是托物言志的,寫的是梅花,說的是人。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梅花向來被認為是高潔、馨香的品格的象徵,是凌霜傲雪的氣骨的寫照,但鮑照卻另是一種寓意,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開頭兩句就點出詩人與眾不同的構思:庭中雜樹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為梅花而咨嗟呢?詩人自己設問說:「問君何獨然?」讀者也期待他作出解答。「念其霜中能作花」以下各句,全部是詩人的議論,但不是抽象的議論,而是把說理寓於具體形象的描述之中。「念其」、「念爾」是兩個層次的遞進,首先是頌揚梅樹的正面品格,在風霜雨露之中,眾芳蕪穢,獨有梅花盛開,果實累累,故人們贊美「十月先開嶺上梅」的高超風韻。「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在春天,又「搖盪春風媚春日」,都贊譽梅樹有經風雨,抗霜雪而頑強生長的活力。 但是,這些描寫只不過都是鋪墊。全詩的主題是「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兩句。前面「念其」句是第一個轉折,這里「念爾」句是第二個轉折,這一轉折才點出了詩人的本意。盡管梅樹有上述種種優秀品格,但可惜傲雪凌霜的梅花,也不能長久開放,最終仍逃不脫「零落逐寒風」的命運。這就是詩人「為梅咨嗟」的原因,因為它「徒有霜華無霜質」,所以,雖然能抗傲一時,但難善始善終,最後還是「零落」了!花開花謝,屬自然現象,梅花自然也不可能常開。鮑照只不過是藉物擬人,借題發揮,用以諷刺那些曾想修持節操而又不能堅持到底的人。在封建專制的社會里,知識分子常因真言讜諫而遭橫禍,所以,許多人往往不能保持晚節而同流合污。在晉代,這種情況是不少見的,根據鮑照的為人和性格,可知他對這種不能保持節操的人是很看不起的,在蔑視的同時又帶有幾分惋惜。這首詩以梅花作比喻,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節操,不是一時一事的表現,也不是表面的偽飾,而是要名副其實,恪守終身。我們可以說,這是一首哲理詩,它講的是人生哲理,但是,這種哲理是以比喻的手法表現出來的,詩人塑造了梅花的形象,我們從梅花形象的藝術感受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也可以說是理在趣中。 簡述《梅花落》(鮑照)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鮑照的《梅花落》歌頌了不畏霜露的堅貞品格。作者在此托物明志,表明了自己不願順隨俗流和堅定不拔的志趣(結合詩句分析)。《梅花落》(鮑照):表現堅貞的品格;對比手法。

③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1.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出自唐代高適的《塞上聽吹笛》
2.解釋: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彷彿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3."借問梅花何處落"為出自盛唐時期的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寫的七言絕句《塞上聽吹笛》中的一句。 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樓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梅花何處落"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處"二字,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為羌笛聲,但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
4.原文
高適《塞上聽吹笛》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5.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北邊塞,冰雪消融,戰士們牧馬歸來。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戰士吹起悠揚的羌笛。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彷彿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注釋
塞上:指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邊塞。此詩題一作《塞上聞笛》,又作《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雪凈: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邊塞地區。胡是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牧馬:放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為生。牧馬還:牧馬歸來。一說指敵人被擊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樂器。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梅花何處落:此句一語雙關,既指想像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里將曲調《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思成一種虛景。
關山:這里泛指關隘山嶺。

④ 梅花落的解釋

梅花落的解釋

漢 樂府橫吹曲名。 《樂府詩集·橫乎沒擾吹曲辭四·梅花落》 郭茂倩 題解:「 《梅花落》 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 《歲旦大單於》 、 《小單於》 、 《大梅花》 、 《小梅花》察凱 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 隋 江總 《梅花落》 詩:「 長安 少年 多輕薄,兩兩常唱 《梅花落》 。」

詞語分解

梅的解釋 梅 é 落葉 喬木 ,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 顏色 ,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部首 :木。

⑤ 《梅花落》原文及翻譯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古詩詞翻譯要以直譯為主,並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埋碼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梅花落》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請大家以所在地區課本為主。

《梅花落》原文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尺碧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梅花落》原文翻譯

庭院中有許許多多的雜樹,卻偏偏對梅花贊許感嘆,請問你為何會如此?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

那些只會在春風中搖盪,在春日裡嫵媚的,你一定會飄零在寒風中追逐,因為你徒有在寒霜中開花卻沒有耐寒的本質。

《梅花落》詩歌賞析

這首詩結構單純,一二兩句直抒己見,第三句作為過渡,引出下文的申述。言辭陵液舉爽直,絕無雕琢、渲染之態,比如對梅的描寫,這里就見不到恬淡的天姿,橫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動,更沒有什麼高標逸韻,力斡春回的頌詞,而只是朴實無華,如實道來——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其句式韻腳,亦隨情之所至,意之所須,有五言,也有七言;「以花字聯上嗟字成韻,以實字聯下日字成韻」(沈德潛《古詩源》),新奇而不造作。

詩人以如此單純樸拙、隨意自然的形式,說著並不怎麼新鮮的事情,確有幾分「稚」趣。然而,「念其」、 「念爾」,不無情思,足見褒貶之意,早存於心,所以觀點鮮明,一問即答,且能不枝不蔓,舍形取神,切中要害,是亦決非率意而成。「今日畫梅兼畫竹,歲寒心事滿煙霞」(鄭板橋《梅竹》)。畫家「心事」在畫中,詩人的「心事」也藏在詩中。《南史·本傳》中的記載:「(鮑)照嘗謁(劉)義慶,未見知,欲貢詩言志,人止之曰:郎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沈沒而不聞者,安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於是奏詩……」(《南史》卷十三)。

這段文字不僅可以使讀者窺見其人,亦有助於理解這首詩。如果說傲霜獨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寫照,當然也可以說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體現。那麼,「零落逐寒風」的「雜樹」,便是與時俯仰、沒有節操的齷齪小人的藝術象徵。詩人將它們加以對比,並給予毫不含糊地褒貶,一方面反映了詩人愛憎分明、剛正磊落的胸懷,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對「蘭艾不辨」、貴賤不分的世風的抨擊和抗爭。

蕭滌非先生曾經說:鮑照「位卑人微,才高氣盛,生丁於昏亂之時,奔走乎死生之路,其自身經歷,即為一悲壯激烈可歌可泣之絕好樂府題材,故所作最多,亦最工」(《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這首詩雖是詠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懷無不熔鑄其中。就以上所言,則又顯示出它的慷慨任氣,沉勁老練的特色。因而,那「似稚似老」的評語實在是精當絕妙。

⑥ 梅花落的作品譯文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贊嘆聲。
③君:指「偏為梅咨嗟」的詩人。這句是假託雜樹的問話:你為什麼單單贊賞梅花?
④其:指梅。作花:開花。作實:結實。以下是詩人的回答。這二句是說梅花能在霜中開花,露中結實,不畏嚴寒。
⑤爾:指雜樹。霜華:霜中的花。華,同「花」。這三句是說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 《梅花落》屬漢樂府「橫吹曲。鮑照沿用樂府舊題,創作了這首前所未見的雜言詩。
詩的起句開門見山: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這里的「雜樹。和「梅」含有象徵意義。雜樹, 「亦指世間悠悠者流」。 即一般無節操的土大夫,梅,指節操高尚的曠達賢土。庭院中有各種樹木,而詩人最贊賞的是梅花,觀點十分鮮明。 ·
下面是詩人與雜樹的對話。 「問君何獨然?。這句是假託雜樹的問話:你為什麼單單贊賞梅花呢?詩人答道,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盪春風媚春曰,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念其。之。其。,謂梅花; 「念爾」之「爾」,謂雜樹。全句意為,因梅花不畏嚴寒,能在霜中開花,露中結實,而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桂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在此,詩人將雜樹擬人,並將它與梅花放在一起,用對比的方式加以描繪、說明,通過對耐寒梅花的贊美,批判了雜樹的軟弱動搖。兩者在比較中得到鑒別,強化,可謂相得益彰。
本詩主要是托諷之辭,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鮑照「家世貧賤。, (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朴的詩句申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贊揚。這里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陝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陸時雍說· 「明遠才力標舉,凌厲當年;如五丁鑿山,開世人所未有J」從《梅花落》一詩中可以看出,鮑照無愧於陸氏的評價。
沈德潛分析說。以花字聯上嗟』字成韻,以『實』字聯下『日』字成韻,格法甚奇。一詩的構思新穎、巧妙,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見慣的樹和花人格化,藉助於對話、對比等手法,使詩中的深刻含義得到形象的體現,象徵色彩濃郁。假象見義,藉此言彼,以生動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詩歌耐人咀嚼的韻味。

⑦ 梅花落的樂曲簡介

《梅花抄落》屬樂府橫吹襲曲調,傳為西漢李延年所作。別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橫吹」屬古樂府中的鼓吹部,《梅花落》就是鼓吹部中的「橫吹曲」。「橫吹」不僅是橫吹曲的簡稱,也是樂器的稱謂,其形類於笛子。《梅花落》是漢橫吹曲《摩訶兜勒》二十八解中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幾代一直流傳的曲調之一,和《折楊柳》一起成為笛曲的代表。同時,《梅花落》也是一首大角曲,用於特定的朝廷儀式,由專門人員演奏,隸屬一定的部門。
郭茂倩《樂府詩集》說:「《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樂府解題》說:漢「橫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晉以後唯傳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李白《黃鶴樓聞笛》一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落梅花」指的就是樂曲《梅花落》,為了押韻,用倒裝手法寫成。高適的《塞上聽吹笛》一詩中「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中「梅花」也是指樂曲《梅花落》。
在古樂府中,詩詞與音樂在意義上不可分割。是什麼曲牌,就配其內容的詩詞。因此《梅花落》也是樂府詩題。一般的《梅花落》的樂曲和詩詞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為主題。

⑧ 古曲《梅花落》出現在詩詞中有什麼特殊含義

漢樂府《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劉過的《柳梢青》中有「泛菊杯內深,吹容shu梅角遠」一句,李清照《永遇樂》詞也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 。

詩中常用「吹梅」表現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展現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詩人暗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氣質為自身節操的表現內容。

《梅花落》是漢樂府中二十八橫吹曲之一,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數代一直流傳不息,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

(8)梅花落樂府擴展閱讀:

郭茂倩《樂府詩集》說:「《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樂府解題》說:漢「橫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晉以後唯傳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

李白《黃鶴樓聞笛》一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落梅花」指的就是樂曲《梅花落》,為了押韻,用倒裝手法寫成。高適的《塞上聽吹笛》一詩中「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中「梅花」也是指樂曲《梅花落》。

在古樂府中,詩詞與音樂在意義上不可分割。是什麼曲牌,就配其內容的詩詞。因此《梅花落》也是樂府詩題。一般的《梅花落》的樂曲和詩詞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為主題。

⑨ 江城五月落梅花全詩

原文: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被貶謫的人要遠去長沙,日日西望長安方向也看不見家。

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在這五月的江城好似見到紛落的梅花。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本詩寫游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

⑩ 梅花落的詩句是什麼

《梅花落》原文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齣開。
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台。
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梅花落》作者簡介
楊炯(650-約695)唐代詩人。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縣)人。十歲舉神童,待制弘文館。二十七歲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館學士,遷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譏刺朝士的矯飾作風而遭人忌恨,武後時遭讒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後出為婺州盈川縣令,死於任所,故亦稱「楊盈川」。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世稱「王楊盧駱」,為「初唐四傑」。工詩,擅長五律,其邊塞詩較著名。有《盈川集》,存詩33首。
《梅花落》簡介
《梅花落》屬漢樂府「橫吹曲辭」。這首詩通過女主人公的賞梅來表現了她對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戰爭的長久,親人無音信。讀者從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當時邊關戰爭的時間之長,守疆的重要性。此詩既是詠物詩,又是閨情詩。前四句詠物,後四句寫人。首聯的梅花引出了尾聯中對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則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獨。詩味醇厚,形象逼真。

熱點內容
小學小荷花 發布:2025-07-28 01:41:24 瀏覽:617
白宮玫瑰花園 發布:2025-07-28 01:38:31 瀏覽:327
五律詠海棠花 發布:2025-07-28 01:20:10 瀏覽:351
石榴盆景掉葉 發布:2025-07-28 01:07:58 瀏覽:767
根榕盆景 發布:2025-07-28 01:07:57 瀏覽:743
紅白合插花 發布:2025-07-28 01:02:04 瀏覽:783
福建綠植基地 發布:2025-07-28 01:00:51 瀏覽:627
抗旱矮小花卉 發布:2025-07-28 00:52:58 瀏覽:944
減字木蘭花朱淑真 發布:2025-07-28 00:41:57 瀏覽:766
牡丹花樣 發布:2025-07-28 00:41:45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