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白色梅花圖

白色梅花圖

發布時間: 2023-05-23 21:28:29

① 冬至的夢課文主要內容

作者:許魯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教我們背誦那古老的《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那時候只知道到了冬至,再過了小寒、大寒,便是我們小孩子所盼望的春節了。長大以後才明白,從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地面受日光的照射的角度來說,冬至這天是太陽運行到了南回歸線的極點,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則晝最長、夜最短。過了這天,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就逐漸向北回歸線轉移了。

冬至前後,大雪飄飄。冬至是一年中最陰森最寒冷的一天。但是那誰也看不見的春天,也就在這一天隨著那飄飄的白雪來到了我們中間。只不過她不願意那久快地與人們見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都開始做著自己溫暖的夢,希望的夢。果園里的蘋果樹,白雪覆蓋著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麥與草根,地窖里的白菜和樹苗,還有冬眠的青蛙和蚯蚓……雖然你聽不到它們蘇醒的聲音和夢中的囈語,但是慈祥而深情的大地母親是能夠感覺到那萬物的生命的血液的涌動的。不信你撥開積雪或扒開泥土仔細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條變青了,干硬的樹枝變軟了;凍土地開始松動了,冰河下面有了嘩嘩的聲音了;細小的草根兒有的已經綻出蒼白的芽苞了,地窖里的枝條上吐出了指甲大的紫紅色的小葉子——它們好像都已經等不及了。

等不及也要再等等啊。我們糊得嚴嚴實實的小窗現在還不能打開。我們插在草垛上和掛在屋檐下的風車還不能摘下來。我們的冬至的夢,還要再經過九九八十一天才可以真正地在春天裡醒來呢!

這純譽是多麼難熬的八十一做雀段天!記得那時候,爺爺的舊牆壁上總會掛起一張白色的梅花圖,八十一瓣小花瓣,每過一天,就用朱筆塗紅一瓣,一直等到八十一瓣都塗成紅色,一樹白梅完全變成了紅梅,爺爺才會告訴我們:春天這下真的來了,你們可以換下厚厚的棉衣了。

哦,我多麼想念那明朗的、歲滲溫暖的春天!我更依依地懷念那無數個漫長的冬夜裡曾經做過的溫暖的夢!那是雪的夢、花的夢,是夢里的希望。那是綠草的夢,是楊柳和燕子的夢,是渴望著返青和拔節的麥子的夢,是掛在高高的樹梢上的風箏的夢,是一夜間就甜透了整個農家的冬米糖的夢……

夢里送走了多少個冬至,善良而勤勞的爺爺也早已安息在故鄉的大地上了。但我竟然沒能保存下一張那給我留下了深深記憶的、由白梅變成紅梅的梅花圖來。我只依稀記得那寫在圖畫兩邊的一副對子:「但看圖中梅樹紅,便是門外柳葉青」。

課文就是這樣了,還需要什麼?

② 梅花怎麼畫 小學生

梅花畫法如下:

1、首先畫一個圓,在它周圍畫5瓣花瓣。

梅: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拆喊扮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

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旅灶,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

③ 張本琨梅花圖如何辨認真假

1,看版別和刷色。

正品採用影寫版印刷,顏色純正,在放大鏡下觀察郵票圖案,清晰逼真。小型張邊飾圖案銀灰色底紋採用銀色專版,銀光閃亮。而仿品多採用彩色套色膠印,顏色淺薄、暗淡,顏色不純。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圖案文字及邊飾底紋均採用彩色網店套印,文字有套色不準而出現的暗影和糊筆,與真品有明顯差異。

2,觀察暗記。

真品在郵票圖案的右上角白色梅花右下部,梅花與枝幹之間有一個小小的「小」字,寓意「小型張」,在高倍放大鏡下很清晰。而仿造品採用套色膠印,在此處完全看不到暗記,只有粗糙的網點。這點可以快速鑒別小型張的真偽。

3,紙張材質。

真品採用郵票專用紙張印製,紙質堅韌不易斷,吸墨性能極佳。仿冒品多採用普通銅版紙印製,紙質松軟易散。

4,郵票背膠。

真品刷有背膠,膠面均勻。仿冒品沒有刷背膠,或者背膠極其低劣,觸手發粘。

④ 國畫梅花墨梅 墨梅是什麼花

是白色梅花,有時候看似國畫里用墨畫出來的梅花,畫的時候用單一的墨汁畫出來的梅花,有時叫墨色梅花,還有墨梅。

⑤ 國畫怎麼畫梅花

問題一:國畫梅花的畫法…枝乾的畫法技巧? 梅花的枝幹要花的蒼勁有利,用筆水分干濕結合運用,把握適度。要到到這個水平就得多加練習,積累經驗。

問題二:怎樣畫好國畫中梅花的枝幹? 國畫梅畫枝幹畫法:
(一)國畫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國畫梅花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
(二)潑墨法潑墨川畫國畫梅花枝幹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
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國畫梅花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紹的就是如何畫好梅花。

問題三:國畫中,畫梅花應該用什麼色? 畫紅梅的話一般是用硃砂,筆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層次干、深淺變化。

問題四:國畫中,畫梅花應該用什麼色? 大紅或者桔紅!白色點花瓣 最好用深藍色做樹枝的陰影 這樣有點層次
全黑 很悶的 或者可以有些筆觸

問題五:許湛國畫梅花畫法怎麼畫國畫 那個啊……朱膘和曙紅就可以了吧,分好層次,筆尖用濃的曙紅收住,應該沒問題啊

畫冊上總有點拍攝光線什麼的不同,以及裝裱過以後會艷麗一點

隨意就好

問題六:趙升仁 怎樣畫梅 中國畫梅花的各種畫法 畫梅,從何下手,是初學者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了解生長規律,理解形態結構,掌握基本造型規律,是首要的一環。畫梅枝起手是第一步,和書法筆順一樣,哪筆先哪筆後,都有講究,同時要了解,梅花枝條的基本單位組合,即從一筆到五筆、六筆,構成枝條的基本造型。
梅枝起手式,是練習梅枝造型的開始。作畫前必須心中有數,要「胸有成竹」。可用木炭條、鉛筆或手指打一下稿,然後下筆。也可用舊報紙,以深墨線條安排好大體布局,然後將宣紙蒙在上面揮寫。開始畫梅枝要筆筆都有交代,如同寫楷書一樣,熟練後要畫得松一些,象寫行書或草書那樣,用筆要靈活,中鋒、側鋒都用,貴在生動、自然.。

畫梅枝,一般都用較深的墨色,以顯其鐵骨精神,初練習時,筆頭 含水量不宜過多。在畫較粗的枝條時,以側鋒入筆,漸轉中鋒,也可中鋒起筆,漸轉側鋒,主要視其出枝的方向變化,靈活運用。線條用筆 根據枝條的彎曲,採用快慢、頓挫、轉折等不同的手法。其枝條形狀上不宜畫得過於直,應作適度的弓形為好,使其柔中帶剛,垂如釣竿,仰若盤弓。
blog.sina/s/blog_64f451b10101ihsi
答案屬於參考,出自網路、網路搜索或者網友整理。如有不完善的,煩請諒解,謝謝!

問題七:在國畫中怎樣畫梅花?特別是白梅花。 梅花枝的交叉是畫梅花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呵呵,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的,一點自已的體會吧,分享一下。首先是節奏,梅花的枝幹,有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老的嫩的彎的直的等等,這幾種枝幹是什麼樣,用什麼筆墨,怎麼畫,你得很清楚,然後你再來組織。很多初學者不知道有節奏這回事,枝都一樣,就畫不好。然後什麼樣的節奏是美的,知道這一點,就是高手了呵呵,就是要練的了。一般節奏有,並很美的,作品不會太差。二,就是老生長談了,筆墨功夫。這個也只能練沒有它法。三,大原則:疏可走馬,密不容針。畫梅花包括所有體裁的國畫,都是這樣。密的地方畫滿,疏的地方只有一個骨朵都行。但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往往是那幾個精彩的稀疏的骨朵或半開的小花。四,盡可能的增加畫面元素。古人的梅花純用線,畫起來很要功夫,學起來太難。而現在的比如王成喜,就將梅的大枝幹畫成面,有力的增加了畫面的點線面元素,所以視覺沖擊感強。還有像歲寒三友的體裁或是三清加大石塊或是加水面,都是為了增加畫面元素。所以苔點不妨多,老乾不妨寬,新枝不怕細長。
畫花其實就是多的地方讓他盡量多,少的地方讓他盡量少。其實不宜過多的向背,十朵裡面有兩三朵不整齊方向的花就行了,畫畫不是自然生長圖,我的經驗表明,花隨枝的勢長,偶爾有一兩個方向變化的,比面面俱到的效果好得多。
白色梅花最常見的就是用淡墨勾,不上色,古人畫得最多的就是這種了,叫圈梅。另一種就是用白顏料在色宣上畫。另一種就是用白顏料在白宣紙上畫,然後在紙背面用花青托。前兩種直觀,後一種容易畫的很板,渾然天成的高手畫出來比前兩種更有沖擊力,最適合表現飛雪連天。
一點建議:學近代王成喜和關山月。不要覺得王成喜匠氣,有過人之處,尤其是增加畫面元素方面是有貢獻的。學古代的,八怪的多研究下,但人家的東西不直觀,需要體會,才有心得。

問題八:畫中國畫梅花時紅梅的顏色怎麼調 那個啊……朱膘和曙紅就可以了吧,分好層次,筆尖用濃的曙紅收住,應該沒問題啊
畫冊上總有點拍攝光線什麼的不同,以及裝裱過以後會艷麗一點
隨意就好

問題九:在國畫中怎樣畫梅花?特別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個大體的構思:右下方畫一石,梅之主幹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筆或較大毛筆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較快的速度畫石,適當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蘭竹蘸水後,筆尖蘸濃墨,先畫主要樹枝的枝頭,適當分叉,逐漸向下畫,注意節奏和速度,越畫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這時畫主要枝乾的最粗部分,以較干淡之中墨邊畫邊皴出木本樹干老皮之質感。視情況可加輪廓線,並隨手點出些苔點。
大枝幹旁一般輔以中小樹枝,主幹較淡,那麼,這小枝可適當加重,在靠近石處,右上角處,可令枝斷開留出花的位置。
畫枝幹是極重要的一步。枝條要園勁,要用中鋒。畫到粗干時,墨變淡、變干,邊畫邊皴,這時則多用側鋒。加皴時可在主幹的側下部多用一些,這樣也增加了樹乾的明暗和立體感,這通過後來的渲染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3、以較小的毛筆鉤花,蘸淡墨。一般每個花瓣兩筆鉤成,骨朵也用兩筆構成,之所以兩筆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筆筆到位、避免草草。鉤花時注意多畫些未開半開者,全開的要少些。並且切時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畫的過程中體會「密不通風、疏可走馬。」枝疏處花可疏,枝密處花可密;有時也可處理成枝疏處花密,枝密處花疏。
4、剔蕊點萼。因為開始考慮時要畫的是白梅花,白梅也應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請大家用曙紅加墨,可先剔蕊。畫蕊時要挺住手腕,線要細挺剛勁,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線都要氣貫始終,功力到位,因為這是最能體現梅花精神的地方。畫完花蕊以後,點花粉,不要拘泥於每絲一點,蕊絲相對整齊,粉點要園潤靈動。緊接著仍用曙紅加墨點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來表現和襯托。點萼更要干凈利落,絕不能拖泥帶水。在點萼的同時,視花密處之情況可適當增加少許小嫩枝,這與先畫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別,也可使密處更密。疏處更顯明朗。
5、為了增加畫面的生機,可點綴上幾只麻雀。這幅作品我們在左下粗枝幹上蹲著一隻,石之左面地上站兩只。
麻雀很簡單,也好畫,處理好了整個畫面便顯得生氣勃勃。
畫時先用赭石加墨點出頭頂,三隻的一次都點上。下面的兩只可畫一正面一略側,略側者一邊用較重的赭墨畫出翅,甚至露出微翹的尾羽。接下來用另一支筆蘸濃墨鉤畫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兩筆畫出鳥之腹部,兩筆一定要相對畫出。這時可以稍等,待半干後可在肩頭加黑點,下巴加黑點,並用墨畫出微側者之翅羽,用濃墨畫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畫的勁挺尖利。也可光畫腿不畫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這當然還要作一些處理),我們這幅就先不畫爪子。
6、現在枝幹、花朵、萼、蕊等都已經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簡單的渲染。
首先用畫麻雀剩餘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幹,不管枝幹是濃墨畫的還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畫一遍,這樣更顯其質感。
用淡墨加石綠染石,可以基本平塗。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這個色將花朵的周圍作一些點染,不可洇入花內,這樣可使白花更顯潔白。這是畫白梅的方法之一,還可有多種表現白梅的方法,這會在今後逐步學到。
仍用這個顏色在地面上點幾個大小不等的點子,像是開始溶化的春雪、小鳥在結伴覓食。接著在左上部用此色畫出一叢竹葉,作這幅畫中梅花的陪襯

問題十:國畫技法 怎樣畫梅 先畫花瓣,再畫花蕊,最後補上枝幹。當然,枝乾的分布要事先規劃好布局。網上有教程,可以看看。

⑥ 在國畫中怎樣畫梅花特別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個大體的構思:右下方畫一石,梅之主幹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筆或較大毛筆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較快的速度畫石,適當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蘭竹蘸水後,筆尖蘸濃墨,先畫主要樹枝的枝頭,適當分叉,逐漸向下畫,注意節奏和速度,越畫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這時畫主要枝乾的最粗部分,以較干淡之中墨邊畫邊皴出木本樹干老皮之質感。視情況可加輪廓線,並隨手點出些苔點。
大枝幹旁一般輔以中小樹枝,主幹較淡,那麼,這小枝可適當加重,在靠近石處,右上角處,可令枝斷開留出花的位置。
畫枝幹是極重要的一步。枝條要園勁,要用中鋒。畫到粗干時,墨變淡、變干,邊畫邊皴,這時則多用側鋒。加皴時可在主幹的側下部多用一些,這樣也增加了樹乾的明暗和立體感,這通過後來的渲染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3、以較小的毛筆鉤花,蘸淡墨。一般每個花瓣兩筆鉤成,骨朵也用兩筆構成,之所以兩筆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筆筆到位、避免草草。鉤花時注意多畫些未開半開者,全開的要少些。並且切時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畫的過程中體會「密不通風、疏可走馬。」枝疏處花可疏,枝密處花可密;有時也可處理成枝疏處花密,枝密處花疏。
4、剔蕊點萼。因為開始考慮時要畫的是白梅花,白梅也應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請大家用曙紅加墨,可先剔蕊。畫蕊時要挺住手腕,線要細挺剛勁,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線都要氣貫始終,功力到位,因為這是最能體現梅花精神的地方。畫完花蕊以後,點花粉,不要拘泥於每絲一點,蕊絲相對整齊,粉點要園潤靈動。緊接著仍用曙紅加墨點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來表現和襯托。點萼更要干凈利落,絕不能拖泥帶水。在點萼的同時,視花密處之情況可適當增加少許小嫩枝,這與先畫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別,也可使密處更密。疏處更顯明朗。
5、為了增加畫面的生機,可點綴上幾只麻雀。這幅作品我們在左下粗枝幹上蹲著一隻,石之左面地上站兩只。
麻雀很簡單,也好畫,處理好了整個畫面便顯得生氣勃勃。
畫時先用赭石加墨點出頭頂,三隻的一次都點上。下面的兩只可畫一正面一略側,略側者一邊用較重的赭墨畫出翅,甚至露出微翹的尾羽。接下來用另一支筆蘸濃墨鉤畫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兩筆畫出鳥之腹部,兩筆一定要相對畫出。這時可以稍等,待半干後可在肩頭加黑點,下巴加黑點,並用墨畫出微側者之翅羽,用濃墨畫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畫的勁挺尖利。也可光畫腿不畫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這當然還要作一些處理),我們這幅就先不畫爪子。
6、現在枝幹、花朵、萼、蕊等都已經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簡單的渲染。
首先用畫麻雀剩餘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幹,不管枝幹是濃墨畫的還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畫一遍,這樣更顯其質感。
用淡墨加石綠染石,可以基本平塗。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這個色將花朵的周圍作一些點染,不可洇入花內,這樣可使白花更顯潔白。這是畫白梅的方法之一,還可有多種表現白梅的方法,這會在今後逐步學到。
仍用這個顏色在地面上點幾個大小不等的點子,像是開始溶化的春雪、小鳥在結伴覓食。接著在左上部用此色畫出一叢竹葉,作這幅畫中梅花的陪襯

⑦ 梅花的特點,梅花圖片

一、特點

1、樹:梅花是小喬木,偶爾也有灌木,但比較稀有。它的高度在4-10米之間,樹皮為淺灰色,但會帶點綠色,表面十分的平滑。它的小枝是綠色的,而且沒有毛。葉子為卵形或橢圓形,長度在4-8厘米之間,寬不超過5厘米,邊緣有鋸齒,顏色灰綠。嫩葉的兩面都有毛,但成長過程中會脫落。葉柄也是如此。

⑧ 著名的梅花畫

著名的梅花畫如下:

梅花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

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梅花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

梅花的生長環境:

梅花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條件下能較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耐寒,怕積水。適宜在表土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底土稍黏的濕潤土壤上生長。

喜愛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正拿,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陸培,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

⑨ 爺爺的牆壁上總會掛著一張白色的梅花圖 縮句

牆壁上掛著梅花圖。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小學小荷花 發布:2025-07-28 01:41:24 瀏覽:617
白宮玫瑰花園 發布:2025-07-28 01:38:31 瀏覽:327
五律詠海棠花 發布:2025-07-28 01:20:10 瀏覽:351
石榴盆景掉葉 發布:2025-07-28 01:07:58 瀏覽:767
根榕盆景 發布:2025-07-28 01:07:57 瀏覽:743
紅白合插花 發布:2025-07-28 01:02:04 瀏覽:783
福建綠植基地 發布:2025-07-28 01:00:51 瀏覽:627
抗旱矮小花卉 發布:2025-07-28 00:52:58 瀏覽:944
減字木蘭花朱淑真 發布:2025-07-28 00:41:57 瀏覽:766
牡丹花樣 發布:2025-07-28 00:41:45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