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綠梅花
⑴ 綠萼梅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全國中草葯匯編》:綠萼梅
- 2.1 拼音名
- 2.2 來源
- 2.3 性味
- 2.4 功能主治
- 2.5 綠萼梅的用法用量
- 2.6 摘錄
- 附:
- 1 用到中葯綠萼梅的方劑
- 2 用到中葯綠萼梅的中成葯
- 3 古籍中的綠萼梅
1 拼音
lǜ è méi
2 《全國中草葯匯編》:綠萼梅
2.1 拼音名
Lǜ è Méi
2.2 來源
薔薇科梅屬植物綠萼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viridicalyx Makino,以花入葯。冬末至次年早春採摘初開放的花朵,曬干。
2.3 性味
苦、微甘,平。
2.4 功能主治
平肝和胃。用於胸脅脹痛脊螞兆,胃痛,消化不良,神經衰弱。
2.5 綠萼梅的用法用量
1~3錢。
2.6 摘錄
《全國中草葯匯編》
用到中葯綠萼梅的方劑
- 瘰癧奇方
拼音:luǒlìqífāng處方:雞蛋7枚,綠萼梅花(將開者)7朵。功能主治:瘰癧。用法用量:將蛋...
- 滋陰清咽湯
克,石斛12克,蟬蛻6克,薄荷6克,桑葉4片,綠萼梅10朵,甘草3克。功能主治:滋陰涼血疏風。主肺...
- 香附烏葯散
熱經解》:方名:香附烏葯散組成:制香附1錢半,綠萼梅8分,陳皮8分,青皮5分,烏葯8分,左金丸1錢...
- 四花解郁湯
拼音:sìhuājiěyùtāng處方:綠萼梅6克,玫瑰花6克,佛手花6克,厚朴花6克,姜半夏5克...
- 旋樞廓清飲
莖拌炒),黑梔皮1錢半(薑汁炒物租),建蘭花3錢,綠萼梅花1錢。主治:外感。用法用量:陰陽水煎服。加減...
- 更多用到中葯綠萼梅的方劑
用到中葯綠萼梅的中成葯
- 烏梅丸
飲送下。制備方法:上3味,將礬石、訶黎勒為末,與梅肉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聖濟總錄》卷七十七方之...
- 雙梅喉片
加醋酐數滴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紫紅色,後顯污綠色。(2)取本品4片,研細,加乙醚10ml,振搖...
- 固腸止瀉丸
長約50μm,臍點點狀,位於較小端。厚壁組織碎片綠黃色,細胞類多角形或略延長,壁稍彎曲,有的連珠狀...
- 水楊梅片
溶解,加硫酸1~2滴,即顯黃色,漸變為橘紅色、污綠色,取其餘的濾液,加1%三氯仿鐵試液2滴,顯顯黑...
- 十寶丹
砂2錢,輕粉2錢,寒水石(煅)2錢,雄黃2錢,銅綠2錢,血竭1錢,蟾酥1錢,膽礬1錢,麝香5分。功...
- 更多用到中葯綠萼梅的中成葯
古籍中的綠萼梅
- 《王氏醫案繹注櫻租》:卷三
疲葯因循。則病益實。體益虛。先以雪羹加竹茹楝實綠萼梅杏仁花粉橘紅茯苓旋復送控涎丹。服後果下膠痰。三...
- 《邵蘭蓀醫案》:[卷三]泄瀉
(七分)石蓮子(三錢)澤瀉(三錢)豬苓(錢半)綠萼梅(錢半)通草(錢半)江西術(一錢)新會皮(錢半...
- 《邵蘭蓀醫案》:[卷四]調經
藤(錢半)濃朴(一錢)佩蘭(三錢)丹參(三錢)綠萼梅(錢半)通草(錢半)炒谷芽(四錢)大腹皮(三錢...
- 《邵蘭蓀醫案》:[卷三]嘔吐噎格
(四分)省頭草(錢半)赤苓(四錢)枳殼(錢半)綠萼梅(錢半)濃朴(一錢)新會皮(錢半)通草(錢半)...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七花部]梅花
⑵ 綠萼梅花的介紹
中葯名,別名綠梅花。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主產江蘇、浙江。酸、澀,平。入肝、胃經。疏肝解郁,開胃生津,化痰散結。治肝鬱氣滯,胸脅脹悶,脘腹疼痛,梅核氣,食慾不振,暑熱煩渴。煎服:3-6克,用治瘰癧,雞蛋開一孔,入本品7朵,封口蒸熟,去花食蛋,每日一枚,連服七日。
⑶ 中葯梅花片的功效及歸經
你好。 梅花別名 酸梅、黃仔、合漢梅、白梅花、綠萼梅、綠梅花 【性味】 微酸、澀,平。【歸經】 歸肝、胃、肺經。【功效與作用】 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⑷ 綠芎梅是草葯嗎它有什麼功效
應該是「綠萼梅」,是花類中葯,其別名白梅花、綠梅花,功效舒肝、和胃、化痰,主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慾不振、頭暈、瘰癧等。僅供參考!
⑸ 中葯白梅花是梅花么
是的,主要是梅的花蕾。1-2月間採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曬干或者烘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