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品種豐後
㈠ 梅花枝齡如何分梅花新枝有哪些顏色
梅花新枝,即梅花的1年生枝。著生1年生枝或新梢的枝條叫2年生枝。著生2年生版枝的枝條叫權3年生枝,依此類推。3年生以上的枝條稱多年生枝。
梅花絕大多數品種的新枝為綠色,如宋代蘇軾《紅梅》詩雲:「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綠葉」、「青枝」是大多數梅花的主要特性之一。但也有一些特例,如杏梅系、櫻李梅系的梅花品種新枝多為褐紫色,如『豐後』、『紀念』、『美人』梅等,其中櫻李梅系中的『美人』梅的新枝為褐紫色,而且其葉也為紫紅色;真梅系硃砂型中有些品種的新枝也為褐紫色,如『烏羽玉』、『大輪緋梅』、『鹿兒島紅』、『榮冠』等。麗枝梅是指新枝不為純色而有彩斑之梅,很有觀賞價值。此梅可能在我國漢初就已有之,如《西京雜記》雲:「漢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獻名果,有朱梅……麗枝梅……」可惜現已失傳,但在日本此類品種現有栽培,如『錦性枝垂』、『翁』、『塒』、『月光』等,我國已引種了一些。
㈡ 我想種植梅花,但是不知道北方適合種什麼品種的梅花
北方栽培抄梅花還是盆裝冬季市襲內越冬合適
植物生長要靠空氣,陽光,水和溫度。梅花雖然不怕寒冷,但是太冷了也會死的。北方十月後就在0下10--30度,結冰了。
㈢ 最好看的梅花品種
梅花分為真梅、杏梅和美人梅三類,哪個品種最好看?真梅是純正的梅花,最有品格。杏梅花大繁密,很艷麗。美人梅也有獨特之處。這三個品種其實是各美其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的地位相當高,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被列為「四君子」;又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按照我國最權威的梅花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愉先生設置的分類體系,梅花是薔薇科梅亞科杏屬小喬木,分為真梅、杏梅和美人梅三類。真梅是純正的梅花,杏梅和美人梅都是梅花和薔薇科李屬其他植物自然雜交得到的品種。
真梅
真梅是純正的梅花,特點是新生的小枝綠色。其下又分為9種:包括單瓣的江梅、復瓣白色花的玉蝶、粉色花的宮粉、紅色花的硃砂、黃色花的黃香、復色花的灑金、花萼綠色的綠萼、枝條下垂的垂枝、枝條扭曲的龍游。
杏梅
杏梅是真梅和杏雜交產生,其特點是小枝褐色,花萼反曲,花色粉、紅都有,花大繁密,抗寒性強,品種較多。
美人梅
美人梅是真梅和紫葉李雜交而成,小枝紅褐,花梗長,花粉紅色,重瓣,有點紫葉李的感覺,目前有「小美人」「美人」「黑美人」幾個品種。美人梅花期比真梅晚一些,花繁密,耐寒,在北方當作行道樹和早春開花植物都不錯。
蠟梅和榆葉梅不是梅花
另外還有幾樣人們常說的梅,但跟梅花完全不是一個物種,如蠟梅和榆葉梅。
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花期11月至翌年3月,黃色的小花特別芳香,花的直徑也就是2~4厘米。
榆葉梅又叫小桃紅,因其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是薔薇科李亞科桃屬的灌木或小喬木,花期在4月左右,先花後葉,開花量極大,粉色的花朵布滿枝頭,相當壯觀。
㈣ 梅花有哪些品種
梅可分花梅與果梅兩大體系,梅花品種有300多個,據陳俊愉教授的研究可分三系、五類。
1.真梅系由野生種或變種演化而來,按樹姿可分直梅系、垂枝梅與龍游梅。
直梅類可分宮粉型、硃砂型、玉蝶形、綠萼型等4型。
2.杏梅系介於杏、梅之間,更近於杏,有單杏型、豐後型和送春型。
3.櫻李梅系是宮粉型梅花與紅葉李的種間雜種,由法國人在19世紀育成,目前僅美人梅一類一型。
㈤ 中國梅花品種是如何分類的
1962年,陳俊愉與周家琪首創觀賞植物二元分類法。當時,陳俊愉(現為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國際梅花登錄權威)將梅花品種分為4類13型。在以後三十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梅花品種分類系統經過了很多次的補充、修改。如1988年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5類16型;1994年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4系7類14組24型;1996年陳俊愉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6類14群25型;1999年陳俊愉又科學地將中國梅花品種分為3系5類18型,構成了中國梅統一分類新體系,這是自1962年觀賞植物二元分類法提出後,梅花品種分類的最新發展。在此新體系中,不再包括野生或半野生變種、變形。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新體系
一、真梅系統
1.直枝梅類
(1)品字梅型:如『炒豆品字』梅、『品字』梅
(2)小細梅型:如『北京小』梅、『黃金』梅
(3)江梅型:如『江梅』、『大葉青』梅
(4)宮粉型:如『小宮粉』、『粉皮宮粉』
(5)玉蝶型:如『小玉蝶』、『素白台閣』
(6)黃香型:如『曹王黃香』、『單瓣黃香』
(7)綠萼型:如『小綠萼』、『變綠萼』
(8)灑金型:如『復瓣跳枝』、『晚跳枝』
(9)硃砂型:如『粉紅硃砂』、『水硃砂』
2.垂枝梅類
(1)粉花垂枝型:如『粉皮垂枝』、『單紅垂枝』
(2)五寶垂枝型:如『跳雪垂枝』
(3)殘雪垂枝型:如『殘雪』
(4)白碧垂枝型:如『單碧垂枝』、『雙碧垂枝』
(5)骨紅垂枝型:如『骨紅垂枝』、『錦紅垂枝』
3.龍游梅類
(1)玉蝶龍游型:如『龍游』梅
二、杏梅系統
1.杏梅類
(1)單花杏梅型:如『燕杏』梅、『中山杏』梅
(2)春後型:如『豐後』、『送春』
三、櫻李梅系統
1.櫻李梅類
(1)美人梅型:如『美人』梅
㈥ 武漢梅園里梅花的品種有哪些
共有309種,東湖梅園內珍貴的梅花品種有: 金錢綠萼:花蕾大而扁圓,中心有孔,酷似古銅錢,花徑在3.5厘米左右,花瓣在40至48瓣之間,真是具有花中財神的氣勢。 黃香梅:真梅系直枝梅類黃香型梅花,淡黃色,宋代范成大《梅譜》中記載的「百葉緗梅」,即是指它,百葉緗梅失失去了八百年,在1985年才在安徽重新發現,關於黃香梅的黃色需要給大家說明一下,它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黃色,而是一種「似黃非黃」,似白非白之色,而且此種顏色一般在花蕾期和含苞待放時才具有的,而盛開時的梅花幾乎為白色。 復瓣跳枝:令人稱奇,就是一顆梅樹上有紅白兩色花或半白半紅,或白色花瓣上嵌合著美麗的絲絲紅色條紋,斑斑點點煞是可愛。 龍游梅:東湖梅園中的梅花珍品,枝幹罕見的自然彎曲,花朵大且呈純白色,具有濃香。 美人梅:由美國引進,花為重瓣,淡紫紅色,葉似紅葉李,花、葉均美,是梅花中的佳品。 紅千鳥:由日本引進,花色呈罕見的紫紅色,在陽光的印射下如紅如火焰,是遊客喜歡的梅花品種之一。 淡豐後:由日本引進,花朵大直徑可達4CM,花開兩色,花正面為近白色,反面淡粉紅色。 紅台垂枝:此品種是由東湖梅園工作人員培育出的梅花珍品,花色紅艷,集台閣、垂枝等特徵於一體,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照水梅:《花鏡》雲:「照水梅,花開皆向下而香濃,奇品也」,從這可知,照水梅和垂枝梅有不同的概念,照水梅是指花開朝下之梅,垂枝梅是指枝條自然下垂之梅,不知您有沒有注意,梅花開花的習性多是側開式或府開,而沒有仰開的,那麼照水梅中有個品種「紫蒂白照水」,她不僅花開朝下,而且花心具台閣,真可謂梅中奇品。 算珠台閣:其花蕾象一顆顆的算盤珠子,扣瓣大紅是花瓣在邊緣處向內扣或小碗狀。台閣變異現象,即一朵梅花中再生了一朵梅花,形成台閣狀,專家學者認為台閣梅這一花中長花的現象是由梅花雌蕊發生變異而成,俗稱懷胎抱子。梅花的台閣變異雖然是品種的特徵之一,但這一變異並不十分穩定,這是隨栽培條件或氣候條件的變化而生長的,在水肥充足氣候條件好的年份出現的台閣花就多,台閣現象就明顯。
㈦ 梅花有多少種品種
梅花又名春復梅、干枝制梅等,是薔薇科杏屬植物,在我國,梅花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可見人們對於梅花的喜愛。梅花在冬天開花也給人以發憤圖強的精神激勵,所以梅花在我國栽培非常廣泛,還有花友會將其做成盆栽栽種在家中。
梅花
中文學名:梅花
拉丁學名:Armeniaca mume
別稱:酸梅、黃仔、合漢梅、白梅花、綠萼梅、綠梅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亞科:梅亞科
屬:杏屬
種:梅
分布區域:江浙一帶
㈧ 梅花的種類
梅花分為三系(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五類(直枝梅類、垂枝梅類、龍回遊梅類、杏梅類、櫻答李梅類)、十八型(江梅型、宮粉型、玉蝶型、黃香型、綠萼型、硃砂型、灑金(跳枝)型、單粉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玉蝶龍游型、單瓣杏梅型、豐後型、送春型、美人梅型等)。
梅花分為十一個品種群,分別是:「單瓣品種群(江梅品種群)、玉蝶品種群、黃香品種群、綠萼品種群、跳枝品種群(灑金品種群)、硃砂品種群、垂枝品種群、龍游品種群,以及杏梅品種群和美人梅品種群。
梅花的品種有很多,我們比較常見的有:
品字梅:該梅花很典型,一朵花上結三個果實;
小細梅: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花朵比較小,顏色有三種,白色、淡黃色和紅色;
江梅:此類梅花花瓣單數,也有紅、粉、白三色;
黃香梅:此類花瓣很特別,有重瓣或者復瓣,花心微黃;
宮粉型:花瓣復瓣至重瓣,深紅或淺粉紅
㈨ 日本的梅花栽培情況如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日梅界進行了頻繁的交流。1990、1991兩年日本梅花考察團接連兩次來華訪問,1993年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趙守邊高級工程師應日本友人的邀請前往日本做客,1994年由中國梅花蠟梅協會會長陳俊愉教授率領考察團赴日訪問。在交流中,中日梅界不僅以梅傳情,互通有無,而且也互亮家底,取長補短。現將日本梅花的歷史、品種及栽培管理簡述於後。
(1)歷史 梅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相傳在公元700年梅花從中國傳入日本,自此,梅與櫻共同成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奇葩。那時梅花品種極其稀少,僅有白梅,而無紅梅,到了中古時期(800—1200),由於統治階級的審美情趣轉移到華麗及嬌美上,所以那時紅梅一出現,就風行起來。中世紀(1200—1600)是日本梅文化昌盛的時期,那時的詩歌、水墨畫、散文等文學藝術作品常以梅為題材,而且梅的五瓣花形也廣泛運用於工藝品中。到了近世時期(1600—1850),紅梅相當繁盛,梅花品種也日益豐富。也正在這一時期,梅花才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中。日本的近代時期(1850—1945)為梅花品種的收集時期,收集至今,日本已擁有梅花品種近400個,分別保存在日本的各神社、寺院及梅花專類園或花卉收藏家手中。
(2)品種 日本全國賞梅處所多達59處,其中有35處梅林、梅園很負盛名。如日本靜岡市的丸子梅園,面積雖不大,卻集日本梅品之大成,達300個。日本梅花品種分為3系,即野梅系、緋梅系、豐後系。野梅系包括野梅性、難波性、紅筆性、青軸性4性;緋梅系包括紅梅性、緋梅性、唐梅性3性;豐後系包括豐後性、杏性2性。若將中國梅品與日本梅品進行比較,會發現各有千秋。在日本友人贈給武漢磨山梅園的20餘個梅品中,有不少良品,如『錦生垂枝』,它不僅枝條下垂、開紅色重瓣花,而且新梢上生有黃紅斑紋;『酈懸梅』,其花瓣退化縮小,幾乎看不見,而雌蕊、雄蕊異常發達;『黃金』梅,其花瓣細長,且花色微黃;還有易集結開花的『黃金鶴』,其花色米黃,花瓣半含,且不易凋落。
(3)栽培管理 在垂枝梅造型上,我國花卉工作者通常將之培養成一個獨立的傘形樹態,日本梅界則喜歡培養成多個傘形,高低錯落,尤為雅趣。日本人特別喜愛卧龍梅,其為日本的傳統梅藝,製作方法為:將地栽的幼齡樹主幹壓倒貼地生長,待上長至一定高度,又將其壓倒。許多年後,各干增粗,起伏盤拐宛若虯龍卧地。以梅作花籬,在我國少有,而在日本丸子梅園則將白色單瓣梅花密植成片,花開時,遠望猶如一條潔白的飄帶。我國嫁接梅樹多以梅、桃為砧,日本多以杏梅為砧,這種砧木較為柔軟,且容易操作。另外,日本移栽梅樹多在嫩葉開始萌發但還未充分展開時進行,而不在花期進行,因為花期移植會使葉芽的萌發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