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傳統梅花茶具

傳統梅花茶具

發布時間: 2022-03-09 14:40:42

㈠ 《梅花茶具圖》上印章文字是什麼

大匠之門
毛澤東與齊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一個是叱吒風雲的領袖人物,一個是專水墨丹青的一代宗師.1952年歲末屬,毛澤東59歲生日到了,齊白石打心眼裡敬愛毛澤東,感激他對自己的開導和對國畫藝術的倡導,想為他作幅畫.他站在展開的宣紙前,冥思苦想.突然,一個絕妙的構思跳了出來.他提筆運腕,點染勾勒,不大一會工夫,一個耐人尋味的畫面出現了.一株梅花紅蕊吐艷,一把紫砂泥壺,兩只瓷杯,恰到好處,既超凡脫俗,又拙樸親切.旁邊落款:"毛主席正,九十二歲齊璜",加蓋"大匠之門"印章.
參考:http://www.verylib.com/QiKan/74962E/200402/20007638.htm

㈡ 古代梅花的別稱

1個回答#熱議# 44歲的黃奕狀態佳,她這些年過得怎麼樣?
婪樓咫
2013-12-17 · 超過65用戶採納過TA的回答
關注
自林逋寫出「暗香浮動月黃昏」後,暗香已為梅花的別稱。 《大壽五福》圖:仙鶴意寓大壽,五福是梅花的別稱。 墨泠香,就是取自蝶妃的本姓,泠香之名改自梅花的別稱冷香。 古人絕句詠名花 梅花別稱清友、羅浮仙子等。 香雪海:地名、品牌名;香雪為梅花別稱。 芍葯茶元·王沂瀛洲憶昔較群材,一飲雲腴睡眼開。 陸羽似聞茶具在,謫仙空載酒船回。 灤水瓊芽取次春,仙翁落杵玉為塵。 一杯解得相如渴,點筆凌雲賦大人。 揚州四月春如海,彩筆曾題第一花。 夜直承明清似水,銅瓶催火試新芽。 第一花:從「揚州」以下三句看詩人在寫揚州的梅花明月。第一花,猶如「東風第一枝」、「一枝春」。是詩人指其詠梅之作。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豈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並贈花詩曰:「折花逢驛吏,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來把一枝春作為梅花為之別稱。亦為詞牌名

㈢ 瓷器中梅花紋有怎樣的特點

花紋——高風亮節的中國傳統寓意紋樣自古以來,梅花紋是最喜聞樂見的傳統寓意紋樣之一。梅是花中 壽星,梅能於老乾發新枝,又能禦寒開花,故古人用以象徵不老不衰。 梅花紋的含義:梅瓣為五,民間又藉其表示五福:福、祿、壽、喜、 財、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 明黃花梨梅花書卷紋琴凳 梅花紋作為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紋樣之一,倍受人們的喜愛,也 是歷代陶瓷藝人慣常採用的裝飾題材。梅花紋的裝飾技法、裝飾形式 在歷代陶瓷演變過程中均有顯著的變化,並形成一定的規律。唐代陶 瓷手工業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陶瓷作品不僅在造型、裝飾、釉色燒 制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多見於唐三彩中。梅花紋主要以釉 色作為裝飾手法,利用彩釉的流動性特點,營造出特殊的變化效果。 也有用鈷藍彩料打底,用刀剔出梅花紋樣,但大都是以朵花的形式排 列裝飾為主,花紋的大小、疏密、聚散、高低形成節奏感,可以認為 唐代陶瓷梅花紋的裝飾處於草創階段、形態單一。 梅花紋的裝飾涵義在宋代豐富了起來,不光受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在民間也流傳開來,開始具有祈盼幸福生活的吉祥寓意,進一步 生活化了,並開始出現梅花紋與其它紋飾的組合。元明清時期是吉祥 紋樣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幾乎「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出現大量梅 花紋與其它紋飾的組合形式,陶瓷梅花紋作為吉祥的象徵更加明顯。 隨著時代的發展,梅花紋飾涵義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自古以來,梅花紋是最喜聞樂見的傳統寓意紋樣之一。梅是花中 壽星,梅能於老乾發新枝,又能禦寒開花,故古人用以象徵不老不衰。 梅花紋的含義:梅瓣為五,民間又藉其表示五福:福、祿、壽、喜、 財、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

㈣ 哪些茶具有哪些特色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

⑴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16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視為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產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眾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⑵ 白瓷茶具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贊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

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

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一種」而已。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

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

艷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產,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產「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㈤ 茶壺上的梅花圖案是什麼寓意

梅花-五福:象徵快樂、幸福、長壽、和平、順利
以上純屬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望採納!!!

㈥ 梅花可以泡水喝嗎

可以的。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6)傳統梅花茶具擴展閱讀;

梅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雖說梅花對土質的嚴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選用土壤疏鬆質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經常灌水在盆景中,多餘的水根很難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爛掉。市場上有專門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購買。

2、溫度。梅花是冬天開花,這是它成長最旺盛的季節,雖說它不懼嚴寒,但是並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話,它會減慢光合作用,將會發育不好,開花量也會變少。它喜歡濕潤,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內的話,要保持通風。

3、濕度。如果梅花還在生長,要適當的給它澆澆水,如果是夏天天氣炎熱,可以給它的周圍噴灑水霧,保證它需要的濕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澆水兩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對較少,只要一兩次。冬天只要在盆中乾燥的情況下再澆。

㈦ 茶具上面都是用什麼圖案的啊

一些能表現出茶給人的感覺的圖案,比如清新淡雅的植物,或是簡筆畫風景等。

㈧ 求茶的泡法,希望是比較古舊的,傳統的,越細越好,能介紹相應的茶具最好

要茶的古舊的、傳統的泡法?
最權威的就是陸羽的《茶經》里的泡法了!陸羽的《茶經》一共十章,其中第五章講茶的煮法,第六章將茶的飲法。現在把原文發給你,請你參考(文中的「■」符號,代表該字已失傳):
五、之煮
凡灸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票焰如鑽,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狀,蝦蟆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干者,以氣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罷熱搗葉爛而牙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禳骨也。灸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灸,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畜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余,無乃■■而鍾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策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番�番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艹敷」,有之。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或留熟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茶性儉,不宜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其馨■也。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盪昏寐,飲之以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茶。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於戲!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㈨ 茶具都包括些什麼

茶具配置:
參照傳統烏龍茶沖泡「四寶」配置,「孟臣罐」為紫砂壺,若琛杯是景德鎮的白瓷杯。茶盤、圓形茶盤、茶壺、茶船、品茗杯、杯托、煮水器、茶荷、茶匙筒、茶樣罐、水盂、茶巾、泡茶巾

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一、茶壺
潮州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准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
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
六、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螭龍,潮州土話叫做「錢龍」,潮州話是雙聲疊韻的,錢、螭就是疊韻字,即是壁虎。)
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
八、紅泥小火爐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可見古人是用紅泥小火爐溫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
九、砂跳
「砂跳」,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於「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成的扇,大不
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著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為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當然一般用不了這么多!

㈩ 梅花柄南泥茶壺和道光青錢,值多少錢。

梅花柄南泥茶壺,完整的市場上一般在1000元左右;道光青錢,常見版式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在10元左右。

熱點內容
夜夏茶花 發布:2025-09-16 04:34:26 瀏覽:469
茶花教學 發布:2025-09-16 04:33:03 瀏覽:649
櫻花呀櫻花 發布:2025-09-16 04:25:05 瀏覽:919
折紙玫瑰花枝 發布:2025-09-16 04:24:32 瀏覽:216
荷花之戀酒 發布:2025-09-16 03:59:18 瀏覽:359
老陶瓷插花瓶 發布:2025-09-16 03:49:15 瀏覽:585
蘭花東風蘭 發布:2025-09-16 03:47:18 瀏覽:632
七夕烙饃 發布:2025-09-16 03:42:14 瀏覽:428
牡丹和迷彩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422
東洋錦盆栽 發布:2025-09-16 03:18: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