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生病圖片大全
1. 請教茶花除病高手 茶花葉片生病,怎樣防治生病葉片的正面生病嚴重,背面基本正常。如下圖。 謝謝!!!
茶花是喜酸性的植物,因此土壤的PH值很重要,自來水一般偏鹼性,長期使內用容易使茶花土壤變容鹼性導致葉脈變黃。可在水中加入硫化亞鐵(花市和tao*網都有賣),硫化亞鐵和水的比例說明書上都有,使用半個月至1個月應該葉片開始轉綠。平時也可把淘米水密封起來放在暖氣旁發酵半個月以上,用水稀釋後定期給茶花澆上,不僅可改善土壤條件而且還是可充當有機肥料。
2. 茶花好像病了
校花烈香,蚧殼蟲,「蚧必治」750~1000倍液噴施, 葯液經樹體吸收後, 蚧殼蟲吮吸到有專毒的樹體汁液中毒死亡,屬殺蟲效果好。用葯建議在溫度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溫度葯液傳導快, 蚧殼蟲易中毒,且該溫度下蠟質層變軟, 利於葯液滲透蟲體)的下午使用
希望能幫到你
3. 請問這個茶花樹得了什麼病
這是介殼蟲
需要用專門殺介殼蟲的葯,是刺吸式害蟲,表層有蠟質。用復配的毒死蜱類葯可以殺滅。
確認辦法,捏爛有紅色。
防治時注意,一般會伴生煤污病,可以加些殺菌劑和葉面肥。
4. 茶花得病怎麼辦
你好!
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侵染茶花葉片而內造成。這容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5. 家裡養殖的茶花生病了,到底應該怎麼治
茶花不怕風,喜歡陽光、高地、空氣循環、溫暖潮濕、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壤土或腐殖質。ph5.5-6.5為最佳。適宜溫度在20-32℃之間,生長停止時在29℃以上,35℃時葉片會有燒焦現象,需要一定的溫差。環境濕度在70%以上,多數品種能耐受-8℃的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能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且要求透氣性較好。
冬季護理方法:
防凍和保暖當溫度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盆栽茶花會移到室外陽光充足、溫暖且有風的地方,或者放在三面密封的塑料棚里,面向太陽。也可以放在室內,但需要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如遇寒冷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在氣溫驟降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移至室內。如果放置在室外,夜間應覆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6. 我的茶花生病了枝幹上有好多白斑
這可需要較長的復防治時間,首先制要將其從枝幹上刮掉或刷除,再用殺蚧類農葯進行防治,如國光蚧必死、殺撲磷1000-1500倍液噴施全株,並且搭配澆灌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400-500倍液來代替清水或肥水,需要連續防治2-3周的時間,並且要給予植株良好的通風環境,能有效的預防此害。
另外,以後再拍此類照片的時間,盡量不要打開閃光燈,效果會更好,呵呵呵。
7. 茶花的病害有那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
主要防治葯劑有:專退屬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7)茶花生病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山茶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山茶花不宜強度修剪,它的花、葉,芽發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山茶花是多花樹種,特別在生長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對植株生長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環,以每枝上留1~2蕾為宜,最多隻留3個,並保持一定距離。疏下的花蕾可供葯用。
山茶花花期較長,整個花期長達半年。所以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對減少養分消耗,增強樹勢大有好處。
8. 茶花什麼病
茶花枯枝病是由病原真菌(Glomerella
cingulata)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後引起的一種病害。該病的發生情況是專,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屬,在病枯樹上越冬的病原菌飽子堆逐漸成熟,隨風飄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條上,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茶樹為害,並大量繁殖。輸導管阻塞,營養物質與水分不能交換,從而引起枯死。
9. 茶花樹病害
黑斑病
黑斑病亦作blackspot。由假單胞屬(Pseudomonas)細菌及多腔菌屬(Asterina)、星盾炱屬(Asterinella)、小星盾炱屬(Asteroma)、星殼孢屬(Diplotheca)、小叢殼屬(Glomerella)、日規殼屬(Gnomonia)、裂盾菌屬(Microthyriella)、扁殼霉屬(Placosphaeria)及疵霉屬(Stigmea)許多種真菌所引致。侵染發生在潮濕季節,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葉斑,有時發生在葉柄、莖和花部。
黑斑病一詞常指薔薇雙殼菌(Diplocarpon rosae)引致的薔薇黑斑病而言,是乾旱地區外全世界廣泛分布的嚴重病害。在薔薇上呈圓斑,徑一公分,具蓬邊。感病植株的葉變黃色,早落葉。受侵株在生長季中可落葉兩次,嚴重衰弱,花少而差,易罹潰瘍病,易因冬害而死亡。分生孢子盤中形成無數孢子,從濺起的雨滴、露、澆水及園工在潮濕植株中工作時傳播。孢子萌發並侵入薔薇組織約須918小時或更長時間,新葉斑在316天內出現,孢子在1018天內形成。這個循環於生長季中可重復發生。
黑斑病是月季和蔬菜類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為害嚴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發病,7-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①選用優良抗病品種。
②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
③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風透光。
④新葉展開時,噴4%氟硅唑或20%硅唑·咪鮮胺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7-10天1次,連噴3-4次。
10. 山茶花常見的病害有有哪些
山茶花常見的病害有:(1)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老葉易感病,病斑以葉緣處專居多。發病初期葉面出現淡褐色屬小斑點,後逐漸擴大,變成赤褐色至褐色病斑,最後形成灰白色大病斑,生有黑色小顆粒。在高溫、潮濕、多雨季節發病嚴重,通風不良或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多。
(2)灰斑病:為害葉片和新梢。葉片發病初期病斑近圓形,褐色,後擴大呈銀白色,邊緣隆起變成黑褐色。常常幾個病斑相互組合成不規則的大斑。發病後期病斑上長出黑色小點。新梢受害初期出現長形病斑、淺褐色、水漬狀,後逐漸凹陷、溢縮、出現不連續的小縱裂而成潰瘍斑。由於新梢染病後常造成基部脫落,故又稱為「脫節病」。防治炭疽病、灰斑病應於新梢生長後噴1%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葉,噴灑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其他病害還有:褐斑病、斑點病、藻斑病、煤煙病、雲紋葉枯病、根結線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