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梅花詩句
Ⅰ 關於贊美梅花的古詩
關於贊美來梅花的古詩
1、冰雪林源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簡析:這兩句詩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贊美了白梅冰清玉潔,傲霜鬥雪,不與眾芳爭艷的品格。白梅盛開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不和普通的桃李一樣混雜著凡塵的香氣。
2、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簡析:這兩句詩贊揚了梅花標格孤高、堅貞自守的傲骨。即使是凋零到地上被碾成塵土,梅花的香氣依然如故舊。
3、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簡析:這兩句詩描寫的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
4、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陳亮《梅花》
簡析:前兩句詩描寫了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贊美了梅花敢為天下先的品質,後兩句寫出梅花迎春的特點,在寒冬時節傳遞出春的訊息,贊揚了梅花堅貞不屈的精神。
5、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簡析:這兩句詩贊美的是墨梅的高風亮節,不需要人人誇贊梅花的顏色好看,只要將清正之氣彌漫在這天地之間。
Ⅱ 關於贊美梅花的詩句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迥臨:遠離。
唐·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著:開。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不禁:經受不住。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
唐·薛逢《奉和僕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兩句寫早梅開放。傳說詩中「一枝」原作「數枝」,鄭谷為改,齊己因稱鄭谷為「一字師」。
唐·齊己《早梅》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臘後:進入臘月之後。臘月是陰歷的十二月。東風:春風,這里指春天。信:信使。
宋·晏殊《蝶戀花》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後花期近
信:消息,徵兆。東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
宋·晏幾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宋·晏幾道《清平樂》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宋·晏幾道《臨江仙》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暗香:清幽的香氣,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乾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姿態。意謂遲開的梅花雖故作桃杏之色,卻仍保持著孤高清瘦,傲霜鬥雪的姿態。
宋·蘇軾《紅梅》
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彥《玉燭新》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
浪發:濫開,開得太爛漫。
宋·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江南信:春天到來的消息。梅破:梅花開放。
宋·黃庭堅《虞美人》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詩境:富有詩意的地方。物華:美麗的景物。應酬:指眼睛看不過來。
宋·張道洽《嶺梅》
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
宋·吳則禮《虞美人》
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創造或生長萬物的功能力量。
宋·葉夢得《臨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東風已有過來信,先返梅魂
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兒》
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宋·李重元《憶王孫·冬詞》
不知牆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疏花:很少幾朵花。
宋·侯真《踏莎行》
雪後疏梅,時見兩三花
宋·辛棄疾《江神子》
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著意:特意。
宋·辛棄疾《仆運算元》:「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剩水殘山:冰雪覆蓋下露出來的山水。無態度:沒有生機。料理:妝扮。風月:美麗的景色。
宋·辛棄疾《賀新郎》
Ⅲ 贊美梅花的詩句
1、唐代:羅鄴《梅花》
原文選段: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釋義:
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
只是權貴之家卻看不到梅花的堅毅品性,和煦的春風遲遲不肯到來。
2、宋代:蘇軾《西江月·梅花》
原文選段: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釋義: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裡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3、南北朝:何遜《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原文選段: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釋義:
在花園里是容易看出時節的變化的,其中最使人驚異、最能標志時節變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風寒,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就在路邊開放了。梅花的枝葉和花朵開遍揚州。梅花盛開的時候可以使被遺棄者見之有感而落淚,也可以使鍾情的人觸景興懷而勃發。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飄落得早,所以趕在正月就開起花來了。
4、唐代:崔道融《梅花》
原文選段: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釋義:
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5、宋代:王安石《梅花》
原文選段: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Ⅳ 著名贊美梅花的古詩
梅花 / 梅
[ 宋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寒夜
[ 宋 ]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梅·其一
[ 宋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落》
唐,劉方平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
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
莫將遼海雪,來比後庭中。
《梅花》
唐,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Ⅳ 贊美梅花的詩句或名言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
2、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早梅》
3、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古戍》
4、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新柳》
5、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元日》
6、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嶺梅》
7、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雜詠》
8、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梅花》
9、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早梅》
10、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早梅》
Ⅵ 贊美梅花的優美詩句
1、唐代:羅鄴《梅花》
原文選段: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釋義:
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
只是權貴之家卻看不到梅花的堅毅品性,和煦的春風遲遲不肯到來。
2、宋代:蘇軾《西江月·梅花》
原文選段: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釋義: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裡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3、南北朝:何遜《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原文選段: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釋義:
在花園里是容易看出時節的變化的,其中最使人驚異、最能標志時節變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風寒,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就在路邊開放了。梅花的枝葉和花朵開遍揚州。梅花盛開的時候可以使被遺棄者見之有感而落淚,也可以使鍾情的人觸景興懷而勃發。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飄落得早,所以趕在正月就開起花來了。
4、唐代:崔道融《梅花》
原文選段: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Ⅶ 贊美梅花的古詩有什麼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崔道融《梅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王安石《梅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王安石《梅 》
Ⅷ 贊美梅花的詩句大全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Ⅸ 古詩中贊美梅花的詩句
《山園小梅·其一》宋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早梅》唐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念奴嬌·梅》宋 辛棄疾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
笑殺東君虛占斷,多少朱朱白白。
雪裡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
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
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墨梅》宋 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贈范曄詩》南北朝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題大庾嶺北驛》唐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高陽台·落梅》宋 吳文英
宮粉雕痕,仙雲墮影,無人野水荒灣。
古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
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里關山。
半飄零,庭上黃昏,月冷闌干。
壽陽空理愁鸞。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細雨歸鴻,孤山無限春寒。
離魂難倩招清此,夢縞衣、解佩溪邊。
最愁人,啼鳥清明,葉底青圓。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