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絲旁櫻花
Ⅰ 櫻和纓有什麼區別
櫻和纓讀音相同,邊旁不同,字義不同。
櫻是樹名。
纓
1.泛指用作裝飾的穗子。 2.像纓的東西。 3.繩子。
Ⅱ 嬰兒的嬰換成偏旁再組詞可以換成哪些偏旁
攖,根據你描述的這種情況,你是說把嬰加偏旁,在組詞可以換成那些旁邊,我覺得應該是換一個提手旁就可以了,別的應該是很少的。
Ⅲ 一個絞絲旁一個櫻的右半邊念什麼
纓
tassel
纓
纓
yīng
<名>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系在脖子上的帽帶)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於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綵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咸龍旗而繁纓。——張衡《東京賦》。薛注:「纓,馬鞅也。」
鞶厲游纓。——《左傳·桓公二年》。注:「纓,在馬膺前如索帬。」
以纓拾矢可也。——《禮記·曲禮下》。注:「纓,纓卷也。」
又如:纓繳(被系有繩子的箭所射中);纓鉸(捆綁人的繩子與枷鎖。比喻拘限)
絲、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 [tasse1]。如:紅纓;帽纓;纓佩(以纓紐為佩飾);纓蕤(帽子的垂飾);纓徽(婦女所佩帶的香囊)
纓
纓
yīng
<動>
纏繞、系牽。通「嬰」 [twine]
而不纓垢氛。——謝靈運《述祖德》。李善注:「纓,繞也。」
又如:纓情(猶繫心)
遭受 [suffer from]。如:纓繳(中箭。繳(zhuó):箭上的絲繩。借指箭)
纓絡
yīngluò
[jade-like stone]∶同「瓔珞」
金葉鈕,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西遊記》
[tassel]∶纓穗
[bind up]∶纏繞;束縛。比喻世俗的纏繞
纓帽
yīngmào
[cap with a red tassel] 清朝官吏所戴帽頂上有紅纓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職大小的一種象徵,有尊卑之分
纓子
yīngzi
[tassel]∶系在服裝或器物上的穗狀飾物
帽纓子
[tassel-like things]∶像纓子的東西
蘿卜纓子
纓
(纓)
yīng
ㄧㄥˉ
用線或繩等做的裝飾品:帽~子。紅~槍。~穗。
像纓的東西:蘿卜~子。
帶子,繩子:長~。
鄭碼:ZLLZ,U:7F28,GBK:D3A7
筆畫數:14,部首:糹,筆順編號:55125342534531
tassel
Ⅳ 絞絲旁的紅纓槍的纓組偏旁或新字
櫻(櫻)
yīng
〔櫻花〕a.落葉喬木,開白色或粉紅色花,結核果,紫赤色,核小,味甘,木材堅硬緻密,可做器具;b.這種植物的花。均簡稱「櫻」,如「大山櫻」。
〔櫻桃〕a。落葉小喬木,開粉紅或白色小花,果實成熟時紅色,可食;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簡稱「櫻」,如「櫻唇」(喻美女的口像櫻桃那樣,嬌小而紅)。
(櫻)
筆畫數:15;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25342534531
Ⅳ 櫻花的櫻的右半邊加一個絞絲部怎麼讀
纓是一個漢字,讀作yīng,本意是指系在脖子上的帽帶,也指綵帶,這是古代女子許嫁時所系的一種彩色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