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腐根病
1. 茶花新長出的葉子發黑,怎麼辦
茶花乾枯掉葉子是因為遭到了病、蟲的侵襲。當茶花的嫩枝外表呈現褐色斑塊,且逐步擴展時,它的枝梢上的水分輸送就會遭到阻止,嫩枝葉由綠變黃,最終乾枯,染病枝逝世,這稱為茶花枝枯病。茶花一旦發作此病,應及時剪去染病枝,並將它焚毀。對植株要噴灑滅菌葯劑,如多菌靈、托布津等,一起加強平常養護,增強植株抗性,避免病菌再次損害。假如發現茶花嫩枝中止成長,葉片發黃,嫩枝枯死,能夠判定是茶梢蛾在損害茶花。茶梢蛾的幼蟲蛀人夏捎後.向上一直可蛀到頂芽,造成嫩梢中空失水而死。有的枝條雖不死,但也中止成長,葉片萎蔫發黃。茶梢蛾蛀人嫩梢後,要將嫩梢剪掉焚毀,殺滅害蟲。
茶花新長出的葉子發黑是由赤葉枯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除病葉。
②冬季剪除病枯枝。
③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
④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⑤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2. (高分)關於茶花的種植中出現的問題 有圖 急~~~~~~
茶花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常常受到寄生物的侵染及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導致茶花在生理上,組織上,形態上發生一系列和反常變化,致使茶花枝葉枯萎,嚴重者整枝枯死。病因可分兩類:一類是傳染性病害,由真菌,細菌,線蟲等侵害茶花枝,葉引起;另一類是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於旱,水澇,高溫,嚴寒,冰凍以及供養不足等因素引起。下面分別作些探討。 (1)茶花傳染性病害的識別 〈1〉雲紋葉枯病:發生於茶花的壯葉,老葉和葉芽上。得病初期,在葉端,葉緣等處產生黃褐色斑點,隨後逐漸擴大成斑塊。特徵是:斑點有深淺間隔,具波浪形雲紋;病斑與正常葉片有明顯界限。 〈2〉炭疽病:發生於茶花的葉片。初期病葉顯示暗綠色斑紋,漸漸擴大成不規則斑塊。特徵是:病斑邊緣呈黃褐色隆起,斑緣明顯;病變發展迅速,影響茶花發育生長。 〈3〉白星病:大多發生在於茶花的嫩葉,嫩梢。初期嫩葉出現褐色小點,點小如針尖,然後蔓延成斑點,斑塊。特徵是:斑點呈灰黑色,中,央下凹,邊緣呈褐色。 〈4〉赤葉病:發生於壯葉和老葉。病點起於葉尖或葉緣,漸擴大形成斑塊,斑色呈淡褐,病斑邊緣較深。 〈5〉藻斑病:病變多數發生於壯葉,老葉,特別是植株下部的老葉幾率更高。特徵是:葉面上先出現黃色針形小圓點,圓斑;斑面呈放射狀擴散,發展成圓形大斑塊。 〈6〉根腐病:特徵是:茶花春芽發葉過慢,葉節間縮短,葉片嚴重彎曲,葉芽逐漸變小,同時茶花的枝葉不斷萎縮,直至枯死。 〈7〉花凋萎病:得病後的茶花,花朵開放不足,花色缺少光澤,花瓣常出現灰褐色,最後萎縮腐敗脫落。 〈8〉枯枝病:一般發生於茶花新生的枝條上先在新枝基部上出現黑色病變,輸導組織破壞,導致枝條萎縮枯死。 (2)茶花生理性病蟲害的識別 〈1〉日灼病:茶花在夏天受強光直射,葉面產生高溫,超過了葉片忍受的極限,特別是嫩葉,嫩芽容易得日灼病。特徵是:初期茶花的壯枝嫩葉出現枯焦,並不斷擴大至全葉,但在顯微鏡下不見病菌侵入。 〈2〉黃化病:引起黃化病的因素很多,一是盆土過干,表現在茶花嫩枝,新葉軟化,下枝老葉成焦黃色,並逐漸脫落;二是盆土積水,茶花新梢萎縮,嫩葉淡黃無光澤,老葉由綠轉黃色;三是盆土中肥力不足,茶花葉片變嫩且薄,葉色淡黃,節間增長;四是盆土肥量過多,茶花葉片增厚,葉色轉黃,葉面凹凸不平,老葉脫落;五是土質鹼化,茶花葉色由綠變黃,生長緩慢,生長無光澤。 〈3〉僵化病:特徵是:茶花枝條上的葉片不生,不長,不落,有的長達數年不變。原因有兩個:一是先天營養不良,主要發生於幼齡茶花;二是管理不當,如茶花枝幹修剪過量,施肥過濃,開花過多等, (3)茶花病害的防治 〈1〉茶花傳染性病的防治 預防的措施:加強栽培以後的管理,經常鬆土,以利根系透氣。勤除雜草,保持株間通風。防止盆中積水,以免爛根。冬防嚴寒,做好保暖;夏防烈日強光,及時遮蔭降溫。注意澆水時間,做到冬季中午澆,夏季早晨澆,春秋傍晚澆。澆水原則是:干後澆水,澆則要透,嚴防澆而不透,盆中夾白塊。適時施肥,應做到:花後施氮肥,以利枝葉生長;初夏施磷肥,以利花蕾形成;中秋施磷,鉀肥,以利健枝壯蕾;深秋施鉀肥,壯枝抗凍;冬夏兩季,茶花休眠,暫停施肥。 治理的措施:茶花受害嚴重和葉片,保留價值不大,應及時剪除燒毀,以防病菌擴散漫延。用葯液噴灑葉片和枝莖,消滅擴散的菌類,保護健壯枝葉的正常生長。其葯物有:托布津用800倍水稀釋,噴灑於枝葉的正反兩面,每半月一次,2-3次即可;50%多菌靈用600倍稀釋,宜於傍晚或陰天噴施,每2周一次,用3次;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800倍,可噴灑治理多種病菌,每10天一次,用3次。 〈2〉茶花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防治生理性病害的重點是「管」。「管」首先要掌握茶花的自然規律,例如:茶花適宜的干濕度如何?它需要什麼肥?濃度如何?它適應什麼氣溫?等等。有目的,科學的「管」就是「防」。無菌不必用葯,針對病情的管就是「治」。例如:針對日灼病,避去強光,剪除病葉,但也不宜無光,這就是治。又如,缺水澆水,多水排水,缺肥施肥,多肥沖肥等。僵化病的治理,可以換盆換土,使用生長素,促使其生根發葉。 (4)茶花對葯物的反應:不同品種的茶花,葯液的反應不同。有的茶花施葯可除病,例如用樂果噴治蟲害,在群體茶花中發現,大部分茶花經治理後,蟲害減少,枝葉健壯,但其中的綠珠球,皇冠等少數品種,引起落葉而夭折。所以,初次用葯治蟲害,葯量宜輕。從中取得經驗後,再加重到正常配方濃度,以減少損失。
3. 茶花怎麼養要注意什麼
山茶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山茶花通常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不太挑土質,但最好是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為宜(PH值5-6.5),夏季不幹燥且接近鹼性的土壤。
2、溫度要求:山茶花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陰,忌曝曬。抗寒力因品種而異,接近原始種的品種能忍受-10℃低溫,名貴品種抗低溫能力就差。
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超過35℃就會出現日灼。始花溫度為2℃,適宜開花溫度為10-20℃之間。夏秋高溫季節應遮蔭降溫。
3、光照要求:山茶花在半遮陰處生長良好,但為了使花色更加艷麗,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在幼苗尚嫩的情況下要特別避開盛夏午後的強烈光照。
4、施肥方法:山茶花喜肥沃、疏鬆、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圍內都能生長,要求排水良好,不積水,以免爛根。
但要求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地,只要大雨後及時排水,都能生長良好。因此,山茶花育苗和栽培過程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要求補肥次數多、濃度低,切忌一次高濃度、大劑量施肥。
5、澆水方法:夏季不要使其特別乾燥,要每天澆水,為了使花盆不幹燥,進行灌水式澆灌更好。
盆栽情況下,山茶花結了花苞卻不開花甚至產生落苞現象,是由水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結花之時要經常噴霧以提高濕度防止落花。
山茶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把山茶花放到烈日曝曬:
山茶花是喜半陰半陽的環境,喜溫暖濕潤。山茶花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5-25℃,所以適宜在夏天有半陰或散光,冬天南面受全光,而北面有風障的地方栽種。
夏天高溫時要在枝葉上及其周圍噴灑水霧,降溫防燥。6至9月間則要進行遮陰處理。
2、注意不要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
山茶花適應性較差,在4至9月間抽芽長蕾時期不能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以免原來靠陰面的葉片突然接觸強光而凋落。
3、注意不要用鹼性的土壤養殖山茶花:
山茶花根肉脆弱,要用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粘性、鹼性土均不適合,石灰質土更不能用。
而且盆土最好二三年換一次,換盆時注意要在盆底墊基肥,可用少量的頭發、骨粉、雞毛、禽類等含過磷酸鈣的物質。換盆時間選在「雨水」至「立夏」兩個季節之間進行比較好。
4、注意不要給山茶花澆過多水,施過濃的肥:
山茶花為肉質根、澆過多水容易爛根,必須適量。乾旱高溫時要每天向葉面澆水兩次。山茶花喜肥,除花期外,平時可薄肥勤施,但切忌施過濃的肥,否則容易傷根並導致植株被燒死。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次,用三分腐熟的餅肥、雞糞或人糞混七分水為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長旺盛,植株健壯。
4. 茶花樹快死了怎麼辦
1、光照。茶復花喜歡溫暖制濕潤、通風較好的環境,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2攝氏度。春秋冬三個季節需要有充足的陽光,建議放在南向陽台養護。夏天需要適當的遮陰,避免陽光直射,要不然茶花真的會筆小新被曬死。
2、澆水。茶花澆水,春秋季節遵循間干間濕的原則,看到盆土發白葉片有一點點下垂就可以澆了,澆就澆透,直到水從盆底流出。
夏天適當的增加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冬天則減少澆水,開花期間保持盆土的濕潤。無論哪個季節澆水,都不能積水。北方花友澆水的時候可以在水裡加硫酸亞鐵或醋精,提高土壤酸性。
(4)茶花腐根病擴展閱讀:
茶花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剛上盆的茶花2個月內不能施肥,之後慢慢施一些淡液肥,如磷酸二氫鉀,按照磷酸二氫鉀:水=1:1000的比例灌根;
每周澆水的時候,可以施一次肥,每3個月施一次有機肥,或者復合肥。但要注意,夏天不要施肥,冬天盡量少施或不施。
茶花的修剪對花量多少和質量很關鍵,春天萌芽的時候可以摸芽重點是清理掉向下、向內生長的芽,同時配合弱枝、內向枝、徒長枝的修剪。
5. 茶花的病害有那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
主要防治葯劑有:專退屬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5)茶花腐根病擴展閱讀:
山茶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山茶花不宜強度修剪,它的花、葉,芽發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山茶花是多花樹種,特別在生長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對植株生長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環,以每枝上留1~2蕾為宜,最多隻留3個,並保持一定距離。疏下的花蕾可供葯用。
山茶花花期較長,整個花期長達半年。所以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對減少養分消耗,增強樹勢大有好處。
6. 茶花種植技術
茶花其實是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的,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茶花的話是完全可以順利過冬的。如果你的地區非常寒冷的話,那麼只要保證茶花的根部不受凍害,就不會影響到第二年的生長了。
茶花
當氣溫降至0℃,應將盆栽茶花搬室內向陽處或朝陽的塑料棚內養護。若午後棚內氣溫達25C以上則應通風降溫,尤其當受到暖流影響,氣候異常時,午後更應降溫通風,否則會落葉落蕾,部分病株甚至會被悶死。
茶花冬天澆水仍應是不幹不澆,澆則之紹透,但應區別對待。水溫應與氣溫相同或略高於氣溫,若水溫低於氣溫5℃以上,可能弓}起茶花『感冒「。茶花在冬季只處於半休眠,葉芽和花蕾仍在生長,有些品種尚能迎冰霜怒放。因此,塑料棚內的茶花』仍應施肥,使植株積累更多的養分,以利開花和開春後的營養生長。
對倚欄嬌等品種,若冬肥充足,則花色艷麗,花期長,且能抗風雨耐顛簸。冬不施肥,春天易落蕾落花。但施肥濃度不可太高,以磷鉀肥為主,也可於稀釋的有機肥液中加入1/500磷酸二氫鉀,一月左右施一次。
茶花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至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7. 我的茶花枝幹開始發黑 是什麼病啊該怎麼防治
茶花感染病菌多從葉部或根部開始,你的茶花很可能是得了根腐病,枝桿上已被感染,專病情已相當嚴重,屬救活的可能性已不大。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多種病原菌真菌引起,主要侵染茶花的根系。受害植株根部腐爛變黑,葉片變黃,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植株逐漸凋萎死亡。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天,當溫濕度適宜時,菌核萌發菌線,在土壤中蔓延,侵害植株根部。氣溫越高,其發病率也越高。
8. 茶花的葉子上長白粉而且枯萎了怎麼辦
般花得這個病都是不通風 或者太曬了造成的 茶花喜肥 喜溫暖濕潤、通風透光 怕長期嘮 但是濕度高 可以經常噴水 不太好養的花。
可用0.2%硫酸亞鐵每周澆施一次,直到恢復為止。北方預防黃化病、根腐病,要每15~30天施0.2%硫酸亞鐵一次。
9. 茶花的栽培方法
茶花其實是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的,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茶花的話是完全可以順利過冬的。如果你的地區非常寒冷的話,那麼只要保證茶花的根部不受凍害,就不會影響到第二年的生長了。
茶花
當氣溫降至0℃,應將盆栽茶花搬室內向陽處或朝陽的塑料棚內養護。若午後棚內氣溫達25C以上則應通風降溫,尤其當受到暖流影響,氣候異常時,午後更應降溫通風,否則會落葉落蕾,部分病株甚至會被悶死。
茶花冬天澆水仍應是不幹不澆,澆則之紹透,但應區別對待。水溫應與氣溫相同或略高於氣溫,若水溫低於氣溫5℃以上,可能弓}起茶花『感冒「。茶花在冬季只處於半休眠,葉芽和花蕾仍在生長,有些品種尚能迎冰霜怒放。因此,塑料棚內的茶花』仍應施肥,使植株積累更多的養分,以利開花和開春後的營養生長。
對倚欄嬌等品種,若冬肥充足,則花色艷麗,花期長,且能抗風雨耐顛簸。冬不施肥,春天易落蕾落花。但施肥濃度不可太高,以磷鉀肥為主,也可於稀釋的有機肥液中加入1/500磷酸二氫鉀,一月左右施一次。
茶花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至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10. 移栽大茶花時把它的根傷得很重,有什麼辦法能保住它不死
一、疏剪部分枝葉減少蒸發
二、加用生根粉在根部,促進生根
三、灌水噴水,保證水分充足
注意把握大樹移栽要點:
支撐:大樹種植後應立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於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並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控水:新移植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少。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潤滑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對發根不利,嚴重的時候會導致爛根死亡。還要根據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情況進行淋水。
保濕:大樹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並且能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氣候環境。可採用高壓水槍噴霧,或將供水管安裝在樹冠上方,根據樹冠大小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進行噴霧。也可用「吊鹽水」的方法,即在樹枝上掛若干個裝滿清水的鹽水瓶,運用醫葯上吊鹽水的原理,讓瓶內的水慢慢滴在樹體上,並定期加水,既省工又節省投資。一般在抽枝發有5~10片葉後,可停止噴水。
遮蔭: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季節,要搭棚遮蔭,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在搭棚時,遮蔭度為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以後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施肥: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差,宜採用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製成濃度0.5%~1%的溶液,選早晚進行噴灑。根系萌發後,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為了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而有利於根系萌發,因此應做好中耕鬆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