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梅花堂
① 二戰時期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等,有什麼區別
1、級別不同
特高課是這些間諜特務機關裡面成立最早、級別最高的,梅、竹、菊機關則主要是為了輔助其實現抗日野心,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實施策反、諜報、抓捕等活動,特高課在日本戰敗後由於其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被解散,至於其他衍生諜報機構也隨著日本的戰敗消亡了。
2、活動區域和任務不同
侵華戰爭開始後,特高課便成為了監視中國人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搜集情報;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監視偽高官言行;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的機器。
特高課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梅機關因選址在上海虹口日本僑民聚集區一座被稱為「梅花堂」的小樓里而得名,主要在上海活動。梅機關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
後來又更名為「最高軍事顧問團」,實為操縱汪偽政府的頂頭上司。曾代表日本政府與汪精衛秘密簽訂了《日支新關系調整要綱》。
竹機關主要在我國華北地區活動。
菊機關主要在福建地區活動,主要從事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曾任軍長兼閩粵邊防軍總指揮的黃大偉,最終黃大偉叛變投敵,成為了日本走狗。
3、隸屬不同
特高課全名特別高等警察課,隸屬日本內務省 ,建立於19世紀20年代末,是日本的間諜組織。
梅機關由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由日本陸軍中將、日本駐汪偽政府最高代表影佐禎昭擔任機關長。
竹機關是土肥原賢二主持的「對華特別委員會」。
(1)日本梅花堂擴展閱讀:
知道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的人很多,很眼熟。沒錯,梅、竹、菊三缺一——「蘭」。日本確實設有「蘭機關」,是華南日本特務的最高機構代號。主要負責搜集兩廣地區的情報,並策反兩廣地區的高級將領叛變蔣介石政府。
竹機關主要是為了實施以下陰謀:
1、鳥工作。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釀成強有力的政權趨勢,在政治上削弱抗戰陣營,在中國建立有影響力的偽政權;
2、獸工作。拉攏宋哲元、韓復榘舊部、東北軍舊部、閻錫山軍、石友三軍、劉建緒軍、徐源泉軍及其他的武裝團體,使蔣政權統治下的軍隊(軍閥)瓦解歸順,在軍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對李宗仁、白崇禧的廣西軍隊進行拉攏;
4、擾亂中國經濟。
② 日本十所有名的寺廟
1.淺草寺
淺草寺位於東京台東區,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游樂之地。淺草寺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寺院的大門叫「雷門」,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是日本的門臉、淺草的象徵。
③ 日本梅機關、蘭機關和竹機關和菊機關有嗎
有梅蘭竹菊情報機關。
在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之後,他們就將在我國的特務以及機關劃分為4個區,也就是梅蘭竹菊。梅機關是特務的最高機構,而蘭機關的職責是負責兩廣活動。再就是竹機關,位於華北地區,負責策反我國政壇那些退休的軍人以及政治家等等。菊機關,在福建。
(3)日本梅花堂擴展閱讀:
梅機關的辦公場所在上海的僑民區,是1939年成立的,因為那座小樓名字叫「梅花堂」,所以叫「梅機關」,當時這個機關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監視汪精衛的。
因為當時汪精衛籌建偽國民政府,日本人為了離間我們的國家,就支持汪精衛的各種軍事活動,還給他派了部隊,當時北癢軍閥時期各地就一各種店鋪、醫院掩人耳目,以此來建立自己的間諜網,大家都知道川島芳子這個女魔頭,當時她被派到華北掌管這個間諜事物,以此籠絡國民黨的特務。
蘭機關的負責人四知鷹二,日本的中校,他主要是離間推動兩廣推翻蔣介石的政權,並且承諾,只要二人要反抗蔣介石就提供有利的軍事支持,武器和兵力都會提供,但是據說當時知鷹二的翻譯卻被李宗仁策反成了間諜,只給了李宗仁後來很大的幫助。
竹機關的負責人是一個陸軍參謀,叫岩黑秀夫,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搜尋中國的有知識有才幹有政治謀略的人物,並且策反他,當時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就是後來人們知道的「竹機關」的又一個名稱「土肥圓機關」是有間諜首腦土肥原賢二掌控的。
菊機關,是在福建的間諜組織,當時策反了閩粵邊防的軍長黃大偉,他成了漢奸,為日本人所用,但是最後也沒有好下場,被槍斃。
④ 二戰時期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等,有什麼區別呢
一、特高課
全名特別高等警察課,隸屬日本內務省(負責輔佐天皇、發布詔勅與敘位等等一切和朝廷相關職務),建立於19世紀20年代末,是日本的間諜組織。特高課在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早在日本還未佔領東北時,特高課就已經開始了對中國的情報刺探,侵華戰爭開始後,特高課便成為了監視中國人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搜集情報;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監視偽高官言行;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的機器。例如著名的女間諜川島芳子就供職於特高課的首領土肥原賢二;被日本譽為「帝國之花」的女間諜南造雲子就是特一課課長。此外,特高課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菊機關
菊機關主要在福建地區活動,主要從事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曾任軍長兼閩粵邊防軍總指揮的黃大偉,最終黃大偉叛變投敵,成為了日本走狗。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很眼熟。沒錯,梅、竹、菊三缺一——「蘭」。日本確實設有「蘭機關」,是華南日本特務的最高機構代號。主要負責搜集兩廣地區的情報,並策反兩廣地區的高級將領叛變蔣介石政府。
綜上,特高課是這些間諜特務機關裡面成立最早的,梅蘭竹菊四機關則主要是為了輔助其實現抗日野心,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實施策反、諜報、抓捕等活動,特高課在日本戰敗後由於其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被解散,至於其他四個諜報機構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衍生機構,所以,隨著日本的戰敗也就消亡了。
⑤ 日本憲兵司令部,特高課,梅機關,76號,這些組織之間是什麼關系...
同屬日本特務機關,職責不同:
憲兵司令部:主管軍隊紀律、協助治安之警察、特工機構。其職權是:主管憲兵警備,統一指揮台灣地區憲兵,協調督導軍事憲兵,執行聯合勤務、軍事和軍中司法警察勤務,維護軍紀,協助治安,支援作戰。內設主要機構與直屬單位有:政治作戰部、辦公室、研究發展室、人事室、情報處、訓練處、警備處、後勤處、計劃處、主計處、軍法處、總務處、通信處、補給處、勤務中心、憲兵訓練中心等。並設有憲兵指揮部、憲兵營、調查組、機動組、憲訓中心、軍人監獄等業務機構。
梅機關:是抗戰期間,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0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因該機關選址在上海虹口日本僑民聚集區一座被稱為「梅花堂」的小樓里,因此在日本內部被代稱為「梅機關」。
76號:1939年已經投敵的原國民黨特務丁默邨與日本軍部代表土肥原賢二會面提出《上海特工計劃》,日本大本營隨即下達《援助丁默邨一派特務工作的訓令》。於1939年5月在上海組建偽政權,日本軍部讓李、丁部與汪部合流。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正式成立,由任特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丁默邨任副主任委員。李士群任秘書長,以丁默邨為特工總部主任,李士群為副主任,因其位於滬西極司菲爾路北76號(今萬航渡路435號),故又稱為76號。
76號在汪精衛來到上海組建偽政權之前,是直屬於梅機關的,極司菲爾路76號這個地址也是梅機關的晴氣慶胤中佐選定的。後來移交給汪精衛直屬後,在76號內仍駐有一支由澀谷准尉統領的日本憲兵分隊,職責就是監視76號的漢奸特務。76號每採取大的行動,不但要事先知會日本特務機關,還要在日本特務機關派員督導下方能實施。換而言之,梅機關實際上是日本軍部在中國大大小小的特務組織、分支機構的領導核心,而76號名言上是歸屬汪精衛偽政權管轄,實際上還是要受梅機關的監督和指揮!
「特高課」是在日本和佔領地組建的一支國際特務組織。為把這些特務訓練成死心踏地的法西斯分子。
⑥ 日本憲兵司令部,特高課,梅機關,76號,這些組織之間是什麼關系
梅機關歸特高課管,搞特務的,76號是漢奸組織,憲兵司令部跟這些人都沒什麼關系,不過他們搞特務工作經常需要憲兵配合
⑦ 日本鳩發堂制的梅之香是什麼時候的東西
日本鳩發堂制的梅之香應該是今年的東西。
⑧ 日本的梅花栽培情況如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日梅界進行了頻繁的交流。1990、1991兩年日本梅花考察團接連兩次來華訪問,1993年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趙守邊高級工程師應日本友人的邀請前往日本做客,1994年由中國梅花蠟梅協會會長陳俊愉教授率領考察團赴日訪問。在交流中,中日梅界不僅以梅傳情,互通有無,而且也互亮家底,取長補短。現將日本梅花的歷史、品種及栽培管理簡述於後。
(1)歷史 梅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相傳在公元700年梅花從中國傳入日本,自此,梅與櫻共同成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奇葩。那時梅花品種極其稀少,僅有白梅,而無紅梅,到了中古時期(800—1200),由於統治階級的審美情趣轉移到華麗及嬌美上,所以那時紅梅一出現,就風行起來。中世紀(1200—1600)是日本梅文化昌盛的時期,那時的詩歌、水墨畫、散文等文學藝術作品常以梅為題材,而且梅的五瓣花形也廣泛運用於工藝品中。到了近世時期(1600—1850),紅梅相當繁盛,梅花品種也日益豐富。也正在這一時期,梅花才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中。日本的近代時期(1850—1945)為梅花品種的收集時期,收集至今,日本已擁有梅花品種近400個,分別保存在日本的各神社、寺院及梅花專類園或花卉收藏家手中。
(2)品種 日本全國賞梅處所多達59處,其中有35處梅林、梅園很負盛名。如日本靜岡市的丸子梅園,面積雖不大,卻集日本梅品之大成,達300個。日本梅花品種分為3系,即野梅系、緋梅系、豐後系。野梅系包括野梅性、難波性、紅筆性、青軸性4性;緋梅系包括紅梅性、緋梅性、唐梅性3性;豐後系包括豐後性、杏性2性。若將中國梅品與日本梅品進行比較,會發現各有千秋。在日本友人贈給武漢磨山梅園的20餘個梅品中,有不少良品,如『錦生垂枝』,它不僅枝條下垂、開紅色重瓣花,而且新梢上生有黃紅斑紋;『酈懸梅』,其花瓣退化縮小,幾乎看不見,而雌蕊、雄蕊異常發達;『黃金』梅,其花瓣細長,且花色微黃;還有易集結開花的『黃金鶴』,其花色米黃,花瓣半含,且不易凋落。
(3)栽培管理 在垂枝梅造型上,我國花卉工作者通常將之培養成一個獨立的傘形樹態,日本梅界則喜歡培養成多個傘形,高低錯落,尤為雅趣。日本人特別喜愛卧龍梅,其為日本的傳統梅藝,製作方法為:將地栽的幼齡樹主幹壓倒貼地生長,待上長至一定高度,又將其壓倒。許多年後,各干增粗,起伏盤拐宛若虯龍卧地。以梅作花籬,在我國少有,而在日本丸子梅園則將白色單瓣梅花密植成片,花開時,遠望猶如一條潔白的飄帶。我國嫁接梅樹多以梅、桃為砧,日本多以杏梅為砧,這種砧木較為柔軟,且容易操作。另外,日本移栽梅樹多在嫩葉開始萌發但還未充分展開時進行,而不在花期進行,因為花期移植會使葉芽的萌發延遲。
⑨ 這是梅堂
這個是開封府里的梅花堂,「槑」是梅的異體字,中間的字為「華」的古內體字,「華」即為容「花」,所以叫「梅花堂」。這一點,從殿前門側「千衙治內無雙品,三友園中第一春」的對聯也可以反映出來。梅花堂坐落在一個梅花飄香的小院之中,它是傳說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每年冬日裡,都會有大批梅花盛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⑩ 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它們有什麼不同
1、成立時間不同:
特高課建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一個特高課首腦——土肥原賢二——最初是為了應付國內事變的機構;梅機關是抗戰期間,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竹機關是土肥原賢二主持的 「對華特別委員會」,在我國華北地區活動。
2、級別不同:
特高課是這些間諜特務機關裡面級別最高的。梅、竹機關主要是為了輔助其實現抗日野心,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實施策反、諜報、抓捕等活動。
3、職責不同:
特高課隸屬於日本內務省。隨著日本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需要,日本政府開始逐漸轉變特高課的職能。比較顯著的一個標志是:日本駐外國的使領館官員在搞情報工作的同時也配合其他間諜情報機構進行諜報活動。
梅機關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
竹機關主要是為了實施以下陰謀:
1)、鳥工作。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釀成強有力的政權趨勢,在政治上削弱抗戰陣營,在中國建立有影響力的偽政權;
2)、獸工作。拉攏宋哲元、韓復榘舊部、東北軍舊部、閻錫山軍、石友三軍、劉建緒軍、徐源泉軍及其他的武裝團體,使蔣政權統治下的軍隊(軍閥)瓦解歸順,在軍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對李宗仁、白崇禧的廣西軍隊進行拉攏;
4)、擾亂中國經濟。
(10)日本梅花堂擴展閱讀:
特高課的任務有5項:
第1項是監視中國人的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
第2項是搜集情報,匯編情報資料。
第3項是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
第4項是監視偽高官言行。
第5項是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
除此之外,日本憲兵隊也與之配合增設了特高課兼管反間諜業務。如著名的佐爾格蘇聯間諜案就是由日本憲兵隊聯合特高課偵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