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瓜葉牡丹圖

瓜葉牡丹圖

發布時間: 2025-07-18 04:07:38

牡丹花最美的是什麼種類

中國牡丹主產地一為山東菏澤,二為河南洛陽。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內仍以菏澤和洛陽品容種最多,栽培面積最大,並有出口。牡丹花可分為三類十二型。即單瓣類、重瓣類、重台類。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菊花台閣型、薔薇台閣型、皇冠台閣型、綉球台閣型。

❷ 白發簪花不解愁,明朝皇後葬墓中的「簪」

夫妻合葬墓中,一般而言夫人隨葬的簪釵數量會多於丈夫,裝飾也往往更為華麗。明代女性因為流行使用?髻,貴族仕女一副頭面所含簪飾可達二十餘枚,另外還可再於發上直接插短簪。

萬曆年間,萬曆孝端、孝靖兩位皇後棺所見金玉簪有了更多變化。兩棺分別出土簪四十四、四十二件,這些簪釵大部分插在鬃帽上,部分散落於頭部附近。孝端皇後棺所見飾翠、玉簪共二十二件,所嵌玉片雕琢成纏枝牡丹花、花、蝶、八吉祥、佛、雲、葉以及萬、壽、萬壽等字。

明 金累絲嵌寶鑲透雕瓜葉花卉玉片簪

孝靖皇後棺所見飾玉簪二十件,雕琢成花、佛、觀音、人物、童子、蝶、鴛鴦、桃形。除了以單件玉片裝飾於簪頭,或四周繞以寶石或在玉片上裝飾寶石之外,還有在簪挺上半部或簪頭飾以數枚玉飾再點綴寶石、珍珠者。

二十世紀 英王妃像

據記載,大約在十五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李朝貴族婦女盛行加髢。這是一種裝飾於頭部的假發,可以插飾多枚簪釵,功能類似明代女性的?髻。

?十九世紀 李朝簪

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古代的仕女肖像,韓國二十世紀藝術家創作的女性人物畫,如英王妃盛裝像,其加髢所飾,與傳世的李朝十九世紀簪釵相似。從中可以體味到濃郁的明代氣息,比如金鑲玉嵌寶的做法,玉花蝶裝飾,滿頭的簪飾等等。這是一個值得再深入研究的領域。

原文作者:許曉東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6年7月刊《明代的玉簪》

❸ 蔣蓉的代表作

從事紫砂藝術已七十餘年,創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壺》、《牡丹壺》、《蓮花茶具》、《芒果壺》、《南瓜壺》、《蓮藕酒具》、《蛤蟆捕蟲水盂》等,作品《荸薺壺》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發表《師法造化,博採眾長》的紫砂專論。 右圖南瓜壺是她代表作之一,將南瓜藤蔓作為壺把、壺鈕,壺嘴,處處彰顯出作新『做功之精妙,如此精妙之處也令人彷彿呼吸到田園間枝繁葉茂,清新怡然的綠色氛圍。一張碩大的南瓜葉子覆蓋在「南瓜」上』無論從葉子的形態亦或是捲曲皺褶都處理的一絲不苟。南瓜的形態逼真,囊囊規整。此壺是為難得一見的好壺。 如下圖所示,該款紫砂壺的形狀與牡丹十分相似。該款紫砂壺名字就叫做「牡丹壺」,成壺於現代。該壺的色彩十分艷麗,與牡丹極為相似。在製作的過程中,蔣蓉運用了很多種紫砂壺製作工藝,特別是泥塑的運用,將大紅泥、蛋黃泥等色泥精心地配合而製成。該壺製作的確切時間在1956年,是蔣蓉的早期作品。
上圖則為蔣蓉的另一款作品,名曰荷葉茶具,同樣製作於1956年,是蔣
蓉的早期作品之一。 該款紫砂壺採用本山綠泥和墨綠泥的有機結合,並結合多種紫砂壺製作工藝,經過多到程序製作而成。後人開始仿製,也將紫砂壺大師蔣蓉視為該種壺式的先驅。

熱點內容
劍靈情人節服裝多少錢 發布:2025-07-18 07:53:56 瀏覽:812
七夕祭月活動 發布:2025-07-18 07:44:49 瀏覽:179
硬盒紅茶花 發布:2025-07-18 07:44:42 瀏覽:214
海浮石盆景 發布:2025-07-18 07:26:28 瀏覽:369
盆景園取名 發布:2025-07-18 07:25:02 瀏覽:403
丁香變灰 發布:2025-07-18 07:22:09 瀏覽:616
洛陽牡丹城自助餐 發布:2025-07-18 07:17:23 瀏覽:704
梅花魂中的他 發布:2025-07-18 07:14:59 瀏覽:782
舞蹈好一朵小蘭花串詞 發布:2025-07-18 07:14:22 瀏覽:576
柑橘類的盆栽 發布:2025-07-18 07:14:22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