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野茶花
Ⅰ 野茶花可以入葯嗎
具古書記載是可以,好想本草綱目里提到過,現實中有沒有人用就不曉得了
Ⅱ 野山茶是什麼茶
樓主您好!野山茶復中文學名制西南紅山茶,有一變種窄葉西南紅山茶, 生於海拔1000~2800m的山溝、水旁或疏林中。西南紅山茶為灌木至小喬木,葉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花頂生,紅色,無柄;蒴果扁球形,果皮厚;種子半圓形,花期2-5月。窄葉西南紅山茶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嫩枝常有微毛。花、葉、根可入葯。 望採納!
Ⅲ 誰要收購山上野的「山茶花果」
是什麼東西?
Ⅳ 湖南地區清明節山上開放白色的類似於野茶花但花朵要大一些的是什麼花
是這個嗎?
金櫻子的花
Ⅳ 野山茶花根是什麼顏色
山茶花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高溫,忌烈日。山茶花的生長適溫為18~25℃,3~9月為13~18℃,9月至翌年3月為10~13℃。當溫度在12℃以上開始萌芽,30℃以上則停止生長,始花溫度為2℃,適宜花朵開放的溫度在10~20℃。山茶花的耐寒品種能短時間耐-10℃,一般品種-3---4℃。夏季溫度超過35℃,就會出現葉片灼傷現象。山茶花適宜水分充足、空氣濕潤環境,忌乾燥。高溫乾旱的夏秋季,應及時澆水或噴水,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好。梅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受澇腐爛。山茶花屬半陰性植物,宜於散射光下生長,怕直射光暴曬,幼苗需遮蔭。但長期過陰對山茶花生長不利,葉片薄、開花少,影響觀賞價值。成年植株需較多光照,才能利於花芽的形成和開花。露地栽培,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排水性好,酸鹼度出5~6最為適宜,鹼性土壤不適宜茶花生長。盆栽土用肥沃疏鬆、微酸性的壤土或腐葉土。地栽山茶花又分為園林栽培與圃地栽培。如作園林綠化栽培,要有蔽蔭樹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種好遮蔭樹。溫暖地區一般秋植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個關鍵時期,即:2一3月間施追肥,以促進春梢和花蕾的生長;6月間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長,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為翌春新梢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清潔園地是防治病蟲害、增強樹勢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滅越冬害蟲。全年需進行中耕除草5一6次,但夏季高溫季節應停止中耕,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山茶花的主要蟲害有:茶毛蟲、茶細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輪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葉,消滅侵染源。加強栽培管理,以增強植株抗病力,葯物防治。盆栽山茶花盆子大小與苗木比例要適當。所用盆土最好在園土中加入1/2一1/3經1年腐熟的切斷松針。於11月或翌年2一3月上盆,高溫季節切忌上盆。上盆後水要澆足,平時澆水要適量。澆水量要隨季節變化,清明前後植株進入生長萌發期,水量應逐漸增多,新梢停止生長後(約5月下旬)要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節,應防積水。夏季高溫季節葉面蒸發量大,需葉面噴水,噴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切忌中午噴水。冬季植株逐漸進人體眠,澆水次數宜相應減少。切忌在高溫烈日下澆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適應,而產生生理性的落葉現象。氣溫高或大風天,葉面蒸發量大,應多澆水或噴水。空氣濕度大時,要減少澆水量。如遇乾旱脫水,枝葉萎蔫,要立即將植、株置於陰處,澆透水,同時進行葉面噴水。一般茶花大葉大花種和生長迅速的品種需水量大,應多澆水。名貴品種如:十祥景、鴛鳳冠、灑金寶珠、鳳仙、綠珠球等水分蒸發量少,澆少過多會引起落葉、落蕾。夏、秋高溫季節要及時進行蔽蔭降溫。冬季要採取防凍措施。盆株在室內越冬,以保持3一4℃為宜,若溫度超過16℃,就會促使提前發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等,與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山茶花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山茶花根系脆弱,移栽時要注意不傷根系。盆栽山茶,每年春季花後或9~10月換盆,剪去徒長枝或枯枝,換上肥沃的腐葉土。山茶喜濕潤,但土壤不宜過濕,特別盆栽,盆土過濕易引起爛根。相反,灌溉不透,過於乾燥,葉片發生捲曲,也會影響花蕾發育。春季山茶花換盆後,不需馬上施肥。入夏後莖葉生長旺盛育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9月現蕾至開花期,增施1~2次磷鉀肥。在夏末初秋山茶開始形成花芽,每根枝梢宜留1~2個花蕾,不宜過多,以免消耗養分,影響主花蕾開花。摘蕾時注意葉芽位置,以保持株形美觀。同時,將乾枯的廢蕾隨手摘除。生長期應保持充足水分,同時葉片每天噴水1次,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遮蔭50%。每月施水肥一次,同時抽新梢前後追施濃肥,8月以後開始逐步控肥,9月以後停肥,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蕾形成後再追液肥。
Ⅵ 野山茶花如何移栽
山茶枝梢的抽生,一復般說來,制一年只有兩次,春梢生長能量大,數量多,到晚秋轉入生殖生長,已歷有近半年的營養生長,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物質,能滿足生殖生長的需要。移植時,雖然會損失一部分根系,但往往因遷栽弄斷一條根須,在五天後就長出二三條新根須。若不遷栽,老化的根須新陳代謝緩慢,吸收養料的能力差,會使葉片稀疏,花朵數少而干癟。移植,又可以消除病蟲害。
移栽時注意畦要東西走向,以增加光照量。畦土要細敲,根結土可混進20%細砂和20%火燒土或煤灰。土壤偏鹼的,應加混20%黃土。花盆要准備比原來的大三分之一以上。
株根帶土球過大,切勿剝、打,應放進潔水浸片刻,輕搖,板結土球即散。盆花應放進水中浸片刻後倒出,以減少根系的損傷。
地栽的要注意行距,力求通風好,透光強,鬆土除草。
栽後,澆透水,讓根系與土壤粘合。20天內,表土未見白和微裂可不澆水,20天後可以略施淡肥水。有病蟲害的跡象,可用800倍液菌劑和敵百蟲澆根和噴葉。
Ⅶ 野生山茶花怎樣栽活
栽培野生山茶花最好是保留土球進行移栽,挑選光照條件好的位置進行栽種,挖一個大小合適的土坑,種植完成之後需要澆一次定根水,定根水最好是用多菌靈和生根粉溶液澆,能夠起到很好的殺菌效果,而且還能夠提高它根系和土壤的貼合程度,從而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下面整理和概括了插穗的選取、扦插的方式、繁殖方式和後續管理。為野生大山茶的種植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
1 生長環境要求
野生大山茶適宜生長溫度為18~25°C,在濕度較大和較為陰涼的地區生長最適宜,同時對土壤也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在肥沃、密度較為疏鬆的土壤中種植切忌在乾燥和已經開裂的土壤中種植。
不同品種野生大山茶的花期也不盡相同,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都是其開花時間。同時,受溫度的影響,開花的時間也會有長有短。氣溫低,開花的時間變長,反之,也會變短。此外,開花時間的長短也因為品種的不同而受影響。大部分野生山茶花的開花時間為1~2個月,有的長達4個月左右。
2 野生大山茶的生長特性
根據樹形狀的不同,可將大山茶分為橫張型、垂直型,直立型和矮型。一年中野生大山茶的枝梢抽生兩次,分別為春梢、夏梢(或秋梢)。春梢是3月中旬到4月中旬或下旬開始萌動,5月便不在生長。4月開始抽條,新的枝條開始成熟時,新芽也開始分化,而且逐漸變大。
同時,長出胚芽的花枝在當年不會有第二次生長。夏梢(或秋梢)是不長胚芽的花枝,在6~7月和9~10月生長。但也有外部原因致使野生山茶可以一年生長3次,這主要是因為山茶的生長環境適宜,有著適宜的溫度、濕度和肥沃的土壤條件。其中,春梢的生長數量最多,夏梢和秋梢的生長數量較少,和春梢相比,夏梢和秋梢也更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
Ⅷ 野山茶花怎麼種活
野山茶花移來植時,源雖然會損失一部分根系,但往往因遷栽弄斷一條根須,在五天後就長出二三條新根須。若不遷栽,老化的根須新陳代謝緩慢,吸收養料的能力差,會使葉片稀疏,花朵數少而干癟。移植,又可以消除病蟲害。
移栽時注意畦要東西走向,以增加光照量。畦土要細敲,根結土可混進20%細砂和20%火燒土或煤灰。土壤偏鹼的,應加混20%黃土。花盆要准備比原來的大三分之一以上。
株根帶土球過大,切勿剝、打,應放進潔水浸片刻,輕搖,板結土球即散。盆花應放進水中浸片刻後倒出,以減少根系的損傷。
地栽的要注意行距,力求通風好,透光強,鬆土除草。
栽後,澆透水,讓根系與土壤粘合。20天內,表土未見白和微裂可不澆水,20天後可以略施淡肥水。有病蟲害的跡象,可用800倍液菌劑和敵百蟲澆根和噴葉。
Ⅸ 描寫野山茶花的詩句
山茶花【宋】 作者:【蘇轍】
黃櫱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專殘枿陽和盡屬,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
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Ⅹ 這是不是野茶花
原來叫野茶梅啊,呵呵,總算知道他的名這了~!覺得不嫁接她的花也很好看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