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梅花
⑴ 鶴和梅花有什麼寓意
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說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中國傳統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遊的說法。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鶴為長壽仙禽,具有仙風道骨,據說,鶴壽無量,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後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鶴常為仙人所騎,老壽星也常以駕鶴翔雲的形象出現。
鶴也常和松被畫在一起,取名為「松鶴長春」、「鶴壽松齡」;鶴與龜畫在一起,其吉祥意義是龜鶴齊齡、龜鶴延年;鶴與鹿、梧桐畫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
畫著眾仙拱手仰視壽星駕鶴的吉祥圖案,謂為「群仙獻壽」圖。鶴立潮頭岩石的吉祥圖案,名叫「一品當朝」。兩只鶴向著太陽高飛的圖案,其吉祥意義是希望對方高升。鶴、鳳、鴛鴦、蒼鷺和黃鴿的畫,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五種社會關系。其中,鶴象徵著父子關系,因為當鶴長鳴時,小鶴也鳴叫。鶴成了道德輪序的父鳴子和的象徵。
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卻位於四位之首,我個人覺得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麗,孤傲與冷艷,更重要的是它身上透著的民族氣質,它也是民族之花,具有著許多花都不曾也不可能擁有的特殊意義
1.梅花的象徵意義:五瓣即是寓意五福
2.梅花的象徵意義:勇於拼搏,不畏艱險的精神
3.梅花的象徵意義: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
4.梅花的象徵意義:高節,吉祥
⑵ 張翊所作《花經》中,為什麼把臘梅列入最高等級的「一品九命」
蠟梅在元祐之前,是被稱為黃梅的,直到藉助蘇軾和黃庭堅的名人效應,給改成了蠟梅。蘇軾曾寫蠟梅「香氣似梅,似女工捻[niǎn]蠟所成,因謂蠟梅」,並作蠟梅詩曰:「蜜蜂採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黃是蘇的學生,老師要給物種命名,學生當然得資瓷啊。黃庭堅有《戲詠蠟梅二首》,題注雲:「京洛間有一種花,香氣似梅花,亦五齣,而不能晶明,類女功捻蠟所成,京洛人因謂之蠟梅。」
黃庭堅與他的老師顯然平日里對女工的觀察較為細致,但黃明顯沒去仔細觀察過蠟梅,如果硬說蠟梅花是五齣,那一定是跟他的老師一樣得了眼疾。
而蠟梅,最早農歷十月就能綻放,一直可以開到二月,既能在冬日給人以明亮溫暖的顏色,又能以其香氣令人陶醉。蠟梅花謝時,梅花正好可以接力。蠟梅既是一年中百花開放最早者,亦是最晚者,承前啟後。
⑶ 梅花的性格特點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獨天下而春,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著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此為梅之元亨利貞四德。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
(3)一品梅花擴展閱讀
宋、元時代,梅花文化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為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群芳之首的地位。
明清兩代是梅花文化的發展期,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啟、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另一方面,書、文、詩、畫等文化層面也有新的發展和提升。
如在詠梅詩創作上,明清兩代也是人才輩出,徐渭、高啟、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詩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無論在詩的意境、內涵或是審美觀念上都有獨到的創新成就。在繪畫創作上「揚州八怪」等,尤以金農、李方膺為代表建樹起座座詠梅畫梅的高峰。
⑷ 梅花一品九命是什麼意思
《花經》和《瓶史》把梅花列為一品九命,此外有此殊榮的還有牡丹、蘭花、菊花等。 在此「一品九命」是形容梅花在百花中品階高的意思,表達了一種贊譽之情。下面解釋下什麼是「品」什麼是「命」~其實都是古代官銜等級罷了。
西周時官有九命之別,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清朝官階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⑸ 仙鶴與梅花的國畫表達的是什麼
國畫中仙鶴與梅花表達的是「品行清高、萬壽無疆」的意思。
東亞地區的居民,用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在我國的文學和美術作品中屢有出現,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形象出現在雕塑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鍾,鶴體造型的禮器就已出現。在國畫中,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徵。
梅花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5)一品梅花擴展閱讀:
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文官的補服,一品文官綉丹頂鶴,把它列為僅次於皇家專用的龍鳳的重要標識,因而人們也稱鶴為「一品鳥」。人們也把鶴作為高官的象徵。
辛亥革命以後,創作的詠梅詩詞和繪畫作品,是空前的,數量上已無法統計。特別是毛澤東、董必武、葉劍英、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以偉大的革命情懷和氣概,寫下了不朽的詠梅詩篇,成為梅花文化中的新氣象、新亮點。
這個時期的梅花作品,有的突出了詩、書、畫、印相統一的整體美感;有的更加強調中國畫水墨精神,以大寫意的筆法表現梅花的神韻;還有的善於借鑒西畫中交點透視、光影效果以增強表現力和視覺沖擊力。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精神。
⑹ 誰知道梅花的象徵意義啊!!!!!!!!!!!!!!!!!!!!!!!!!!!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
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版更以它的冰肌玉權骨、凌寒留香被
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
梅、頌梅者極多。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
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有關梅的傳說故
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用極廣。
⑺ 官帽上的玉 上有梅花 想問問是什麼等級的官員佩戴 或者說有什麼含義
在清代時,官帽珠子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級別:正、從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鶴,武官前後均綉麒麟。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形狀如鹿,頭上長有獨角,全身遍生鱗甲,尾似牛,古人拿它象徵祥瑞。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紅寶石是含鉻而紅色透明的剛玉,常見的有玫瑰紅、大紅和暗紅等,血紅和鴿血紅為稀世珍品。
正、從二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錦雞,武官前後均綉獅。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紅寶石一顆,上銜珊瑚。珊瑚是由生長在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娶集而成,形似樹枝,質地堅硬,多為紅色,亦有白色或黑色的,以艷紅為最名貴。
正、從三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孔雀,武官前後均綉豹。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紅寶石一顆,上銜藍寶石。藍寶石是含鈦而藍色透明的剛玉,色彩奪目,與紅寶石一樣同為珍貴的寶石。
正、從四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雁,武官前後均綉虎。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顆,上銜青金石。青金石的硬度較大,具有很強的玻璃光澤,顏色美觀,常呈極為鮮艷的深藍、天藍、紫藍及淡綠藍等色彩,作為帽飾閃光耀眼。
正、從五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白鷳,武官前後均綉熊。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顆,上銜水晶。水晶一般是指無色透明的石英晶體,但常因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而分顯各色,分別稱為薔薇水晶、黃水晶、煙晶、茶晶、紫晶、墨晶等等。
正、從六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鷺鷥,武官前後均綉彪。彪即指小老虎。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顆,上銜硨磲。硨磲是熱帶海域中的一種軟體動物,其貝殼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呈黃綠青紫等色彩,極為美麗,可作為裝飾品。它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珍珠,同為中國古代七寶。
正、從七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鸂鶒,武官前後均綉犀牛。鸂鶒是古書上指象鴛鴦的一種水鳥。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金座,中飾小水晶一顆,上銜素金,常稱素金頂。
正、從八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鵪鶉,武官如武七品,前後均綉犀牛。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陰文金頂,無其他裝飾。
正、從九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練雀,武官前後均綉海馬。帽頂,文武官皆為縷花陽文金頂,無其他裝飾。
從九品以下未入流的低級官員,其官服圖案及帽頂裝飾,亦隨九品官之制。
⑻ 「一品梅」或「一品茶」中的「一品」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中的一品是第一等的意思
詞典解釋:猶言一等;第一等。《南齊書·蕭惠基傳》:「當時能棊人琅邪王抗第一品, 吳郡褚思庄、會稽夏赤松竝第二品。」 宋·王明清 《摭言雜說》:「京師樊樓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 明·湯顯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紅旗下》三:「他比客人高著一品,須拿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從容不迫的神態來。」
一品梅的來源:
在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梅花」被賦予了獨特的人文意識和厚重的文化含量。梅者,花中之君子也。古往今來,文人騷客留下的詠梅詩不計其數,其中更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和佳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傲然、「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清麗、「墜落臨泥碾做塵,只有香如故」的節操、「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無畏……號稱「鐵骨寒香」的梅花,成為品質高潔、傲然獨立的人格的象徵物。而在中國眾多的卷煙品牌中,以「梅」冠名就有「紅梅」、「喜梅」、「畫梅」、「錫梅」、「臘梅」、「一剪梅」等二十餘種之多,足見人們對「梅花」的鍾情程序之深。臘梅,花中一品;總理,位至一品;其德,舉世一品。故名——「一品梅」。
大概一品茶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