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關於臘梅花的資料

關於臘梅花的資料

發布時間: 2021-03-02 04:01:01

❶ 臘梅花的資料與作用

蠟梅花著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版形、長圓權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內彎,無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
臘梅花的作用:
1、臘梅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郁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
2、臘梅花含有芳樟醇、龍腦、桉葉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種芳香物,是制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煉而成的高級香料,在國際市場上1000克相當於5000克黃金的價格。
3、蠟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蠟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❷ 臘梅的所有資料

蠟梅(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

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著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內彎,無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

栽培變種有磬口蠟梅;柴油心蠟梅;狗繩蠟梅。蠟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表現了中華民族在強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它利於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插花與造型藝術,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葯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郁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鹼(calycanthine)。

  • 中文學名

  • 蠟梅

  • 拉丁學名

  •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 別稱

  • 金梅、臘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

  • 二名法

  • Chimonanthus praecox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木蘭亞綱

  • 樟目

  • 蠟梅科

  • 蠟梅屬

  • 蠟梅

  • 分布區域

  • 分布於中國大陸以及朝鮮、美洲、日本、歐洲

❸ 關於梅花的所有資料

梅按種型分為3個種系,分別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
按枝姿又可分為5大類
——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型;

——龍游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間雜交「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下有美人梅1型。

梅花山杏梅系梅花大多分布在山北坡,為晚花品種。大多數遊客在盛花期賞花,看到的多是真梅系的直枝梅類,其中又分為以下幾大類型:素白單瓣的早花品種——江梅型梅花;粉紅重瓣的宮粉型梅花;白色重瓣的玉蝶型梅花,以及一花異色或同樹開紅白兩色花的灑金型梅花等等。

梅花是最受中國人贊賞的「花魁」之一。國人喜歡以梅花之不畏嚴寒、清新灑脫的特色比喻民族不畏風霜、艱難昂然屹立的氣概。北宋詩人林逋贊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十朋評價道:暗香和月入佳句,壓盡千年無詩才。毛澤東也對梅花倍加賞識:「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梅花之香,清透、溢幽、迷人,與它傲立雪中的環境、它的骨氣、清氣、傲氣極為一致而受到人們的寵愛。
梅是經濟作物,除了食品和葯用以外,果浸膏可作飲料、食品調味之用,花屬茶用香花,可用於窨花。調香師認為梅香應歸功於「清爽」二字。每年1-2月梅花盛開時,可採集含苞欲放花朵提取梅花浸膏及梅花精油,相當名貴 。由於價昂貴難得,調香師不敢多用,常採用「配製精油」即用幾十種合成香料配製而成,但要配的逼真,則須加入少量梅花浸膏或梅花精油。
梅的種類甚多,常見的有白梅、紅梅、綠萼梅、骨里紅梅等,觀賞品種則有300多種,琳琅滿目,有的花香撲鼻,有的卻淡雅弱香、暗香遲發、作為窨花和提取香料浸膏的當然選其香氣好且強者,可多得精油。
與梅花並列者還有臘梅,只因國人器重梅花,以為臘梅是梅花的同宗,其實非也。臘梅屬臘梅秋灌木,梅花卻與玫瑰屬薔薇科。也有的人認為臘梅大概是「臘月開的梅花 」,當然也不對。臘梅開黃花,花色似蜂蠟,蘇東坡稱之為「臘梅」,嚴冬始定,所以叫「臘梅」,花色花樣均與梅花有別,但樹姿樹形卻極為近似,香氣有所不同。臘梅花因含有桉葉素、龍腦、蒎烯等,甜香中帶有涼氣,其精油作葯用和食品加香,浸膏用於化妝品、皂類的調香原料。跟梅花一樣,也是1——2月採集花蕾提取浸膏和精油,價也不菲。
「梅花香自苦寒來」,其實也並不盡然。浙江臨安、天台山區有一種野生夏蠟梅,生於海拔500——700米的溝谷兩旁林下,每年5月中旬開花,花瓣白色,花冠直徑5——7厘米,氣味更加幽香襲人,近年已引種成功,用來提取調香工業用的臘梅浸膏和精油。

❹ 臘梅花的資料

臘梅花的資料?

❺ 關於梅花的資料

梅花是我國人民及養花愛好者普遍喜愛的珍貴花卉之一。它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極為悠久。據中國最早成書的書經、詩經、禮記、爾雅等古藉所載,古人從商代以前就已認識並種植梅花了。

據推算,至少已有3700餘年。由於梅花姿態優美,不畏嚴寒,具有花開在群芳之先、例霜雪而盛開的獨特而堅強的品格,深得歷代名人學士的厚愛。自南北朝以來,詩人墨客贊頌梅詩100多首。反映了人們對梅花堅強不屈性格的贊賞之情。

梅花原產於我國西南山區,至今四川、雲南、湖北的山嶽地帶,仍有野梅生長。據傳,南北朝時,各地廣栽梅花。唐朝興盛時期,人民安居樂業,人們在長江流域培植梅花,蔚為壯觀。

我國規模最大的、品種最多的藝梅基地——南京的梅花山,大片的梅林,佔地200餘畝,植株竟達10萬棵以上。梅花中的珍貴品種——鱉腳水梅,就出自這片梅林之中。

(5)關於臘梅花的資料擴展閱讀:

梅花習性:

梅花適應性強,喜溫暖、耐酷暑,我國的「三大火爐」城市(即武漢、南京、重慶)均盛栽梅花,廣州、海口亦有栽培。梅花對土壤的要求,以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條件好、表土疏鬆、底土稍帶黏質的土壤為好。土層淺或土壤過於疏鬆,梅樹易受旱害;保水力過強的黏重土,梅樹易爛根。

土壤酸鹼度以微酸性最適(即pH6左右),但梅花也能在微鹼土或瘠薄土中生長。梅花忌積水,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長不良,積水數日則葉黃根腐致死。梅花喜陽光,蔭蔽則生長不良且開花稀少。

梅花喜較高的空氣濕度,但也耐乾燥,故在我國南、北均可栽培。梅花發枝力強,休眠芽壽命長,所以梅耐修剪,適於切花栽培和培養樹樁。梅花的花枝長短不一,長花枝和徒長枝著花稀疏,所以束花枝和短花枝多的梅花品種開花繁密。

❻ 有關於臘梅的資料

臘梅又黃梅、香梅、黃花梅、臘木,屬臘梅科臘梅屬的落葉灌木,原產我國中部諸回省。因答其通常在農歷臘月開花,且花的香味與梅花相仿,故得此名。臘梅是冬季的重要觀賞花卉,也是我國13種熏茶香花之一,花瓣色美,香氣濃郁,樹形美觀,栽培在庭院或作盆栽都很相宜。它還可做切花,插於瓶中,香可盈室,久不凋萎,是切花的理想花種。它與梅花是互不相乾的兩種植物,不可混為一談。
臘梅高者可達3米,干叢生,小枝近方形,樹皮黃褐色,皮孔明顯。單葉對生,葉表面粗糙,葉背光滑無毛,橢圓狀卵形,全緣。花蕾外被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花黃色,瓣厚,帶蠟質,單生,開於一年生枝條葉腋。花期長,自初冬至初春,開在展葉之前,傲風雪而開放,花色如蜂蠟,花色黃,故又叫黃梅。它的枝幹形態蒼古,可作盆栽造型,藝術加工,製成樹樁盆景,是室內陳列之佳品。臘梅壽命甚長,可長達百歲以上。
臘梅除觀賞外,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鮮花可提取芳香油和窨制高級花茶。鮮花浸入生油中,可製成臘梅油,外用治水燙傷,內服可治小兒麻疹。花烘乾後為名貴葯材,有解暑、生津、順氣、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根莖為鎮咳、止喘葯。臘梅花浸膏在國內市場上很受歡迎。

熱點內容
和尚與花卉 發布:2025-05-22 07:05:01 瀏覽:381
深山中的幽蘭花圖片 發布:2025-05-22 07:00:08 瀏覽:388
冰雪燉海棠 發布:2025-05-22 06:59:20 瀏覽:304
如何變出一朵花 發布:2025-05-22 06:59:18 瀏覽:76
米蘭花咋過冬 發布:2025-05-22 06:53:41 瀏覽:265
百年古樁盆景 發布:2025-05-22 06:50:25 瀏覽:666
大惠蘭花怎麼養 發布:2025-05-22 06:43:17 瀏覽:950
牡丹亭電視劇孫菲菲 發布:2025-05-22 06:43:16 瀏覽:114
盆栽番茄過冬 發布:2025-05-22 06:38:12 瀏覽:436
鹿角海棠養 發布:2025-05-22 06:35:55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