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畫梅花石山

畫梅花石山

發布時間: 2021-03-01 00:47:28

① 這是一幅畫的印章,大家看看是誰的畫

一圖:秀岩閣印。
二圖:款字為 牛石山 畫。

② 國畫中的「皴法」分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披麻皴,有長短之分--由參差不齊干濕濃淡的墨線組成--主要表現松質的山體---行家回-黃公望
斧劈皴,有大小答之分--由筆側峰取山石之勢如斧子劈砍的感覺--主要表現堅硬石山---行家--馬遠
解索皴,披麻皴的演變法--如解開的繩索得名---行家--王蒙,范寬
折帶皴,用筆走向然後側峰轉折,主要表現層層岩石的感覺--行家---倪雲林
亂麻皴,與披麻皴用筆相似,多些交錯,亂中求穩---行家--
亂柴皴。用筆如乾柴之意之型。
卷雲皴,如雲霧捲曲之線條,---行家----蕭照,郭熙
荷葉皴,用筆走向分支,如荷花葉筋之勢----行家--王維,藍田叔
米點皴,有大小之分,米芾父子所創,由干濕濃淡的橫向墨點組成---行家---米氏父子
雨點皴,由雨點狀干濕濃淡之墨點組成----行家--范寬
礬頭皴----行家--巨然
泥里拔釘皴---行家--江貫道
梅花點皴----行家--梅花道人吳鎮
很多很多皴法。。。主要就這么些,作畫時沒有規定只能用哪種皴法畫的!皴法要以無法為有法!!!用筆陰陽頓挫,用墨干濕濃淡恰到好處就是好畫!!!!
本人回答非「粘貼的抄襲產品」 是在《芥子園畫譜》上學到點「東東」希望對你有用!!!

③ 中國古代哪位畫家擅長畫梅花

古代擅長畫梅的畫家有王冕、金農、汪士慎等。

1、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作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攻畫梅。

所畫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對後世影響較大。存世畫跡有《南枝春早圖》《墨梅圖》《三君子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明史》有傳。

2、金農

金農(1687年—1763年),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因其人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閑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

他好游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

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有《冬心詩集》、《冬心隨筆》、《冬心雜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等,漢族,安徽休寧人,寓居揚州。

工分隸,善畫梅,神腴氣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為人作書畫,自刻一印雲:「尚留一目看梅花」,後來,雙目俱瞽,但仍揮寫,署款「心觀」二字。有《巢林集》。

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高翔和鄭燮並稱」揚州八怪「。

(3)畫梅花石山擴展閱讀:

畫作:

1、王冕

王冕以畫梅著稱,尤攻墨梅。他畫的梅簡練灑脫,別具—格。其《墨梅圖卷》畫橫向折枝墨梅,筆意簡逸,枝幹挺秀,穿插得勢,構圖清新悅目。

用墨濃淡相宜,花朵的盛開、漸開、含苞都顯得清潤灑脫,生氣盎然。其筆力挺勁,勾花創獨特的頓挫方法,雖不設色,卻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動地刻畫出來。

不僅表現了梅花的天然神韻,而且寄寓了畫家那種高標孤潔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膾炙人口的七言題畫詩,詩情畫意交相輝映,使這幅畫成為不朽的傳世名作。

元代王冕所作,畫橫向折枝墨梅,筆意簡逸,枝幹挺秀,穿插得勢,構圖清新悅目。用墨濃淡相宜,花朵的盛開、漸開、含苞都顯得清潤灑脫,生氣盎然。

其筆力挺勁,勾花創獨特的頓挫方法,雖不設色,卻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動地刻畫出來。不僅表現了梅花的天然神韻,而且寄寓了畫家那種高標孤潔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膾炙人口的七言題畫詩,詩情畫意交相輝映,使這幅畫成為不朽的傳世名作。

2、金農

所畫人物造型奇古誇張,筆法古拙簡練,形象鮮明突出;山水構圖別致,隨意揮寫點染,簡朴疏秀 ;其梅、竹用筆奇拙 ,凝練厚重 。

書法從《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郎碑》變化而出,運筆扁方,豎輕橫重,別具奇趣,風格獨特,自謂漆書。金農的書畫在當時享譽很高 ,為揚州八怪之一 。

有《山水人物冊》、《月華圖》、《攜杖圖》、《東萼吐華圖》、《墨竹圖》等傳世。著《冬心詩集》、《冬心隨筆》、《冬心雜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畫的梅花,清淡秀雅,李方膺的「鐵干銅皮」恰成鮮明對比。金農屏曰:「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但我們從其傳世的作品來看,汪士慎的梅,枝與花並不是太繁,但其間有一股舒香冷氣,倒是不誇張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汪士慎

④ 關於仙居響石山的導游詞

仙居響石山風景區
居歷史悠久,景色秀麗,北宋真宗皇帝因其美似仙人居住的地方而親自賜名為「仙居縣」。仙居境內奇山幽谷,瀑布連綿,森林茂盛,花鳥爭艷,生態環境極好,旅遊資源豐富,是觀光避暑休閑勝地。仙居人民正在為建設成為現代化旅遊休閑城市而努力。
響石山,位於浙江台州仙居西部,為丹霞地貌,景區內絕壁挺立、石樑懸空、溝壑縱橫、溪流潺潺、植被茂盛、鳥語花香,境界以清幽取勝。有詩贊曰:「一洞連百洞,千峰共一天。穀穀油茶碧,處處峰巒丹。山水為骨架,仙人做肺肝。人巧合天巧,意境勝荊關。」
響石山景區總面積 8.5 平方公里,分為三大類景觀。一是象形山嶽景觀,它以仙猴迎賓、神龜思夫、鄧公峰、龍母岩、炮台岩,蘑菇岩為代表。二是洞穴景觀,它以生龍洞、聚仙宮、五福洞為代表。三是水文生態景觀,以龍門瀑、仙人湖、龍潭、仙女瀑為代表。境內隨處可見的丹崖碧潭,山溪跌瀑、蟲草花木、珍禽異獸,猶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站在仙峰遠眺,遠處一座座山峰羅列,形態萬千,四處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那紅色的赤壁宛如熾熱的雲霞,滿山的松、竹林猶似飛迸的音符,翠竹、綠林、奇峰異石、峽谷幽澗,絕壁對峙,拔地而起的岩峰鱗次櫛比,氣勢磅礴。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一根根木條拼起來的小木橋,當你帶著無限嚮往,踏上小橋去尋覓龍的傳說,傾聽石頭的滄桑歷史。當你置身在這溪水、小橋、亭閣、瀑布、秀山、峽谷的自然風光中,感受青山的翠綠茂盛和林木的強大生命力。遠離城市的繁華與喧囂,讓心靈在歡樂輕松中放飛。谷中溪流彎彎,山雀啾啾。兩旁怪石兀立,危崖聳峙。奇幻多變。有若大象吸水,有若鯉魚翻身,有若雄鷹展翅,有若蛟龍翻騰。抬頭遠望,三隻非常可愛的石猴子在調皮地注視著來往遊客。折過一彎,一道瀑布帶著涼涼的水花撲面來來,瀑布不是很高,但給人非常溫馨的感覺,上有六角亭子和柳樹對望,下有憨厚的石頭盡情的沐浴在水花的世界裡。由於森林覆蓋率高,水源豐富, 響石山蘊藏了各種神態各異的瀑布,高的、矮的、奔放的、溫柔的,有的水如雲飄,有的雷霆震怒,道不盡的千姿百態,看不完的風雲撩人。石級而上,遂見一涼亭,高掛的匾額上赫然四字, 「才行一步」, 「且依石欄觀飛瀑,再渡天橋訪仙翁」。這里是風景區中最寬、最平的地段。只見兩山壁立,一水中流。灣灣的小溪,清冽冽的河水,緩緩地從谷間流淌;小溪兩側則綠草如茵,青柳點點微風吹來搖動著那潤澤的枝葉,加之其間又透著紅、黃、藍、白各色野花,這一切是那樣的靜謐、幽雅,令人心醉神迷。水面上高架著鐵索橋、懸木樁橋,讓你在遊玩中盡情享受尖叫聲帶來的快感。洞穴演藝、音樂茶座、溪邊打耙、絕壁攀岩、林蔭鞦韆、情侶泛舟、仙林嘗果、溪灘拾螺、自助烹飪等,別具一格的山野風光,讓人盡享游樂情趣,給你帶來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極目遠眺,古木滄桑的通天道猶如一把利箭直指雲霄,實為罕見,登高遠望,這里別有一番景緻。跨過一座小橋,向右邊山溝里一拐,路更小了些,似乎人際罕至,卻見一池綠水深不見底,倒影如畫。池畔是刀削斧劈般的山崖,高不見頂,一股清流破壁而出,躍入深潭。沿潭而上有一景點:生龍洞。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村姑,誤吞龍珠,結果懷孕,被父親逐出家門,當臨盆時,為其母遇見,村姑羞愧難當,忍痛咬掉尚在胎中的龍尾,龍痛得到處翻滾,最後無力的躺在了山洞邊上,而它的眼淚匯成了龍泉,一年到頭不幹,清澈見底,據說,這里的泉水泡上仙居的「碧綠」茶,在生龍洞下暢飲,會讓你忘卻人間所有的煩惱。
回到岔路口,繼續前行,不久,聞得清脆的水聲。這便是浴仙瀑,站在石橋上,如夢如幻的飛瀑猶如美女出浴,令人遐想。
一路走來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古木化石,橫的、豎的、直的、斜的,石壁上木紋斑斑,讓你忍不住去探索地理的奧秘。
再走幾十步,一朵巨大的蘑菇拔地而起,無論是從顏色和形狀來看,都是極品的好蘑菇。當然這么大的蘑菇天庭也沒法烹調,於是派了天鵝來守護,只是這里的癩蛤蟆太多了,你看這只癩蛤蟆正流著口水。
前行數十步,移步換景,就能看到美猴王了,那眼睛圓圓的,但不是尖嘴猴腮那一類,從神情上看,更像獅子,一呼天下應,雄風凜然。
前面小徑漸窄,人稱神猴峽,僅容一人通過,石上皆為清泉,空中差不多是一線天,飛身行走象是在練梅花樁,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穿過虎猴峽,前面豁然開朗,真是別有一番洞天。上有一民宅,稱醉翁居,也叫祝仙山莊,下有一仙女湖,碧波盪漾。山上有古老蒼翠的楊梅樹,千年白梅,竹林掩映中的象鼻子「天生橋」卧著巨大的石樑。

⑤ 《寶林的行草書法》txt全集下載

寶林的行草書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常寶林,1964年生回,回族,現系中國書答法家協會會員。寶林19歲學習毛筆書法,從師於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 葫蘆島市文聯副主席兼書協主席魏哲先生(老鐵,號鐵馬硯齋主人)。真可謂大器晚成,後來者居上。
我和常寶林工作上是同事,生活中又是要好的朋友。所以比別人更多了解一下他的行草書法及為人。走進寶林的「梅石山館」,彷彿進入一個藝術家的世界。筆、墨、紙、硯不僅考究,而且質量上乘。古樸清新的布置,出手不凡的書畫作品,讓你不得不刮目相看主人在行草書法上取得的成績。
之所以叫「梅石山館」這個儒雅的名字,是源於寶林不僅愛梅花,而且喜歡畫梅花,故首字取「梅」字,彰顯不落俗套的個性與獨樹一幟的藝術人生:「石」則取自「齊白石」的石和「吳昌碩」賞石的嗜好,一言以蔽之寶林本身也愛石的心機,最後「山館」喻意「齋」之意。所以我們就不難看出主人……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⑥ 高石山 的水彩牡丹

高石山 是我國著名的當代花鳥畫家。

一九九一年,高石山與啟功、董壽平應邀參加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大型東京畫展,高石山的參展作品《梅花圖》,《牡丹圖》被新日本美術院和日本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誰收藏了他的作品?www.epin361.com

⑦ 5首古詩詞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

秋日湖上 薛 瑩
落日五湖游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宮中題 文宗皇帝
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

汾上驚秋 蘇 (廷+頁)
北風吹白雲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
秋月 程 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雲紅葉雨悠悠

七夕 楊 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

立秋 劉武子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蕭.

詠秋詩句
漢代劉徹: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晉代陶潛: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關漢卿: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毛澤東: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戰地黃花分外香
陳毅:西山紅葉好,露重色慾濃。
寫秋的詩詞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准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唐·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宋·秦觀《秋日》
如此江山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
知己難逢,年光似瞬,雙鬢飄零如許。
愁情怕訴,算日暮窮途,此身獨苦。
世界凄涼,可憐生個凄涼女。
曰:「歸也」,歸何處?

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
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

⑧ 杭州梅花碑附近景點

離河坊街(古街)很近,可以去逛夜市;
河坊街毗鄰吳山,可以欣賞夜色下的城隍閣;

⑨ 中國古代哪位畫家擅長畫梅花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