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心易必背基礎知識
『壹』 梅花易數,易理知識
梅花易數,你要學會搖卦,根據卦象的五行生剋刑沖會和斷卦。
『貳』 怎樣自學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思路
起卦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深入斷卦就比較難了。
最難的就是大家都遇到的對應問題,八卦類象如何類得准確的問題。
它涉及陰陽的劃分,五行的位置,八卦的位置,生克流動,內外兆應,向背等等問題。
必須以實際問題,找到卦象所反應的真實情況,然後根據陰陽五行這些基礎來判斷。
《梅花易數》一書必須深入讀,至少100遍,這都是少的了,要理解書上含義,舉一反三。
其它《周易》《道德經》《皇極經世書》等等一些都是必須看的。
還要懂一些干支的知識,否則實戰的時候碰到應期很難應准。
『叄』 學習梅花易數先看什麼書
你好,梅花易數入門容易
你只需要網路一下梅花易數,學習下相關知識
有幾個關鍵點:體用,動爻,起卦法,八卦類象。。。。
如果看書不懂,也可以觀看林武樟視頻,裡面有很詳細的介紹
純手打
望採納
『肆』 梅花易數基礎知識
有沒有看過易經,看過的話我隨便舉個例子給你認真看就全部懂了:沒專看過的話不要問太屬多建議先看易經,想一步登天不現實的。如果看過那請看這個卦例:澤風大過卦變澤山咸。動爻在二爻,先看大過卦動在二爻,則動的那一爻的卦即風為用,沒有動的那澤為體……這是第一步,你如果一點基礎都不懂就去看易經,別一步登天……如果懂(其實我看你一點都不懂)你再追問我。
『伍』 怎樣學習梅花易數解讀
梅花易數的復學習方法是學習制思路
起卦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深入斷卦就比較難了。
最難的就是大家都遇到的對應問題,八卦類象如何類得准確的問題。
它涉及陰陽的劃分,五行的位置,八卦的位置,生克流動,內外兆應,向背等等問題。
必須以實際問題,找到卦象所反應的真實情況,然後根據陰陽五行這些基礎來判斷。
《梅花易數》一書必須深入讀,至少100遍,這都是少的了,要理解書上含義,舉一反三。
其它《周易》《道德經》《皇極經世書》等等一些都是必須看的。
還要懂一些干支的知識,否則實戰的時候碰到應期很難應准。
『陸』 學梅花易半個月左右,簡單的體用生克都懂,期間看完林武璋的完整入門視頻。現在看卦只能膚淺的看整體吉凶
不順應天時 你想逆天而行嗎 既然學習的就是順應天時 何必為難自己回 梅花 六爻 八字 風水答 面相 風水 這些今後都是你要學習的課程 慢慢的你就會了解是怎麼一回事 而且你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大師 在一番努力過後你覺得你還還是不行 但你不甘心你所學習的所謂知識 你就會開始自己閉門造車把自己也包裝成大師 不過我對易文化還是抱有希望 但我希望你不要對大師抱有希望 你可以把自己學習的東西放到實戰應用上去摸索經驗 只有經驗才可以叫你提高 什麼都白費
『柒』 梅花易數,介紹
梅花易數是一種預測的方法,相傳是宋代邵雍所著,是依靠八卦先天數後天方位、五行等方法進行預測的。學起來比較麻煩,用起來比較簡單,對於單個預測問題准確率比較高。
『捌』 梅花易數到底該怎麼學習
你問這個如何學習梅花易數,相信是你自己要學習這個梅花易數吧,可是現在高人太少了啊,或者就
是說,一般的高手也不出手的啊,而且要人家教你的話,一般
要看你的緣分的啊,還是比較困難的啊,只有真正的高人才可以看到別人的一生的哦。而如果你自己要自學的話,建議還是先掌握基礎知識吧,這個是重中之重哦。然後去多問別人啊,多練下手啊,易經一定要非常熟練才行的哦。
「梅花易數」預測法是由宋代易學大家邵雍邵康節所創。以快速的起卦方法,靈活的斷卦技巧,神奇的應驗效果得到後世的大力傳播發展,成為中國傳統預測學中一個重要分支。
易學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衍生了眾多的預測方法,太乙神數、六壬、奇門遁甲、紫微斗數、鐵板神數、四柱、六爻、梅花易數……,每一種方法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精通其中任何一門都足以曉古今,知未來,傲視天下。
當代社會信息瞬變,在許多場所預測時,需要快速簡便的方法立即得出結果。「梅花易數」預測法就是這樣一種方法。
實踐證明,「梅花易數」具有「簡便、快速、易學、神效」的特點,是迅速將易測轉化為生產力、適合當代信息社會、深受易學家高度重視的預測方法,若同氣功預測相結合,其效果就更好。
「梅花易數」離不開「數」,這些數都是本著「卦從心生,數從心得」而來的,氣功煅煉能大大提高「心數應象」的准確性,所以學習「梅花易數」要先練氣功,「心易法門」是《梅花易數》的精髓。
「心易法門」的基本原則是「不立文字,全憑心易」,氣功練到一定程度,預測時心念一動,便會在頭腦中顯現出數字,以此數起卦預測,奇准無比。
周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無數先賢傾注了畢生精力對其研究、發展,形成了一系列嚴謹科學的預測體系,我們若不能很好地繼承發揚下去,真是懷揣寶物而不識,愧對先人。當然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到中醫自學網zhongyizixue.com上去學習學習的啊,應該對你提高梅花易數有所幫助的哈!
『玖』 梅花心易
「梅花易」源自宋邵雍。要學梅花易,還是溯本追源、直奔主題較好,所以最好是讀邵雍的著作比較好。
《宋史.邵雍傳》
元脫脫等撰
邵雍字堯夫。其先范陽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遊河南,葬其親伊水上,遂為河南人。
雍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所不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已而嘆曰:「昔人尚友於古,而吾獨未及四方。」於是逾河、汾,涉淮、漢,周流齊、魯、宋、鄭之墟,久之,幡然來歸,曰:「道在是矣。」遂不復出。
北海李之才攝共城令,聞雍好學,嘗造其廬,謂曰:「子亦聞物理性命之學乎?」雍對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圖》、《洛書》、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圖像。之才之傳,遠有端緒,而雍探賾索隱,妙悟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及其學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觀夫天地之運化,陰陽之消長,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深造麯暢,庶幾所謂不惑,而非依仿象類、億則屢中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書十餘萬言行於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鮮矣。
初至洛,蓬蓽環堵,不芘風雨,躬樵爨以事父母,雖平居屢空,而怡然有所甚樂,人莫能窺也。及執親喪,哀毀盡禮。富弼、司馬光、呂公著諸賢退居洛中,雅敬雍,恆相從游,為市園宅。雍歲時耕稼,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旦則焚香燕坐,晡時酌酒三四甌,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興至輒哦詩自詠。春秋時出遊城中,風雨常不出,出則乘小車,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童孺廝隸皆歡相謂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別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窩」。
司馬光兄事雍,而二人純德尤鄉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飭曰:「毋為不善,恐司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氣粹然,望之知其賢,然不事表襮,不設防畛,群居燕笑終日,不為甚異。與人言,樂道其善而隱其惡。有就問學則答之,未嘗強以語人。人無貴賤少長,一接以誠,故賢者悅其德,不賢者服其化。一時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風聞天下。
熙寧行新法,吏牽迫不可為,或投劾去。雍門生故友居州縣者,皆貽書訪雍,雍曰:「此賢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賜矣。投劾何益耶?」
嘉佑詔求遺逸,留守王拱辰以雍應詔,授將作監主簿,復舉逸士,補潁州團練推官,皆固辭乃受命,竟稱疾不之官。熙寧十年,卒,年六十七,贈秘書省著作郎。元佑中賜謚康節。
雍高明英邁,迥出千古,而坦夷渾厚,不見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與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識雍,論議終日,退而嘆曰:「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雍知慮絕人,遇事能前知。程頤嘗曰:「其心虛明,自能知之。」當時學者因雍超詣之識,務高雍所為,至謂雍有玩世之意;又因雍之前知,謂雍於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以其動而推其變焉。於是摭世事之已然者,皆以雍言先之,雍蓋未必然也。
雍疾病,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晨夕候之,將終,共議喪葬事外庭,雍皆能聞眾人所言,召子伯溫謂曰:「諸君欲葬我近城地,當從先塋爾。」既葬,顥為銘墓,稱雍之道純一不雜,就其所至,可謂安且成矣。所著書曰《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詩曰《伊川擊壤集》。
宋謝良佐曰:「堯夫精《易》之數,事物之成敗始終,人之禍福修短,算得來無毫發差錯。如指此屋,便知起於何時,至某年月日而壞,無有不準。」
明季本曰:《梅花數》一名《觀梅數》,本題曰《康節梅花數》,故附邵圖之後,梅花者先春而蓓蕾,生意之早動也,占於幾動之初,思慮方起而鬼神可知之時,故數以梅花名焉。
干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此先天橫圖八卦之定數也。
干西北屬金,坎北屬水,艮東北屬土,震東屬木,巽東南屬木,離南屬火,坤西南屬土,兌西屬金。此為後天之方位也。
有先天之數未得卦先得數,以數起卦,故曰:「先天。」
有後天之數未得數先得卦,以卦起數,故曰:「後天。」
先天之數,謂物之所生氣之,所置事之所遇,皆有年、月、日、時,年以子年起一數,年有十二月,則以正月起一數,月有三十日,則以初一起一數,日有十二時,則以子時起一數,皆隨其數而數之,以分八卦,如一為干,二為兌而八則為坤也,除八之外,則用畸零之數起焉,年月日之數為上卦,年月日加時之數為下卦,合年月日時之數,以六除之,余為動爻,又如十干則以甲起一數,十二支則以子起一數,所聞之聲,則以字句之多寡起數,所見之物,則以件目之多寡起數而為上卦,以所值之時數作下卦,並卦數時數總除取爻,如前法。又如一語則平分其數而為上下卦,數少者為上卦,數多者為下卦,蓋取天輕清地重濁之義也。其餘或驗其方所,或辨其物聲,詳其所屬皆可起卦。察其悲喜,斷其吉凶。所謂未得卦先起數者,如此後天之數,以物類之屬八卦者為上卦,以取動爻物類,如干天、坤地、干馬、坤牛之類,詳見蓍法別傳內篇。八卦萬物屬類,所謂未得數先得卦者,如先天斷卦吉凶,止以卦論,不用易爻之辭,以其時未有易書也。後天則用易辭兼以卦斷,以其時已有易書也。
凡上下二卦無動爻者為體,有動爻者為用,體卦為主,用卦為事,互卦為事之中應,變卦為事之末應,互者中四爻互二體也。變者之卦也,體之氣宜盛不宜衰,盛者如春震巽朩,秋干兌金,夏離火,冬坎水,四季之月坤艮土是也。衰者如春坤艮土,秋震巽朩,夏干兌金,冬離火,四季月坎水也。體黨多而體勢盛,用黨多而體勢衰,如體卦是金而互變皆金,則是體黨多矣。如用卦是金而互變皆金,則為用黨多矣。體用之間,比和則吉,用吉變凶者,或先吉而後凶。用凶變吉者,或先凶而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