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得梅花撲鼻
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⑵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意思
意思是不經過徹骨的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出處: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全詩: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擺脫塵勞這樣的想法是不尋常的,須下力氣大幹一場。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2)掙得梅花撲鼻擴展閱讀:
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
這是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
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⑶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什麼意思
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版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權得梅花撲鼻香。
字面意思:如果不經住冬天那刺骨的嚴寒,梅花不會有撲鼻的香氣。 深層寓意:比喻人要經過許多艱難困苦,才能獲得成功。
⑷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不經過來徹骨寒冷,自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注釋
塵勞:塵念勞心。迥(jiǒng)脫:遠離,指超脫。
緊把:緊緊握住。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上堂開示頌》,是唐代高僧黃檗禪師的作品。想脫離塵世苦難並不簡單,更應當砥礪行事。不經歷嚴寒徹骨,又哪能迎來芬芳撲鼻的那一天。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立,很適合藉以表達不畏艱辛的志向。
詩人以梅花明志,表達自己一心想道,志堅不移的決心。
經受「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的因果,簡單明了,讓人一看便生出認可的心情,以至於後兩句屢屢被人引用,讓這首佛門禪詩成為了世俗名言。黃檗禪師筆下的梅花,是不畏艱辛的奮進之梅。
⑸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梅花要不是經受住一次次風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賞專析〕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屬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關於梅花,宋范成大《梅譜·前序》說:「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尤物」,這里指特別珍異的花卉,也就是說,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見,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原作〕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⑹ 塵迥脫事非常, 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來的意思是:做自到擺脫心中的塵念是很不同尋常,必須緊緊握住頭發狠下一番苦心,梅花不經過徹骨的寒冷,怎能在寒冬臘月散發芳香。
塵勞:塵念勞心; 迥(jiǒng)脫:遠離,指超脫;緊把:緊緊握住。
這首詩出自《上堂開示頌》,作者是是唐代著名僧人黃檗(bò)禪師。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
(6)掙得梅花撲鼻擴展閱讀:
作者黃檗禪師,幼於黃檗山出家,因人啟發,參謁百丈禪師而悟道。因希運酷愛家鄉黃檗山,以此名其禪苑,世稱黃檗希運。
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⑺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梅花要不是經受住一次次風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賞析〕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關於梅花,宋范成大《梅譜·前序》說:「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尤物」,這里指特別珍異的花卉,也就是說,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見,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原作〕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