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梅花山
A. 福建哪些地方的風景名勝
武夷山、廈門鼓浪嶼—萬石岩、泉州清源山、福鼎太姥山、泰寧金湖、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平潭海壇、連城冠豸山、屏南鴛鴦溪等9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色奇異秀麗,其中武夷碧水丹山,「奇秀甲於東南」;鼓浪嶼素稱「海上花園」、「音樂之島」,萬石岩石奇岩怪,萬石植物園被譽為「綠色博物館」;清源山唐代就是游覽勝地,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稱;太姥山依山面海,石奇洞怪,人稱「海上仙都」。福州鼓山、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寧德支提山、周寧九龍漈瀑布、東山風動石—塔嶼、龍海雲洞岩、南平茫盪山、將樂玉華洞等19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或以山勝,或以水名,或以洞聞,或山水俱佳,各有特色。以地貌形態分,有花崗岩型,多分布在閩東至閩南沿海一帶,如鼓山、萬石岩、清源山、石竹山等;岩溶型,如玉華洞、明溪玉虛洞、寧化天鵝洞、龍岩龍硿洞、鱗隱石林等,多集中在閩西到閩西南一線;丹霞型,主要有武夷山、金湖、桃源洞、冠豸山等;火山岩型,有平和靈通岩、仙游菜溪岩、閩侯十八重溪、寧德支提山等;海岸島嶼型,如鼓浪嶼、湄洲島、平潭島、東山島等,平潭島
北線:廈門---泉州---福州---武夷山
西北線:廈門---漳州---龍岩
廈門:主要景點;鰲園、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鼓浪嶼、(菽庄花園有免費參觀的鋼琴博物館)集美景區、同安、萬石山游覽區。
泉州;主要景點;開元寺、清凈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福州:主要景點;鼓山、西禪寺、於山、林則徐嗣堂。
武夷山風景區;主要景點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九曲溪風景區(仙掌峰、真武洞、並蓮峰、柱峰),山北風景區(水簾洞、鷹嘴岩),天游景區(天游峰、武夷山市博物館、小桃源),溪南風景區 (虎嘯岩、一線天)。
漳州:主要景點;黃道周紀念館、趙家堡、三平寺)。
龍岩:主要景點;古田會議會址、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永定土樓、冠豸山
B. 福建梅花山、鴛鴦溪景區的景點和特色
梅花山
在南京市中山門外鍾山南,處於明孝陵神道環抱中。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舊名孫陵崗,亦名吳王墳,因東吳 的孫權葬在這里而得名。三國時吳帝孫權與步夫人葬此。1946年國民黨政府將汪墳炸毀,並在墓地建了一 座「觀梅軒」即現在上頂上的這座建築。梅花山 位於明孝陵、石象路旁,內外梅花繁茂 現有面積近平方 米,栽植了200多個品種的余株梅花。 ,每當春日,來此賞梅的遊客絡繹不絕。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與賞梅的歷史悠久,歷六朝至今不衰。據史實,城南梅嶺崗、城北鍾山腳下梅花塢,均為植梅、賞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畫《鍾山梅花圖》,繪出「龍蟠勝地,春風十里梅花」之景觀。當今南京,珍珠泉旅遊度假區(萬株梅海)、古林公園(梅嶺)等處均有梅觀,而尤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梅花山為最佳。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雲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前來探梅、賞梅者多達四、五十萬人 中山陵園管理處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後,開辟了一百多畝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紅、骨里紅、照水、宮粉、跳枝、千葉紅、長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貴品種,其中「別角晚水」全國獨此一株,尤為珍貴。春季梅花盛開之時,繁花滿山,香飄數里。來此賞梅的遊人摩肩接踵,高潮時節每天都在十萬以上。為了方便遊人,1982年陵園管理處又在梅花山東北新建了一座旅遊餐廳,以宋代詩人林逋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命名為「暗香閣。」餐廳為二層建築,用餐時可憑窗欣賞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樓下還有詠梅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閣之間有曲折、跌落的迴廊相接,整個建築面積約1540餘平方米。 1992年以來,中山陵園管理處又在梅花山東側開辟了一座新梅園。新梅園是梅花山的延續,又是自成一體的自然山水型梅花專類園。全園面積平方米,新植梅樹2500餘株,與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畝園萬株梅。同時,新梅園還配植了櫻花、合歡、池杉等觀賞植物,並鋪設草坪,彌補了季節變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園四季有景。園內還開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獨特的水景。臨池還築有一座香無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飾以彩繪,亭頂覆蓋黃色琉璃瓦。 史料記載,梅花山原為東吳孫權墓所在地。為了紀念這一史跡,1993年,陵園在梅花山東麓新建了一座孫權故事園。同時在孫權故事園中還引種了一百多種日本的梅品種,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現在梅花山佔地420畝,擁有梅花品種200餘種,,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人,逐漸成為全國的梅文化中心。
鴛鴦溪位於屏南縣東北部,全長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靜而清凈,每年秋季有上千隻鴛鴦在此地過冬,這里有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保護區。屏南也因此被稱為「鴛鴦之鄉」。 鴛鴦溪共分白水洋、鴛鴦溪、叉溪、水竹洋、考溪和鴛鴦湖5個游覽區。白水洋游覽區在鴛鴦溪上游,在溪流兩岸的有諸多瀑布和岩洞,還有奇絕「十里長街」景點,它是由三塊平坦的巨石鋪於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塊面積達4萬平方米。人行其上,水只淹到腳背。白水洋下游有一條50多米長的天然滑道,平整光潔,人在上面滑不會被刮傷。 鴛鴦溪游覽區為鴛鴦溪的中心景區,它以野生動物鴛鴦、獼猴和稀有植物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等山水景觀為一體,成為不可多得的綜合性游覽區。 叉溪游覽區位於鴛鴦溪下游,那裡有數千畝原始次森林,另外還有美麗的河谷景觀。 水竹洋--考溪游覽區位於叉溪游覽區西面,它以險峰幽谷和黃山松為主要特色。 鴛鴦湖游覽區位於雙溪鎮,以湖光、小島、野鴨群及四季杜鵑花和寺廟、古塔等組成。
C. 梅花山上有哪些有名的景物
中國虎園位於福建省上杭、連城、龍岩三縣(市)交界處,方圓多平方公里的梅花山,境內絕大部分為原始森林,植被群系30多個,其中列入國家第一本《紅皮書》保護的珍稀植物19種;森林動物中列入國家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華南虎、金錢豹等 26種,1985年被列入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與地球上其他地方乾燥炎熱的"回歸荒漠帶"相比,它是世界上罕見的"動植物資源基因庫",被海內外專家贊譽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 為拯救瀕臨滅絕的珍稀虎種——華南虎,1998年9月,福建省龍岩市從蘇州動物園引進二雄一雌3隻華南虎進行野化豢養,率先在全國啟動了"梅花山華南虎保護工程"。今年一開春,該市又注入巨資在梅花山腹地的茶盤洞建立 7000畝的中國龍岩梅花山華南虎園,再次從廣西桂林熊虎山莊引進二雌一雄3隻華南虎,以增加老虎種源,防止近親繁殖。如今,在古木蔥郁、峭崖嶙峋的梅花山虎園,久違的華南虎嘯聲和獼猴、梅花鹿等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的歡叫聲,讓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和遊人興奮不已。 梅花山華南虎拯救工程分三期進行,總投資約1.2億元,到2010年,梅花山虎園經過人工繁殖、半野化、野化豢養的華南虎數量將達到100隻。屆時,梅花山可望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梅花山華南虎自然保護區。 梅花山基本情況介紹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於1985年4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福建省龍岩市新羅、上杭、連城三縣(區)交界地帶,總面積22168.5公頃,是福建著名的天然林區,位於武夷山脈南段與博平嶺之間的玳瑁山的主體部分,俗稱"梅花山十八洞" 。
D. 梅花山虎園的地理環境
梅花山虎園位於福建復省龍岩制市上杭縣境內。方園220多平方公里的梅花山,境內絕大部分為原始森林,植被群系30多個,其中列入國家第一本《紅皮書》保護的珍稀植物19種;森林動物中列入國家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華南虎、金錢豹等 26種,
外國專家梅花山尋虎的經歷,告訴了我們考察野生華南虎異常艱辛,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野生華南虎的神秘。國際機構和地方政府巨額懸賞拍攝野生華南虎,至今一照難求。但屢屢披露報端的華南虎現身消息,仍吸引著不少人走進梅花山尋覓虎蹤。不過,要一睹神秘的華南虎雄風,今天已無須爬山涉水、千辛萬苦地去尋找,只要走進梅花山華南虎園就可了卻心願。
E. 梅花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梅花山峰巒疊嶂,區內平均海拔900米,千米以上高峰300餘座。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有「八閩母親山」之稱。據調查,維管束植物共172科,676屬,1490種及30亞變種。其中,40多種屬於稀有的珍貴與瀕臨滅絕的樹種。如:建柏、觀光木、傘花木、穗花杉、長苞鐵杉、巴戟天、沉水樟等。據初步調查,梅花山還有各種獸類62種,鳥類166種,爬行動物69種,兩棲動物29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如: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黑熊等。梅花山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稱為「天然基因庫」,是研究動植物分類、森林生態學、植物群落的理想基地,吸引著許多生物、地理學者以及海外探險家。這里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鬱郁蔥蔥,林間空氣富含負氧離子,是開展「森林浴」的理想地方「森林浴」是當今世界上方興未艾的旅遊項目,這里充滿神奇原始的森林景觀,可使旅遊者置身於大自然的綠色懷抱,呼吸著林間富於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促進新陳代謝,陶
福建龍岩梅花山風光(20張)
冶情操,達到鍛煉身心和治病的效果。
梅花山境內群峰突兀,自然景觀奇特,有延綿數公里的黃連盂大絕壁,美猴潭瀑布,鯉魚寨瀑布,梅花湖以及大自然長期雕琢而成的老鷹石、禾倉石、金龜下蛋等奇岩怪石。還有馬頭山寺、南蠻王墓、梨嶺步雲書院等人文景觀。
閩西民謠:「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洋,洋洋十八里,里里十八窟,窟窟十八隻金交椅」。
F. 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介紹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於1985年4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專家級森林屬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福建西南部,是武夷山脈南段與博平嶺之間的玳瑁山的主體部分,為上杭、連城、龍岩三縣(市)交界地帶,俗稱「梅花十八洞」。
G. 福建省有哪些高山
1 武夷山市 黃崗山 2158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
2 光澤縣 香爐山 1930 司前西口崩山境內
3 建陽市 背崗 1859 黃坑鎮泥洋境內
4 建寧縣 白石頂 1858 金溪坪崗上境內
5 泰寧縣 白石頂 1858 大布僥山境內
6 德化縣 戴雲山 1856 赤水鎮境內
7 連城縣 石門山 1823 莒溪鎮羅地閩西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境內
8 建甌市 辰山(仁山) 1822 大源鄉水源村境內
9 龍岩新羅區 岩頂山 1807 江山寨境內
10 上杭縣 梅花山 1778 閩西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境內
11 清流縣 棋盤山 1706 頓坊大豐山勝景境內
12 永安市 棋盤山 1706 羅坊溪源境內
13 永泰縣 東湖尖 1682 嵩口鎮境內
14 漳平市 苦筍林尖 1666 永福鎮豪山境內
15 浦城縣 營盤尖 1664 忠信鎮吳家洋境內
16 壽寧縣 山羊尖 1649 坑底林鳳坑境內
17 古田縣 石塔山 1629 鳳埔雙馬池林場石塔山境內
18 屏南縣 東峰尖 1627 嶺下梅溪境內
19 將樂縣 隴西山(龍棲山) 1620 白蓮鎮隴西山綜合場境內
20 安溪縣 太華尖 1600 豐田林場境內
21 政和縣 香爐尖 1598 嶺腰前溪境內
22 明溪縣 仙水岩 1561 蓋洋鎮焦溪境內
23 大田縣 大仙峰 1553 石牌鎮馬山境內
24 永定縣 赤岩頭 1547 虎崗黃屋境內
25 平和縣 大芹山 1545 加峰鎮石樓境內
26 武平縣 梁山頂 1538 城廂雲際境內
27 三明市區 鑼鈸頂 1537 洋溪岩兜境內
28 沙縣 鑼鈸頂 1537 大洛鎮前村境內
29 邵武市 大埠崗撒網山 1524 大埠崗鎮鐵洋境內
30 周寧縣 龍崗頭 1506 泗橋李園水庫圍城境內
31 華安縣 福鼎尖 1503 湖村賽仔坂境內
32 寧德蕉城區 第一旗 1479 虎南嶺境內
33 柘榮縣 東山頂 1479 東源打石坑境內
34 尤溪縣 大模山(大拇指山) 1472 湯川珠峰境內
35 長汀縣 白沙嶺 1459 童坊鎮石滄境內
36 福安市 白雲山 1449 曉陽鎮前洋境內
37 閩侯縣 牛母(山東梯嶺) 1403 大湖鄉境內
38 南靖縣 蛟塘崬 1391 書洋鎮下版寮境內
39 寧化縣 雞公崬 1390 治平楊屋坊境內
40 延平區 金鳳山 1387 塔前鎮石城境內
41 順昌縣 郭岩山 1384 洋墩源境內
42 閩清縣 須彌山 1369 東橋鎮境內
43 永春縣 雪峰 1366.1 呈祥西村境內
44 松溪縣 龍頭山(鸞峰山) 1349 溪東半嶺境內
45 羅源縣 牛母山 1251 佳湖境內
46 霞浦縣 目海尖 1192 崇儒畲族鄉竹林下境內
47 南安市 雲頂山 1175 翔雲鎮沙溪境內
48 詔安縣 龍傘崬 1152 秀篆鎮獅頭樓境內
49 福鼎市 青龍山 1141 磻溪鎮市後坪林場境內
50 長泰縣 吳田山 1129 五四茶場吳田境內
51 雲霄縣 烏山西山源 1117 坪水電站坪水水庫境內
52 莆田市 望江山 1083 庄邊鎮黃龍林場境內
53 仙游縣 風山石谷解 1083 風山溪頭境內
54 連江縣 缺鼻峰 1029 連江縣山仔水利發電站附近
55 漳浦縣 石屏山 1006 澎水電站水庫境內
56 福清市 古崖山尾 1000 一都鎮境內
57 廈門市 雲頂山1176
58 龍海市 大尖山 954 程溪鎮粗坑境內
59 漳州市 天寶山仙山(三尖) 929 天寶林場境內
60 泉州市 九樓山 885 羅溪鎮境內
61 惠安縣 大霧山 798 紫山鎮官溪境內
62 長樂市 大埔尾 647 吳航鎮境內
63 晉江市 紫帽山 518 紫帽鎮境內
64 平潭縣 君山(東嵐山) 435 中樓鎮境內
65 東山縣 蘇峰山 274.3 西埔鎮岩雅境內
66 石獅市 寶蓋山 210 寶蓋鎮境內
H. 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現狀
根據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的要求和管理目標需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保護區管理局下設辦公室、林政科、科技科、經營科、財務科、防火辦等6個管理科室以及森林公安分局和華南虎繁育研究所。按管理局—保護管理站、森林公安分局—森林派出所模式設置兩級管理,有4個保護管理站, 3個派出所,另外還有7個護林哨卡、1個瞭望塔。 先後制定了《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試行)》、《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防火聯防群治管理預案》、《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生態公益林管理實施方案》以及有關財務資產管理、來賓接待、幹部職工請假、考勤等的規章制度。
森林覆蓋率從建區前的60.4%上升到目前的94%,並多次被省、市授予「無森林火災」單位。1999年12月,被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聯合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被國家林業局授予「2002-2003年度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通過實施保護區一期工程項目建設,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現有管理局、公安分局、華南虎繁育研究所、兩個保護管理站和一個護林哨卡等的辦公用房及相應的辦公用具、車輛、通訊設施和設備等。同時,在區界周圍立碑定界,設宣傳牌143個;先後新建和維修林道、人行便道38km。2004年底國家林業局批復了「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二期工程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