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本我

茶花女本我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03:38

1. 茶花女,這本書好看嗎,我買了一本名叫一生的書,看了幾頁就不想看了,

不知道你說是不是名著小仲馬的《茶花女》,因為現在很多網路書都喜歡傍名著的名字(如《搜神記》,一個是古書,一個則是網路文學書)。

茶花女,這本書是因為那個年代「捧」起來而紅的,因此老外還一直耿耿於懷,怎麼中國人不喜歡《基督山伯爵》,反而喜歡這個《茶花女》。只是當時翻譯《茶花女》的人多,自然的就掀起了茶花女風。當然,作為名著,文學性藝術性還是有的。

好不好看,這個看你自己喜不喜歡看。就算是名著,也好比一些美味的菜餚,有人很喜歡,有人卻退避三舍(如魷魚,如臭椿,如九香蟲)。說白了就是蘿卜白菜的選擇。

名著作品,如果你文學思想深,可以看看。但是,若沒有那個耐心。可能很難讀下去。也許某一天,到了某個歲數,再來讀,突然覺得這本書寫的真好,道盡了人生百態。名著的意義即於此。

就像大學時候讀《紅樓夢》,一個星期了還讀不完一回,現在回過頭去看,哇,《紅樓夢》寫的非常好。確實,《紅樓夢》是很多人都推崇的,台 灣 三毛都說過,如果死了,只希望在墳頭燒一本《紅樓夢》祭奠。

不知道現在你的閱讀史是什麼樣的,是純文學作品陪伴長大,還是深受網路文學影響成長。這兩種閱讀,會影響你對文學性圖書的喜好。

如果可以,耐心讀讀名著吧。對名著,不要人雲亦雲。自己的看法才是真實的見解。如果沒讀之前,先受了別人的影響,再去閱讀,不免帶著別人的意志,干擾你對作品的判斷。讀完了,再去看別人的評論,你會發現,如此相同又如此不同。

說這么多,如果你真能讀讀國內外作家的一些名著作品,那麼你就能讀《茶花女》。好不好看,全在於你自己。別人不喜歡,不代表你不喜歡;反過來也如此。

2. 茶花女那本書寫的是什麼意思

就是抄講一個喜歡茶花的高襲等妓女瑪格麗特與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一個青年小夥子阿爾芒的愛情故事,最後瑪格麗特為了維護阿爾芒的家族的榮譽,選擇了放棄……反正可以說明瑪格麗特的高尚的靈魂.
《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是發生在小仲馬身邊的一個故事。在19世紀40年代,一個叫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貧苦鄉下姑娘來到巴黎,走進了名利場,成了上流社會的一個社交明星,開始了賣笑生涯;並改名為瑪麗·杜普萊西。她愛好文學,音樂,談吐不俗。一次在劇院門口咳血時被阿爾芒看見,阿爾芒甚是心痛。瑪麗也非常感動,於是兩人開始了一段交往。後來阿爾芒和瑪麗的感情出現了問題。一次阿爾芒回到巴黎時聽說了瑪麗的離去,異常後悔,愧疚,於是寫出了這部文學史上的經典。
我復制了一段給你啊。

3. 《茶花女》中的一本書--《瑪儂·萊斯科》

《曼儂.雷斯戈》(作者:普萊服):年輕的貴族格里歐由於熱情追求天生美回麗但舉止輕浮的女郎答曼儂,甘願拋棄自己的貴族家庭,社會地位和全部財產。然而他的幸福受到了父親的阻撓,因為他不同意兒子和這個出身微賤、名譽上遠非白玉無暇的姑娘結婚。作者指出:曼儂的缺乏道德觀念是由法國貴族階級的那種荒淫無恥和目空一切的風氣所養成的,因為她是一個貧苦的姑娘,但是她的崇拜者和保護人中卻有許多是貴族出身的人物。曼儂的心理面貌是既復雜又矛盾的:她對格里歐的感情是由衷的,真實的,但由於害怕貧困,為了金錢她又有許多不忠的行為,二者同時並存。最後耽於情慾的貴族子弟格里歐的一生斷送了,舉止輕浮的曼儂的生命也遭到了毀滅。
--------------------------------------------
其實和茶花女很像的,只不過寫的沒有小仲馬好罷了。

4. 《茶花女》這本書當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麼

《茶花女》是一部感動很多人的殿堂級的愛情經典著作,也法國19世紀偉大的作家小仲馬的巔峰作品,一個融合了愛恨情仇,凝聚了真和美的故事。

這部作品中有很多感動人的時刻,這里摘錄一些裡面的內容—我一覺醒來已經是下午兩點鍾,天氣非常的好,我覺得生活從來沒有這樣好,這樣幸福過。

很多時候現代人的愛情太過於脆弱,太多的虛情假意,一邊玩著感情,一邊不相信愛情,只有一少部分人對愛情充滿嚮往,在磨礪中依然堅守,在不斷的磨合中感受相互,那是一種既平淡有彌足珍貴的感受。
問世間情為何物?《茶花女》這部小說中有很多解析,情之所及,情之無所及,教人對感情的珍視,如落日斜光,照耀回眸一笑,看似觸手可及,卻也只能留存,落得日夜,長久彌合。
《茶花女》某些地方把愛情的感受寫的很具體,很貼切,感動的是教人什麼是愛情。

5. 《茶花女》多少錢一本

暈,去書店看看不就得了、
便宜的十幾一本、有的20多一本、不會太貴的、

6. 茶花女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誰為什麼

年輕貌美的瑪格麗特是巴黎最著名的妓女,因酷愛茶花,人稱「茶花女」。她與並不富有的阿爾芒相愛,並拒絕了其他的追求者,這意味著她失去錢財來源。瑪格麗特身患肺結核,阿爾芒帶她到鄉下療養,享受甜蜜生活,也因此耽誤了探望父親的時間。於是,阿爾芒的父親來巴黎找他,獲知了兒子現在的狀況。他讓阿爾芒去巴黎等他,自己卻來到鄉下以身份地位財力為由要求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瑪格麗特傷心欲絕,但還是同意了。阿爾芒回到鄉下,發現瑪格麗特已經回到了巴黎,又開始紙醉金迷的墮落生活,比以前更甚。不明就裡的阿爾芒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他找了一個漂亮的妓女作情婦,刺激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無法忍受,離開巴黎又病重住院,很快處於彌留狀態。她把事情的真相寫在了日記里,交給了自己的朋友,求她轉交給阿爾芒。直到死去,阿爾芒也沒能來看她。直到聽說瑪格麗特死去,來到她的遺物拍賣會現場。

小說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出現轉折是由於迪瓦爾先生即阿爾芒父親的出現。因為他的出現,年輕幸福的男女主人公離開了承載著他們一生夢想的布吉瓦爾;因為他的出現,瑪格麗特的美夢如幻彩的氣泡一樣觸之即破;也因為他的出現,讓經久不衰的真愛在此刻的巴黎變得混沌不堪。

在這本書中,我認為導致阿爾芒與瑪格麗特之間愛情悲劇的因素,是迪瓦爾先生對瑪格麗特的偏見和阿爾芒的虛榮與猜忌。

盡管迪瓦爾先生見過瑪格麗特後,認識到她對兒子的一片真心。但他的偏見使他堅持認為一個妓女根本不可能和他們家那高貴的門第相匹配。為了兒女的幸福,他強迫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

二十四歲的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後,並沒有立刻去找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裡,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在他不間斷的尋歡作樂之中他邂逅了瑪格麗特。不可否認,他十分喜歡瑪格麗特。可是他那多疑猜忌的性格,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場悲劇。阿爾芒是多情的,他為了她神魂顛倒,在每個黑夜裡孤獨地期待黎明的到來;阿爾芒是妒忌的,他看到其他公爵進入瑪格麗特的房間就彷彿看見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自己心上;阿爾芒是軟弱的,他無力也沒有勇氣去追求他們苦苦追尋的幸福。

在這份愛中,有兩個形象,淺薄殘酷的阿爾芒和聖潔可憐的瑪格麗特。

阿爾芒本可以成為瑪格麗特生命中的明燈,因為他們彼此相愛,彼此犧牲過。然而他的虛榮與猜忌摧毀了美好的一切。他並不理解瑪格麗特,偏激地認為自己受騙了,認為自己是最無辜的人。於是他尋求一切機會進行報復,越折磨她,就越能滿足他的虛榮心。他在瑪格麗特的哀求中虛偽地放聲大笑。但他卻悲哀地忽視了真愛所應有的真誠與信任,他帶著滿腔的恨去了一次一輩子為之後悔的長途旅行。

而瑪格麗特沒有,她沒有悲哀。她並不後悔,她深信當阿爾芒知道真相的時候,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雖然這是她死後的事情了。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一個人面臨著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與最痛苦的時光都與阿爾芒有關。正是因為阿爾芒的出現,她的生命有了光彩;也正是因為阿爾芒的出現,使她承受了比以往深切百倍的痛苦。

在一個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里,鑽出了一朵茶花。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的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艷欲滴的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7. 《茶花女》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傳統的道德觀念,包括對戲劇和小說創作的要求,認為與人通姦的有夫之婦或青樓賣妓的年輕女子都是靈魂有罪的人,應該使她們改邪歸正獲得新生,要不就在自殺或被殺中處死她們。小仲馬明顯是要背離這種傳統。

在《茶花女》這部小說里,小仲馬決定以瑪麗·杜普萊西的詩人---「戈蒂耶」作女主人翁的姓,並毫不顧忌地以她的原名阿爾豐西娜來做她的名。後來覺得這還不足以表現他所愛的這位女子,便以聖母瑪麗亞的名字來命名她,把她看成是聖母和天使,稱她為「瑪格麗特·戈蒂埃」,同時保留她生前眾人所給予她的親切的外號「茶花女」,把她寫成是一個靈魂高尚的人,而不是一般人心中的下賤的妓女。從這個角度讀者又可以看出茶花女的高尚美。

(7)茶花女本我擴展閱讀

《茶花女》是第一部被引入中國的西方文學名著。《茶花女》問世後引起了極大震動,迅即被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使得千千萬萬讀者為這則紅顏薄命、男女悲歡的故事一灑同情之淚。只是在小說發表半個世紀之後的1898年,由林紓將其譯成中文後,才為廣大中國讀者所知曉。

據考證,1897年某日,從法國巴黎留學歸來的王壽昌,前往訪見正懷中國之憂的林紓,當時中國正遭列強入侵,林紓本人又遭中年喪偶之痛,對他說:「吾請與子譯一書,子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紹一名著於中國,不勝於蹙額對坐耶。」林紓聽後,思之有理,才請王氏口述,自己筆錄,合譯了小仲馬的這部小說,題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

譯本問世之後,對中國文學界大有沖擊,使傳統的才子佳人式愛情小說迅速被淘汰。中國的小說家們在《巴黎茶花女遺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或摹仿之下,寫出不少新意義、新結構的愛情小說。

《茶花女》當時一經出版即轟動全中國,盡管上流社會惱怒地批評道:渲染妓女生活,是「淫盪墮落」、「低級下流」。但更多的人們則為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妓女瑪格麗特的悲慘命運,她的靈魂悲號,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徹肺腑的悔恨,都強烈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據統計,自1980年《茶花女》新譯本問世以來,累計印數已達到百萬余冊。它開創了法國「落難女郎」系列的先河。

8. 作文一本珍貴的書《茶花女》

這段時間,我讀了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茶花女》,這是一部法國文學名著,自1848年問世以來,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成為一部廣受好評的著作。小仲馬是作家大仲馬的私生子。他7歲時大仲馬才認其為子,但仍拒不認其母為妻。這種痛苦境遇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刻影響,使他在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之後,就以探討社會道德問題作為自己作品的主題。小仲馬的成名作是小說《茶花女》。描寫的是一妓女的愛情悲劇。取材於當時巴黎一個妓女的真事故事。

我認為瑪格麗特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蓮,潔白無瑕,透著光亮,但是這光卻那麼微弱,漂涉渺。最終還是被黑暗,這般強大的力量吞食掉,她也是一張弓,外表被剝食得一無所剩,而內心卻是堅固、聖潔的。但是她為了能將箭射得更遠、更准,她在不斷崩累自己,直到自己被毀滅掉。 瑪格麗特是妓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裡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說相信,一個妓女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里。最終還是為了阿爾芒,又淪落了。同時也為了他的妹妹。

《茶花女》中的主人翁瑪格麗特.戈蒂埃那種敢於追求和無私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懂得了不少的人生道理,真是受益匪淺呀!

9. 《茶花女》這本書我讀了一遍,但的確不是很明白。想請各位朋友,給我一些簡介。謝謝…

小仲馬(1824~1895),19 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游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邊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

3〉作品簡介
《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譯作"茶花女"。

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礦泉治療時,療養院里有位貴族小姐,身材、長相和瑪格麗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親摩里阿龍公爵在偶然發現瑪格麗特很像他女兒,便收她做了乾女兒。瑪格麗特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應只要她能改變自己過去的生活,便負擔她的全部日常費用。但瑪格麗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將錢減少了一半,瑪格麗特入不敷出,到現在已欠下幾萬法郎的債務。

一天晚上10多鍾,瑪格麗特回來後,一群客人來訪。鄰居普律當絲帶來兩個青年,其中一個是稅務局長迪瓦爾先生的兒子阿爾芒·迪瓦爾,他瘋狂地愛著茶花女。

一年前,瑪格麗特生病期間,阿爾芒每天跑來打聽病情,卻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律當絲向瑪格麗特講了阿爾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動。瑪格麗特和朋友們跳舞時,病情突然發作,阿爾芒非常關切地勸她不要這樣殘害自己,並向瑪格麗特表白自己的愛情。他告訴茶花女,他現在還珍藏著她六個月前丟掉的紐扣。瑪格麗特原已淡薄的心靈再次動了真情,她送給阿爾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許。

阿爾芒真摯的愛情激發了瑪格麗特對生活的熱望,她決心擺脫百無聊賴的巴黎生活,和阿爾芒到鄉下住一段時間。她准備獨自一人籌劃一筆錢,就請阿爾芒離開她一晚上。阿爾芒出去找瑪格麗特時,恰巧碰上瑪格麗特過去的情人,頓生嫉妒。他給瑪格麗特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說他不願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他將離開巴黎。

但他並沒有走,瑪格麗特是他整個希望和生命,他跪著請瑪格麗特原諒他,瑪格麗特對阿爾芒傾述「你是我在煩亂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喚的一個人」。

經過努力,瑪格麗特和阿爾芒在巴黎郊外租把一間房子。公爵知道後,斷絕了瑪格麗特的經濟來源。她背著阿爾芒,典當了自己的金銀首飾和車馬來支付生活費用。阿爾芒了解後,決定把母親留給他的一筆遺產轉讓,以還清瑪格麗特所欠下的債務。經紀人要他去簽字,他離開瑪格麗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來是阿爾芒的父親迪瓦爾先生寫的,他想騙阿爾芒離開,然後去找瑪格麗特。告訴瑪格麗特,他的女兒愛上一個體面的少年,那家打聽到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關系後表示:如果阿爾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系,就要退婚。瑪格麗特痛苦地哀求迪瓦爾先生,如果要讓她與阿爾芒斷絕關系,就等於要她的命,可迪瓦爾先生毫不退讓。為阿爾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犧牲,發誓與阿爾芒絕交。

瑪格麗特非常悲傷地給阿爾芒寫了封絕交信,然後回到巴黎,又開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爾維勒男爵的追求,他幫助她還清了一切債務,又贖回了首飾和馬車。阿爾芒也懷著痛苦的心情和父親回到家鄉。

阿爾芒禁仍深深地懷念著瑪格麗特,他又失魂落魄地來到巴黎。他決心報復瑪格麗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瑪格麗特,處處給她難堪。罵她是沒有良心、無情無義的娼婦,把愛情作為商品出賣。瑪格麗特面對阿爾芒的誤會,傷心地勸他忘了自己,永遠不要再見面。阿爾芒卻要她與自己一同逃離巴黎,逃到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緊緊守著他們的愛情。瑪格麗特說她不能那樣,因為她已經起過誓,阿爾芒誤以為她和男爵有過海誓山盟,便氣憤地給瑪格麗特寫信侮辱她,並寄去了一疊鈔票。

瑪格麗特受了這場刺激,一病不起。新年快到了,瑪格麗特的病情更嚴重了,臉色蒼白,沒有一個人來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迪瓦爾先生來信告訴她,他感謝瑪格麗特信守諾言,已寫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訴了阿爾芒,現在瑪格麗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見到阿爾芒。

臨死前,債主們都來了,帶著借據,逼她還債。執行官奉命來執行判決,查封了她的全部財產,只等她死後就進行拍賣。彌留之際,她不斷地呼喊著阿爾芒的名字,「從她的睛里流出了無聲的眼淚」。她始終沒有再見到她心愛的人。

死後只有一個好心的鄰居米利為她入殮。當阿爾芒重回到巴黎時,她把瑪格麗特的一本日記交給了她。從日記中,阿爾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靈。「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阿爾芒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專門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色的茶花。

10. 《茶花女》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什麼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那麼的順利,總要經歷一些挫折,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俗話說:「有失必有得。」,不管你現在失去了什麼,有一天你總會得到了什麼;就像郁雨君寫的這本讓人哭讓人笑的友情故事。

熱點內容
梅花配景 發布:2025-05-20 00:58:53 瀏覽:796
插花弗朗花 發布:2025-05-20 00:57:43 瀏覽:947
美國玫瑰水 發布:2025-05-20 00:56:59 瀏覽:297
黃芪小盆栽 發布:2025-05-20 00:42:21 瀏覽:598
香水蘭花期 發布:2025-05-20 00:38:17 瀏覽:341
輸液瓶插花 發布:2025-05-20 00:38:07 瀏覽:361
尬聊七夕 發布:2025-05-20 00:35:00 瀏覽:135
咬住頂端櫻花 發布:2025-05-20 00:05:21 瀏覽:44
2017百合電影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458
櫻花蛋糕視頻 發布:2025-05-19 23:39:02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