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茶花嶺
A. 保山最大的茶花種植基地在哪裡
認不得
B. 茶花村的人文地理
平安寨人原居住地位於舊寨壩,俗稱「外干海」。現居住地「平安寨」屬當時本寨的田房,由於他們勞動的路途比較遙遠,所以他們在道光年間從舊寨壩移居本地。自從搬到此地後,就稱此地為「平安寨」。在「四清」運動時期把寨名改為「新鋒」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又恢復為「平安寨」至今。 茶山自然村,居住歷史悠久,由於本地有幾棵野生茶花樹,人們就把地名叫做「茶山」。 馮家村居住的白族是從小海壩遷移來的,彝族是從茶山自然村搬來的;在解放前「馮家村」這里住著一戶姓「馮」的人家,所以人們就把它稱做「馮家村」至今。 現在街子坡自然村居住的人們,他們的先輩在解放前從保山壩子的海棠村搬遷來的,屬白族;彝族是後期從平安寨遷移來的。 「豹子箐」原名是「回龍寨」,原居住著一戶姓馬的人家,後來蔣姓人家從保山壩子搬來。當時,馬家人口興旺發達,遠遠超過了蔣姓家族,蔣姓人家看到此種局面,心中不服,常借故和馬姓人家械鬥。蔣家人就請來一位算命先生,求他給算一算,怎樣才能使馬姓人家的人口減少。算命先生算了以後說:要想減少馬家的人口,就必須把寨名改為「豹子箐」,因為「豹子」克「馬」。從此,「回龍寨」就更名為「豹子箐」至今。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名黨遠征軍262團一部進駐茶山,原村公所(現改為村醫療室)左廂房做為後勤物資倉庫,並挖戰壕(小墩子戰壕一條,學堂墩子戰壕一條)。全村共派出100多民夫、20多頭牲畜支援遠征軍進行抗日戰爭 。馮家村蔣姓有一本家譜,註明他家是在元朝時期就從內蒙古搬遷過來的 。
C. 茶花村的歷史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楊柳鄉茶花村
茶花行政村歷史以來就居住在海拔有2400多米的高寒山區,「水冷草枯,冰冷刺骨 」。又5個自然村,9個農業合作社。
茶花自然村初步形成自然村約在1700年,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末建村莊以前茶花比較多,取寨名叫茶花村自然村。
三眼井自然村有三個農業社,初步形成自然村約在1695年,現已有305年左右的歷史。在末建成村莊以前有三個水井,取寨名叫三眼井自然村。
清水塘自然村原籍在小海壩,1970年,國家立項建立小海壩水庫,農戶於1971年遷移到清水塘成立自然村,已成立有29年的歷史,因為這個村莊沒建成以前有一個水塘子,一年四季都是清水,所以寨名叫清水塘自然村。
阿亨上寨下寨自然村,2個自然村,4個農業合作社,形成自然村約在1750年,兩個自然村形成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因為居住的地方土地比較肥沃,所以寨名叫阿亨上寨下寨。茶花行政村駐地是跟隨著茶花樹自然村得名,所以叫茶花行政村。
http://ke..com/view/2158743.html?wtp=tt
D. 雲南最美的地方是哪裡最美的花是什麼
麗江
但是,我覺得到了雲南,就已經是最美麗的事情了
我到過雲南很多地方,我內喜歡我去過的容的每一個地方,認為那些地方都是最美麗的
最美的花我認為是山茶花,別名玉茗花、耐冬、曼陀羅等。位居雲南八大名花之首的雲南山茶花,以其樹體高大,花期長,花大色艷而成為觀賞價值極高、國際公認的名花之一,自古就有「雲南茶花甲天下」的美譽。但因受繁殖技術落後、適應性差等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價位並不特別高。三年前,一股「雲南山茶花熱」平地而起,使雲南山茶在雲南宜良、大理、楚雄、保山等地進入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為繁盛的發展時期,價格一路飈升,其中緣由卻耐人尋味。
騰沖是雲南山茶花的發祥地,品種資源十分豐富,而昆明市宜良縣的雲南山茶花卻在近年發展十分迅猛,目前全縣栽種面積約165畝,商品苗存量約94萬株(盆),每年通過該縣銷往各地的雲南山茶花都在100萬株左右。而大理州目前雲南山茶花的栽種戶已超過千戶,栽培品種達100餘種,僅種植的母樹就達20餘萬株;去年大理州的雲南山茶花交易額達3億多元,已成為雲南山茶花的栽培中心和市場集散地。
E. 山茶花傳說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派吳三桂鎮守山海關,後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了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見形勢不好,吳三桂投降了清軍,並充當先鋒,把清軍引進城鎮壓農民起義軍。清軍進關後,巾下吳三桂功居首位,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自此吳三桂便在雲南橫行霸道,處處欺壓百姓,他在五華山建宮殿,造阿香園,並讓雲南各地人民敬獻奇花異草。
當時,恰逢陸涼縣境內普濟寺內有一株山茶花,它的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珍品,陸涼縣令見到旨諭,便派人到普濟寺,強迫寺廟周邊的居民挖山茶花。村民們都不服,因此沒有一個人動手挖樹。
一天夜裡,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向他走來,手裡還拿著一枝盛開的山茶花。姑娘對老人說:「村民愛找,培育我,所以我的花只向鄉親們開放,吳三桂休想看到我一眼。但你們留我是留不住的,如果執意抗命只會使老百姓吃苦,倒不如讓那縣令送我去吧,我自有辦法對付他們,而且還能勝利歸來。」
老人伸手去握姑娘的手,誰知一下驚醒過來,這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夢。
第二天老人將夢中的情形告訴了村民,大家聽了都認為這是山茶花仙子在托夢,於是決定按照仙子的意思辦,將山茶花挖出來。縣令見了歡喜萬分,親自將山茶花送到吳三桂的阿香園,誰知剛把山茶花放下,就聽「嘩」的一聲,茶樹葉子全部掉光了。
吳三桂一看大怒,責怪縣令一路保護得不周到。這時,吳三桂手下的一位謀臣向他進言:「王爺息怒,花草一路上經受太陽照曬,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只要再栽下去還是可以活的。」吳三桂這才消了怒火。
誰知到了春天,山茶花長了一身葉子,就是不開花。憤怒的吳三桂拿起鞭子抽打山茶花,樹幹上留下了一道傷痕。到了第二年春天,吳三桂帶著眾人又到阿香園賞花,只看到山茶花開出幾朵瘦小的花。吳三桂憤怒地說:「這是什麼舉世名花!」說著舉鞭又抽了過去,樹幹上留下了第二道傷痕。
第三個春天又到了,吳三桂再次來到阿香園,發現園中什麼花也不開,山茶花上還蹲著一隻烏鴉直向他叫。吳三桂怒火中燒,揮鞭又向山茶樹抽去,這次第二道傷痕上滲出了鮮血。吳三桂下令立刻把花匠抓起來辦罪。山茶花仙子為了搭救花匠,忍著傷痛,來到吳三桂夢中唱道:
三桂三桂,休得沉醉,不怨花王,怨你昏聵。
我本民女,不求富貴,只想回鄉,度我窮歲。
吳三桂舉起寶劍,就向山茶花仙子砍去。結果「咔嚓」一聲,寶劍劈在九龍椅上,砍下一顆血淋淋的龍頭。山茶花仙子冷笑一聲,又唱道:
靈魂賤卑,聲名很臭。賣主求榮,狐群狗類!
枉築宮苑,血染王位。天怒人怨,必降禍祟。
吳三桂聽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醒了以後就找來一個解夢的謀臣,詢問這個夢的吉凶。謀臣說:「古人有言,福為禍所依,禍為福所伏。山茶花賤種,入宮為禍,出宮為福,不如貶回原籍,脫禍為福。」吳三桂認為有理,便把山茶花送回了陸涼縣。
山茶花回到了家鄉,村裡的老百姓高興萬分,都出來迎接。大家心疼地摸著樹乾的鞭痕,悲喜交加,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這天夜裡,村民們都做了一個相同的夢,山茶花仙子對大家說:「與敵人作斗爭,要有耐心、有韌性,我雖然傷痕累累,但我終於回來了,我是勝利者。」從此,雲南人民都稱山茶花為勝利之花,山茶花開代表了人們戰斗勝利的那種喜悅。
(5)保山茶花嶺擴展閱讀:
山茶花的花語:
1、山茶花:可愛、謙遜、謹慎、美德、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
2、白茶花:純真無邪、可愛,完美之魅力、真情、理想之戀、清雅。
3、紅茶花:天生麗質、謙遜之美德、謙讓、高潔的理性。
4、粉白茶花:浪費,時髦。
5、粉紅山茶花:克服困難。
F.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永昌鎮人民路44號 是什麼地方
保山市人才市場!屬於蘭城街道龍泉社區。現在不叫永昌鎮了,永昌鎮是以前的名稱了。現在詳細地址是: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蘭城街道龍泉社區人民路44號——保山市人才市場。
G. 哪裡的茶花好,想買茶花,還請各位朋友指點一下。謝謝!
雲南鹽興隆鄉茶花之鄉世界聞名如果你買得多我帶你去看好再買,如果種不活原因出再茶苗本身賣方承擔一切省實
H. 雲南省保山市楊柳茶花村衛星地圖
A 雲南省保山市楊柳茶花村地圖
I. 到宣城水東茶花嶺從嵇村走和從丁村沖走哪個路程近有誰知道
從嵇村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