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骨骼
1. 梅花鹿骨頭怎麼煮
鹿肉不但本身性質非常的溫和,而且鹿有很多身體部位都可以用來入葯,比如說鹿鞭就是非常不錯的一種中葯。其實鹿肉本身就可以當做一種葯膳來食用,尤其是梅花鹿肉,又被人們稱之為梅花鹿又稱葯鹿肉,對於治療氣血不足、產後奶水不足,以及因為腎虛導致的腰其酸軟都有非常治療效果。
不過因為梅花鹿肉是真正的高級野味,所以並不是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得到的,這也讓很多朋友即便是有機會得到梅花鹿肉,卻不知道梅花鹿肉的做法,很有可能做出來的梅花鹿肉難以下咽。具體梅花鹿肉的做法如下:
鹿肉餃子餡的做法
1、把鹿肉剁成肉泥。把生蘑菇和蔥各剁碎一半,把另一半切成2.5厘米長的段條。把胡蘿卜切成厚0.2厘米的齒輪模樣,把柿子椒切成長2.5厘米的三角形。
2、在鹿肉里放入蘑菇末、蔥末、蒜末、麵粉、雞蛋水、胡椒面、芝麻粉、精鹽拌勻,然後做成直徑為1.8厘米的丸子。這個丸子的一部分用植物油炸開,剩下的部分或蒸或煮。
3、在放入植物油的小鍋中,將柿子椒和蔥段炒一下,然後倒入湯繼續煮。待湯煮開後放入胡蘿卜和丸子,用醬油調味後繼續煮,最後用胡椒面入味。
4、把它盛到湯碗里端出。
胡椒陳皮鹿肉湯做法:
胡椒陳皮鹿肉湯材料鹿肉100克,白鬍椒10克,陳皮6克,生薑15克
1.鹿肉洗凈,切塊下熱鍋內干炒片刻,再下油及生薑爆香,鏟起備用。
2.把白鬍椒、陳皮(去白)、生薑洗凈,與鹿肉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上述這兩種就是比較常見的梅花鹿肉的做法,梅花鹿因為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在獵殺梅花鹿,這導致了梅花鹿的數量在急劇下降,因此如果說您沒有一定的必要,建議還是不要吃梅花鹿肉比較好,要知道保護野生動物是人人有責的。
2. 梅花鹿骨頭湯的營養價值
骨頭湯中富含膠原蛋白,常喝骨頭湯可以抗衰老,還能起到增強血細胞造血能力的作用,
骨頭湯的營養
豐富,是大家日常養生的好選擇。
俗話說骨頭的精髓在湯里。生活中,大棒骨湯、排骨湯、鴨架子湯等各類骨頭湯也切實其實到處可見。那麼,是不是用骨頭熬的湯就是比用純肉熬的湯更有營養、更補人呢?骨頭湯的切實其實更營養。骨頭燉湯一定比純肉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
骨頭湯一定比純肉更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這句話的確是推翻現代營養科學。因為骨頭湯同純肉基本沒有可比性,因為骨頭湯中的營養其實低得太多。有人認為骨頭中鈣、磷含量雄厚,骨頭湯必然鈣含量很高,是補鈣的好材料。只可惜,骨頭中的鈣磷連系於骨質中長短常不亂的,僅以熬湯的體式格局是幾乎溶不出來的。
至於說骨頭湯中的卵白質是豬肉和雞蛋的壹倍多,的確無法理解!瘦肉的卵白質含量約為20%,那麼骨頭湯中的卵白質含量可達到40%,那不是骨頭湯,就叫做卵白質凍好了。
烹飪方式:將龍骨剁成塊,焯水,之後用小火煮肆零分鍾即可,出鍋前可以放一些切好的冬瓜塊,或者藕塊,如許更能增添清冷去火的功能。在煮龍骨的同時,假如能同時放進一些綠豆一路煮,炎天喝會更爽口。
骨頭湯的營養
價值很高,經常喝可以使身體強壯,可以減緩老年人骨骼軟化,還能夠促進青少年骨骼的增長。
3. 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寬大的四蹄,非常適合在泥濘的疏林沼澤地帶尋覓青草、樹葉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棲息活動范圍在今天的黃河流域一帶。黃河流域是人類繁衍之地,生息於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們為獲得食物而大肆獵取的對象,致使這一珍奇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其野生種群很快便不復存在了。值得慶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麋鹿就被捕進皇家獵苑,在人工馴養狀態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來,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獵苑內尚有二百多頭。這是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工環境中生活的最後一群麋鹿。根據大量化石和歷史資料推斷,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瀕臨滅絕的境地。
1865年,法國傳教士兼博物學家阿芒·戴維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動植物時發現了這種奇特的動物,這是世人第一次從學術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後的幾十年間,不斷有麋鹿的活體被運出中國,流向西方。此時歐洲一些國家動物園內的麋鹿,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面臨著滅絕的威脅。熱愛動植物的英國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價把飼養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衛普等地動物園內的18頭麋鹿全部買下,放養在他水草豐茂的烏邦寺庄園內。後經精心護理放養,這18頭麋鹿逐漸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濫,沖破了南苑的圍牆,逃散的麋鹿成了飢民們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南苑裡的麋鹿幾乎被全部殺光。一部分被運往為歐洲各地。據說僅剩下一對,養在一處王府里,以後轉送萬牲園(現北京動物園),也死掉了。至此,中國特產動物麋鹿,在國內完全滅絕。而烏邦寺庄園內所飼養的麋鹿也成為了世界上僅有的麋鹿群。中國人想要看一眼本國的特產動物,不得不跑到國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雖然滅絕了,但是通過放養,最終在中國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種群。1985年8月從英國烏邦寺迎歸了20頭年輕的麋鹿,放養在清代曾豢養麋鹿的南海子,並建立了一個麋鹿生態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國倫敦動物園又無償提供了39頭麋鹿,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至今,這兩處的麋鹿都生長良好,並且繁殖了後代。為此,我國重新把麋鹿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麋鹿體長約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體體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角較長,每兩年脫換次。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俗稱「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騎,更富有傳奇色彩。麋鹿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後,在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健膜, 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
雄性小鹿在兩歲時長角分叉,6歲叉角才發育完全。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代帶有響亮的磕碰聲。尾特別長,有絨毛,呈灰黑色,腹面為黃白色,末端為黑褐色。夏季體毛為赤銹色,頸背上有一條黑色的縱紋,腹部和臀部為棕白色。9月以後體毛被較長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分布西從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在朝鮮和日本也發現過麋鹿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游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約200-300頭。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發現並寄回法國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確定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只。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飢民和後來的八國聯軍獵殺搶劫,從此在中國消失。
1898年英國11世貝福特公爵花重金將流散到巴黎、安特衛普、柏林和科隆的18頭麋鹿全部購回,放養到烏邦寺庄園,到1983年已經繁殖到255頭,為了防止其滅絕,開始向各國動物園疏散。
麋鹿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調下,英國政府決定無償向中國提供種群,使麋鹿回歸家鄉。1985年提供22隻,放養到原皇家獵苑,北京大興區南海子,並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隻,在江蘇省沿海大豐市原麋鹿產地放養,並成立自然保護區。1987年又提供18隻。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1994年中國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成立第三個麋鹿保護區,從北京前後遷去九十多隻。目前在中國的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達1320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全世界也沒有超過2000頭。
[編輯本段]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
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12°33',北緯29°49',總面積1567公頃。保護區於1991年經湖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為糜鹿及其生境。
本區地處長江天鵝洲故道邊,屬典型的近代河流相沖積,洪積的堆積形成的洲灘平源,地勢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區內土壤肥活,水質良好,牧草豐盛,分布有廣闊的蘆葦沼澤濕地。據初步調查,區內高等植物有64科、168屬、238種,脊椎動物有100多種,其中大鴇、白鶴等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本區是為實現麋鹿回歸自然而建立的自然保護區,1993年和1994年分兩批從北京麋鹿苑引進 麋鹿64頭,由於區內發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麋鹿的生活和繁衍,加之麋鹿可食性植物多達119種,且生物產量高,因此在僅3-4年的時間內,麋鹿種群發展到134頭,且麋鹿的野性恢復良好,實現了自然放養的目標。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對麋鹿回歸自然作出巨大貢獻,而且為世界大型動物回歸自然以及種群的恢復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7月中、下旬達到高潮。雄獸性情突然變得暴躁,不僅發生陣陣叫聲,還以角挑地,射尿,翻滾,將從眶下腺分泌的液體塗抹在樹幹上。雄獸之間時常發生對峙、角斗的現象。雌獸的懷孕期為270天左右,是鹿類中懷孕期最長的,一般於翌年4—5月產仔。初生的幼仔體重大約為12千克,毛色桔紅並有白斑,6—8周後白斑消失,出生3個月後,體重將達到70公斤。2歲時性成熟,壽命為20歲。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麋鹿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物種。
中國麋鹿從1985年首批回歸38頭,被放養於北京南海子的千畝鹿苑後,逐漸繁衍壯大,遷往長江之畔的湖北石首,從而成功完成回歸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蘇大豐黃海之濱的麋鹿也蓬勃發展,加上全國20幾處動物園等飼養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經達到1300隻,麋鹿失而復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的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就,它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眾表達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重要範例。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台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種群迅速發展,到全更新世中期達到鼎盛,但商周以後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類由於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不構成對麋鹿的威脅。而商周以後,由於自然變遷、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為干擾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斷減少。
從自然因素看,由於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濕潤的動物,而中國近5千年來的氣溫是在逐漸變冷,沼澤和水域也明顯減少,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麋鹿有較大的影響。
從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據我們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溫和的,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麋鹿主要採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脅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長和農業的發展,侵佔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類的捕殺,嚴重影響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學發現,1萬年至4千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數量,與家豬骨骼的數量相當。可見當時麋鹿是被人類當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獵殺的。甲古文中記載,古代一次獵獲麋鹿的數量達348隻。另外麋鹿還被製成治病和強身的各種葯品,《本草綱目》中記載,「麋茸功力勝鹿茸……麋之茸角補陰,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彭祖服食經》、《家藏經驗方》及現代的《中醫方劑大辭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劑就有幾十項。麋鹿由此也就成為人類為治病而追殺的對象。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減少的原因,而人類活動的干擾是麋鹿走向野外滅絕的決定因素。
麋鹿作為野生種群早已絕跡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中國林業部的共同努力下,來自英國七家動物園的39頭麋鹿返回故鄉——江蘇大豐,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目前,中國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護區內,即江蘇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北京大興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面積達117萬畝的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處麋鹿保護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約佔世界麋鹿數量的28% 。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林茂草豐,人跡罕至,是麋鹿野生放養的天然理想場所。適宜的生境加上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精心管護,其野生種群數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經過繁衍擴大,現已達到1000多頭。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約52頭麋鹿在這里被野化放歸。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擺脫對人類依賴、可自我維持的麋鹿野生種群,結束了數百年來麋鹿無野生種群的歷史。
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台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種群迅速發展,到全更新世中期達到鼎盛,但商周以後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類由於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不構成對麋鹿的威脅。而商周以後,由於自然變遷、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為干擾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斷減少。
從自然因素看,由於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濕潤的動物,而中國近5千年來的氣溫是在逐漸變冷,沼澤和水域也明顯減少,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麋鹿有較大的影響。
從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據我們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溫和的,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麋鹿主要採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脅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長和農業的發展,侵佔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類的捕殺,嚴重影響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學發現,1萬年至4千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數量,與家豬骨骼的數量相當。可見當時麋鹿是被人類當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獵殺的。甲古文中記載,古代一次獵獲麋鹿的數量達348隻。另外麋鹿還被製成治病和強身的各種葯品,《本草綱目》中記載,「麋茸功力勝鹿茸……麋之茸角補陰,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彭祖服食經》、《家藏經驗方》及現代的《中醫方劑大辭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劑就有幾十項。麋鹿由此也就成為人類為治病而追殺的對象。
4. 哪位懂葯材的朋友幫看一下,以下圖片里的骨頭是什麼動物上的。有些什麼功能!怎麼吃呢!
這是「鹿筋」。
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功效:補腎陽、壯筋骨。主治:治勞損過度、風濕關節痛、子宮寒冷、陽痿、遺精。鑒定:乾燥的鹿筋,細長條狀,金黃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長45~65厘米左右,粗約1.5~2厘米。上端帶肉質,下部有半圓形黑色蹄甲之個,亦有帶4個小塊蹄骨者;蹄甲處略帶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質堅韌,氣微腥。以身干、條長、粗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
主治:頸椎病痹證型,手指麻木酸痛者。友情提示:拍品為梅花鹿鹿筋鹿筋是鹿四肢的伸肌腱、屈肌腱和背最長肌的肌膜。因鹿筋內含有睾丸酮、雌二醇等性激素,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鈉、鐵、錳、鋅等多種無機元素,故鹿筋有如下功能:補勞損、續絕傷、壯筋骨
鹿筋能強筋壯骨、養血通絡、生精益髓,主治勞損,續絕傷,大壯筋骨,補陽氣;對 鹿筋久患風濕、關節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軟弱無力,步履艱難,手足無力,手腳抽筋,跌打勞損、筋骨酸痛等療效顯著。鹿筋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且在加工過程中保持了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強了鹿筋養血的作用。
①《唐本草》:"主勞損續絕。"
②《本經逢原》:"大壯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③《本草求真》:"補陽。"
④《四川中葯志》:"治風濕關節痛,手足無力及腳轉筋。"
5. 梅花鹿有什麼營養價值
1 鹿肉含豐富的蛋白質
鹿屬於陸地上的哺乳動物類,其以草食為主,其肉和、豬肉、專牛肉、羊肉等一樣都含有大屬量的蛋白質,而且還都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內的蛋白質一直都處於代謝狀態,每天都需要補充一定量的蛋白質來維持正常的代謝,食用鹿肉時就能為機體補充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對人體的免疫力和體力都有增強作用。
鹿肉含豐富的蛋白質
2 鹿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鹿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主要包括有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因此,食用鹿肉能補充多種維生素,對食用者的視力、皮膚、免疫力等都有保護作用。
鹿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3 鹿肉含有較多的礦物質
鹿肉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成分,100g鹿肉中包含有鈣4mg,磷177mg,鉀196mg,碘1.5mg,鐵2.3mg,鋅2.23mg,硒4.65mg,其中硒,磷,鉀,鋅的含量比其他肉類相對較多,食用對人體有補益功效。
鹿肉含有較多的礦物質
4 鹿肉含有激素成分
鹿肉在我國很多中葯以及養生食譜中都屬於補腎葯,其主要原因是鹿肉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有補益腎氣,溫腎壯陽的功效。適合新婚夫婦及腎氣日衰的老年人食用。
6. 梅花鹿骨頭可以泡酒嗎
可以呀,老虎骨頭也可以,現在人什麼東西都拿來泡酒。說是營養!
7. 鹿瓜多肽的作用
主要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折早期癒合、骨關節炎、骨關節病及損傷修復等版症。權
鹿瓜多肽注射液,是鹿科動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蘆科植物甜瓜的乾燥成熟種子,經分別提取後製成的滅菌水溶液,屬於中葯制劑,除了有個別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皮疹、惡心,尚無其它的不良反應報道,且臨床上對骨折患者的癒合還是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鹿瓜多肽注射液中骨誘導多肽類生物因子可有效促進機體內影響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長因子的合成,包括骨形態發生蛋白(BMPs),β-轉化生長因子(TGF-β),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等,從而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其主要葯理作用有:促進細胞有絲分裂、分化作用,趨化作用和溶骨活性。
(7)梅花鹿的骨骼擴展閱讀:
鹿瓜多肽注射液的注意事項
鹿瓜多肽注射液應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折早期癒合、骨關節炎、骨關節病及損傷修復等症。同時,目前在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過程中尚未見不良反應發生,如出現發熱或皮疹,請酌情減少用量或停葯,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葯。
1、靜脈滴注給葯時,鹿瓜多肽注射液宜單獨使用,不宜與其他葯物同時滴注。
2、過敏體質者慎用。
3、使用進發現葯品破損或渾濁勿用。
8. 梅花鹿骨頭是什麼顏色
和其它動物一樣
9. 梅花鹿的骨頭有什麼作用
鹿角,別名斑龍角(《本草綱目》),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已骨化的老角。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