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破筆記
『壹』 及求選自《梅花草堂筆記》的「形俯捺履行者」的翻譯
有一個(總是)貓著腰、手貼著鞋走路的人(後只說捺屐者),住在(蘇版州城區樂橋西)尚書里。權(一天)他的主人刑部大人辦公從外歸來,(聽到)附近一群喜鵲大聲聒噪不休,刑部大人問是怎麼回事,有人說是(捺屐者)拿了喜鵲的雛鳥,所以(喜鵲)才聒噪。刑部大人把(捺屐者)召來責問:「你手貼著鞋走路,固然是前世孽報,為何還去拿喜鵲的雛鳥呢?你快去把這些雛鳥放掉,免得挨鞭子。」 捺屐者就去取了雛鳥用繩子爬上樹把雛鳥放回了鳥巢,然後又從繩子上爬下來,一點不方便的樣子都沒有。 刑部大人感嘆到:「天下間認為沒有道理(發生)卻真正存在的事可不在少數啊!我管刑部之事,若突然有人來告訴我說『捺屐者上樹如飛』,我怎麼會相信呢?好好問問自己,在我手上受冤屈的百姓也不在少數吧。
『貳』 《《梅花》》後記的全文
《梅花》後記
這一卷詩稿的運氣真壞!我為它碰過好幾回壁,幾乎已經絕望。現在承開明書店主人的
好意,答應將它印行,讓我盡了對於亡友的責任,真是感激不盡!
偶然翻閱卷前的序,後面記著一九二四年二月;算來已是四年前的事了。而無隅的死更
在前一年。這篇序寫成後,曾載在《時事新報》的《文學旬刊》上。那時即使有人看過,現
在也該早已忘懷了吧?無隅的棺木聽說還停在上海某處;但日月去得這樣快,五年來人事代
謝,即在無隅的親友,他的名字也已有點模糊了吧?想到此,頗有些莫名的寂寞了。我與無
隅末次聚會,是在上海西門三德里(?)一個樓上。那時他在美術專門學校學西洋畫,住著
萬年橋附近小弄堂里一個亭子間。我是先到了那裡,再和他同去三德里的。那一暑假,我從
溫州到上海來玩兒;因為他春間交給我的這詩稿還未改好,所以一面訪問,一面也給他個
信。見面時,他那瘦黑的,微笑的臉,還和春間一樣;從我認識他時,他的臉就是這樣。我
怎麼也想不到,隔了不久的日子,他會突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在溫州得信很晚,記得仿
佛已在他死後一兩個月;那時我還忙著改這詩稿,打算寄給他呢。
他似乎沒有什麼親戚朋友,至少在上海是如此。他的病情和死期,沒人能說得清楚,我
至今也還有些茫然;只知道病來得極猛,而又沒錢好好醫治而已。後事據說是幾個同鄉的學
生湊了錢辦的。他們大抵也沒錢,想來只能草草收殮罷了。棺木是寄在某處。他家裡想運回
去,苦於沒有這筆錢——雖然不過幾十元。他父親與他朋友林醒民君都指望這詩稿能賣得一
點錢。不幸碰了四回壁,還留在我手裡;四個年頭已飛也似地過去了。自然,這其間我也得
負多少因循的責任。直到現在,賣是賣了,想起無隅的那薄薄的棺木,在南方的潮濕里,在
數年的塵封里,還不知是什麼樣子!其實呢,一堆腐骨,原無足惜;但人究竟是人,明知是
迷執,打破卻也不易的。
無隅的父親到溫州找過我,那大約是一九二二年的春天吧。一望而知,這是一個老實的
內地人。他很愁苦地說,為了無隅讀書,家裡已用了不少錢。誰知道會這樣呢?他說,現在
無隅還有一房家眷要養活,運棺木的費,實在想不出法。聽說他有什麼稿子,請可憐可憐,
給他想想法吧!我當時答應下來;誰知道一耽擱就是這些年頭!後來他還轉託了一位與我不
相識的人寫信問我。我那時已離開溫州,因事情尚無頭緒,一時忘了作覆,從此也就沒有音
信。現在想來,實在是很不安的。
我在序里略略提過林醒民君,他真是個值得敬愛的朋友!最熱心無隅的事的是他;四年
中不斷地督促我的是他。我在溫州的時候,他特地為了無隅的事,從家鄉玉環來看我,又將
我刪改過的這詩稿,端端正正的抄了一遍,給編了目錄,就是現在付印的稿本了。我去溫
州,他也到漢口寧波各地做事;常有信給我,信里總殷殷問起這詩稿。去年他到南洋去,臨
行還特地來信催我。他說無隅死了好幾年了,僅存的一卷詩稿,還未能付印,真是一件難以
放下的心事;請再給向什麼地方試試,怎樣?他到南洋後,至今尚無消息,海天遠隔,我也
不知他在何處。現在想寄信由他家裡轉,讓他知道這詩稿已能付印;他定非常高興的。古語
說,「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他之於無隅,這五年以來,有如一日,真是人所難能的!
關心這詩稿的,還有白采與周了因兩位先生。白先生有一篇小說,叫《作詩的兒子》,
是紀念無隅的,裡面說到這詩稿。那時我還在溫州。他將這篇小說由平伯轉寄給我,附了一
信,催促我設法付印。他和平伯,和我,都不相識;因這一來,便與平伯常常通信,後來與
我也常通信了。這也算很巧的一段因緣。我又告訴醒民,醒民也和他寫了幾回信。據醒民
說,他曾經一度打算出資印這詩稿;後來因印自己的詩,力量來不及,只好罷了。可惜這詩
稿現在行將付印,而他已死了三年,竟不能見著了!周了因先生,據醒民說,也是無隅的好
友。醒民說他要給這詩稿寫一篇序,又要寫一篇無隅的傳。但又說他老是東西飄泊著,沒有
准兒;只要有機會將這詩稿付印,也就不必等他的文章了。我知道他現在也在南洋什麼地
方;路是這般遠,我也只好不等他了。
春余夏始,是北京最好的日子。我重翻這詩稿,溫尋著舊夢,心上倒像有幾分秋意似的。
『叄』 求《梅花草堂筆記》介紹,主要是內容和作者
《梅花草復堂集》,明代張制大復撰,包括《梅花草堂筆談》十四卷,《崑山人物傳》十卷等,此書在乾隆時遭禁,恐怕主要由於《筆談》。
張大復,字之長,江蘇崑山人,喜交友,好讀書,博學多識,為人曠達,興趣獨特,正如其友陳繼儒為《梅花草堂筆談》作序所說:「之長貧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書,老不能詢世而好經世,蓋古者狷狹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矣」,他以所著《梅花草堂筆談》聞名於世。
此書共八百五十三則,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侶,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塵世夢境,春夏秋冬,皆在筆談之內,從中可以領略到時代人物的風貌和社會習俗,清新人們的耳目,由於其間記有錢谷、屯田、漕河、海運的經世之事,故亦足備考史之資。
《梅花草堂筆談》中,亦有些稱頌明室盛世的作品,如第十三卷《泰昌初》篇,展現出了一派和平的景象:「泰昌初發帑罷稅,何論邊繳關梁
『肆』 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數目:席慕容經典作品》
題目:桐花》
頁數:301
內容簡介: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於四川,祖籍內蒙古。台灣省立師范學校藝術科、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專攻油畫,1966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在世界各地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等,讀者遍及海內外。
本書收錄席慕容經典作品。
做讀書筆記的原因:喜歡席慕容淡淡的文字,讀來如小雨滋潤著心靈。品一品這些小散文,感覺心也就此安靜下來了。
摘抄和賞析:
1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賞析:優美的文字,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的場景,充滿感染力。
2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
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
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3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
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
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
一季初夏。
總有這樣的初夏,總有當空麗日,樹叢高處是怒放的白花。總有穿著紅衣的女子姍
姍走過青綠的田間,微風帶起她的衣裙和發梢,田野間種著新茶,開著蓼花,長著細細
的酢漿草。
賞析:作者充分運用聯想、想像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充滿畫面感的場景,讀來讓人心醉不已。從詩經到楚辭,作者綺麗的文字帶我們穿越時空,來到這樣一個當空麗日的初夏。
『伍』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釋義: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5)梅花破筆記擴展閱讀
其他寫梅花的詩:
1、原文: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出自:宋代·陸游《梅花絕句·其一》
釋義: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2、原文: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釋義: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陸』 梅花的筆記是什麼
《梅花草堂集》,明代張大復撰,包括《梅花草堂筆談》十四卷,《崑山人物傳》十版卷等,此書在乾隆時遭權禁,恐怕主要由於《筆談》。
張大復,字之長,江蘇崑山人,喜交友,好讀書,博學多識,為人曠達,興趣獨特,正如其友陳繼儒為《梅花草堂筆談》作序所說:「之長貧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書,老不能詢世而好經世,蓋古者狷狹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矣」,他以所著《梅花草堂筆談》聞名於世。
此書共八百五十三則,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侶,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塵世夢境,春夏秋冬,皆在筆談之內,從中可以領略到時代人物的風貌和社會習俗,清新人們的耳目,由於其間記有錢谷、屯田、漕河、海運的經世之事,故亦足備考史之資。
《梅花草堂筆談》中,亦有些稱頌明室盛世的作品,如第十三卷《泰昌初》篇,展現出了一派和平的景象:「泰昌初發帑罷稅,何論邊繳關梁
『柒』 關於梅花凋謝的一段話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捌』 關於梅花魂的讀書筆記好句和好段8遍
梅花魂好詞:
冷艷秉性頗負盛名風欺雪壓整整齊齊淚眼蒙矓回
眷戀涼颼颼答縷縷幽芳飄泊他鄉葬身異國能書善畫
梅花魂好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悉。
梅花魂好段:
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行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
『玖』 梅花易數破解"冊"字
再換一個字,這個不能測
『拾』 梅花全詩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井作十分春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花 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歷代梅花詩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