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梅花
① 卧龍山的詩詞歌詠
長汀卧龍山上的東閣亭旁建有「百梅詩」長廓,作者郝鳳升、鄒子彬古今二人同詠「梅花百詠」,堪稱長汀詩詠文化一景。供卧龍山遊客們賞讀。 現轉新浪博客「水蜻蜓」網友整錄電子檔如下:
古梅
疑從唐宋以前植,
飽歷風霜耐雪枝。
世事滄桑多變化,
千秋鐵骨驕千姿。
早梅
群芳匿跡看梅枝,
疏影橫斜白玉姿。
綠萼嫩苞均點綴,
殺經霜雪送香時。
疏梅
獨放寒梅三兩枝,
幽香俠骨耐霜姿。
晚晴照影清如許,
點點花苞絕妙詞。
孤梅
清高標格玉肌姿,
笑傲空山自放枝。
歲暮挺身風雪裡,
幽香暗送有誰知。
寒梅
萬竿翡翠凍冰枝,
林下幽芳益增姿。
一片冰心清節士,
開花綻蕊趁寒時。
瘦梅
清癯冰肌立鶴姿,
天然豐韻尚趨時。
豐神不比玉環體,
只為生來鐵骨枝。
新梅
幾年雨露育新枝,
二度春風結蕊時。
卻喜冰肌塵不染,
青春年月碧瑤姿。
遠梅
傳言梅嶺少霜枝,
鐵鑄丹枝傲骨姿。
安得一枝裁小圃,
對花細讀毅公詩。
老梅
屹立深山不計時,
龍鍾老態發新枝。
何需更問春深淺,
清白願留後嗣知。
矮梅
鐵株屈曲侏儒姿,
春鎖牆園多少時。
本固根深花自貌,
何需炫耀聳高枝。
紅梅
鄞水水東獨艷姿,
春風一夜放南枝。
雪肌化作紅瑩玉,
儼若杏花盛放時。
蟠梅
盤旋老桿玉肌姿,
巧奪天工蟠曲枝。
處士縱然心似水,
情思宛轉著新詩。
落梅
飛瓊冰榭舞冰枝,
片片飄零埋玉姿。
香落春泥休嘆息,
荷鋤黛玉葬花時。
風梅
颯颯陣風舞玉枝,
雲裳微動美盈姿。
封家姐妹應傳語,
莫使幽香羨地時。
雪梅
冰凍東庄白玉姿,
芳肌寒擁素梢枝。
天工欲讓花神巧,
梅雪迎春爭艷時。
煙梅
浮翠梅林透曉時,
珠峰嵐藹籠瓊枝。
春風日夜吹無散,
渾似碧紗照玉池。
嶺梅
屏山誰種玉瓊枝,
自領岩陰不計時。
雪杖寒風饒有勁,
狂飆驟起損神姿。
野梅
明月清風自發枝,
花開花落肅然姿。
生成恬淡孤高性,
一片冰心只自知。
江梅
汀水溪流映玉枝,
雍容冷艷洛神姿。
尋香夜色醉江月,
何處笛聲蘇小詩。
溪梅
幾時古梅溪上枝,
石橋流水玉芳姿。
華堂玉宇無心住,
贏得清閑半釣時。
月梅
疏影分明斜影姿,
暗香浮動月華時。
冰肌凝是廣寒玉,
露浥綠珠作桂枝。
宮梅
西子孤山白玉姿,
何年移作內宮枝。
長門從此伴風月,
空有凝香承露時。
官梅
花開潤露玉肌姿,
歲歲寒風綻笑時。
一入候門深似海,
清香折作玉樓枝。
庭梅
風吹庭院放香姿,
白玉潔瑩滿樹枝。
非是天宮私冷艷,
程門立雪贊楊時。
檐梅
饒屋寒香別有姿,
叮咚寒佩伴芳姿。
窗含疏影廣寒月,
露滴珠光入戶時。
瓶梅
分得春風花一束,
瓶梅映雪也神姿。
清香能化嫁軒句,
何妨移來伴讀詩。
盆梅
圓囿移栽盆缽時,
欄桿庭際雪霜枝。
對窗喜詠孤山賦,
燈影夜闌放蕊枝。
松梅
梅香松勁隔鄰枝,
虯曲玉肌各異姿。
能耐風寒霜凍冷,
冰心鐵骨世人知。
竹梅
梅花正發竹叢茂,
竹伴梅花相並枝。
梅在早春成國色,
竹在翡翠拂雲姿。
杏梅
春風二度邑城時,
紅杏白梅雙艷枝。
自有清香纏鐵骨,
雙雙相對美人姿。
苔梅
姑射仙人倚翠時,
蒼然體態皎然姿。
月明漫向林中看,
疑是蟾宮玉桂枝。
探梅
寒風細雨報春時,
殺見園梅二度枝。
聞道嶺南梅結子,
花神勞問可曾知。
尋梅
沿路問津覓玉枝,
人家叩遍幾經時。
為尋梅窟耐寒冷,
借問花姨知不知?
觀梅
月夜相逢是玉時,
曉妝標格宛仙姿。
梅魂應在精神美,
鐵骨冰心白玉枝。
賞梅
玉樹瓊花綻放時,
山城風月最先知。
諫臣耿直明忠膽,
憑借梅魂詠玉枝。
粉梅
輕搖殘雪覓芳枝,
選得瓊林粉杏姿。
最是有情窗外月,
光華映照玉顏時。
簪梅
對月看花別有姿,
興來一賦詠梅詩。
晚晴莫訝釵頭鳳,
粉瓣香簪放嫩枝。
咀梅
新蕊笑開玉瓣姿,
雙唇似杏報春枝。
逋仙最懂風情美,
贏得梅妻伴鶴時。
友梅
歲梅三友松梅竹,
清淡相交君子枝。
鐵骨耐霜青玉鍵,
忘年交友送香時。
索梅
汀城風雪千山暗,
萬瓣芬香索早枝。
月夜詩思情境好,
芳鄰贈我玉姿時。
愛梅
玉作風標鐵作枝,
窗開明鏡對芳姿。
生看霞臉梅妃艷,
愁怕「長門」冷靜時。
惜梅
愛此幽芳冰玉時,
編籬種刺護芳枝。
相關不忍輕攀折,
鳥啄落花愁不知。
別梅
春風傳訊返鄉時,
臨別依依戀玉姿。
擎酒一杯花下酌,
明年相見再吟詩。
夢梅
春宵一夢返鄉時,
玉樹香清冰骨枝。
斗轉星移明夜月,
擁衾獨坐詠梅詩。
憶梅
記得去年元夜時,
滿頭白雪訪仙姿。
不知今歲梅林月,
影照瓊林第幾枝。
評梅
花白似霜紅似杏,
苔梅綠萼競芳姿。
凌霜鐵骨有清節,
燦燦紅梅馥郁枝。
問梅
山城一別已多時,
每至歲寒憶玉姿。
何處國林先放蕊,
孤山梅嶺抑汀枝。
寄梅
誰種霜根梅嶺枝,
薄霜初落放花時。
江南江北花期異,
一束寄君索賦詩。
浴梅
自入梅林玉白姿,
雲嵐覆蓋護瓊枝。
清泉化作芳菲露,
宛似香妃入浴時。
歌梅
霜雪園中瓊玉枝,
嫦娥姑射艷妝姿。
春風散作饒枯姿,
綻蕊清香王冕詩。
汝梅
太真點額美容姿,
巧戴梅花一二枝。
冷落長門銅鏡掩,
淡妝和淚受恩時。
移梅
瘠土瘦根少長枝,
移裁腴地育芳姿。
春寒歲早新姿茂,
喜發梅花應景時。
補梅
芳園群綠缺梅枝,
凡度相思只自知。
補種幾枝添素玉,
閑邀明月共吟詩。
接梅
花疏粗干欠佳姿,
覓得新姿一兩枝。
采玉金刀來接取,
春風雨露正宜時。
畫梅
飽墨凌風春在乎,
從容點染繪芳枝。
香生南國熱腸在,
颯颯筆端綴玉姿。
剪梅
手挽冰株心自思,
風華正茂損香姿。
剪刀新斷梢頭玉,
窈窕一枝映鬢時。
折梅
月殘晚曙雪霜姿,
露透春衫花拗時。
嗟嘆梅林梢上玉,
翻為宅郎美容枝。
蠟梅
同是孤山冰玉枝,
鉛華洗卻異芳姿。
疑因蜂蜜將花饒,
宵露沾霜凝玉脂。
棋梅
湖山對弈聚神姿,
宛似玉人照鏡時。
不待逋仙分上下,
棋開勝負有誰知。
營梅
南寨何年種玉姿,
古牆舊壘柳營枝。
士兵也喜芳菲侶,
夜送香風入夢時。
綠萼梅
翡翠裙開綻玉姿,
芙蓉綻合送香時。
新株開遍花如娟,
欲熱詩腸梅雪枝。
鴛鴦梅
窗前並蒂互依姿,
對笑綠蔭連理枝。
不患冰霜凌潔時,
只愁風勁各飛時。
千葉梅
蜜瓣重重珠玉姿,
當中艷色少人知。
瓊林千葉皆銀甲,
唯有梢頭出美枝。
水月梅
浮玉江邊開畫景,
暗香浮動映瓊林。
清流疏景波涵月,
自是嫦娥映晚枝。
城頭梅
花開雉葉有神姿,
止渴將軍愛此詩。
幾垛疏枝浮夜月,
天家雨露自無私。
羅浮梅
江上青山花萬枝,
月升月落不知時。
霜禽一去無消息,
唯有寺僧掃月時。
孤山梅
逋仙一去暮仙遲,
湖映孤山寂寞枝。
幸有詩亭餘古玉,
自開自落自描姿。
西湖梅
自有東坡種鐵枝,
六橋風月羨多姿。
香隨畫舫追湖月,
蘇小清波照影時。
東閣梅
閑登東閣舉杯時,
對雪看花別有枝。
客里春光頭白發,
雲驤風月好吟詩。
清江梅
澄波一派白銀枝,
月映江心另有姿。
一幅分明寒玉畫,
香飄水面逗魚時。
前村梅
村外有溪映玉姿,
青山殺雪抱春枝。
一從風送清香後,
村女愛花插笠時。
水中梅
古樹橫斜傍水枝,
清高標格肅然姿。
誰雲鐵骨缺知已,
堪與魚翁樂釣時。
松林梅
翠蓋千針伴玉枝,
歲寒二友送香時。
吟殘山月推居易,
亮節高風梅鶴知。
漢宮梅
自入深宮禁苑時,
冰晶潔玉淡梅姿。
傾城傾國後廷月,
光照西羌寨外枝。
唐宮梅
一自君王寵玉枝,
苔封內苑減芳姿。
不將顏色幸承露,
冷落長門封鏡時。
廨舍梅
江南江北種梅枝,
公寓芳林自有姿。
三十六橋春色早,
霜沾白玉報香時。
琴屋梅
寒窗花月出新姿,
三弄梅花小院時。
琴屋清聲邀月明,
娥眉彈落鳳凰枝。
書齋梅
皎月對妝冰玉姿,
寒窗夜讀送香時。
香浮書案潤香墨,
飽筆詩思在雪枝。
酒家梅
斜掛窗簾見玉枝,
謝公樓上樂觴時。
曲江對月千杯醉,
酒帶花香興詠詩。
樵莖梅
山徑孤芳自獻姿,
暗香馥馥入叢枝。
風清幽谷逸塵市,
自有樵夫伴詠時。
釣磯梅
汀江河畔春光早,
傍水梅開磯石姿。
手把長竿臨玉樹,
香風伴送放晴時。
僧寺梅
疊翠東華霜雪枝,
山中清靜放芳姿。
宿根應是悟憚納,
曉摘霜花共佛時。
道院梅
龍潭洞府石多姿,
仙隱觀前春色枝。
傍水依岩花似雪,
誰年風雨落殘時。
茅舍梅
春風明月照山澗,
旁有霜根耐雪枝。
不羨榮華和富貴,
長為茅舍顯標姿。
葯畦梅
不待霜風作艷姿,
董仙葯圃種冰枝。
杏林妙手回春早,
止渴生津梅子知。
蔬圃梅
籬邊屋畔植冰枝,
蔬種梅林增艷姿。
物阜年豐增萬眾,
民無菜色吏無私。
玉笛梅
誰家玉笛奏新詩,
吹放梅花春滿枝。
烏石雲驤風月好,
龍潭映碧泛香時。
紙帳梅
漬竹漚藤成雪杖,
春溫陣里探香姿。
羅幃面面好風月,
此處飛花正合時。
隔簾梅
寒窗簾外玉仙姿,
不懼風霜開遍枝。
千里相思梅嶺月,
光華疏影入樓時。
照鏡梅
樓痦開窗對鏡時,
梅花瓣瓣竟芳姿。
嫦娥似解桂花意,
素玉欲連相對枝。
胭脂梅
濃妝艷抹巧芳姿,
佳麗株株鐵骨枝。
正是玉頰無俗粉,
花姨手抹把朱施。
擔上梅
孤山看鶴步歸時,
行李一肩冰玉枝。
半路相逢人探問,
逋仙仍在伴芳姿。
畫紅梅
滴露研朱畫艷姿,
枝頭輕點杏唇枝。
劉郎誤入武陵夜,
宴罷瓊林明月時。
水墨梅
揮毫弄墨俠腸枝,
點畫梅花凝雪姿。
卻把烏衣濡半月,
冰魂都在晚箱時。
未開梅
綠萼含苞隱玉姿,
風光已到潔冰枝。
還將梅蕊內涵雪,
俗待春風相送時。
乍開梅
椒房微露綻芳枝,
宛似含羞閏秀姿。
一夜春風芳信到,
朝來樹樹蕊千姿。
半開梅
冰雪初吐蕊香枝,
半掩玉頰半露姿。
宛似仙娘微帶笑,
杏唇半啟臉紅時。
全開梅
玉臉盈盈含笑姿,
冰霜凍罷潤新枝。
看花時節春宵夜,
滿樹白霞賈島詩。
二月梅
白潔高標玉色姿,
春風二度又開枝。
群芳不與爭華麗,
桃李盛開嫌太遲。
十月梅
點綴山城碧玉姿,
陽春十月綻花時。
天工巧扮梅妃艷,
綻蕊清香君子枝。
② 愛情的藏頭詩句
官名德佑前
琴棋靜里歡
我愛淳安好
愛此荷花鮮
你之而後言
官路春光早
琴瑟亦靜好內
我有明公知容
愛悅夫子道
你填滄海鳥
官家足厚利
琴靜凝香碧
我行浣花村
愛君富才藝
你作武陵記
官事幸有間
琴堂又晏然
我行別良友
愛渠花種賢
你太一真仙
官梅花更黃
琴響應清商
我心愛流水
愛海浴鴛鴦
你用作津梁
官高年長少情親
琴中古意本長存
我意得游春水滿
愛到忘情近佛心
你賡周雅魚麗什
官河春盡落桐花
琴尊空負賞年華
我念梅花花念我
愛君樂事佳興發
你欲結屋青山阿
官府只知行樂好
琴彈白雪陽春調
我家千樹正芬芳
愛將紅袖遮嬌笑
你買芳華贈年少
官曹一見故情親
琴入薰風奏雅音
我自識花花識我
愛戀深厚編前文
你將佳景待何人
官軍巡出得心力
琴韻祗求追古意
我與梅花別一期
愛山愛水真成癖
你欲贈行空四壁
給分吧。 qq空間添加應用。
生活錦囊 舞文弄墨。
③ 梅花肩章什麼級別
將官領花是金梅花,肩上是五星,以數量區分級別,袖口是一道紅色線, 校官版領花是兵種符號權,肩上是銀梅花,以數量區分級別... 樓主指的是46年後的國軍軍服吧,其肩章應該表示軍銜,肩章上扎星的是將官,扎花的是校官,扎橫杠的是尉官
④ 描寫江南多雨的詩句有什麼
1、江南五月朝暮雨,雨腳才收水流礎。--《念歸》 宋 陸游
2、江南雨,風送滿長川。--《望江南/憶江南》 宋 王琪
3、蘼蕪白芷愁煙渚。曲瓊細卷江南雨。--《菩薩蠻》 宋 張孝祥
4、江南雨霽彩雲開,眼界空寬翠色排。--《夜飛山》 宋 翁仲德
5、江南雨多春漠漠,蘧篨中寬可淹泊。--《王有恆聽雨篷》 明 九皋聲公
6、日暮莫回頭,脈脈江南雨。 --《淮安道中》 明 袁凱
7、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生查子》 宋 王安石
8、飈回海上沙飛雪,雨足江南水拍天。--《漫興 其二》 元 王冕
9、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間草木不敢芳。--《梅花 其二》 元 王冕
10、多少流民無片瓦,江南四月雨凄凄。 --《過東寺》 宋 白珽
11、久旱喜看雲氣浹,晚風吹雨過江南。 --《題大泉寺》 宋 王之道
12、告訴春風無一語,江南陌上雨廉纖。 --《書萍實旅舍》 宋 張埴
13、群岫西來煙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煙雨樓》 宋 鄭俠
14、愁兼楊柳一絲絲,客舍江南暮雨時。--《春思》 明 高啟
15、江南江北霏霏雨,漁榜漁罾短短籬。--《胡冬官梅花圖》 明 邵珪
16、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望江南/憶江南》宋 王琪
17、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望江南/憶江南》宋 王琪
⑤ 描寫「四季梅花」的語句有哪些
描寫「四季梅花」的語句有:
柳絮風前轉,梅花雪裡春。鴛鴦翡翠兩爭新。但得周郎一顧、勝珠珍。《南歌子·琥珀裝腰佩》年代:宋作者:蘇軾
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黃鸝鳴翠柳。 《減字木蘭花》年代:宋作者:黃庭堅
對梅花、一夜苦相思,無消息。《滿江紅·曲幾蒲團》年代:宋作者:辛棄疾
放遲開、不肯婿梅花,羞寒儉。《滿江紅·壓倒群芳》年代:宋作者:劉克庄
梅花依舊,歲寒松竹三益。《念奴嬌·鵝毛細翦》年代:宋作者:朱淑真
回首昭陽天樣遠,銷魂。又過梅花一番春。《南鄉子·風雪打黃昏》年代:宋作者:朱敦儒
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點絳唇·密雨隨風》年代:宋作者:趙長卿
待得痴兒公事畢,謝了梅花。《浪淘沙·疊嶂碧周遮》年代:宋作者:劉克庄
歸期還信否。准在梅花後。煙樹短長亭。只爭三四程。《菩薩蠻 贈雁》年代:元作者:張翥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踏莎行·燕子歸來》年代:宋作者:周紫芝
⑥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解釋:牆角處有幾枝潔白的梅花,冒著嚴寒獨自傲然盛開。遠遠看去就已知道那不是雪,是因為那梅花隱隱有一陣陣清香飄來。
賞析:詩人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點名當時自己所處的環境,作者當時正處於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卻得不到支持,其孤獨的心態和艱難的處境,自然與梅花有共通的地方。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以「暗香」點出梅勝於雪,由梅花引到自己的身上,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具有偉大的魅力。這首詩意味深遠,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⑦ 女子也能頂半邊天!唐朝被稱作「梅花宰相」的女子是誰呢
這個梅花宰相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上官婉兒,因為上官婉兒與武則天的一個男寵經常眉來眼去,當事情被武則天知道後,命人在上官婉兒的額頭上刺了一刀,這一刀也留下了個疤痕。上官婉兒想遮蓋住這個不光彩的印記,又找人在這個疤痕上刺了一個梅花圖案。就這樣這個梅花伴隨了上官婉兒的後半生,人們也稱上官婉兒是梅花宰相。
武則天本想處死上官婉兒,但是念及她的地位與能力,僅僅只是在她的額頭上刺了一刀,以此來警告上官婉兒。也就是這一刀留下的疤痕,讓梅花宰相的稱號也就在後世流傳開來。
⑧ 寫江南雨的詩句
江南五月朝暮雨,雨腳才收水流礎.——《念歸》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望江南/憶江南》 年代:宋 作者:王琪
蘼蕪白芷愁煙渚.曲瓊細卷江南雨.——《菩薩蠻》 年代:宋 作者:張孝祥
江南雨霽彩雲開,眼界空寬翠色排.——《夜飛山》 年代:宋 作者:翁仲德
江南雨多春漠漠,蘧篨中寬可淹泊.——《王有恆聽雨篷》 年代:明 作者:九皋聲公
日暮莫回頭,脈脈江南雨.——《淮安道中》 年代:明 作者:袁凱
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生查子》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飈回海上沙飛雪,雨足江南水拍天.——《漫興 其二》 年代:元 作者:王冕
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間草木不敢芳.——《梅花 其二》 年代:元 作者:王冕
多少流民無片瓦,江南四月雨凄凄.——《過東寺》 年代:宋 作者:白珽
久旱喜看雲氣浹,晚風吹雨過江南.——《題大泉寺》 年代:宋 作者:王之道
告訴春風無一語,江南陌上雨廉纖.——《書萍實旅舍》 年代:宋 作者:張埴
群岫西來煙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煙雨樓》 年代:宋 作者:鄭俠
愁兼楊柳一絲絲,客舍江南暮雨時.——《春思》 年代:明 作者:高啟
江南江北霏霏雨,漁榜漁罾短短籬.——《胡冬官梅花圖》 年代:明 作者:邵珪
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望江南/憶江南》年代:宋 作者:王琪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望江南/憶江南》年代:宋 作者:王琪
⑨ 臘月的詩句
【網路資料供參考】
1、臘月來歸
漢
漢無名氏
《孤兒行》
2、臘月草根甜
唐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3、江南臘月半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4、臘月初頭∽嶺繁開後
宋
晏殊
《瑞鷓鴣·越娥紅淚泣朝雲》
5、臘月年光如激浪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臘月年光如激浪》
6、人道霜濃臘月、我還疑
宋
葛勝仲
《虞美人·嚴陵灘畔香醪好》
7、臘月做生朝
宋
程大昌
《好事近·臘月做生朝》
8、臘月正當三十夜
宋
史浩
《臨江仙·臘月正當三十夜》
9、臘月三十日
宋
史浩
《感皇恩·結柳送窮文》
10、臘月行舟冰鑿罅
宋
洪適
《漁家傲引/漁家傲》
11、臘月到盤洲
宋
洪適
《生查子》
12、臘月今朝恰一旬
宋
廖行之
《鷓鴣天·臘月今朝恰一旬》
13、臘月初開一莢
宋
無名氏
《鷓鴣天》
14、三分臘月
宋
無名氏
《滿江紅·雪壓梅敧》
15、臘月生辰十九
宋
無名氏
《乳燕飛/賀新郎》
16、臘月炎蒸
元
馬鈺
《*心香 題仵先生東廊》
17、臘月三十日
宋
無名氏
《掛金索·過了一年》
18、乃於西歷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臘月晦日之夜半
清
梁啟超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19、臘月正月早驚春
隋
江總
《梅花落》
20、江南臘月前溪上
宋
梅堯臣
《梅花》
21、臘月燒山
宋
釋法薰
《偈頌六十八首》
22、年年臘月三十日
宋
釋慧遠
《偈頌一百零二首》
23、臘月五
宋
釋可湘
《偈頌一百零九首》
24、臘月十三日
宋
釋妙倫
《偈頌八十五首》
25、臘月八夜眼見鬼
宋
釋普寧
《偈頌四十一首》
26、瞿曇臘月八
宋
釋如凈
《偈頌二十五首》
27、說到臘月極盡頭
宋
釋師范
《偈頌七十六首》
28、臘月三十日
宋
釋師范
《頌古四十四首》
29、臘月是年尾
宋
釋惟一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30、是臘月年尾
宋
釋惟一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31、臘月三十日
宋
釋惟一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32、縱火燒山臘月時
宋
釋惟一
《頌古三十六首》
33、臘月三十日到來
宋
釋原妙
《偈頌六十七首》
34、覓甚臘月扇
宋
釋雲
《偈頌二十九首》
35、香林臘月火燒山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
36、臘月今朝二十五
宋
釋智朋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37、屈指忻逢臘月八
宋
釋子淳
《偈二十二首》
38、臘月也知無用處
宋
釋祖欽
《偈頌七十二首》
39、中秋旱直至臘月
宋
宋太宗
《緣識》
⑩ 梅花賦全文
全文:
垂拱三年,余春秋二十有五。戰藝再北,隨從父之東川授館舍。時病連月,顧瞻危垣,有梅花一本,敷葩於榛莽中。喟然嘆曰:「嗚呼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別乎?若其貞心不改,是則足取也已!」感而乘興,遂作賦曰:
高齋寥闃,歲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風悄悄而亂吟。坐窮檐而後無朋,進一觴以孤斟。步前除以彳亍,荷藜杖於牆陰。蔚有寒梅,誰其封植?未綠葉而先葩,發青枝於宿枿,擢秀敷榮,冰玉一色。胡雜遝乎眾草,又蕪沒於叢棘,匪王孫之見知,羌潔白其何極?!
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清馨潛襲,疏蕊暗臭,又如竊香,是謂韓壽;凍雨晚濕,宿露朝滋,又如英皇泣於九嶷;愛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來自姑射;煙晦晨昏,陰霾晝閉,又如通德掩袖擁髻;狂飆卷沙,飄素摧柔,又如綠珠輕身墜樓。
白話譯文:
公元687年,我二十五歲,中進士後又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就隨伯父到東川(今邢台縣東川口一帶),寄住在官府為招待賓客新備的宿舍里。當時因連續幾個月生病,有時就到外邊走走,在一堵倒塌的牆邊,看到一株梅花,在雜亂叢生的草木中開花生長。
我嘆息地說:「這株梅花長得不是地方,如此出眾的資質,卻被草木所掩,怎麼能被人識別呢?如果它堅貞的本性不改變,那是很可取的。」我很有感觸,生發興致,於是就作賦如下:
高大的房舍空曠寂靜,時令已晚我住的山深。陽光暗淡斜照大地,冷風微吹草木呻吟。我獨坐空房無朋無侶,備一杯淡酒自飲自斟。漫步台階獨自徘徊,手扶黎杖我佇立牆陰。
那株茂盛的寒梅,是誰把它培植?綠葉未吐而花已盛開,蒼老枝條又長出青綠嫩枝。滋長嫩枝花開滿樹,如冰似玉純潔之至。為何卻被雜草所圍,又讓惡木掩沒高潔姿質。若不是遊客到此賞識,即使潔白至極又有何宜!
梅花那如玉的花瓣沾滿雪花,絳紅色的花萼上遍布白霜,就如擦搽上了一層白粉,真像是白面傅粉的何郎。稀疏的花朵暗暗散發香氣,淡淡的梅香漸漸充溢四周。又像是偷來西域的奇香,那就是風流幸運的韓壽。
夜晚的雨打濕了它的全身,早晨的冷露滋潤著它的形體,又像是大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痛悼悲泣於巷梧九嶷。清明的陽光照耀它格外嫵媚,如水的夜月襯托它分外皎潔。又像是冰雪肌膚的神仙,來自遙遠飄緲的姑射。
早晚時昏暗的煙霧彌漫長空,白晝時雲霧籠罩陰沈天氣,又像是西漢美女樊通德,心抑鬱掩袖嗚咽棒發抽泣。狂風起塵沙撲來,吹落鮮花摧殘嫩柔,又像是晉代名妓綠珠,不堪凌辱捨身跳樓。
出處:出自唐代宋璟的《梅花賦》。
(10)官梅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乾隆皇帝對宋璟的品德和他的《梅花賦》推崇之至,於1750年秋,在十里鋪(現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鋪,宋璟梅花亭旁)梅花亭親筆書錄了宋璟的《梅花賦》,並賦詩一首,畫古梅一幅。乾隆遺墨較多,而他的畫現存於世的卻實為罕見。
宋璟少年博學多才,擅長文學。弱冠中進士,官歷上黨尉、鳳閣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書右丞相。
授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開國公,經武、中宗、睿宗、殤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終於與姚崇同心協力,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唐,改變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唐帝國,史稱「開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