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蔡三晉梅花

蔡三晉梅花

發布時間: 2021-02-12 23:35:35

Ⅰ 大家有知道梅花拳由來創始人是哪位是什麼時期

梅花拳即梅拳,亦稱梅花樁。武術拳種。為演練方便,在地面演練較為廣泛,稱為落地干枝梅花樁。起源於明末,清乾隆年間流傳較廣。布樁圖形有北斗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等。樁勢有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等五勢,套路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快而不亂。"又據《梅花拳根源經》和《梅花拳傳承譜》記載:梅花拳第一代為收元老祖(虛擬),第二代張三省,傳說在巫山羽化升天。前兩代均以開法傳道為主,且單一相傳。自第三代鄒宏義開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體記載。
鄒宏義,字光大,祖籍北直順德府(今邢台市)人。據《鄒氏家譜》記載:"我鄒氏本北直順德人,元順帝時,我始祖為元內臣……至洪武年間,始祖改元而為明臣,輔理有功,荷蒙皇上洪恩欽賜世襲一等指揮職,鎮守江南徐州府,代代相傳,遂寄籍徐州……"。鄒宏義自幼天資聰穎,曾讀書數載,文事故重,武備亦不可不習,加上明朝末年世道混亂,家國流離,遂棄文習武,專心武學,開始曾習練家傳武學,後得仙人張三省點撥度化,刻苦演練,寒暑不輟。鄒宏義極具悟性,融周易八卦於拳理,化陰陽五行於拳法,歷經數載精心錘煉,創立了一整套別具一格的獨特拳派,取梅花在冬未盡,春未到之時開放,含先知先覺之意,合先備先用之理,達先發制勝之效,且拳分五勢,正合梅花五瓣之形,故取名梅花拳。
梅花拳自鄒宏義始,才正式傳播民間。清康熙年間,鄒宏義的文武功法已練至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聲大振,他為了將梅花拳推向社會,便離開徐州雲游到開州(今河南濮陽),先後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為徒,盡授文功武法。三人藝業學成,便分路傳拳授藝。蔡光瑞在開州收韓化禮、孫盤龍後,便北上開道傳拳,途經內黃縣時,收八里庄楊炳為徒,即後來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後繼續北上,來到順德平邑(平鄉縣)馬庄橋(後馬庄)收張復為徒。遂在馬庄傳授武藝,後收徒孫李進德、徐進德、鄭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鄭三人去河南迎請師祖鄒宏義,這就是被武林界傳為佳話的"三德"請師。鄒宏義被請到馬庄後,便定居下來,在此設場收徒,傳拳授藝,"一時從學門徒不下百人"。自此,梅花拳才正式在民間公開廣為傳播。一時間,平鄉、廣宗、南和、威縣、巨鹿、雞澤、曲周、永年、沙河、邢台等縣弟子紛紛來馬庄拜師學藝。清乾隆九年(1744)鄒宏義之子鄒文聚思父心切,遂率全家北上尋父,幾經輾轉:頭站南和三關店,二到廣宗魏村,魏村無有站腳地,平鄉馬庄紮下根"(《根源經》記載)。鄒文聚全家來到馬庄時,其父已故去數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後,定居在後馬庄,秉承父業,專心拳藝,以馬庄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魯、豫三省。鄒文聚在續寫《鄒氏家譜》時寫到:"於已卯年遷於平邑北十里許,馬庄橋,人但知余自南而遷於北,不知余卻歸還故土也。"其後,鄒氏祖孫皆葬於今後馬庄村北,即鄒氏墓群.鄒宏義之孫鄒克、鄒克讓、鄒克諧、鄒克誠繼承祖父遺志,終身職業傳授梅花拳。據鄒克誠碑文記載:"鄒克誠文武雙全,以言武略,為國所共宗,足以輔世而強國,以言文教,化周易為神奇,可以測往而知來,支脈相傳,淵源有緒,受其教者十數省,被其德者億萬家。

Ⅱ 請說出五種春天蔡開放的花朵,並說出它的特點

春天開的花很多:梅花. 水仙. 迎春. 報春. 瑞香. 山茶. 白玉蘭. 紫玉蘭. 瓊花. 君子蘭. 海棠. 牡丹. 芍葯. 丁香. 杜鵑. 西洋杜鵑. 櫻花. 含笑. 玫瑰. 紫荊. 棣棠. 錦帶花. 連翹. 雲南黃馨. 金雀花. 仙客來. 蝴蝶蘭. 石斛. 風信子. 鬱金香. 鳶尾. 馬蹄蓮. 金盞菊. 文殊蘭. 百枝蓮. 四季海棠. 吊鍾海棠. 竹節海棠. 天竺葵. 瓜葉菊. 虞美人. 金魚草. 美女櫻. 矮牽牛.

水仙:因多為水養,且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水中,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水仙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福建漳州、廈門及上海崇明島最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盞銀台、玉玲瓏、雅蒜等,原產於我國浙江福建一帶,現已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麗,葉片青翠,花香撲鼻,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內和花園里陳設的花卉之一。
迎春:落葉灌木,高40-50cm。枝細長拱型,四棱形,綠色。葉對生,小葉3,卵形至長橢圓形。花單生。先葉開放。花期2-4月。通常不結果。
迎春枝條長而柔弱,下垂或攀扭,碧葉黃花,可於堤岸、台地和階前邊緣栽植,特別適用於賓館、大廈頂棚布置,也可盆栽觀賞
白玉蘭:白玉蘭,俗稱『應春花」、「望春花」,是上海市的市花。花繁而大,美觀典雅,清香遠溢。連雲港有全國之最的玉蘭花王:南雲台山之東磊延福觀周圍有四株白玉蘭,高約十六七米,胸圍粗者近3米,細者1米許,有3株樹齡已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四者相距不遠,恰似一玉蘭王家庭。每當花期,天生麗質之花朵,占滿老樹虯枝,如雲如雪,得巍巍雲山相襯,更富有詩情畫意。自1985年以來,每逢舉辦清明東磊玉蘭花會時,登山賞花人,總是蜂擁而至,一睹玉蘭家族之風采。
花白色,大型、芳香,先葉開放,花期10天左右。中國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上海市市花。中國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分布於中國中部及西南地區,現世界各地均已引種栽培。通常用播種、嫁接法繁殖。喜溫暖、向陽、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積水。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在-20℃的條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環境較好的地方生長良好。移栽應在萌動前十餘日,或花後展葉前進行。播種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開花。北方常見的還有二喬玉蘭,花瓣外面淡紫色裡面白色。
虞美人:虞美人花未開時,蛋圓形的花蕾上包著兩片綠色白邊的萼片,垂獨生於細長直立的花梗上,極像低頭沉思的少女。待到虞美人花蕾綻放,萼片脫落時,虞美人便脫穎而出了:彎著的身子直立起來,向上的花朵上4片薄薄的花瓣質薄如綾,光潔似綢,輕盈花冠似朵朵紅雲片片綵綢,雖無風亦似自搖,風動時更是飄然欲飛,原來彎曲柔弱的花枝,此時竟也挺直了身子撐起了花朵。實難想像,原來如此柔弱樸素的虞美人草竟能開出如此濃艷華麗的花朵。
虞美人姿態蔥秀,裊裊娉娉,因風飛舞,儼然彩蝶展翅,頗引人遐思。虞美人兼具素雅與濃艷華麗之美,二者和諧地統一於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國古典藝術中美人的豐韻,堪稱花草中的妙品。
丁香: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Ⅲ 蔡德昆 百度百科

網路主要是來要解決權威性問自題,我覺得網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詞條名稱,一個是參考資料。所以說,如果要通過,就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詞條名稱必須是專有名詞。
比如北京大學,你就不能來個北大。
如果是公司的話,就用公司的全稱。或者用公司的品牌名稱也是可以的。
2、參考資料必須是內容的直接來源。
3、參考資料必須有公信力和權威性。例如新聞報道等。
4、內容必須是客觀事實。
如果沒有通過,到未通過版本裡面,點擊查看,就可以看到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沒有通過的。然後修改錯誤的內容,重新提交即可。

Ⅳ 具有梅花的精神的名人

先秦兩代:管 仲 (?~前645) 名夷吾,字仲,謚敬仲。潁上縣北管谷村人。春秋時傑出政治家。 出身貧寒,早年與鮑叔牙游,合夥經商,因母老家貧,常受鮑叔牙資助,成為摯交。齊襄公亂政時,助公子糾與公子小自爭位,失敗後,經鮑叔牙推薦,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治齊40年,對內政、經濟、軍事進行全面改革,制訂一系列富國強兵方略。提出「倉 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把禮、義、廉、恥看作國之四維,以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特許於庶民中選拔人材,破格提升,重視獎勤罰惰。並合理劃分行政區域,將行政組織同軍事編制相結合,統一軍政領導,增強國防力量。從此,國力大振。對外以「尊王攘夷」相號召,「九合諸候,以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著有《管子》一書,共86篇,今存76篇。

庄 子 (約前369~前286) 名周,字子休。戰國時蒙(今屬蒙城,一說河南商丘和山東曹縣)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和梁惠王、齊宣王山時,與惠施是朋友。嘗為蒙漆園吏, 後棄官隱居,編織草鞋、濮垂釣,曾借貸於監河候。楚威王厚禮延請,許其為相,庄嘲而不納,「終身不仕」。妻死,鼓貧而歌。莊子為繼老子以後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其哲學思想對玄學、佛學、理學影響極大。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內容豐富,氣勢磅礴,筆鋒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唐玄宗賜號為「南華真人」,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計52篇,現存33篇(內篇7,外篇15,雜篇11)。內篇集中代表莊周思想;外篇、雜 篇則是以後莊子學派言論匯編。《史記》有傳,蒙城有莊子祠,蘇軾為之記。

甘 羅 戰國末期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孫。12歲為秦相呂不韋家臣。秦使張唐去燕國為相,唐因曾為秦昭王討伐趙國,恐路討趙國時趙王挾恨報復。呂不韋親請張唐,仍不肯出使。甘羅別出奇討,先以利害說服張唐,又逢願為秦為大使赴趙,說服趙王,先割五城與秦,以廣河間,再聯秦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30城,獻11城給秦。由於是甘羅深受嘉許,封為上卿。死後葬於潁上城東35華里的潁水河畔,今穆崗子南側。

陳 勝(?~前208) 字涉。陽城(今屬固鎮縣人,一說河南登封東南)人。雇農出身。 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漁陽(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誤期,按秦律當斬。遂與吳廣在蘄縣大澤鄉(今宿縣東南劉村集)發動同行戍卒九百人起義。各地紛紛響應,隊伍發展至數萬人,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被推為王。旋派兵攻取趙、魏之地,又派周文率主力軍進攻關中。後周文戰敗,秦將章邯以優勢兵力反撲,圍攻陳縣。陳勝率軍反擊 ,失利退下城父(今渦陽東南),為叛徒庄賈殺害。

范 增(前277~前204) 西漢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說桐城)人。好奇計。秦末勸項梁立楚王後裔為懷王。秦軍圍巨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為末將。後為項羽重要謀士, 輔佐項羽稱霸諸候,被尊為「亞父」。封歷陽候。屢勸項羽早除隱患,父掉劉邦,曾設「鴻門宴」,計不為項羽所用。後項羽中劉邦的反間計,疑增,削其權力,遂憤而離去,途中背發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亞父山」。

英 布(?~前195) 秦時六縣(今六安縣)人。少受黥刑,又稱黥布。初為驪山役徒,修築秦始皇陵墓。秦末率驪山刑徒起義,響應陳勝、吳廣。尋歸附項梁,從項籍救趙,渡河擊秦軍,獲巨鹿大捷。常為軍中先鋒,威震一時。秦亡後,項羽封其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 縣城北)。楚漢戰爭中歸漢,以淮南之眾與韓信、彭越會師,滅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漢 高祖十一年(前196),因韓信、彭越相繼被殺,遂舉兵反漢,戰敗逃亡江西,為長沙王吳臣誘殺。

張 良(?~前189) 字子房。秦城父(今屬亳州市)人。其祖為韓貴族。秦滅韓後,結交刺客,在博浪沙謀刺秦始皇未遂。後更改姓名,隱於下邳,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 前208前,聚眾歸劉邦,不久游說項梁立韓貴族成韓王,良任司徒。韓王為項羽所父,復雜劉邦,為劉重要謀士。劉邦率軍人咸陽,留戀宮廷生活,良與樊噲力勸劉邦封閉宮室府庫, 還軍霸上。楚漢戰爭時,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城、籠絡韓信等策略,並主張追擊項羽,徹底消滅楚軍,皆為劉邦所採納。曾與韓信整理編次春秋戰國以來各家軍事著作。 漢朝建立,封留候。

Ⅳ 梅花是四君之一,那其他三君子是什麼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花、蘭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其文化寓意為: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創作出「梅花篆字」。

釋義

四君子者,梅、蘭、竹、菊。梅者,處士也。具有高潔堅貞之品德,且有玉骨冰肌之姿質。其形態,蒼老而矍鑠。為有暗香,非凡花可比。


菊有傲骨嶙峋之態,能一枝獨秀,挺立於秋風中,不畏嚴霜。又喻晚節。菊,花之隱逸者也,令人忘慮消愁,怡然自得。菊之主要部分,為花、葉、莖。花易畫,葉最難;莖須得其勢,則生動有致。花之畫法:用淡墨先畫出五瓣,依次排列,作半弧形;此五瓣可別方向。再在兩瓣之間畫出第二層,如是繼續畫出三層四層,即成。著色者,有用淡墨畫成,賦以色彩;有直接用色,畫出花瓣。然後用濃墨,或色彩在半弧形處,點花心。葉者,花類之主要也。葉葉生於莖,與花有襯托之功。有鉤勒,有點丟二種:鉤勒者,以淡墨將葉之形態,鉤出外形,或賦以色彩。點丟者,將墨色濃淡調配妥當,以偏鋒之筆畫出:第一筆主葉,宜長;其餘二三四諸筆,在主葉左右分開,宜短。三筆集中處,作半圓形。再以濃墨視葉勢,鉤出葉脈。葉脈要有正側之分。葉之用色者,以花青,或青綠配墨,如法畫出有色之葉。花之莖,乃花朵之支架,使花能生動自然。花莖當畫於花朵之中下,不宜太直,直則呆板失勢,微彎曲以示迎風而舞。菊花種類繁多,故以普通菊花代表之,余則多作實物寫生,以助其成。以上引自君友會王愛君美術文獻四君子篇。

Ⅵ 蔡梅花藝術簽名

蔡梅花

Ⅶ 梅花協會以愛國為由給加入著300萬是怎麼回事

就是傳銷加詐騙

Ⅷ 蔡莘娟歌曲

980年

第一張個人專輯夏之旅「走在鐵路旁」發行。蔡幸娟以甘甜的音色,柔美的唱腔受到歌壇注目,歌聲從此傳遍台灣大街小巷。聲名更遠播星、馬地區。並被稱譽為「小鄧麗君」、「東方雲雀」,並成為第一位台灣學生偶像歌手。

1981年

陸續推出「鄉村路上」、「小百合」、「雨天的約會」、「送你一瓶香水」等專輯,張張賣座,成為該年度銷售成績最優的新人。

1982年

首度跨足戲劇大螢幕,演出學生電影「男女合班」。並演唱該劇主題曲「我們曾在一起」。電影推出後掀起了一陣學生電影熱潮,廣受學生喜愛。同年並陸續推出「鬼臉娃娃」、「晚霞中的女孩」、「變調的戀曲」等專輯。

1983年

推出「星星知我心」專輯,主打歌亦為台視八點檔「星星知我心」主題曲。此劇在台灣、星、馬、大陸推出後造成廣大的回響,蔡幸娟的歌唱事業更是如日中天,成為偶像、實力兼具的歌手。此外,在心聲唱片四年期間蔡幸娟也陸續推出了三張含括國、台、日三語一體的唱片專輯。

1984年

加盟「光美唱片公司」,推出「中國娃娃」專輯,並被中視收用為單元劇「春回」的主題曲。該曲將蔡幸娟的歌唱事業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從此「中國娃娃」成為蔡幸娟的獨家金字招牌。

1985年

「回想曲」老歌專輯第一輯出版,蔡幸娟因此成為台灣老歌新唱的第一人。此專輯更掀起大眾一陣懷舊風潮,使蔡幸娟獲得「老歌最佳詮釋者」及「小調歌後」的美譽。蔡幸娟詮釋小調的歌聲與技巧在歌壇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同年並出版了「琵琶曲」專輯,幽雅哀怨的曲風深獲好評。

1986年

推出「唐山過台灣」專輯,為電影「唐山過台灣」之電影原聲帶。此曲榮獲該年

金馬獎最佳音樂歌曲。同年並出版「回想曲」第二、第三輯及「楊貴妃」專輯。「楊貴妃」一曲為華視八點檔年度大戲「楊貴妃」連續劇主題曲,該曲並勇奪唱

片專輯銷售榜榜首達十數周之久,成為該年度最熱門暢銷曲。在光美唱片短短三年的時間,老歌新唱為蔡幸娟奠定了歌壇唱將的頭銜。再星馬地區亦推出三張大受觀迎的老歌專輯。「中國娃娃」蔡幸娟從此揚名世界華人圈。

1987年

加盟「飛碟唱片公司」,推出「卿卿呢語」專輯,為電影「先生騙鬼」主題曲。該專輯有屬於這一代的節奏與情思,除了保留了國家的慷慨,小調的溫婉與詩詞的雋永之外,也嘗試了流行與民歌的瀟灑浪漫。同年,「回想曲」第四輯出版。

1988年

在「卿卿呢語」專輯告捷後,蔡幸娟特別將過去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曲與民謠予以新的詮釋,因而推出「神秘女郎」專輯,並與享有「音樂界鬼才」美譽的泰迪羅賓合唱電影「神秘女郎」主題曲。此專輯結合了傳統與前衛,帶給大家無限的音樂驚喜。同時,蔡幸娟精心策劃製作的第一張閩南語個人專輯「夢中夢」出版。其中,「舊情綿綿」一曲為電影「舊情綿綿」主題曲。整張專輯曲風以敘情為主,並以道地的閩南語歌曲型態呈現,因此更拓展了蔡幸娟個人的演唱天地。

1989年

五月為配合推出「東方女孩」專輯,蔡幸娟和工作小組特別將MTV及專輯封面的拍攝工作移師到大陸上海及杭州西湖,成為第一位前往中國大陸取景的台灣歌手。此專輯讓大家體會到一個更具東方情味的全新音樂視覺感受。蔡幸娟也從此獲得另一金字封號—「東方女孩」。同年十二月,「說出來誰會相信」專輯推出,其中「雙飛燕」一曲為台視八點檔「雙飛燕」連續劇主題曲。該專輯除了延續蔡幸娟溫柔婉約的風格外,在音樂及編曲上更趨於現代感。

1990年

自組「中國娃娃工作室」並出版第一張自製專輯「是雨還是你」。並應邀拍攝「郭元益喜餅」、「統一蜜詩桃」廣告代言,不僅為個人的演藝事業樹立新的里程碑,拓展了更廣闊的歌路,同時也獲得廣大歌迷的熱烈回響。同年獲得第一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提名的殊榮,並代表台灣歌手赴日參加NHK電視台一具有歷史性的演歌節目擔任特別來賓獻聲演唱,頗受日本音樂界青睞。

1991年

「真的讓我愛你嗎」專輯出版,銷售量突破六白金(三十萬張),至此蔡幸娟已成為暢銷歌手的保證。同年並獲得代表台灣歌手西城秀樹出席在日本廣島舉行之亞洲音樂祭之演唱殊榮。

1992年

陸續推出「秋涼如我心」及「別再傷心了好嗎」兩張專輯。並收錄華視八點檔連續劇「意難忘」之主題曲「意難忘」及片尾曲「你在我心中最深的地方」。同年另一首歌曲「問情」被由鄭少秋、趙雅芝所主演的「戲說乾隆」收用為主題曲。蔡幸娟的歌聲也因此更深深打動大陸歌迷,該年並在大陸開辦十一場演唱會,歌聲傳遍各地。

1993年

「半點東方心」專輯出版。該專輯從音樂製作到企劃包裝皆以大東方為主題。蔡幸娟以中國、日本、泰國、尼泊爾四款東方美人造型呈現,此訴求乃因應蔡幸娟深受亞洲市場矚目之肯定。同年十月發行「相愛容易相處難」專輯,娓娓唱出現代女子情愛面面觀。專輯中並被知名戲劇製作人瓊瑤看中,指名成為中視八點檔連續劇「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主題曲「我心已許」,蔡幸娟的歌聲與戲劇結合再度風靡華語市場。

1994年

蔡幸娟的歌唱事業邁入第十五個年頭,出版過的個人專輯高達35張之多,在在證明其歷久彌新,無可取代的演藝地位。為期許更多更輝煌的遠景並回饋歌迷的熱愛而推出其第三十六張專輯「蔡幸娟十五周年紀念精選集—涓涓之旅」,並舉辦個人演唱會,為十五年來的演唱生涯做一完整的呈現。同年九月加盟「福茂唱片公司」出版「緣份」專輯,並搭配華視八點檔連續劇「兄弟有緣」主題曲「我不要別人的愛」,其中還收錄了蔡幸娟旅日游學時的創作歌曲「你是秋天」,從此蔡幸娟演唱之外的創作才華受到肯定。

1995年

五月份推出個人第二張台語專輯「姐妹」,專輯中所收錄「你惦在我心內尚深的所在」歌曲,因搭配華視連續劇主題曲而受到廣大海外華僑的熱烈喜愛,並因此再度數次應邀前往美國參加台美商會演出。

同年華人之光鄧麗君小姐逝世,素有「小鄧麗君」之稱的蔡幸娟因此而受邀參加多場鄧麗君追悼晚會,並演唱鄧麗君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從此更加奠定蔡幸娟在歌壇「鄧麗君接班人」的殊榮。

1996年

二月份推出精選集「年年有餘」,收錄數十首膾炙人口的好歌。同年十一月推出「為愛嘆息」專輯,為此專輯蔡幸娟特別赴日本打造全新造型,並已成熟女性全新面貌呈現歌壇。

Ⅸ 蔡福記的具體介紹

在殷商時代出現的「早期青瓷器」,最早屬於鄭州二里崗時期,標志著中國瓷器的起源。在鄭州商代中期居住遺址和墓葬中,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墓葬中也都出土一批「早期青瓷器」。商代晚期的早期青瓷在河南安陽殷墟,輝縣琉璃閣,河北藁成山東濟南大辛庄,山東益都,江西清江吳城等地都有所發現。早期青瓷器選料尚不夠精,工藝較簡陋,器型品類較少,釉層厚薄不勻,而且容易剝落,與成熟的瓷器尚有一定距離。

西周時期早期青瓷發現比較普遍;如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陽,陝西西安,甘肅靈台,安徽屯溪,江蘇溧水,江蘇句容等地遺址與墓葬中均有發現;器類、胎釉等方面較之商代有了較大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如江、浙、贛等省及東南閔、粵、桂、湘、台等省區,中原如預、晉等省都出土了大量早期青瓷器,胎質細膩、成型端好,釉質均勻、器類增加。在浙江,發現了發現了燒造早期青瓷的龍窯窯場(一說殷周時期湘、贛一帶已有發現),也有用圓窯燒造早期青瓷,用陶瓷碎片及扁圓形墊珠,未見更先進的窯具。戰國晚期,早期青瓷的燒造因為楚文化的東進而出現一次中斷。秦、兩漢又見一些同類的產品,東漢是「早期青瓷」終結期。

東漢時期是成熟的青釉瓷器出現期。古代工匠在浙江上虞一帶燒成了成熟的青瓷器,胎土細致,瓷胎已燒結,胎釉結合緊密,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釉色純正,透明而有光澤。此時還出現了黑釉瓷。此時龍窯有了很大改進與提高,出現了斜底直筒狀墊座、束腰喇叭形墊座、三角支釘等專門的窯具。東漢時期是中國瓷器使上的重要階段。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制瓷業有了很大的進步,浙江越窯青化瓷器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江蘇宜興、浙江溫州、浙江金華以及川、鄂、湘、贛等地的青瓷燒造,也都各有特色。兩晉時金華婺州窯在粗質瓷胎上首先應用了化妝土。東晉浙江德清窯的產品中出現光亮如漆的黑釉瓷。在南方青瓷器中出現了褐色點彩乃至釉下彩繪新工藝。北朝後期,在北方出現了白釉瓷器。這一階段除了龍窯的改進,北方出現許多饅頭窯燒制瓷器,許多新型窯具出現了,例如高大粗壯的各式墊具、坯件疊燒時用的各種間隔具,還有精微的泥點托珠、盂形墊具、三角形分叉窯具,等等;南方瓷業中出現了最早的匣缽燒造。這一時期青瓷發展到極高水平,並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唐五代時期,形成了中國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北方以生產白瓷為主。青瓷以越窯產品的質量最高,白瓷以邢窯產品質量最高。這一時期是重要的窯具「匣缽」普及發展的時期,使得瓷器製作與造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胎壁由厚重趨向輕薄,底足由平底、餅形足變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窯內煙熏污染,從而保持了色澤純凈,器物造型趨向於輕巧精美。這時還出現了絞胎瓷、花釉瓷、秘色瓷等高級品類,長沙窯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溫釉下彩、釉上彩新技術。中國瓷器的外銷出現了較大的規模。

兩宋、夏、遼、金時期是中國古代瓷器的繁榮時期。瓷器的品種繁多,釉色繽紛,除了官窯之外,民營的次窯興起。根據產品在工藝、釉色、造型、裝飾等方面的特點,形成了不同的窯系。比較著名的有北方地區的定窯、耀州窯、鈞窯、磁州窯,南方地區的景德鎮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德化窯,等等。其中自然包括享譽已久的「官、哥、汝、定、鈞」等名窯。此時除了龍窯燒制外,出現了由龍窯改進的階級窯。在青花彩瓷出現之,兩宋、遼、金瓷器達到了造型、施釉、紋樣裝飾等工藝的最高水平。

元代是古代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起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源自宋代的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德化窯等名窯繼續發展。景德鎮窯開始使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使得二氧化二鋁的含量進一步提高,燒成溫度由此也可以相應提高,燒出了頗具氣勢的大型器。元代還燒製成功卵白色的「樞府」釉。在景德鎮等地白瓷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高溫釉下彩品種——青花、釉里紅瓷器普遍出現,成為中國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

明清時代的制瓷業以景德鎮為中心,御窯廠(官窯)製品更是窮極精麗,可以說是千年中國古代瓷器的高度總結與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種產品的主流,以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的水平最高。彩瓷發展到空前繁盛的時期,明代初年以銅紅釉水平較高,明成化年間以鬥彩著稱,弘治年間出現低溫黃釉,正德年間出現孔雀綠釉,嘉靖時期出現五彩,清代釉色品種更為豐富,如釉上藍彩、墨彩、釉下五彩、金彩、粉彩、琺琅彩以及各種單色釉。明清時期還出現了釉上釉下彩結合,半脫胎、脫胎瓷器等等新工藝。器物品類空前豐富,裝飾手法與題材也達到空前的繁盛。

從以上大略的敘述可以知道,中國古代瓷器文化,一以貫之地體現了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成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祖先,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掌握了制陶技術,到了商代已出現了瓷器的雛形。當時已有一種青釉器,燒制的溫度可達1200℃左右,釉下刻有各種紋飾,如雲雷紋、水波紋、葉 脈紋、圓點網紋等。器形則有尊、瓮、罐、缽等。這種原始青瓷在江南及北方多有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發明了胎置的輪製成型法,胎壁較薄,其器物的形體也更均勻、規整。秦漢時的瓷器,仍屬原始青瓷,東漢以後,基本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青瓷。當時的青瓷窯主要在浙江上虞、餘姚紹興等古越國一帶,因此青瓷也稱為越窯器。三國、兩晉時,這里成了全國燒瓷業的中心,大量燒制碗、碟、罐、壺、盆、盤、洗、杯、等,並少量的文房用品。瓷器在人們生活中逐漸取代了金屬和漆器而成為日常器皿的主流。

到了隋唐時期,南、北方都有了青瓷的燒造,越窯瓷無論從胎釉、紋飾、種類和形制都遠遠超過了以往。其中湖南長沙窯燒成了釉下彩繪的瓷器,開了以後彩瓷的先河。宋代是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極盛時期,「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窖異彩紛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河南臨汝的青瓷久負盛名,特別是其胎釉達到了極高的水準。陝西銅川的耀州窯也以青瓷見長,裝飾有刻花和印花兩種手法,富有民間生活氣息。在南方的浙江龍泉,相傳有兄弟二人,都精於燒瓷,各主一窯,哥哥所主持的瓷窯人稱「哥窯」,弟弟所主持的瓷窯以地名來命名,稱「龍泉窯」。哥窯器胎質黑褐,釉多裂紋,其裂紋成了青瓷的自然裝飾。龍泉窯胎質色白,尤以釉色見長,肥厚瑩潤、色澤有粉青和梅子青,前者光潤柔和,淡雅如碧玉;後者蒼翠欲滴,色如翡翠。河南禹縣的窖工們創造了窯變技術,在青色釉中含有銅元素,經高溫燒制,釉色就呈現出紫紅和玫瑰紅等色彩,這種釉色如落日晚霞,非常美麗。白瓷在宋代也有很大發展。河北曲陽的定窯白瓷胎質堅細密實,其釉瑩潤,白中泛黃,有如象牙。定窯製作精巧、紋飾美觀。江西景德鎮還燒有一種介於青白之間的「影青」瓷,青中顯白,白中帶青,也頗為典雅美觀。

元代國瓷器發展的新階段。江西景德鎮的燒瓷業迅速掘起,窯工們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基礎上創出了「青花」和「釉里紅」兩種釉下彩瓷,結束了青白瓷一統天下的時代,瓷器在這個基礎上迅速向多樣化發展。景德鎮的匠師們用銅紅顏料在胎體上繪制各種花紋圖案,然後加施一層清釉,入窯燒成美麗的「釉里紅」, 「美人醉」。另一個重大突破就是燒製成功了「青花」,這是在釉下用青花顏料繪圖然後燒制而成。青花瓷的出現,開辟了中國瓷器工藝的一個新紀元,從此,青花成了我國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個瓷種,普遍為人們所喜愛,至今長盛不衰。

明清彩瓷可以看成是我國數千年陶瓷工藝的一個集大成的時期。景德鎮已成為全國瓷器的製造中心。釉里紅」在明清時多有發展,如明永樂年間出現了霽紅,而宣德年間的「宣紅」則是正色的鮮紅了。而後,清康熙年間又出現了類似紅寶石鮮紅的「郎窯紅」,同時燒出了一種猶如桃花色的「桃花片」。還有濃淡相間,在朦朧的粉紅中透出點點深紅,此外還有火焰紅、豇豆紅、祭紅等等。在青花和釉里紅的基礎上,又發展了釉上彩繪,如鬥彩、五彩等。而清代更創新出粉彩、琺琅彩等等瓷,它不僅運用了青瓷、白瓷胎釉燒制工藝的全部優秀成果,而多有創新,出現了在一件瓷器上運用不同釉彩的組合形式,使傳統瓷器工藝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

Ⅹ 歌唱梅花的都有啥歌

1,《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版恆演唱,瓊瑤作權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2,《梅花引》
《梅花引》是由韓靜霆作詞徐沛東作曲蔡日錫配伴奏的一首古典風格的歌曲,集詩與歌給一體。該曲目曲調幽雅,婉轉起伏,感嘆了梅花之美。宋祖英、張也、吳碧霞都曾演唱過。
3,《紅梅贊》
《紅梅贊》是由閻肅作詞,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的愛國歌曲、歌劇《江姐》的主題歌。2009年5月25日,《紅梅贊》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4,《一剪梅》
《一剪梅》,由費玉清演唱,娃娃填詞,陳彼得譜曲,最早收錄於費玉清1983年4月推出的《長江水·此情永不留》專輯,1984年成為同名電視劇片頭曲,該歌曲後又成為2009年霍建華、呂一主演電視劇《新一剪梅》的片頭曲

熱點內容
百合插花水 發布:2025-05-25 15:06:21 瀏覽:768
處鄉茶花村 發布:2025-05-25 15:04:46 瀏覽:62
七夕手寫話 發布:2025-05-25 14:48:31 瀏覽:568
玫瑰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25 14:42:56 瀏覽:847
丁香源疫情 發布:2025-05-25 14:40:40 瀏覽:657
櫻花用腐殖土 發布:2025-05-25 14:25:48 瀏覽:270
媞亞花藝地址 發布:2025-05-25 14:25:46 瀏覽:392
工筆花卉圓形 發布:2025-05-25 14:25:08 瀏覽:919
荷花得舞蹈 發布:2025-05-25 14:24:58 瀏覽:228
經典百合番 發布:2025-05-25 14:16:55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