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七絕

茶花七絕

發布時間: 2025-05-25 14:10:06

❶ 關於花的古詩全詩

1、辛夷塢

唐代: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譯文

枝條最頂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綻放鮮紅的花萼。

澗口一片寂靜杳無人跡,紛紛揚揚獨自開了又落。

2、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朝: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譯文

海棠枝間新長出的綠葉層層疊疊的,小花蕾隱匿其間微微泛出些許的紅色。

一定要愛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輕易地盛開,姑且讓桃花李花在春風中盡情綻放吧!

3、客中初夏

宋代: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譯文

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

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4、紫薇花

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一支初綻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群芳爭奇斗艷。

無言的桃李又在何處,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艷陽里開的花。

5、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❷ 山茶獨殿眾花叢——詠山茶花古詩詞賞析(四)

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浣溪沙·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借賞花寄託憂國情懷: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墜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抗金將領,著名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此詞是詞人閑退時期的作品。雖然寫的是賞花的閑情,但其中也隱含著詞人對國事的殷憂。 

詞的首句「酒面低迷翠被重」,描寫山茶花色和花葉。山茶花以紅色為主,其粉紅的顏色很像人們酒醉後臉上的紅暈,因此詞人稱之為「酒面」。後邊「翠被」二字是寫花葉的顏色,「重」字點出它茂密繁盛的狀態。那「酒面」後的「低迷」兩字從何說起呢?詞的第二句是最好的注腳:「黃昏院落月朦朧。」因為時間是黃昏之後,月色朦朧之時,所以院中的山茶自然要「低迷」,看起來有點模糊了。這第二句描寫,不僅明確交待了詞人賞花的具體時間,同時又使首句對山茶花的描寫有了著落,實在是一舉兩得。

此後三、四兩句,詞人使事用典,以古代美人為喻,極言山茶花之美:「墜鬢啼妝孫壽醉,泥秦宮。」孫壽是後漢梁冀之妻。《後漢書梁冀傳》載:「(朝廷)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唬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倉令,得出入壽所。壽在宮輒屏御者,托以言事,因與私焉。」這里詞人以孫壽之艷冶多媚來形容山茶花之美,而「孫壽醉」三字又正好與開頭「酒面」二字相照應。後邊又用了「泥秦宮」三字,由秦宮為孫壽美色所迷來進一步表現山茶花的美艷動人,形象鮮明,引人入勝。 

詞的下片,詞人筆鋒一轉,由上片描寫山茶之美轉而描寫它凋落時的情狀。開頭兩句「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含義頗深。從字面上看,詞人是在為花感慨:花期總是有限的,它的妙齡能有幾日呢?它帶給人們的春色能存多久呢?不過現在已沒有多少人關心這可貴的花期了,沒有人理會風風雨雨摧殘這美麗的春色了。實際上,詞人這是借山茶花來感慨現實,詞人常以風雨落花象徵國家時局,如在《摸魚兒》一詞中,詞人就用「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這樣的詞句,表現自己對國事的憂慮。本詞也是如此,詞人借山茶在風雨中凋謝而無人理會的現象,感慨、影射當時南宋朝野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時局,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的命運。

結尾兩句「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接著前面的描寫,更具體地展現出花落春殘之狀。「綠珠」是晉代石崇之妓。《晉書 ·石崇傳》載:「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收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樓下而死。」後世之人大都對綠珠之死深感惋惜,唐代詩人杜牧就曾有詩說:「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題桃花夫人廟》)。詞人在這里借綠珠墜樓來形容山茶花凋落的情狀,表現出他深深的惜花之情。其實,這是詞人憂國之情的曲折表現,在辛詞中,借風雨落花寄託自己的憂國情懷是比較常見的,此處不再贅舉。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含蓄委婉,與辛詞常見的豪放風格有所不同,如寫山茶花色,詞人不直寫「紅」字,而用「酒面」二字來表現。感慨南宋朝野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時局用「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來顯示,委曲婉轉,含蓄有味,令人百讀不厭。

南宋詩人劉克庄的《山茶》,在對山茶形象的描繪中融進了個人的際遇情懷:

青女行霜下曉空,山茶獨殿眾花叢。

不知戶外千林縞,且看盆中一本紅。 

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卻愛日微烘。 

人言此樹尤難養,暮灌晨澆自課童。 

劉克庄字潛夫,號後村居士,官至龍圖閣學士。南宋詩人、詩評家。詩屬豪放派,作品數量豐富,內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應民生之作。詞深受辛棄疾影響,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議論化傾向也較突出。著有《後村長短句》。是最早的《千家詩》編選者。

這首《山茶》是一首詠物抒情的七律詩作。 

開篇「青女行霜下曉空」,狀寫霜雪女神「青女行霜」施雪,點明節令處於冬季,「下曉空」,具體指出時間是在早晨,同時渲染了山茶花盛開的特定環境和特有氣氛。「山茶獨殿眾花叢」,山茶花獨自開放,殿守在百花爭妍之後,更加神采飄逸,光采照人。盛贊山茶花固有的艷美形象和獨秀品格。一般詠花詩作,常是贊其花事早發,領異標新。此《山茶》詩,偏卻贊賞「後發」之美,倍加可愛。詩人運用寫實手法,揮動飽蘸感情之筆,贊頌山茶這種不爭先艷,獨甘後榮的高貴品格,令人嘆服,耐人尋味。 

頷聯「不知戶外千林縞,且看盆中一本紅」,以「戶外」與「盆中」、「千林」與「一本」、「縞」與「紅」對舉,狀寫了一種內外各異、遠近不同的錯絡層次,描繪了千林萬木的整體和一本獨株的個體間的數量反差,強調了霜雪縞素與山茶花紅的顏色對比,創造了一個富有個性特徵的明快艷麗的圖畫,給人以「猶有花枝俏」的具體生動的視覺形象,令人心曠神怡。「戶外」是遠見,「盆中」是近觀;「千林」是泛寫浩茫曠遠,「一本」是特寫獨株挺立;「縞」是狀寫漫天遍野銀裝素裹,「紅」是狀寫山茶花怒放似火如血。加上「不知」與「且看」的有意側重,既緊扣了詩題,又突出了山茶花的紅艷笑貌。「不知」,實為已知,乃故作耳。「且看」,實為偏愛,乃由衷也。「不知」而「知」,猶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春眠不覺曉」(《春曉》)句中的「不覺」,是「不覺」而「覺」,因為已聞啼鳥處處了。「且看」之「看」,令人注目,一經強調和側重,便將山茶花凌霜傲雪的盎然興致和欺霜壓雪的無畏氣概,豪爽地表現了出來。對仗工穩,抒發了詩人深厚的贊譽之情。 

頸聯「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卻愛日微烘」,山茶花性愛晚,開在歲末寒冷之時,想其品格,猶勝「歲寒後凋」之「松柏」吧!山茶花色深重,且喜微烘暖照之光,觀其性情,恰如葵藿向日之特點吧!「每經」句,道出喜寒之意,「卻愛」句,道出逐暖之好。這種冷暖感覺對舉,將事理辯證法與藝術辯證法和諧地統一起來。組對工巧,贊賞了山茶本性不改、芳香如故的特有風貌。花,尚且如此;人,亦當這樣。 

結尾二句「人言此樹尤難養,暮灌晨澆自課童」,寫山茶如此艷美堅貞,卻有人說它尤為難以栽養,認為此不足取;而詩人卻簡明地回告:只要自己別忘了指使童僕早晚澆灌些水肥就行了。如此反駁「難養」之說,饒有情趣。「尤難養」的「尤」字,可見責難之重,而「自課童」的「自」字,足見栽養之易,深切地表明了詩人對山茶的特殊喜愛和堅定維護,蘊含深邃。 

通覽全詩,首聯起勢凜然,概括贊賞山茶秀標眾花的氣質;頷聯對比承接,具體贊賞山茶艷麗從容的姿態;頸聯深入探幽,極力贊賞山茶耐寒喜陽的本性;尾聯問答作結,深情贊賞山茶簡朴易養的品格。對工情切,首尾圓合。詩人巧妙地將對山茶的形容描繪和性格刻畫,融進了個人的際遇情懷,寄託了自己的雅潔情思,別具興味。對山茶,似孕含著一種孤芳自賞、與世無求的贊譽;於個人,似透露出一種潔身自好、與人無爭的慨嘆。

南宋詩人俞國寶的《山茶》,通過賞花寫人,抒發詩人孤高淡泊的情懷:

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 

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 

俞國寶是南宋江西詩派著名詩人之一。號醒庵。性豪放,嗜詩酒,曾游覽全國名山大川,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錦詞佳篇。著有《醒庵遺珠集》10卷。

這首《山茶》,字面似極平淡,但稍加吟味,便覺「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南宋洪邁《容齋隨筆》)這「味」,即在詩人別有一種反常合道的「奇趣」。 

此詩取材便與一般賞花詩大不相同。賞花者中愛山茶者頗多,因它經冬耐寒又繁茂濃艷。高品如寒梅,而花容不似梅的清瘦疏淡。絢麗如牡丹,又不像牡丹的不堪風雨。可謂勁節芳姿,麗質高韻。因山茶品色俱佳,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寄託。常見者大體兩路,一是贊其不避霜雪,一是繪其花之形色。這首小詩卻別有情味地寫詩人慾攜酒攜茶,往東溪賞花的優游而又專注的情狀,從側面贊美山茶。   

首句寫前往賞花,先點出山茶生長之地。這一筆,大有深意。詩人出於自己的奇趣,深解山茶的高韻。這株山茶不依雕欄,不伴亭榭,又不與群芳眾卉為伍,而是「花近東溪居士家」。東溪,不確指某處,但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極僻遠清幽的山明水秀之地,這里沒有塵世的喧雜,而有居士隱此以避世。山茶正是臨清流而伴幽人。這是寫山茶的生長環境,以「東溪」、「居士」點染離凡出俗的超塵之境,突出山茶的不涉塵界,為下文張本。

既然是這樣的一株奇花,怎不讓人心嚮往之?於是詩人要前去觀賞了。賞花這原是極普通之事,無須細說。而此詩詩人卻津津樂道,細寫了欲往賞花時的不尋常的舉動:「好攜樽酒款攜茶」,攜樽帶酒地專往他處賞花,已足見其愛花情意之盛,而他另外還要攜茶,看來是要在花前流連多時了。對山茶百般賞愛的奇趣不可自抑,而「好」與「款」兩個形容詞,更寫出對觀賞山茶特有的殷切、鍾情之狀。至此,詩人為我們繪出了一個人物小象,他喜事將臨,不禁悠然陶然,簡直要手舞足蹈了。

但這畢竟是外在情狀,他那樣的殷切鍾情,想來還別有奧秘吧?是的,他正想著,「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這又是出於奇趣的奇特想像,極寫這株山茶的奇異非凡。山茶確為人間奇花。它有常花的裊娜婆娑,又高大豐腴,「孤根拔地」,「威儀特整」。它可從暮秋開至早春,伴雪怒放,而其花朵又爛熳如火,所以人們贊它「稟金天之正氣,非木果之匹亞」(北宋黃庭堅),「不是尋常兒女花」(南宋王十朋)。山茶有這許多奇特,一首絕句如何寫得出?詩人非常高明,以虛筆暗點,讓讀者以自己的想像把它補足。詩只在奇字上用筆,只強調自己為何酷愛這茶花,原來,它本是天國之物,偶到人間,得以一覽芳容,實為萬幸。再則,仙界奇花,怎能久留人間,一旦玉皇收還天上,人間便永無此花。一個仙凡之別,道盡了山茶迥於眾花的特質。玉皇天上的種種奇想,把詩人賞愛山茶的情感推向高潮,也把對山茶的盛贊推至極點,「反常合道」,新穎自然,不落凡近。   

這首七絕作為詠花詩,它通篇不及花姿花色,只寫賞花。而賞花,又全從賞花人著筆,寫賞花人,又只寫賞花時攜酒攜茶的舉動及當時的心理意念,用筆非常簡約。但「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清·方東樹《續昭味詹言》),所以包蘊多重。「好攜樽酒款攜茶」是主句,逼真欲現地寫出賞花者殷勤、鍾情之狀,而首句、三四句又從不同角度把這一行動的原因補足,於是,全詩都寫詩人對山茶的賞愛之情,這一重表現是非常有力的。 

除此,小詩還有隱含的第二重意蘊,這恰是詩旨所在。這第二重意蘊又有兩層:一是贊山茶的高格,塑造了山茶棄俗離塵、超凡若仙的形象,通過寫別具奇趣的賞花人的厚愛激賞,側寫山茶的奇姿高格。這即所謂詠花。第二層是通過賞花寫人。描繪其優游恬淡之狀和偏愛東溪山茶之高韻的奇情異趣,審美追求,寫詩人孤高淡泊的情懷。此詩實是詠花以言志。 

前人評王維詩說:「王右丞如秋水芙蓉,依風自笑。」(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這里的東溪山茶,不正是流連溪山、翹首出塵的詩人的比照么?

俞國寶賞花歸來後還寫有一首《山茶花》,抒發自己賞花的感受:

玉潔冰寒自一家,地偏驚此對山花。

歸來不負西遊眼,曾識人間未見花。 

    詩中贊美山茶開花於玉潔冰寒之時,生長於偏遠絕塵之地。自己西遊賞花大開眼界,認識了人間從未見過的花。賞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❸ 《可貴的山茶花》原文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11-12/27/c_122493019.htm 這是鄧拓的 可貴的山茶花
可貴的山茶花
---鄧拓
我生平最喜歡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間,幸虧有一盆盛開的淺紅色的「楊妃山茶」擺在床邊,朝夕相對,頗慰寂寥。有一個早上,突然發現一朵鮮艷的花兒被碰掉了,心裡覺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來,放在原來的花枝上,借著周圍的花葉把她托住。經過了二十天的時間,她還沒有凋謝。這是多麼強烈的生命力啊!當時我寫了一首小詩,稱頌這朵山茶花:

紅粉凝霜碧玉叢,
淡妝淺笑對東風。
此生願伴春長在,
斷骨留魂證苦衷。

她的粉紅色花瓣,又嫩又潤,恍惚是脂粉凝成的;襯著綠油油的葉子,又厚又有光澤,好像是用碧玉雕成的;一株小樹能開許多花朵,前後開花的時間,可以連續兩個月。似乎在嚴寒的季節,她就已經預示了春天的到來,而在東風吹遍大地的時候,她更加不願離去,即便枝折花落,她仍然不肯凋謝,始終要把她的生命獻給美麗的春光。這樣堅貞優美的性格,怎能不令人感動啊!
今年春節,我有機會在雲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樣的山茶花。特別是在大理,不但所有的公共場所都遍栽山茶花,而且許多居民的庭院中也盡是山茶花。在這個古老的小縣城裡,春節前夕的街頭,到處擺滿了小攤,出售野生的山茶花。我當時看到這番情景,馬上產生一個強烈的印象,覺得這個小巧玲瓏的古城,把它叫做「茶花城」,一點也不過分。美麗的山茶花,使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變得那麼嬌艷可愛了。仰望蒼山,俯瞰洱海,聽著五朵金花公社的歌聲,看著金花銀花姐妹們熱情的笑臉,人們的生活更顯得豐富而美滿,如詩如畫,永不凋謝,永遠繁榮!
這樣美麗的山茶花乃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特產,而以雲南、四川為最。明代的王世懋,在他的著作《學圃雜疏》的「花疏」中寫道:

吾地山茶重寶珠。有一種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稱,然其色類殷紅。嘗聞人言,滇中絕勝。余官莆中,見士大夫家皆種蜀茶,花數千朵,色鮮紅,作密瓢,其大如杯。雲:種自林中丞蜀中得來,性特畏寒,又不喜盆栽。余得一株,長七八尺,舁歸,植淡園中,作屋幕於隆冬,春時撤去。蕊多輒摘卻,僅留二三花,更大絕,為余兄所賞。後當過枝,廣傳其種,亦花中寶也。

王世懋是江蘇太倉人,為明代著名詩人王世貞的弟弟。從他的這一節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問,江蘇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由四川和雲南移植過去的。王世懋在書中還介紹了黃山茶、白山茶、紅白茶梅、楊妃山茶等許多品種。在他以後,到明代萬曆年間,王象晉寫了一部《群芳譜》,其中對山茶花又作了詳細的介紹:

山茶一名曼陀羅,樹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幹交加。葉似木樨,硬有梭,稍厚;中闊寸余,兩頭尖,長三寸許;面深綠,光滑,背淺綠,經冬不脫。以葉類茶,又可作飲,故得茶名,花有數種,十月開至二月。有鶴頂茶,大如蓮,紅如血,中心塞滿如鶴頂,來自雲南,曰滇茶瑪瑙茶,紅黃白粉為心,大紅為盤,產自溫州。寶珠茶,千葉攢簇,色深少態。楊妃茶,單葉,花開早,桃紅色,焦萼。白似寶珠,寶珠而蕊白,九月開花,清香可愛。正宮粉、賽宮粉,皆粉紅色。石榴茶,中有碎花。海榴茶,青蒂而小。菜榴茶、躑躅茶、類山躑躅。真珠茶、串珠茶,粉紅色。又有雲茶、磐口茶、茉莉茶、一捻紅、照殿紅。

在這里介紹了許多種山茶花的名目和特點,很有參考價值。但是,他說山茶又叫做曼陀羅,後來其他作者也這么說,這一點我卻有另外的解釋。曼陀羅顯然是梵語的譯音,並非我國原有的名稱。而山茶花的原產地的確是我們中國,所以介紹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國原有的名稱,而不應該採用外來的名稱。
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稱和基本特徵。他說:「山茶,葉似茶樹,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到了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更把山茶花分為南北兩大類,一類是以當時的中原,即所謂中州所產的為代表;另一類則是南山茶,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雲南四川等地的山茶花。估計自古迄今南北各地山茶花的種類,總在一百種上下。正如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的,「山茶之名,不可勝數」。這就好比菊花的名目一樣,隨著人工栽培技術的不斷進步,她們的花色品種也必然會越來越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介紹了山茶花的許多用途和醫葯價值。這就證明,她不但可供人們欣賞,而且是人們養生祛病的良友啊!
雖然,最珍貴的山茶花品種,目前還只能在南方溫暖的地帶有繁殖的條件。但是也可以斷定,只要培植得法,她同樣可以適應北方的氣候和土壤,而逐漸繁殖起來,只要條件適宜,山茶花的壽命可以延續很久。據明代隆慶年間馮時可寫的《滇中茶花記》所說:「茶花最甲海內,……壽經三四百年,尚如新植。」看來在我國南北各地,如果經過植物學家和園藝技師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昆明、大理等處最好的山茶花品種,普遍移植,決無問題。這比起在歐洲、美洲各國種植山茶花,條件要好得多了。人們都知道,法國人加梅爾,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曾將中國的山茶花移植到歐洲,後來又移植到美洲。難道我們要在國內其他地區移植還不比他們更容易嗎?
但是,無論天南海北的人,每當欣賞山茶花的時候,都不應該忘記她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這是流傳在雲南白族人民中的一個神話故事。它告訴我們:古代有個魔王,嫉恨人間美滿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變成一片慘白的世界,不讓有紅花綠葉留在人間。但是,人們是愛惜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一位白族的少女,毅然決然地獻出了不朽的青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的鮮血,重新染紅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膽汁重新染綠了花葉。從那以後,山茶花才更加嬌艷地出現在大地上。
怪不得歷來有無數的詩人,寫了無數的詩篇,一致贊賞山茶花的高貴品質。
這里應該首先提到宋代蘇東坡歌詠山茶花的一首七絕。他寫道:

山茶相對阿誰栽?
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
爛紅如火雪中開。

宋代另一個著名詩人范成大,也寫了許多贊美山茶花的詩,其中有一首絕句是:

折得瑤華付與誰?
人間鉛粉弄妝遲。
直須遠寄驂鸞客,
鬢腳飄飄可一枝!

特別應該記住,愛國詩人陸放翁,因為看到花園里有「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曾經寫了兩首絕句,大加贊揚:

東園三日雨兼風,
桃李飄零掃地空。
惟有小茶偏耐久,
綠叢又放數枝紅。

雪裡開花到春晚,
世間耐久孰如君?
憑欄嘆息無人會,
三十年前宴海雲。

在宋代的詩人中,就連曾子固素來被認為不會寫詩的人,也都寫過幾首詩,盡情歌唱山茶花的秀艷和高尚的性格。曾子固的詩中有些句子也很動人。比如,他說:「為憐勁意似松柏,欲攀更惜長依依。」他把山茶花和松柏相比,可算得估價極高了。
後來元、明、清各個朝代都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和畫家,用他們的筆墨和丹青,盡情地描繪這美麗的山茶花。如今,我們生活在東風吹遍大地的新時代,我們要讓人民過著日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對於如此美麗而高貴的山茶花,怎麼能不加倍地珍愛呢!

❹ 誰知道贊美茶花的文章

有啊。
茶花古稱海榴,海石榴。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李白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

❺ 形容山茶花的詩句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句了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好的詩句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形容山茶花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唐】柳宗元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弱植不盈尺,遠意駐蓬瀛。

月寒空階曙,幽蘿踩雲生。

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

芳根悶顏色,徂歲為誰榮?

【唐】溫庭筠海榴

海榴紅似火,先解報春風。

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

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唐】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

【唐】貫休山茶花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宋】陸游山茶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宋】陸游山茶

雪裹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

憑闌嘆息無人會,三十年前宴海雲。

【宋】蘇軾開元寺舊無花,今歲盛開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支里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

【宋】蘇軾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燦紅如火雪中開。

【宋】蘇軾山茶

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宋】陶弼山茶

江南池館厭深紅,零落空山煙雨中。

卻是北人偏異惜,數枝和支上屏風。

【宋】范成大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門巷歡呼十里村,臘前風物已知春。

兩年池上經行處,萬里天邊未去人。

客鬢花身俱歲晚,妝光酒色且時新。

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

【宋】范成大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紅欲燃。

同時不同調,聊用慰衰年。

【宋】辛棄疾浣溪沙·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

墮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

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宋】陸游山茶花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充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

【宋】王之道山茶

開花不與眾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時。

犀甲鶴頭微帶雪,畫屏曾見兩三枝。

【宋】項安世野山茶紅白二種

樟原嶺下野山茶,半是紅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淚,花中隱士自成家。

依稀檐卜稍頭雪,彷佛棠梨臉畔霞。

恐是山君雙侍女,不應臨路久咨嗟。

【元】馬致遠[雙調·掛玉鉤]題西湖》

曲岸經霜落葉滑,誰是秋瀟灑。

最好西湖賣畫家,黃菊綻東籬下。

自立冬,將殘臘,雪片似紅梅,血點般山茶。

【明】歸有光

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

往往開紅花,偏壓白雪中。

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

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

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

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

【明】沈周白山茶

犀甲凌寒碧葉重,玉杯擎處露華濃。

何當借壽長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清】劉灝山茶

凌寒強比松筠秀,吐艷空驚歲月非。

冰雪紛紜真性在,根株老大眾園稀。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詠山茶

火色寧妨臘月寒,猩紅高下壓回欄。

滇中品有七十二,誰能一一取次看。

【清】段琦《山茶花》

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

【現代】郭沫若花與詩(山茶)

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雲嘯做中;

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初見滿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說牡丹不及茶。

楊憑海榴

海榴殷色透廉櫳,看盛看衰意欲同。

若許三英隨五馬,便將濃艷半紫紅。

司空圖紅茶花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王十朋山茶

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兒女花

沈周紅山茶

老葉經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

願希葵藿傾忠膽,豈是爭妍富貴家。

七絕·次韻詩酒齋主詠山茶一隻獨放詩

蕭瑟無情窗外風,知君暖室對隆冬。

殷勤酬謝花一樹,無限芳心春逝蹤。

山茶花詩之問

爭奇斗艷萬千花,嫵媚無塵百態嘉。

不與春風同進退,名枝幾許受人誇。

名枝豈懼苦寒枷,絕世多姿艷麗奢。

敢與芬芳爭主次,不隨白雪伴梅花。

山茶花簡介

山茶花,中葯材名。本品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春分至穀雨為採收期。一般在含苞待放時採摘,曬干或烘乾,用紙包封,置乾燥通風處。功能主治為: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治吐血,衄血,血崩,腸風,血痢,血淋,跌撲損傷,燙傷。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②《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③《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④《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❻ 詠茶花詩詞七絕

詠茶花詩詞七絕
其一:紅茶花

冬至歲末雨兼風,

群芳落英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
綠叢又放一枝紅。

其二:白茶花

茶花花白清更潔,

霜天風里欲偏斜。
一聲吹落江邊月,
人靜獨釣黃昏雪。

作者:吳元龍,筆名天龍山

熱點內容
修花圓藝圖片 發布:2025-05-25 19:45:06 瀏覽:200
春節應用插花 發布:2025-05-25 19:35:25 瀏覽:197
家庭養茶花 發布:2025-05-25 19:34:11 瀏覽:446
鍛造鐵藝花 發布:2025-05-25 19:34:06 瀏覽:639
湖南特色花卉 發布:2025-05-25 19:33:25 瀏覽:630
平價綠植 發布:2025-05-25 19:33:23 瀏覽:314
牡丹藍綉球 發布:2025-05-25 19:29:21 瀏覽:934
七夕閃祝福 發布:2025-05-25 19:27:39 瀏覽:443
蘭花盆小飛蟲 發布:2025-05-25 19:27:37 瀏覽:674
同海花卉 發布:2025-05-25 19:22:54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