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紫羅蘭科學小論文

紫羅蘭科學小論文

發布時間: 2025-04-22 18:40:02

花卉組培論文

不同基質對幾種花卉組培苗移栽影響的試驗研究

摘要:本試驗通過對卡特蘭、大花蕙蘭、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移栽到不同的基質中,比較其成活率和長勢,以期篩選出適宜各種花卉組培苗移栽的基質配方。結果表明:卡特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苔蘚+1/2砂子,移栽成活率高達100%;大花蕙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苔蘚,移栽成活率達100%;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蛭石,其成活率達到98%;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蛭石+1/2草炭,其移栽成活率為96.7%;捕蠅草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椰絨+1/2珍珠岩,其移栽成活率達到100%;長壽花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3珍珠岩+2/3蛭石,其移栽成活率達到96.7%。
關鍵詞: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基質:移栽

當今植物生物技術已發展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生產領域運用生物技術已收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利用組織培養進行種苗的快速繁殖是運用最廣、效果最好的一項生物技術。組織培養繁殖種苗,具有能保持本品種特徵特性,繁殖系數高,繁殖迅速,便於工廠化和集約化生產等特性,是人們廣泛應用的一項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快繁具有常規方法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所以組織培養是快速繁殖和無土栽培技術中較為熱門的植物繁育方法。但在繁殖過程中,移栽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只有移栽成功,組培苗才能實現它的價值。為此,我們對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移栽的基質配方。
l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用天津農學院組培實驗室培養的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為移栽材料。移栽植株的大小為,卡特蘭的葉展開度在2 cm~2.5 cm(厘米)之間,大花蕙蘭的株高在7 cm(厘米)左右,新幾內亞鳳仙和長壽花的株高為3 cm(厘米)左右,非洲紫羅蘭的葉展開度在3 cm(厘米)左右,捕蠅草的株高在3 Cm(厘米)左右。
1.2 方法
1.2、1 組培苗的鍛煉將幾種花卉的組培苗從培養室取出,放置於煉苗室中,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75%左右,避免陽光直射。放置2 d~3 d(天)後,打開瓶蓋,讓幼苗適應外界環境,早晚用噴霧器對幼苗和室內進行噴霧,以維持室內較高的濕度環境。經一個星期的煉苗過程,即可進行移栽。而捕蠅草在煉苗時,不打開瓶蓋,放置3 d~4 d(天)後立即移栽。
1.2.2 移栽基質的准備將苔蘚、樹皮、椰絨等有機基質用1%KMnO4溶液浸泡3 h(小時),之後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做到不殘留KMnO4溶液;把砂子、蛭石、珍珠岩等無機基質收稿日期:2004—03—1366用常規滅菌法滅菌,後配成移栽各種花卉組培苗的基質配方。卡特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苔蘚+1/2砂子;③1/2苔蘚+1/2蛭石;④苔蘚;⑤1/2苔蘚+1/2樹皮。其具體做法就是在盆底分別放置樹皮、砂子、蛭石,然後再在上面放上苔蘚。移栽時要將卡特蘭的根均勻分放於苔蘚之中,要栽緊,栽實,使根系緊密接觸苔蘚,以吸收養份和水份。大花蕙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 苔蘚;②1/2樹皮+1/2碎石;③1/2苔蘚+1/2砂子;④1/3樹皮+1/3椰絨+1/3砂子;⑤蛭石。移栽時在盆底放上砂子,然後在砂子上面分別放上苔蘚、椰絨+樹皮、蛭石。把苗栽直、栽實,不能傷到根。非洲紫羅蘭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 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3蛭石+1/3砂子+1/3草炭;⑤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將各基質按配方攪和均勻,將非洲紫羅蘭栽緊,以防影響根系的生長。新幾內亞鳳仙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2蛭石+1/2砂子。將基質混合均勻後就可栽植新幾內亞鳳仙了。捕蠅草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苔蘚;③1/2蛭石+1/2珍珠岩;④1/2椰絨+1/2珍珠岩。選植株較大的栽植到各基質中。移栽長壽花時選用的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草炭+1/2蛭石;③1/5珍珠岩+2/5草炭+2/5蛭石;④1/2砂子+1/2土壤;⑤1/3珍珠岩+2/3蛭石。直接把長壽花栽植到各基質中。
1、2.3 移栽把基質放到經過消毒的塑料花盆中,組培苗經煉苗後就可移栽了。移栽是用鑷子把各組培苗從培養瓶中取出,分成單株,用清水沖洗干凈根上殘留的培養基,要做到不傷根,然後分別用800倍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植株的根部20 rain(分鍾)。選擇生長勢良好,植株健壯的組培苗,進行移栽。移栽後要用遮陽網遮蔭,並用塑料薄膜覆蓋,要常澆水和噴霧,保持濕度在80%左右;溫度在22℃左右。捕蠅草的移栽苗要放置在裝有水的水槽中,上方加蓋遮陽棚和塑料薄膜,每天進行噴霧和澆水,避免苗子萎蔫。

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卡特蘭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不同基質移栽卡特蘭組培苗成活率的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卡特蘭組培苗的移栽以1/2苔蘚+1/2砂子的復合基質最為適宜,其幼苗移栽成活率可達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其次的移栽基質是以1/2苔蘚+1/2樹皮和1/2苔蘚+1/2蛭石的復合基質,幼苗的成活率在7O%以上;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更差一些;而用蛭石作為移栽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並且植株長勢最弱。說明移栽卡特蘭最好以苔蘚加通透性強的基質為好。2.2 不同基質配比對大花葸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在移栽大花蕙蘭的試驗中,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方對大花葸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大花葸蘭苗的移栽和生長。不同基質移栽大花蕙蘭成活率的比較從表2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植株高度達到10.8 cm(厘米);而以1/2苔蘚+1/2砂子和1/2樹皮+1/2碎石為基質的次之,以1/3樹皮+1/3椰殼纖維+1/3砂子為基質時的成活率更低一些;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差,植株長勢最弱。說明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生長需要較好的通透性,以苔蘚和苔蘚加大顆粒的基質為好。2.3 不同基質配比對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和蛭石為對照對非洲紫羅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比較各種基質中組培苗的成活率和長勢。觀察一個月後,調查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其成活率和長勢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以移栽到蛭石中的其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明顯高於其它幾種基質配比的,成活率達到98%,開展度達11.0 cm(厘米);而以1/2蛭石+1/2草炭、1/3蛭石+1/3砂子+1/3草炭和椰絨為基質的植株成活率和長勢逐漸下降;但以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為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時,其成活率明顯低於其它幾種基質,說明在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時,不宜在基質中添加有機肥料。最適合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的基質為蛭石。2.4 不同基質配比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配方和以蛭石為對照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將移栽後的鳳仙組培苗放入保溫、保濕的塑料棚中,移栽一個月後進行調查。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的移栽適應多種基質,以1/2蛭石+1/2草炭的基質移栽鳳仙組培苗為最好,成活率達到87.1%,植株高度達12.5 cm(厘米);在蛭石、椰絨和1/2蛭石+1/2砂子中組培苗的成活率也較高,生長情況也較好;但在1/2樹皮+1/2碎石中,組培苗的成活率最低,只有33.3%,生長最差,只達5.3 cm(厘米)。說明鳳仙組培苗的生長要求保水性較好的基質,而通透性強的基質不適合鳳仙的移栽。2.5 不同基質配比對捕蠅草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捕蠅草是起源於美洲沼澤地帶的一種植物,其具有捕蟲的功能,是一種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為了研究其組培苗移栽成活的情況,我們選用了3種基質和蛭石作為對照進行捕蠅草的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的捕蠅草移栽配方。移栽一個月後調查其植株成活率和植株長勢用1/2椰絨+1/2珍珠岩移栽捕蠅草時,其組培苗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的最大,達到5.0 cm(厘米);其次是以苔蘚為基質的,成活率為9O%,植株開展度為4.1 cm(厘米);再次為以1/2蛭石+1/2珍珠岩為基質的,成活率為78.6% ;而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低,只有46.7%。這說明以1/2椰絨+1/2珍珠岩配製成的基質更適合於捕蠅草組培苗的生長。2.6 不同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長壽花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5種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長壽花的生長。觀察一個月後,我們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6所示。從表6可以看出,長壽花組培苗在幾種基質中的成活率都比較高,而且植株的長勢也比較接近,說明長壽花適合多種基質的移栽。但其中以1/3珍珠岩+2/3蛭石的基質最適合。

Ⅱ 花卉論文

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研究 作者:魏開雲 羅雁玲 摘要: 花卉是大自然給人類最美好的恩賜,它們可以美化環境,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增進健康,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啟迪;特別是在森林般的硬質建築物里的都市人們,鮮花綠草的環境能使人們感覺干凈、輕松、愉悅和舒暢。本文針對昆明市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昆明地區 園林花卉植物 應用研究 1. 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和分類 1.1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 花卉的定義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上講,花卉僅指觀賞其花或葉子的草本植物。從廣義上講,凡是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並按照一定的技藝進行栽培管理和養護的植物,都稱之為花卉。包括觀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觀葉的(如蕨類、吊蘭等),觀芽的(如銀芽柳的銀色絨芽),觀莖的(如紫竹、斑竹、紅瑞木)等,觀果的(如佛手、觀賞西葫蘆、碧冬茄等),觀根的(如水杉的氣生根、木棉的板根等)。其中,既有高等植物,也有低等植物;既有水生植物,也有陸生植物,氣生植物;既有匍匐矮小的,也有直立高大的;既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木本中有喬木,灌木和藤本等等,種類繁多。城市園林花卉是花卉中主要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種類,其范圍也在日夜擴大。 1.2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分類 觀賞植物種類繁多,習性各異。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氣候分類法,形態分類法,實用分類法。 氣候分類法 即依據花卉原產地的氣候特徵進行分類,因為原產地的氣候條件基本上決定了花卉的生態習性,從而也影響了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等,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分類方法,通常分為4類。 1、熱帶花卉 包括熱帶雨林和季雨林花卉、熱帶高原花卉和熱帶沙漠花卉。這類花卉因原產地的氣候條件是四季高溫無寒,因而其耐寒性較弱,耐熱性強。 2、副熱帶花卉 這類花卉包括4個亞類型:(1)地中海氣候花卉,如非洲菊、唐菖蒲、香豌豆等,都要求有溫和的冬天和涼爽的夏天,在暑熱地區入夏即出生長緩慢或停止。(2)副熱帶季風氣候花卉,如翠菊、山茶、杜鵑等較能適應暑熱,但不耐嚴寒。(3)副熱帶高山花卉,如報春花、龍膽、高山杜鵑等喜涼爽的夏季,忌夏季高溫高濕。(4)高原花卉和副熱帶沙漠花卉,如蘆薈、仙人掌等多漿植物,其突出特點是耐熱耐旱,但耐寒性較差。 3、暖溫帶花卉 這類花卉分2個亞類型:(1)歐洲氣候型花卉,如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等,喜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的氣候;(2)中國氣候型花卉,如牡丹、菊花、一串紅等,比較適應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的氣候。 4、冷溫帶花卉 包括我國東北、西北高寒地區和北美氣候以及中歐、北歐、東歐等地原產的花卉,如百合、黃刺玫、丁香等,這類花卉耐寒性較強,但忌高溫高濕,尤其是百合等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開花不良,極易染病。 形態分類法 草本花卉:即從外形上看沒有主莖或者雖有主莖但是主莖沒有木質化或僅有體基部木質化的花卉,這類花卉按其生命周期的長短又分為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兩類。 木本花卉:指植株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根據其莖干形態及其生態習性分為:喬木、灌木、竹類。 實用分類法 依據用途和栽培管理方式進行分類:1、露地花卉;2、溫室花卉;3、切花及切葉栽培花卉;4、乾花栽培花卉。 2昆明地區常見園林花卉植物 2.1一、二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這類花卉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鳳仙花、雞冠花、波斯菊、萬壽菊、矮牽牛等。 二年生花卉:這類花卉需要在兩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石竹、羽衣甘蘭、雛菊、三色堇等。 2.2宿根、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它們終年常綠或以地下須根越冬或過夏。如菊花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為適應生存需要變成球形,其頂部有肥大頂芽。如仙客來、唐菖蒲。 2.3木本花卉 指植株枝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 喬木:植株有高大的主幹。如香樟、桂花、雲南山茶、海棠梅花、紫薇等。 灌木:植株沒有明顯主幹,分枝能力較強,而且株體生長較為低矮。如杜娟、含笑、山茶、梔子花等常綠灌木,和月季、牡丹、連翹等落葉灌木。 2.4水生花卉 指終年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觀賞植物。按其生態習性及與水分的關系,可分為: 挺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挺出水面。如荷花、千屈菜等。 浮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葉片浮於水面或略高於水面。如睡蓮、王蓮。 沉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全部沉於水中,僅在水淺時偶有露出水面。如蒓菜、里藻。 漂浮植物:根伸展於水中,葉浮於水面,隨水漂浮流動,在水淺處可生根於泥中。如浮萍、鳳眼蓮。 2.5野生花卉 所謂野生花卉,就是未經人工馴化和栽種的草本花卉。雲南是野生花卉的王國,開發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資源的前景非常大,野生花卉株高差異較大,既有匍匐低矮的,也有高達1.5米的。如報春、龍膽等。 3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及示例 3.1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類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綠地景觀已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綜合素質、以及園林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城市建設中,在道路、建築以及必須的構築物之外的空曠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樹木花草等觀賞植物布置起來,創造出花團錦蔟、綠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氣清新的景觀與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來達到人們對園林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環境保護和美化風景藝術等多方面的需求。 3.1.1花卉在園林布置中應用 花卉在城市園林中最常見的應用方式即是利用其豐富的色彩變化的形態等,來布置出不同的景觀。主要形式有花壇、花境、花從、花群以及花台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裝飾柱、廊、籬以及棚架等。 (一)花壇一般多設於廣場及建築物的出入口處和道路的中央,兩側及周圍等處。花壇要求經常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因此多選用植株低矮、生產整齊、花期相對集中、株從緊密而花色艷麗(或觀葉)的花卉種類來布置。一、二年生花卉是布置花壇的主要材料。花壇種類繁多,因季節的不同分為春花壇、夏花壇、秋花壇和冬花壇。因使用的花卉材料不同可分為: 灌木花壇:主要用開花或色葉灌木布置而成。 草花花壇: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配置而成。 混合花壇:用開花灌木以及草本花卉混合配置而成。 專類花壇:應用品種、類別繁多的同一種花卉配置的花壇,如牡丹專類花壇,月季專類花壇,菊花花壇等。詳見附表六。 (二)花境花境是借鑒自然風景中林緣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景觀,並加以藝術提煉而應用於園林景觀布置的一種形式。即以樹叢、樹群、綠籬、矮牆或建築物為背景的帶狀自然式花卉布置,不同種類的花卉以自然斑塊狀混交栽植,其邊緣可以是自然流暢的曲線,也可以是直線,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異。 布置花境應突出其自然和耐粗放管理的特性。因此最好的花材應是宿根和球根花卉。詳見附表七。 (三)花從及花群 花從及花群是將自然風景中野生花卉散生於草坪山坡的景觀借用於園林造景之中,通常布置於開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起聯系和過渡作用;也可用於布置自然曲線型道路的轉折點,使人產生步移景換的感覺;也可點綴於小型院落及鋪裝場地(包括小園路、台階等)之中。較常用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宿根花卉。詳見附表八。 花台和花池 花台是將花卉栽植於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花池則一般平與地面或稍稍高出地面,但其周圍多用磚石等圍起,形成一種池型的封閉空間,類似花壇但面積較小。通常設置於庭院中央或兩側角隅、建築物的牆基、窗下、門旁或入口處。 籬垣及棚架 在景觀配置中,對於籬垣、門楣、窗格、欄桿以小型棚架等也常用花卉材料加以點綴和掩蔽。 岩石園和牆園 岩石園和牆園主要是借鑒自然界中的山野崖壁、岩縫、石隙間散生的野生花卉所顯示的獨特風光而布設的一類園林景觀。 綴花草坪 在觀賞草坪以及遊憩草坪中適量混種一些植株低矮、花葉細小而適應性強、有自播繁衍能力的草本花卉來裝飾點綴,形成綴花草坪。較常用野生花卉混合種植,且以宿根花卉為主,間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水體景觀 在園林中,除了水池、湖面等需要布景點綴外,還常專設一區,創造澗、噴泉、跌水、瀑布等水景,匯於池沼湖泊,栽種多樣水生花卉,布置成水景園或沼澤園。常用布景的水生花卉(包括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蓮、浮萍、蘆葦、千屈菜等。 3.1.2花卉裝飾 花卉作為城市園林造景的主體,除用於露地景觀布置外,還常用於美化室內及建築近旁,創造優美舒適的勞動、生活、休息環境;或應用花卉專為各種集會、展覽場所等進行美化布置,以突出主題,烘托或調和氣氛。 公共場所的花卉裝飾 像車站、碼頭、廣場、影劇院、體育館、博物館、醫院、療養院、商場等這些與人民廣泛接觸的公共場所,一般都有花卉(包括觀賞植物)的適量布置,或供人欣賞、評品,或為了適當遮掩而美化環境,或烘托氛圍,或起標志、分散視線和注意力的作用。 在廣場入口及建築周圍,通常已有園林景觀布置而花卉裝飾只是在節日前後或迎送嘉賓時暫時性的應用。所以首先要保證交通、視線、採光等不受影響,布置時著重整體效果和遠觀效果。可用整齊高大的盆樹或盆花呈對稱擺設,也可用色彩艷麗的花草成排成列布置,或用花卉布置臨時花壇、花帶等。 門廳、過道等處一般都有標識說明,花卉布置應與之相協調,可用觀賞性較強的盆花或三五組團、或散散落落、或設立支架懸掛等來布置,既不影響交通,又不要佔地太多,且觀賞效果良好。 休息室等要求布設精緻的盆花、花籃、盆景等,最好具芳香,既可供人們欣賞,又可消除人們的疲勞、輕松人們的心情等。 節日街道廣場的花卉裝飾一般是用大型盆景配以高大的標語、標牌、畫像、花籃、花球等,以渲染節日喜慶氣氛,色彩上要多用紅、黃、紫等鮮艷亮麗色系。 居住環境的花卉 居住建築中的花卉裝飾主要應用於起居室、餐廳、卧室以及陽台、客廳等處。門窗及陽台護欄最好用蔓性植物花卉加以裝飾,向陽的窗戶或陽台可用金銀花、牽牛花、蔦蘿等組成花檐或綠棚。枝葉下垂的花卉最適合放在窗檯及陽台外沿或懸掛於窗檯中央。有落地窗時可陳設小型花瓶、盆花或微型盆景等。一般窗檯上可放置盆花、插花或盆景來裝飾。室內幾角處最適合用盆花或花瓶加以屏蔽或裝飾,常用常綠觀葉或觀花葉俱美的材料,如鳳梨、綠巨人、發財樹等。桌櫃檯面等適宜選用花色鮮艷或外形精美的盆花、盆景、插花及花籃、乾花、花包等布置,以供近處觀賞,最好選用體量較小的。如新幾內亞鳳仙、仙客來、紅掌等。居室內自然光線較弱,最好選擇喜陰或耐陰性較強的花卉材料。乾花觀賞持久、姿態活潑,也是居室美化的常用素材。 展覽會場的花卉裝飾 花卉展覽因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慶賀展覽、紀念展覽、科普展覽、品種評比展覽等,或兼而有之。 游覽觀賞用溫室的花卉布置 游覽觀賞溫室是在冬季陳列熱帶、亞熱帶花卉供遊人參觀游覽欣賞,使人能在寒冷季節里感到春的溫暖、夏的熱烈,彷彿到了異國他鄉。此外,在寒冷地帶還建造寬敞的溫室,分隔成各種氣候分區,布置組成不同氣候地帶的植物景觀或室內花園。 3.2園林花卉植物的配置 3.2.1花卉造景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則 在花卉配置造景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地域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在花卉配置造景時要因地制宜。選擇花木種類、品種時應以當地鄉土種類為主,引種其他地域或氣候帶的花卉種類時,應按照「氣候、立地相似的原則」進行,並加強相關的科研、實驗,待完全適應後再大規模應用於景觀配置中。要做到科學、安全可靠、節約、有效。 位置相宜的原則 每一座園林、每一片綠地、每一個景點,都會有地勢高低、土壤高燥或低濕、地面空曠而陽光充足或陰蔽而光照不足、四周郁閉而通風不暢或周邊開闊而通風良好、肥沃或貧瘠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在花卉配置時,要注意因位而宜。高燥的陽坡地就應選擇耐旱性強的花卉,低濕處則應選耐水濕的花卉;耐陰的花卉必須栽種在蔭蔽的環境下,避免強光照射,喜光的陽性花卉則必須種植在光照充足的向陽處。 我國傳統的自然式山水園林中,花木配置是非常重視因位制宜的。一般山丘地的配置,以松、柏常綠針葉類花木為主體,以杏、楓香、黃連木、槭樹與竹類等色葉樹木類為襯托,並以杜娟、梔子花、綉線菊等花灌木相間其中,以豐富山林景觀的層次和色彩。而溪谷水邊,通常配置池杉、烏桕、楓楊、垂柳、水竹等植物,以豐富水岸景觀。池塘水體,一般適當栽種觀賞性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浮萍等以點綴水景。住宅區或庭院中可用梅花、海棠、玉蘭、紫薇、桂花、臘梅、紫竹、芭蕉等,配置牡丹、芍葯、等多年生矮生花卉,並結合栽植一些草坪、地被植物,形成喬、灌、花草及地被相結合的立體生態型景觀,保證四時有花、四時有景,花紅草綠,美景宜人。大片的草坪周圍,通常散植雪松、龍爪槐、楓香、叢竹等色形具美,又能遮陰的花木。牆面、廊、架、柱、橋等則常用紫藤、葡萄、西番蓮、葉子花、爬牆虎、常春藤、牽牛花、鳥蘿、金銀花、雞血藤等藤本或蔓性花木。山坡台地,一般栽植野薔薇、迎春、木槿等加以裝飾點綴。 總之,要按照不同的方位、地勢和立地條件,順應花木的生物學特性,照顧游賞美景的需要,做到配置有方,各得其所。 色彩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置時應做到色彩相宜,即花木的色彩(葉色、花色、莖桿和枝條顏色等)應與周圍環境、地理位置、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場景氛圍(喜慶、哀傷、熱鬧、幽靜)等相協調,要能通過花木的色彩、形態等來襯托氣氛、突出主題、創造意境。 在花木配置時,常常用到對比色彩搭配配植,若應用得當,能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可以起到突出主題、烘托氣氛的作用。 此外,在花木配置時還應同時考慮不同色彩給人的視覺感受。如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比如,幽深濃密的片林或風景林往往使人產生神秘莫測的畏懼感,若在其中間植一株或一叢開花或秋色葉鮮艷的喬木或灌木,如銀杏、楓香、樺木、迎春、連翹、黃連木等,於林中空地或林緣,可以使整個片林或風景區活潑而明亮起來,同時還有擴大空間感的作用。紅色是火與血的顏色,給人感覺熱烈、喜慶和奔放,刺激性強,能很好地渲染喜氣洋溢和活潑熱情的氣氛。如街頭小游園中栽植一片石榴,花開時節似一片紅雲;或在地勢高顯的坡地上栽植一叢或一片紅碧桃或榆葉梅,開花後如霞如雲的尉為壯觀。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具有深遠、清涼、寧靜、舒緩的感覺,因此布置以夏季觀景為主的景觀時,多選用藍色色系的花木,如勿忘我、香雪球、桔梗等。紫色具有庄嚴、高貴和浪漫溫馨的感受。園林造景時常用紫藤、紫丁香、洋綉球、美女櫻等以及一些高山花卉,如勿忘我、大葉鐵線等,尤其在花壇布置時常用紫色系列的花木與鮮黃或亮黃色系的花木搭配,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和鮮明的印象。白色悠閑淡雅,是純潔樸素的象徵,給人感覺柔和、淳樸、涼爽和潔凈,通常用來柔化鮮艷的色彩,也常用於夏季景觀的布置。此外,園林造景是通常以白牆為底色,配植枝幹修條的竹類、垂柳或花色艷麗的喬木、灌木等,映襯出美麗如畫的景緻。園林雕塑也常用白色,與周圍的色彩與景觀搭配,更能突出雕塑的主題與意義。 季相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植時應考慮樹木花草的季相變化,使園林景觀因春、夏、秋、冬四季而變換,力爭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在景觀創作中應將地形與植物這兩種與人類最具親和性的造景因子結合起來,在一年四季中表現出不同的景觀題材:春景突出春意盎然—注重植物葉色與春花植物合理搭配;夏景則以夏陰濃郁為主—注重植物自身的形態、郁閉後的遮蔭效果,並用夏花植物來點綴其中;秋景應側重秋果秋實秋色—注重植物的色彩和果實形態等的變化,並點綴葉樹,以強化景觀效果;冬景則宜突出清爽與風寒的冬意—以常綠的松柏等植物與落葉植物巧妙配置而形成豐富的天際線與疏密錯落的空間內容,同時考慮自然風雪冰霜等景觀的因素。這樣既能給人美的感受或美的聯想,又能使人從花木的生長變化中感受到四季的變換、時間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興盛衰亡,增加人對自然的感知和視覺感觀上的刺激。四季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冬季景觀的配置,當然也是園林景觀構造中最難的。其實,樹木花卉在冬季自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一般多採用枝條優美的落葉樹種,配植適量的常綠觀賞樹,如松、竹等以及耐寒性開花花木,如梅花、蠟梅等,充分注意雪景、冰雪的借用等,也可營造出幽靜迷人的冬之景緻。 因景制宜的原則 花木配植造景時除考慮氣候、地理、物候等自然條件外,還應兼顧景觀的人文需要以及造景的目的、功效等人為因子。無論是純朴還是混交,是孤植、叢植還是片植、對植、行植、籬植,都要因景觀主題的需要而選擇。一般,孤植應植於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並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而某一特色花木的集中片植,或由少到多的配植,能烘托出濃郁強烈的景觀氛圍。對植通常適宜於園門、廳堂、橋頭等的兩側,一般選擇冠型優美且規整對稱的花木,如海桐、球柏、黃楊等。行植一般用於園路兩側和建築物的四周,可選用龍柏、銀杏、香樟、棕櫚、玉蘭等樹干高挺,冠型整齊、枝密陰濃的花木。園林境界、樹壇、花壇、草坪周圍、道路的邊緣等通常用黃楊、梔子花、木槿、杜鵑、女貞等密植成籬,以分割空間,並有防護功能。 因質相宜的原則 在花木配植造景時還需要考慮花卉植物的質地和質感差異,所選用的花卉材料質地與質感等都應與所處的環境、造景的目的與意圖相吻合。如垂柳依依,給人的感覺是溫柔與飄逸;櫟、槲等葉質粗糙寬大,給人的感覺是質朴與粗獷;水仙的冰清玉潔、牡丹的華麗富貴、松樹的蒼逸與遒勁、雪松的高貴與清麗,這些都因為其形、其質的不同,應用配置時要充分考慮花材的質感差異,做到「以人為本」,因需取材、因景取材。景物相宜,人物相宜。 珍惜古樹名木的原則 老態龍鍾的古樹名木,以其獨特的審美形態,能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因此,在城市景觀配置時,要珍惜並保護好古樹名木,可以因此、因形、因勢而配置獨特的花卉景觀,來襯托它和修飾它,使人觸景懷古,觀感歲月滄桑、造物的神奇和自然的偉大。 3.2.2花卉造景的意義及國內外動態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植物造景不僅走進了富裕、殷實的現代家庭,也逐漸成為賓館、商場、寫字樓等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耐陰的觀賞植物、無土栽培的應時花卉以及模擬的牆花、草坪等布置而成的室內景觀,使人們身居居室,卻彷彿置身於優美的大自然懷抱,能消除人們的疲勞、恢復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十分崇尚自然,在園林布置中大多借鑒自然界景觀特色,使人們置身其中加入大自然的懷抱,他們十分重視造景植物的多樣性與群落的穩定性。很多國家在保護、培育繁殖、育種創新的同時,還不斷地從國外收集、引種大量的觀賞植物。 植物景觀既能創造優美的環境,又紅又專能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對於這一點,國內國外都已達成共識。但是,在國內有一種重園林建築、假山、雕塑、噴泉、廣場等,而輕視植物的現象。更有偏激者認為中國古典園林是寫意自然山水園,山水便是園林的骨架,挖湖堆山是理所當然的,而植物只是毛發、是陪襯。而今人口稠密,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城市環境惡劣,生活其中的人們所嚮往和追求的自然與古人相去甚遠。因此在構造城市景觀時還應以人為本,將城市與自然相融合,以植物材料為景觀主體,同時借鑒、吸收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精華。應以自然為師,以提高率視率、改善生態環境為住,同時要滿足遊人的觀賞需求,盡量減少使用殺蟲劑、除草劑等等化學葯劑所造成的污染。 參考文獻 陳俊愉.《園林花卉》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陳淏子.《花境》第二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97 雲南省園藝博覽局.《世界園藝博覽園植物名錄》第一版.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1999 陳少風.《庭園調色板》第一版.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王香春.《城市景觀花卉》第一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吳滌新.《花卉應用與設計》第一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Ⅲ 談談莫扎特聲樂藝術作品研究論文

談談莫扎特聲樂藝術作品研究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談談莫扎特聲樂藝術作品研究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紫羅蘭》中表現了詩情畫意的情感這首作品是莫扎特在1785年6月8日創作的,其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成為了當時藝術歌曲題材中的典範,為後來的的舒伯特、勃拉姆等人的音樂藝術創作奠定了德奧藝術歌曲的基礎。

【摘要】 莫扎特是十八世紀歐洲古典音樂的大師,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三十六首藝術類的歌曲,並在其音樂中融和了德奧藝術歌曲風格和浪漫主義情結。賦予了音樂更多超凡脫俗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首個開創德奧歌曲創作的作曲家。本文通過對莫扎特的聲樂藝術作品的分析研究莫扎特音樂中「聲」和「情」的融合。

【關鍵詞】莫扎特;聲樂藝術作品;「聲」與「情」;融合

莫扎特的作品在眾多的音樂大家中並不算多,但是這些作品的風格多種多樣,旋律普遍比較優美,且具有嚴謹的結構,其中很多經典歌曲在藝術歌曲歷史的長河中有著極其重要的藝術地位和價值。在這些作品中有著獨特鮮明的音樂形象和簡單質朴的音樂語匯,創作手法十分的細膩。在音樂中實現了對感情的融合。摸扎特的作品在不同的作品中利用音符和節奏的變化表現了音樂的不同情感,下面筆者就不同音樂風格中蘊含的情感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溫和的情感情感和義大利音樂藝術的融合

在莫扎特《親切的平靜》中主要通過義大利文寫成具有可可風格的精緻、典雅的特徵,歌詞只有四句,內容主要主要表達了對人內心的和平和愛的贊美。在作品中莫扎特將其進行多次反復,其中的情感十分真摯,使人充分感受到和諧之美,同時具有均衡的美感。藉助小廣板的速度,整部作品的旋律十分流暢、優美,情感十分真摯,給人一種對和諧、光明和美好生活印象。這首歌由於自身古典和氣派和優雅從容的風格,經常被女性歌者所喜愛,在音樂會上經常會選擇這首曲子。

二、音樂中的詠嘆

在摸扎特的《見異思遷的鳥》和《我走進樹林》,是其在22歲時為當時的歌唱家奧古斯塔創作創作的,此時他正在Manheim逗留,以上兩首音樂均有著當時十分流行的巴黎詠嘆調風味。前者主要是通譜歌,歌曲中的旋律和織體比較簡單,像宣述調,鋼琴在伴奏中大量運用倚音,音樂風格十分活潑優雅。後面一首《我走進樹林》中充滿了戲劇性,音樂的節奏變化十分快,這個歌曲在莫扎特的創作中特別像充滿著悲劇色彩的詠嘆調。

最需要提的是莫扎特的《當露易澤焚燒她的負心情人的情書時》,雖然有著很長的歌名,但它在莫扎特所創作的歌曲中是特別的。該曲是莫扎特在1787年於維也納創作的,整部曲子是在短短的二十個小結中完成的,其中充分展示了戲劇性和悲劇氣氛,樂曲講述的是一位露易澤的女孩燒毀了她不忠的愛人寄來所有信件的故事。歌聲中宣洩女孩內心的痛苦,有時也會有優美的詠嘆。在鋼琴的伴奏中感情表達十分豐富,音樂形式變化多種多樣,感情強而有力,充分表現主人公內心情緒的起伏。在激盪的音樂中我們彷彿可以看到逐漸化為灰燼的信件和熊熊燃燒的火焰。這首曲子展示了莫扎特的抒情和戲劇才華,作曲家本身不幸人生好像就濃縮在了著短短的一首歌曲中一樣。

三、音樂中的詩情畫意

《紫羅蘭》中表現了詩情畫意的情感這首作品是莫扎特在1785年6月8日創作的,其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在那個時代被認為是詩和音樂的完美融合。很多音樂學者都認為這首歌在德國的歌曲藝術發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這首歌中鋼琴伴奏是音樂史上,首次脫離了歌唱的旋律,保持了獨立性角色,似乎是作家在緩緩的敘述著心聲。這首曲子主要來自《愛爾文和艾爾米蕾》詩篇,其中主要利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作者所嚮往的謙仰和純真的愛情。莫扎特在創作中並沒有進行傳統的分節歌處理方式,而是逐段寫成了一首含蓄並優雅的通譜歌,在描述中蘊含著深情,描述了對紫羅蘭的美好嚮往,並哀嘆其不幸的遭遇。整部音樂像是在哭泣一般,形象逼真,成為了當時藝術歌曲題材中的典範,為後來的的舒伯特、勃拉姆等人的音樂藝術創作奠定了德奧藝術歌曲的基礎。

四、天真的童趣和音樂

1791年莫扎特在即將辭世前創作了三首充滿童趣、天真優美的兒歌《初春》、《渴望春天》和《游戲》,有的人猜測這是莫扎特專門為自己的孩子所作的。歌曲中都使用了分節歌形式,結構簡短,旋律和節奏很質朴,但是音樂的語言聽起來十分美好生動、優美,充滿了天真和童趣。明快歡樂的歌曲,令人難以想像此時的莫扎特正處於貧病交加、生活悲慘的處境。他特曾經說過:即便是我的舌頭已經品嘗到了死亡的味道,但是我仍舊會保持著樂觀的創作心態。事實也正是如此,在他的三篇創作中為人們展示的是一個純凈、光明、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世界,使得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息和希望。

五、音樂中的風趣幽默

在莫扎特的作品中還利用音樂表達了風趣幽默的情感,例如《警告》和《老婦人》。這些不僅是為男低音寫的交響樂伴奏,同時也是未完成的喜劇歌劇的插曲。其中將糖果比作少女,警告天下的父親要像珍藏糖果一樣將自己的女兒保護起來。音樂內容顯示十分幽默。映射了當時社會風尚的敗壞,在音型中具有鮮明的的民間特色,朴實自然,平易流暢,顯示了莫扎特風趣幽默的一面。在《老婦人》作品中,描寫的是一位婦人對年輕人進行了品評,在表情一欄中莫扎特特別標注了要「帶有一定的鼻音」,這對歌者提出了不同尋常的要求。凸顯了作家細致的觀察力和對人物的特點的准確把握。在聲樂旋律中使用了一字一音和局部的顫音,形象的的模仿了老婦人說話的特徵,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徵。

六、小結

本文在結合莫扎特具體作品的基礎上介紹了不同音樂中的利用的音來表現的情,兩者之間實現了很好的融合,達到了良好的音樂效果,創造了莫扎特獨特的藝術品位和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瑋涵.莫扎特藝術歌曲風格特徵及聲樂語言探微——以作品《親切的平靜》為例[J].金田,2014,04期(04).

[2]張天慧,李巧偉.莫扎特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價值[J].人間,2015,(13):100-100.

[3]李翔.莫扎特歌劇、藝術作品用於聲樂教學之探究——以《鞭打我吧》《阿里路亞》為例[J].大家,2011,(02):7-9.

拓展: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以優美、流暢、明朗、樂觀為主要特徵。莫扎特創造性繼承、發展了阿爾貝梯低音寫作手法,增強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國庫泊蘭古鋼琴音樂中裝飾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變了裝飾音的形式,使裝飾音不再僅僅裝飾作用使之為旋律的組成部分。這種新的鋼琴語匯創造,不僅形成了莫扎特鋼琴音樂所特有的纖巧、優雅的風格,而且對19世紀波蘭鋼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響。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第2位大師。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是他創作中重要領域,主要鋼琴作品,有20多部鋼琴協奏曲,鋼琴奏鳴曲20首,還有變奏曲、迴旋曲和幻想曲等。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以優美、流暢、明朗、樂觀為主要特徵。莫扎特在歌劇中表現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顯示在鋼琴音樂中,如鋼琴樂曲中不僅慢板主題氣息、寬廣、悠揚、婉轉,恰似歌劇中的詠嘆調,甚至那些輕捷綺麗的華彩經過句,也都是發自心底的歌唱。莫扎特鋼琴演奏風格,以典雅,精緻,纖巧,細膩而著稱於世。莫扎特創造性繼承、發展了阿爾貝梯低音寫作手法,增強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國庫泊蘭古鋼琴音樂中裝飾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變了裝飾音的形式,使裝飾音不再僅僅裝飾作用使之為旋律的組成部分。這種新的鋼琴語匯創造,不僅形成了莫扎特鋼琴音樂所特有的纖巧、優雅的風格,而且對19世紀波蘭鋼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響。

《第十一鋼琴奏鳴化曲》創作於1778年。1772年莫扎特結束旅行演出後,回到家鄉薩爾斯堡任當地大主教宮廷樂長,為了擺脫大主教專橫、粗暴、野蠻的壓制,希望到別的宮廷謀求職位,於1778年隨母親再度赴巴黎旅行演奏,可是這位當年紅極一時的「神童」,如今在巴黎上層社會卻受到冷遇,謀求職位落空了,母親在巴黎又去世了,盡管遭到這種種不幸,但他仍寫下了5首優秀巴黎鋼琴奏鳴曲,這些樂曲情感內容深刻,大都樂觀、明朗,帶有一種啟蒙時期特有的自信和樂觀,然而樂曲中卻不時流露出悲哀的陰影籠罩著。這5首鋼琴奏鳴曲也標志著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完全成熟。

《A大調 鋼琴奏鳴曲》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首樂曲,而上述莫扎特鋼琴音樂創作手法及其特徵,也充分體現在這首奏鳴曲中。《第十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是由「主題和6個變奏曲目組成的變奏套曲」。

主題:帶有再現二部曲式主題的體裁風格,近似義大利西西里舞曲民謠特性,旋律朴實,明朗富有歌唱性。在性格更為內在而抒情,音樂的安詳情緒接近了莫扎特的精神,而表現出溫暖情感的深度是空前的。主題優美的行板,6/8節拍,A大調,附點的節奏,音樂時值基本上一拍一音,旋律有意簡化,同音反復也為後面變奏留有餘地。在主題的4個樂句中,前半段為8小節,後半段為10小節:每句前半旋律流暢抒情,每句後半音響加厚是和弦式陳述。

而每樂句開始都以西西里舞曲特性節奏開始。主題的呈示部分與再現部分是歌唱性,中間部分主要是舞蹈性。整個主題是歌唱性與舞蹈性相互滲透各有側重。從總的來看「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不能同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抗衡,尤其不能同悲槍,月光,熱情比肩。但是在今天世界成千上萬架鋼琴,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樂譜,永遠是放在一起的,肯定還要繼續到下個世紀,只要人還是人,保有基本的人性……」莫扎特和貝多芬的曲子總是互補的,就像大陽和月亮、樹林和飛鳥、天空和大海、永遠是互補的那樣。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哪裡擺著鋼琴,哪裡就一定有兩位作家的鋼琴奏鳴曲樂譜放在琴上,這叫做不朽。

演奏他的作品必須把握既含蓄、典雅,又玲瓏剔透的音樂風格。具體地說,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旋律性極強。

莫扎特的作品主旋律往往是簡單而極富歌唱性的。彈奏時,應清晰突出,不能草草了事,每一個音符都必須彈得透而不燥,實而不硬,富有一定的韻味。

2.要彈出晶瑩透亮的音樂。

在指觸上要以non Legato為主,用指尖觸鍵,快速而不生硬,奏出均勻清晰的音粒。

3.注重樂句的處理,強弱的對比。 莫扎特的作品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強弱對比,卻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漸強漸弱的曲線。其作品中很少出現f -PPP的強烈變化,但樂句與樂句之間卻經常出現前後照應,強弱對比。有如對話一般,一問一答,錯落有致。有時,短短的兩個樂句,要彈好都並不容易。

首先,每個樂句本身必須要有漸強漸弱的曲線。其次,句與句之間,必須形成強弱對比。如第一樂句可以演奏得稍微弱一點兒,像是在提出間題。

第二樂句,可以演奏得較第一樂句稍強,以達到回答問題的效果。當然,還有其它的處理方法,但都必須有所變化,形成前後力度和強弱的對比。

4.重視譜面上的所有標記。

彈奏莫扎特的作品不允許演奏者有太多的自由處理,而應較嚴格的按照譜面上的所有標記及提示進行演奏。如跳音、連音、休止等。這樣,才能較准確的表達作者的意圖。

5.正確地使用右踏板。

一直以來,彈奏莫扎特的作品是否應該使用右踏板,始終有著爭議。我認為應當使用,但要少而精煉,決不能因為使用了右踏板而使織體清晰度,句法和奏法變得含糊不清。應盡量讓人察覺不到,只是為了音色使一個難以應付的連奏變得更為容易而短時間地使用。恩格爾曾寫過「哲學和美學文獻中的莫扎特」,裡面大量列舉了歐洲哲學家和文學家,是怎樣崇拜莫扎特的,其中說:「兩百年過去了,作為歐洲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莫扎特音樂不僅活著,而且還成為歐洲時代最強音之一。

誰能想像要是沒有了莫扎特音樂,歐洲精神會成什麼樣子呢?世界難免會覺得單調和寂寞。」正如德國作家司湯達所說:「被莫扎特音樂迷住的人,將無法從其他音樂家的作品中得到滿足。」

總之,要演奏和欣賞莫扎特的作品,須在正確理解,恰當地把握之後,才能使它們的美充分顯現出來。莫扎特是個天生的音樂家,他所創作出來的音樂是來自天堂的音樂。物質生活的痛苦,全然不能影響其精神。盡管生活極端悲慘,他的作品卻全無半點陰暗的氣味。都像陽春一般流露著溫暖的光,充滿了生命力。如果說貝多芬是通過音樂表現其復雜的精神生活,是人生的藝術的話,那麼莫扎特則是音樂通過了莫扎特表現其美是藝術的藝術。

莫扎特簡介

莫扎特全名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奧地利薩爾斯堡的一個宮廷樂師之家,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終年36歲。莫扎特從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他4歲跟隨父親學習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時和姐姐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巴黎、米蘭、普雷斯堡等很多地方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這次演出讓莫扎特名聲大噪,甚至被請進維也納的`皇宮,為皇帝做表演。這位音樂神童有著驚人的的創作速度,和輝煌的藝術成就,稱他是天才一點也不為過。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他創作了二十多部歌劇,四十多首交響曲,五十餘首協奏曲,二十七首弦樂四重奏等等,共計六百二十二首作品。莫扎特的音樂節奏清晰明快,旋律悅耳動聽,很多偉人和科學家終生都非常喜愛他的音樂。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他與格魯克、瓦格納和威爾第一起被稱作是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莫扎特的歌劇作品具有強烈的民族性、時代性和社會性。

拓展:聲樂藝術演唱風格

聲樂藝術是音樂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世界各族人民經過時間的積淀、歷史的洗禮,在實踐中發展而來的,是人類文明藝術創造的結晶。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跨越性的貢獻。

一、聲樂藝術演唱風格概述

聲樂藝術,簡單來說就是人們通過科學的練習方法,獲得美妙的聲音運用技巧,並且能夠巧妙地運用歌聲來表達音樂藝術作品中傳遞的思想感情。演唱風格描述的是音樂作品體現的主要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徵。從音樂創作的視角來看,風格指的是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獨特性。關於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分類,社會上比較普遍的分法是:通俗唱法、美聲唱法、民族唱法。

二、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特徵

(一)通俗唱法的特徵

通俗唱法是當今世界藝術發展的潮流,也是音樂藝術發展的產物。它不僅體現了聲樂的流派、藝術發展狀態,也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現象。它簡潔易懂、方便學習、便於表演的娛樂方式,深受大眾的喜愛。它的傳播速度快、演奏氛圍輕松和諧、演奏方式廣泛以及較為直接地表達創作者的情感等特點,使得它迅速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的青睞者。

(二)美聲唱法的特徵

美聲唱法即美妙地歌唱。在一個多世紀前,這種起源於17世紀義大利的演唱風格傳入中國。它旋律優美、音色嘹亮、發音自如,極大地推進了中國音樂藝術的步伐。

(三)民族唱法的特徵

民族唱法由我國民歌發展而來,是一種極具民族烙印和群眾基礎的中國傳統演唱形式。它是中國人民在大自然中辛勤勞作的時候創作出來的,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它廣闊、雄壯、細膩、深邃的特點,展現了中華民族音樂藝術的精、氣、神。

三、對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思考

(一)對待這三種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態度

對於這三種聲樂藝術演唱風格,我們不能憑主觀臆測去評價它們的好壞與否。造詣高深的通俗作品,在唱法上也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它們能准確地借用歌曲抒發心中的情感,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我們要用批判的眼光、揚棄的精神去看待這三種演唱風格,擷取其的精華,丟棄其糟粕。

(二)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多元化

由於社會的進步,聲樂藝術的演唱風格越來越多元化。聲樂藝術不會僅僅囿於一種演唱風格,創作者們將會發揮他們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和才華,讓聲樂藝術演唱風格更加具有藝術的高度。只有三種聲樂藝術演唱風格不斷地融合、不斷地加入新鮮的演唱方式,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妙、空靈、多元化的聲樂藝術。

(三)隨著時代步伐的加快,聲樂藝術演唱風格展現出新的趨勢

由於時代的發展,區域間、民族間文化藝術交流溝通的機會增多,同一個世界、同一種音符的音樂大同思想,將會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的思維和眼界將得到極大的開闊,聲樂藝術將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和朝氣。如今,無論是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還是通俗唱法,都是聲樂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但聲樂藝術並不能拘泥於唱法,甚至可以忽略唱法,只要是科學地、自然地、優美地、舒暢地表達真實情感,都極有可能成為聲樂藝術演唱風格的新趨勢。

(四)跨界演唱風格獨具魅力

跨界演唱風格擁有極強的融合性,將上述三種演唱風格以及原生態演唱風格巧妙地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極具藝術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風格並不是為了演唱方法而存在,而是強調情感的表達與傳遞,豐富了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擴大了音樂市場的發展空間,值得讀者深究。

四、總結

總之,任何一種聲樂作品、演唱形式,都具有其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它們見證了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我們應該懷著包容、尊重、敬仰的態度去看待它們,主動擔當起傳承歷史的責任和使命。

拓展:聲樂藝術的美學構建

一、聲樂的審美概述

(一)旋律美是音樂作品的靈魂。

對歌曲創作而言,也毫不例外。作為音樂與語言結合的綜合形式,音樂是其語言體系建構的核心。聲樂美的魅力,主要取決於曲作的旋律美。曲調的整體構成,又包括旋律、節奏及和聲等。其中,旋律音調是基礎,聲樂的普及與推廣也主要依靠旋律音調的琅琅上口和情感風格的易感明快。音調美首先應該與歌詞所提供的情感或情緒特徵相適應,或是熱情歡快,或是庄嚴雄偉,或是哀婉傷感,或是悲痛欲絕等等,都要在深入挖掘詞意的同時掌握住情感的基調這一總的趨勢。

(二)歌曲的分類。

歌曲有多種形式,從旋律、和聲及節奏在歌曲創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這一角度也可嘗試對歌曲進行劃分。譬如傳統歌曲旋律特別強調「人聲性」,其情感內涵是建立在古典之雅緻基礎上的;多聲部作品就特別講究和聲的編織與協調,具有「原生性」和「學院性」傾向;至於節奏,在非洲等原生住民的音樂中或現代流行音樂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

(三)聲樂演唱的音質美,是聲腔美的造型基礎。

音質本身既是聲音質感的外在標准,也是歌唱發聲效果的顯現,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技術與方法基礎上的。而對技術與方法的欣賞,也是聲樂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對高音崇拜,在歌劇上曾經一度泛濫就是很好的注腳。現在的流行音樂的包裝或明星效應,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建立在歌手獨特的聲腔基礎之上的。這類事例可謂不勝枚舉。

(四)聲樂聲腔的字音美,字音美也是聲腔美的重要構成。就中國聲樂藝術而言,依字行腔的聲音造型方法,就包含了全部字音美的方法與技術總和。即使是西方聲樂藝術,對字音美的追求也是一個優秀的歌唱家必須去努力的。以尼科萊蓋達為例,「蓋達不僅曲目廣泛,他的發音準確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總的說來,優美的嗓音、清晰的發音、無可挑剔的技巧是蓋達的特點。」清晰的吐字構成了歌唱家們完美聲線的基礎,譬如吉利、斯基帕、比約林等蓋達崇拜的歌唱家都顯示了這方面的優點和長處。字音美是「字正腔圓」整體藝術效果的基礎。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掌握與處理字的輕重強弱、高低抑揚、快慢疾徐、頓挫連斷等語氣、語勢,往往也構成歌唱家潤腔的依據。

二、多元化的歌唱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後續的行為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所以要想形成多元化的演唱風格,就必須以多元化的演唱理念作為前提。民族聲樂作為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然形成了一定的審美標准和習慣。演唱者一方面要通過刻苦的訓練和豐富的實踐達到這個標准和習慣;另一方面則要認識到這個習慣和標准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不能突破的。每位演唱者都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嘗試和探索,也只有大膽的創新,才能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

反之,如果僅是一味的模仿,即便是模仿得再像,也會始終處於別人的陰影之下,沒有個人風格,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演唱技術方面,之前的眾多演唱者都對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進行了有機融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演唱者則完全可以進行更多唱法的融合,只要是科學的、優秀的,就都可以為我所用。只有樹立起一種開放的、探索的演唱觀,才能為走出單一化誤區、形成多元化演唱風格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我們從兩個方面概括了聲樂藝術美的總體構成,表明構成美的因素的具體特徵和相互之間的融合關系。我們認為聲樂的審美特徵,一方面蘊涵在歌唱之中,「聲樂性」的多寡強弱是其標尺,聲與情是其核心;另一方面是由聲樂的客觀因素體現的,詞與曲的格調韻味起著風向標的作用。

;

Ⅳ 羅伯特·波義耳的研究成果

在波義耳眾多的科研成果中,還有幾項不能磨滅的化學成就。波義耳常說,「要想做好實驗,就要敏於觀察。」這幾項成就都是實驗中敏銳觀察的結果。
波義耳女友去世後,他一直把女友最愛的紫羅蘭花帶在身邊。在一次緊張的實驗中,放在實驗室內的紫羅蘭,被濺上了濃鹽酸,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用水沖洗了一下,然後插在花瓶中。過了一會波義耳發現深紫色的紫羅蘭變成了紅色的。這一奇怪的現象促使他進行了許多花木與酸鹼相互作用的實驗。由此他發現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作用都能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用石蕊浸液把紙浸透,然後烤乾,這就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
也是在這一類實驗中,波義耳發現五倍子水浸液和鐵鹽在一起,會生成一種不生沉澱的黑色溶液。這種黑色溶液久不變色,於是他發明了一種製取黑墨水的方法,這種墨水幾乎用了一個世紀。
在實驗中,波義耳發現,從硝酸銀中沉澱出來的白色物質,「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就會變成黑色。這一發現,為後來人們把硝酸銀、氯化銀、溴化銀用於照相術上,做了先導性工作。
晚年的波義耳在製取磷元素和研究磷、磷化物方面也取得了成果,他根據「磷的重要成分,乃是人身上的某種東西」的觀點,頑強努力地鑽研,終於從動物尿中提取了磷。經進一步研究後,他指出:磷只在空氣存在時才發光;磷在空氣中燃燒形成白煙,這種白煙很快和水發生作用,形成的溶液呈酸性,這就是磷酸,把磷與強鹼一起加熱,會得到某種氣體(磷化氫),這種氣體與空氣接觸就燃燒起來,並形成縷縷白煙。這是當時關於磷元素性質的最早介紹。
波義耳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正如他所說:「人之所以能效力於世界,莫過於勤在實驗上下功夫。」
波義耳定律(Boyle's law,有時又稱 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溫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力成反比。是由英國化學家波義耳(Boyle),在1662年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在密閉容器中的定量氣體,在恆溫下,氣體的壓強和體積成反比關系。」稱之為波義耳定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公式:V=k/P
V是指氣體的體積P指壓強k為一常數
這個公式又可以繼續推導,理想氣體的體積與圧強的乘積成為一定的常數,即:
PV=k
如果在溫度相同的狀態下,A、B兩種狀態下的氣體關系式可表示成:
PAVA=PBVB
習慣上,這個公式會寫成:
p2=p1V1/V2
波義耳定律的偉大意義波義耳創建的理論——波義耳定律,是第一個描述氣體運動的數量公式,為氣體的量化研究和化學分析奠定了基礎。該定律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學生在學習化學之初都要學習它。
波義耳具有實驗天賦,還證實了氣體像固體一樣是由原子構成的。但是,在氣體中,原子距離較遠,互不連接,所以它們能夠被擠壓得更密集些。早在公元前440年,德謨克里特就提出原子的存在,在隨後的兩千年裡人們一直爭論這個問題。通過實驗,波義耳是科學界相信原子確實是存在的。
波義耳定律的發現歷程波義耳生於伯爵之家,是英國科學協會的會員。在1662年科學協會的會議上,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宣讀了一篇論文,論文描述法國關於「空氣彈性」的實驗。17世紀,科學家對空氣特徵產生了濃厚興趣。
法國科學家製造了一個黃銅氣缸,中間裝有活塞,安裝得很緊。幾個人用力按下活塞,壓縮缸里的空氣。然後,他們松開活塞,活塞彈回來,但是沒有全部彈回來。不論他們隔多長時間做一次實驗,活塞總是不能全部彈回來。
通過這項實驗,法國科學家聲稱空氣根本不存在彈性,經過壓縮,空氣會保持輕微的壓縮狀態。
波義耳宣稱法國科學家的實驗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他指出,活塞之所以不能全部彈回來,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活塞太緊。有人反駁道,如果活塞稍松,四周就會漏氣,影響實驗。
羅伯特·波義耳許諾要製造一個松緊適中的絕好活塞,證明上述實驗是錯誤的。
兩周後,羅伯特·波義耳手持「U」形大玻璃管站在眾會員面前。這個「U」形玻璃管是不勻稱的,一支又細又長,高出3英尺多,另一支又短又粗,短的這支頂端密封,長的那隻頂端開口。
波義耳把水銀倒進玻璃管中,水銀蓋住了「U」形玻璃管的底部,兩邊稍有上升。在封閉的短管中,水銀堵住一小股空氣。波義耳解釋,活塞就是任何壓縮空氣的裝置,水銀也可以看作「活塞」。像法國實驗所期望的那樣,波義耳的做法不會因為摩擦而影響實驗結果。
波義耳記錄下水銀重量,在水銀和空氣交界處刻了一條線。他向長玻璃管中滴水銀,一直把它滴滿。這時,水銀在短玻璃管中上升到一半的高度。在水銀的擠壓下,堵住空氣的體積變成不到原來的一半。
在短玻璃管上,波義耳刻下了第二條線,標示出裡面水銀的新高度和堵住空氣的壓縮體積。
然後,通過「U」形玻璃管底部的閥門,他把水銀排出,直到玻璃活塞和水銀的重量與實驗開始時的重量完全相等。水銀柱又回到它實驗開始的高度,堵住的空氣又回到它當初的位置。空氣果真有彈性,法國科學家的實驗是錯誤的,波義耳是正確的。
羅伯特·波義耳用玻璃活塞繼續實驗,發現了很多值得注意的事情。當他向堵住的空氣施加雙倍的壓力時,空氣的體積就會減半;施加3倍的壓力時,體積就會變成原來的1/3。當受到擠壓時,空氣體積的變化與壓強的變化總是成比例。他創建了一個簡單的數學等式來表示這一比例關系,如今我們稱之為「波義耳定律」。就認識大氣、利用大氣為人類服務而言,這一定律是極為重要的。
《懷疑派化學家》1661年出版,《化學家的故事》,《礦泉的博物學考察》,《關於空氣彈性及其物理力學的新實驗》《關於火焰與空氣關系的新實驗》,《形式與性質的起源》(1666年,一書總結了原子論哲學的要點)

熱點內容
花店的嗆味 發布:2025-04-30 11:16:51 瀏覽:193
老歌一朵雲 發布:2025-04-30 11:10:46 瀏覽:583
宣漢鮮花在線 發布:2025-04-30 11:03:37 瀏覽:684
種橘子籽小盆栽 發布:2025-04-30 10:59:16 瀏覽:453
沒骨畫牡丹 發布:2025-04-30 10:49:52 瀏覽:314
酸棗仁百合湯做法 發布:2025-04-30 10:41:29 瀏覽:744
明草蘭花 發布:2025-04-30 10:37:57 瀏覽:138
玫瑰鯽魚混養 發布:2025-04-30 10:26:01 瀏覽:698
花卉雨滴 發布:2025-04-30 10:17:23 瀏覽:765
鮮花帝王花價格 發布:2025-04-30 09:42:54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