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十一枝康乃馨閱讀

十一枝康乃馨閱讀

發布時間: 2023-08-13 12:00:07

㈠ 《十一枝康乃馨》閱讀答案

1.「今天是母親節,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作者說「今天是母親節」,為什麼還要說明這是「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2.「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媽媽一打康乃馨」一句對全文有何作用? 3.「我們整整一個月沒光顧游戲機室,終於有了小小一筆錢」和哪句話成因果關系? 4,我和弟弟想送媽媽康乃馨,從最初到最後他們所採取的方式可取之處是什麼? 5.為什麼說「她是兩個女兒的母親,我和弟弟都相信她會給我們一些幫助的」? 6.「小小的店鋪彌漫著一種馨香」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7.怎樣理解老闆娘對「我和弟弟」「好孩子」的稱謂? 8.哪句話說明了「向收到鮮花的母親們要一枝」這個主意一定行呢? 9.哪句話交代了今天母親節向母親獻花的特殊意義? 10.與「如我所願」相對應的一句是哪句?與「出人意料」相對應的是哪一句? 11.根據前後文,怎樣理解最後一位主顧老太太說的「多好的孩子」,她為什麼要說「我祝福你們的媽媽」? 12.文章為什麼取名為「十一枝康乃馨」?你認為文章在選材上有什麼特色? 答案:1.作者強調「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絕不是簡單的重復,這既是真實的,又表現了作者的喜悅之情,母親節要給母親獻上鮮花,而且這也是「宿願」了。五月個多麼好的季節呀,星期天又是一個多麼使人盼望的日子呀,更何況又是「第一個」呢?這就如同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一樣,連月份也表達了這種快樂的情緒。2.送給媽媽一打花,本來是既平常又感人的事,可是做起來卻一波三折,正是因為「一直」這個「宿願」,才使得「我和弟弟」「鼓足勇氣」從找事做到要一枝花,該句是「我和弟弟」所做一切的精神支柱。3.送媽媽花的願望由來以久,而這筆購花經費又是忍著盲大』蒔誘惑力積攢出來的,足以說明對母親的理解、孝敬,可以說這一打花是一片情。當這一片情,這來之不易的錢丟了時,自然是驚慌失措,已經快要哭起來了。4.送給媽媽節日禮物,足以表現了孩子們的懂事,更為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向父母要錢來買,首先是從自己最喜歡的游戲中積攢,錢丟失後准備打工去買,最後又別有新意的向送花的母親們各要一枝。5.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做了母親的人往往都有顆善心,她們更能體會做兒女的心情。6.這既是花店真實情況的寫照,也襯託了老闆娘為人的善良和他們的事情能夠成功。此句寫來十分自然,使讀者彷彿嗅到了花香。7.可以說天下做母親的人的心是相通的,當兩個女兒的母親明白他們的意圖後,一個「好」字足以表明了她作為母親的喜悅,一個「好」字是對他們的最高褒獎。此處沒有多餘的話,非常簡略傳神。8.向人家要鮮花,這本來是難以啟齒的,但是鮮花是作為特殊的禮品,在母親節這天又有著極特殊的含義,特別是「我們」之所以要鮮花是有著極特殊理由的。所以主顧在給他們鮮花時並未失去什麼,而是將幸福與他人分享。9.母親節向母親送花本來就極具特殊意義,更何況是最後——次在異國他鄉向母親在母親節時獻上的鮮花。這束鮮花將永遠綻放在母親的心間,它將陪著母親孤身一人在異國度過日日夜夜。「讓媽媽開心」的孩子的任何請求,是任何人無法也沒有道理拒絕的。10.回答這道題要注意前後文的聯系,與「如我所願」相對應的一句是「這個辦法一定行」;與「出人意料」相對應的一句是「我鼓足了勇氣……」。這句話像有些矛盾,其實這反映「我和弟弟」的勇氣,也反映了這一不平常的舉動,不但得到了他人的理解,還得到了極高的贊許。11.老太太對母親節能夠收到兒子的鮮花十分喜悅激動,先是「深深地聞」,這一「深深地聞」,「聞」的豈止是花香,這里有兒子對母親的深情;緊接著表明「二十七張燙金的收據」,這是二十七年來兒子始終如一的孝心;最後掏小費也是這種喜悅之情露。自己的兒子是「多好的兒子」,送花的小孩也是多好的孩子!普天下的母親都喜歡尊重母親、知恩圖報的孩子。老太太「祝福你們的媽媽」是祝福「媽媽」有這樣可親可愛的孩子。12.要買一打康乃馨,「一打」本是十二枝,小孩為什麼不再繼續送花和要花了呢?這有可能是他們就有十一家需要送花,但更主要的是他們送給每家十二枝,要了一枝後剩十一,這些母親都得到十一枝花,母親也自然是十一枝;更主要的是這十——枝花有孩子的一片孝心,也有其他十一位母親的敬意、祝福,一種人與人之間美好的關系躍然紙上,感人至深,令人贊嘆。本文選材詳略得當,送十一處花,僅表首尾兩家,其餘一律省略,使文章短小精悍,簡潔雋永,讀後覺得素色的康乃馨發出陣陣幽香。

㈡ 十一枝康乃馨的閱讀答案

1.從被送花的母親那得來得.
2.因為她們也想把幸福分享給別人.
3.太感謝這些人了.
4.我贊成它同樣表達了母親們對孩子的愛.

㈢ 十一枝康乃馨 閱讀答案(要回答具體些!!!)急,拜託了

1.是我和弟弟送花時不要小費,向十一位收到祝福的母親說明原因要來的。它們代表版了孩子
們對母親的那份愛,也權表達了母親們共同的愛心。
2.因為她們都願意在母親節里將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
3.
還指文中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的十一位母親的美好心靈。
4.
①.語言
②.行動③.神態
答案肯定正確!!!!!!!!!!!!!!!!!!!!!!!!!!!!!!!!!!!!!!!!!!!!
大家一定要頂啊~~~~~~~~~~~~

㈣ 十一枝康乃馨 閱讀答案

1、是我和弟弟送花時不要小費,向十一位收到祝福的母親說明原因要來的。
它們代表了專孩子們對母屬親的那份愛,也表達了母親們共同的愛心。
2、因為她們都願意在母親節里將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
3、 還指文中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的十一位母親的美好心靈。
4、 ① 語言 略
② 行動 略
③ 神態 略
5、兼而有之,「十一支康乃馨」,每一支都承載著孩子與母親之間那份濃濃的相互關愛。

㈤ 寫觀後感作文的方法

如何寫觀後感作文

如何寫觀後感作文,相信很多朋友們在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都想靜下心來好好寫觀後感,電影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那麼大家知道如何寫觀後感作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如何寫觀後感作文的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觀後感作文的方法1

1、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 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 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2、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里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講 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 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 「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3、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 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4、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 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 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 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 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 「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寫觀後感作文的方法2

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形式,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寫讀後感可以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做前准備

深刻地讀懂原文。

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圖非常重要。

找准「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但毋庸面面俱到,建議選准一個「感點」展開論述即可。

寫作時的注意點

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

「感」是文章的重點。對原文須簡要概括,引發「感點」的重點內容可稍具體,但千萬不可大段照抄,否則就本末倒置,沖淡了「感」。更不可寫成「讀後抄」。

勤用雙引號

引用原文重點語句需用上「」。

寫「感」時須密切聯系實際

可以是自身的實際,也可是周圍事物的情況,可列舉具體事例。

讀後感標題

標題可以是《讀有感》或《讀後感》,也可以使用主標題和副標題,如《「給永遠比拿愉快」——讀有感》。

要真情實感

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而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程端禮

優秀例文

《五毛錢的願望》 有感

嘿!泰德司布林來啦!泰德司布林來啦!咦?他真的賣願望嗎?嗯,他真的賣願望。是嗎?是嗎?是,但他的'願望給巫師村的三個孩子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和麻煩啊!

五毛錢就能買一個願望?誰會相信呢?這真的是泰德司布林想讓顧客信任他的象徵嗎?還是他落下的一個陷井?帶著許多充滿童趣的問號,我緩緩打開了封面。

故事虛幻而真實,令人難以置信又令人心服口服。一個個故事引人入勝,帶我走入一個新的文學殿堂。

孩子們的確實現了願望,但那願望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當初想得到的,或者說,乾脆不許更好。看到這兒,我納悶地想:那他們的願望怎麼辦呢?沒關系,司徒米特的商店經營者兼主人公司徒米特也買了一張,幫助三位撤回了願望。

合上這本書,我細想一下,發現其實他們三個人最後都通過出人意料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並且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

看完這本書,我也想起了我的願望:我想看電影,我想遷居於美國,還想周遊世界。我最重要的兩個願望是:我想長命百歲,交許多知心朋友!

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認為我最重要的兩個願望中,第二個願望易如反掌,第一個卻比登天還難。但看完這本書,我認為第一個反而相對容易,第二個卻很難。因為要實現第一個願望只要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研究科學,一定能延長人類的壽命;但取得一個朋友的心、和他交上知心朋友,卻要用真誠的心才能換來。

看完這本《五毛錢的願望》,讓我知道,很多願望不是空想就能得來的,需要付出真真切切的努力。有時候雖然努力的過程很辛苦,結果也未必很好,但是努力的過程就是一種收獲和成功,我們的生活需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付出。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女孩獲了全國文學獎,手裡抱著一個幾乎比她的人還要大的一隻長絨毛熊,另一隻手捧著一張很大的獎狀。我當時羨慕得要死,心想:要是我和她一樣就好了!於是在一個暑假,我認認真真地堅持寫日記,結果水平果然有提高。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時正好有「品味書香,和諧家園」暑期徵文活動,我使出了「看家本領」來認真寫了一篇「讀《親親我的媽媽》有感」,最後終於獲得了小學組三等獎,並在這學期末抱得獎品歸。媽媽抱著我親了又親,說:「寶貝這么小,竟然就會給媽媽『賺錢』了!多好的獎品啊,謝謝寶貝!」現在想起來,原來實現願望的途徑不是向媽媽要來某樣東西,或者向別人伸手去要,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換來,這努力和汗水換來的一切我感到特別幸福和快樂。

每當我有了一個新的願望,我就會想起這本《五毛錢的願望》,並且會翻翻這本書,它,給了我一把實現願望的鑰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著名的童話故事,為我們生動地講述了一個新年的夜晚,一位小女孩光頭赤腳地在街頭賣火柴,她又冷又餓,痛苦地忍受著,她幾次點燃火柴,眼前出現一個又一個幻像,最後帶美好的幻想,臉帶微笑,凍死在牆角的故事。

讀著這篇故事時,我的鼻子酸了,眼淚就像斷線的風箏不停地往下流。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人們合家團圓的那個新年的夜晚,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而不敢回家,最後被凍死在那又冷又硬的牆角。

想想那時,看看現在,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汗水為我們帶來如今幸福安逸的生活。生活在黨的陽光下的我,從小就在爸爸媽媽呵護下長大,好似一朵朵溫室的小花,燦爛奪目,卻經不起一丁點風吹雨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每天吃飽穿暖,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甚至有時常常會因為飯菜不合口、衣服不好看而與家長耍脾氣,比起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覺得自己太不懂事。我想今後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聽爸爸、媽媽的話,不挑食、不偏食,不任性,學習之餘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爭取做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

《十一枝康乃馨》讀後感

昨天看了作家蔁苒寫的《十一枝康乃馨》,讀後令人感動。故事講的是蔁苒弟兄倆為了在母親節來臨時給母親送上一份特殊禮物——十一枝康乃馨,而到花店打工的故事。我想,當他的的母親收到這份特殊的禮物時一定會很驚喜,而且知道花的來歷時,還會流下感動的淚水。我想起膾炙人口的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一枝康乃馨,傳遞的是孩子對慈母的濃濃愛意。

「母愛如水」,母親的愛很細小,有的時候表現在一根針,一杯水。我們漸漸地長大了,而母親卻漸漸老了,有了皺紋和白發,我們關心她們關心得很少,而母親的目光依然一如既往地注視著你,伴你成長。

我們出生出來,母親就把愛傾注在我們身上,一點一滴,我們認為理所當然。就像我的媽媽,每天第一個起床為我准備早飯;變著花樣燒我愛吃的菜;當我生病的時候,她總陪在我的身邊;我考試不好受委屈的時候,她總是安慰我、鼓勵我;當我受到老師的表揚而得意洋洋的時候,她總是提醒我要繼續努力。而我從來都沒有對媽媽說過一聲「謝謝」,而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認為這些都是應該的。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是我們一生的財富。想到這,我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兒時的童謠:「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我靈機一動,不經意間看到剛買的豌豆還沒摘呢,於是我連忙開始剝豆子。漸漸地,我的指甲剝疼了,我並不氣餒,想到媽媽為我的病能很快好起來,天天陪在我的身旁,我立刻又充滿了力量,繼續剝下去,終於大功告成了。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已經剝好的豌豆,欣慰地笑了:「我們的凱月真的已經長大了。」 我們其實應該經常關心父母,感恩父母呀。

㈥ 《十一枝康乃馨》閱讀答案

1、是我和弟弟送花時不要小費,向十一位收到祝福的母親說明原因要來的。
它們代表了孩子們對母親的那份愛,也表達了母親們共同的愛心。
2、因為她們都願意在母親節里將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
3、 還指文中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的十一位母親的美好心靈。
4、 ① 語言 略
② 行動 略
③ 神態 略
5、兼而有之,「十一支康乃馨」,每一支都承載著孩子與母親之間那份濃濃的相互關愛。

㈦ 《十一枝康乃馨》閱讀答案

1.「今天是母親節,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作者說「今天是母親節」,為什麼還要說明這是「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2.「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媽媽一打康乃馨」一句對全文有何作用? 3.「我們整整一個月沒光顧游戲機室,終於有了小小一筆錢」和哪句話成因果關系? 4,我和弟弟想送媽媽康乃馨,從最初到最後他們所採取的方式可取之處是什麼? 5.為什麼說「她是兩個女兒的母親,我和弟弟都相信她會給我們一些幫助的」? 6.「小小的店鋪彌漫著一種馨香」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7.怎樣理解老闆娘對「我和弟弟」「好孩子」的稱謂? 8.哪句話說明了「向收到鮮花的母親們要一枝」這個主意一定行呢? 9.哪句話交代了今天母親節向母親獻花的特殊意義? 10.與「如我所願」相對應的一句是哪句?與「出人意料」相對應的是哪一句? 11.根據前後文,怎樣理解最後一位主顧老太太說的「多好的孩子」,她為什麼要說「我祝福你們的媽媽」? 12.文章為什麼取名為「十一枝康乃馨」?你認為文章在選材上有什麼特色? 答案:1.作者強調「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絕不是簡單的重復,這既是真實的,又表現了作者的喜悅之情,母親節要給母親獻上鮮花,而且這也是「宿願」了。五月個多麼好的季節呀,星期天又是一個多麼使人盼望的日子呀,更何況又是「第一個」呢?這就如同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一樣,連月份也表達了這種快樂的情緒。2.送給媽媽一打花,本來是既平常又感人的事,可是做起來卻一波三折,正是因為「一直」這個「宿願」,才使得「我和弟弟」「鼓足勇氣」從找事做到要一枝花,該句是「我和弟弟」所做一切的精神支柱。3.送媽媽花的願望由來以久,而這筆購花經費又是忍著盲大』蒔誘惑力積攢出來的,足以說明對母親的理解、孝敬,可以說這一打花是一片情。當這一片情,這來之不易的錢丟了時,自然是驚慌失措,已經快要哭起來了。4.送給媽媽節日禮物,足以表現了孩子們的懂事,更為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向父母要錢來買,首先是從自己最喜歡的游戲中積攢,錢丟失後准備打工去買,最後又別有新意的向送花的母親們各要一枝。5.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做了母親的人往往都有顆善心,她們更能體會做兒女的心情。6.這既是花店真實情況的寫照,也襯託了老闆娘為人的善良和他們的事情能夠成功。此句寫來十分自然,使讀者彷彿嗅到了花香。7.可以說天下做母親的人的心是相通的,當兩個女兒的母親明白他們的意圖後,一個「好」字足以表明了她作為母親的喜悅,一個「好」字是對他們的最高褒獎。此處沒有多餘的話,非常簡略傳神。8.向人家要鮮花,這本來是難以啟齒的,但是鮮花是作為特殊的禮品,在母親節這天又有著極特殊的含義,特別是「我們」之所以要鮮花是有著極特殊理由的。所以主顧在給他們鮮花時並未失去什麼,而是將幸福與他人分享。9.母親節向母親送花本來就極具特殊意義,更何況是最後——次在異國他鄉向母親在母親節時獻上的鮮花。這束鮮花將永遠綻放在母親的心間,它將陪著母親孤身一人在異國度過日日夜夜。「讓媽媽開心」的孩子的任何請求,是任何人無法也沒有道理拒絕的。10.回答這道題要注意前後文的聯系,與「如我所願」相對應的一句是「這個辦法一定行」;與「出人意料」相對應的一句是「我鼓足了勇氣……」。這句話像有些矛盾,其實這反映「我和弟弟」的勇氣,也反映了這一不平常的舉動,不但得到了他人的理解,還得到了極高的贊許。11.老太太對母親節能夠收到兒子的鮮花十分喜悅激動,先是「深深地聞」,這一「深深地聞」,「聞」的豈止是花香,這里有兒子對母親的深情;緊接著表明「二十七張燙金的收據」,這是二十七年來兒子始終如一的孝心;最後掏小費也是這種喜悅之情露。自己的兒子是「多好的兒子」,送花的小孩也是多好的孩子!普天下的母親都喜歡尊重母親、知恩圖報的孩子。老太太「祝福你們的媽媽」是祝福「媽媽」有這樣可親可愛的孩子。12.要買一打康乃馨,「一打」本是十二枝,小孩為什麼不再繼續送花和要花了呢?這有可能是他們就有十一家需要送花,但更主要的是他們送給每家十二枝,要了一枝後剩十一,這些母親都得到十一枝花,母親也自然是十一枝;更主要的是這十——枝花有孩子的一片孝心,也有其他十一位母親的敬意、祝福,一種人與人之間美好的關系躍然紙上,感人至深,令人贊嘆。本文選材詳略得當,送十一處花,僅表首尾兩家,其餘一律省略,使文章短小精悍,簡潔雋永,讀後覺得素色的康乃馨發出陣陣幽香。本文來自: [好語文網][ http://www.goodyw.com]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goodyw.com/mod_article-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1336.html

㈧ 十一枝康乃馨 閱讀答案(要回答具體些!!!)急,拜託了

1.是我和弟弟送花時不要小費,向十一位收到祝福的母親說明原因要來的。它們代表了孩子
們對母親的那份愛,也表達了母親們共同的愛心。
2.因為她們都願意在母親節里將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
3. 還指文中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的十一位母親的美好心靈。
4. ①.語言 ②.行動③.神態

答案肯定正確!!!!!!!!!!!!!!!!!!!!!!!!!!!!!!!!!!!!!!!!!!!!
大家一定要頂啊~~~~~~~~~~~~

㈨ 幫我做一下語文閱讀題。急!!!謝謝了.半小時之內給我答案。謝謝了!

1.本文寫的是一對和家人在外地的兄弟,為了給媽媽十一枝康乃馨做為節日禮物,而想出向每一位客人要一枝的辦法的故事。

2.花店老闆也是位母親,她能夠感受的到兄弟二人對母親深深的愛,所以她會給予兄弟二人幫助。

3.這是我們跟媽媽在這里過的最後一個母親節——你知道我們多想送媽媽一束康乃馨,叫媽媽開心。

4.十一枝康乃馨,是貫穿本文的主要事物,每位顧客只留十一枝康乃馨,而兄弟二人最後也得到了十一枝康乃馨。表面上是給母親節日禮物,更深層的是對母親的深深的愛。十一枝康乃馨最為文章的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主體內容,明確了主旨。

熱點內容
七夕的念白 發布:2025-07-01 15:36:51 瀏覽:906
櫻花森乒乓 發布:2025-07-01 15:36:46 瀏覽:582
驛路蘭花 發布:2025-07-01 15:34:21 瀏覽:6
湯陰花卉商店 發布:2025-07-01 15:33:34 瀏覽:737
西蘭花不多 發布:2025-07-01 14:55:37 瀏覽:811
藍天竺花語 發布:2025-07-01 14:48:55 瀏覽:921
情人節陪我的人 發布:2025-07-01 14:25:08 瀏覽:389
情人節復雜 發布:2025-07-01 14:24:09 瀏覽:308
木蘭花海樂園一日游 發布:2025-07-01 14:16:36 瀏覽:622
花藝國家隊 發布:2025-07-01 14:14:38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