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根腐病圖片

杜鵑花根腐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13 01:52:34

1. 杜鵑花根腐病怎麼治

杜鵑根腐病由半知菌類鐮孢霉引起,病率雖不高,但杜鵑感染後死亡率極高。在杜鵑的專栽培管理中必須重視對根腐病屬的防治。措施如下:
1、土壤處理。當杜鵑確定患根腐病後,應及時對死株及盆土進行處理。對鄰近的植株可先用酌量高錳酸鉀加新高脂膜浸泡或淋洗全株,然後用凈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噴灑。移栽後及時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2、水肥管理。要改善場地的通風條件,增加光照。在植株生長過程中合理澆水,切忌濕度過大。適時增施鉀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現蕾後注意定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3、葯劑防治。在每年5月份用酌量甲基托布津加新高脂膜塗抹於主幹進行防控,每7~10天塗抹1次,連續塗抹3次。

2. 杜鵑花的根腐病有哪些症狀

(1)症狀:杜鵑花根腐病一般先從須根開始發病。在根部感染真菌,病根專變褐腐爛,並蔓延到上部根屬區,圍繞須根基部形成一個紅褐色的圓斑,病斑不斷擴大,深達木質部,使病根變黑褐色而死亡。病菌萌發休眠孢子,然後休眠孢子遇到合適的條件繼續擴大,從須根向小根再到大根蔓延。

(2)病原:該病是由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的幾個不同種真菌侵染引起的。該病菌是土壤習居菌,在土壤中能長期營腐生生活,也能寄生為害生長衰弱的寄主植物。當根系生長衰弱時,容易遭受此種病菌的侵染。因此,當肥力不足,尤其缺乏磷鉀肥時,此病害較嚴重。

(3)防治方法:①加強水、肥、土的綜合管理。合理灌溉,防止土壤過濕,增施肥料,增強樹勢,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勤中耕除草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防止病害的蔓延危害。②發現苗木根部染病,應及時拔除燒毀。③發病前用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50%苯來特1000~2000倍液,或50%的代森鋅500倍液噴灑,或用150倍的硫酸銅液澆灌根部,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杜鵑花常見病蟲害根腐病是怎樣的

根腐病,此病多發生在根頸部位,發病率不高,但染病後死亡率很高回

(1)病害症狀莖基答部和主根出現水漬狀褐斑,引起軟腐並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漸蔓延,疏導組織被破壞,最後導致受害枝條或全株枯萎死亡

(2)發病條件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並能長期存活,當根系生長衰弱盆土中澆水過多或長期積水時易得此病

(3)防治措施

①加強通風,增加早晚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噴灑25%多菌靈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

③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淋洗全株,清洗消毒,並換新土上盆

4. 杜鵑花為什麼會枯萎掉葉

杜鵑花枯萎掉葉有以下幾點因素:若是土壤里長期缺水導致的,就要適當的澆水,但不能一次性過量澆水。若是環境封閉導致的,就應多開窗透氣或是經常搬到室外。若是肥量大或濃度高導致的,就向盆中澆水稀釋肥料。若是養殖環境陰暗導致的,就搬到光線好的地方養一段時間。

三、沖肥

原因:給它施肥過量,或是使用的肥料濃度較高,發生肥害之後植株就會變乾枯,還會掉葉子。

解決方法:這時可以向盆土裡多澆一些水,讓濃肥隨著水分流出花盆。在後期施肥的時候不但要把控好量,還要控制好肥的濃度,可選用翠姆水溶肥。

四、見光

原因:植株在生長過程中是要見光的,要是長期不能接受光照,處於較為陰暗的環境,就會出現這種症狀。

解決方法:應將植株搬到光線好的地方,但是不能一下子被強光照射,應逐漸的增加光照,並適當的補水即可。

5. 杜鵑花病害及防治辦法

杜鵑花褐斑病

杜鵑花發病時,葉面會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會形成不規則的大斑點,隨之葉片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的花蕾發育。褐斑病常發生於梅雨季節及濕度較大的天氣。

日常養護中,注意增加環境濕度,但也要及時通風透光。及時增施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若發現植株染病,幾十年摘除葉片,並噴灑波爾多液。
杜鵑花黃化病

杜鵑花黃化病主要是因為缺鐵,尤其是在土壤偏鹼的地區,會出現植株遲綠現象。嚴重時,葉片邊緣焦黃。杜鵑花的黃化病在頂端的葉片表現最為明顯,都是因為缺鐵導致的。

定期噴灑硫酸亞鐵溶液或礬肥水,當然家用食醋也可以。若植株黃化嚴重,可以在盆土中用筷子戳幾個15厘米左右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溶液澆灌,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壤中的鐵元素。
杜鵑花根腐病

發病時,杜鵑的根莖部分出現褐色的水漬狀斑點,後期逐漸濕腐化,並逐漸向上蔓延。最終會導致植株萎蔫,頂芽不發,根系腐爛,發育不良。葉片也會脫落,部分的枝條或整個植株呈現黑色光桿狀。

在日常養護中,正確澆水,最好選用雨水、河水、湖水或池塘水,井水或自來水要放置2~3天後澆灌。另外發病時及時噴灑殺菌葯劑,嚴重時可將植株脫盆清洗根部。

6. 杜鵑花枯萎了還能救活嗎

杜鵑花枯萎有很多原因,看看是那種原因,才能知道是否可以救活。

1、若是環境改變導致的,需要改變環境,增加通風和澆水。

2、若是營養不足導致的,就要增加養分的供給。

3、若是施肥不合理引起的,就要適當施肥,不能過於頻繁,施用的肥料也不能太濃。

拓展資料:

具體情況解決方法

一、改變環境

1.原因:如果是新買回來的植株,那麼很可能會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出現植株枯萎的情況。

2.解決方法:這種情況需要多給植株通風,多讓植株接觸外面的空氣,並且要多給植株的周邊澆水,保證植株的水份供應,等植株慢慢的適應了新的環境以後,就會慢慢的活過來的。

二、增加養分

1.原因:植株在天暖的時候就會長出芽孢,在植株長芽孢的時候如果養分不足,是會導致植株枯萎的。

2.解決方法:在天暖前就要慢慢的給植株增加養分,等到植株在發芽孢的時候要循序漸進的把養分的供給量提上去。

三、合理施肥

1.原因:過多的給植株施加肥料,會因為施加肥料的濃度太大,植株接受不了,出現枯萎的情況;若是施肥少了的話會因為營養達不到植株的需求出現植株枯萎的問題。

2.解決方法:給植株施加肥料要定時定點定量,不能想起來就給它多施,想不起來就不給施。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要保證給植株施加的肥料不能太濃,不然不但達不到施加肥料的目的,還會因為施肥不合理給植株帶來健康損害。

7. 杜鵑花 根腐病怎麼治

根腐病對杜鵑花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威脅,其發病率雖不高,但染病後死亡率很高。根腐病侵染杜鵑的根系及根頸部。發病初期營養根先出現壞死,地上部分生長不良,展葉比正常植株遲,葉片變小,無光澤、發黃,老葉早衰脫落。發枝數量少,新梢纖細短小,比健株明顯瘦小。主根和根頸受侵染均變為褐色腐爛,表皮常常剝離、脫落,地上部葉片凋萎下垂。發生嚴重則全株枯死。根上出現褐斑、軟腐等症狀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乾枯後有時出現較大型黑褐色粒狀物,即病原菌菌核。
病原為鐮孢黴菌(Fusarium moniliforme),屬半知菌類真菌。由於離地面較近,根莖部位往往潮濕,陽光不足,半知菌類鐮孢屬真菌活動頻繁,病植物殘體多、苗圃多年連續種植杜鵑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除苗圃內的病殘體,減少侵染來源。
②生長季節及時拔除病株,連同周圍的土壤一起移走,之後進行消毒處理。改善栽培條件,控制病害的發生。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栽植杜鵑。無土栽培時可選用樹皮(硬木樹皮、松樹皮)堆肥作基質,樹皮與砂子的混合基質比泥炭和砂子的混合基質發病明顯地降低。據分析,樹皮中含有抑霉物質。搭棚栽培降低土壤濕度,用硫酸鋁和硫磺粉調節土壤pH 值。重病地實行輪作。土壤和栽培基物的消毒:土壤和基物可以用太陽能進行消毒,也可以用熱蒸汽消毒;
③土壤也可以用農葯處理,常用農葯有敵克松、多菌靈等,灌施或拌土混施。在不影響觀賞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栽種抗病品種,尤其是老苗圃。

8. 杜鵑花根腐病的表徵及防治措施

杜鵑花根腐病,是一種由鐮孢黴菌引起的土傳病害,多發生在杜鵑花的根莖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潮濕,陽光不足,半知菌類鐮孢屬真菌活動頻繁,一旦侵入皮層,不久即會引起腐爛,雖然發病率雖不高,但染病後死亡率很高,病菌一旦侵入皮層,不久即會引起腐爛,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干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應注意採取如下措施: 1、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後,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 2、對鄰近的植株可用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並用凈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噴澆。 3、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塗抹主幹,每7天至10天塗一次,連續三次,預防感染。

熱點內容
七夕的念白 發布:2025-07-01 15:36:51 瀏覽:906
櫻花森乒乓 發布:2025-07-01 15:36:46 瀏覽:582
驛路蘭花 發布:2025-07-01 15:34:21 瀏覽:6
湯陰花卉商店 發布:2025-07-01 15:33:34 瀏覽:737
西蘭花不多 發布:2025-07-01 14:55:37 瀏覽:811
藍天竺花語 發布:2025-07-01 14:48:55 瀏覽:921
情人節陪我的人 發布:2025-07-01 14:25:08 瀏覽:389
情人節復雜 發布:2025-07-01 14:24:09 瀏覽:308
木蘭花海樂園一日游 發布:2025-07-01 14:16:36 瀏覽:622
花藝國家隊 發布:2025-07-01 14:14:38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