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之變
❶ 康乃馨變色實驗的做法
康乃馨的抄變色實驗主襲要是發現氯氣或者是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一個實驗。
可以把氯氣或者是二氧化硫氣體通入裝有康乃馨的燒杯中。
在實際操作也可以用磨口瓶來進行,保證其中的氣體都置換成漂白性氣體以後,然後蓋上瓶塞就可以了。
康乃馨會逐漸的褪去顏色。
❷ 康乃馨黃葉的原因和處理辦法
一、花土不適
1、原因:如果養護的時候使用了肥力不足、偏鹼性的花土,或者是養護了多橡寬年沒有為它更換花土,它就可能會因為土壤不適合而孝如游出現黃葉。
2、處理方法:此時需要先准備一些松軟透氣、呈微酸性的花土。然後將植株脫盆洗根以後,種入新的花土裡面養護。
❸ 康乃馨革命什麼時候發生的康乃馨革命的結果及影響
康乃馨革命(葡萄牙語:Revolução dos Cravos,英語:Carnation Revolution),又稱四·二五革命,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發生的一次軍事政變。
事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薩拉查極右派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屬殖民地獨立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薩拉查政權失去了許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援。
事件過程
一些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簡稱MFA),於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發起政變,期間並有許多平民自發參與。在政變期間,軍人以手持康乃馨花來代替步槍,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來。此革命推翻了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42年),之後引發了兩年混亂的歲蔽"過渡時期", *** 更替頻繁,10年內更換15個總理。
事件影響
葡萄牙
與普通暴力革命相對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來達成目標,而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獲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
澳門
1557年葡萄牙進攻廣州失利後,明朝當局曾將澳門租借給葡萄牙商人。而直至1887年,葡萄牙 *** 與清朝 *** 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
1974年葡萄牙革命成功,葡萄牙 *** 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灶扮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1976年,《澳門組織章程》和《葡萄牙共和國憲法》先後頒布,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1979年中葡建交,之後於1987年葡中雙方簽訂《中葡聯合宣告》,為後來解決澳門前途問題打下基礎。為紀念此日,澳門市政廳把南灣湖兩處街道,命名為四月二十五目前地(Praceta 25 de Abril)及四月二十五日街(Rua 25 de Abril)。澳門回歸前,自由日為澳門公眾假期,回歸後被取消。
原本葡萄牙在澳門有駐軍,而葡國駐澳軍隊在隱雀灶康乃馨革命爆發後全部撤出,澳門於1976年1月自立軍事化保安部隊。
東帝汶
由於康乃馨革命的影響,葡萄牙當局宣布放棄所有殖民地,其中包含東帝汶。而東帝汶的葡國駐軍撤出後,印尼蘇哈托政權派兵侵佔東帝汶;由於受到葡萄牙殖民文化影響、信奉天主教的東帝汶人,對印尼以 *** 教徒組成的 *** 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意識,爆發了長達24年的獨立戰爭,直至1998年蘇哈托政權倒台;東帝汶於1999年通過獨立公投,並於2002年正式獨立及加 *** 合國。
非洲
葡萄牙曾據有的殖民地,如非洲的安哥拉和莫三比克等地,自從葡萄牙當局在康乃馨革命爆發後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後,葡國殖民 *** 與駐軍也連帶撤出,導致世界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非洲前葡屬殖民地一獨立就陷入決定權真空,各派系與被捲入的周遭鄰國爆發了內戰;前殖民地莫三比克、安哥拉獨立後即爆發多年內戰,尤其是安哥拉內戰,交戰雙方分別獲得古巴和南非的支援,一度加劇了內戰情勢。葡萄牙被迫收容多達100萬葡裔難民,在葡萄牙稱之為"歸僑"(Retornados)。
民主化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系教授亨廷頓將此次革命視為第二次民主化與第三次之間的分界點。
❹ 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為什麼又被稱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曾經是海上霸主,它在海外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二戰結束了之後,大多數國家都自願或者是不得不放棄殖民地,可是當時的葡萄牙薩拉查政權不願意放棄葡萄牙的殖民地,為了維護殖民地的統治,葡萄牙每年都要花費很多軍費,這讓民眾和一些軍官不滿。這些軍官就發動了軍事政變,他們當時拿著康乃馨,於是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又被稱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人的康乃馨革命是一場非常成功的革命,它實現了葡萄牙人民的自由理由,又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所以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稱頌。這給了其他國家人民啟示,談判溝通比暴力政變更加好,也希望大家都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❺ 康乃馨的故事
康乃馨背後的小故事:
1、在希臘神話中,則有許多關於康乃馨的傳說,相傳希臘有一位以編織康乃馨花冠為生的少女,手藝精巧,深受畫家、詩人的欣賞,卻因為生意興隆,招來同業的妒忌,終致被暗殺。
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將她變成秀麗的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聖的地位。
2、在法國,則傳說康乃馨是女神黛安娜害怕被一位英俊瀟灑的牧羊童誘惑,而將他的眼睛挖出來丟到地上變成的,所以法國人將康乃馨稱為Qeillet,亦即「小眼睛」之意。
亦有傳說康乃馨是來自情人墓地的花,多做為葬儀的供花。此外又說基督誕生時,這花才從地下長了出來,所以是喜慶之花。無論如何,一年之中,無論喜慶哀樂都有它的芳容出現,尤其母親節時更少不了它。
3、在美國費拉德爾菲城有一位名叫安娜·查維斯小姐。她的母親在1906年5月9日去世,她十分悲痛,懷念不已。
在第二年其母的逝世周年紀念日時,她用白色的康乃馨鮮花佩帶在襟上,藉以紀念,同時她還向公眾呼籲定立一個頌揚母親的節日,到時讓女兒們都給健在的母親獻上紅色的康乃馨,以感激她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這個倡議日益得到廣大群眾的同情和支持。由於大家不辭勞苦的活動,終於在1914年獲得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
(5)康乃馨之變擴展閱讀:
康乃馨的花語: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
與玫瑰所不同的,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為比較清淡和溫馨,適於形容親情之愛,所以兒女多獻康乃馨給自己的雙親。
一般含義:
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溫馨、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女性之愛、親情思念、清純的愛慕之情、熱戀、熱心、傷心與懊悔、痛苦、偉大,神聖,慈祥,溫馨的母親、慰問、心靈的相通、真摯、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