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杯杜鵑花
㈠ 大杯杜鵑開白花什麼緣故
杜鵑有很多品種,開的花也有很多顏色,有些開粉紅的卻中間帶有幾朵是 復色的也很正常,我不知道你說的變的有些白
㈡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1985年專5月,杜鵑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屬大名花之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㈢ 誰能告訴我杜鵑花的大小,形狀,有無香味和什麼時候開花的
花名
杜鵑花:花中西施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杜鵑的品種全世界有近800種,她們香味淡雅、紅艷奪目、燦爛如錦,確實娟美非凡。
生態習性
我國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雲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為杜鵑花屬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鵑花屬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攝氏度,氣溫超過30攝氏度或低於5攝氏度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後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後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後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東鵑、春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花的顏色有紅、紫、黃、白、粉、藍等色。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撥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
★ 警 告 :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花 語
杜鵑花的花語——永遠屬於你
杜鵑花的花語——代表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此花的人純真無邪。杜鵑花的箴言是當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
花語:愛的欣喜,節制,節制慾望
花色含意:愛的喜悅
白色:被愛的欣喜
它的花語為「節制」,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㈣ 請問這個"大日本"杯子是什麼年代的是來這哪裡的
看這釉色應該是現代的
㈤ 日本杜鵑盆景養殖方法
日本杜鵑盆景養殖方法有:
必須透水透氣極好。栽培土最好是以泥炭為主的所謂「輕土」。用煤渣、腐熟的硬雜木鋸末混合的也可以接受。但如果栽培土是黑山泥、黃山泥的最好不買。因為這兩種栽培土雖然優秀,但澆水比較難控制。
最好在天氣暖和濕潤的時候購買。冬天最好不買杜鵑。因為溫室和家庭的環境濕度相差太大,易造成落葉落蕾的問題。
天必須檢查。夏天一天查兩次。澆透水以後掂掂重量。以後感覺輕了就澆,並澆到盆底流出水為止。夏天有時候得澆兩次。冬季就偏干一些。因為栽培土透水性好,不用害怕爛根。最好用雨雪水澆花。下雨時多接一些灌進大瓶或密閉的桶備用。自來水澆花要晾曬數日,鹽鹼土地區的水或井水要用白醋(含醋量為5%的白醋,不含鹽)酸化。根據水質一升水加1-2毫升。最好不用硫酸亞鐵酸化灌溉水。
花盆直徑不得超過樹冠直徑的一半。雖然很多人認為花盆透氣非常重要。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花盆的直徑和高度比值。
㈥ 怎樣區分杜鵑花的品種
一、來源。東鵑、夏鵑屬日本杜鵑;毛鵑屬中國杜鵑;西鵑屬西洋杜鵑。
二、形態。東鵑高1-2米,分枝散亂;毛鵑高2-3米,生長健壯,幼枝密披棕色剛毛;西鵑矮壯,樹冠緊密;夏鵑體小,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滿、整齊。
三、葉形。東鵑葉薄色淡,毛少有光亮;毛鵑葉大、長,且粗糙多毛;西鵑葉厚實深綠,毛少,葉形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夏鵑葉片狹小,排列緊密。
四、花。東鵑花朵最小,4月開花,著花繁密,單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毛鵑花大單瓣,寬漏斗狀,少重瓣,花色一般為紅、紫、粉白及復色;西鵑花美為杜鵑之最,花期4-5月;夏鵑先枝後花,花期5月中下旬-6月中旬,花色、花瓣同西鵑。
五、栽培與繁育。西鵑嬌嫩,扦插發根需2個月,且成活率低,故一般用嫁接法繁育。其它3種扦插時發根很快,且成活率極高,盆栽或地栽均可。
冬天北方買到的多數是西鵑。西鵑也叫比利時杜鵑,是歐洲培養的新品種,它的特點是四季開花,多數是重瓣的。山上的杜鵑多數是春鵑。杜鵑性喜溫暖、半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要求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的土壤,pH值在5.0至6.5之間,忌用鹼性或黏性土壤。適宜生長溫度是18-25度,最高耐受溫度32度,最低耐受溫度10度。野生的冬天可以耐受更低的溫度。成活低主要是生長條件不同,野外的土壤、水質、溫度、溫差、陽光等不同,比較難以適應。
1春鵑(也稱毛鵑)
常綠至半常綠灌木,直立,獨干或數枝叢生,葉深綠,花常3朵合為一個花苞,生於枝頂,4月底至5月初開花,花朵繁茂。
春鵑適應性強,生長迅速,體型高大。這類杜鵑包括錦綉杜鵑、白花杜鵑及其變種和雜交種
2東鵑
這類杜鵑來源日本,屬於岩石類杜鵑,習慣上稱為東洋鵑,簡稱東鵑。常綠灌木,葉較小,花葉較小,株形緊密,花色豐富。
東鵑生長旺盛、萌發力強,很耐修剪,且枝條細軟、易於造型,是理想的盆景材料。華中一帶可露地過冬。小紫是東鵑中葉子和花最小的品種。
3夏鵑
夏鵑是5~6月開花的品種,故稱夏鵑。夏鵑比春鵑體型略小,發枝力強,枝葉豐滿,冠形整齊美觀。是現代盆景的主要材料。如五寶珠為夏鵑中名品。
西鵑
此類杜鵑從歐洲引來,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故有西鵑之稱。此類杜鵑多為重瓣色艷,花大,是栽培類型中最美麗的一種。西鵑親本是中國的映山紅及原產印度的杜鵑雜交的後代。西鵑體型矮小,發枝粗短,生長較緩慢。葉片厚實,深綠色。長江以北地區,4月中下旬開花,但可促成四季開花。但抗病力較差。品種如玫瑰皇後、愛麗、王冠、加州晚霞等。
我也在找這個問題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㈦ 有關杜鵑花資料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版咯血,染紅遍山權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等,花色繁茂艷麗。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
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7)日本大杯杜鵑花擴展閱讀:
養護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㈧ 關於養花 杜鵑花 有一個品種叫臘皮 日本進口
問題就出在我你家的溫度和濕度上,溫度要-25度為好,濕度為50-60/杜鵑花的生長,需要濕潤、通風、涼爽的環境和透氣、透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其中,溫、濕、風、光,對於陽台蒔養杜鵑花更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陽台高溫、悶熱、乾燥,是最不適宜杜鵑生長的。如何消除這些不利因素是養好杜鵑的關鍵。
1、濕在陽台上創造一個空氣相對濕度比較高的環境,指的是空氣濕度,切不可誤解為盆土的濕度。具體做法是採用略大於花盆上口的器具做托盤,盤深10厘米左右,底部不漏水,先將底部墊3—5厘米的河沙,攤平,澆上水,水量以不超過沙平面為宜,再將杜鵑花盆置於沙面上,。經常保持河沙的濕潤,這樣加大了盆壁及根部的空氣濕度,視氣候情況葉面噴水,就能較好的調節空氣濕度,這樣能達到保根、護根、養根的目的,從而達到枝繁葉茂。
葉片對空氣濕度的要求,較根部更為敏感,為葉片創造一個較好的空氣濕度,是陽台養杜鵑的關鍵,因花盆及托盤中的濕沙揮發的水份有限,特別是乾燥的季節,這點水份極容易被揮發掉,使葉片很難接受到濕潤的空氣。為了不讓濕氣白白跑掉,可做一個塑料薄膜罩,將花盆及托盤一並罩住,經常掀罩通風,夜間相對濕度大點,可在夜間掀罩夏季高溫不能罩了,可加大葉面噴水來增加濕度。冬季陽台溫度太低,可將托盤帶花一起搬進室內罩上,然後放置在朝陽的位置上,數日揭罩通風一次,這樣罩內的空氣濕度就比較適宜杜鵑生長。
2、溫和光夏季陽台的溫度均在30度以上,光照特強,對杜鵑生長不利,俗話說「長不長看五月,死不死看七月。」這個時期如果管理不當,杜鵑最容易枯死,所以,採取正確有效的降溫和遮蔭措施是特別重要的,大體遮光在50—60%就比較合理。遮光主要是春末、夏季和初秋階段。與此同時加強葉面噴水管理,以達到降溫、保濕的目的,冬季寒冷,長期在零度以下,杜鵑就會凍死,所以冬季一定要採取保溫措施,溫度在15度以上為最佳。
3、風除冬季外,陽台長時間悶熱,這種環境是誘發黑斑病、小葉病的主要原因,這些病是杜鵑生長的大敵經常打開陽台窗戶,以緩解悶熱,達到通風、涼爽的效果。只要能做到溫、濕、風、光的合理調節,陽台養好杜鵑就不是難事了。
㈨ 請問印大日本茶杯,杯里金色的,杯外幾個日本女人!這杯子是現代的還是古代的
有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