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茉莉花比賽聲樂常州
①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8分鍾唱《茉莉花》的那個小女孩子是誰
她叫陳天佳
陳天佳檔案
姓名:陳天佳 小名:多多
年齡:8歲半
民族:漢族
籍貫回:北京答
學校:北京小學
職務:中隊委
特長:舞蹈
最喜歡的明星:張韶涵 潘瑋柏 周傑倫
最喜歡的歌曲《千里之外《隱形的翅膀》
1998年陳天佳出生於這年冬天,她的到來給家裡帶來了更多的歡樂。
2000年兩歲半的小天佳開始了住宿的生活,寄宿藍天宇峰幼兒園。其後開始學習舞蹈。
2004年被張藝謀選中,站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用清純的童音讓中國民歌《茉莉花》飄盪在奧林匹克發源地上空,那一夜,億萬人認識了這個被突然響起的焰火聲嚇了一跳的小女孩。
2006年就讀於北京小學。
② 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唱茉莉花的姑娘是誰啊
陳天佳
開放分類: 奧運、茉莉花、陳天佳
■個人簡介(由陳天佳爸爸提供)
姓名:陳天佳
小名:多多
生日:1998年12月17日
口頭禪:「你先聽我說」
最擅長歌曲:蔡依林的《愛情三十六計》
喜歡的食物:爸爸做的炸醬面,酸奶
喜歡的顏色:藍色
喜歡穿的衣服:裙子
喜歡的動畫片:沒有不喜歡的
喜歡的動物:熱帶魚
喜歡的玩具:「小白」(一隻玩具羊,摟著睡覺的)
2004年09月01日 07:18
馬金瑜 趙亢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陳天佳唱起一曲《茉莉花》。
一個5歲的中國女孩陳天佳,帶著一罐炸醬和一斤掛面,到雅典參加了2004年奧運會閉幕式,在全世界觀眾的矚目下,用清脆的童音演唱了《茉莉花》。
老師:小姑娘膽大能吃苦
這是北京藍天宇峰幼兒園的一個普通小女孩,至於她為什麼會入選奧運會閉幕式演出,她的老師劉紅梅說,陳天佳是個很有個性的小姑娘,「膽大,能吃苦,說話特沖。」
讓劉紅梅感到有意思的就是,陳天佳很少會哭。有時候排練很辛苦,別的小朋友累得哭鼻子的時候,陳天佳還是笑嘻嘻的。 一個小男孩沒有按照老師定的營養食譜吃飯,早飯一連吃了三塊蛋糕,別的小朋友也看見了,但只有陳天佳立即朝他說:「你都連吃了三塊了!」
父親:張藝謀親自面試天佳
陳衛國說,6月份的一天早上,奧運會閉幕式導演張藝謀在青藍大廈面試,當時陳天佳還在上課,幼兒園通知其面試時要唱《茉莉花》。陳衛國說,陳天佳當時只會唱一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於是陳衛國中午就趕快教陳天佳唱。教了一中午,到了面試時,陳天佳又不會唱了。
陳衛國稱,當時陳天佳對面試的老師說:「我不會唱《茉莉花》,我給你們跳個舞吧!」於是陳天佳連蹦帶唱地表演了才從幼兒園學會的《郊遊》,因為舞很短,她連跳了三遍。
出來了以後,陳天佳告訴爸爸:「大大(北京土話,伯伯的意思)說我跳得挺好的。」爸爸問哪個「大大」,陳天佳說年紀大的一個,後來才知道,那個「大大」就是張藝謀。等所有的小孩都走了,有個老師把陳天佳叫住了,說要照幾張照片。當時陳衛國就感覺女兒會被選上。
一個星期以後,一執行導演通知陳衛國:「你女兒被選上了,要去雅典,准備集訓吧。」之後,陳天佳跟著排練的隊伍輾轉到北京體育大學,奧體中心等多處排練。
父親:閨女沒有綵排時唱得好
陳衛國說,女兒畢竟還太小,她還不太明白去那是為國爭光。就在臨去雅典的前一天晚上,陳衛國對女兒說:「到時候你要好好地唱,我們都等著看你呢。」陳天佳說:「我會努力的。」
8月30日凌晨,當閉幕式上的彩條突然升空的時候,提著紅燈籠的女兒嚇了一跳。「那會兒我心裡也是一抖,在這邊綵排的時候沒有這個。」陳衛國說,「女兒有點緊張,沒有綵排的時候唱得好,不過調還是都唱對了。」
昨日,陳衛國在電話中說,「閨女明天就回來了。」說著,他聲音有點哽咽,「女兒說,她回來只想喝酸奶。」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陳天佳唱起一曲《茉莉花》。
2008年北京奧運倒計時100天時,陳天佳與成龍,劉歡,周華健,王力宏,吳克群等數幾位參加《北京歡迎你》的歌曲並錄制MV
年齡:8歲半
民族:漢族
籍貫:北京
學校:北京小學
職務:中隊委
特長:舞蹈
最喜歡的明星:張韶涵 潘瑋柏 周傑倫
最喜歡的歌曲:《千里之外》 《隱形的翅膀》
1998年 陳天佳出生於這年冬天,她的到來給家裡帶來了更多的歡樂。
2000年 兩歲半的小天佳開始了住宿的生活,寄宿藍天宇峰幼兒園。其後開始學習舞蹈。
2004年 被張藝謀選中,站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用清純的童音讓中國民歌《茉莉花》飄盪在奧林匹克發源地上空,那一夜,億萬人認識了這個被突然響起的焰火聲嚇了一跳的小女孩。
2006年 就讀於北京小學。
當陳天佳穿著一件白色的羽絨服拉著媽媽的手安安靜靜地走來時,我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當年站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大燈籠上清唱《茉莉花》的小姑娘,雖然事隔將近三年。
小天佳長大了
與記憶中那個身穿粉紅色裙子、頭上扎著兩根小辮兒、手挑一個紅燈籠站在另外一個大燈籠上一動不動唱歌的五歲小女孩相比,眼前這個女孩身著一條綉著可愛珠片的牛仔褲,腳踩一雙黑色的運動鞋,一件白色的羽絨服乾乾凈凈的。原來乖巧可愛的「小茉莉花」現在儼然成為一名「大」學生了。
天佳一頭烏黑發亮讓人羨慕的頭發用一個粉紅色小兔子的發圈紮成馬尾辮吊在腦後,走路時一晃一晃的,有些沒有被綁進「大隊伍」的碎發在風中任意飛舞,天佳不時要用手攏一下頭發,以防它們飛進嘴裡或者眼睛裡。她媽媽說:「這是她自己梳的頭發。」
雖然剛上二年級,還不到9歲,但是住校對於天佳來說已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天佳媽媽說:「多多從兩歲半起就開始住宿了。」
多多是陳天佳的小名,家裡人都這么叫她。
「我和她爸爸都忙,又不想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隔輩兒人溺愛她,所以我們就選擇了讓她住校。」陳天佳的媽媽說:「現在看來,我們的決定還是很正確的,這個孩子的自理能力確實比別的孩子強。頭發她早就會自己梳了,襪子、內衣褲也都是自己洗。」
聽媽媽這樣誇她,小天佳只是「嘿嘿」地傻笑,經過短暫的相處證明,「嘿嘿」傻笑是她的法寶。
我就喜歡拍照
我們選在東便門那段殘缺的城牆下給「小茉莉花」拍照,希望這個精靈般的小孩子能夠喚起沉睡的城牆。
如果說剛開始天佳還有些拘謹,不知道該拿出什麼樣的姿勢面對鏡頭的話,一小段舞蹈過後她就慢慢放開了。嘴裡小聲數著節拍,面對著鏡頭陳天佳自顧自地跳起舞來,給她伴奏的只是照相機不停閃動發出的「咔咔」的快門聲。
在城牆根我們一共選了三個位置給她拍照,歷時將近一個小時。幾乎所有的動作都是陳天佳自己想出來的,或者跳個舞蹈,或是擺個pose,一招一式,煞有介事。天佳的媽媽除了在旁邊提醒一下褲子又塞進鞋裡了、衣服掉出來了之外,沒有對她進行任何動作上的指點,全憑她個人發揮。「她是怎麼琢磨出來的這些動作?」媽媽面對著女兒層出不窮的姿勢笑著說。
面對照相機她一直在不停地跳著,沒有喊累,沒有不耐煩,即使在拍攝間隙,她還要在草地上翻個跟頭。就連她媽媽也無奈地說:「多多的班主任在評語中還評價她文靜,你看看她現在哪有文靜勁兒呢。」
陳天佳確實不夠文靜,但是她偷偷跟我說,那是因為她喜歡照相的緣故,別說面對照相機,即使面對攝像機她也不害怕。
陳天佳一直在學習舞蹈,現在每個周末都要到北京舞蹈學院去學習芭蕾,如今已經快學到「用腳尖站立」了。陳天佳的媽媽說:「我們讓她學舞蹈就是讓她鍛煉身體,沒有刻意地去培養她什麼,我們家裡沒有一個人從事文藝方面的職業,將來怎麼樣只能看她自己的了。」
遠走的「茉莉花」
現在就讀於北京小學二年級的天佳,她的名字一度被人們用「小茉莉花」三個字代替。但是現在在學校卻慢慢淡化了「茉莉花」的色彩。在學校里她是個中隊委,跟很多人競爭,選8個中隊委,她在35個同學中以27票勝出;她是班裡的文藝委員,小小年紀已經開始當上了班裡聯歡會的「總導演」了;她還是數學課代表,最喜歡上數學課,其次是英語課,最不喜歡的是語文課,雖然她的作文水平很不錯,堅持在上作文班。天佳媽媽說她的人緣不錯。
受到大哥哥們的影響,陳天佳喜歡張韶涵、周傑倫、潘瑋柏。「你是不是喜歡《隱形的翅膀》?」我問她,「你怎麼知道的啊?嘿嘿,我還喜歡《千里之外》呢。」陳天佳說。
最後說到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小茉莉花」對雅典印象最深的卻是廣場上不怕人的鴿子。「鴿子非常可愛,我都碰到它們了它們都不飛。」我還試圖想讓她再回憶些什麼,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哎呀,過去一秒鍾就是歷史了。」
瞬間,呆住。
不知道對於其他參加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演員來說是不是也能這樣認為,那已經是歷史,已經跟我無關了。這句話從這樣一個小孩子嘴裡吐出,而且用的是那麼不以為然的口氣,我們這些大人們似乎還沒有眼前這個晶瑩剔透的小姑娘看得明白。
是的,這句話可能是老師、家長曾經對她說的,媽媽也早在雅典的時候就已經這樣對她說了,但是也要讓這個孩子自己認可才成,自己不在執著於當初的「著名」才成。
天佳媽媽說,他們住的小區里也有人不知道小天佳就是當年的「茉莉花」,而讓媽媽驚訝的是,直到上個學期,陳天佳的班主任在天佳出去跳舞不在班裡的機會才跟同學宣布了這件事情。「老師跟班裡同學說了,你怎麼不告訴媽媽一聲?」天佳媽媽問她,得到的回答是「那有什麼可說的。」現在,陳天佳執著的只是沒有考上學校的思維班,下學期還要再考,「因為我喜歡思考,喜歡數學。」
陳天佳知道明年就要舉辦北京奧運會了,她希望自己也能夠在北京奧運會上表演舞蹈。陳天佳的媽媽說:「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再上奧運會,我們孩子也在准備著,但是我們不會強求,一切都聽安排。」
在雅典演唱的小女孩想在北京奧運會上跳舞
我沒有害怕
新京報:你在台上害怕嗎?
陳天佳:不害怕。害怕什麼?!
新京報:在彩紙噴出來的時候,我看見你好像抖了一下。
陳天佳:我不是害怕,那些彩條原來出來沒聲(在北京綵排的時候),我真的唱歌的時候,彩條噴出來的聲音好大,我不知道嘛。
新京報:演出前緊張嗎?
陳天佳:不緊張。我看見有個唱京劇的哥哥上場前吐了。
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製作的MV《北京歡迎你》上,陳天佳唱第一句。
回答者:hs6330515a - 經理 四級 7-29 11:09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陳天佳唱起一曲《茉莉花》.
一個5歲的中國女孩陳天佳,帶著一罐炸醬和一斤掛面,到雅典參加了2004年奧運會閉幕式,在全世界觀眾的矚目下,用清脆的童音演唱了《茉莉花》.
老師:小姑娘膽大能吃苦
這是北京藍天宇峰幼兒園的一個普通小女孩,至於她為什麼會入選奧運會閉幕式演出,她的老師劉紅梅說,陳天佳是個很有個性的小姑娘,"膽大,能吃苦,說話特沖."
讓劉紅梅感到有意思的就是,陳天佳很少會哭.有時候排練很辛苦,別的小朋友累得哭鼻子的時候,陳天佳還是笑嘻嘻的.
一個小男孩沒有按照老師定的營養食譜吃飯,早飯一連吃了三塊蛋糕,別的小朋友也看見了,但只有陳天佳立即朝他說:"你都連吃了三塊了!"
父親:張藝謀親自面試天佳
陳衛國說,6月份的一天早上,奧運會閉幕式導演張藝謀在青藍大廈面試,當時陳天佳還在上課,幼兒園通知其面試時要唱《茉莉花》.陳衛國說,陳天佳當時只會唱一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於是陳衛國中午就趕快教陳天佳唱.教了一中午,到了面試時,陳天佳又不會唱了.
陳衛國稱,當時陳天佳對面試的老師說:"我不會唱《茉莉花》,我給你們跳個舞吧!"於是陳天佳連蹦帶唱地表演了才從幼兒園學會的《郊遊》,因為舞很短,她連跳了三遍.
出來了以後,陳天佳告訴爸爸:"大大(北京土話,伯伯的意思)說我跳得挺好的."爸爸問哪個"大大",陳天佳說年紀大的一個,後來才知道,那個"大大"就是張藝謀.等所有的小孩都走了,有個老師把陳天佳叫住了,說要照幾張照片.當時陳衛國就感覺女兒會被選上.
③ 茉莉花歌曲資料
茉莉花象徵優美。西歐的花語是和藹可親。菲律賓人把它作忠於祖國、忠於愛情的象徵,並推舉為國花。來了貴賓,常將茉莉花編成花環掛在客人項間,以示歡迎和尊敬。 一.《茉莉花》溯源 主要的文章有:錢仁康的《樂歌考源(十六)》(1985/5《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錢仁康音樂文選(上)》)、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藝苑》1982/1)及馮光鈺的專著《中國同宗民歌》(1998年第1版,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錢仁康在《樂歌考源(十六)》和《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中對《茉》的源流進行了詳細考證(但兩篇文章在時間上出現了矛盾):我國最早刊載《茉》歌詞的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中國最早刊載《茉》曲譜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樂歌考源》上又說是1837年)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茉》曲譜最早的記譜見於1804年(在《樂歌考源》上又說是1806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英國地理學家、旅行家、英第一任駐華大使秘書(乾隆1792—1794年間)巴羅(John Barron)寫的《中國旅行》(Travels in China)的第十章,書中說《茉》譜是希特納(Mr Hittner)記錄的,錢先生從原書中的羅馬字拼音歌詞來推測,Hittner可能是從廣州記錄這首民歌的。對於Hittner記譜的「樸素」的《茉》的曲調到底是哪個地方的民歌,他確切是在何地記錄的,沒有文章再進一步考證。 易人在她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一文中對《茉》的考源是根據1980年《音樂論叢》第三輯錢仁康發表的《「媽媽娘你好糊塗」和「茉莉花」在外國》一文來寫的。易人指出:《茉》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她同時考證了茉莉花這一植物的傳入,是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傳入我國,最早見於福建、廣東,三百多年前傳到蘇州、杭州、揚州一帶。 馮光鈺在《中國同宗民歌》中提到《茉》的溯源,但不如錢仁康細致。對於貯香主人編輯的《小慧集》到底在哪年出版,兩人的文章記載很不統一,馮光鈺記載的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錢仁康記載的是道光十七年,對於「公元」的確切年份錢先生自身就有矛盾(前面已提到)。另外馮光鈺根據《茉》唱詞與曲調的雙疊翠形式,試圖通過明代散曲家劉效祖的刻本《詞臠》中出現的《雙疊翠》唱詞來考證《茉》與《雙疊翠》的曲調是否有傳承關系,他提出了問題,但結論卻不得而知。 二.《茉莉花》的歌詞 對於《茉》歌詞內容的介紹,江明忄享 在他的專著《漢族民歌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中介紹得較為仔細,他認為《茉》的歌詞大部分是唱《張生戲鶯鶯》的原詞;但有的地方不唱張生的故事,只唱「好一朵茉莉花」的第一段詞及由此變成同類的二三段詞,如蘇北的《茉》;有的地方唱其他花名的詞,內容與此相近;有的地方唱《武鮮花》,敘述武松殺嫂的故事,但不多。 錢仁康在《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茉莉花」》一文中提到,在我國最早刊載《茉》歌詞的出版物《綴白裘》中,記載《茉》的歌詞是《西廂記》的劇詞,也就是說,唱的是張生戲鶯鶯的故事。 何仿在他的《紮根中華大地,香飄四海五洲——記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江蘇音樂》1992/4)一文中提到他在江蘇六合、儀征一帶跟當地一位民間藝人學唱《茉》時,當地藝人唱的內容包括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詞,何仿後來把這些唱詞改成統一唱茉莉花的詞,即現在我們所聽到的江蘇《茉》的唱詞。 三.《茉莉花》的傳播 1.《茉》在中國的傳播,主要的文章有何仿的《紮根中華大地,香飄四海五洲——記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搜集》,他以歌詞改編者的身份,講述了他在江蘇六合、儀征一帶如何跟當地一位民間藝人學唱《茉》、如何把當時唱金銀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詞統一該成唱茉莉花的詞、並將新詞中的「奴」改為「我」的過程,還對新改的歌詞進行了演唱提示,他最後講述了改變歌詞後的《茉》是如何在1957年、1959年、1981年及九十年代在海內外傳唱開來的過程。 其他有關《茉》是如何在大江南北逐漸流傳開來、最早是哪個地區唱《茉》的研究文章沒有。但錢仁康在他的《學堂樂歌是怎樣舊曲翻新的》(《錢仁康音樂文選〈上〉》)一文中,提到學堂樂歌舊曲翻新的手法之一是「顛鸞倒鳳法」,他分析沈心工的學堂樂歌《蝶與燕》、《剪辮》是採用的「顛鸞倒鳳」手法,就是運用Hittner記錄的《茉》的曲調來進行舊曲翻新的。這對《茉》的傳播應有所幫助。 2.《茉》在國外的流傳主要是前面所提到的錢仁康的兩篇文章,他考證了《茉》在海外的流傳情況:由於「Barrow的《中國旅行》影響很大,1864年德國人卡爾?恩格爾(1818—1882)所著的《最古老的國家的音樂》,1870年丹麥人安德列。彼得?貝爾格林(1801—1880)所編《民間歌曲和旋律》第10集,1883年出版的波希米亞裔德國人奧古斯特?威廉?安布羅斯(1816—1876)所著的《音樂史》、1901年英國人布隆和莫法特合編的《各國特性歌曲和舞曲》,都採用或引用了《茉莉花》」,「1911年,英國作曲家格蘭維爾?班托克(1868—1946)出版《各國民歌一百首》,他《茉莉花》寫成了一首三部式卡農形式的鋼琴伴奏」,「在美國年,1922年夫羅倫斯?赫德孫?博茨福德編的《各國歌曲集》都收進了《茉莉花》」,「日本學校歌曲《茉莉花》(上田壽四郎作詞),也是根據這個曲調填詞的」,「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還把這個曲調用於歌劇《圖蘭多特》中」。 四.《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 傳統音樂的各類體裁主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音樂這五種,關於《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主要的文章有:錢國楨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 比較研究》(1994/4《音樂學習與研究》)、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和馮光鈺的《中國同宗民歌》。 1. 錢國楨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 (1)《茉》在歌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a、以河北南皮的《茉》為例,敘述了其作為歌舞體裁的舞蹈表演形式,分析了作為舞蹈歌曲的《茉》在節奏、節拍、旋律、調式、結構、前奏、間奏等方面的特點;b、以冀中蓮花落和東北的二人轉《茉》為例,分析了《茉》在北方東北色彩區作為歌舞體裁的樂觀雀躍的特點。 (2)在近代聯曲體說唱音樂中,吸收了《茉》(或《鮮花調》)作曲牌:a、北京單弦牌子曲中的《鮮花調》由於說唱音樂化的要求,突出了快聲快語、閃板奪字的節奏特徵;b、廣西文場中的《鮮花調》則充滿了文雅氣息,更接近於江蘇《茉》,保持了南方民歌的色彩特點。 (3)在近現代聯曲體的地方劇種中,也吸收了《茉》(或《鮮花調》)作為自己的唱腔:a、五十年代流行於津京地區的曲藝劇《新事新辦》中劇中人張鳳蘭唱的一段《鮮花調》,曲調簡潔明快、節奏疏密有致,腔詞結合得當;b、廣西彩調劇的調類唱腔中,《雪花飄》是《茉》的變體,整個唱腔簡潔洗練,既保留了民歌《茉》的典型音調,又有地方特色音調的新鮮感。 (4)在民族器樂曲中,不管是合奏或獨奏,都把《茉》納入了自己的表現范圍中。a、山西鼓吹樂八大套第三套《推轆軸》套中的第七支樂曲,為推向全套樂曲高潮,把優美抒情的《茉》變成快速火熱的樂曲;b、梆笛演奏家劉管樂把《茉》改編成有四次變奏的笛子曲,樂曲由慢到快,有優美到火熱,在高潮中結束。 (5)《茉》還被改編成無伴奏合唱和民族管弦樂合奏等體裁形式,錢國楨沒有再列舉。 2.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主要論述的是《茉》在民族器樂曲中的運用。她以山西晉中的《茉》樂曲為例,說明《茉》在作為獨立的曲牌加以演奏時,吸收了山西民歌中常出現的偏音「4」「7」,構成清樂徵調式,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同時晉中的《茉》樂曲還被吸收到整套樂曲中作為套曲的一個組成部分,如《茉》被安排在山西八大套的第三套中,運用添字加花的手法,顯示了器樂不同於聲樂的表現性能。同時,她還列舉了一些以《茉》為主題改編的器樂獨奏、合奏曲,說明《茉》的被吸收使樂曲的表現力更豐富多彩。 3.馮光鈺在他的《中國同宗民歌》中主要以湖北小曲《鮮花調》為例說明《茉》被說唱曲種吸收,衍變成基本曲牌唱腔情況:從唱詞、旋律走向、落音、樂句的發展來看,湖北小曲《鮮花調》曲調顯然脫胎於民歌《茉》,但又按曲藝音樂的特點,把唱詞加以「說唱化」和「地方化」,使唱腔適應地方曲藝表現的需要。 五.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的比較研究 主要的文章有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江明忄享 的《漢族民歌概論》、周青青的《中國民歌》、馮光鈺的《中國同宗民歌》,另外錢國楨在他的《民歌「茉莉花」在傳統音樂各類體裁中的比較研究》中也論述。他們認為江蘇蘇北的《茉》是時調「鮮花調」的母體,都是以蘇北的《茉》為最基本的形態,與其他地區的《茉》進行比較研究的。 1. 首先我們來看他們對蘇北《茉》的分析: (1)易人認為:蘇北的《茉》和《鮮花調》相比,無論從旋律、節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顯得更委婉、秀麗、動聽。 (2)江明忄享 認為:蘇北《茉》的旋律以曲折的級進為主,小跳進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點,歌詞一般只有開始幾段,不唱《西廂記》故事,較早為人們所採集、介紹。 (3)周青青認為:在詞曲的配置上,江蘇的《茉》多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很密集,在演唱速度上比河北、東北的《茉》略快,但在整體的風格氣質上,更具抒情氣質。 (4)馮光鈺認為:蘇北的《茉》用的是五聲音階,旋律婉轉流暢,節奏穩重而富於變化,音樂充滿了詩情畫意,生動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如用吳語演唱,則更顯深邃細膩、新穎親切。 (5)錢國楨認為:蘇北的《茉》最具江南小調特點,五聲徵調式、旋律級進、四平均、二對一、切分節奏型的交替等,使歌曲流暢而又有江南語言的節奏特點,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搶先切入的第四句表達了人們對茉莉花急切的愛戀之情。 2.接下來我們看他們對各地《茉》的比較: (1)易人在她的文章中,先比較了河南商城、甘肅涇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認為雖然四首曲調存在許多相同的樂匯,旋律線條的起伏比較相近,都是徵調式,但由於a、四首樂曲第一句的落音不盡相同;b、甘肅涇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都出現了「4」「7」偏音;c、各地有不同習慣的襯詞;d、被收在贛南採茶戲和祁太花鼓中,與舞蹈動作進行了結合,使得四首曲調的形態和音樂形象的刻畫變異比較大,給人的感覺也不相同。 接下來她又比較了遼寧長海、河北南皮、山東長山的《茉》,認為它們的風格都比較粗獷,都出現了和各地方言密切聯系的襯詞。河北南皮的《茉》由於出現6#5和2#1的小二度,有一種新鮮的色彩感。而黑龍江的《茉》由於演唱者郭頌的處理,即在結尾時把高音加以延長,注入富有東北地方風味的襯詞「哎呀哎呀哎哎呀」而顯得別具風味。 另外她還比較了河北深澤縣正調(當地把結束在徵音上的《茉》習慣稱為正調)和反調(把結束在商音上的《茉》習慣稱為反調)兩首不同調式的《茉》,雖然它們的第一樂句中的兩個樂句都進行了重復,但音樂的進行和落音都不相同,而第二 樂句兩者的樂匯和音區位置不一樣,「反調」在句尾加進了「哎喲哎喲」的襯詞,使樂句延伸為五小節半,從而增添了歌曲了表現力,之後「反調」第三樂句又進行緊縮,連續三個十六分音符的字多腔少,使得「甩腔」也比較短小,最後落在商音上。 (2)江明忄享 先後分析了河北南皮的《茉》和山東日照的《述羅》。他認為河北南皮的《茉》是一首河北的典型曲調,旋法起伏較大,跳進較南方多,旋法起伏度較大,跳進教南方多,因字調而引起的字前裝飾(綽注及上下三連音)多而有北方色彩,各句的加腔是由於歌舞表演的需要;段後較長的拖腔,旋律材料來自呂劇「四平腔」的常用拖腔。江明忄享 認為山東日照的《述羅》(魯南五大調「四盼」之四)用了「鮮花調」來抒唱四到六月間盼郎歸來的思念之情,旋律跳進較少,曲折細膩,第三第四樂句連接較緊,使唱詞也合成一個較長的句式。 (3)周青青採用對比譜來綜合比較蘇北、河北南皮和黑龍江的《茉》。與江蘇的《茉》相比,南皮的《茉》旋律起伏大些,色彩明亮些,曲調更具敘述性質。但從北方民歌的角度看,南皮的《茉》因速度緩慢,大調五聲音階的級進進行、曲調中五次出現的小二度音程而顯得相當柔媚和細膩。東北的《茉》在旋律上與河北的《茉》關系比江蘇的《茉》更接近,但曲調比南皮的《茉》平直、朴實、跳進多、幅度大,因而顯得稜角也大些,沒那麼細致;最後拖腔的旋律骨幹音與南皮《茉》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風格不同,有東北人豪邁、直爽、快人快語的性格特點4)馮光鈺前後分析了河北南皮、山西臨汾、寧夏固原縣回族和黑龍江的《茉》。他認為南皮的《茉》是帶變音的六聲音階,音域比蘇北《茉》寬廣,旋律起伏較大,明亮、具北方小調的特點;由於唱詞為張生與鶯鶯的故事,音樂的敘事性與抒情性有機結合,曲調既有說唱風味有動聽,節奏既從容舒展又輕盈跳動,加之民歌演唱者的出色表現,使民歌的意境得到了有力的渲染。 山西臨汾的《茉》是一首七聲音階的民歌,旋律中特別強調偏音「4」「7」,調性色彩比較自然,使旋律更為婉轉優美,是一首情歌色彩濃郁的民歌,民歌手的演唱含蓄深厚,著重於內在感情的表達。 寧夏固原縣的《茉》與蘇北的《茉》相比,唱詞內容及旋律進行產生了許多變異,原位「4」音與徵「#4」音的交替出現,使得「4」音的運用很有特色,引起一定的色彩變化,句末「牧童哥」的襯腔突出了地方特點,但其音樂結構、各樂句的落音與蘇北的《茉》大致相似。 黑龍江的《茉》是由男歌手演唱的民歌,與女歌手的演唱相比,顯得別致而干凈利落,富有層次感,純朴穩重中含有輕巧優美、含蓄中洋溢著熱情。歌曲旋律簡練朴實而詼諧幽默,速度徐緩,抒情中具有熱情開朗的性質,起句的襯詞與結束句的襯腔首尾呼應對答,頗有特色;曲調稜角分明,柔中有剛、起伏自然,把人們熱愛茉莉花的喜悅之情表現得十分真切。 綜上所述,《茉莉花》流傳到各地後產生了許多的變體,多姿多彩,各具一格,為適應各地各階層廣大人民的需要,已主要成為漢族民族音樂各種體裁中的一個共同的音樂主題。再一次肯定回答的是,在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特》用的《茉莉花》曲調,就是乾隆年間英國人Hittner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 ) 。芬芳四溢的茉莉花帶給我們驕傲,帶給我們許多美好的藝術享受,衷心祝願我們的茉莉花能常開不敗,能越開越美! 。
④ 奧運會閉幕時唱「 好一朵茉莉花」的那個中國小女孩叫什麼名字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當一個天真可愛的中國小姑娘,手拿紅燈籠站在巨大的燈籠中間,出現在全世界所有觀眾面前時,大家記住了她的模樣、她的聲音,更記住了中國、北京。「小茉莉」 那清脆、稚嫩的歌聲,彷彿拉近了奧運會與北京的距離。
好一朵茉莉花
「小茉莉」名叫陳天佳,剛剛5歲零8個月,是北京藍天宇峰幼兒園的一個普通小女孩,認識她的人都說陳天佳是個很有個性的小姑娘。她的小名叫多多,最喜歡吃爸爸做的炸醬面,愛喝酸奶。聽說她到雅典去的時候還帶了爸爸給她做的炸醬面,可是才3天就吃光了。回家前,爸爸在電話中問她想吃點什麼,她說:「想喝酸奶。」陳天佳最喜歡的動物是熱帶魚,最喜歡穿的衣服是裙子,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先聽我說」。
二百挑一 入選奧運
陳天佳是從200個小朋友中挑選出來的。她幸運地被選中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演唱,是因為她曾經參加了2004年「六一」兒童節聯歡晚會,而且她有雙會說話的眼睛,很吸引人,所以被導演從眾多小朋友中「抓」了出來。
面試的時候,陳天佳對考官說:「我不會唱《茉莉花》,我給你們跳個舞吧!」於是自唱自跳,表演起來。面試結束後,有個老師把陳天佳叫住了,還給她照了幾張照片。一個星期以後,爸爸接到導演的通知:「你女兒被選上了,要去雅典,准備集訓吧。」於是「小茉莉」開始了緊張的集訓生活。
了解「小茉莉」的幼兒園老師說,能夠入選奧運會閉幕式演出,還因為陳天佳膽量大、能吃苦。我會努力的
就在臨去雅典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對陳天佳說,「到時候你要好好地唱,我們都等著看你呢。」陳天佳說:「我會努力的。」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閉幕式現場,「小茉莉」表現得非常自然,實現了自己對爸爸的承諾。
有記者問她:「唱完歌以後,是不是被突然響起的焰火聲嚇了一跳?」「小茉莉」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唱完歌以後,不知是什麼東西那麼大聲音!那些彩條原來出來沒聲(在北京綵排的時候),真唱的時候彩條噴出來的聲音好大,我不知道嘛!」
這次唱歌 下次跳舞
「小茉莉」很喜歡跳舞,所以在面試的時候她主動給老師們跳舞。剛剛回到北京,在機場采訪她的記者說:「能不能跳個舞讓大家看看?」陳天佳絲毫沒有猶豫,放下手裡的花束和玩具,脫下外衣,當即跳了起來。
「小茉莉」在這次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唱了《茉莉花》之後,還想在自己9歲的時候,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跳舞。而爸爸媽媽並不奢望她還能參加2008年的奧運會。媽媽說:「不管她參不參加,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這就夠了。」爸爸說,「目前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地學習。」
另一朵茉莉花
你也許不知道,在長達兩個月的排練中,一直有一位小姑娘和陳天佳一同練習。這是因為考慮到演員的年齡太小,怕出現意外情況,所以准備了兩個人選,但是最後只有一個人能上場。雖然「小茉莉」陳天佳的表演很成功,但另一朵小小的茉莉花為這次演出做出的貢獻是更加可貴的。
她叫葉小舟, 7月初,導演發給兩位小朋友每人一盤《茉莉花》的VCD,讓她們回家先跟著學唱,於是葉爸爸成為了小舟的聲樂老師,他從歌曲的節拍開始,給小舟講怎樣呼吸、怎樣發聲。7月底,幼兒園不上課,6歲的小舟只能回家練歌,但父母卻要上班,小舟每天被反鎖在家裡,跟著音樂自己一遍一遍地唱。唱完一遍她就在小本上畫一橫,並註上時間,一天100遍,小舟的懂事讓父母很感動。
其實在一般人看來,小舟長得要更可愛些,她沒有上場,據說只是因為她處於掉牙期,好幾顆門牙都沒了。當得知登上雅典紅燈籠的不是小舟時,她並沒有哭,她只是說自己有點生氣。
⑤ 小茉莉花獎含金量
高。為進一步提升省音協音樂考級的影響力,為江蘇音樂事業培養儲備後續人才,從2012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江蘇省青少年音樂「小茉莉花」聲樂大賽。「小茉莉花」聲樂大賽是由江蘇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有很高的含金量。
⑥ 有關茉莉花的歌曲
有關茉莉花的歌曲有《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夢里花》、《小茉莉》、《六月茉莉》、《茉莉花開》等。
一、《茉莉花開》
《茉莉花開》是由徐譽滕由徐譽滕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發行於2007年6月18日,收錄於專輯《茉莉花開》中。
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
五、《六月茉莉》
《六月茉莉》是《閩南語金曲輯》中年代最為古老的歌曲之一。《六月茉莉》的歌曲旋律來自福建濱海地區,明末清初隨著大批移民來到台灣,經由作詞家許丙丁的填詞,傳唱成地地道道的台灣民謠,曲風純朴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