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合唱團
『壹』 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團
為您找到以下內容:
天津大學北洋合唱團
十三、天津青年業余藝術團
天津青年業余藝術團於1979年組建,成員為來自工廠、學校和社區街道的青年。該團設有聲樂隊、民樂隊、輕音樂隊,共有百餘人。
該團以「走正路、出作品、出人才」為宗旨,積極創作,刻苦排練,推出許多優秀作品。在「天津市群眾文藝新創作展覽演出」中,該團的民樂小合奏《春光照海河》,輕音樂《白雲》、《大雁》獲二等獎。1979—1984年期間由該團走上專業藝術團體的歌手先後有王躍、楊小弟、郭玉清等。
十四、天津群藝口琴會
天津群藝口琴會成立於1980年初,隸屬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成員多是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職工,共40餘人。該會在口琴家楊世珩的指揮和輔導下,水平不斷提高,曾參加國際「全日本口琴聯盟」、國際盒帶錄音比賽和國際、國內口琴比賽,多次獲獎。該會經常為天津市群眾演奏和在天津電台、電視台演播。演出的中外名曲《藍色的多瑙河》、《杜鵑圓舞曲》、《春風》、《珍珠貝》、《荷麗楠蒂》、《星星索》、《紅河谷》、《喜洋洋》等,都受到聽眾的歡迎。
十五、天津大學北洋藝術團
天津大學北洋藝術團建於1985年4月,設交響樂團、軍樂團、民樂團、合唱團,以及音樂愛好者協會等社團,共有成員400餘人。交響樂團建團後,排演了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等。民樂團建立後,先後排演了《津沽桃花開》、《春江花月夜》、《喜洋洋》等。
80年代末,由輔導老師任寶平、韓修成組織創作組,先後創作了交響樂《北洋頌》,交響樂套曲《校園組歌》,交響合唱《一代學驕》,合唱套曲《青春的腳步》、《獻給母校的歌》,合唱《祖國,生機勃發的地方》、《北洋頌》、《張太雷頌》等作品,多次在校內外演出。
1991年春,民樂團以《翠湖春曉》、《彩雲追月》等曲目參加了天津市大學生器樂比賽並獲獎。1991年以來,合唱團每年都舉辦音樂會。1993年天津大學承辦由國家教委、團中央等9單位主辦的「中國首屆大學生吹奏樂比賽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夏令營」,軍樂團獲得三等獎和特別表演獎。1995年曾先後在天津音樂廳、北京音樂廳公演。
該團在1988—1996年期間每兩年一屆的天津市大學生藝術節的比賽中,均獲器樂組一等獎及合唱組一等獎。
十六、天津小天使電子樂團
天津小天使電子樂團成立於1986年10月,由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和河西區三義庄文化站共同組建。該團與天津教科院培訓中心和京師學校合作,採用世界先進的科學教學體系,對孩子們進行智力開發。幾年來,培養出一批小樂手。該團多次參加天津及全國組織的演出,均受到好評。曲目主要有:《賣報歌》、《採茶撲蝶》、《太陽出來喜洋洋》、《溜冰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沂蒙山變奏曲》等。
1991年10月26日,該團在音樂廳舉行建團5周年音樂會,小樂手們演奏了自己創作的樂曲,受到各界好評 。該團團長朱經白,藝術指導是日本音樂家左藤明雄。
十七、愛樂合唱團
愛樂合唱團於1988年9月成立 ,成員均為已退休的聲樂工作者 ,共有70多人 。原天津歌舞劇院一級指揮趙寶山任指揮。該團以弘揚嚴肅音樂、介紹中外名曲為宗旨,以服務基層和活躍天津的音樂生活為活動方向,堅持正規的排練和演出。建團以來,到工廠、機關、學校、部隊、油田 ,以及SOS兒童村等演出已有百餘場 。他們常演的歌曲有百餘首 ,代表性曲目有:《歌唱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太陽最紅 ,毛主席最親》、《光輝的黨旗》、《春天的故事》、《走向新時代》、《祖國 ,慈祥的母親》、《飛來的花瓣》、《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牧歌》、毛主席詩詞歌曲《沁園春·雪》等;外國歌曲有《伏爾加船夫曲》、《藍色的多瑙河》、《喀秋莎》等。
該團積極參加天津市的各種節慶演出和比賽演出,均取得好成績。1992年夏,在天津市第二屆合唱節演唱《回聲》、《晨鍾》、《藍色的多瑙河》等歌曲 ,獲「組織」、「表演」、「指揮」、「伴奏」,「創作」5個單項獎。1994年夏,由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指揮,與天津交響樂團合作 ,演出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中央芭蕾舞團兩度來津演出經典劇目《紅色娘子軍》;該團擔綱劇中的合唱等 ,均受到好評。近年來,該團吸收了來自學校、工廠、機關年輕的聲樂愛好者,增強了活力。至1995年,該團擁有60多人,經常參加活動的有40多人。團長趙寶山,副團長王一林。
十八、天津少女合唱團
天津少女合唱團成立於80年代末期,隸屬天津青年宮。成員80餘人均為來自和平區中學的女學生。聲樂指導兼指揮王萍。該團常參加市內的音樂會,演唱的歌曲有《花非花》、《踏雪尋梅》、《燕子》、《鐵蹄下的歌女》等。
十九、天津鹽場女子管樂隊
天津鹽場女子管樂隊於1990年8月成立 ,有45名女職工參加 ,平均年齡30歲左右 。在天津歌舞劇院王春生 、尚永昌輔導下 ,排練了《國歌》、《團結·友誼》、《咱們工人有力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歡迎曲》、《迎賓曲》、《多瑙河之波》、《雙鷹旗下》等樂曲。經常參加廠、區、市的重大慶典演出活動,都獲得成功,受到好評。
二十、寧河縣南澗花吹樂班
寧河縣南澗花吹樂班成立於1949年。其前身是早年成立的民間吹歌會。解放後,樂手們以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在吹奏中添加花樣、技巧,並形成一些程式加以堅持,遂有了「花吹班」的稱謂。
該班的主要創始人是酷愛民族音樂的吹歌樂手藍作勇。他與同鄉青年樂手李紀珍、薄連順共同研究、摸索出花吹技巧的系列表現形式。其中主要有 :在吹奏時吸煙 :兩個嘴角各一支煙 ,兩個鼻孔各3支煙,吹奏時每支煙都要冒煙;頂水碗:頭頂一隻,兩肩各一隻、兩支胳膊肘兒上各一隻 ,碗內盛滿清水 ,吹奏時水不能灑出來 ;用2尺長的膠管連接嗩吶的吹口掄起來吹;在樂器桿上安支架頂轉盤等。吹奏的樂曲有《喜相逢》、《跑驢》、《柳青娘》、《王婆罵雞》等。「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吹舊曲目,改吹「樣板戲」。該班平時從事民俗、節慶的演奏。20世紀70年代中期,多次參加寧河縣和天津市舉辦的節慶等演出活動。伴隨該班名聲的傳揚,他們不僅跑遍了天津市的4郊5縣,還曾應邀赴河北省和東北一些地區表演。1989年參加天津市首屆田野文化藝術節,藍作勇、李紀珍、薄連順3人獲天津市文化局 、天津市音樂家協會授予的「民間樂師」稱號。90年代以來,該班培養出的年輕樂手努力傳承著花吹技巧;使用的樂器在傳統的嗩吶、管子以及打擊樂器鼓、鈸、鑼、梆子、木魚、撞鍾等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琴、架子鼓等電聲樂器,增強了樂曲的演奏效果。
至1995年,該花吹樂班共有樂手30多人,負責人薄連順。
【參見於天津文化信息網】
『貳』 好一朵茉莉歌曲原唱歌詞
歌名:茉莉花
歌手:黑鴨子
作曲 : 民歌,何仿改編專
作詞 : 民歌,何仿改編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屬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將我罵,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將我罵,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開,
雪也白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茉莉花呀茉莉花
啊……哈……,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
比也比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2)茉莉花合唱團擴展閱讀:
歌曲背景
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經過中國民間藝人幾百年來的心口相傳,直到18世紀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才得以用五線譜的形式保存下來。
從歷史傳承上來說,當年英國合唱團演唱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國民歌,同幾百年前我們祖先聽到的一模一樣。而一個故事又讓我們體會到《茉莉花》曲調更深一層的蘊意……
『叄』 【歌曲賞析之二】 《茉莉花》香香四海
選擇題一:
享譽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江蘇_________ 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
A. 揚州 B. 蘇州 C. 無錫 D. 南京
小時候我家有個揚州籍媬姆,人年輕,長得好看,還愛唱歌,小曲小調從不離口,柔柔聲軟軟腔, 做飯擇菜時唱,掃地拖地時唱,洗衣曬被時唱,哄我們上床睡覺時還唱。唱一曲《拔根蘆柴花》 又唱一曲《茉莉花》,把我們幾個小孩哄得喉癢癢身暖暖耳順順心乖乖,心肝情願受她差遣,屁顛 屁顛地跟在她後面當家務小助手,一邊還跟她一起咬嚼著揚州方言唱小調......
因為那揚州籍的媬姆阿姨,我一直認為《茉莉花》是揚州民歌。直到現在揚州人也是十分肯《茉 莉花》是揚州民歌,並把《茉莉花》作為揚州市歌。有一次在蘇州陽澄湖的一處園林院落里我偶 然觀賞到用吳語演唱的」好一朵茉莉花「。纖纖軟軟、酥酥糯糯的咬字,委婉動聽的旋律,感覺是天 上人間夢中境,美妙極了,是一種閑適恬靜、清新優美、心曠神怡的快樂。當時突然想到民歌《茉 莉花》莫非源出江南?興之所至便翻江倒海地一番折騰搜度娘查文庫,不經意間竟成為許多追根 尋源民歌專家的臨時同好,樂此不疲地尋依據找源頭。原來《茉莉花》的多種版本多種來源左不 過都出自江蘇中部,無非是揚州儀征與南京六合之爭。雖然專家考證的結論大都指向南京六合為 《茉莉花》 (《鮮花調》)的起源地,其實南京六合離揚州儀征不過區區 40 公里,原就是鄉俗一 處,何必細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各種《茉莉花》版本曲譜均統標為「江蘇民歌」,所以連蘇南蘇中 也不必去細究了。從《鮮花調》改編後的《茉莉花》仍保持其四樂句的單一部曲式。原曲歌詞中 唱了三種花,茉莉花、玫瑰花、金銀花,改編後只留了茉莉花,原歌詞中稱「奴」,改編成「我」。江 蘇《茉莉花》曲調未改,濃濃的江淮風韻,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柔美、淳樸、親切,極具儒雅美俏的感染。
這首江蘇《茉莉花》在 18 世紀下半葉曾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所編纂的《音樂辭典》中,《茉 莉花》就此成為中國第一首流傳到海外的中國民歌。1924 年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極 具東方韻味的優美旋律植入到他成就最高的歌劇《圖蘭朵特》中。 (歌劇《圖蘭朵特》第一幕背景童聲合唱《東邊升起月亮》, Turandot, Act1:「La, sui mondi dell』est」 (Ragazzi)
選擇題二: 在中國及國際具有極高知名度、中國文化代表元素之一的中國民歌《茉 莉花》從 ________ 以來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A. 1896 年李鴻章帶隊參加巴黎萬國運動會開幕式
B. 1926 年 4 月 25 日歌劇《圖蘭朵》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 C.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
D.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
E. 2006 年 10 月宋祖英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好一朵美 麗的茉莉花》獨唱音樂會
江蘇《茉莉花》流傳到各地,產生了多種變體、多種版本,多姿多彩、各具一格。我家媬姆阿姨 唱的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這個版本被認為是最原汁原 味《茉莉花》的江蘇民歌改編版。我們中歐校友合唱團演唱的合唱版也是在這個版本的原型上改 編而成的四聲部合唱曲。普契尼在歌劇《圖蘭朵特》中植入的《茉莉花》曲調據考是乾隆年間英 國人 Hittner 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曲譜。而當今在國內外流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的 鼻祖則是 1892 年來到中國的英國學者約翰巴羅在他後來出版的《中國游記》中所標記為《茉莉 花》的五線譜,後來德國人恩格爾出版了《最古老國家的音樂》,丹麥人安德烈編著了《民間歌曲 和旋律》,均有收錄和引用約翰巴羅的《茉莉花》五線譜。此譜後來流傳到日本、韓國、美國,在 世界各地輾轉,成為國際上最廣為流傳的《茉莉花》,即「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這首從中國 傳出去,經西方加工,再傳回中國的《茉莉花》被有人戲稱為「出口轉內銷」的版本,卻也是最為廣 大國際友人熟知的版本。
對比一下我們便不難發現,」好一朵茉莉花「版本(姑且稱之為本土版)有著撲面而來的江淮地區特 色,無論用揚州、六合方言唱還是用吳儂軟語演唱都傳遞出「杏花春雨江南」那十足的婉約柔媚纖 巧飄逸輕快,讓人感到臉前飄來茉莉花的馥郁芬芳,讓人看到歌曲中人的秀慧乖甜。」好一朵美麗 的茉莉花「(姑且稱之為國際版)的歌曲旋律經過諸如宋祖英等大牌歌手和外國歌唱家的美聲演繹 讓人領受到更多是雍容、華麗、明亮、歡快、優美、大氣,並傳遞了熱情大方善良真誠的中華民 族性情。不難感受到「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也是更為開放和外向型的版本。
選擇題三:
在下面哪個國際國內活動上演奏或演唱過《茉莉花》?
1. 1959 年奧地利維也納《第七屆青年聯歡節》上
2. 1965 年在印尼的慶祝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上
3. 1997 年 6 月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
4. 1999 年 12 月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
5.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的 APEC 會議晚宴上
6. 2002 年 12 月再摩納哥蒙特卡洛的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上
7. 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
8.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
9. 2010 年 10 月上海世界博覽會上
10. 2014 年 8 月南京青奧運開幕式上
11. 2016 年 9 月杭州 G20 峰會上
12. 2002 年 12 月宋祖英在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上
雖無艷態驚群目,卻有清香壓九秋
民歌《茉莉花》這首草根歌曲古老而新鮮,雅俗共賞,老少咸喜,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 新中國建國以來國際國內的重要活動中幾乎都會演奏或演唱《茉莉花》。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 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裡?如果請您給這首中國民歌寫出幾個能夠體現歌曲特點、或 描繪這首歌曲感染力的關鍵詞,你會選用哪些詞彙呢?
『肆』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 ;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經過中國民間藝人幾百年來的心口相傳,直到18世紀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才得以用五線譜的形式保存下來。
從歷史傳承上來說,當年英國合唱團演唱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國民歌,同幾百年前我們祖先聽到的一模一樣。而一個故事又讓我們體會到《茉莉花》曲調更深一層的意蘊。
歌詞中所提到的3種花分別代表了名、利、權。茉莉諧音「沒利」,意思是說要看輕名;金銀花指金銀財寶,但在開花時花上卻帶著一個鉤兒,如果你要取金銀財寶就要付出代價。
(4)茉莉花合唱團擴展閱讀:
《茉莉花》歌詞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茉莉花》
人民網-民歌茉莉花本意喻為反腐
『伍』 紅月亮女子合唱團的《茉莉花》 歌詞
茉莉花
演唱:紅月亮女子合唱團
哎茉莉花茉莉花
小小的茉莉花呀專
哎小小的茉莉花
---Music---
好一屬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Music---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也不過她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Music---
小小的茉莉花呀
滿園花開香
小小的茉莉花
誰也白也不過她
啦啦啦啦啦啦啦
滿園的茉莉花香
啊啊啊啊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End----
http://music..com/song/19198733
『陸』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中國民歌,起源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內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容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6)茉莉花合唱團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最早傳到國外的一首中國民歌,大約在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間,首任英國駐華大使的秘書、英國地理學家約翰·巴羅(1769-1848)返國後,於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國旅行》,書中特別提到《茉莉花》。
由於《中國旅行》的巨大影響,1864年至1937年間歐美出版的多種歌曲選本和音樂史著述里都引用了《茉莉花》,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圖蘭多特》中的男聲齊唱,它濃郁的中國民間風格,曾使全世界億萬聽眾迷戀不已。
『柒』 福州小茉莉交響樂團怎麼樣
該樂團還不錯。
福州小茉莉藝術團由福州市教育局主辦,是福州教育的一跡氏張靚麗名片,包含了罩州桐小茉莉合唱團、交響樂團和小提物坦琴弦樂團等三個分團。
該樂團在2018年到2019年成功舉辦了三場專場音樂會,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