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丫口賞杜鵑花
1. 2020五一期間黃丫口的杜鵑花開了嗎
你好,2020年五一期間黃丫口的杜鵑花已經
開啦
,謝謝!
2. 營口的旅遊
營口是一個旅遊勝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具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和獨具特點的自然景觀。山、海、泉、林、河交相輝映,到處是您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營口大市南部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在熊岳、蓋州雙台鎮分布很多溫泉。最大的有熊岳溫泉和雙台溫泉。
熊岳溫泉
位於熊岳城東南白旗村,佔地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熱水井19口,開采量3000噸。熊岳地熱的科學利用試驗研究工作始於1972年,1977年11月22日,以氟利昂為工質的地熱發電試驗一次並網成功,1978年3月20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完成了以地下低溫熱水發電為主要內容的階梯式綜合利用系統,地熱利用率達55.8%,居全國8座地熱發電站首位。是全國和東北區域著名的療養勝地。
思拉堡溫泉
位於蓋州市雙台鎮思拉堡村,這是新開發利用的一處地熱資源。其面積、儲量、水溫居東北之首。溫泉水溫:井99.5℃,泉45℃,水量,井20.8噸/小時,泉0.79噸/小時。溫泉區佔地90畝,其中湯浴區佔地2260平米,湯浴區約49個泡池分布在三脊四溝中,朝向坐北朝東南,分為一陽一陰兩片區域,即空中泡池區和洞天世界兩個功能分區,山體至高點分布了景區重要的景觀及建築標志性構築物。
營口市海濱風光帶位於遼東半島中部,東部為千山余脈,西部為渤海遼東灣。依山傍海,風光旖旎。北起蓋州角,南至浮渡河,在漫長海岸線上,5個海濱浴場對遊人開放。
北海浴場
位於北海新區團山街道,是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的主要浴場,氣候溫和,海灘平緩,水質優良。北海浴場北側有海蝕龍宮一條街,千姿百態的奇礁異石。
月牙灣浴場
位於營口開發區山海廣場,沿岸宛如彎月。這里沙灘舒緩,沙質優良,不受潮汐影響,是東北著名風景區之一。這里不僅可以海浴,還是很好的海上活動基地。承辦過亞洲沙灘排球巡迴賽、全國第二屆青少年運動會帆板決賽等比賽。
仙人島海濱浴場
位於仙人島新區九壟地鎮街道辦事處,北起熊岳河口,南至仙人島,海岸線長3000米,可浴面積1.5公頃。這裏海灣河灘平坦,岸上是海防林帶,幽雅僻靜,風格各異的度假村(中心)坐落其中。這里有明代的烽火台,又有「兔島潮吼」的民間傳說。浴場南端有漁港,盛產海蜇、對蝦及各種貝類,有著獨特的漁民生活習俗和壯觀的海市風貌。
白沙灣海濱浴場
位於仙人島新區歸州街道辦事處。海灘平緩,沙質細膩、晶白,故名白沙灣。成片的海防林掩映著一座座度假新村。遊人可海浴、拾貝殼、剝牡蠣;可垂釣、游覽果園,海上活動豐富多彩。 夕陽海濱
營口市地處渤海東岸,是全國唯一一個西朝大海的地級市,每日傍晚十分可見夕陽墜海之景,十分迷人。觀海地址位於高新區西炮台遺址的南側西炮台南路,是由營口高新區建設的海濱逛光帶。每當海潮退去後,露出了大片泥灘。泥灘窩里留下了來不及遊走的小蝦、小魚和小螃蟹,為市民遊客提供了撿拾的樂趣。
赤山風景區
赤山位於萬福鎮東、萬福鎮與蓋州礦洞溝鎮交界處。距距營口市區75公里、蓋州城區40公里、距營口東南部中心萬福鎮中心7公里,距庄蓋高速(G21)萬福站9公里。景區佔地20多平方公里,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一,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有三清峰、五洞峰、旋門峰、天橋峰、天池峰,五座三峰。其中三清峰最高,海拔891.1米。景區內有仙人洞、穿心洞、背陰洞、朝陽洞、月亮洞等岩洞。還有大連亭、珍珠亭、夾槽亭、旋門亭及三疊瀑、戲珠瀑、小心坡瀑布等景點。珠峰腳下是馳名遐邇的龍潭古寺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舍利塔群。大天橋、小天橋一閃而就,險象環生。是營口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黃丫口自然生態風景區
黃丫口風景區面積11萬畝,位於營口市東部的大石橋市建一鎮境內,東南與岫岩縣哈達碑鎮毗連,北以海城市孤山鎮、岔溝鎮為鄰,距營口市區70公里,據大石橋市區48公里。屬於長白山山系千山余脈,黃丫口主峰967.8米,有「一腳踏三界」之美譽,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引來很多市民遊客觀賞。景區形成黃丫口主峰路、生態環山路、杜鵑花海路、林蔭生趣路五條雄、險、奇、幽交相輝映的旅遊線路。
紅地毯
在遼河入海口處兩岸灘塗上,有一種特有的植被叫鹼蓬草,在太陽照射和海水沖刷下,由綠變紅、由紅變紫,猶如一塊紅地毯鋪展在廣闊的海灘上,景色蔚為壯觀,因而有」紅地毯「的美譽。從遼河入海口至蓋州角的灘塗上可見此景觀,其中以高新區永遠角觀賞最為壯觀。
青龍山風景區
青龍山旅遊區位於蓋州市陳屯鎮東北,距離營口中心城區72公里,距蓋州城區38公里,距營口市南部中心熊岳鎮5公里,距瀋海高速(G15)熊岳站10公里。青龍山早在清朝時期便已是蜚聲關內外的旅遊避暑勝地。最著名的景點有迎客松、綉球松、泉半嶺、連理松、二龍送、將軍石、龍王廟、喇嘛洞、望海寺等。青龍山蒼松翠柏、奇岩怪石,山花野果,恰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碩大盆景。
太平庄風景區
太平庄風景區位於蓋州市礦洞溝鎮東部山區的太平庄村、毛嶺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太平庄景區一年之內可看四季景,春天山花爛漫,夏天雲霧山中,秋天漫山紅遍,冬天銀裝素裹。魏達嶺巍峨挺拔,雨後可觀雲海;貓耳嶺群峰險峻,山上怪石林立,山下溪水長流。景區山高林密,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冬無嚴寒,夏無蚊蟲。是營口市民及周邊遊客周末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
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位於北海新區,總佔地面積208萬平方米。其中植物園區佔地近75萬平方米,游樂園區佔地近35萬平方米,沙灘休閑區佔地近73萬平方米,海島漁村區佔地近19萬平方米,海濱酒店區佔地近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歷史文化長廊、紅海灘、炫彩園、雕塑園、農業園、迷宮園、盆景園、九龍泉、北海禪寺、沙灘浴場、沙灘運動場、海蝕地貌景觀、歡樂島和商業區、海濱酒店區等「一帶、七區、二十九景」。
遼河老街
遼河老街位於西市區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里,整個街區佔地20餘萬平方米。背靠渡口的地理優勢,使營口的口岸貿易首先在此興起,曾是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國內富商咸集於此,西方各國商人紛至沓來,老街上華洋同處,中外並陳,商號林立,貿易聚興,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遼河老街兩側已保存百餘年的近代建築31處,不僅形式、用途多樣,更有中西合璧之美,更反映出中西文化的逐步融合。享有」近代建築博物館「之譽。
月亮湖公園
月亮湖公園地處營口開發區紅海河與二道河的交匯處,由人工堤壩蓄存海水而成。公園總面積91萬平方米,是一個以海洋文化為主題,集娛樂、休閑、文化、飲食、觀光、健身、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山海廣場
山海廣場景區位於營口開發區西部海濱旅遊帶,總佔地面積40平方米,由山海廣場、月牙灣浴場、觀海提(棧橋)、渤海明珠觀景台及鮁魚公主雕塑等組成。成為營口市及開發區的城市迎賓大廳。
金牛山遺址
營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遺址,是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於大石橋市永安鎮西田屯村西側,是一海拔為69.3米的孤立小山丘。洞穴在山的東南部,堆積露出部分由洞頂向下11米,已露出面積200平方米。從已發掘出的劍齒虎、腫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古動物群化石分析,洞穴主要堆積的時代為距今20—60萬年間。洞內已發現燒灰、燒骨、打制石器等古人類活動遺跡。尤其是1984年10月間在第六層,發現一個個體的猿人化石共55塊,包括完整的頭骨、脊椎骨、肋骨、手腳趾骨、尺骨、髖骨等,其完整程度為世界人類學發現史上所罕見,對研究人類起源史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被列為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項目之一。
石棚
營口的石棚有兩處,一處位於大石橋市官屯鎮石棚峪村的小山下,是遼東半島保存比較完整的石棚之一。石棚由3塊大石板圍靠而成,一面敞口,上覆一塊長4.75米、寬4.4米、厚0.47米的巨石。二處位於仙人島新區二台鄉的石棚山上,形式同前者,但規模比前者大,高2.6米,上覆蓋一塊巨石,長8.6米,寬5.7米,厚0.7米,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炮台
營口西炮台位於市區渤海大街西段,遼河入海口左岸,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原稱營口大炮台,由於地處市區西部,本地人俗稱西炮台。始建於1882年(光緒八年),1888年建成,為夯築四合土。炮檯面海「內築土台三方,中大旁小,高四五丈」。中間大炮台為二層,高6米,長寬各50餘米。台頂四周為矮牆。牆下暗炮眼8處,置炮52尊,炮台四周圍牆900餘米。營口西炮台是清末東北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東北最早的海防工程之一。1895年初和1900年夏,分別遭到日本和沙俄侵略軍的破壞。炮台遺址就其原貌及四周自然景觀保護,在全國同類炮台中尚屬首位。
望兒山
望兒山位於熊岳鎮東北1.5公里的望兒山村,東南緊靠李杏種質資源圃、樹木標本園,西臨長大鐵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望兒山海拔100.9米,東面連一石樑,中為弧形石孔,稱仙人橋。仙人橋實為海蝕拱橋,是典型的古海蝕地貌,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望兒山東北面有一自然形成的飽經滄桑的「憶母像」。山巔有清代藏式磚塔一座。
3. 2016黃丫口杜鵑花什麼時候開始
杜鵑花的正常開花期一般在4~6月之間,在開花期若是照看得好,杜鵑回花就會持續開花一個月左右,答繽紛艷麗;若是照看不周,杜鵑花就只能開花一兩周,然後就逐漸的枯萎轉色,所以杜鵑花開花期一定要悉心照料,才保證花繁葉茂。
杜鵑花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不同地區種植,它的開花期就不一樣。通常在露地栽培杜鵑花,那麼它的開花期就在3~5月;在高海拔地區生長的杜鵑花,由於溫度較低,一般都會在7~8月才開花;而北方在溫室栽培杜鵑花,在1~2月之時就能夠開花了。
杜鵑花養護:
為了保證杜鵑能夠正常開花,應該保證充足的光照且不被暴曬,並且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澆水宜量少次數多;此外還需控制好溫度,最好在20度左右,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到杜鵑花開花。栽培杜鵑花的前幾年,為了加快其枝桿骨架成型,可在開花前將花蕾摘掉,以促進枝桿生長。
杜鵑花開花周期:
杜鵑花一般是一年開三次,分別在春天、夏天及春夏之間三個時期。春杜鵑花一般在四至五月開花,開花過後才開始長新葉;夏杜鵑花一般在五至六月開花,這時期它是先長葉後開花;而介於春夏之間開的杜鵑花則是花葉齊發。但隨著現代技術發展,人們能讓杜鵑花四季都開花。
4. 大石橋黃丫口的杜鵑花開沒
現在應該都已經開花了,
有時間出來看一看,觀賞性比較高,杜鵑花盆栽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比較好
5. 營口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赤山風景區:赤山位於萬福鎮東、萬福鎮與蓋州礦洞溝鎮交界處。距距營口市區75公里、蓋州城區40公里、距營口東南部中心萬福鎮中心7公里,距庄蓋高速(G21)萬福站9公里。景區佔地20多平方公里,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一,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有三清峰、五洞峰、旋門峰、天橋峰、天池峰,五座三峰。其中三清峰最高,海拔891.1米。景區內有仙人洞、穿心洞、背陰洞、朝陽洞、月亮洞等岩洞。還有大連亭、珍珠亭、夾槽亭、旋門亭及三疊瀑、戲珠瀑、小心坡瀑布等景點。珠峰腳下是馳名遐邇的龍潭古寺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舍利塔群。大天橋、小天橋一閃而就,險象環生。是營口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黃丫口風景區:面積11萬畝,位於營口市東部的大石橋市建一鎮境內,東南與岫岩縣哈達碑鎮毗連,北以海城市孤山鎮、岔溝鎮為鄰,距營口市區70公里,據大石橋市區48公里。屬於長白山山系千山余脈,黃丫口主峰967.8米,有「一腳踏三界」之美譽,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引來很多市民遊客觀賞。景區形成黃丫口主峰路、生態環山路、杜鵑花海路、林蔭生趣路五條雄、險、奇、幽交相輝映的旅遊線路。
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位於北海新區,總佔地面積208萬平方米。其中植物園區佔地近75萬平方米,游樂園區佔地近35萬平方米,沙灘休閑區佔地近73萬平方米,海島漁村區佔地近19萬平方米,海濱酒店區佔地近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歷史文化長廊、紅海灘、盆景園、九龍泉、北海禪寺、沙灘浴場、沙灘運動場、海蝕地貌景觀、亞特蘭蒂斯海上樂園和商業區、海濱酒店區等「一帶、七區、二十九景」。
6. 秋天營口旅遊去哪好玩
北海浴場:位於北海新區團山街道,是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的主要浴場,氣候溫和,海灘平緩,水質優良。北海浴場北側有海蝕龍宮一條街,千姿百態的奇礁異石。
赤山:位於萬福鎮東、萬福鎮與蓋州礦洞溝鎮交界處。距距營口市區75公里、蓋州城區40公里、距營口東南部中心萬福鎮中心7公里,距庄蓋高速(G21)萬福站9公里。景區佔地20多平方公里,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一,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有三清峰、五洞峰、旋門峰、天橋峰、天池峰,五座三峰。其中三清峰最高,海拔891.1米。景區內有仙人洞、穿心洞、背陰洞、朝陽洞、月亮洞等岩洞。還有大連亭、珍珠亭、夾槽亭、旋門亭及三疊瀑、戲珠瀑、小心坡瀑布等景點。珠峰腳下是馳名遐邇的龍潭古寺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舍利塔群。大天橋、小天橋一閃而就,險象環生。是營口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黃丫口風景區:面積11萬畝,位於營口市東部的大石橋市建一鎮境內,東南與岫岩縣哈達碑鎮毗連,北以海城市孤山鎮、岔溝鎮為鄰,距營口市區70公里,據大石橋市區48公里。屬於長白山山系千山余脈,黃丫口主峰967.8米,有「一腳踏三界」之美譽,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引來很多市民遊客觀賞。景區形成黃丫口主峰路、生態環山路、杜鵑花海路、林蔭生趣路五條雄、險、奇、幽交相輝映的旅遊線路。
7. 大石橋的風景名勝
石棚山石棚位於蓋州市二檯子農場石棚村南台地上。東南距許家屯5公里,東北距九寨2.5公里,所以又稱它為「許家屯石棚」、「九寨石棚」。石棚建造的年代大約在青銅時代,或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地上建築,為巨石文化的傑作。1963年遼寧省政府公布該石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將石棚山石棚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史前石棚的建造用途,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墓葬,有的說是祭祀場所,還有的說是宗教活動場所等。 金牛山古人類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石橋市永安鎮西田屯村海拔69.3米的金牛山之上,山周長1240米,面積約0.308平方公里,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1988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9月到12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呂遵諤教授帶領的考古系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生,在金牛山進行教學實習時,發現了一批罕見的古人類化石和他們的居住面,同層出土的還有大量動物化石。這次發現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出土的同屬於一個成人個體的人類骨骼化石,包括頭骨、脊椎、尺骨、髖骨、腕骨、足骨和趾骨等50餘件,其材料之完整為世界所罕見。
前砬山烽火台,在大石橋市金橋開發區前砬山村南。此台為明代所建。台基為花崗岩條石砌築,其上是大塊青磚建造的台身,白灰勾縫,最上部分的垛口仍可見。方形台通高12米,底邊長為10米,由底向上逐漸內斂。烽火台保存的基本完好,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載,明朝沿海各省,經常遭受倭寇騷擾,民不安生,朝廷便在沿海設立防禦據點。 黃丫口自然生態旅遊景區,面積11萬余畝,位於大石橋市東部山區建一鎮黃丫口村。黃丫口景區群山系長白山系龍崗山脈千山余脈,海拔206——967.8米之間。景區森林覆蓋率90%。有山泉眼15處,為大清河東支流發源地之一。狍子、狐狸、狼等野生動物50餘種。
黃丫口自然生態旅遊景區以以春杜鵑、夏野花、秋紅葉、冬霧凇代表物候景觀,以紅松林、草葯園、野菜園、核桃林、雜木林代表森林景觀,以革命歷史、名人名事、古老寺廟代表人文景觀,以「黃丫口」、「血化杜鵑」、「九缸十八鍋」、「老母寺」、「虎頭山」、「白果樹」、「不老泉」、「福祿壽松」 等神話傳說代表民間傳統文化景觀,構成「十一景」、「五園」、「三寺」、「一廟」的二十處黃丫口地貌與人文景觀。景區最著名的是杜鵑坡,每年從五月中旬開始,這里的野生杜鵑花會競相開放。 迷鎮山旅遊區位於營口大石橋金橋開發區,緊鄰營大公路。迷鎮山高163.8米,原名晾甲山。 傳說唐王東征時,曾在此晾曬衣甲,因此得名。
迷鎮山上共有古建築三組,即娘娘廟、大戲樓和海雲寺。其中,娘娘廟坐落在迷鎮山主峰,坐北朝南,依山為基,有前、中、後三殿。娘娘廟曾三次毀於戰火,三次重建。
8. 2020五一期間黃丫口的杜鵑花開了嗎
你好,2020年五一期間黃丫口的杜鵑花已經開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