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紀事
『壹』 各個朝代、時期著名的陶瓷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我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我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古陶瓷發展史,它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是它給後人留下的這份珍貴而又豐富的遺產,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貳』 紫羅蘭是哪一個國家的國花
1.是印度和泰國的國花。紫羅蘭又名草桂花,屬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一般在頭年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此花株高30-5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基部梢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為長角果圓柱形,種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4.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在我國中部地區,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采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
『叄』 讀後感兩篇,要求原創!一篇《貪心的紫羅蘭》,一篇《幹校六記》或《丙午丁未年紀事》
《貪心的紫羅蘭》這篇文章講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種生活態度是「隨遇而安」、「知足者常樂」。作品中的大多數「人物」都持這種觀點:玫瑰花認為這株紫羅蘭想變為自己的想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告誡它可能會遇到「巨大災難」,別的紫羅蘭則以它的下場作為不知足的教訓。
另一種生活態度是為了夢想的實現不遺餘力地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如這株紫羅蘭所說的「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
紀伯侖從感情上明顯地傾向於後者。證據是:當這株紫羅蘭死去時,作者在它的臉上描繪出一筆「神聖的微笑——實現生活願望後的微笑,勝利和滿足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贊許這株紫羅蘭的同時,並沒有把另一種生活方式貶得一無是處。應該說,玫瑰花、大自然、別的紫羅蘭們所說的話也都是入情入理的。不妨說,這是本文的可貴之處。的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你可能不甘寂寞,嚮往轟轟烈烈;他卻可能願做一個凡人,恪守自己的本分。對他們自己來說,這樣活著是幸福的、美好的。那麼,別人也就不必指手畫腳,硬要充當他人生活的導師了。
這下的是網上摘的,我沒讀過不好意思。
試看《幹校六記》中《下放記別》一章,一方面,作者展現給我們的是鑼鼓喧天的熱鬧歡送場面,另一方面,作者卻讓我們感受了俞平老和俞師母年逾七旬卻還要學著兒童排隊出發的心酸情景。這里沒有大段的抒情和議論。但卻真實地寫出了那一代知識分子「人何以堪」的悲慘命運。對於女婿得一的自殺,楊絳寫得很輕:默存先生和作者是先後去幹校的,第一次 送行的是三個人——作者和女兒阿圓,女婿得一,半年後作者別去時,卻只有女兒一人送行了,原來得_已經含冤亡故。書中對這段著墨極少,卻給讀者留下了極大的空白,這是儲藏著深不可測的感情信息的:東方美學傳統歷來是計白當黑的,因此這空白之下正是含藏著濃黑的悲涼。二老曾互相安慰,以為女兒有托,可以放心,不料得一冤獄沉沉。望著女兒踽踽獨歸的背影,真是肝腸欲斷,情何以堪。作者寫來,似乎淡淡,而我們卻可看見她心底的斑斑血淚。
再看《丙午丁未年紀事》。對於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作者不用公元紀年,而是用「丙午丁未年」,這頗值得玩味。這不僅突出了故事的發生地是在「中國」這一文化空間,並且在時間上造成一種歷史間離的效果,濾去了許多歷史的重量。在「風狂雨驟」的日子裡,面對群眾憤怒控訴的罪行,錢鍾書和楊絳夫婦認真地製作著自己的牌子,他們精工巧制,工楷細描,羅列罪名,並掛在自己胸前,互相欣賞,還不禁引用艾麗思夢游奇境的名言:「curlouser and euriouser!」讀到這些細節時,你不得不佩服二老在逆境中的大智若愚、灑脫鎮定。當被無知的人們拿著束腰的皮帶猛抽,被勒令脫掉鞋襪排成一排,傴著腰,後人扶住前人的背,繞著圓形花欄在笑罵聲中不知道跑了多少圈後,「我們」才初次意識到自己的腳底是多麼柔嫩。這里用筆極為節制,不顯任何鋒芒,但字字皆有千鈞重,讓人心酸,頗多感觸。當被人剃成「陰陽頭」後,作者還安慰老伴說「小時候老羨慕弟弟剃光頭,洗臉可以連帶洗頭,這會我至少也剃了半個光頭」,「只是變了樣」而已。當出門望見小孩就從街這邊躲到街那邊跑得一溜煙時,作者還戲稱自己活是一隻過街老鼠。作者這樣的打趣和自嘲自己,我們卻深深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楚,因為作者說,剃成「陰陽頭」「那是八月二十七日晚上」。
歷史、文化的災難沉重地壓迫著這批文化人,許多催人淚下、驚心動魄的浩劫在楊絳的筆下顯得如此的平淡。但是在這儒雅、睿智的敘述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飽受中西方先進文明熏陶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多災多難的社會環境中的高貴的人格力量。
『肆』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獲文學獎,其著作為《孤獨與沉思》。
2、1902年德國的特奧多爾·蒙森獲文學獎,其著作為《羅馬風雲》。
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獲文學獎,其著作為《挑戰的手套》。西班牙的何塞·埃切加賴著作《偉大的牽線人》獲獎。
4、1904年法國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獲文學獎,其著作為《金島》。
5、1905年波蘭的亨利克·顯克維支獲諾貝爾文學獎。
6、1906年義大利的喬祖埃·卡爾杜齊獲諾貝爾文學獎。
7、1907年英國的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獲諾貝爾文學獎。
8、1908年德國的魯道爾夫·歐肯獲諾貝爾文學獎。
9、1909年瑞典的西爾瑪·拉格洛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10、1910年德國的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11、1911年比利時的莫里斯·梅特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12、1912年德國的蓋哈特·霍普特曼獲諾貝爾文學獎。
13、1913年印度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14、1915年法國的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
15、1916年瑞典的魏爾納·海頓斯坦姆獲諾貝爾文學獎。
16、1917年丹麥的卡爾·耶勒魯普獲諾貝爾文學獎。
17、1919年瑞士的卡爾·施皮特勒諾貝爾文學獎。
18、1920年挪威的克努特·漢姆生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921年法國的阿納托爾·法郎士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922年西班牙的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21、1923年愛爾蘭的威廉·勃特勒·葉芝獲諾貝爾文學獎。
22、1924年波蘭的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23、1925年愛爾蘭的喬治·蕭伯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24、1926年義大利的格拉齊亞·黛萊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25、1927年法國的亨利·柏格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26、1928年挪威的西格里德·溫塞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27、1929年德國的保爾·托馬斯·曼獲諾貝爾文學獎。
28、1930年美國的辛克萊·劉易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29、1931年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獲諾貝爾文學獎。
30、1932年英國的約翰·高爾斯華綏獲諾貝爾文學獎。
31、1933年俄國的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獲諾貝爾文學獎。
32、1934年義大利的路伊吉·皮蘭德婁獲諾貝爾文學獎。
33、1936年美國的尤金·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4、1937年法國的羅傑·馬丁·杜·加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5、1938年美國的賽珍珠獲諾貝爾文學獎。
36、1939年芬蘭的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獲諾貝爾文學獎。
37、1944年丹麥的約翰內斯·威廉·揚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38、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39、1946年德國的赫爾曼·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40、1947年法國的安德烈·紀德獲諾貝爾文學獎。
41、1948年英國的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42、1949年美國的威廉·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43、1950年英國的帕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獲諾貝爾文學獎。
44、1951年瑞典的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45、1952年法國的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46、1953年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47、1954年美國的歐內斯特·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
48、1955年冰島的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0、1957年法國的阿爾貝·加繆獲諾貝爾文學獎。
51、1958年蘇聯的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52、1959年義大利的薩瓦多爾·誇西莫多獲諾貝爾文學獎。
53、1960年法國的聖瓊·佩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55、1962年美國的約翰·斯坦貝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56、1963年希臘的喬治·塞菲里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57、1964年法國的讓·保羅·薩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58、1965年蘇聯的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59、1966年以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獲諾貝爾文學獎。
60、1967年瓜地馬拉的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61、1968年日本的川端康成獲諾貝爾文學獎。
62、1969年愛爾蘭的薩繆爾·貝克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63、1970年蘇聯的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
64、1971年智利的巴勃魯·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65、1972年西德的亨利希·伯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66、1973年澳大利亞的帕特里克·懷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67、1974年瑞典的埃溫特·約翰遜和哈里·埃德蒙·馬丁遜獲諾貝爾文學獎。
68、1975年義大利的埃烏傑尼奧·蒙塔萊獲諾貝爾文學獎。
69、1976年美國的索爾·貝婁獲諾貝爾文學獎。
70、1977年西班牙的阿萊克桑德雷·梅洛獲諾貝爾文學獎。
71、1978年美國的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獲諾貝爾文學獎。
72、1979年希臘的奧德修斯·埃里蒂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73、1980年美國的切斯拉夫·米沃什獲諾貝爾文學獎。
74、1981年英國的埃利亞斯·卡內蒂獲諾貝爾文學獎。
75、1982年哥倫比亞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76、1983年英國的威廉·戈爾丁獲諾貝爾文學獎。
77、198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78、1985年法國的克洛德·西蒙獲諾貝爾文學獎。
79、1986年奈及利亞的沃萊·索因卡獲諾貝爾文學獎。
80、1987年美國的約瑟夫·布羅茨基獲諾貝爾文學獎。
81、1988年埃及的納吉布·馬哈富茲獲諾貝爾文學獎。
82、1989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獲諾貝爾文學獎。
83、1990年墨西哥的奧克塔維奧·帕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84、1991年南非的內丁·戈迪默獲諾貝爾文學獎。
85、1992年聖露西亞的德里克·沃爾科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86、1993年美國的托尼·莫里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87、1994年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獲諾貝爾文學獎。
88、1995年愛爾蘭的謝默斯·希尼獲諾貝爾文學獎。
89、1996年波蘭的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獲諾貝爾文學獎。
90、1997年義大利的達里奧·福獲諾貝爾文學獎。
91、1998年葡萄牙的若澤·薩拉馬戈獲諾貝爾文學獎。
92、1999年德國的君特·格拉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93、2000年法國的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
94、2001年英國的維·蘇·奈保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95、2002年匈牙利的凱爾泰斯·伊姆雷獲諾貝爾文學獎。
96、2003年南非的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獲諾貝爾文學獎。
97、2004年奧地利的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98、2005年英國的哈羅德·品特獲諾貝爾文學獎。
99、2006年土耳其的奧罕·帕慕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100、2007年英國的多麗絲·萊辛獲諾貝爾文學獎。
101、2008年法國的勒·克萊齊奧獲諾貝爾文學獎。
102、2009年德國的赫塔·米勒獲諾貝爾文學獎。
103、2010年西班牙/秘魯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獲諾貝爾文學獎。
104、2011年瑞典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獲諾貝爾文學獎。
105、2012年中國的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106、2013年加拿大的愛麗絲·門羅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107、2014年法國的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108、2015年白俄羅斯的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109、2016年美國的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
110、2017年英國的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