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米易龍舟山杜鵑花

米易龍舟山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3-05-24 14:06:35

⑴ 來攀枝花旅遊必去的10大景點,讓人流連忘返,捨不得離開

粉絲和網友們一直在私信問我,來到陽光花城攀枝花後的景點有哪些,最近老李通過查資料和找當地朋友詢問,整理了以下10個景點,希望能給來攀枝花 旅遊 的朋友當作參考!

攀枝花漁門鎮漁門小聚

漁門小聚位於漁門鎮團結村,佔地面積約10畝,共23頂帳篷。其中「星空」帳篷佔地面積在30平米以上,「毛毛蟲」帳篷佔地面積約45平米左右,房內有浴室、電視、空調、wifi等設施齊全,十分適合家人旅行居住,是集 娛樂 、度假、康養等功能於一體的帳篷主題客棧。漁門小聚成了近幾年的網紅打卡地,也是一個充滿著藝術和民族風情的 旅遊 地。這里環境清幽,建築風格獨特,民族色彩濃郁,是一個文藝又有點小清新的地方,讓你在這樣的環境中怡然自得。

攀枝花仁和區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稱,位於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處,居住著600餘戶人家,其中有400多戶人家高度集中在一處小山坡上,修建著相似風格的蘇皖民居木瓦房,錯落有序,高牆深巷,彷彿置身於江南小鎮。

迤沙拉村東臨金沙江,與涼山州會理縣隔江相望,有600餘年 歷史 。2005年11 月,迤沙拉村寨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正式評選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村」。迤沙拉民族文化 旅遊 區由核心裡頗彝族文化山寨區、古驛道 旅遊 區、諸葛大營、葡萄溝現代觀光農業區等數十個景點組成。

攀枝花米易新山梯田

攀枝花市米易縣人氣最旺的 旅遊 景點之一:新山梯田,是新山勤勞智慧的傈僳族人歷經祖祖輩輩辛勤耕作而成的傑作。你只要身臨其境,其壯美的景觀無不為之動容贊嘆。冬天游新山梯田如同觀賞天然油畫;四月份游新山梯田,青翠的秧苗又給梯田披上了綠裝;八月份游新山梯田,遙遠望去那金燦燦的稻穀,梯田又似披上了黃金甲。一年四季,景色變幻,美輪美奐。新山梯田有著獨特的梯田景觀,面積龐大,風光旖旎,甚是迷人。這里還聚居著傈僳族,人文氣息濃郁,可以感受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對此念念不忘。

攀枝花馬鹿寨

馬鹿寨是攀枝花的香格里拉、百去不厭之地,盛夏的馬鹿寨,雨水充沛,鬱郁蔥蔥的小草,在微風的吹拂下,掀起碧波千頃,野花在盛開,五顏六色的花朵隨風搖曳,嫵媚動人。

馬鹿寨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裡面保留著絕美的自然風光。這里環境古樸,牛羊成群,展現了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地質環境獨特,來這里可以領略到攀枝花的大好山河,讓你對這座城市念念不忘。位於在二灘大壩右側的深山裡,這里有漫山遍野不知從何而來的巨石和古老神秘的蠻王洞不說,那一處處不知什麼年代留下來的村寨遺跡,彷彿也在向來人述說著這里昔日的繁華。

攀枝花米易顓頊龍洞

顓頊龍洞原名龍潭溶洞。位於攀枝花市米易縣北部的白馬鎮境內,導航可非常方便到達。目前是國家3A級 旅遊 名勝風景區,地處龍舟山脈和安寧河流域在米易境內的交匯區,與涼山州會理縣毗鄰,距西昌市131公里,距攀枝花市106公里,距米易縣城26公里。被譽為「蜀國攀西第一溶洞」。攀枝花米易顓頊龍洞有「蜀國攀西第一洞」的美譽,這里生態環境原始,植被茂密,流水潺潺,景觀十分引人入勝。洞內景觀迷人,有大量天然形成的鍾乳石、石林、石柱、石花等,美輪美奐,顯得十分神秘。像是置身於仙境般,讓人沉醉不已。

攀枝花鹽邊縣格薩拉

格薩拉位於四川、雲南兩省交界的四川省鹽邊縣境內,是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 旅遊 區的南大門,是四川省政府2004年確定的「攀西陽光生態 旅遊 區」的重要組成部份。這裏海拔1600-3400米,地質結構復雜,山高谷深,植被多樣,生物豐富,景區特色:以萬畝盤松、萬畝杜鵑、原始森林、天然原林、高山草甸、濕地湖泊組成的生態 旅遊 區;以近700個天坑地漏、地下溶洞、地下暗河、摩天崖、盲谷組成的探險 旅遊 區;以近20平方公里的石林組成的天堂石林徒步 旅遊 區,以攀西大裂谷特有的地質地貌建成的國家級地質公園觀賞 旅遊 區,以溫泉、瀑布、天生橋等各種自然景觀組成的 旅遊 景點,以稀有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等植物多樣性組成的科普基地觀光教育 旅遊 區,以古樸純正的彝家山寨、民族歌舞組成的民族風情 旅遊 區,以遊客參與性極強的 旅遊 項目以及獨具特色的遊客接待中心。
格薩拉是一個集生態 旅遊 、文化觀賞、獵奇探險、民俗大觀為一體的 旅遊 勝地,以「生態、陽光」為基本 旅遊 理念,輔以探險和民族文化 旅遊 。

攀枝花東區阿署達花舞人間

阿署達花舞人間景區項目位於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牽頭單位是由東區 旅遊 局和銀江鎮。該景區是東區圍繞創建生態區建設總體目標,結合攀枝花城市轉型,採取多渠道、多元化市場運作方式進行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而重點引入生態 旅遊 項目。該景區布局為「一軸五片十大主題」,一軸:一條中央景觀軸線;五片:景區入口接待服務區、陽光會議度假區、民俗風情度假區、花香果園體驗區、山水 養生 度假區;十大主題:陽光會議主題、婚慶休閑主題、生態濕地主題、休閑度假主題、彝族風情主題、 科技 農業體驗主題、開心果園主題、山地運動主題、田園 養生 主題、濱水康體 養生 主題。花舞人間是一個以花為主題的景區,裡面各種花卉爭奇斗艷,絢麗多姿,讓人沉醉其中不知往返。到這里可以休閑 娛樂 ,也可以安然度假,在花海中感受浪漫的氣氛。

攀枝花鹽邊紅格景區

紅格鎮隸屬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位於縣城東南部,幅員面積161.91平方千米,轄4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5661人(2017)。紅格鎮地處「陽光花城」攀枝花的中心區域,是以陽光、溫泉、運動、休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鎮,紅格臍橙、小粒咖啡等溫、熱帶農產品及特色氡溫泉資源遠近聞名。2016年10月,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紅格鎮依託陽光、溫泉自然生態資源,攀西陽光休閑 旅遊 度假區區位優勢,以陽光溫泉康養、運動康養、醫療康養、 美食 康養四大板塊為中心,圍繞「產業、產品、服務」開展城鎮基礎設施、運動設施、溫泉康養、保 健康 養、醫療、教育等業態的調整和新建,逐漸形成了「產業融合、產城發展」的現代康養 旅遊 發展模式,將全力打造具有南亞熱帶風情的宜居、宜業、宜游山水園林城鎮和國際陽光溫泉康養度假目的地。

攀枝花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這條 旅遊 熱線上。雄偉壯觀的電站,煙波浩渺的碧湖,四周環列的青翠群山,莽莽的原始森林,湖中風光旖旎的8個小島以及附近居住的10多個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幽靜的環境,適宜的氣候,清鮮的空氣,使這里成為具有 旅遊 、探險、采風、 娛樂 、度假、療養等多種功能的十分理想的 旅遊 區。二灘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北郊,鹽邊縣境內,總面積732.4平方公里(109.86萬畝),其中高峽平湖10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7.15%(含水面)。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有桐子林等九大景區,近百個高品位景點,還可見二灘鳥類自然保護區。

二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地處雲貴高原省與橫斷山脈之間的過渡地帶,典型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乾熱河谷稀樹灌草叢生態系統保存完好,區內的生物群落類型,和水、陸自然生態系統,在全世界范圍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攀枝花仁和區大黑山森林公園

大黑山森林公園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仁和鎮)務本鄉境內。最高點海拔2900米,佔地2200公頃,距攀枝花市中心46公里。1995年經四川省林業廳批准成立。公園具有綠、險、奇、古等特色。由林海、石林、龍洞、桃花園、烏拉天國、捨身崖、觀音崖、朱 德智結草莽英雄雷雲飛的原址等50餘個景點組成,最高點海拔2900米,受立體氣候和茂密森林的影響,空氣清新涼爽,可晨觀日出,晚觀彩霞,雨天觀雲海,夜觀百里鋼城萬家燈火,是市民和外來遊客避暑、度假、療養的勝地,現已有投資400餘萬元的烏拉山莊和電視台招待所及多家農家樂等住宿接待設施,近十年來每年一屆的「桃花節」規模都逐年擴大。景區內原始森林密布,空氣清新, 涼爽宜人。除原始森林,還有箭竹林、石林、龍洞、少數民族村寨和朱德過江遺跡。在大黑山上,早可觀日出,晚可看彩霞,雨季觀賞變幻莫測的雲海,晴天可俯瞰百里鋼城雄姿,入夜觀看金沙江兩岸萬家燈火。 還可參觀有名的釩鈦磁鐵礦山和「烏納國」舊貌。在大黑山游覽還可領略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景觀。

目前老李暫時就整理了這個10個景點,後續繼續補充新的景點,也歡迎攀枝花本地網友在評論區補充更多的景點,給外來遊客更好的向導,上述景點均可使用地圖導航找到。

⑵ 攀枝花杜鵑花海在哪裡

愛花的小夥伴要留意了,在攀枝花的龍肘山的大型杜鵑花已經是馬上要開放了,開花時間就在近期,據悉,現在那裡的山路都已經修建好,已經都是柏油路,以後去哪自駕會更加方便了,更多賞花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

龍肘山,又名玉墟山,海拔3585.7米。因山勢蜿蜒,主峰頂如神龍昂首,兩側峰聳立似巨龍運肘,故而得名。龍肘山余族屬於螺髻山支脈,山勢險峻雄奇,自然風光更是美不勝收。

杜鵑花

隨著公路的延伸,海拔高度的增此純加,杜鵑花的種類越來越多,生長也越來越茂盛。杜鵑由稀疏到稠密,由低矮到高大,成林成片,令人賞心悅目。

眼花繚亂的杜鵑花林,色彩繽紛,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滿山杜鵑花熱情綻放含笑山野,吸引了許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觀光采風。

擇木龍也不少的杜鵑花。

路線:

自駕車由市區出發——漁門鎮——從紅石橋處往紅寶鄉方向前行——沿鹽擇路往裡前行,一直到中槽村,然後需要咨詢當地人,才能抵達鹿坪(部分路段需要徒步前行)。

茶花

不止杜鵑花,龍肘山的山茶花同樣美麗動人,山茶花常見於公路邊和山丘上,一抹紅色給趕路的人一絲慰藉,令人覺得溫暖。它總在晚秋至暮春季節綻放;當百花爭艷之時,它便慢慢凋謝。

山茶花花姿綽約,花色鮮艷,花期長,凋零於桃李之後。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這是陸游詠山茶花的詩。短短四句,道出了山茶花的特點。

放下平日的忙碌和奔波帶著你心愛的人相約龍肘山與「十里杜鵑」來豎扒弊一場最美的邂逅你若不離它定不棄!!

路線推薦

自駕:開車走G5高速,有兩條路線

①米易下高速,從新山去龍肘山。

②埡口下高速,從芭蕉箐去龍肘山。

乘車:

在客運中心乘坐到米易的班車,到米易縣城以後轉麵包車去龍肘山。

溫馨提示

1.出行時盡量選擇越野車,龍肘山上部分路段還未硬化。

2.龍肘山海拔較高,出行時帶好外套,注意防寒防曬!

3.文明賞花,請勿摘花。

⑶ 米易,紅格,德昌那個地方好玩

1.螺髻山 AAAA

螺髻山,在邛海南岸,距西昌市區3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山中有36個色彩各異的深潭秀湖,豐富的亞熱帶植物,完整的古冰川的遺跡,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以及溶洞、瀑布等豐富多彩的奇特景觀。 螺髻山山體由北向南逶迤百餘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稱……
2.螺髻陽光度假村 AAA

螺髻陽光度假村為國家3A級景區,位於德昌縣大坪村,近德昌高速公路出口。這里設施十分完善,垂釣、燒烤、網球健身、兒童樂園等等全都有。住在螺髻陽光,閑暇時間在過道之上漫步行走,看看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城市中的煩惱早就被拋開不見。小別墅樣式的酒店,住進來後壓根就不……
3.傈僳水寨旅遊景區 AAA

傈僳水寨位於四川德昌縣沙壩,成立於2008年12月,位於四川省德昌縣樂躍鎮沙壩村,緊臨國道108線,北距西昌約70公里(高速公路約50公里),南距攀枝花市109公里(全程高速路),離德昌縣城17公里(二級公路)。「傈僳水寨山泉沖浪」特色旅遊項目,解決當地社員1……
4.半山印象生態園 AA

半山印象生態園是國家2A級景區、5星級鄉村酒店,座落在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國家級生態文化村——德昌縣角半村。半山印象酒店佔地50畝,建有獨棟木屋、農家小院、觀景餐廳、恆溫泳池和健身棧道等。依山而建臨水而修,與自然風物完美相融。地址: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角半村碗……
5.王所大石墓

大石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城南5公里王所鄉西南約400米處,屬安寧河流域的中段地區。大石墓葬為戰國至西漢時期西南地區某一民族的文化遺存,據文獻記載,大石墓可能屬當時的邛都人。其構造是在地面上用巨石砌成墓室,有的在墓室上加封土,墓內埋葬人數甚……
6.螺髻山仙人洞

螺髻山仙人洞彝語稱「斯居色居」,是一處長達10公里,規模宏大的岩漿溶洞。洞中鍾乳石千奇古怪,有的如宮殿庭院;有的似山川河流,有的像花草樹木,有的若人獸鳥禽;有的顏色鮮艷欲滴;有的碧綠透明;有的五色俱全,繽紛絢麗,宛若仙境。洞中還有溪水從鍾乳石縫中流過,人稱「陰……
7.涼山大石墓群

大石墓群主要分布於川西南安寧河流域,在冕寧、喜德、西昌、德昌、米易諸縣市皆有分布。德昌縣王所大石墓群與喜德縣伍合大石墓群是目前保存最完好且最為典型的兩處大石墓群。王所大石墓位於德昌縣西南約4公里的王所鄉王所村一組,分布有大石墓三座,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墓呈……
8.德昌鍾鼓樓

德昌鍾鼓樓聳峙於上翔待之南端,為德昌現存唯一完整的古建築物。鍾鼓樓工藝精湛,建造堅固,雄偉壯觀。鍾鼓樓,始建於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因主街上分別於南北中3處建有魁閣,此為中魅閣,人們習稱為鍾鼓樓或中鼓樓。同治2年(1863年)毀於火災。光(公元190……
9.清代古塔

在德昌縣境內分布有六座古塔,多為清朝時期所建,古塔形狀各異,高雅在10至20多米不等,其中以茨達字塔尤顯壯美秀麗,該塔位於茨達鄉新勝村,建於同治九年(1870年),座北向南,仿樓閣五重檐,辯證角攢尖式。塔身周長16.2米,佔地21.9平方米,通高21.8米,磚……
10.二灘電站庫區

二灘電站庫區位於德昌縣城西部,由於雅礱江截流,水位升高而形成庫區高峽出平湖,天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壯麗景觀。二灘正常蓄水位雅幹流145公里,回水的干支流共240公里,最寬江面1500米,平均寬雅500米,正常蓄水位時庫區水面101平方公里,雅礱江幹流二灘區攀枝花市……

⑷ 與杜鵑花相似的花有哪些

杜鵑花有很多種,你說的是哪一種呢? 杜鵑花產地安徽,又名山石榴,映山紅,報春花等。 性味酸甘、溫。 主治:和血、調經、風濕,跌打損傷,吐血等。用法:內服,煎湯25~50克或沖泡。 葯名:鬧羊花 英文:Chinese Azalea Flower 學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 類別:花類 別名: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八厘麻 成分:花含毒性成分:木毒素(andromedotoxin)和石楠素(ericolin)。葉含黃酮類、杜鵑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性味: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驅風,除濕,定痛。 用於風濕頑痹、傷折疼痛、皮膚頑癬 [編輯本段]國內已知所有物種: 阿里山杜鵑 矮生杜鵑 矮小杜鵑 大白花杜鵑 安徽杜鵑 暗葉杜鵑 暗紫杜鵑 凹葉杜鵑 八蕊杜鵑 巴朗杜鵑 白背杜鵑 白花杜鵑 白花卵葉杜鵑 白花卵葉杜鵑(變種) 白花秀雅杜鵑 白花張口杜鵑 白花張口杜鵑(變型) 白喇叭杜鵑 白馬銀花 白毛杜鵑 大白花杜鵑 白毛粉鍾杜鵑 白毛粉鍾杜鵑(變種) 白毛華麗杜鵑 白毛華麗杜鵑(變種) 白面杜鵑 白面杜鵑(原變種) 白碎米花 白碎米花(變種) 白碗杜鵑 白枝杜鵑 白鍾杜鵑 百合花杜鵑 班瑪杜鵑 斑葉杜鵑 大白花杜鵑 半圓葉杜鵑 半圓葉杜鵑(原亞種) 瓣萼杜鵑 棒柱杜鵑 苞葉杜鵑 寶興杜鵑 爆杖花 爆杖花(原變種) 杯萼杜鵑 杯萼杜鵑(原變種) 杯萼兩色杜鵑 杯萼兩色杜鵑(亞種) 北方雪層杜鵑 北方雪層杜鵑(亞種) 背絨杜鵑 大白花杜鵑 碧江杜鵑 碧江亮毛杜鵑 碧江亮毛杜鵑(變種) 變光杜鵑 變光杜鵑(原變種) 變色杜鵑 變色杜鵑(變種) 變色血紅杜鵑 變色血紅色杜鵑(變種) 波密杜鵑 波葉杜鵑 波葉杜鵑(原變種) 薄皮杜鵑 薄片杜鵑 薄葉馬銀花 薄葉硃砂杜鵑 不丹杜鵑 不凡杜鵑 不凡杜鵑(原變種) 蒼白杜鵑 大白花杜鵑 蒼山杜鵑 藏布杜鵑 藏布杜鵑(亞種) 藏東杜鵑 藏南杜鵑 糙毛杜鵑 糙葉杜鵑 糙葉杜鵑(原變種) 糙柱杜鵑 糙柱杜鵑(變種) 草莓花杜鵑 草原杜鵑 側花杜鵑 茶花杜鵑 茶絨杜鵑 察隅杜鵑 長柄杜鵑 長柄杜鵑(原變種) 長柄雜色杜鵑 長柄雜色杜鵑(變種) 長粗毛杜鵑 長粗毛杜鵑(原變種) 長萼杜鵑 長梗變光杜鵑 長梗變光杜鵑(變種) 長管杜鵑 長尖杜鵑 長鱗杜鵑 長鱗芽杜鵑 長毛杜鵑 長毛彎月杜鵑 寬鍾杜鵑 長毛彎月杜鵑(變種) 長蕊杜鵑 長蕊杜鵑(原變種) 長蒴杜鵑 長葯杜鵑 長圓團葉杜鵑 長圓團葉杜鵑(亞種) 長軸杜鵑 長軸杜鵑(原亞種) 長柱灰背杜鵑 長柱灰背杜鵑(變種) 長柱睫萼杜鵑 長柱睫萼杜鵑(亞種) 長柱直枝杜鵑 長柱直枝杜鵑(變種) 常綠糙毛杜鵑 橙黃杜鵑 橙黃杜鵑(原變種) 翅柄杜鵑 川滇杜鵑 川滇杜鵑(原變種) 川南杜鵑 川西淡黃杜鵑 川西淡黃杜鵑(原變種) 川西杜鵑 川西杜鵑(原變種) 串珠杜鵑 垂鉤杜鵑 椿年杜鵑 純白杜鵑 純白杜鵑(變種) 純紅杜鵑 純紅杜鵑(原變種) 純黃杜鵑 刺毛杜鵑 刺毛杜鵑(原變種) 刺枝杜鵑 粗糙葉杜鵑 粗脈杜鵑 粗毛杜鵑 粗枝杜鵑 粗柱杜鵑 簇毛杜鵑 大白杜鵑 大白杜鵑(原亞種) 寬鍾杜鵑 大萼杜鵑 大關杜鵑 大果杜鵑 大花杜鵑 大喇叭杜鵑 大理杜鵑 大鱗杜鵑 大炮山杜鵑 大埔杜鵑 大樹杜鵑 大樹杜鵑(變種) 大王杜鵑 大王杜鵑(原亞種) 大武杜鵑 大芽杜鵑 大葉金頂杜鵑 大葉金頂杜鵑(亞種) 大雲錦杜鵑 大鍾杜鵑 大字杜鵑 丹巴杜鵑 單花杜鵑 單色杜鵑 淡紅杜鵑 淡黃杜鵑 淡黃杜鵑(原變種) 喇叭杜鵑 淡鍾杜鵑 倒矛杜鵑 道孚杜鵑 德欽杜鵑 滇藏杜鵑 滇藏杜鵑(原變種) 滇紅毛杜鵑 滇緬杜鵑 滇南杜鵑 滇南毛柄杜鵑 滇南毛柄杜鵑(變種) 滇西杜鵑 滇西桃葉杜鵑 滇西桃葉杜鵑(亞種) 滇隱脈杜鵑 滇隱脈杜鵑(亞種) 蝶花杜鵑 丁香杜鵑 鼎湖杜鵑 都支杜鵑 兜尖卷葉杜鵑 兜尖卷葉杜鵑(變種) 陡生杜鵑 獨龍杜鵑 大喇叭杜鵑 杜鵑 短柄杜鵑 短萼雲霧杜鵑 短萼雲霧杜鵑(變種) 短梗杜鵑 短梗星毛杜鵑 短梗星毛杜鵑(變種) 短果峨馬杜鵑 短果峨馬杜鵑(變種) 短花杜鵑 短花杜鵑(原變種) 短花杜鵑(原亞種) 短尖杜鵑 牛皮茶 短鱗芽杜鵑 短脈杜鵑 短蕊杜鵑 短尾杜鵑 鈍頭杜鵑 鈍葉杜鵑 鈍圓杜鵑 鈍圓杜鵑(變種) 多斑杜鵑 多變杜鵑 多變杜鵑(原亞種) 多花杜鵑 多裂杜鵑 多鱗杜鵑 多毛杜鵑 多趣杜鵑 多色杜鵑 多色杜鵑(原變種) 多葉杜鵑 多枝杜鵑 奪目杜鵑 峨邊杜鵑 峨馬杜鵑 峨馬杜鵑(原變種) 峨眉銀葉杜鵑 峨眉銀葉杜鵑(亞種) 鄂西杜鵑 鄂西杜鵑(原變種) 牛皮茶 耳葉杜鵑 繁花杜鵑 反邊杜鵑 防城杜鵑 粉白杜鵑 粉背多變杜鵑 粉背多變杜鵑(亞種) 粉背碎米花 粉果杜鵑 粉紅爆杖花 粉紅滇藏杜鵑 粉紅滇藏杜鵑(變種) 粉紅杜鵑 粉紅杜鵑(變種) 粉紅樹形杜鵑 粉紅樹形杜鵑(變種) 粉鍾杜鵑 粉鍾杜鵑(原變種) 粉紫杜鵑 輻花杜鵑 附生杜鵑 復毛杜鵑 富源杜鵑 干凈杜鵑 甘肅杜鵑 剛刺杜鵑 剛毛杜鵑 剛毛馬銀花 剛毛馬銀花(變種) 皋月杜鵑 高山白花杜鵑 高山杜鵑 高尚大白杜鵑 高尚大白杜鵑(亞種) 革葉杜鵑 工布杜鵑 貢嘎山杜鵑 貢山杜鵑 管花杜鵑 灌叢杜鵑 灌陽杜鵑 光亮杜鵑 光亮杜鵑(原變種) 光亮峨眉杜鵑 光亮蛾眉杜鵑(變種)(新擬) 光蕊杜鵑 光枝杜鵑 光柱淡黃杜鵑 光柱杜鵑 光柱杜鵑(變種) 光柱杜鵑(原變種) 光柱迷人杜鵑 光柱迷人杜鵑(變種) 廣東杜鵑 廣口杜鵑 廣南杜鵑 廣西杜鵑 廣西杜鵑(原變種) 貴定杜鵑 貴州大花杜鵑 貴州杜鵑 果洛杜鵑 海綿杜鵑 海南杜鵑 合江杜鵑 合江銀葉杜鵑 合江銀葉杜鵑(變種) 河邊杜鵑 河南杜鵑 河南杜鵑(原亞種) 褐毛杜鵑 褐毛杜鵑(原變種) 褐葉杜鵑 褐葉華麗杜鵑 褐葉華麗杜鵑(變種) 黑紅血紅杜鵑 黑紅血紅杜鵑(變種) 黑鱗杜鵑 橫縣杜鵑 紅背杜鵑 紅點杜鵑 紅萼杜鵑 紅萼杜鵑(原變種) 紅花杜鵑 紅花露珠杜鵑 紅花露珠杜鵑(亞種) 紅花張口杜鵑 紅花張口杜鵑(變型) 紅馬銀花 紅灘杜鵑 紅線杜鵑 紅線杜鵑(變種) 紅暈杜鵑 紅粘毛杜鵑 紅粘毛杜鵑(亞種) 紅鍾杜鵑 紅棕杜鵑 紅棕杜鵑(原變種) 宏鍾杜鵑 猴斑杜鵑 猴頭杜鵑 猴頭杜鵑(原變種) 厚葉杜鵑 湖南杜鵑 互助杜鵑 互助杜鵑(亞種) 華麗杜鵑 華麗杜鵑(原變種) 黃杯杜鵑 黃杯杜鵑(原變種) 黃管杜鵑 黃褐杜鵑 黃花滇藏杜鵑 黃花滇藏杜鵑(變種) 黃花杜鵑 黃花花杜鵑 黃花毛蕊杜鵑 黃花毛蕊杜鵑(變種) 黃花泡葉杜鵑 黃鈴杜鵑 黃毛杜鵑 黃毛雷山杜鵑 黃毛岷江杜鵑 黃毛岷江杜鵑(亞種) 黃毛雪山杜鵑(變種)(新擬) 黃色著生杜鵑 黃色著生杜鵑(變種) 黃山杜鵑 黃山杜鵑(亞種) 黃葯杜鵑 黃鍾杜鵑 灰白杜鵑 灰背杜鵑 灰背杜鵑(原變種) 灰被杜鵑 灰褐亮鱗杜鵑 灰褐亮鱗杜鵑(變種) 會東杜鵑 喙尖杜鵑 火紅杜鵑 火紅杜鵑(原變種) 基毛杜鵑 假單花杜鵑 假乳黃杜鵑 假乳黃杜鵑(亞種) 尖葉杜鵑 尖葉美容杜鵑 尖葉美容杜鵑(變種)(新擬) 澗上杜鵑 江西杜鵑 潔凈紅棕杜鵑 潔凈紅棕杜鵑(變種) 睫毛杜鵑 睫毛萼杜鵑 睫毛萼杜鵑(原亞種) 睫毛茸杜鵑(原亞種) 金背杜鵑 金背杜鵑(亞種) 金背隴蜀杜鵑 金背隴蜀杜鵑(亞種) 金頂杜鵑 金頂杜鵑(原亞種) 金萼杜鵑 金萼杜鵑(原變種) 金佛山美容杜鵑 金佛山美容杜鵑(變種) 金黃杜鵑 金江杜鵑 金平杜鵑 金平林生杜鵑 金平毛柱杜鵑 金山杜鵑 金山杜鵑(變種) 金秀杜鵑 錦綉杜鵑 井岡山杜鵑 巨魁杜鵑 捲毛杜鵑 卷葉杜鵑 卷葉杜鵑(原變種) 絹毛杜鵑 絹毛杜鵑(亞種) 絕倫杜鵑 凱里杜鵑 康南杜鵑 糠秕杜鵑 可愛杜鵑 可愛杜鵑(亞種) 可喜杜鵑 可喜杜鵑(亞種) 枯魯杜鵑 寬杯杜鵑 寬柄杜鵑 寬筒杜鵑 寬葉杜鵑 寬葉杜鵑(原變種) 寬鍾杜鵑 闊柄杜鵑 闊葉杜鵑 拉卜楞杜鵑 喇叭杜鵑 臘黃杜鵑 蠟葉杜鵑 藍果杜鵑 藍灰糙毛杜鵑 朗貢杜鵑 老君山杜鵑 雷波杜鵑 雷山杜鵑 理縣杜鵑 麗江硬葉杜鵑 麗江硬葉杜鵑(變種) 櫟葉杜鵑 櫟葉杜鵑(原變種) 荔葉杜鵑 礫石杜鵑 鐮果杜鵑 涼山杜鵑 兩廣杜鵑 兩色杜鵑 兩色杜鵑(原亞種) 亮紅杜鵑 亮鱗杜鵑 亮鱗杜鵑(原變種) 亮毛杜鵑 亮毛杜鵑(原變種) 亮葉杜鵑 遼西杜鵑 烈香杜鵑 裂萼杜鵑 裂毛杜鵑 裂毛雷山杜鵑 裂毛雪山杜鵑(變種)(新擬) 林生杜鵑 林氏杜鵑 林芝杜鵑 林芝杜鵑(變種) 鱗斑毛嘴杜鵑 鱗斑毛嘴杜鵑(變種) 鱗花杜鵑 鱗花杜鵑(變種) 鱗腺杜鵑 靈寶杜鵑 靈寶杜鵑(亞種) 嶺南杜鵑 嶺上杜鵑 嶺上杜鵑(變種) 菱形葉杜鵑 硫磺杜鵑 瘤枝杜鵑 柳條杜鵑 龍山杜鵑 龍岩杜鵑 隆子杜鵑 隴蜀杜鵑 隴蜀杜鵑(原亞種) 漏斗杜鵑 露珠杜鵑 露珠杜鵑(原亞種) 爐霍杜鵑 魯浪杜鵑 鹿角杜鵑 綠點杜鵑 綠柱杜鵑 綠柱杜鵑(亞種) 卵葉杜鵑 卵葉杜鵑(原變種) 落毛杜鵑 麻點杜鵑 麻點杜鵑(原亞種) 麻花杜鵑 麻花杜鵑(原亞種) 麻栗坡杜鵑 馬爾康杜鵑 馬關杜鵑 馬銀花 馬銀花(原變種) 馬纓杜鵑 馬纓杜鵑(原變種) 滿山紅 芒刺杜鵑 芒刺杜鵑(原變種) 貓兒山杜鵑 毛瓣杜鵑 毛背雲霧杜鵑 毛背雲霧杜鵑(變種) 毛柄杜鵑 毛柄杜鵑(原變種) 毛萼杜鵑 毛房杜鵑 毛房杜鵑(變種) 毛冠杜鵑 毛冠杜鵑(原變種) 毛冠亮鱗杜鵑 毛冠亮鱗杜鵑(變種) 毛果長蕊杜鵑 毛果長蕊杜鵑(變種) 毛果杜鵑 毛果缺頂杜鵑 毛果缺頂杜鵑(變種) 毛喉杜鵑 毛花杜鵑 毛花柱杜鵑 毛錦杜鵑 毛肋杜鵑 毛肋杜鵑(原亞種) 毛脈杜鵑 毛棉杜鵑花 毛蕊杜鵑 毛蕊杜鵑(原變種) 毛葉白面杜鵑 毛葉白面杜鵑(變種) 毛葉杜鵑 毛枝杜鵑 毛枝多變杜鵑 毛枝多變杜鵑(亞種) 毛枝棕背杜鵑(變種) 毛枝棕背杜鵑(原變種) 毛柱杜鵑 毛柱紅棕杜鵑 毛柱紅棕杜鵑(變種) 毛柱馬纓花 毛柱馬纓花(變種) 毛嘴杜鵑 毛嘴杜鵑(原變種) 茂汶杜鵑 美被杜鵑 美被杜鵑(原變種) 美麗彎果杜鵑 美麗彎果杜鵑(亞種) 美鱗杜鵑 美容杜鵑 美容杜鵑(原變種) 美艷橙黃杜鵑 美艷橙黃杜鵑(變種)(新擬) 美艷杜鵑 蒙自杜鵑 迷人杜鵑 迷人杜鵑(原變種) 米林杜鵑 米易杜鵑 密葉杜鵑 密枝杜鵑 蜜花彎月杜鵑 蜜花彎月杜鵑(變種) 蜜黃血紅杜鵑 蜜黃血紅杜鵑(變種) 蜜腺杜鵑 綿毛杜鵑 綿毛房杜鵑 冕寧杜鵑 岷江杜鵑 岷江杜鵑(原亞種) 墨脫杜鵑 墨脫馬銀花 木蘭杜鵑 木里多色杜鵑 那克哈杜鵑 南邊杜鵑 南邊杜鵑(原變種) 南方雪層杜鵑 南方雪層杜鵑(亞種) 南澗杜鵑 南昆杜鵑 南昆杜鵑(原變種) 南嶺杜鵑 南平杜鵑 嚙蝕杜鵑 凝毛杜鵑 凝毛杜鵑(變種) 牛皮杜鵑 怒江杜鵑 怒江杜鵑(原變種) 盤萼杜鵑 泡毛杜鵑 泡泡葉杜鵑 平卧長軸杜鵑 平卧長軸杜鵑(亞種) 平卧杜鵑 平卧怒江杜鵑 平卧怒江杜鵑(變種) 屏邊杜鵑 匍匐杜鵑 普格杜鵑 奇異杜鵑 千里香杜鵑 千針葉杜鵑 千針葉杜鵑(原變種) 黔東銀葉杜鵑 黔東銀葉杜鵑(亞種) 黔陽杜鵑 強壯杜鵑 翹首杜鵑 翹首杜鵑(原變種) 青海杜鵑 曲枝杜鵑 缺頂杜鵑 缺頂杜鵑(原變種) 髯花杜鵑 忍冬杜鵑 絨毛杜鵑 絨毛杜鵑(原變種) 柔毛杜鵑 柔毛碎米花 肉紅杜鵑 乳黃杜鵑 乳黃葉杜鵑 乳突杜鵑 乳突紫背杜鵑 乳突紫背杜鵑(亞種) 乳源杜鵑 阮氏杜鵑 瑞麗杜鵑 三花杜鵑 三花杜鵑(原亞種) 山地杜鵑 山光杜鵑 山光杜鵑(原變種) 山荷桃 山育杜鵑 陝西山光杜鵑 陝西山光杜鵑(變種)(新擬) 少花杜鵑 少鱗杜鵑 少毛爆杖花 少毛爆杖花(變種) 深紅硃砂杜鵑 深紅硃砂杜鵑(變種) 石峰杜鵑 石棉杜鵑 石生杜鵑 石生杜鵑(亞種) 飾石杜鵑 瘦柱絨毛杜鵑 瘦柱絨毛杜鵑(變種) 淑花杜鵑 疏花糙葉杜鵑 疏花糙葉杜鵑(變種) 疏花美容杜鵑 疏花美容杜鵑(變種) 疏毛杜鵑 疏毛冠杜鵑 疏毛冠杜鵑(變種) 疏葉杜鵑 樹楓杜鵑 樹生杜鵑 樹形杜鵑 樹形杜鵑(原變種) 雙被杜鵑 水仙杜鵑 睡蓮葉杜鵑 絲線吊芙蓉 四川杜鵑 似血杜鵑 似血杜鵑(原亞種) 素馨杜鵑 宿鱗杜鵑 碎米花 碎米花(原變種) 台北杜鵑 台紅毛杜鵑 台灣杜鵑 台灣山地杜鵑 太白杜鵑 太白山杜鵑 泰順杜鵑 桃花杜鵑 桃葉杜鵑 桃葉杜鵑(原亞種) 騰沖杜鵑 田林馬銀花 鐵仔葉杜鵑 銅色杜鵑 銅葉鍾花杜鵑 筒花杜鵑 筒花杜鵑(變種) 頭花杜鵑 頭巾馬銀花 頭巾馬銀花(原變種) 凸尖杜鵑 凸脈杜鵑 凸葉杜鵑 禿房杜鵑 禿房杜鵑(變種) 團花杜鵑 團葉杜鵑 團葉杜鵑(原亞種) 退色血紅杜鵑 退色血紅杜鵑(變種) 瓦弄杜鵑 彎果杜鵑 彎果杜鵑(原變種) 彎果杜鵑(原亞種) 彎尖杜鵑 彎蒴杜鵑 彎蒴杜鵑(原變種) 彎月杜鵑 彎月杜鵑(原變種) 彎柱杜鵑 蜿蜒杜鵑 網眼火紅杜鵑 網眼火紅杜鵑(變種) 微毛杜鵑 微毛杜鵑(變種) 微笑杜鵑 維西純紅杜鵑 維西純紅杜鵑(變種) 尾葉杜鵑 問客杜鵑 汶川褐毛杜鵑 汶川褐色杜鵑(變種) 汶川星毛杜鵑 汶川星毛杜鵑(原變種) 卧龍杜鵑 烏蒙寬葉杜鵑 烏蒙寬葉杜鵑(變種) 巫山杜鵑 無柄杜鵑 無腺杜鵑 無腺杜鵑(變種) 武鳴杜鵑 西藏毛脈杜鵑 西昌杜鵑 西固杜鵑 西施花 西洋杜鵑 稀果杜鵑 溪畔杜鵑 細瘦杜鵑 細枝杜鵑 狹葉馬纓花 狹葉馬纓花(變種) 狹葉南邊杜鵑 狹葉南邊杜鵑(新擬)(變種) 鮮黃杜鵑 顯萼杜鵑 顯綠杜鵑 線萼杜鵑 線裂杜鵑 線形卷葉杜鵑 線形卷葉杜鵑(變種) 腺背長粗毛杜鵑 腺背長粗毛杜鵑(變種) 腺柄杯萼杜鵑 腺柄杯萼杜鵑(變種) 腺柄杜鵑 腺刺馬銀花 腺刺馬銀花(新擬)(變種) 腺萼馬銀花 腺房杜鵑 腺房紅萼杜鵑 腺房紅萼杜鵑(變種) 腺房火紅杜鵑 腺房火紅杜鵑(變種) 腺房棕背杜鵑 腺房棕背杜鵑(變種) 腺梗兩色杜鵑 腺梗兩色杜鵑(亞種) 腺果杜鵑 腺花杜鵑 腺絨杜鵑 腺蕊杜鵑 腺柱杜鵑 腺柱山光杜鵑 腺柱山光杜鵑(變種) 香花白杜鵑 香緬樹杜鵑 小半圓葉杜鵑 小半圓葉杜鵑(亞種) 小花杜鵑 小頭大白杜鵑 小頭大自杜鵑(亞種) 小溪洞杜鵑 小葉美被杜鵑 小葉美被杜鵑(變種) 楔葉杜鵑 心基大白杜鵑 心基大白杜鵑(亞種) 心基杜鵑 心基杜鵑(亞種) 興安杜鵑 星毛杜鵑 猩紅杜鵑 羞怯杜鵑 秀山金萼杜鵑 秀山金萼杜鵑(變種) 秀雅杜鵑 銹紅杜鵑 銹紅毛杜鵑 銹葉杜鵑 雪層杜鵑 雪層杜鵑(原亞種) 雪龍美被杜鵑 雪龍美被杜鵑(變種) 雪山杜鵑 雪山杜鵑(原變種) 血紅杜鵑 血紅杜鵑(原變種) 崖壁杜鵑 雅容杜鵑 雅容杜鵑(原亞種) 岩谷杜鵑 焰紅杜鵑 羊毛杜鵑 羊躑蜀 羊躑躅 陽明山杜鵑 瑤山杜鵑 葉狀苞杜鵑 腋花杜鵑 一朵花杜鵑 異常杜鵑 異鱗杜鵑 銀灰杜鵑 銀葉杜鵑 銀葉杜鵑(原變種) 銀葉杜鵑(原亞種) 隱脈杜鵑 隱脈杜鵑(原亞種) 隱蕊杜鵑 櫻草杜鵑 櫻草杜鵑(原變種) 櫻花杜鵑 迎紅杜鵑 映山紅 硬刺杜鵑 硬毛杜鵑 硬葉杜鵑 硬葉杜鵑(原變種) 永寧杜鵑 優美杜鵑 優美杜鵑(變種) 優秀杜鵑 優異杜鵑 疣梗杜鵑 玉山杜鵑 玉樹杜鵑 玉樹杜鵑(亞種) 圓頭杜鵑 圓葉杜鵑 越桔杜鵑 雲錦杜鵑 雲南杜鵑 雲南三花杜鵑 雲南三花杜鵑(亞種) 雲上杜鵑 雲霧杜鵑 雲霧杜鵑(原變種) 雜色杜鵑 雜色杜鵑(原變種) 早春杜鵑 澤庫杜鵑 窄葉杜鵑 窄葉杜鵑(原亞種) 氈毛櫟葉杜鵑 氈毛櫟葉杜鵑(變種) 粘毛杜鵑 粘毛杜鵑(原亞種) 粘芽杜鵑 粘質杜鵑 張口杜鵑 張口杜鵑(亞種) 招展杜鵑 昭通杜鵑 照山白 折多杜鵑 折萼杜鵑 蔗黃杜鵑 鷓鴣杜鵑 直枝杜鵑 直枝杜鵑(原變種) 中甸杜鵑 中國木蘭杜鵑 鍾花杜鵑 鍾花杜鵑(原變種) 鍾花杜鵑(原亞種) 皺皮杜鵑 皺葉杜鵑 朱紅大杜鵑 硃砂杜鵑 硃砂杜鵑(原變種) 磚紅杜鵑 卓尼杜鵑 著生杜鵑 著生杜鵑(原變種) 資源杜鵑 子花杜鵑 紫斑杜鵑 紫斑杜鵑(變種) 紫背杜鵑 紫背杜鵑(原亞種) 紫花杜鵑 紫藍杜鵑 紫色硃砂杜鵑 紫色硃砂杜鵑(變種) 紫薇春 紫薇春(變種) 紫血杜鵑 紫血杜鵑(變種) 紫玉盤杜鵑 棕背川滇杜鵑 棕背川滇杜鵑(變種) 棕背杜鵑 棕背杜鵑(原變種) 棕毛杜鵑 棕色樹形杜鵑 棕色樹形杜鵑(變種) 棕葉大鍾杜鵑

⑸ 誰能給我一些四川省米易縣的具體介紹

米易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門,幅員面積2152.695平方千米,境內東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73.2千米,成昆電器化鐵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縱貫南北,縣內公路網路四通八達,全縣轄12個鄉(鎮),縣 *** 所在地攀蓮鎮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

在這片資源獨特、富饒美麗、欣旺發達的土地上,生活著漢、彝、僳僳、回、白等25個民族的21萬米易人民。廳啟敗

米易縣1952年建縣,50多年來,米易已從一個不毛之地發展為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的小康縣。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8177萬元、三次產業之比為25.8:43.8:30.4,地方財政收入8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3元。

民族風情濃郁。

米易縣歷史悠久,古為邛都部落,古老的文明歷史,迷人的邊地風情孕育了豐富奇特的人文資源。

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 *** 寺望月樓和何家壩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絢麗多彩、原始古樸的僳僳族文化和彝族風情。

基礎設施完善。

米易縣城坐落在安寧河畔,近年來市政建設步伐加快,舊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北新區建設全面推進,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交通十分便利:成昆鐵路和214省道沿安寧河縱貫全境,縣鄉公路四通八達,縣城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北距西昌市150公里。

縱貫米易的西攀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米易占據三個出口。

通訊便捷:擁有2.1萬多門國際、國內直撥電話,無線市話小靈通、全球通行動電話、寬頻互聯網已開通使用。

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特別是西攀高速公路的建成,白馬釩鈦磁鐵礦開發建設的興起,米易基礎設施將更為配套完善,城市規模將迅速擴大,縣域經濟將得到更大發展,米易將成為攀西地區重要的生態旅遊城市和商品集散地。

米易屬南亞熱帶乾熱河谷氣候,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區全年無冬,氣溫日變化大、年變化小,夏季偏低、冬季偏高,年均氣溫19.7攝氏度、年均日照數2379.3小時、年降雨量1094.2毫米、無霜期307.5天。

米易農產品具有早、稀、特優的特點,以早春枇杷、反季節蔬菜、甘蔗、稻米為主的特色農業享譽省內外;米易以釩鈦磁鐵礦、花崗石為主的礦產資源極負盛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貴重金屬和各種非金屬礦產達40餘種,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開發的優勢;米易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45.68萬千瓦,可開發量12.75萬千瓦;米易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以濱水景觀長廊、國家激迴旋競訓基地和城北新區開發為代表的建設項目,章旺火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現代化園林或城市風貌,一個以「陽光、運動、休閑」為特色的旅遊新區已在米易初露端倪。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米易是以中山山地為主的山區縣。

最高海拔344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對高差2467米)。

全縣山林草坡面積佔94.21%,耕地面積佔5.11%,水面積佔0.68%。

全縣具有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年均氣溫19.7 ℃,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100毫米。

境內光照充足,光照時數2217.3-2413.5小時,熱量豐富,無霜期301.8-313.7天,冬暖春溫高,夏秋季節涼,冬春逆溫顯著,是天然的「大地溫室」,是全國少有的熱作區。

礦產資源富集。

以釩鈦磁鐵礦、花崗石為主,礦產資源極負盛名。

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貴重金屬和各種非金屬達50餘種,具有儲量大,品位高,產地集中,易開發的優勢。

其中:釩鈦磁鐵礦儲量達20.4億噸,花崗石儲量達1.2億立方米以上,鉑金屬儲量達18噸。

水能資扮顫源豐富。

米易縣水能資源豐富,全縣水電理論蘊藏量48萬千瓦,可開發量21萬千瓦,現有水電裝機近4萬千瓦,正在建設裝機容量為3.2萬千瓦的灣灘水電站已有一台機組發電,隨著安寧河流域水電梯級開發項目的實施,06年小三峽電站和城南電站竣工,到2010年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3.2萬千瓦。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專員公署正式行文「迷易縣更名為米易縣」。

其名沿襲迄今。

《竹書紀年》、《五帝本紀》、《邛巍野錄》諸史書記載:「旁租黃帝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礱江)」。

「德劣不足紹承大位,降居若水為諸侯」。

史前早期經濟、文化發達的黃河流域的昌意部落南下,和西南雅礱江等河流沿岸各族部落雜居,耳濡目染中原文化。

《西南夷傳》:「邛都最大,皆椎結,耕田,有邑聚」。

春秋戰國時期,原迷易(今米易)一帶為我國西南夷的邛都部落。

史載:「秦時嘗通為郡縣,但至漢興而罷」公元前143年,漢景帝時,司馬相如任武騎常侍,在邛會地區置郡;漢武帝的元鼎年間,在今漢源東南置沈黎郡,轄邛嶣地區,今之米易地區即正式劃入西漢王室版圖。

是時,安寧河河東歸會無縣,河西歸邛都縣;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間,河東仍屬會無縣,河西屬可泉縣;唐天寶十四年,河東屬青寧郡,河西屬建昌郡(今西昌);五代後蜀明德年間,迷易安寧河東地帶命名為諾賧,屬會川府,其河西地帶命名為屈部,屬建昌府;宋時,太祖以「唐之禍基於南詔」,明確表示:以大渡河為界的越嶣等郡「非吾有也」。

故邛嶣地帶為大理國所佔,當時迷易一帶曰明夷;元王朝在建昌設置「羅羅斯宣慰司」,轄五路二十三州(包括今米易的普濟州、威龍州及安寧河沿岸以東、以西的其它地區)、隸屬雲南行省。

衽土司制,史稱「土知州」;至明代又施軍事移民衛所(完善土司制),河西屬建昌府,河東屬會川府。

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在今撤連改設守御千戶所,直屬四川行都司管轄,其長官統兵懾鎮所屬各族人民。

明永樂年間,行都司飭 *** 部領在今撤連籌建分縣治。

因此地處安寧河下游,冬季多霧,日出迷濛,其分縣治因名迷易(陽)縣,後又相繼改為迷陽守御千戶所(巡檢所)。

《邛嶣野錄》作者何東銘(清咸豐年間,迷易撤連才子——廩食增生)曾在史書上落款曰蜀南迷陽增生。

再是曾在迷陽巡檢所任職的許春所撰寫的迷陽山館碑上鐫銘曰:「迷陽山館系巡檢陸蔚創修於迷陽巡檢所治西。

館內建有玉墟樓一座、官梅草堂三間、涵光閣三間、榴桂亭一間、澄池一泓、花木互映」。

與當時迷陽八大風景的「玉樓觀漲」、「澄池夜月」,交相揮映。

解放初,撒連街附近仍沿用古名。

再後迷易縣分縣治仍改為守御千戶所。

清雍正年間,迷易守御千戶所劃為建川南道寧遠府轄。

是時已是「招徠廣辟人民滋生,以故事務殷繁,實則與州縣無異。」至公元1733年所地因地震陷塌城垣,至乾隆4年(1740年),迷易守御千總常景向寧遠府上疏:「帕戀溝(今攀蓮鎮)地勢平衍,民戶眾多,東西直通大道,田土四處環繞,且在適中之地」,主張千戶所遷攀蓮。

未遂。

於次年遷往扎外村(今撒連灣崍)。

乾隆27年迷易守御千戶所改為迷易巡檢所。

嘉慶年間,四川總督常明向清庭奏准「改土歸流,所轄夷眾,編入漢甲,土司只襲職名」。

但迷易吉、張土司、各自為政,只表示:「下屬夷眾新墾之地,情願首報催科,同增國賦」,不願改土歸流。

因鞭長莫及,土司制一直沿襲。

道光28年6月12日洪水襲毀巡檢所,巡檢徐秉坤籌資徒遷巡檢所於撒連舊址。

宣統三(1911)年迷易安寧河以東地區分屬會理州十個行政區域的摩挲營、攀連、撒連;迷易安寧河以西的克他、麻隴、晃橋、麻栗坪等地統屬西昌縣直轄的普威鄉公所並巡檢所(此建制至民國二年正式廢置)。

民國元年(1212年),迷易為會理州分州,設分州知事,分州衙仍設撒連,民國二年(1913年),改設為縣佐;民國9年(1920年)為會理縣分縣;民國24年(1935年)紅軍長征過會理,迷易分縣官員驚慌逃匿,因以撤縣劃區,民國24年(1935年),取普濟、威龍兩州為首一字,成立普威聯保處;民國28(1939)年,西昌寧屬屯墾委員會,成立麻隴、龍窩(今南壩鄉老街子)彝務指導區公署;民國30(1941)年,迷易的黃草、橫山、海塔、金河、大花、小得石、晃橋、馬梹榔、麻柳坪等地均劃歸普威鄉,普威鄉歸屬至德昌縣設治局,西昌原轄治的麻隴區也劃德昌縣設治局管轄;民國33年(1944),會理縣又劃出安寧河以西的撒連、水塘、草場、掛榜、回龍、昔街的上埡口等地歸德昌統轄。

此區劃建制,沿襲至民國末。

1950年3月25日,米易地區解放。

行政區劃是:米易安寧河東岸是會理縣的西北區;米易安寧河西岸是德昌縣的迷易區。

1951年5月從會理縣劃出平谷、河高、蓮溪、昔寧等鄉,從德昌縣劃出迷易區、麻隴區和龍窩區的南壩等地,於1951年10月正式組建成迷易縣。

1952年3月縣府等單位遷攀蓮街;同年5月西康省西昌專員公署正式行文「迷易縣更名為米易縣」。

1978年由西昌地區劃歸攀枝花市轄。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在新山僳僳族鄉的「約德節」那天,僳僳同胞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在林蔭道上,在綠草坪中,唱起婉約動人煽情的歌,跳起歡快的舞步,約會意中人,約見親朋,進行特有的原始宗教崇拜儀式,為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舉杯,祝福老人健康長壽,族中兄弟姐妹和睦團結、幸福安康。

仫梭族的插竿掛骨葬是生活在米易的古仫梭族人的獨特的埋葬法,即仫梭族人死後不用棺,窮的用布、富的用綾裹了焚燒,焚燒後把頭顱及手足骨架插竿掛在岩上,視為隆重安葬。

在插竿的上方,有陰刻圓圈,象徵月亮的,代表女性;下方有陰刻圓圈,象徵太陽的、代表男性。

屍骨、插竿、陰刻圓圈三位一體,構成母系家族制度的完整的葬式。

瓮棺葬,是明清時期生活在米易的古擺夷族把死者焚燒後,揀骨置於瓮中而葬,瓮棺一般用高0.73米,口徑0.3米,敞口、斜腹、平底的陶罐(瓮)。

陶罐(瓮)表面有泥條鑲成的堆紋裝飾,有的還刻有「福」、「富貴雙全」等字樣。

在瓮的內層蓋上放有一精製的小陶罐作冥器,陶瓮的質地為紅泥,泥條盤築法,慢輪修制,火候較高,施陶鈾為微青色,不到底,肅穆而典雅。

瓮棺葬是少數民族的一種特殊墓葬。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近年來,米易縣始終以招商引資統攬經濟工作全局,把項目推進作為重中之中,從制度、政策、服務、效率、運作機制、周邊環境、社會治安等諸多方面,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做到以情招商、以誠待商、以德護商,積極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

農業獨具特色。

獨特的光熱條件和豐富的土地資源,孕育著特色農業發展的巨大優勢和潛力,米易四季花果飄香,農產品具有早、稀、特、優的特點,以早春蔬菜、冬春早枇杷、優質烤煙、芒果為主的特色農業享譽省內外。

1994年米易縣被列為國家級「南菜北運」基地和攀西農業開發區,隨著農業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現已形成年生產早春蔬菜12萬噸,以芒果、早春枇杷為主的特色水果2.1萬噸,優質烤煙11萬擔的規模。

依託資源優勢,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米易工業初具規模,形成了以釩鈦磁鐵礦加工、磷化工、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能源五個行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形成了川投電治黃磷廠、興辰釩鈦鐵合金有限公司、安寧鐵鈦公司、立宇公司、元通選礦廠、蓮華水泥廠、鑫磊石材公司、灣灘電站等一批骨幹企業。

隨著攀鋼集團白馬球團工程項目240萬噸球團、白馬鐵礦234萬噸鐵精礦、中禾公司60萬噸球團、德勝集團60萬噸球團、新宇公司80萬噸球團、興辰公司500噸鉬鐵、安寧鐵鈦公司4萬噸鈦白粉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到「十一五」末,將實現年產鐵精礦600萬噸、鈦精礦75萬噸、氧化球團440萬噸、鈦白粉6萬噸、釩鐵3000噸、鉬鐵500噸,工業總產值將達80億元。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米易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門,也稱之為攀枝花的迎賓廳和後花園。

Miyi Xian

510421

617200

縣人民 *** 駐攀蓮鎮

米易縣轄7個鎮(攀蓮、丙谷、得石、埡口、普威、撒蓮、白馬)、1個鄉(草場)、4個民族鄉(白坡彝族、麻隴彝族、新山僳僳族、灣丘彝族)。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四川省米易縣龍潭溶洞旅遊區位於米易縣域北部的白馬鎮境內,地處龍舟山脈和安寧河流域在米易境內的交匯區,與涼山州會理縣毗鄰,距西昌市131公里,距攀枝花市106公里,距米易縣城26公里。

龍潭溶洞旅遊區於1998年被評為四川省省級風景區名勝區,2002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2006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該旅遊區區位條件十分優越,位於川、滇、藏香格里拉旅遊大環線上、「攀西陽光度假旅遊區」的中間站;108國道、成昆鐵路、安寧河南北穿越旅遊區,攀西高速公路在旅遊區所在的白馬鎮有一處出入口,進出旅遊區交通方便快捷。

龍潭溶洞旅遊區屬山河並列的高山峽谷地形,是裂谷裂變褶皺南北延申的中部,方圓面積10平方公里,最高處龍舟山頂海拔2800米,最低安寧河谷海拔1200米,氣候為熱帶和亞熱帶交替的立體型氣候,年均氣溫15-18℃。

旅遊區內旅遊資源類型豐富,自然環境清幽、山巒疊翠、綠樹成蔭、溪流幽谷,植被覆蓋面高達85%,洞、山、水、動植物等品種多樣,罕見岩溶景觀,紛呈的瀑布群,迷人的裂谷山顛風光等構成獨有的景觀神韻,以山體為骨架,以流水為脈絡,以草木為容顏,以特有的藍天、陽光、飛瀑幽峽、奇特溶洞為神采,以獨具的民族宗教史跡、生態農業和濃厚的鄉村情調為特色,自然與人文兼備。

旅遊區包括龍潭溶洞民俗觀光游覽區,宗教、歷史遺址—掛榜 *** 寺區,彎丘「五.七幹校」,觀音溫泉浴療等四大景區,分布在景區龍肘山脈中(海拔--1200米至1500米間)與地下伏流伴生且正發育中的喀斯特岩溶是風景區最具特色的主景觀,幾乎匯聚了喀斯特岩溶洞穴特徵,洞內鍾乳石、石柱、石筍、石幔、葡萄石等基本都在發育中,在現已開發1760米長的主景觀龍潭洞中形成不斷變化的喀斯特洞穴景觀,獨特的空間構成、時隱時現變幻的水景和潔白無暇、晶瑩剔透的鍾乳石等景觀交替呈現,景隨水移,水景交融,其中龍宮、天宮和六道洞內飛瀑流泉是「三絕」;風景區除景觀多樣性十分豐富多彩外,負氧離子高更是超越其它國內任何游覽洞,遊客在觀賞洞內美景的同時,又享受負氧離子禮遇,很利於健康長壽。

緊臨龍潭溶洞群的23道形態各異龍潭瀑布群輔以珍稀植物—桫欏等百餘種植物是風景區一條獨特的風景線;天然林是風景區的綠色生態線;與龍潭瀑布群一水相接的龍肘山頂上萬畝杜鵑,綠草如茵,更有生動神秘的傳說;旅遊區北面的四川省「五.七」幹校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幹校舊址,黃草櫻桃果業觀光區、廟子溝椪柑基地果業觀光區體驗全新的鄉村氛圍;南面的觀音溫泉富含各種康浴成份,緊臨214省道,為往旅客洗卻一路塵埃,消除勞頓。

旅遊區內各景區間緊緊涵接,互相滲透,景觀相互包容、層次鮮明,對游覽和觀景十分有利。

⑹ 四川杜鵑花哪裡最出名最佳觀賞地推薦

四川馬上就迎來了觀賞杜鵑花花海的最佳時間了,那麼在四川有哪些觀賞杜鵑花最美的景點?接下來就為小夥伴們詳細介紹一下吧!想去遊玩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1、會理龍肘山

龍肘山位於會理縣西北的龍泉鄉境內,在該縣外北、白果灣兩鄉與米易縣柳賢、坪山兩鄉交界處。距縣城10公里左右。龍肘山主峰高3586米,毗鄰攀枝花市米易縣;有碎石路直達山頂,是游覽龍肘山的主要途徑。蜿蜒的景區公路全長約20多公里,盡頭處便是龍肘山山頂。

每年四、五月,龍肘山上的各種杜鵑花次第開放後,在海拔2000米以下,杜鵑花已隨處可見,杜鵑花的種類已越來越多,生長也越來越茂盛。杜鵑由稀疏到稠密,由低矮到高大。

當海拔上升到3000米高時,杜鵑已成為占絕對優勢的林帶,人們已完全置身於花的海洋中。龍肘杜鵑林面積達1.1萬畝以上,龍肘杜鵑花大色艷,種類繁多,杜鵑花小的花徑僅1厘米左右,大的可達15厘米。10餘朵花聚生成團,大者可達30厘米以上,種類多達五十餘種。除了乘車沿614台公路上龍肘山外,喜愛戶外運動的朋友,可以選擇步行登山,近距離地親密接觸沿途的美景。

2、瓦屋山

瓦屋山是杜鵑花的王國,瓦屋山觀賞自然奇觀,雲海,日出,佛光,走進最原生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氣雀昌滑濕度、風向等條件,極易出現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三個太陽等神奇的天象景觀。山頂上1.5萬畝原始森林聳入雲頃臘天,是整個森林公園內面積最大、景觀最為豐富的景區。該山擁有全國90%的樹生杜鵑花品種,60萬畝40多個品種的天然杜鵑,在英國植物大辭典中,以瓦屋山命名的杜鵑就達17種。

每年4月至6月,各色杜鵑便從山腰到山頂次第開放,形成十多里的杜鵑花海。憑借山腰30萬畝天然珙桐林,因此瓦屋山被稱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初夏時節,在萬綠叢中,珙桐花宛如萬千白鴿棲息於樹上,潔白的苞片酷似鴿子兩翅,紫紅的花絮如同鴿頭,黃綠色的柱頭又像鳥喙。山風吹拂,萬花齊動,猶如對對白鴿展翅。

3、峨眉山

峨眉山有杜鵑王國之稱,4月至6月是觀賞杜鵑花最佳的時節,從海拔500米的報國寺到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各類杜鵑次第開放,高低遠近,千姿百態,花深似海。黃、紫、白、藍、粉紅、深紅、玫瑰紅各色爭艷,它們簇聚枝頭,奼紫嫣紅,儀態萬千,煞是誘人。特別是金頂,不僅是觀賞金佛、金殿、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六大奇觀的最佳視點,更是觀賞世界杜鵑花的珍品——金頂杜鵑的最佳觀賞地。

峨眉山賞杜鵑最佳地點——桫欏坪(雷洞坪附近,杜鵑花較為集中,形成了峨眉山十景之一「桫欏鵑海」。

4、花舞人間

花舞人間佔地3000餘畝,位於成都南郊新津縣,距離成都市區僅30餘公里,是賞花、玩水,體驗低碳休閑度假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花舞人間四大主題花卉,使得景區四季花開不斷。春看杜鵑映山紅,夏賞荷花幽香隨,秋覓芳菊滿迅首山野,冬賞紅葉染層林。

花舞人間是亞洲最大的人工培育杜鵑花集中展示地,擁有130多個品種、500多萬株各式杜鵑,其中的杜鵑花瓶、鏤空杜鵑花柱、杜鵑花樹、垂枝杜鵑等精心培育的杜鵑花品種更是全球獨有。每逢陽春三月,「成都(花舞人間)杜鵑花節」都會盛裝登場,締造盛世花宴!

5、光霧山

據悉,光霧山海拔高度不同,氣候條件差異,土壤成分的多樣,形成了光霧杜鵑共性中彰顯個性的特殊景觀,種類多、規模大,獨具特色。光霧山杜鵑花品種多達26種,觀賞面積達500餘平方公里。每年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爭奇斗艷,多姿多彩,讓人嘆為觀止。

春天的光霧山,不僅是杜鵑花的海洋、杜鵑花的世界,而且還是參天古樹雲集、山水林洞輝映、珍禽異獸棲息的原生態旅遊景區。境內有野生動物195種,紅豆杉、銀杏、楓樹、紅樺等珍稀植物46種,400餘平方公里原始森林,20餘平方公里冰川時期「活化石」巴山水青岡,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被譽為「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川東北地區資源品位最高自然山水景區」和「中國最具原生態旅遊景區」。

光霧山杜鵑花節慶期間,活動豐富多彩。光霧山杜鵑花品種繁多,覆蓋面積大,分布廣有大杜鵑,高山杜鵑,杜鵑花十分美麗,顏色豐富,深紅、淡紅、紅色、白色、黃色、紫色、粉色等。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

6、海螺溝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晶瑩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飛起三百萬,將寂靜的山谷裝點成玉潔冰清的瓊樓玉宇;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使人如入神話中的水晶宮。特別是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餘倍,瑰麗非凡。晴天月夜,景象萬千,令人一見之後,終生不忘。

以海螺溝為核心的貢嘎山域是世界上野生杜鵑花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該區域分布的野生杜鵑花大約有68種,這里早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杜鵑花分布和起源的中心。每年的4—8月是海螺溝地區杜鵑花盛開的季節,由低往高,橫斷山域的許多地方就成了杜鵑花怒放的海洋。

7、金陽波洛索瑪花海

金陽波洛索瑪花海(十萬畝索瑪花波洛景區)位於涼山州金陽縣縣城西北,分布於波洛山海拔1800米至3100米的208省道烏金路(烏斯河—金陽)兩旁,屬天然野生花卉,總面積達10餘萬畝,品種多達50餘個,是野生品種最為集中、最為漂亮壯觀、規模最為宏大的索瑪花觀賞地。

每年從初春到盛夏,各類杜鵑從低山到高山次第開放,一簇簇深紅、淡紅、黯紅、白色、紫色、黃色的杜鵑競相開放,爭鮮奪艷,五彩繽紛,把波洛山裝扮成花的海洋,其繁多的品種、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宏大的規模令人嘆為觀止,留戀忘返。
金陽索瑪花早已聞名遐邇,猶以波洛(熱柯覺鄉)十萬畝杜鵑連成的浩瀚花海而得名?

索瑪花也叫杜鵑花,是我國三大天然名花之一,古詩曰:「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春神翩然來臨之時,就是索瑪花粉墨登場的季節。它分布極廣,在我國品種多達600多種,而在四川省金陽境內也有50多種,每年5—7月是索瑪花盛開的季節。

8、木格措

木格措--又叫野人海,位於四川甘孜州境內,距成都320公里,距康定十多公里,海拔3800至2500。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面積4平方公里,水深70米。湖後面就是亞拉
雪山。每年5、6月份,是那裡的高山杜鵑花盛開之時,景區內滿山遍野盛開著紅色、粉色和白色的杜鵑花,嬌艷的花和柔美碧綠的湖水,把身後巍峨的雪山襯托得更加秀麗。滿山的杜鵑花盛開、秀麗的湖光山色、神秘的宗教色彩是那裡的三大看點。

9、觀音山

國家AA級旅遊景區、宣漢觀音山省級森林公園內生長著大量的喬木杜鵑。其中有紅色杜鵑花(滴血杜鵑花、粉紅杜鵑花、淡紅杜鵑花)、紫色杜鵑花、白色杜鵑花。每當春回大地,被人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就透著盎然的春意,怒放在公園中,漫山遍野,爭奇斗艷。在陽光的襯托下十分美麗,嫵媚動人。遠遠看去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飛舞,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正如著名詩人白居易贊曰:「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⑺ 米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國家AAA級旅遊區顓頊龍洞
龍潭溶洞蓮花池
顓頊龍洞旅遊區位於米易縣域北部的白馬鎮境內,地處龍肘山脈和安寧河流域在米易境內的交匯區,與涼山州會理縣毗鄰,距西昌市131公里,距攀枝花市106公里,距米易縣城26公里。
顓頊龍洞旅遊區屬山河並列的高山峽谷地形,是裂谷裂變褶皺南北延伸的中部,方圓面積10平方公里,最高處龍舟山頂海拔2800米,最低安寧河谷海拔1200米,氣候為熱帶和亞熱帶交替的立體型氣候,年均氣溫15-18℃。旅遊區內旅遊資源類型豐富,自然環境清幽、山巒疊翠、綠樹成蔭、溪流幽谷,植被覆蓋面高達85%,洞、山、水、動植物等品種多樣,罕見岩溶景觀,紛呈的瀑布群,迷人的裂谷山巔風光等構成獨有的景觀神韻,以山體為骨架,以流水為脈絡,以草木為容顏,以特有的藍天、陽光、飛瀑幽峽、奇特溶洞為神采,以獨具的民族宗教史跡、生態農業和濃厚的鄉村情調為特色,自然與人文兼備。

花園縣城 公園城市 康養基地

米易明確「花園縣城、公園城市、康養基地」的城市定位,大力構築以陽光、運動、休閑、度假、康養為主題的城鎮業態支撐,先後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國家皮劃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恆溫游泳館、易園、環湖健身綠道、濱河景觀、步行景觀橋等一批休閑健身設施,安寧明珠大酒店、寧澤陽光酒店、魚米陽光度假村及擁有2500張床位的旅遊新村相繼落成,彝家新寨、傈僳風情、清真新貌、普濟風情水街等民族新村加快建設。米易已成為安寧河流域最經典、最現代、最時尚、最精緻的宜居花園。
米易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優勢,加速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陽光康養服務體系,積極探索醫療與康養有機結合激嫌,為老年人、亞健康等人群提供長期照料、醫療康復、營養保健服務,與成都中醫葯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川煤療養中心、省「治未病」中心米易分中心、攀西功能最齊全的陽光車旅自駕車營地、迷昜森林等陽光康養項目紛紛落戶米易,為米易陽光康養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米易已逐漸成為「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的度假、休閑、康養理想目的地。

國家皮劃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
這里是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目前中國唯一的皮劃艇激流迴旋冬訓基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皮劃艇激流迴旋指定訓練基地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亞洲皮劃艇選拔賽區。基地配套設施完備,目前還增設了塑膠場和室內恆溫游泳館,已成為攀枝花運動項目最全面的綜合休閑運動區。

海塔世外桃源國家AA級景區
海塔「世外桃源」距米易縣城30公里,海拔1900米,景區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其地勢形如船體,相傳前人為拴住這條船,便在山上修了一座六角白塔作系船之樁。綠海與白塔遙相呼應、相映成景,「海塔」因此而得名。景區群山環抱為綠障,兩嶺對峙成山門,因景區廣植桃樹,加之這里遠離外界的喧嘩、民風淳樸、祥和寧靜,故被人們譽為理想中的「世外桃園」。[3]

普威綠野花鄉國家AA級景區
普威「綠野花鄉」距米易縣城34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61.47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彝、回、白等11個民族。這里歷史悠久,古稱普濟洲,是古代土司的行政中心,也是米易西北部各鄉鎮的重要集散之地。其主導產業為林果業、畜牧業、烤煙業和生態觀光旅遊業。境內年平均氣溫16 ℃,四季如春,物產豐富。盛產梨子、桃子、櫻桃、枇杷等水果,號稱米易縣的水果之鄉。油菜、梨樹種植面積逾萬畝,成片成林,每明大手當三月,金黃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爭奇斗艷,引得蝶舞蜂喧,構成了一幅對比強烈、令人賞心悅目、洋溢著勃勃生機的「鬧春圖」。

芭蕉箐枇杷水鄉國家AA級景區
芭蕉箐枇杷水鄉距米易縣城20公里,位於丙谷鎮東南部,海拔1300—1700米,屬南亞熱帶立體氣候,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2350小時,冬春天氣晴好,氣溫日較差較大,是發展早春枇杷的絕佳區域。這里山川秀美,陽光明媚,物產豐富,自然風光獨特。萬畝早春枇杷,珍貴的靈灰鶴,神話般的傳說,淳樸的民風民俗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

青松林農業公園
青松林農業公園,位於埡口鎮安全村青松林山堡,是我縣為提升現代農業形象檔次,豐富現代農業觀光元素,滿足當地群眾生活休閑所需,促進鄉村旅遊蓬勃發展而重點打造的農業康養休閑觀光景點。站在青松林農業公園,可以一覽我縣現代農業的盛景,萬畝「稻-菜」輪作標准化生產基地盡收眼底。基地內基礎設施整體配套,建設規范標仿埋美,渠相通,路成網,水通暢

⑻ 米易溶洞是怎麼發現的

米易溶洞是被兩個放羊人發現。溶洞主要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後形成的,米易溶洞位於小街旁邊的山上,80年代被兩個放羊人發現,最初只有一個小洞,放羊人進去後,往洞穴深處前進,發現洞最來最大,裡面的鍾乳石各俱形態,妙不可言。出來後告之了政府,於是米易政府讓米易綠化辦,旅遊局,著手開發保護。

你進入溶者衡肢洞看見:有的經過長時間的溶解逐漸分割成互不相依;有的宛如層層疊疊的瑤池;有的陡峭秀麗青山;有的如高速隧道帶你進入人間仙景;這里的奇山異水,奇峰異洞讓你目不睱接首世,美不勝收。真是老祖先給米易留下的一個物華天寶。

米易溶洞的奇觀

米易溶洞景區由龍潭溶洞、龍吟峽、天然盆景園、野生植物園、龍肘山頂風光這5個景點組成。其中龍吟峽谷擁有眾多小溪,飛瀑迭起;天然盆景園里,梯田層疊著;野生植物園內仙人掌千姿百態;龍肘山頂擁有杜鵑攔做花海。

這四個景點隨著季節更迭將呈現不同的美麗風景,而唯獨作為核心景點的龍潭溶洞隱藏在山體之內,並不受季節更迭影響。

熱點內容
又到了荷花 發布:2025-07-21 21:01:21 瀏覽:539
小葉櫻花圖片 發布:2025-07-21 21:01:11 瀏覽:330
千紙鶴的花語 發布:2025-07-21 20:51:47 瀏覽:729
茶花花冠苗 發布:2025-07-21 20:41:26 瀏覽:677
綠植牆超大 發布:2025-07-21 20:41:13 瀏覽:12
七夕黑料 發布:2025-07-21 20:34:39 瀏覽:48
梅花三弄版 發布:2025-07-21 20:24:43 瀏覽:462
蘭花參別名 發布:2025-07-21 20:23:22 瀏覽:488
火腿玫瑰卷 發布:2025-07-21 20:23:20 瀏覽:184
佛荷花聾啞人 發布:2025-07-21 20:22:37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