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郵遞員
Ⅰ 郵遞員送來的都是幸福啊,看《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有感
文 / 納蘭木羲
圖 /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很遺憾在國內上映的那段時間在忙著考試沒有去電影院看,如今終於在B站上映了。在這部電影里萬眾期待的少佐還是沒有出現,講述的是薇爾莉特幫助一對姐妹的事,京都的畫風依舊是那麼的唯美,故事也依舊是那麼治癒。
在那個還是信件的年代,戰爭剛剛結束,郵遞員送去的信對於寫信人和收信人來說都是特別寶貴的,可謂「家書抵萬金」。
在通訊設備還沒有普及的歷史長河裡,我們傳遞訊息和思念靠的都是信件。一封信,幾行字,些許情,所謂『見字如面』,亦是如此,當我打開你的信,想起你我曾經的點點滴滴,用你的口味訴說著,彷彿你我未曾分開。
讀過很多書信文,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覺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寫給妻子陳意映的一封絕筆信——《與妻書》
情誼深切,飽含了對妻子的愛意與不舍,讓我又想起蘇武《留別妻》中的一句「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這封信是林覺民在廣州起義前寫的,後來起義失敗,有人將信半夜秘密塞進林覺民家的門縫里,第二日清晨家人才發現。在那個戰火紛飛,動亂的年代,林覺民的信可以送到家人的手裡,可是又有多少書信遺失在戰火中,有人窮極一生在等一封信,等一不歸人。
高中時一檔節目叫《見字如面》,是讀書信的節目,我們語文老師天天讓我們看,我對書信有一股莫名的喜歡,猶記得小時候過節我都會送賀卡給朋友們,連清明節也沒有放過,漸大一些才知道清明節不能祝別人快樂。
但還是會在聖誕、元旦、生日的時候送出一堆賀卡,也會收到一堆。如今那些賀卡、明信片都在老家收藏著,那些承載的是歲月與赤誠的情誼。
青澀的學生時代流行寫情書,我不敢親口對你說我喜歡你,那就將情意寄予筆尖,寫給你,可能你不知道是送的,但是你知有人在默默喜歡你,而我也曾將愛意表達。
高中畢業後也和幾位朋友約定互相寫信給對方,但是,現如今寫信竟成為一件難事了。
一個城市,有郵筒的郵局只有一個,街上見得大部分是郵政銀行,我跑了半個城市才到達郵局,寄一份普通的信件買郵票和信封一起要一塊五毛錢,比一封簡訊還要貴。
而且,普通郵件不能查詢,很多時候會迷失在『時空旋渦』 里,我給我朋友寄出去三封信,只有兩封平安到達了,而且這兩封信也是慢慢的郵了一個多月,跑了好幾個門衛室才拿到的。
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看到了我們學校的郵筒,於是開開心心的跑去合照,那時那個郵筒已經銹跡斑斑了,過了一年,再次路過發現那個郵筒不見了,問同行的朋友什麼時候不見的,她的回答是「那裡原來有個郵筒嗎?」
後來,我沒有再寫過信,但是任然會在周圍的人生日的時候遞上一張小小的明信片。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訂了報紙,取報紙就要蓋章 ,每次郵遞員來送報紙,我總是會興奮的跑出去,郵遞員叔叔還在我臉上蓋了一個章。
現在沒有郵遞員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遞員、外賣員,其實這兩者和郵遞員是一樣的。
你在網上精挑細選下了單,在下單的那一刻你就開始期待它的到來;你半夜工作餓了,點了一份外賣,於是在等外賣的過程中你又鼓足了干勁。
風里雨里,也許等你下課的是他們,叫你好好照顧自己的也是他們。
送來的都是幸福呀
- End -
Ⅱ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的曲目內容一樣嗎
不一樣
近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曲目
198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輕歌劇《吉普賽男爵》序曲
2.《饒舌》波爾卡瑪祖卡
3.《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
4.《我的生活是充滿愛與歡樂》圓舞曲
5.《飛翔》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歌劇《羅馬狂歡節》序曲
7.《縱隊》圓舞曲
8.《新撥弦》波爾卡
9.《吉普賽》加洛普
10.《騎士》快速波爾卡
11.《交易》圓舞曲
12.《贊美女人》波爾卡瑪祖卡
13.《踢踏》快速波爾卡
14.《費蘭茨·約瑟夫皇帝》進行曲
加演曲目
15.《強盜》加洛普
16.《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7.《拉德茨基》進行曲
198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輕歌劇《護林員》序曲
2.《城市與鄉村》波爾卡瑪祖卡
3.《麻雀》加洛普
4.《酒、女人和歌》圓舞曲
5.《我們決不畏懼》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輕歌劇《美麗的加拉蒂婭》序曲
7.《蜻蜓》波爾卡瑪祖卡
8.《奧地利的村燕》圓舞曲
9.《小嘴不停》快速波爾卡
10.《激烈的愛情與舞蹈》快速波爾卡
11.《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12.《埃及》進行曲
13.《輕如鴻毛》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4.《高貴的匈牙利人》快速波爾卡
15.《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6.《拉德茨基》進行曲
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女高音:凱瑟琳·芭特爾
上半場
1.輕歌劇《吉普賽男爵》序曲
2.《天體樂聲》圓舞曲
3.《安娜》波爾卡
4.《譫妄》圓舞曲
下半場
5.輕歌劇《蝙蝠》序曲
6.《可愛的安娜》波爾卡
7.《游覽列車》快速波爾卡
8.《撥弦》波爾卡
9.《皇帝》圓舞曲
10.《無窮動》波爾卡
11.《電閃雷鳴》快速波爾卡
12.《春之聲》圓舞曲(女高音)
加演曲目
13.《別再憂郁》快速波爾卡
14.《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5.《拉德茨基》進行曲
198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童聲合唱:維也納童聲合唱團
上半場
1.歌劇《東娜·黛安娜》序曲
2.《燃燒的愛情》波爾卡瑪祖卡
3.《休假旅行》快速波爾卡
4.《檸檬樹花開的地方》圓舞曲
5.《在獵場上》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輕歌劇《蝙蝠》序曲
7.《新撥弦》波爾卡
8.《享受生活》圓舞曲
9.《假面舞會》四對舞
10.《閑聊》快速波爾卡(童聲合唱)
11.《輕如鴻毛》快速波爾卡(童聲合唱)
12.《百萬富翁》圓舞曲
13.《無窮動》波爾卡
14.《飛翔》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5.《強盜》加洛普
16.《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7.《拉德茨基》進行曲
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克勞斯·克萊伯
上半場
1.《加速》圓舞曲
2.《農民》波爾卡
3.《蜻蜓》波爾卡瑪祖卡
4.《和我們一起在家》圓舞曲
5.輕歌劇《蝙蝠》序曲
下半場
6.《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7.《小磨房》波爾卡
8.《高貴的匈牙利人》快速波爾卡
9.《在克拉普芬森林》波爾卡
10.《春之聲》圓舞曲
11.《撥弦》波爾卡
12.《查爾達什舞曲》(選自歌劇《騎士帕斯曼》)
13.《小嘴不停》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4.《騎士》快速波爾卡
15.《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6.《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祖賓·梅塔
上半場
1.《入城式》進行曲
2.《解放》波爾卡瑪祖卡
3.《紅色印度》加洛普
4.《多瑙河女妖》圓舞曲
5.《運動》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輕歌劇《維也納的早、中、晚》序曲
7.《同情心》波爾卡瑪祖卡
8.《維也納的氣質》圓舞曲
9.《毀滅者》波爾卡
10.《飛奔》快速波爾卡
11.《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12.《閑聊》快速波爾卡
13.《爆炸》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4.《投寄》快速波爾卡
15.《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6.《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上半場
1.歌劇《賊雀》序曲
2.《跳舞的繆斯女神》波爾卡瑪祖卡
3.舒伯特的加洛普和波爾卡
4.《求婚者》圓舞曲
5.《嘆息》加洛普
下半場
6.輕歌劇《護林員》序曲
7.莫扎特之對舞2首、德國舞曲-《乘雪橇》
8.《水彩畫》圓舞曲
9.《魔彈》快速波爾卡
10.《卡門》四對舞
11.《皇帝》圓舞曲
12.《比夫克與普夫克》波爾卡
13.《激情》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4.《激烈的愛情與舞蹈》快速波爾卡
15.《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6.《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克勞斯·克萊伯
上半場
1.歌劇《愉快的溫莎婦人》圓舞曲
2.《城市與鄉村》波爾卡瑪祖卡
3.《奧地利的村燕》圓舞曲
4.《不可燃燒的》波爾卡
5.《游覽列車》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輕歌劇《吉普賽男爵》序曲
7.《一千零一夜》圓舞曲
8.《新撥弦》波爾卡
9.《波斯》進行曲
10.《閑聊》快速波爾卡
11.《天體樂聲》圓舞曲
12.《電閃雷鳴》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3.《騎士》快速波爾卡
14.《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5.《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里卡多·穆迪
上半場
1.《公眾》圓舞曲
2.《外交家》波爾卡
3.《紫羅蘭》波爾卡
4.《小東西》波爾卡
5.《施蒂亞德的舞蹈》
6.《麻雀》加洛普
下半場
7.輕歌劇《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序曲
8.《檸檬樹花開的地方》圓舞曲
9.《漢斯》波爾卡
10.《噼噼啪啪》加洛普
11.《埃及》進行曲
12.《撥弦》波爾卡
13.《交易》圓舞曲
14.《無窮動》波爾卡
加演曲目
15.《在獵場上》快速波爾卡
16.《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7.《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小提琴獨奏: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旋轉木馬》進行曲
2.《加速》圓舞曲
3.《來自遠方》波爾卡瑪祖卡
4.《不可燃燒的》波爾卡
5.《歌曲》四對舞
6.《瀟灑》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輕歌劇《威尼斯之夜》序曲
8.《美泉宮的人們》圓舞曲
9.《頑童》波爾卡
10.《一心一意》波爾卡瑪祖卡
11.《查爾達什舞曲》(選自輕歌劇《蝙蝠》)
12.《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小提琴獨奏)
13.《別再憂郁》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4.《惡魔》快速波爾卡
15.《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6.《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祖賓·梅塔
上半場
1.《騎兵》進行曲
2.《維也納的兒童》圓舞曲
3.《手拉手》波爾卡瑪祖卡
4.《心愛的》波爾卡
5.《晨報》圓舞曲
6.《程序》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輕歌劇《快樂的強盜》序曲
8.《梅菲斯特在地獄的呼聲》圓舞曲
9.《無窮動》波爾卡
10.《塔麗婭女神》波爾卡瑪祖卡
11.《雷電》快速波爾卡
12.《愛麗斯》波爾卡
13.《俄羅斯》幻想進行曲
14.《我的生活是充滿愛與歡樂》圓舞曲
15.《防衛》四對舞
加演曲目
16.《休假旅行》快速波爾卡
17.《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8.《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小提琴獨奏: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祝典》進行曲
2.《納斯瓦爾得女孩》圓舞曲
3.《鮮花節日》波爾卡
4.《大湖》圓舞曲
5.《愉悅》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6.輕歌劇《護林員》序曲
7.《鳳凰的翅膀》圓舞曲
8.《跳舞的繆斯女神》波爾卡瑪祖卡
9.輕歌劇《理智女神》序曲(小提琴獨奏)
10.《瞬間》波爾卡
11.《皇帝》圓舞曲
12.《騎士》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3.《激情》快速波爾卡
14.《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5.《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里卡多·穆迪
上半場
1.《馬達》圓舞曲
2.《唯一的帝國,唯一的維也納》波爾卡
3.《郵遞員》快速波爾卡
4.《女人心》波爾卡瑪祖卡
5.《皇宮舞會》圓舞曲
6.《花》波爾卡
7.《印度舞伎》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8.輕歌劇《輕騎兵》序曲
9.《享受生活》圓舞曲
10.《女施主》波爾卡
11.《腳步輕盈》快速波爾卡
12.《新撥弦》波爾卡
13.《海市蜃樓》波爾卡瑪祖卡
14.《俄羅斯》進行曲
15.《動力》圓舞曲
16.《前進》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7.《投寄》快速波爾卡
18.《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9.《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祖賓·梅塔
童聲合唱:維也納童聲合唱團
上半場
1.《旗幟飄揚》進行曲
2.《夜蛾》圓舞曲
3.《小廣告商》加洛普
4.《飄浮者》波爾卡瑪祖卡
5.《詼諧》快速波爾卡
6.《北海風光》圓舞曲
7.《閑聊》快速波爾卡(童聲合唱)
下半場
8.輕歌劇《瑪土撒勒姆親王》序曲
9.《維也納的糖果》圓舞曲
10.《瑪琳卡》波爾卡
11.《在故鄉》波爾卡瑪祖卡
12.《安娜》波爾卡(童聲合唱)
13.《小嘴不停》快速波爾卡
14.《新旋律》四對舞
15.《南國玫瑰》圓舞曲
16.《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7.《向前》快速波爾卡
18.《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9.《拉德茨基》進行曲
199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小提琴獨奏: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寓意短詩》圓舞曲
2.《玩笑》波爾卡(小提琴獨奏)
3.《一心一意》波爾卡瑪祖卡
4.《激情》加洛普
5.《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6.《閑聊》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費蘭茨·約瑟夫皇帝》進行曲
8.《多瑙河女妖》圓舞曲
9.《快步圓舞》波爾卡
10.《荒誕》波爾卡瑪祖卡
11.《帕格尼尼》圓舞曲(小提琴獨奏)
12.《蝙蝠》四對舞
13.《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14.《強盜》加洛普
15.《別客氣》波爾卡
16.《電閃雷鳴》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7.《無窮動》波爾卡
18.《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9.《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里卡多·穆迪
上半場
1.《大湖》圓舞曲
2.《希臘人》快速波爾卡
3.《阿爾比昂》波爾卡
4.《愛之歌》圓舞曲
5.《查爾達什舞曲》(選自歌劇《騎士帕斯曼》)
6.《特快列車》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輕歌劇《維也納的早、中、晚》序曲
8.《向布拉格致敬》波爾卡
9.《酒、女人和歌》圓舞曲
10.《波斯》進行曲
11.《蜻蜓》波爾卡瑪祖卡
12.《程序》快速波爾卡
13.《藝術家的致意》波爾卡
14.《聖母之聲》圓舞曲
15.《高貴的匈牙利人》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6.《來自多瑙河岸》快速波爾卡
17.《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8.《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尼可勞斯·哈農庫特
上半場
1.《拉德茨基》進行曲(原版)
2.《美泉宮的人們》圓舞曲
3.《獵人的歡樂》加洛普
4.《晨報》圓舞曲
5.《電磁》波爾卡
6.《電唱機》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輕歌劇《威尼斯之夜》序曲
8.《小丑》波爾卡
9.《奧地利的村燕》圓舞曲
10.《施蒂亞德的舞蹈》
11.《游覽列車》快速波爾卡
12.《百萬富翁》圓舞曲
13.《小鬼》波爾卡瑪祖卡
14.《惡魔》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5.《別再憂郁》快速波爾卡
16.《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7.《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小澤征爾
上半場
1.《祝你健康》進行曲
2.《狂歡使節》圓舞曲
3.《饒舌》波爾卡瑪祖卡
4.《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5.《可愛的安娜》波爾卡
6.《前進》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輕歌劇《蝙蝠》序曲
8.《手拉手》波爾卡瑪祖卡
9.《水彩畫》圓舞曲
10.《蜻蜓》波爾卡瑪祖卡
11.《小嘴不停》快速波爾卡
12.《無窮動》波爾卡
13.《魔鬼音程之舞》
14.《愛麗斯》波爾卡
15.《維也納的氣質》圓舞曲
16.《踢踏》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7.《飛翔》快速波爾卡
18.《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19.《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尼可勞斯·哈農庫特
上半場
1.《費蘭茨·約瑟夫皇帝》進行曲
2.《珍寶》圓舞曲
3.《尼科》波爾卡
4.《詼諧》波爾卡
5.《譫妄》圓舞曲
6.《雜亂無章》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7.《邀舞》圓舞曲
8.《瞬間》波爾卡
9.《希臘人》快速波爾卡
10.《皇帝》圓舞曲
11.《農民》波爾卡
12.《贊美女人》波爾卡瑪祖卡
13.《中國人》加洛普
14.《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15.《匈牙利舞曲》第六號
16.《加冕》圓舞曲
17.《輕如鴻毛》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8.《激情》快速波爾卡
19.《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0.《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里卡多·穆迪
上半場
1.《如此精彩》進行曲(選自輕歌劇《護林員》)
2.《麻雀》波爾卡
3.《夜鶯》圓舞曲
4.《費雷德里卡》波爾卡
5.《卡楚恰》加洛普
6.《皇宮舞台》圓舞曲
7.《塔蘭圖拉》加洛普
下半場
8.輕歌劇《女王的花邊手帕》序曲
9.《吉普賽》四對舞
10.《加速》圓舞曲
11.《魔鬼》波爾卡
12.《溜冰》快速波爾卡
13.《查爾達什舞曲》(選自輕歌劇《蝙蝠》)
14.《愉悅》快速波爾卡
15.《公園三色堇花》波爾卡瑪祖卡
16.《香檳》波爾卡
17.《天體樂聲》圓舞曲
18.《飛奔》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9.《紅色印度》加洛普
20.《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1.《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洛林·馬澤爾
小提琴獨奏:洛林·馬澤爾
上半場
1.《藍色》進行曲
2.《上流人物》波爾卡
3.《興趣盎然》圓舞曲
4.《冬趣》快速波爾卡
5.《解放》波爾卡瑪祖卡
6.《一千零一夜》圓舞曲
7.《印度舞伎》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8.輕歌劇《美麗的加拉蒂婭》序曲
9.《噼噼啪啪》加洛普
10.《北海風光》圓舞曲
11.《農民》波爾卡
12.《海市蜃樓》波爾卡瑪祖卡
13.《游覽列車》快速波爾卡
14.《維也納的藝術》波爾卡法蘭西對舞
15.《俄羅斯》幻想進行曲
16.《一心一意》波爾卡瑪祖卡
17.《撥弦》波爾卡(小提琴獨奏)
18.《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小提琴獨奏)
19.《雷電》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20.《在獵場上》快速波爾卡
21.《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00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馬里斯·揚松斯
上半場
1.《皇冠》進行曲
2.《春之聲》圓舞曲
3.《外交家》法蘭西波爾卡
4.《投寄》快速波爾卡
5.《贊美女人》波爾卡瑪祖卡
6.《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7.《別再憂郁》快速波爾卡
下半場
8.《入城式》進行曲
9.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10.《莫扎特》圓舞曲
11.《愛的信息》加洛普
12.《新撥弦》波爾卡
13.《藝術家》四對舞
14.《西班牙》進行曲
15.《好朋友》圓舞曲
16.《在克拉普芬森林》法蘭西波爾卡
17.《激情》快速波爾卡
18.《電話》波爾卡
19.《大湖》圓舞曲
20.《高貴的匈牙利人》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21.《強盜》加洛普
22.《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3.《拉德茨基》進行曲
200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 祖賓·梅塔
上半場
1、《祝你健康》進行曲
約翰·施特勞斯,作品456號
Johann Strau? 「Zivio!」, Marsch op.456
2、 《不安鬼魂》圓舞曲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62號
Josef Strau? 「Flattergeister」, Walzer op.62
3、 《小磨坊》波爾卡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57號
Josef Strau? 「Moulinet-Polka」, op.57
4、 《小精靈的舞蹈》
小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
Josef Hellmesberger jun. 「Elfenreigen」, Charakterstück o.op.
5、 《譫妄》圓舞曲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212號
Josef Strau? 「Delirien」, Walzer op.212
6、 《入口》加洛普
老約翰·施特勞斯,作品35號
Johann Strau? Vater 「Einzugs-Galopp」, op.35
下半場
7、 《護林員》輕歌劇序曲
約翰·施特勞斯
Johann Strau? – Ouvertüre zur Operette 「Waldmeister」
8、 《安銳》波爾卡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113號
Josef Strau? 「Irene-Polka」 op.113
9、 《檸檬樹開花的地方》圓舞曲
約翰·施特勞斯,作品364號
Johann Strau? 「Wo die Zitronen blühen」, Walzer op.364
10、 《暢通無阻》快速波爾卡
愛德華·施特勞斯,作品238號
Eard Strau? 「Ohne Bremse」, Polka schnell op.238
11、 《城市和鄉村》波爾卡—瑪祖卡
約翰·施特勞斯,作品322號
Johann Strau? 「Stadt und Land」, Polka mazur op.322
12、 《水手》波爾卡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52號
Josef Strau? 「Matrosen Polka」 op.52,
13、 《動力》圓舞曲
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173號
Josef Strau? 「Dynamiden」, Walzer op.173,有芭蕾表演
14、 《威尼斯狂歡節的夢幻回憶》
約翰·施特勞斯,作品126號
Johann Strau? Vater 「Erinnerung an Ernst」,
Karneval in Venedig, op.126
15、 《激情》加洛普
老約翰·施特勞斯,作品114號
Johann Strau? Vater ?Furioso-Galopp「 op.114
加演曲目
16、 《舞步輕盈》快速波爾卡
小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
Josef Hellmesberger jun. 「Leichtfü?ig」
17、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約翰·施特勞斯,作品314號
Johann Strau? 「Donauwalzer」 op.314,有芭蕾表演
18、 《拉德斯基》進行曲
老約翰·施特勞斯,作品228號
Johann Strau? Vater 「Radetzky-Marsch」 op.228
200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指揮:喬治·普萊特(Georges Pretre,法籍)
上半場
1.Johann Strauss II—Napoleon Marsch op.156 拿破崙進行曲
2.Joseph Strauss—Dorfschwalben aus Osterreich Walzer op.164 奧地利村燕圓舞曲
3.Joseph Strauss—Laxenburger Polka op.60 拉克森堡波爾卡
4.Johann Strauss I—Pariser Walzer 巴黎圓舞曲
5.Johann Strauss I—Versailler Galopp 凡爾賽宮加洛普
6.Johann Strauss II—Orpheus-Quadrille op.236 奧菲歐四對舞
7.Joseph Hellmesberger jun.—Kleiner Anzeiger Galopp op.4 小廣告商加洛普
下半場
8.Johann Strauss II—Ouverture aus "Indigo und die 40 Rauber"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序曲
9.Johann Strauss II—Freut euch des Lebens Walzer op.340 享受生活圓舞曲
10.Johann Strauss II—Bluette Polka francaise op.271 火花波爾卡
11.Johann Strauss II—Tritsch-Tratsch Polka schnell op.214 閑聊快速波爾卡
12.Joseph Lanner—Hofball Tanze Walzer op.161 皇宮舞台圓舞曲
13.Joseph Strauss—Die Libelle Polka Mazur op.204 蜻蜓波爾卡瑪祖卡
14.Johann Strauss II—Russischer Marsch op.426 俄羅斯進行曲
15.Johann Strauss II—Die Pariserin Polka francaise op.238 巴黎女郎波爾卡
16.Johann Strauss I—Chineser Galopp op.20 中國人加洛普
17.Johann Strauss II—Kaiser Walzer op.437 皇帝圓舞曲
18.Johann Strauss II—Die Bajadere Polka schnell op.351 印度舞姫快速波爾卡
加演曲目
19.Joseph Strauss—Sports-polka schnell op.170 運動員快速波爾卡
20.Johann Strauss II—An der schonen,blauen Donau,Walzer op. 314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1.Johann Strauss I—Radetzky-Marsch op. 228 拉德茨基進行曲
Ⅲ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影評
「只要呼喚你的名字,我們之間的牽絆就永遠不會消逝。」
2020年看的第一部電影,浴火重生的日本京都動畫出品。喜歡治癒番,不驚艷,但充滿溫柔與陽光的氣息。
並沒有刻意地感人,只是敘述從戰爭剛剛走向到和平年代間的一件小事。京阿尼的畫面依舊精美細膩,劇情緩慢而層層鋪墊,最後輕輕一推,就是排山倒海的情感,瞬間就是淚崩。
回家的路上耳機里依舊放著紫羅蘭的溫柔優美的bgm,感覺到十分治癒。
書信帶著舊時光的美感,傳達給人幸福與期待。也是主線主人公薇爾莉特尋找愛的意義的途徑。
故事講的是薇爾莉特剛成為自動手記人偶(信件代寫員)接到的一份特殊的委託工作,就是將伊莎貝拉·約克培養成行止得體的貴族淑女。
伊莎貝拉原來並不是叫伊莎貝拉,而是艾米。在充滿窮苦的戰爭年代,艾米毅然收留了雪地里無人問津泰勒為妹妹——雖然她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但她想和命運抗爭,希望泰勒擺脫原有的宿命。
為了養活妹妹,她不得不將人生出賣給約克家族,放棄本性與原有的名字,背負起一個貴族女子政治婚姻的悲哀命運。
艾米和早期的薇爾莉特很像,都是「工具」,卻各有各的喜悲。薇爾莉特被少佐的愛解救,「不再是工具,而是人如其名的人」,卻終其一生無法再見到所愛之人;而艾米所思念的妹妹尚在人世,卻無法見面,也再也不能成為自己。
如果說艾米的人生有活出自我的時刻,大概就是與薇爾莉特共舞時的自信優雅,那個畫面真的很美,光影打在她的側臉,是不同於往日的優雅美麗。
她給妹妹寫了一封信:只有在寂寞的時候才會念起專屬於她的魔法咒語——「艾米」。名字承載著一個人的記憶。這是對泰勒非常重要的一封信。
艾米依然沒有逃過命運,在完成家族聯姻後與薇爾莉特斷了聯系。這像是對命運的一種屈服,她又重新卷進了命運的嘆息之中,難以自拔。
本來她的一生就止於此。
三年後,她的妹妹泰勒找到了薇爾莉特,懇求成為一名郵遞員。泰勒並記不清小時候和姐姐相處的一些事,但是與姐姐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她想成為郵遞員,做一個為他人送去幸福的人。最終在薇爾莉特等人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認字,給自己的姐姐寫了一封信,並且和郵遞員小哥千辛萬苦找到了姐姐的住址。
艾米此時已經是一個深居簡出、撐著洋傘的標准貴族了,卻在看到信的瞬間扔掉了洋傘,痛哭失聲。躲在角落裡的妹妹也不自覺地淚流滿面。
信件內容同樣簡短。
「我叫泰勒·巴特利特,是艾米·巴特利特的妹妹。」
寥寥數字,無名淚目。
情感洶涌而至。
「只要呼喚你的名字 我們之間的牽絆就永遠不會消逝。」
艾米穿著白色長裙,面帶笑容朝大海大聲呼喊著妹妹的名字,妹妹在遠方眺望著窗外。
淡淡的悲傷與無限的希望。
期待她們相見的那一天。
這句話出現在最後,演職員表之前,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含義,但是看到代表已去世的黑框不禁再次落淚。
永恆的紫羅蘭花園,永遠的京阿尼。
Ⅳ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八年級學生觀後感作文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每個 故事 都有自己的獨立敘事,但實際上都在書寫薇爾莉特。這種結構在劇場版中也不例外——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劇場版對主線故事的意猶未盡之處進行了展開和補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1
如約而至,一月十號。 18年1月新番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完結後,我便沒再點開過這部番。並不是因為她無聊、無趣或者爛,而是比起這部平淡如水的敘述與故事,有更多吸引眼球的故事。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 於是,今天去看這部外傳的時候,熟悉的旋律響起葷繞,兩年前的時光碎片彷彿便重現眼前。曾經在天文館工作的薇爾莉特,那個給自己未來的女兒每年都留一封信的母親,各種各樣的信,親情、愛情還有友情…… 這一部外傳的故事同樣很平淡,但又同樣細膩、滿懷深情的講述了一對姐妹的故事。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獨立敘事,但實際上都在書寫薇爾莉特。這種結構在劇場版中也不例外——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劇場版對主線故事(或說薇爾莉特本身)的意猶未盡之處進行了展開和補完。如果說薇爾莉特是戰爭年代的個例,外傳則在和平年代將感情重新 編織 了一次,並且猝不及防地把觀眾余溫尚存的淚點戳了個遍。
第一個重現的層面是個體的異化——在主線中是薇爾莉特被訓練成戰爭兵器;在外傳中是艾米被訓練成富家千金。
薇爾莉特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說自己和艾米相似。薇爾莉特遭遇的經歷更為極端。在外部環境里,她陷入了最黑暗的處境,又收獲了最美好的邂逅。在內部精神上,她經歷的感情深沉至極,自身卻無法捕捉。內外雙重的反差是她身上最令人動容之處。這樣的她成為了艾米的老師,她真正教會艾米的不是談吐、禮儀和舞步,而是怎樣面對命運,怎樣在命運的安排中不放棄對美好之物的希望(例如新的友情),怎樣懷抱雖已失去但卻極其珍貴的感情,繼續生活下去。
第二個層面是絕望與希望——在主線中體現為薇爾莉特和吉爾伯特的邂逅;在外傳中是泰勒和艾米。
如果說最令人絕望的不是現在的痛苦,而是沒有愛的未來的話,這正是吉爾伯特帶給薇爾莉特,以及艾米帶給泰勒的救贖。泰勒反復閱讀艾米的信,正如薇爾莉特一直佩戴著少佐送她的配飾;泰勒將自己認同為艾米的妹妹,正如薇爾莉特將自己認同為「吉爾伯特的狗」。那是在一無所有的世界裡得到的毫無保留的愛,這對那時的她們來說就是所有一切。這恰似人在作為手足無措的嬰兒之時得到的母親的庇護,而由於人總要長大,這也註定是人不得不失去之物。
第三個層面是失去與成長——在主線中體現為薇爾莉特成為自動手記人偶;在外傳中是泰勒成為郵遞員。
薇爾莉特和泰勒都得到了救贖,但是又不得不失去了。整個故事的核心正在於此:人如何懷著魂牽夢縈的思念,怎樣接受無法自勝的悲傷,又怎樣面對日復一日的生命。這也正是故事所傳達的東西:人無法永遠依賴別人的愛活下去,但渴望愛與被愛的心情絕不是該被遺忘之物。通過「寫信」這種形式,故事挖掘出被人們壓抑的感情,用極盡浪漫化的手法重新告訴人們:這是我們內心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應該永遠抱著珍貴之物前行。
外傳的故事不僅僅是重現了薇爾莉特的經歷與感情而已,在每一個層面上,外傳都更進了一步。
面對外界的改造,艾米不像薇爾莉特一樣毫無還手之力,我們看到了她的反抗、拒絕,以及最後的和解。面對他人的愛,泰勒也不像薇爾莉特一樣無法表達心意,我們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拼盡全力回應了艾米給予自己的救贖。而故事最精彩的則是這樣一幕:泰勒躲在一旁看著艾米閱讀自己的信時泣不成聲,但是選擇了不見面。從薇爾莉特的相見卻不得,到泰勒的能見卻不見,故事的內核被勾勒得更加閃閃發光。
人要成長,必然要有所失去。但是我們失去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失去——只要我們還將那感情懷在心間。這便是《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想要傳遞的永遠吧。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2
今天看了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去的比較早,一不留神又包場了。
刷了一波評論,仍舊很多人覺得它沿襲了大多動漫電影的特點,看不懂、不清不楚、粉絲向。
但這一次,我卻認為粉絲向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電影的敘事簡單清晰,處處凸顯主旨,是京紫的一貫作風,或許有些部分沒看過小說沒看過動漫的人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無法感同身受,但並不覺得存在對電影的內核理解不了的問題。
而本身就是京紫粉色粉絲的我感覺更為明顯,薇爾莉特的自述、回憶,輕易的勾起了我對動漫的記憶。
水到渠成。
我想,這部電影是對京紫粉絲的一份獻禮。
在電影中,看見了我想要看見的東西,收獲了我想收獲的情感,察覺了我自以為的`內核,對我而言,已經足夠。
聽說四月劇場版有少佐的消息,期待。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3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20某某年中國大陸第二部進口電影:電審進字〔20某某〕第2號)觀後感雖然TV版沒有看完,但是這部真沒什麼觀影門檻。畫面好看,故事治癒,人物性格鮮明,京阿尼還是很厲害的,開場就把我情緒給調動起來了。前半部分薇爾莉特和伊莎貝拉的主僕故事太百合了!初見驚鴻一面,教禮儀姿態,一起洗澡,互相梳頭發編辮子,跳華爾茲,就差接吻了hhh,再到牽手飛奔這個場景,配合著音樂,前半部分的高潮讓我熱淚盈眶。鋪墊這么多讓我不由自主將她們的主僕關系自然地順著影片節奏轉變為朋友關系。到後來一起睡覺,互訴心事,我真的很疑惑她們要不要親上去,就在我以為她們要親上去的那一刻,拉燈了……
後半部分是在戰爭未結束伊莎貝拉還叫艾米時收養的妹妹泰勒的故事。幼年與姐姐的分離,再到戰爭結束後四年,伊莎貝拉在薇爾莉特的幫助下給妹妹寫了封信。點燃了泰勒當郵遞員的願望。在郵遞公司人們的幫助下,泰勒終於成為了一名實習郵遞員。布盧教她認地址,薇爾莉特教她識字,最後她真的成長為了一名郵遞員。在布盧的幫助下寄給了姐姐一封信,偷偷見到了成為伯爵夫人的姐姐。當泰勒偷偷在灌木叢中偷偷看到流著淚讀信的姐姐,她也哭了。姐妹情確實令人動容。姐姐和妹妹的兩條劇情線由薇爾莉特這個樞紐連接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外傳故事。但是薇爾莉特這個角色還是有兩處很觸動我。一處是伊莎貝拉看到她的義肢的時候,問她為何總是如此平和,就能想到她以前在戰爭的時候經歷過怎樣艱難的訓練。另一處就是薇爾莉特在教泰勒識字的時候,一開始她對泰勒說的是「讓我們開始訓練吧」,她忽然意識到這樣不對,便改口說「讓我們開始學習吧」。由此可知她在戰爭時刻經歷過的「訓練」,表面雖然看不真切,只能看到優雅平和像個公主一樣的她,但是她還是把那段記憶深深刻到了骨子裡,無論怎樣都無法抹去。薇爾莉特真的是讓人很心疼的一個角色。這部是京阿尼火災事件之後出品的第一部外傳電影,電影質量還是工作室一貫的水準。京阿尼大火還是讓人感到惋惜。因為我不是京阿尼的鐵粉,所以我特地留到了最後,想看看大家的反應。然後聽到坐我前排的那個男同學說,片尾字幕裡面有好幾行畫白線的名字,那是京阿尼遇難者名單。聽到這里,我的心感覺停跳了一秒。願他們在天堂安好。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用心製作,這部電影很棒!特別棒!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4
紫羅蘭永恆花園 外傳 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劇場版,而是一個OVA的故事,但京阿尼還是按照劇場版的規格來製作,不僅做滿了90分鍾,而且製作規格是按照劇場版來做的,足以配得上電影院級別的畫面。
這部劇場版,雖然在去年9月6號在日本上映,今年在大陸1月10號引進,但其實是京阿尼火災之前就完成的一部作品,最終完成期是7月17號,也就是火災前一天。STAFF表可以看到已經逝去了的那些京阿尼的員工,算得上他們的一部「遺作」。
故事和「外傳」一樣,是一個番外的故事,但是時間軸應該是在TV動畫版本之後的一段時間,我覺得是在為後面的真正的劇場版在做鋪墊,時代的變遷,物質在變,但不變的是人心……這是《紫羅蘭永恆花園》非常典型的一種理想的世界觀描寫。
誠意十足的一部劇場版,但故事比較平實,角色比較平面,配音,畫面,音樂,聲效,都很強,還是展現了京阿尼動畫一如既往的高質量。災前遺作,且看,且珍惜。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觀後感5
說實話一開始真的沒想到這個會引入國內,我在這之前訂了10號回家的高鐵和11號出去旅遊的飛機,結果後面才知道10號上映,於是在剛到酒店就去訂了票刷了一遍。
作畫上不用說,京阿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製作。然後這時候應該是戰後一兩年,薇妹已經找到了我愛你的含義,去大小姐學校當家教,各種禮儀樣樣精通,最後舞會的騎士薇妹屬實帥到我了,到此主要是說薇妹和艾米的友情的培養,後面才進入正題,就是艾米和泰勒的姐妹情。這個時候我感覺其實有點突兀,本來是一個孤兒,突然一個官宦人家說你是他私生女,你就信了,也太不加思索了吧……後續劇情就是姐妹互相書信表達真心,郵遞小哥也表現了一下自己,最終依然是傳統的he。不過劇情確實是平淡了些,而且薇妹屬實美的太搶鏡,有些沖淡了姐妹的劇情。
最感動我的就是薇妹教泰勒寫信時的bgm:never coming back。對於薇妹來說,少佐不再回來,對於泰勒來說,姐姐不再回來,對於艾米來說,曾經的自己和妹妹都不再回來,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逝去的京阿尼的員工也再也回不來了……
我也時常在想一個問題,人類的愛真的能戰勝恨嗎?盡管京阿尼一直以來都在傳遞愛,可是他們得到的只有一場恨的大火。但是就算是他們得到了恨,他們還是用一部充滿愛的作品回報了這個世界,所以,他們還選擇相信,那麼,我也選擇相信。
也許恨比較容易,但永遠都是愛比較高尚。
願我可以成為給他人傳遞幸福的人,願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為他人傳遞幸福的人。
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 八年級 學生觀後感 作文 相關 文章 :
Ⅳ 社交禮儀的尊重性原則
以下為社交禮儀的尊重性原則的主要內容:
1、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當代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於人」的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寂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為普遍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依附於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范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宣洩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誇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他們就能憑借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於大學生個體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范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大學生堪稱「准社會人」,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人。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崗位後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盡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量。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著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採取最合理的行為方式,化險為夷,爭取主動。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後,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那麼,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范,不僅滿足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而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3、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學的是高層次的道德規范,實際行為上卻往往達不到基礎道德的水平。這是與社交禮儀教育的缺乏分不開的。因為,禮儀是一種社會規范,是調整社會生活成員在社會中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社會規范主要包括法律規范和非法律規范兩大類別。禮儀是一種非法律規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規范、宗教規范、習俗、共同生活准則等。其中,道德規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一種自覺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個人的內心信念來維持的。社會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系,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禮儀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可以豐富他們的禮儀知識,讓他們明確地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並指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禮儀規范來約束自己行為,真正做到「誠於中而行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4、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大學生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大學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它作用於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現在一般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等學科中。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見,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禮儀》課應完全可以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之列,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這有助於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