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病蟲害

鬱金香病蟲害

發布時間: 2023-03-05 04:48:13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

1.菌核病

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侵染莖部,產生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

【防治方法】

(1)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

(2)發病後立即拔除患病植株,並噴灑18%波爾多液或代森鋅500倍液。

2.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1)花葉病毒:受害的葉片出現黃色色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若有蟲害要注害及時防治蚜蟲和鏟除雜草。

(2)碎色病害:患病植株的葉片上形成花葉、淡綠色或淺灰白色斑紋,在紫色或紅色品種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或大小不等的斑點,在白色或淺色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則不太明顯,重病的植株生長不良,葉緣呈波紋狀或扭曲。

【防治方法】

(1)對新進的鬱金香種球,應該採用莖尖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脫毒,建立無病毒母本園,以獲取無毒苗;

(2)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並銷毀,以減產毒源;

(3)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播的蚜蟲;

(4)鬱金香最好不與百合屬植物毗鄰種植,避免相互傳染病毒。

3.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莖和根。病毒多發生在球莖基部,初期出現灰色凹陷小斑,邊緣呈暗褐色,爾後發展為灰白色或褐色軟腐,並有酸臭味,感病組織最後皺縮、變硬,呈干腐狀,外有白色或粉紅色霉和孢子粉塊。

病原是鬱金香尖鐮孢菌。該病菌在感病球莖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乾燥天氣適當提前收獲球莖,盡可能避免日灼傷、擦傷,或其他損傷。挖掘出的球莖在48小時內,用苯來特1000~1200倍液浸漬15~30分鍾,有利於防病。②貯藏球莖不宜堆積過高,最好排成薄層,並需保持冷涼、乾燥、通風的環境條件。③及時挖除有病球莖,並銷毀。

4.灰霉枯萎病

又名鬱金香火疫病、鬱金香褐色斑點病。鬱金香的葉、花和球莖均可受害。常引起葉片、花變褐色,最後枯萎。幼葉伸展時即可被侵染。葉片病斑初為淡黃色,呈圓形或長圓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漬狀邊緣。後期病斑擴大,變為灰褐色。當病斑發生於葉緣時,引起葉片向一側卷皺。當天氣潮濕時,病部覆蓋大量灰色霉層。花被侵染後,產生淺褐色病斑,隨後病斑逐漸擴大,並變為深褐色,最後枯萎。

由鬱金香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

【防治方法】①病毒較重的圃地,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是防治灰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②改進灌水方式,不直接對植株澆水(即通常的上方澆水),以免病菌借水滴飛濺傳播;控制使用氮肥,因氮肥過多能促進發病。③收獲時避免損傷球莖,並剔除有病球莖集中處理。留種的健康球莖應貯藏在冷涼、乾燥和通風處。④發現病株及病球莖,立即拔除並銷毀。⑤植株發病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保護,也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霧。

5.球莖腐爛病

感病球莖產生暗褐色凹陷病斑,內部組織逐漸腐爛。後期球莖呈朽木狀干腐。該病在生長期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現症狀,即在幼芽和嫩葉頂部出現水漬狀病斑,病健組織界限清晰,病部常覆蓋一層青黴。由感病球莖長出的植株,通常矮縮、失綠,不能開花,或花呈畸形,且提前枯萎。

引起鬱金香球莖腐爛有兩種真菌,即圓弧青黴菌和叢花青黴菌。這兩種青黴菌寄主范圍較廣,除鬱金香外,還可危害風信子、水仙和其他百合科值物的鱗莖。受損傷的球莖最易發病,因此機械損傷、灼傷與蟲害造成的傷口,均與病害發生有密切關系;陰涼的環境有利於病菌侵染;貯藏場所通風不良和悶熱時,病害發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保護球莖不受損傷,在栽培和貯藏期間的各種操作,應盡可能避免使球莖受到各種損傷,減少發病。②保持良好的貯藏環境,貯藏場所要通風良好、保持乾燥、清潔和適宜的濕度,使其不利於病害發生。③及時清除有病的球莖,並集中處理,減少傳染源。

6.根虱

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防治方法可將帶蟲的鱗莖放入稀薄石灰水中浸10分鍾,取出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⑵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如何防治

(1)常見病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鬱金香疫病,又叫火疫病、枯萎病,是鬱金香棚專室栽培中最常見,為害最嚴重屬的病害之一。症狀表現為:葉花受害部分產生褐色斑點,花梗受害後易腐爛,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出現彎曲,最後枯萎死亡。鱗莖受害時,整株鬱金香矮化並變成淡黃色,花枯萎,莖基和鱗莖外部鱗片腐爛,並生出許多黑色或深褐色菌核。栽前認真檢查鱗莖,剔除受侵害鱗莖,做好消毒工作,洗凈鱗莖上殘留溶液,晾乾後再種,發病時噴灑殺菌溶液防治。

鬱金香基腐病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挖鱗莖應盡量在天氣乾燥和土壤濕度不大時進行。挖後2天內用0.15%~0.3%苯菌水溶液浸泡15~30分鍾,水溫28~30℃,消毒後,吹乾表皮,放至冷涼、通風處貯藏。

鬱金香毒性腐爛病以為害鱗莖為主,受害處極易腐爛,同時也極易感染其他健康鱗莖。選用健康種球,栽前進行消毒處理。

(2)常見蟲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薊馬,症狀表現為:葉片形成花葉,斑紋,花瓣上出現黃白斑。用50%辛硫磷1200倍液噴灑防治。

⑶ 鬱金香有哪些病害

鬱金香較易感染病害,例如:鬱金香碎錦病、灰腐病、冠腐病等。主要以防為主導措施:①避免連作。②嚴格進行土壤及種球消毒。③及時清理病株。④定期噴澆殺菌劑。⑤在挖取及栽植鱗莖時避免損傷。⑥土壤勿過濕。

⑷ 鬱金香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有哪些

鬱金香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絹病、病毒病等,蟲害多為蚜蟲和根虱。

鬱金香栽種前進行版充分的土權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燒毀,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

菌核病防治方法:一是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並噴灑代森鋅500倍液。鬱金香白絹病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河水淋灌5

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質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鬱金香花葉病毒和鬱金香碎色病毒兩種,防治方法主要是選擇無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時除去病株,同時積極防止蚜蟲。

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液噴殺。根虱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將帶蟲鱗莖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鍾,取出後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⑸ 如何防治鬱金香碎色花瓣病

鬱金香碎色花瓣病又稱鬱金香白條病,各鬱金香產區都有發生,是造成鬱金香種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狀

該病主要浸染鬱金香的葉片及花冠。感病的葉片上出現淺綠色或灰白色條斑,有時形成花葉。花瓣畸型、單色花的花瓣上出現淡黃色、白色條紋或不規則的斑點。感病的鱗莖退化變小,植株生長不良、矮化,花變小、畸型。

病原及發病規律

病原為鬱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uBV),該病毒在病鱗莖內越冬,成為來年浸染源,由桃蚜和其他蚜蟲作非持久性的傳播。此病毒也可以為害百合,百合受浸染後產生花葉或隱症現象。在自然栽培的條件下,重瓣鬱金香比單瓣鬱金香更易感病。

防冶方法

1、加強檢疫,控制病害的擴展和蔓延。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避免和百合種植過近,防止相互傳染。

2、防治蚜蟲,定期噴灑殺蟲劑,減少傳播介體。

鬱金香的養護方法


鬱金香養殖花期的調控方法:

鬱金香種球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才能開花,在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

華南地區栽培鬱金香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鬱金香對溫度敏感,若在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往往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准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20℃,夜間溫度10℃-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制生長,會出現乾花現象。如持續高溫,箱裝的可將箱移入冷庫,注意冷庫溫度應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制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

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華南地區的氣溫仍可能很高,這時可以將鬱金香栽培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放置2周至3周,待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厘米至2厘米長時,再將其移出冷庫置於栽植棚內生長。

鬱金香有耐寒不耐熱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溫,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轉入休眠。平時喜濕潤、冷涼氣候和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大種球本身是第一代種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後當年開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種球為子球,它們可培育成大種球。

病蟲防治:

鬱金香病蟲害的病原菌可由種球攜帶,也可由土壤攜帶而感染種球,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軟腐病、碎色病、猝倒病、盲芽等,蟲害多為蚜蟲。

防治方法:

①應在種植前仔細檢査,剔除病球莖;在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拔除病株銷毀。

②栽植鬱金香的基質和土壤應注意消毒。

③加強養護管理,忌施肥過多。

④養殖時要注意空氣流通,露地栽植要定期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進行保護。

描寫鬱金香的句子


1、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但大多數生長在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鬱金香長著光滑碧綠的葉子,又長又彎。葉子中間伸出壯實的花莖,向上托起了一朵柔美的花。花瓣一層一層的,像只典雅的高腳酒杯。遠遠望去,像一位仙子。

2、鬱金香花是一株一莖一花,花莖都筆直生長,亭亭玉立,很像荷花,花葉花莖花瓣都向上生長,看上去是那麼剛勁有力,意氣風發。鬱金香不像其它花那樣大開大放,而是半開半放。從遠處看,它像花蕾,含苞欲放;走進了看,它確實開放著,還能看到被花粉緊緊包著的花蕊,給人一種含蓄的美。

3、鬱金香呀,不是你的外貌吸引了我,而是你的品質吸引了我。我喜歡你的妖而不艷,美而不媚,不沽名釣譽。啊!鬱金香,我喜歡你!

4、鬱金香是那麼的高雅,那麼的莊重,它是愛的化身,是成功的象徵,是花的驕傲,我喜歡鬱金香,更喜歡培植鬱金香的人們!

5、原來花鍾的數字是大片鬱金香組成的,鍾的名義全是由鬱金香組成。鬱金香的花瓣像還沒開放一樣,把花蕊遮住,就連蜜蜂都很難發現。鬱金香有良多色彩,黃的紅的紫的,顏色斑斕多漂亮啊!

6、早晨,春姑娘落在了鮮花上,只聽見「嘩」的一聲,花朵們都不約而同地綻開了笑臉,好象在等待小鳥的光臨,快樂的小鳥們飛來了,它們嘰嘰喳喳地和鮮花高興底交談著,大樹哥哥也蘇醒了,鬱金香姐妹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正在迎接五湖四海的遊人。

7、鬱金香盛產在荷蘭,它們在春季和夏季開放,大多以金黃色為主,花朵比較圓,而且很香。怪不得它的名字里有「金」和「香」呢!它的葉子很長。春末夏初,我走進公園里,大片的鬱金香擺在面前,一股芳香撲面而來。陽光明媚,金黃的陽光散在鬱金香的花朵上,使本來就黃得耀眼的花朵更加光彩奪目。

8、這邊一朵朵嬌艷的粉色鬱金香,羞答答的隨風舞動,它們是粉色的公主;瞧,那邊火辣辣的紅色鬱金香,它們風風火火的綻放著;快看,黃紅相間的,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小仙女舞動著群擺;哇,還有白色的,它們應該就是那愛情的小天使,將一支支愛情之箭射出,射中了我和爸爸媽媽,我們會永遠相親相愛;活潑的橙色鬱金香,它們那鮮亮的顏色成群的小蜜蜂,它們是花中的焦點;頑皮的紫色鬱金香就像追趕皮球的小狗,淘氣又可愛!

9、這些鬱金香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已經完全盛開了。這些花兒在百花中亭亭玉立,宛如一位位身披彩紗的花仙子,霎是好看。

10、中午,小巧玲瓏的小草們顯得格外嫩綠,它們各個微笑著點頭,好象也在歡迎鬱金香的到來夜幕降臨,這里便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各式各樣的燈一起「開放」,瞬間,黑夜如同白晝,絢麗多彩的鬱金香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嫵媚多姿,在微風的吹拂下,它們搖擺著身姿,好象千萬個舞蹈家正在為晚會登台獻藝,真是美不勝收。

11、走近了看,在一株一株鬱金香的枝頭,一朵朵嬌艷艷的花兒縱情怒放,整朵花好像嫩得就要滴出水一樣。在三五片寬頻狀的葉中央伸出亭亭玉立的花骨朵,花瓣重重疊疊,中間有著白色的花蕊,鬱金香花一個個或如酒杯,或如尖荷地綻放著,清新雅麗,光彩照人。鬱金香花色不僅繽紛而且每種都有個美妙動聽的名字:像烈焰般熾熱鮮

12、鬱金香的整個造型很奇特,它的花朵像王冠,葉子有點像寶劍,球根又像一條條的黃金。

13、我們東望望,西望望,不禁被鬱金香的美麗和香味迷住了。我們看見的第一種叫「柔道」鬱金香,「柔道」鬱金香的葉子非常非常的柔軟,它花瓣的顏色是紅色的,十分美麗真不愧叫「柔道」鬱金香。接著,我們又看見了一種鬱金香,叫「奧地利斯」鬱金香,粉紅粉紅的花朵十分美麗,一走進就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真不愧是鬱金香仙女。然後,我們看見「橙色之光」鬱金香,這種鬱金香的顏色是深深的紅色中一點淡淡的橙色,這好比是在紅色的天空中閃耀的橙色星星。再接著,我和姐姐看到了「紫色王子」,「紫旗」鬱金香它那深紫色的花朵最迷人,「紫色王子」和它太配了。

14、走近一看,婀娜多姿地鬱金香整整齊齊地站列著。仔細觀察,各有姿態,形象萬千,真是美不勝收啊!讓我深深陶醉:有的落落大方地舒展著自己的花瓣,似乎正驕/ 傲地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嬌美;有的花蕊對著花蕊,似乎正說著悄悄話呢;有的含苞待放,宛如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小臉蛋;有的昂首挺胸,彷彿正在享受著陽光的撫摸;有的正是開得最艷的時候,似乎正在與花枝招展的行人們比美!

15、鬱金香已經開了不少了,鬱金香有的是黃的紅的白的紫的還有橙的……我最喜歡的一種叫格麗特沃克的鬱金香,它花瓣的邊沿是作文網小學黃的,裡面是大紅的。莖又粗又壯,上面還有一根根小細毛,像抹上了一層雪,美麗極了。我靜靜地翻開睡著的一朵,裡面有四根細長的花蕊,中間有一個人字形綠色的東西,看起來有些粗糙。

16、鬱金香有一份獨特的本領,大多數的鮮花在被剪下之後就不再生長,而鬱金香在花瓶中仍會生長,能長高一英寸甚至更多。鬱金香之美,美在天人合一,它是自然的造化,又是文化的結晶。她簡潔明快率真親切,自豪挺立,是那樣的光彩奪目,高貴聖潔。鬱金香花開的時節,便是荷蘭人的節日,而庫肯霍夫鬱金香公園好似最幸運的公主,在每年的3月底到5月底舉辦盛大的鬱金香花展,把世界上最美麗的花草都聚集到自己的裙擺上來,令數以萬計的各國遊客,紛紛慕名前來,感受鬱金香的魅力。

17、再走近點兒,就可以看到形態不同的鬱金香。金色的鬱金香如同一個個洋娃娃正在跳芭蕾舞;黑色的鬱金香猶如一個個神秘的金剛;紅色的鬱金香好像一團團火焰;粉紅色的鬱金香好似天邊的紅霞。

18、在鬱金香的周圍,有清澈見底的湖水環繞,碧波盪漾的湖水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閃耀,讓人看得如痴如醉。頭頂上許許多多的風車在轉動,吹拂著花兒,讓我有一種置身於異國他鄉-荷蘭的感覺。再次走入花叢中,看見許多蜜蜂和蝴蝶在翩翩起舞,似乎也正在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

19、鬱金香是勝利和美好的象徵,同時還代表著純潔的友情和永恆的祝福。我愛鬱金香,勝過愛其他所有的花!

20、在這些與鬱金香里,我最喜歡的是一株叫做「領袖」的鬱金香。它的花瓣很大,粉里透白。一陣微風吹過,它不住的點頭,好像是在對我們訴說它有多麼美麗。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的香氣。這種品種的鬱金香的香氣比其他的鬱金香要濃郁,但比香水清新,使人流連往返。在花叢中人們成群結隊的拍照留影,鬱金香的花瓣映著人們個笑臉。

盆栽鬱金香怎麼養?



鬱金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品種繁多,約有萬余種,但它們擁有同樣的特徵:美麗。因其外型典雅,花色純正而深受人們喜愛。鬱金香中、矮性品種可盆栽,不管是放在家裡哪個角落,都會令家裡的空間充滿詩意。鬱金香也是一種重要的早春園林觀賞花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盆栽鬱金香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1鬱金香的生長習性

1、光照:鬱金香喜直曬光照,能耐半陰,半陰環境或光照不足葉色鮮嫩、變薄、挺拔力弱,地表以上易產生折斷。

2、濕度:鬱金香喜濕潤,不甚耐乾旱,特別是在生長至開花期,一旦水分供應不足,葉片先端枯焦萎蔫,花蕾不能正常開放,花瓣枯乾。土壤中積水或長時間含水量過大,植株根系不能正常呼吸造成爛根。

3、溫度:鬱金香喜溫暖,不耐高溫,耐寒,最適生長氣溫為15-18℃,在5-20℃環境下能良好生長,25℃以上生長緩慢,逐步進入休眠。能耐-35℃低溫。

4、通風:鬱金香喜通風良好,通風不良長勢不佳,且易罹病蟲害。

5、土壤:鬱金香喜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高密度土、貧瘠土中生長不良。

2鬱金香的繁殖方法

1、分球繁殖: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2、播種繁殖:鬱金香的播種繁殖,多用於培育新品種。種子在蒴果成熟開裂前採收,沙藏到10月在室內盆播。保持濕潤,翌年春季才發芽,約3-4年開花。

3鬱金香的養殖方法

1、澆水:鬱金香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當植株現蕾後,可適當加大澆水量,以促使花葶抽生,這樣能使植株的觀賞價值更高。在鬱金香的整個花期管理過程中,應該掌握氣溫低少澆水、氣溫高多澆水的原則。

2、施肥:由於在鬱金香的球根中有較多的貯藏物質,它們對保證植株在缺少肥料的情況下正常開花的意義十分重大。因此施肥對於植株開花早晚來說影響較小。在鬱金香的花期控制中,通常可在其長出2~3枚葉片時、花葶抽生後,分別追施富含磷、鉀的稀薄液體肥料一次,這樣基本能夠保證鬱金香正常開花。

3、光照:鬱金香性喜強光,光照是它開花的重要限制因子。在栽培過程中,應該保證植株每天接受不少於8小時的直射日光。這樣有助於鬱金香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不僅保證植株生長良好,也能保證花朵正常開放。

4、花期管理:在鬱金香的花朵開放後,不要使栽培土壤過潮或過干。應該停止施肥。保持環境明亮,但避免過強的日光直射。忌高溫,鬱金香在涼冷的條件下不僅花色艷,而且花期長,最好將環境溫度控制在8℃~12℃。因為鬱金香喜歡涼爽,氣溫過高花朵容易衰敗。

⑹ 鬱金香有哪些蟲害

刺足根蟎

(1)為害特徵

刺足根蟎,又稱球根粉蟎、蔥蟎。是蜱蟎目粉蟎科中的一種回蟎蟲。答以成蟎或若蟎聚集於鬱金香、唐菖蒲、百合、水仙等球根鮮片內外刺吸為害,使汁液溢流,細胞組織壞死,球根或球莖變褐、腐爛。同時,地上部瘦弱,植株矮小,花朵不能開放或畸形開放,且花朵小,無鮮艷顏色,是球根花卉上的重要蟎類。

刺足根蟎以成蟎在土壤中越冬,腐爛的鱗莖殘瓣中最多,也可在貯藏鱗莖鱗瓣內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選用無病蟲的土壤或田塊種植 不與根蟎寄主植物連栽、混栽。高溫季節深耕曝曬,可消滅大量根蟎。種前土壤消毒,並選用無蟲鱗莖,可防止根蟎和腐爛病的發生蔓延。

②葯劑防治 用20%氰戊菊酯乳油與40%辛硫磷乳油1∶9混合,每667平方米用200~250毫升,拌適量濕潤細土,翻耕後撒入田內,然後整地種植。用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3000~4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噴灑鱗莖。如在上述任一種葯液中浸10~15分鍾,晾乾後種植,都有很好防效。生長期間在根部撒施3%氯唑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或澆灌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都有一定效果。

⑺ 鬱金香怎麼養

鬱金香耐寒性強,冬季可耐-35℃的低溫,5~8℃也能正常生長,適合進行冬季促成栽培。 鬱金香的促成栽培,即通過對種球的變溫處理,打破花原基和葉原基的休眠,消除抑制花芽萌發的因素,促進花芽分化,再通過人為增溫、補光等措施,使鬱金香在非自然花期開花。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有5℃種球和9℃種球,我們一般選5℃種球進行春節開花促成栽培。
基質准備
首先要准備優質的基質,要求既保水又透氣,鹽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酸,pH值應不小於6,無病蟲害及有害物質。種球要很穩地植於足夠深(至少深5cm)的栽培床中。這幾年我們用泥炭、腐熟土和沙以1∶1∶1混合作為栽培基質,效果較好。定植前半個月左右床土中施入腐熟農家肥作基肥,並加入適量的呋喃丹和多菌靈(或用1%的福爾馬林澆灌覆蓋消毒),充分灌水,定植前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
種植
由於大棚內地溫高,鬱金香會發生晚春化現象,而且會降低促成栽培之低溫處理效果。因此,早植不如晚植,一般在春節前兩個月左右,大約11月上中旬栽種。栽前去除褐色鱗莖皮,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泡兩小時左右。株行距為9×10cm,栽植時球根頂部與土面相平或略低,適當淺植可提早開花,有時鬱金香鱗莖露出土面1/3左右可提早開花5天以上。定植後澆透水,促其生根。
栽培管理溫度
一般一個星期後,種球開始發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2~15℃,溫度過高應及時通風降溫,夜間不低於6℃,促使種球早發根,發壯根,培育壯苗。此時溫度過高,會使植株莖稈弱,花質差。經過20多天,植株已長出兩片葉時,應及時增溫,促使花蕾及時脫離苞葉。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夜間應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經過20多天時間,花冠開始著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開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這時應視需花時間的不同分批放置,溫度越高,開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著色後,應將植株放在10℃的環境待售。
光照
充足的光照對鬱金香的生長是必需的,光照不足,將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引起落芽,植株變弱,葉色變淺及花期縮短。但鬱金香上盆後半個多月時間內,應適當遮光,以利於種球發新根。另外,發芽時,花芽的伸長受光照的抑制,遮光後,能夠促進花芽的伸長,防止前期營養生長過快,徒長。出苗後應增加光照,促進植株拔節,形成花蕾並促進著色。後期花蕾完全著色後,應防止陽光直射,延長開花時間。
施肥
由於基質中富含有機肥,生長期間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葉色變淡或植株生長不夠粗壯,則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等,量不可多,否則會造成徒長,甚至影響植株對鐵的吸收而造成缺鐵症(缺鐵時新葉、花蕾全部黃化,但老葉正常),生長期間追施液肥效果顯著,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每10天噴濃度為2‰~3‰的磷酸二氫鉀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艷,花莖結實直立。
水分
種植後應澆透水,使土壤和種球能夠充分緊密結合而有利於生根,出芽後應適當控水,待葉漸伸長,可在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抽花薹期和現蕾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促使花朵充分發育,開花後,適當控水。
病蟲害防治
鬱金香病蟲害的病原菌可由種球攜帶,也可由土壤攜帶而感染種球,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軟腐病、碎色病、猝倒病、盲芽等,蟲害多為蚜蟲。
防治方法
栽種前進行充分的土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銷毀,大棚生長過程中澆1~2次殺菌劑,效果更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噴殺。
其他
1. 盆栽鬱金香直接上盆管理,由於種球品質不一,造成生長和著花不齊,影響其商品質量。所以最好先在大棚內地栽,在其花冠著色後上盆管理,並不影響其開花質量,效果更好。 2. 花色中,紅色開花最早,黃色最遲,大致相隔10天左右,栽培中應適當錯開栽種時間,保證同時開花。
編輯本段花期調控
鬱金香有耐寒不耐熱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溫,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轉入休眠。平時喜濕潤、冷涼氣候和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鬱金香
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大種球本身是第一代種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後當年開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種球為子球,它們可培育成大種球。 鬱金香種球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才能開花,在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 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華南地區的氣溫仍可能很高,這時可以將鬱金香栽培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放置2~3周,待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2厘米長時,再將其移出冷庫置於栽植棚內生長。 華南地區栽培鬱金香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鬱金香對溫度敏感,若在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往往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准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20℃,夜間溫度10~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制生長,會出現「乾花」現象。如持續高溫,箱裝的可將箱移入冷庫,注意冷庫溫度應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制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
采切保鮮
切花的采切與保鮮: 蕾充分著色,即可采切上市。用稍低的溫度進行管理的,可逐漸著色;但用高溫提早開花的,著色差。同時,著色遲的,在運輸和市場成交時易損傷。因此,臨近開花時,要避免過記的溫度,在充實遮光的同時要保持通氣良好,切花時容易拔起球根,可用鉗夾切割,盡可能帶上球根內部的莖。切花根據品種、株高和花的大小分選,10枝一束裝箱運輸。瓶插保鮮可用10×10~6殺藻銨、2.5%糖、10×10~6碳酸鈣的混合液,可用糖、矮壯素及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的混合液。
采後技術
1. 切花主要特性:夜間低溫促成栽培時間越長,切花瓶插壽命越長。 2. 采切發育階段:鬱金香最佳采切期因品種而異。一般在花朵的1/2著色時采切。采後立即置於溫度為2℃和至少85%的相對濕度的環境下。 3. 瓶插壽命:瓶插壽命短的僅3~4天,長的約5~7天。 4. 保鮮劑處理方法:保鮮液使花莖伸長過長,對延長瓶插壽命作用不大。因此,一般不採用保鮮液。 5. 儲藏和運輸技術:可干儲(水平放置)或濕儲(垂直放置)在2℃溫度下,花頭用塑料薄膜緊密包裹,但不宜長期儲存。一些品種在綠蕾階段連帶鱗莖一起收獲,在0℃溫度下可以儲藏2~3周。 6. 零售商和消費者處理方法 (1) 對花莖進行再剪截,把切花插入15~20厘米深的水中,花頭用塑料薄膜包裹,在室溫下水合處理,直至切花堅挺。 (2) 切花儲存在2℃溫度下,瓶插壽命最長。 (3) 插花應放在冷涼、無風的環境下,不要靠近火爐。鬱金香具有趨光性,室內光線應分布均勻,以免引起彎莖現象。 (4) 不要把鬱金香和水仙花同置一個容器中,否則鬱金香壽命會縮短。鬱金香可能引起手掌皮膚紅腫,處理時應小心。
編輯本段病害防治
防鱗莖腐爛
栽培鬱金香,時常發生鱗莖腐爛現象,主要原因是:挖出的鱗莖,沒有晾乾,並附有帶病菌的泥土,貯藏期間溫度高、濕度大,適宜病菌繁殖蔓延,造成鱗莖霉爛;栽培時使用帶病菌(多為鐮刀菌)的土壤和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遭受病菌為害,造成鱗莖腐爛;盆土為粘性土,加上澆水過多,造成盆土積水,引起鱗莖受澇腐爛;起掘球根時間過早,新的鱗莖長得不充實,也易造成腐爛。防止鱗莖腐爛的方法,要根據上述發病因素,採取相應措施。
病蟲害防治
鬱金香主要病蟲害有腐爛病、菌核病、病毒病、薊馬、茄無網蚜及根虱等。
菌核病
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病菌侵染莖部產生長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防治方法:一是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並噴灑代森鋅500倍液。
病毒病
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質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花葉病毒使受害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要注意及時防治蚜蟲和鏟除雜草。碎色病毒使患病葉片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有時形成花葉,花瓣上出現淺黃色或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生碎色花。其防治方法同一般病毒病,但種植地點要遠離百合。
腐敗病
該病主要危害鬱金香鱗莖與植株。鱗莖感病後,開始出現水漬狀褐色斑點,之後使鱗莖軟腐。而植株感病後,下部葉子的葉尖與葉緣退色,莖呈紫色,莖基部皺縮,後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鱗莖貯藏時,不能高溫高濕,並要注意通風,避免連作。發現病株與帶病的鱗莖要及時處理掉。感病初期及時用1000倍的70%托布津液噴灑。
根虱
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將帶蟲鱗莖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鍾,取出後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編輯本段主要疾病
1. 鬱金香白絹病
症狀:全株枯萎,莖基纏繞白色菌素或菜籽狀茶褐色小菌核,患部變褐腐敗爛。土表可見大量白色菌素和茶褐色菌類。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稱齊整小核病,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白色絹絲狀,呈扇狀或放射狀擴展,後集結成菌索或糾結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狀,初白色至黃白色,後變茶褐色,圓形,表面光滑。此外,有報道Corticiumrolfsii(Secc.)Cyrzi.也是該病病原。 傳染途徑 1.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菌核世菌索產生絲進行初侵染。 2. 株產生的絹絲狀菌絲延伸接觸鄰植株或菌核借水流傳播進行再侵染,使病害傳播蔓延,連作或土質粘重及地勢低窪或高溫多濕的年份或季節病重。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撥除、燒毀,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河水淋灌5%井岡黴素水劑1000~1600倍液,或50%田安水劑500~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1000倍液,或9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穴)灑滿淋灌0.4~0.5升。結合翻地,每畝摻施100~150公斤石灰粉,使土壤微鹼化,可抑制白絹病菌繁育。
2. 鬱金香褐斑病
症狀:受浸染的葉芽發育不良,呈畸型捲曲狀,嫩芽受害後長起來的葉即變捲曲。如環境潮濕,病組織上會產生大量灰霉狀分生孢子,殃及鄰近健株而使葉片感病,因此鱗莖的生長受到極大的影響。花受害後,開始出現白色或淺黃褐色病斑,隨即迅速枯落,或變為褐色而乾枯。花梗上會出現環帶狀,上面有時發生分生孢子層。該病發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極易感染花朵。病鱗莖外殼上生有菌核,或者在外鱗片上出現圓形、橢圓形凹斑,中心灰黃色,邊沿褐色,里邊包含有一個至數個菌核。 病原:鬱金香葡萄[BotrytistulipaeLind.]屬半知菌亞門,常見於鬱金香栽培地區,雨季更加嚴重。傳染途徑:菌絲和菌核殘留在腐爛的鱗莖和土壤中越冬。病鱗莖種植後,受害枯死綁架勒幼芽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是地上部病害的侵染來源。 發病條件:病菌在5度和濕度達90%~100%時即能產生分生孢子。春季低溫、雨天多濕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1) 栽種前去除病鱗莖,並實行輪栽。 2) 一旦發現有呈該病症狀的芽或花苞,立即除去,以控制病害發展。 3) 栽種前將鱗莖放2%福爾馬林液中浸泡30分鍾,晾乾栽種,以減少殘留病菌。 4) 生長期可噴灑50%撲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靈2000倍液或50%多霉巡1000倍液。
3. 鬱金香黑腐病
症狀:鱗莖發病。莖盤及莖表面,有時在第2、3鱗片上,產生初為黃褐色後呈黑色不規則形病斑,表面粗糙。 病原:Pseudomonasandropogonis(Smith)Stapp屬假單胞桿菌細菌。菌體桿狀,在小為1.9*0.8微米,極生1~3根鞭毛。發病適溫20~25℃,最低5℃。 傳染途徑:帶菌鱗莖及土壤中病殘體為傳染源。 防治方法:試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液浸泡鱗莖消毒。
4. 鬱金香花葉病(CMV)
症狀:葉生花葉狀斑紋及褪綠條斑,有時產生壞死斑,花瓣產生深色斑點。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症狀嚴重時,球莖長不大,受害大。 病原:黃瓜花葉病毒(CMV)。 傳染途徑:該病毒在許多作物和雜草上發生,由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毒。 防治方法: 1) 使用健康種球。 2) 及時防治蚜蟲。
5. 鬱金香枯萎病
症狀:鱗莖外邊的鱗片上出現暗褐色和灰色凹斑,後擴大變為中深褐色病斑。如將病鱗莖放在溫暖潮濕處,上邊會生出白色或粉紅色的菌絲和分生孢子,使感病組織皺縮、變硬。鱗基部受害後,迅速發展的病斑可遍布所有鱗片,由病鱗產生的乙烯,會使健全的鱗莖產生流膠現象,影響生長。鱗莖上的葉片出現早衰,有的葉片則呈直立現象且逐漸變為特有的紫色。長出的花瘦小,變形,甚至枯萎。若在溫室內,被感染植株則會提早萎黃死亡。 病原:鬱金香尖鐮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1.f.sp.tulipaeApt.]小孢子5~12*2.2~3.5微米,大孢子有隔膜3~5個,大小為30~60*3.5微米。 防治方法: 1) 適當推遲栽種,提前挖掘鱗莖,盡可能避開高溫期,以免病菌猖獗危害。 2) 健全鱗莖應分開存放於通風涼爽的處所(15度以下)。 3) 栽植不要過密,生長期間發現病株宜及時除去。 4) 在挖出鱗莖的48小時內,放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倍水溶液中浸15~30分鍾,晾乾後貯藏。 5) 栽種無病鱗莖,並實行三年輪栽制。
6. 鬱金香碎色花瓣病
症狀:主要症狀表現在花上。同一朵花上花瓣的顏色產生深淺不同的變化,有的顏色加深,有的顏色維持正常,有的顏色變淡等。有的碎錦成斑駁狀,有的成條紋狀。受害葉片出現顏色較淡的斑或條紋,許多品種第1葉的外側花青色素呈現不規則的條紋。 病原:為鬱金香碎色病毒(TulipBreakingVirus,TuBV),病毒致死溫度為65~70℃。 傳染途徑:以菌核在鱗莖和土壤中越冬、越夏。生長期間由蚜蟲傳毒。切花時用的刀剪也可傳染。 防治方法: 1) 選擇無毒植株作繁殖材料。 2) 及時除去病株。 3) 噴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5%魚藤精800倍液防治蚜蟲。 4) 切花時,對刀剪應加熱消毒或洗劑洗凈後使用的。

⑻ 鬱金香的病蟲害要怎樣防治

鬱金香的病蟲害防治:鬱金香病蟲害的病原菌可由種球攜帶,也可由土壤攜帶專而感染種球,屬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軟腐病、碎色病、猝倒病、盲芽等,蟲害多為蚜蟲。栽種前進行充分的土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銷毀,大棚生長過程中澆1~2次殺菌劑,效果更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噴殺。

熱點內容
十三支花語 發布:2025-08-15 18:04:50 瀏覽:589
效果綠植 發布:2025-08-15 18:04:07 瀏覽:214
阜陽花卉企業 發布:2025-08-15 18:02:36 瀏覽:581
沒有紅包的七夕 發布:2025-08-15 17:44:22 瀏覽:730
金華茶花女 發布:2025-08-15 17:44:11 瀏覽:10
櫻花遙 發布:2025-08-15 17:36:39 瀏覽:619
狀元樹盆景 發布:2025-08-15 17:21:48 瀏覽:785
翡翠鑽石盆栽 發布:2025-08-15 17:13:18 瀏覽:992
征途手游玫瑰 發布:2025-08-15 17:07:32 瀏覽:541
一朵花帶文字圖片唯美 發布:2025-08-15 17:06:56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