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鵑花換盆
Ⅰ 杜鵑花怎麼換盆土
1、時間: 杜鵑花 適宜在每年春季的3-4月或秋季的8-9月進行換盆。2、土壤:准備疏鬆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3、換盆:把杜鵑花的細弱根系剪掉,再將其移栽至新盆土中。4、養護:將杜鵑花移到通風透氣的散射光處進行緩苗。
杜鵑花更換盆土的方法
1、適宜時間
後期還需要做好養護管理,最好將其放在半陰通風的環境中養護,溫度控制在20℃左右比較適宜,土壤最好保持在潤而不濕的狀態,養護過程中,還需要定期為其勤施薄肥,這樣它才有充足的養分來生長和開花。
Ⅱ 西洋杜鵑花養殖方法
西洋杜鵑花在新手手裡是算是比較難養的,因為各地的氣候不同,特別是北方,買來的時候很好,養不了多久及落葉,掉蕾,只要多了解西洋杜鵑花的習性要想養好西洋杜鵑花也不是那麼難。 一、西洋杜鵑花的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空氣涼爽、通風和半陰的環境。要求土壤酸性、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夏季忌陽光直射、應遮陽,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壤土良好。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為宜。 二、西洋杜鵑花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花後植株易枯死 解決關鍵:空氣濕度要適中。 西洋杜鵑對空氣濕度的要求較嚴格。溫室大棚中蒔養的西洋杜鵑,只要保證溫室地面不積水,在正常的情況下,其空氣濕度完全可以適合杜鵑生長。需要指出的是在裝有空調的房間里,空氣濕度遠遠小於杜鵑花的生理需求。因此,會出現葉色枯黃,花後大部分植株枯死的現象。這正是西洋杜鵑蒔養困難的症結所在。只要蒔養時每天都向杜鵑花的葉面噴灑清水以提高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植株兩側生長不均衡 解決關鍵:日常澆水施肥要均勻。 由於西洋杜鵑的培養土必須是疏鬆透氣的基質,實際蒔養中採用的大多是松葉土,其透水性相當強,在澆水過程中水會徑直下滲,部分養分也會隨水流失。而我們常常習慣於從方便操作的一側澆水,培養土便始終處在一側干一側濕、一側肥一側貧的狀況。久而久之會造成植株的毛細根系一側發達一側萎縮,從而使植株外觀表現為兩側生長不均衡。所以,西洋杜鵑澆水施肥時一定要從花盆的四周入手,操作均勻。 3、植株零星開花,花期不一致 解決關鍵:適時集中打頭。 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花卉在節假日等用花高峰期開放才能贏得最大利潤,因此,西洋杜鵑的集中、按時開放至關重要。打頭是調整花期的重要手段,經驗證明,西洋杜鵑在春節期間達到盛花期應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進行一次集中打頭,在打頭過程中植株的各個枝端務必徹底,去除長度以保證整株株型整齊為宜。在蒔養西洋杜鵑的整個過程中,這個步驟極為關鍵,不容忽視。 4、植株出現「小葉病」 解決關鍵:防治蟎蟲。 西洋杜鵑本身抗性較強,但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也有病蟲害發生,除常見的褐斑病、缺鐵症外,還有一種常見症狀,它一般最先發生的部位在植株的新梢,葉呈簇狀,不舒展且葉色偏黃,與果樹的小葉病症狀極為相似,因此習慣稱它為杜鵑「小葉病」。 大多數花農也自然而然地認為西洋杜鵑的「小葉病」也是缺鋅引起的生理病害,用盡各種方法給杜鵑植株補鋅但效果不佳。事實上西洋杜鵑的這種病症是由蟎蟲引起的,我們在植株進溫室或購買時剔除病株,芽綻期可噴布1至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用40%氧化樂果5至10倍液塗干進行預防。一旦發病,選擇20%三氯殺蟎醇乳油500至600倍液能達到很理想的效果。
Ⅲ 西洋杜鵑用多大的盆養
西洋杜鵑花花色繁多,開花艷麗,千姿百態,觀賞性非常高,有的花朵大的就像月季花,也有的花朵比較小,適宜地栽和盆栽,如果用盆栽種養在家裡,就要注意盆器的大小,養西洋杜鵑花用的花盆要和杜鵑花植株的大小相關,根據植株的大小選用適宜的花盆,那麼究竟用多大為合適呢?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分享一下。
3,澆水,西洋杜鵑花喜濕潤一點環境,所以澆水的時候要保持土壤的潮濕狀態,但是不能積水,積水也會影響根系的生長,所以要做到澆水適宜的原則。
4,施肥,西洋杜鵑花喜肥,開花前,開花中,開花後都要給予適當的施肥,開花前使用氮肥稍微多一點,開花磷鉀肥稍微施多一點,花期後補充復合肥為最好,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千萬不要用濃肥和生肥,一般用有機肥比較好。
Ⅳ 杜鵑花幾月份換盆
給杜鵑換盆應選在早春或是晚秋的時候進行。這兩個時間段的氣候溫度對它來說更適宜,利於服盆,能減少對植株的傷害。若是在冬夏季換,溫度太低或過高,對生長恢復不利,可能會導致植株死亡。
一、脫盆
將需要換盆的杜鵑花盆栽進行脫盆。一般是提前幾天停止澆水,待盆土變干後,輕輕敲擊盆外壁,讓盆土與盆內壁脫離開來,這樣就能輕松地進行脫盆了。
二、除土
將植株從原盆中慢慢取出來之後,我們還需要為其進行脫土處理,通常除去原盆中約三分之一的舊土。但為了提高成活率,一般只需要除去根部外圍的土壤,露出根系即可。
注意事項:
1、杜鵑花的換盆要找准時機,並不是原盆頻率越高越好,因為每進行一次換盆,都見對植株帶來一定的傷害,甚至可能讓其大傷元氣。所以,如果沒有必要,或時機不成熟的話,盡可能不要換盆。
2、當花盆底部排水口處有大量的根系滲透出來,土壤板結導致水肥無法下滲,盆內積水嚴重而無法進行有效排出,盆土生長過快導致株形與花盆不協調等現象發生時,我們就需要及時換盆,這樣才能確保植株能保持健壯生長。
Ⅳ 杜鵑花怎麼換盆
杜鵑花的換盆方法:
1、選盆
杜鵑花換盆選盆要根據植株大小選擇合適的花盆,以泥瓦盆為好,一般盆徑(內徑)不應超過冠徑的一半。
(5)西洋杜鵑花換盆擴展閱讀:
杜鵑花的換盆注意事項:
1、換盆前停一兩天的水,讓盆土乾燥微微板結,換盆時帶上至少三分之二的舊土換盆!
2、換盆前把杜鵑花的花朵、病弱和過密的枝葉修剪掉,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杜鵑花的水分蒸騰和能量消耗。
3、換盆後遮陰應注意保濕保溫,建議用一個塑料薄膜把杜鵑花遮起來,起到類似溫室大棚的效果,保濕保溫,這樣的話,杜鵑花緩苗生根發芽更快!
Ⅵ 怎樣給杜鵑花換盆
杜鵑花有兩種抄情況要進行換盆襲。一是幼苗長大,根系充滿盆土,需要擴大根系伸展范圍。平時應注意盆底排水孔有沒有根伸出,如有就需換盆,將植株從小盆換入大盆,一般小苗每年換1次。二是盆栽2~3年之後,盆土養分消耗殆盡,為改良土壤,要更換盆土。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10厘米盆,3~4年生用13厘米盆,以後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杜鵑花換盆一般在開花後或秋季孕蕾前進行。換盆時,先除去部分宿土,用利剪修去因生長不良而發黑、干癟的老根。但要注意:幼苗換盆時,不能修根。
杜鵑花換盆
Ⅶ 剛買的杜鵑花怎麼換盆
1、土壤:給剛買來的 杜鵑花 換盆時,需要准備疏鬆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2、換盆:將杜鵑花從原盆中取出,再將其埋入新土壤里。3、澆水:根據土壤的干濕程度將進行澆水。4、環境:把杜鵑花移到通風透氣的半陰處,使其快速恢復生長。
杜鵑花剛買回來的換盆方法
1、准備盆土
剛買來的杜鵑花換盆之後,還需要將其養護在適宜的環境中,此時最好將植株置於通風半陰處,一定要避免它被強光直射,不然它很容易枯萎,溫度在20℃左右比較適宜,等到它恢復生長後就能正常養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