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梅園鬱金香展
⑴ 無錫梅園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無錫梅園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錫梅園導游詞1
無錫梅園風景區南臨太湖,北倚龍山,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利。中國民族工業之「首戶」榮宗敬、榮德生仲昆本著「為天下布芳馨」之宏願,於1912年在此購地築園,倚山植梅,以梅飾山,稱為「梅園」。新世紀的梅園風景區成為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名花異卉、園林建築及休閑健身於一體的著名旅遊勝地。
風景區現有三大主要景區:以梅文化為主題的梅花景區。有洗心泉、天心台、念劬塔、誦豳堂、讀書處等眾多的「榮氏」人文古跡;又有集天下古梅與奇石於一體,結合中式園林建築的古梅奇石圃。內有中國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館、歲寒草堂、冷艷亭等建築,徜徉其間,可以了解梅花的生產資料知識,領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感受梅花人格化的精神。
園林博覽園集自然與風格各異的園林景觀為一體,布置有風車、吊橋、咖啡屋、教堂等。暢游其間,開闊的大草坪、高大的香樟林,眩目的球宿根花卉,淺灘倒景,無不體現出濃郁的異國風情。
花溪景區引種奇花異卉100多個品種,並建有規巨大的岩石景觀,綠樹巨蔭與突兀大石相間,流水淙淙其間,倒映著藍天白雲,與群山融為一體。她把中西方環境藝術巧妙結合,敞開大地般的胸懷,吸引無數遊子的心。讓人享受回歸自然的歡暢與快樂,享受山石永恆不變堅定不移地精神,體驗人心與山石相通則咳與萬物相通的靈感。人在其間,無不感受到設計師的匠心獨具。
「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幾十年斷的園林營造,使風景區形成了「初春探梅、仲夏觀荷、金秋賞桂、隆冬踏雪」的四大特色,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超越自然的感受。
無錫梅園導游詞2
梅園始建於1912年,著名民族工商業者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東山辟園,利用清末進士徐殿一的小桃園舊址,植梅數千株,經十餘年建設,佔地81畝。當時所植梅花多為果梅。解放後,梅樹的數量和品種均逐漸增多.園中有梅樹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種繁多,不少是從蘇州、常熟、揚州、杭州、成都、武漢、安徽引進的。
梅園橫山風景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陳俊愉先生的支持下,向北擴建200畝的「梅品種國際登錄園」,種植獲得國際登錄的梅花品種381個共2000餘株,建成有梅品種國際登錄種植園,展示陳俊愉院士一生科研成就的「梅緣一生」,培養具有百年歷史梅花樁景的梅藝苑、10000平方米華東地區最大的萬坪花田等核心景觀。
歷經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園林營造,梅園橫山風景區成為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名花異卉、園林建築及休閑健身於一體的著名旅遊勝地。2006年梅園橫山風景區「榮氏梅園」古跡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梅園橫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全國重點公園」。
梅園,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來顯示出它的高雅古樸風格。如今若到梅園踏雪尋梅,定不負湖山一片春。每當梅花沖寒而開,梅園門口車水馬龍,素花叢中,笑語陣陣,遊人如雲,盛況空前。
無錫梅園導游詞3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就到梅園了。無錫梅園位於無錫市的西南郊,距離市區7公里,南臨太湖,北倚龍山梅園被譽為無錫春天開始的地方。1912年,我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本著為「天下布芳馨」的宏願,購地築園,依山種梅,以梅飾山,顧稱梅園。1955年,榮德生之子榮毅仁將梅園除了樂農別墅外贈送給了無錫政府。1988年,無錫政府將園林擴建至橫山。現在的梅園已經成為融名卉、建築、文化為一體的游覽勝地。好了,景點概括也介紹到這里了。現在大家請隨我走進梅園。
進入梅園,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梅園刻石。刻石旁的紫藤,是榮德生先生親手所植的,有「紫氣東來」的意思。在園門東側是「洗心泉」,「物洗則潔,心洗則清」。
朋友們這邊走,前面的就是米襄陽拜石和三星石,三星石,因形狀像「福 祿 壽」三星,故稱「三星石」。而這「米襄陽拜石」是指的北宋書法家米襄陽特別喜歡奇石,每看見奇石都會去拜一拜,所以叫米襄陽拜石。還有一說法,這塊石頭就是米襄陽,正在拜前面的「福祿 壽」三星石。我們看一下它們都是太湖石,有著瘦,皺,漏,透的特點。據說,在這奇石下面點一支香,縷縷青煙會從孔中冉冉升起。
好,我們來看一下天心台,它建於1914年,源於「梅花點點皆天心」之意。天心台是梅園的第一個賞梅點。台下這座橋,叫「野橋」。「騎驢過野橋,獨嘆梅花瘦」。這說的是梅花以瘦,斜,曲為美。
朋友們,沿著這條石徑往上去,就到香海軒了,前面這是榮德生銅像,是榮家姻親馬萬祺先生在榮德生先生誕辰110年贈給榮毅仁先生的。這旁邊的是研泉,是榮德生先生給取的名字,站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梅林,這里梅花品種眾多,有玉蝶梅,綠萼梅,宮粉梅,硃砂梅,墨梅,骨里紅,龍游梅等等。香海軒原名為「遙看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香雪海,後來康有為給改名為香海軒。
穿過長廊,我們轉過頭可以看到「一生低首拜梅花」的額匾,古人總是把花木和自己的情趣聯系在一起,梅花是花中四君子,梅花貞潔高雅,在這里,梅園主人敬仰梅花高尚品質,願意以梅花為榜樣,一生一世伴梅花。
朋友們這就是誦豳堂了,它建於1915,為清代早起建築形式。因用楠木製造的,所以稱「楠木廳」。園主為什麼取誦豳為堂名呢?這是因為榮氏在「工業救國」的過程中,深知百姓以食為本,故以麵粉業為起點,繼而開創紡織業。所以榮德生先生取《詩經·豳風》中種植莊稼辛勤勞苦之意,來命堂名,出典古雅而又不忘本。
這中間懸掛著「湖山第一」的匾額,這兩側的楹聯為「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 這點明梅園優勝的環境。「使有粟帛盈天下,常於湖山作主人」。,這說的是園主造園的旨趣所在。
朋友們,我們走進看一下,整個廳堂古色古香,用紅木傢具和石景布設,懸有許多名人字畫,使整個廳堂莊重典雅。
中間是「誦豳堂」匾額,兩側對聯為,「與眾人同游樂開園囿空山,為天下布芳馨栽梅花萬數」這表現了園主人造福桑梓,無私奉獻的博大胸懷。
左上邊是是榮德生寫的妙筆天然匾,右邊是李澤民寫的清香遠布匾,西面牆的的楹聯為「晴日醉,雨日睡,福簡簡,吁可愧,短歌強,長歌狂,詩平平,樂未央。」來,我們重點看一下這東牆的楹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它的橫批就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一生低首拜梅花」。這發上等願 指的是榮德生先生一生志向遠大,從實業救國開始,結中等緣說的是榮德生先生隨遇而安,一種平和的心態,享下等福說的是榮德生先生造福桑梓,在自己富裕的時候,不忘百姓,建百橋惠,寶界橋,江南大學等等。榮氏家族的興旺不敗,和榮德生有著梅花的精神和為人處世的准則是分不開的。 走出誦豳堂,我們去看一下樂農別墅,它是一個三間體的西式平房,原來榮德生就居住在這里。榮德生號「樂農」,所以給取名為「樂農別墅」。這邊是保興麵粉廠里的石磨,放在這里,表現了園主不忘本。
隨後上坡就看到是招鶴亭,,與杭州孤山的放鶴亭呼應。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聯翩。 那山腰上是「念劬塔」,是園主為了紀念母親而建造的。
朋友們,最後就到花溪了,這里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大家可以在花溪自由活動。我的講解也就到此結束了 ,謝謝大家。
無錫梅園導游詞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位於橫山風景區的江南近代著名的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梅園,又名榮氏梅園。
梅園距離市區7公里,位於無錫西郊的的東山和滸山南坡,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與蘇州鄧尉、杭州孤山並稱江南三大賞梅勝地。1912年由我國著名的民族工商業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兩所建。
那麼,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榮氏梅園,去解讀榮氏家族的血淚成功史吧。從三星石起、觀米襄陽拜石、登天心台、穿過香海軒、漫步梅林、參觀全園精華景點誦豳堂,隨後參觀樂農別墅、招鶴亭、登念劬塔,在花溪結束游覽。
【三星石】我們面前的「米襄陽拜石」高3米多,據說石身有九九八十一孔,大可容拳,小僅納指,是典型的水中湖石,古怪離奇,酷似米顛拱手作揖拜石模樣。
三星石中又以「噓雲」福石最為明顯。奇妙的是,透過石中最大洞竅,遠處滸山之巔的念劬塔隱現其間。當初此石落於此處,不知是否刻意為之。
我們現在看見的梅園刻石是1980年按舊老照片重新臨摹重刻的,舊刻石已毀於文革。刻石旁的紫藤,已有100多年歷史,寓意「紫氣東來」,象徵吉祥富貴。園門東側的洗心泉,鑿於1916年,由榮德生先生為它取名。
【天心台】沿著這條道往相反的方向走,我們會看到一個六角亭坐落於假山石上,這就是著名的天心台了,建於1914年,源於「梅花點點皆天心」之意。環繞著亭子走,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橋,大家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它叫野橋。影射古詩「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意境。大家可以在亭子里休息一會兒,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拿起相機在這拍照留念。
【香海軒】循著石徑,我們就來到了香海軒。
關於軒內的匾額,據說是軒屋建成時,榮德生花五十兩購得康有為手書的香海軒,後被前來遊玩的康有為識破是有人假冒的,便重新題香海兩字。
香海軒是梅園中賞梅最佳處之一,梅花品種尤繁。有潔白素凈的玉蝶梅,胭脂滴滴的硃砂梅,還有濃妝艷抹的墨梅等。
軒前的榮德生銅像是馬萬祺先生於1986年所贈。
【誦豳堂】從香海軒穿堂而過,就是梅園的主體建築誦豳堂了。誦豳堂俗稱「楠木廳」。於1916年建成。誦豳堂為「榮氏梅園」的主體建築,居中朝南,隨勢設景:左有樂農別墅,右為留月村,前置香海軒,後設招鶴亭,眾星托月,堂皇煥然。大家抬頭看,我們面前的「湖山第一」匾額為兩廣總督岑春煊所書,兩側廊柱所掛的,一為秦岐農錄江南才子祝枝山的佳句: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一為1929年錢以振撰贈、唐肯手書的「使有粟帛盈天下,常與湖山做主人。這些楹聯、匾額點名了園址的環境之勝,造園的意趣所在。步入堂內,中堂正中高懸匾額「誦豳堂」,是當代著名書畫家吳作人的手跡。榮先生取《詩經·豳風》種莊稼艱辛勞作之意用為堂名。寓意深刻,出典古雅而不忘根本。榮氏在實踐其「工業救國」思想的過程中,深知民生以衣食為本,故以麵粉業為起點,繼之以紡織業,這兩大產業的基礎都在農村。兩柱上的對聯「與眾人同游樂開園囿空山;為天下布芳馨栽梅花萬數」,點出了造園宗旨,表現了園主人當年造福桑梓、無私奉獻的的博大胸襟。
誦豳堂內陳設物品均為榮家原物,有紅木傢具,福祿壽喜的透雕木屏,九九歸一的古銅鏡和大理石掛屏等等,建築與陳設珠聯璧合,匹配有情。它與香海軒南北呼應,面闊九間,
中間三間為正廳。因用楠木為梁,稱楠木廳。額下懸掛梅園全景圖,1979年周懷民冒暑之作。中堂兩側,懸有《豳風》八章,突出了主題,取得滿堂生輝的效果。這里所懸的兩匾兩聯,及榮德生先生於1949年清明節為周懷民所書「妙筆天然」匾和當代書法家李澤民的「清香遠布」匾;清伊秉綏sui的「晴日醉,雨日睡,福簡簡,吁可愧;短歌強,長歌狂,詩平平,樂未央」聯,清沈兆霖書寫的楹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這兩聯雖均為他事所作,用在誦豳堂,卻十分得體。現在看來,還成了榮德生先生一生志向遠大、生活簡朴的寫照。他從實業救國開始,造福桑梓。榮德生先生不僅一生立志高遠,且腳踏實地、待人寬厚,榮氏家族的興旺不敗,和榮德生先生為人處事的准則是分不開的。每年早春,遊人都爭先恐後前來一睹其風采。此情此景,正如堂前這副篆書楹聯中所書:「四面有山皆人畫,一年無日不看花。」
【樂農別墅】因榮德生先生號「樂農」,所以取名為「樂農別墅」。樂農別墅門口還有圓形石台三張,這原是保興麵粉廠1902年所用的法國石磨
【招鶴亭】 在誦豳堂的後面,就是招鶴亭了。
【念劬塔】遠處的念劬塔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 為紀年母親而建的紀念性建築。
【花溪】花溪景區因引進奇異花卉並建有巨石景觀,讓人有種回歸自然的歡暢。 遊客朋友們,今天的梅園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參加此次游覽。
無錫梅園導游詞5
國家4A級景區無錫梅園以梅花馳名,又稱「無錫榮氏梅園」,原本是無錫本地名族資本家榮德生和榮宗敬兄弟倆於1912年所建的私人宅園。園內遍植梅花,已經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梅園位於無錫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距市區7公里,距太湖1.5公里,面臨太湖萬頃,背靠龍山九峰,以梅花馳名,園內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山翠梅艷,亭台樓閣點綴其間,四時風光旖旎。
梅園始建於1912年,是無錫一個有力的名勝。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業家榮宗敬、榮德生所建。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東山辟園,利用清末進士徐殿一的小桃園舊址,植梅數千株,經十餘年建設,佔地81畝。當時所植梅花多為果梅,至今植梅已有100多年歷史。解放前是榮德生之子——紅色資本家榮毅仁的私家花園。1955年,榮毅仁將園獻給政府。1960年園林部門擴建東部新區,1988年又擴建至橫山。使梅園成為融名卉、綠化、建築、文化為一體的游覽勝地。
建國後,梅樹的數量和品種均逐漸增多。梅園現有面積812畝,其中梅林佔56畝。園內植梅5500多株,梅樁2000多盆,多為果梅。品種近40個,不少是從蘇州、常熟、揚州、杭州、成都、武漢、安徽引進的。著名的有素白潔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艷如墨的墨梅,有枝桿盤曲矯若游龍的龍游梅等。還有造型幽雅、虯枝倒懸、枯樹老乾、疏影橫斜的梅樁藝術盆景。
主要景點有:梅園刻石、洗心泉、米襄陽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軒、香海、誦豳堂、招鶴亭、小羅浮、念劬塔、豁然洞、開原寺、松鶴園、小金谷、吟風閣。
進入梅園,即可見一亭,名為「錫明亭」。無錫市和日本兵庫縣明石市是一對友好城市(日本的縣比市大)。1982年雙方政府決定,由無錫市贈送給明石市一座亭子,作為兩市文化交流項目,並藉以象徵兩市人民的永恆友誼。1983年,由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李正(無錫籍)設計了兩座具有中國民族形式和江南地方風格,象徵著無錫市與日本明石市年友誼的「錫明亭」和「明錫亭」。其中錫明亭位於梅園內,而「明錫亭」則位於日本兵庫縣的明石市。
「錫明亭」左側的梅林下曲徑通幽,我們拾級而上,有紫藤棚引路,在老藤古柏的掩映下,一塊高約2米,寬0.7米、重1.5噸的紫褐色巨石屹立正中,上鐫「梅園」兩字,清秀韻致,此字為榮德生先生1916年親筆題寫(該年榮毅仁出生)。原刻石已毀於「文革」,現刻石是1980年按舊照片描摹重鐫。但與舊照片作比較,字跡確有差異。刻石旁的紫藤,是當年榮德生親手所植,已有100多年歷史,寓意「紫氣東來」,象徵吉祥富貴。
在梅園老大門(鐵柵門)的一棵老紫藤旁,有1998年新刻的石碑,上書:「老樹紛披,虯藤起舞,樂農居士手植紫藤。」舊有一聯:「老樹紛披,恍有龍蛇起大澤;奇峰兀立,本來天地是洪爐。」紫藤盡處,橫卧大黃石作屏,上刻「疏影橫斜」四字,石旁虯干老梅一株,映襯出「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的意境。
梅園刻石的東南側有「洗心泉」,鑿於1916年,榮德生先生專門為它取名「洗心泉」,意思是「物洗則潔,心洗則清。」1983年重浚,泉畔補立刻石,著名梅花專家陳俊愉教授重書泉名。石壁上新鐫榮毅仁少年時代撰寫的《洗心泉記》刻石。
天心台建於1914年,源於「梅花點點皆天心」之意。台用黃石桑成,高2.5米,上建六角亭。台下,三面小溪縈繞,上跨「野橋」。影射古詩「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意境。這里梅林最盛,品種尤繁。有潔白素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還有濃妝艷抹的墨梅等。老乾古梅,綻開朵朵繁花,使遊人流連忘返。
園里的桃梨及其它未識名的花卉,正紛繁地開展著紅白藍紫諸色的花朵,在繼續著梅花裝點春光的工作。我們走上招鶴亭,腦里即刻聯想到孤山的放鶴亭。
在梅園梅林中心區,兩側分別建有對襯的清芬軒和揖蠡亭。東軒清芬,建於1916年。小屋三間,四面開窗,兩旁月洞分立。前有古槐盤曲,後臨朱欄小橋。橋欄處,春賞萬點梅,夏看一池蓮。有一聯雲: 流水當琴,此地時得小佳趣; 圍棋清夏,靜里微聞自來香。
揖蠡旁為西軒,建於1916年,亭八角,半靠圍牆,朱柱青瓦,透過梅林隙,可見太湖和蠡湖一角。這是榮德生追念范蠡泛舟去齊,以示崇敬之意。
念劬塔建於1930年,是榮德生、榮宗敬兩兄弟為懷念母親的養育之恩,在母親八十歲冥壽那年特意在梅園最高處修建的。從前梅園的周邊極少有高層建築,從梅園至太湖才區區一公里多路。登上念劬塔的頂層,遠眺風光旖旎的太湖,及其讓人賞心悅目。
上世紀五十年代,榮氏家族將園林無償捐贈給了當地政府,梅園從此煥發新生,並逐步擴建到現在這個佔地超千畝的規模。「春天從梅花開始!」登上念劬塔眺望整個景區,可見梅花鋪滿園林,紅白相間的梅花,猶如一匹彩色的絲綢,從山腳下慢慢向山頂飄逸過來,讓人恍然進入仙境。
整個梅園景區分為老區和新區兩大片區。老區是指梅園的橫山景區部分,這一大片園區是以前榮家的私人花園部分,種植梅花的歷史最悠久,不少老梅樹都已有上百年,卻依舊年年盛開。在這一片區不僅能欣賞梅花,還能參觀榮家當年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老宅、庭院、假山、池水、寶塔、寺廟等,也是遊人去梅園必看的部分。
新區部分是這幾年景區拓展建設的,基本上在橫山的北面,除了新栽的梅林,還有梅品種國際登錄園、文化中心、七彩花田等。其中最受人追捧的要數佔地200多畝、於xxxx年才建成的「梅品種國際登錄園」。這里有2000多株梅樹,381個梅花品種國際登錄成功。擁有如此多的梅品種資源,在江南地區極為罕見。
據資料介紹,早在1983年,梅花就和杜鵑花一起就被無錫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花。梅花之所以能被選為市花,原因有三:
一是梅花在我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二是梅花具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傲霜鬥雪、凌寒綻開的風骨;
三是無錫梅園為我國著名的賞梅勝地,在規模和研究上已經在全國名列前茅。
梅花的盛開很有意思,如果氣溫低,各個品種的梅花會按早、中、晚期次序依次開花,但只要溫度合適,已經含苞待放的梅花,會在一夜之間綻放於枝頭。早一天去賞花跟晚一天去賞花,梅花的開放程度截然不同。套用現在網路上的.流行語:你肯定去的是假「梅園」。
出了梅園,可以逛了一個群花如火的桃園;更經歷了兩三里碧草、幽林的田野及山徑,管社山南麓的萬頃堂是暫時絆住我們的足步了。堂在湖濱憑欄南望,湖波渺茫,諸山突立,水上明帆片片,往來出沒其間,是臨湖很好的眺望地。
無錫梅園導游詞6
梅園位於無錫西郊的滸山南坡,原為中國民族工業「首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於1912年建造的私家花園。每年2月-3月,景區內幾千株梅花一起開放,漫山遍野的花海吸引無數長槍短炮,無錫有老話,「春天從梅園開始」。
游覽梅園對季節性要求較高,最好是在春天。早春的梅花有紅的、白的、粉的,單瓣、復瓣,品種繁多,有的在同一株樹上能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還有珍貴的淡綠色梅花,雙休日來賞梅的遊客尤其多,有條件的話最好選工作日前來。比梅花花期稍晚點,等到了3月下旬-4月,鬱金香盛開,景區會舉辦鬱金香花展。此外,位於園林博覽園的觀賞溫室內可以看到沙漠中的植物。不是春季游覽的話,夏季來賞荷,秋聞桂花香,中秋節有燈會可看。
若來時正好不是花期,那麼梅園就如普通的大公園一般了,此時你可以看看和梅園建造者榮氏兄弟相關的人文古跡。比如洗心泉,天心台和它南側三塊形狀分別像「福、祿、壽」三字的太湖石,榮氏建築中的主體建築誦豳堂(俗稱「楠木廳」,陳設物品均為榮家原物),讀書處等景點。滸山山坡上榮氏兄弟為母親建造的念劬塔是梅園的標志性建築,為綠頂六角形塔樓,有三層,高18米,老遠就能看見它,走到念劬塔跟前不需要爬太多路,登塔可俯看梅園。往東走到榮德生出資建造的開原寺,開原寺素齋館的素麵很好吃。
古梅奇石圃也值得一看,你可以在園內的梅文化博物館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識和梅文化。
帶小孩的遊客進景區大門後可以往右手邊走,生態樂園里有攀岩項目,獨木橋、單步橋、網橋、等組成的勇敢者的道路,孩子一定會玩得很高興。
梅園東邊的橫山也包括在景區內,零星地建有一些亭台樓閣,景點不多,過去基本就是爬爬山登高。
無錫梅園導游詞7
位於無錫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距市區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園內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
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還有天心台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梅園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來顯示出它的高雅古樸風格。
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著名的有素白潔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艷如墨的墨梅,有枝桿盤曲矯若游龍的龍游梅等。還有造型幽雅、虯枝倒懸、枯樹老乾、疏影橫斜的梅樁藝術盆景。解放前曾是紅色資本家榮毅仁的私家花園梅園。
無錫梅園導游詞8
梅園位於無錫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距市區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園內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公園。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園內還有天心台、洗心泉、清芬軒、招鶴亭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
無錫梅園,全名無錫榮氏梅園,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來顯示出它的高雅古樸風格。主要景點有:梅園刻石、洗心泉、米襄陽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軒、香海、誦豳堂、招鶴亭、小羅浮、念劬塔、豁然洞、開原寺、松鶴園、小金谷、吟風閣。梅園,距市區7公里,位於無錫市西郊東山、滸山和橫山。面臨太湖萬頃,背靠龍山九峰,以梅花馳名,是久享盛譽的江南賞梅勝地。 解放前曾是紅色資本家榮毅仁的私家花園梅園以梅花兒馳名,現有面積812畝,其中梅林佔56畝。梅樹5000多株,梅樁2000多盆植梅數千,多為果梅.花梅有銀紅、假硃砂、骨里紅、素白台閣、小綠萼等。至今植梅已有七十多年歷史。建國後,梅樹的數量和品種均逐漸增多.園中有梅樹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種近40個,不少是從蘇州、常熟、揚州、杭州、成都、武漢、安徽引進的。 著名的有素白潔凈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艷如墨的墨梅,有枝桿盤曲矯若游龍的龍游梅等。還有造型幽雅、虯枝倒懸、枯樹老乾、疏影橫斜的梅樁藝術盆景。
主要景點有:梅園刻石、洗心泉、米襄陽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軒、香海、誦豳堂、招鶴亭、小羅浮、念劬塔、豁然洞、開原寺、松鶴園、小金谷、吟風閣。
念劬塔是梅園的點睛之筆,也是梅園的標志性建築。該塔八角三層,高18米,建於1930年,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母親石太夫人而建的紀念性建築,以懷念父母的養育之恩。 當年,榮宗敬、榮德生先生的母親石氏80冥壽,特地建造這塔,以示紀念。初次擬名為「念慈塔」,恰巧錢振鍠先生來梅園賞梅,榮先生請錢先生作文書寫塔記。錢先生向榮德生先生提出建議,改塔名為「念劬」。他說:取《詩經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勞」之句,以示對父母的懷念。又取《詩經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之句,又包含紀念母親之意。
⑵ 無錫梅園鬱金香什麼時候開,4月底還有嗎
4月底太晚了,今年天氣冷,花期可能要晚點,中旬吧
⑶ 無錫慧海公園十月看什麼花
山聯村(秋菊10月)
無錫十大賞花景點排行榜,本榜單主要依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旅遊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結合旅遊景點在各大旅遊平台網站(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網路)的口碑評價,以及景點花卉種植面積、品種、觀賞性等情況,並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幫助您了解當地賞花景點,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無錫賞花景點介紹
1、黿頭渚(櫻花3-4月) 5A景
黿頭渚素有「太湖第一名勝,中華賞櫻勝地」的美譽。作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無錫黿頭渚櫻花谷內有3萬多株、100個品種櫻花樹,櫻花節期間,櫻花如雲似霞、滿樹爛漫,春風輕拂、落櫻飛舞,美不勝收。最佳賞花時間:黿頭渚的早櫻一般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開花,多為單瓣或半重瓣。依櫻花的開花時序,將其分為早、晚櫻,早開櫻花的類別多,花期(從初開、盛開到花落)5-7,晚櫻花期可有7—10天,受升溫速度影響,早晚花期有5-12天的間隔,期間是一些雜交品種櫻花開放。賞花地點:櫻花林、長春花漪、賞櫻樓。
【 詳細>>】
2、金匱公園(桃花3月)
金匱公園位於高浪路南、蘇錫路西、觀山路北、立德道東,佔地65萬平方米,是無錫市3月賞桃花的好地方。整個公園建設突出山水交融的特色,將大面積植樹造林、栽花種草,並因地制宜引種水生植物,使之成為太湖新城「綠肺」。同時,公園內還適當配建體育、人文、歷史、商務休閑等公共設施,以滿足市民的休閑需求。3月不妨帶上你的家人來這里賞桃花和遊玩一番,相信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 詳細>>】
3、長廣溪濕地(油菜花4月) 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長廣溪濕地,位於無錫太湖北岸,是連接太湖內湖五里湖到太湖的唯一清水通道,是無錫市4月賞油菜花的好去處。在這條五里湖通往太湖蜿蜒流淌10公里的溪水邊,分布著大面積的油菜花垛田,和煦的春風中,起伏錯落的菜花象黃色的波浪在長廣溪濕地邊涌動,成群結隊的白鷺、水鳥和野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戲,空氣中彌漫著菜花的甜香,一幅自然生動的春天畫卷。
【 詳細>>】
4、渤公島(紫藤4月)
無錫渤公島上的紫藤花長廊就是一道天然的植物長廊。長長的迴廊,一年春夏秋冬的景色是不一樣的。冬天紫藤葉落,在迴廊中可享受冬日暖陽,春天這里綠意盎然,一派春意,夏天這里紫藤花開,煞是美麗。昨天有人問我渤公島在哪裡?其實就在無錫濱湖區,和黿頭渚很近。有朋友在下面評論說:交通上,渤公島會被黿頭渚拖累一條線上的,櫻花季節,可怕的堵車。但去渤公島看紫藤花不要擔心,紫藤花開在4月。
【 詳細>>】
5、錫惠公園(杜鵑4-5月) 4A景區
每年4-5月間,位於無錫惠山山麓的無錫錫惠公園,都會舉辦杜鵑花節。人間四月天,惠山杜鵑紅,園內百餘種杜鵑花,一團團,一簇簇,或紅色、或粉色、或白色、或金色的杜鵑花,隨風搖擺,迎風玉立,翠者欲滴,紅者欲燃,白者如玉,粉者如霞,黃者如金,奼紫嫣紅,美不勝收。杜鵑花,是無錫市的市花,每年從4月份開始,錫城的大街小巷、池邊湖畔,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就相繼綻放,用最喜慶的顏色把這個江南水鄉的春天裝飾得暖意濃濃。
【 詳細>>】
6、梅園(鬱金香5月) 4A景區
5月,來無錫梅園賞鬱金香花吧。這里有大片的鬱金香,荷蘭特色,不僅花種多,還有頗具荷蘭味道的風車、大木鞋,除了往來如梭的遊客,熱熱鬧鬧的氣氛,彷彿真的像是在遙遠的國度荷蘭。也因此,無錫人頗以此為傲。無錫梅園中的鬱金香就有人見人愛、王朝、班雅、阿帕爾頓、香奈兒、白色王朝、美麗春天、超級馬克、陽光獵手、變色球、變色莫林等10多種。而且這些鬱金香因為顏色的不同又被賦予了不一樣的花語。
【 詳細>>】
7、雪浪山(薰衣草5-6月) 3A景區
雪浪山位於無錫市濱湖區雪浪街道緣溪道,是無錫市5-6月賞薰衣草的好地方。進入雪浪山景區東大門,左拐約百米,就可見成片的薰衣草田。一株株薰衣草高四五十厘米,置身於紫色的海洋,浪漫而夢幻。現在這個時節,薰衣草已開得燦爛,等待遊客來欣賞它那驚心動魄的美麗。別以為雪浪山只有薰衣草,除了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景區還種植有月季、虞美人、荷花、馬鞭草、櫻花、芝櫻等花卉、草花,初夏之際,各色花朵競相開放,營造出了七彩花田的夢幻意境。
【 詳細>>】
8、梁鴻濕地公園(荷花7月) 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梁鴻濕地位於無錫市鴻山鎮東部的中國吳文化博覽園內,以吳地文化為內涵,以江南農耕濕地為依託,融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純真質朴的田園風光為一體,荷花主要分布在濕地公園的內湖,總面積為500畝。這里是荷花的世界,真應了那接天蓮葉之說,無窮碧綠中泛著點點紅花,華蓋風裙萬千、晶瑩玉露無數,微微漣漪隱芙蓉,凸顯風情萬種!荷塘里群鴨嬉水,蓮葉間魚兒穿行。花苞中蜜蜂飛舞。晨曦映照著荷花蓮葉,婀娜多姿、亭亭玉立。
【 詳細>>】
9、蠡園(睡蓮8月) 4A景區
蠡園公園,簡稱蠡園,面積5.2公頃,其中水面2.2公頃,園三面環水,遠眺翠嶂連綿,是無錫市8月賞睡蓮的好去處。這里的荷花的構造通過主體設計轉換成具象的表達,風中的葉柄,層層的荷葉,翠綠的蓮蓬,就好像是荷花在河塘中繁茂生長一般。銹鋼板在底部圍合成橢圓狀,我們將清水引入其中,點以浮萍、睡蓮、梭魚草、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趣味組合,移縮「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自然美景於咫尺門庭前。
【 詳細>>】
10、山聯村(秋菊10月)
山聯村地處錫山、常熟、江陰三地交界的顧山腳下,交通閉塞,素有「雞鳴聞三縣」之說,是無錫市10月賞秋菊的好地方。每年的10月份,山聯村可以說一整個村子都是遍布菊花,一眼望去就是金燦燦的一片。每天都吸引著大批市民從城裡趕來賞花遊玩,這里著實成了一個拍照勝地。除了觀賞性,山聯村的菊花還有著更多的用途,將菊花烘乾製成菊花茶、菊花飲料、菊花糕等等,遊客們不僅能一飽眼福,還能帶著美食回家。
11、拈花灣(波斯菊11月)
拈花灣位於無錫市濱湖區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是無錫市11月賞波斯菊的好地方。在拈花灣的花海中,臨風舞霓裳,舒袖藏暗香,一色花,一味禪。盡得人生美好的喜悅。行走在盛放鮮花的小徑,舞動的花朵彷彿在撩動你的裙角,遠山青黛,悠悠的禪樂,曼妙的遊人成了畫中的風景。翠綠欲滴的葉子襯著明媚的粉,純潔的白,嫵媚的紫紅,映在湛藍的天空下,柔弱又不失挺拔。這是只能用身心去感受的美——生命的美。
【 詳細>>】
12、惠山古鎮(山茶花11月) 5A景區
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是無錫市11月賞山茶花的好地方。古鎮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又是無錫地名的發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
⑷ 無錫的市花是什麼在哪裡能觀賞到無錫的市花
無錫的市花,是杜鵑花,俗稱「映山紅」。
杜鵑花在無錫幾乎是無所不在的存在,大街小巷,所有的景點,都有杜鵑花的身影。其中觀賞價值最高的,有三處:
第一處:錫惠公園杜鵑園、黃公澗。
第二處:靈山拈花灣。
第三處:榮氏梅園花溪。
當然,作為無錫的市花,杜鵑花除了上述三個主要觀賞點,在蠡園、環蠡湖等區域隨處可見,甚至環湖路等景觀大道中央都以杜鵑花為隔離帶。相比之下,由於杜鵑花喜歡山地林蔭的生長環境,因此,在惠山古鎮,杜鵑花的分布更密集些。
⑸ 無錫梅園鬱金香開了沒啊😱
目前
據我所知
梅園的鬱金香花已經開了,而且現在還有冰雕展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全國8個最驚艷的賞梅勝地,附超詳細攻略,這樣的美景可不等人!
作者:小西貝a
說說這次旅行
【本期看點】國內8大賞梅勝地+超詳細線路攻略+賞梅小貼士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唐·崔道融《梅花》
南京★梅花山
梅花山
梅花山位於南京鍾山風景區南部邊緣,山頂的梅花面積很大,數量繁多,因此而得名。被稱為「天下第一梅山」。梅花山隸屬於明孝陵景區,靠近中山陵,山上還有孫權墓遺址、觀梅軒等古跡可以祭奠觀賞。
【豐富的梅花種類】
梅花山上的種梅傳統已有一千多年,現在山上有梅花三萬多株。每年三月初到三月中旬是南京梅花的花開時節(每年略有變化),白色、粉色、紅色等不同顏色不同品種的梅花鋪滿整個山體,層層疊疊一片花海,遠觀近看皆是美景,常有攝影愛好者在這里逗留整整一天。這里梅花品種也非常豐富。在全世界發現和培育的三百多種梅花中,此處便有二百多種,其中有很多珍貴物種都是梅中極品。最為珍貴的名叫「別角晚水」,花濃香鮮艷花瓣多達45瓣,是梅花山的「鎮山之寶」,想要一睹真容的朋友可以尋找一下。
【觀梅軒】
在梅花山南側一角是孫權的陵墓,現在有一尊孫權的石像和記載孫權墓的石碑,可以前去觀看。山頂上的亭子「觀梅軒」原是汪精衛的陵墓,被毀後後人在原址上修建了亭子,名為「放鶴亭」,這里地勢最高,十分適合觀賞梅花,所以現在被稱為「觀梅軒」。
【江蘇-福岡友好櫻花園】
觀梅軒東側區域,是「江蘇-福岡友好櫻花園」,有八個品種四千多株櫻花,面積也很大,在早春的梅花季過後,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每年略有變化),櫻花盛開,依然以粉紅顏色覆蓋山間,使梅花山繼續著自己的魅力。
地址: 南京市玄武區石象路7號
門票:無需門票。包含在鍾山風景區明孝陵景區內,通用於明孝陵景區門票。
旅遊 時節:春冬最佳,春天有國際梅花節;冬天在白雪的映襯下有臘梅盛開;夏秋兩季看不到梅花,景緻也不錯。
地鐵:地鐵2號線苜蓿園站,步行即到。
公交:20路明孝陵停車場站、游3路明孝陵站,此外均可在明孝陵站下車。
中山陵園風景區3條賞梅專線:中山陵——金水橋、中山陵——衛橋、靈谷寺——金水橋。
計程車:起步價9元/3公里,超過3公里,每公里單價2.4元,夜間為2.7元,另加收兩元燃油附加費,等候時間不計費。
杭州★西溪濕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公園內有梅林300畝,梅花達到19000多株,分布在在梅竹休閑區內梅竹山莊和西溪梅墅一帶。梅花沿著河的兩岸競相開放,你可以選擇西溪濕地特有的賞梅方式,「水上探梅,搖舟探梅」獨此一家,別處都沒有哦。
輕輕地搖著船櫓,沿著曲折的河道隨波逐流,兩岸矗立的梅花飄香,水上還有些許飄落的花瓣,落英繽紛,頗有些詩情畫意,世外桃源的感覺,讓人沉醉。
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518號
無錫★梅園
梅園
梅園位於無錫西郊的滸山南坡,原為中國民族工業「首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於1912年建造的私家花園。每年2月-3月,景區內幾千株梅花一起開放,漫山遍野的花海吸引無數長槍短炮,無錫有老話,「春天從梅園開始」。
游覽梅園對季節性要求較高,最好是在早春。早春的梅花有紅的、白的、粉的,單瓣、復瓣,品種繁多,有的在同一株樹上能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還有珍貴的淡綠色梅花,雙休日來賞梅的遊客尤其多,有條件的話最好選工作日前來。比梅花花期稍晚點,等到了3月下旬-4月,鬱金香盛開,景區會舉辦鬱金香花展。
滸山山坡上榮氏兄弟為母親建造的念劬塔是梅園的標志性建築,為綠頂六角形塔樓,有三層,高18米,老遠就能看見它,走到念劬塔跟前不需要爬太多路,登塔可俯看梅園。往東走到榮德生出資建造的開原寺,開原寺素齋館的素麵很好吃。
古梅奇石圃也值得一看,你可以在園內的梅文化博物館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識和梅文化。帶小孩的遊客進景區大門後可以往右手邊走,生態樂園里有攀岩項目,獨木橋、單步橋、網橋、等組成的勇敢者的道路,孩子一定會玩得很高興。梅園東邊的橫山也包括在景區內,零星地建有一些亭台樓閣,景點不多,過去基本就是爬爬山登高。
地址: 無錫市濱湖區梁溪西路卞家灣13號
旅遊 時節:四季皆宜,不僅可以欣賞梅花(初春探梅),梅園內還有其他多種參觀內容,例如仲夏觀荷、金秋賞桂、隆冬踏雪等。
公交:乘坐公交2、4 0、52、83、88、89、112、131、158、310、766、快3等線路至【梅園】站下車。
計程車:起步價10元/3公里,以後每公里2.28元,至梅園風景區門口下車即可。
上海★大觀園梅園
大觀園梅園
大觀園梅園內建有運用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再現的紅樓勝景大觀園,是上海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達40多個。園內四周是一組江南仿古建築,配以奇花異卉,古樹秀竹。梅與其他植株,配合江南庭院建築。別具幽雅情調。有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集綠萼、硃砂和骨里紅等名梅。梅園里有座冷香亭,在此能獨賞一株罕見珍貴的「銀紅台閣」老梅。
地址: 上海市青浦區金商公路701號(上海大觀園對面)
廣州★流溪河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群山環繞,湖水相依,又有大面積森林,因而空氣清新,景色迷人。公園的配套設施也很齊全,有遊船、野外拓展等。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民族風情園看錶演、孔雀島和猴島看動物。這個以湖光山色、自然風光為主的森林公園,有著三椏塘幽谷、小灕江、翡翠群島、湖濱棧道、流溪律綠道等景點。還有彩彈野戰、森林射箭等豐富的野外拓展活動等著你體驗......
又是一年賞梅時,暗香盈袖覓芳蹤,廣州尋梅去哪裡,到流溪湖看一看。流溪湖發梅林總面積達3000餘畝,現有近10萬株梅花,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一片梅林。這大概是梅花開放最早的地方了,待到氣溫下降,流溪河邊的梅花競相開放,漫山如雪,斷橋邊十里梅花路,香氣沁人心脾,南國香雪海,宛如仙境,因此得名「流溪香雪」,在梅花盛開之際來一次南國,識一下它美麗的容顏。
地址: 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105國道
旅遊 時節:四季皆宜,由於山高林密,加上湖泊調節小氣候,因而公園四季常青,春天有百花開放;夏天雨水充沛;秋天有大片紅楓林;冬日有竹子、梅花等。
公共交通:從廣州市環市西路市 汽車 站乘坐601路 汽車 ,16元/人,約1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到從化街口;街口有車直接到流溪河森林公園,一天有16班,從早上8時至晚上6時(森林公園開出),每半小時一班。票價5元/人。
成都★浣花溪公園
浣花溪公園
浣花溪公園是浣花溪 歷史 文化風景區的核心區域,位於成都市西南方,靠近杜甫草堂,是成都市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的開放性城市森林公園是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級公園。
杜甫草堂位於浣花溪畔,是詩聖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的成都故居。冬日裡的梅花更是草堂的一大亮點,「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草堂的梅花在新年後,開的最為旺盛,尤其下完雪後就更加美麗了,紅的、白的、黃的、爭奇斗艷,芳香撲鼻......
地址: 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9號(近杜甫草堂)
麗江★黑龍潭公園
黑龍潭公園
黑龍潭公園位於昆明市北郊的龍泉山五老峰下,是一處以古老泉潭為中心的公園。園內古跡眾多,植物茂密,尤其是梅花很出名,每年冬季這里數千株梅花開放,成為市民和遊客們賞梅的好地方。
公園所在的黑龍潭自漢代就有記載,古時人們認為這里是雲南龍王黑龍的龍宮所在地,於是圍繞著泉潭修建了黑水祠等眾多古跡。公園中有始建於明代的黑龍宮,俗稱下觀,供奉著龍王、水族等塑像。公園深處依山而建的是上觀,也叫龍泉觀,是一處層層疊疊五進的大院落,十分壯觀。位於上觀「龍泉觀」以北的梅園是園中的重點,園內種植了數千株梅樹,還有很多古梅。每到冬季,園內大片梅花齊放,若此時到了昆明,一定不要錯過。
地址: 盤龍區北郊藍桉路1號
旅遊 時節:12-2月最佳,可以賞梅花。
公交:乘坐公交9路、79路、128路、249路在【黑龍潭】站下車即到。
武漢★東湖梅園
東湖梅園
東湖梅園是全國四大梅園之一,也是中國知名的賞梅勝地。梅園始建於1956年,佔地800餘畝,種植了300多個品種2萬余株梅花。梅花盛開的時候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往,每年1月到3月還會舉辦梅花節,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梅園依山傍水,各個品種的梅花開滿枝頭,爭奇斗艷,花海如潮,暗香四溢,有「雪海香濤」之稱。其中有一株梅花王,已經800歲了,是鎮園之寶。另外還有妙香國、花溪、放鶴亭、梅友雕像、冷艷亭等景點,其中還有梅文化館,長年展示包括梅花典籍、名人書畫資料在內的梅文化精華。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東湖風景區內磨山景區旁
開放時間: 僅在冬季梅花開放時景區開放。
旅遊 時節:四季皆宜。但若賞梅最好1月到3月。
公交:1、乘坐402路、413路、515路公交在東湖東路梅園站下車即可。2、乘坐401路、403路、643路公交在魯磨路梅園站下車即可。
計程車:武漢有兩種計程車,一種是富康和愛麗舍車型,起步價6元/2公里,8元/3公里,之後1.4元/km;另一種是新款東風雪鐵龍凱旋車型,起步價8元/2公里,之後1.6元/km。另加收2元燃油附加費。
⑺ 求一篇關於游無錫梅園的作文 要寫到梅花,鬱金香等花。(主要以描寫梅園的花為主)
星期四,天空中太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我們興致勃勃地去那清新秀麗、別有洞天的無錫梅園遊玩。
一踏進大門,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我們循著這清香,來到了一片青梅林里。啊!這成百上千棵青梅樹,綠得那麼冰清玉潔,像玉石一般,綠得那麼翠綠欲滴,如碧波盪漾,綠得那麼純潔,綠得那麼透明無瑕……走進梅林,就像走進了天然的大氧吧;走進梅林,就像走進了綠色的天空。
走出這綠色的海洋,我們踏上了鵝卵石小道,靜靜地欣賞著這寂靜的美景。沿著小路,我們又來到了那巧奪天工的鬱金香園。
走進鬱金香園,就感受到了一股濃烈的荷蘭風味:龐大的風車在悠閑地轉著,河裡的白天鵝高昂著頭,在河裡無憂無慮地游動著,還不時接納遊客遞來的食物。那山腳下一大片鬱郁蔥蔥的鬱金香,白的似雪,粉的如霞,黃的勝金,紫的如貴婦人身上紫色的晚禮服,交相輝映。最美的是白中還帶著紅色的花邊那種,白的如雪,紅的似火,雖然雪火不能融,但這朵花卻搭配得異常融洽,像個美麗的高腳酒杯,又像一張張美麗的笑臉,一陣微風吹過,鬱金香翩翩起舞,與那半隱半現的風車,那純潔高貴的天鵝,構成了一幅畫,一幅勝過達 芬奇、畢加索的千古名畫的風景畫,這幅畫的作者是大自然。漸漸的我沉浸在這美景中,沉醉在這首《白色風車》中:「白色的風車,安靜地轉著,真實的感覺夢境般遙遠……」
大自然使梅園變得美麗,梅園使大自然變得熠熠生輝!
⑻ 2011年無錫梅園的鬱金香開了嗎去過的告訴我一下吧,打算清明去
我沒去過梅園,但是前兩天去了安鎮的農博園,鬱金香已經大部分開了,推測梅園的到清明應該差不多了,僅供參考~~~
⑼ 問一下有知道無錫梅園09年大概什麼時候鬱金香開啊,想去看看哈!!!
花開的時候!
⑽ 無錫梅園鬱金香什麼時候開,4月底還有嗎
安鎮那邊有個農博園,那邊有鬱金香花展地址在錫東大道上,錫滬路果茶橋到安鎮鎮中心 錫滬路筆直開,過了查橋就到安鎮了。 到安鎮就能看到路邊農博園的指示牌非常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