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傳說

杜鵑花傳說

發布時間: 2021-01-18 05:45:27

花卉傳說杜鵑與謝豹是什麼

在浙南閩東一些山區里,杜鵑花有兩種名稱:大紅和深紅色的叫「杜鵑花」;水紅和白的叫「謝豹花」。同是一種花,只是色素不同,為什麼名稱就不同呢?據說,從前有兩個結拜兄弟,一個叫杜鵑,一個叫謝豹。他們都是單身漢,靠挑鹽到山裡賣,過著清貧的生活。

杜鵑和謝豹雖然不是同胞手足,可是相處得比親兄弟還要好。有一天,謝豹對杜鵑說:「謝豹寧可沒有家,一生一世也不離開杜鵑。」杜鵑卻說:「不能啊,哥哥快四十啦,我要幫你娶嫂嫂,你有了家,我也心寬啦!」杜鵑想得雖然好,可是禍事來了!有一天,謝豹和杜鵑挑鹽經過一個街坊,歇肩的時候,謝豹的鹽擔滑下來,把一個小孩壓死啦!人命關天,謝豹被官府捉去判了死刑。這使得杜鵑傷心哩,可是他沒有辦法救謝豹,只是天天挑鹽賣,賺幾個銅鈿來給謝豹送點吃的,給牢頭送幾個酒錢,求他照應謝豹,免受皮肉之苦。這一天,杜鵑又去探監。謝豹眼汪汪地對杜鵑說:「杜鵑弟弟啊,你看哥哥蓬頭垢面的不像人,想去剃個頭,你代我坐一下牢好嗎?」「哥哥不要傷心,讓我去求求牢頭吧。」牢頭喝了酒,接過錢,答應了。就這樣,謝豹出了牢門。杜鵑進了監牢。謝豹回過頭來對杜鵑說:「弟弟放心,我去一個時辰就回來。要是變了心,上山落嶺膿流滿山白,天誅地滅沒有好下場!」杜鵑說:「別講這樣的話,哥哥去好啦!」可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謝豹一去,就不回來了。杜鵑傷心呵,哭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頂替著謝豹被斬首啦!杜鵑恨呵,他死後變成一隻冤鳥,年年月月到處飛,到處找,總想找到謝豹,問他為什麼恩將仇報。可是從這山哭到那山,從這個樹丫飛到那個樹丫,都沒見到謝豹的影子,氣得吐血啦!悔恨自己受騙上當,死得冤枉。人們可憐他,就把它叫做杜鵑鳥。杜鵑鳥啼出的血,灑遍了山間,山間就長出一種小樹,開出了鮮紅的花,人們就把它叫做杜鵑花。那麼,謝豹怎麼樣了呢?他冒了杜鵑的名字。逃過九個山城,躲在陌生的山嶴里。後來,他從心裡往外爛,流盡膿血、死在那裡。他滴過膿血的地方,也長出了一種小樹,開了白的和白里帶紅的花。雖然它的樣子和杜鵑花差不多,而且也年年開花,但是人們知道謝豹的底細,還是把它叫做謝豹花。

㈡ 有關杜鵑的傳說

李商隱《錦瑟》「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一:

相傳古蜀帝杜宇,號望帝,在亡國後死去。 其魂化為「子規」,即杜鵑鳥

他死後化鳥仍對故國念念不忘, 每每深夜時在山中哀啼, 其聲悲切, 乃至於淚盡而啼血...... 而啼出的血, 便化成了杜鵑花

ps....後以【杜鵑啼血】比喻哀傷至極。又因杜鵑鳥的啼聲似【不如歸去】, 後多用【不如歸去】 為思歸或催人返鄉之詞。

.........

二:

杜鵑啼血

很早很早以前,位於四川的蜀國有個國王,叫做望帝。望帝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四川人開墾荒地,種植五穀。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綉一般的天府之國。

有一年,在湖北的荊州地方,有一個井裡的大鱉成了精靈,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剛從井裡來到人間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屍在哪裡,哪裡的河水就會向西流。於是,鱉精的屍體就隨著西流水,從荊水沿著長江直往上浮,浮過了三峽,浮過了巴瀘,最後到了岷江。當鱉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時候,他突然活了過來,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稱叫做「鱉靈」。說來也巧,鱉靈正碰見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長嘆,便忙問為什麼如此惆悵。望帝見到鱉靈,非常喜歡他的聰明和誠懇,便告訴了他緣故。

原來,有一大群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不願離開天府之國的寶地,更不情願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園建成樂園,他們便使了妖術,把現在川西原來一帶的大石,都運到夔峽、巫峽一帶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嶺,砌成龍穴鬼窩,天天在那裡興風作浪,將萬流歸海的大水擋住了。結果,水流越來越大,水位越來越高,將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無情的洪水裡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又黑暗又污穢的海底。這種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飯不香,心中難受。

鱉靈聽後,便對望帝說:「我有治水的本領,我也不怕什麼龍蛇鬼怪,憑著我們的才智一定能戰勝邪惡。」望帝大喜過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開河放水救民。

鱉靈領了聖旨,帶了許多有本領的兵馬和工匠,順流來到巫山所在,和龍蛇鬥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惡頑劣的龍蛇捉住,關在了灧澦堆下的上牢關里。接著,他又帶領人們和鬼怪拚鬥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惡狡猾的鬼怪捉住,關在了巫山峽的鬼門關里。然後,鱉靈著手把巫山一帶的亂石高山,鑿成了夔峽、巫峽、西陵陝等彎曲峽谷,終於將匯積在蜀國的滔天洪水,順著七百里長的河道,引向東海去了。蜀國又成了人民康樂、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望帝是個愛才的國王,他見鱉靈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才能又高於自己,便選了一個好日子,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王位讓給了鱉靈,他自己隱居到西山去了。

鱉靈做了國王,便是「從帝」。他領導蜀人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百姓過著快樂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過著清心寡慾的日子。

可是,後來情況慢慢起了變化。叢帝有點居功自傲,變得獨斷專行,不大傾聽臣民的意見,不大體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們為此愁起來啦。

消息傳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著急,常常食不好寢不安,半夜三更還在房裡踱來踱去,想著勸導叢帝的辦法。最後,他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宮去勸導叢帝。於是,第二天早晨,他便從西山動身進城去訪叢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誠心誠意地期望叢帝能悔過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後面,進宮請願,結果,便連成了很長很長的一支隊伍。

這一來,反而把事情弄僵了。叢帝遠遠地看見這種氣勢,心裡起了疑惑,認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帶著老百姓來推翻他的。叢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緊閉城門,不得讓老王和那些老百姓進城。

望帝老王無法進城,他靠著城門痛哭了一陣,也只好無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叢帝清醒過來,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辦法進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終於想到只有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兒,才能飛進城門,飛進宮中,飛到高樹枝頭,把愛民安天下的道理親自告訴叢帝。於是,他便化為一隻會飛會叫的杜鵑鳥了。

那杜鵑撲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那叢帝原來也是個清明的皇帝,也是個受到四川百姓當成神仙祭祀的國王。他聽了杜鵑的勸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後,便更加體恤民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經變成了杜鵑鳥,他無法再變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於是,他化為的杜鵑鳥總是晝夜不停地對千百年來的帝王叫道:「民貴呀!民貴呀!」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紅了,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後代的人都為杜鵑的這種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動,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鄭重地傳下了「不打杜鵑」的規矩,以示敬意

㈢ 杜鵑花的生長地花期用途和傳說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花期4-5月,果期6-8月。

主要價值
觀賞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葯用
根(杜鵑根):酸、甘、溫。活血,止痛,祛風,止痛。用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風濕痛,跌打損傷。
葉(杜鵑葉):酸,平。清熱解毒,止血。用於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
花(杜鵑):酸、甘,溫。活血,調經,祛風濕。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
【佤葯】歹哩啞:花、果實治療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根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崩漏,腸風下血,閉經《滇葯錄》。
經濟
有的葉花可入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是由於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杜鵑花,它已經融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成為了歷史的點綴品,

㈣ 杜鵑花,也稱映山紅.誰知道它的由來,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浙西大明山上住著一對姐妹,姐姐叫杜姐,妹妹叫鵑花。她們倆長得非常漂亮,真比圖畫里的仙女還標致。

當鵑花長到十多歲時,父母不幸去世了,給她倆留下了一大筆欠債。自此以後,姐妹倆既要還債,又要生活,日子過得相當艱苦。為了早日還清欠債,姐妹倆沒日沒夜地紡紗織布。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姐妹倆手上的老繭也一天天增多,眼睛也布滿了血絲。可辛苦一年,不但老債未還清,利加利,息滾息,新債又加了上去。這樣一年又一年,欠債越來越多。

又一個年關到了,財主老爺帶著一班狗腿子上山來向她姐妹倆逼債。姐妹倆向財主老爺苦苦哀求,乞求財主老爺開開恩,放寬期限。這時,財主老爺看到姐妹倆像仙人一樣標致的容顏貌,眼珠一陣轉動,就起了歹心,厚著臉皮嘻嘻一笑說:「我看你們倆個實在也拿不出錢還債,不過……辦法倒也有一個,只要杜姐肯嫁給我,你們倆的欠債就一筆勾銷。怎麼樣?」姐妹倆受到這樣的恥辱,氣得渾身發抖,嘴裡不斷地罵:「不要臉,不要臉!」財主老爺哼了一聲說:「要麼還錢,要麼嫁人。你們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說完,帶著一班狗腿子下山去了。

當天夜裡,大約三更時分,財主老爺的搶親隊伍上山來了。來到姐妹倆居住的地方,踢開了她們的家門,一班狗腿子一涌而上,不由分說就把杜姐拖進了花轎。

花轎抬到了半山腰,杜姐在花轎里拚命的叫:「停下,讓我再看看我的家,看看我的妹妹!」狗腿子想想諒她也逃不上天,就停了轎。杜姐一下轎,就朝山上跑。一跑跑到山崖上,仰天長呼一聲:「地主老財,你不得好死!」就縱身跳下了懸崖。

這下可嚇壞了狗腿子們,回家怎麼向主子交待呢?呆了好一會兒,一個狗腿子說:「我們去把她妹妹抬去,反正也長得很漂亮。」於是,一班人重新來到杜姐家,對她妹妹說:「我們老爺很想你,你到了老爺家,穿得是綾羅綢段,吃得是山珍海味,有享不盡得榮華富貴,怎麼樣?」鵑花止住了淚,細細一想,自己是個弱小孤女,硬來是不行的。她就裝著笑臉說:「嫁給你家老爺倒是可以,不過要答應我一個條件!」狗腿子一聽,馬上說:「好說,好說,只要你答應,什麼條件都可以。」鵑花頭一甩說:「讓我去看一眼親姐姐,給她叩個頭。」「行,行!」說著,狗腿子跟著鵑花上山去了。
鵑花一步一步來到了姐姐跳崖的地方,看看狗腿子站在身邊不便,就故作跪下叩頭,一跪一叩頭,就這樣一個翻身縱入了懸崖中。

傾刻,崖下飛上來一對相當美麗的小鳥,叫著「姐妹苦,姐妹苦……」向林中飛去,那叫聲如哭如訴,聽了叫人毛發直豎。叫啊叫,嘴唇叫破了,滴下了滴滴鮮血,撒遍了滿山。可真奇怪,凡是沾上鮮血的樹叢,立時開出了一朵朵鮮紅的花,小鳥飛到哪裡,那裡便是紅花一片。
後來,人們懷念這倆個美麗又倔強的姐妹,就把這重鳥叫做「杜鵑鳥」,這種花叫做「杜鵑花」。

㈤ 杜鵑鳥的傳說

杜鵑花傳說一

另有一則故事則是這樣說的:古時蜀帝杜宇,死後仍捨不得離開他的子民,其靈魂便化作一種鳥,名叫「杜鵑鳥」,常叫著「不如歸!不如歸!」直叫得口吐鮮血,血滴在一種樹上,便開出血紅色的花,後人為紀念杜宇便稱此花為「杜鵑花」。

杜鵑花傳說二

很早以前,在今江蘇鎮江市南郊的黃鶴山裡有座小村莊,庄前有條美麗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長江。村子裡的人都靠種田打獵過活。

靠河邊住著兩家人,東邊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人叫劉鵠,每次出門都隨身帶著一樣特別的東西,那是一支排蕭。他一吹呀,就會引來許多五顏六色的美麗小鳥,在他頭頂上盤旋。他經常捉一些蟲子喂小鳥,小鳥也常銜來一些奇花異草給劉鵠,他們成了好朋友。這些奇花異草都是些名貴的草葯,劉鵠經常把這些草葯送給村裡的窮人治病。

再說河的西邊住著一家姓王的,母女倆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賣布來賺錢養家。鵑子聰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織出來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鵑子心地善良,經常接濟一些比自己還窮的人家。

鵑子還會唱歌,歌聲就像百靈鳥一樣婉轉。只要鵑子一唱歌,那黃鶴山下的一片片杜鵑花就會展苞開放,而且朵朵飽滿,朵朵艷麗。 劉鵠和鵑子共飲一河水,同住河岸邊,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經常一個吹蕭一個唱歌,引來百鳥飛舞,引得杜鵑花開。

杜鵑花傳說三

傳說一次舜帝南巡,來到了九嶷山一帶視察;聽聞這裏的姑娘都長得十分秀麗,就像紅杜鵑花那般叫人喜歡,可是她們的命運卻災難重重,於是愛人民如子的舜帝便決定查個明白。

這天,風和日麗,舜帝沿著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見桃紅李白,柳翠竹綠,鳥雀呼晴,紅色的杜鵑花遍野開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裡十分高興。

可是,當舜帝過了涼傘坳,來到一個叫小桑塘村子裡,到了百姓家裏訪問,卻只見百姓們吃的是麥糠餅,喝的是苦菜渴,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裳,而沿途村落的情況亦是一樣,他心裡便十分難過。

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來到一位老爹家,只見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雙眼盲瞎,舜帝更又難過的問老爹:「怎麼沒有人照顧你們呢?你們的兒女呢?」兩老一聽,隨即老淚縱橫。

杜鵑花傳說四

相傳,古代的蜀國是一個和平富庶的國家。那裡的人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生活得十分幸福。 可是,無憂無慮的富足生活,使人們慢慢地懶惰起來。他們一天到晚,醉生夢死,縱情享樂,有時搞得連播種的時間都忘記了。蜀國的皇帝,名叫杜宇。

他是一個非常負責而且勤勉的君王,看到人們樂而忘憂,他心急如焚。為了不誤農時,每到春播時節,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

可是,如此地年復一年,反而使人們養成了習慣,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 終於,杜宇積勞成疾,離開了人世。但他的靈魂化為了一隻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出聲聲的啼叫:快快布穀,快快布穀。直叫得嘴裡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

傳說給杜鵑花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而唐朝詩人自居易那兩句:"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詩句,更是對杜鵑花的高度贊美。如果說把楊貴妃喻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那杜鵑花就是人間的西施。

㈥ 杜鵑花花語介紹 杜鵑花的傳說

杜鵑花的花語是「永遠屬於你」,代表了愛的喜悅。
據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純真無邪,當他們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
此外,杜鵑的花語還有「節制慾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杜鵑花的傳說
杜鵑花十分美麗,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當春季滿山紅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滿山紅,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
相傳,古代的蜀國是一個和平富庶的國家。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盛,人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無憂無慮的富足生活,使人們慢慢地懶惰起來。他們一天到晚,醉生夢死,嫖賭逍遙,縱情享樂,有時連播種的時間都忘記了。
當時蜀國的皇帝,名叫杜宇。是一個非常負責而勤勉的君王,他很愛他的百姓。看到人們樂而忘憂, 他心急如焚。為了不誤農時,每到春播時節,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把握春光。可是,如此地年復一年,使人們養成了習慣,於是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
但是,杜宇積勞成疾,最終告別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對百姓還是難以忘懷。他的靈魂化為一隻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出聲聲啼叫:布穀,布穀。直叫得嘴裡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人們被感動了,開始學習他們的好國君杜宇,變得勤勉和負責。他們把那小鳥叫作杜鵑鳥,他們把那鮮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鵑花。

㈦ 杜鵑花有什麼傳說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回修道,死答了以後化為子規鳥,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

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7)杜鵑花傳說擴展閱讀:
有關杜鵑花的詩詞:

白居易有「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了。

楊萬里寫的「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白居易)寫的「一叢千朵壓欄干,剪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消妝臉淚新干。」

《草花譜》有雲:「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

楊巽齋的詩句「鮮紅滴滴映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㈧ 杜鵑花的傳說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是由於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杜鵑花,它已經融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成為了歷史的點綴品。

㈨ 杜鵑花的傳說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內居修道,死了以容後化為子規鳥,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

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9)杜鵑花傳說擴展閱讀:

有關杜鵑花的詩詞:

白居易有「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了。

楊萬里寫的「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白居易)寫的「一叢千朵壓欄干,剪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消妝臉淚新干。」

《草花譜》有雲:「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

楊巽齋的詩句「鮮紅滴滴映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參考資料:杜鵑花-網路

㈩ 杜鵑花的花語和傳說

杜鵑被贊譽為「花中西施」,大詩人白居易也曾這樣褒獎道:「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每當春天來臨時,杜鵑花便漫山遍野怒放開來,遠遠望去猶如山林染了塗了胭脂,因此杜鵑俗稱「映山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杜鵑花的花語和傳說吧! 杜鵑花的花語 杜鵑花的花語是「永遠屬於你」,代表了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純真無邪,當他們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 杜鵑的花語還有「節制慾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杜鵑花的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在今江蘇鎮江市南郊的黃鶴山裡有座小村莊,庄前有條美麗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長江,村子裡的人都靠種田打獵過活。 靠河邊住著兩家人,東邊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人叫劉鵠,他長得結結實實、高高大大,上山打獵、下河摸魚,飛禽走獸都逃不過他的手。而且,劉鵠隨身還帶著一樣特別的東西,那是一支排蕭。他一吹呀,就會引來許多五顏六色的美麗小鳥,在他頭頂上盤旋。劉鵠也和這些小鳥成了好朋友,有空就抓些小蟲子喂它們,小鳥也會銜來一些奇花異草給劉鵠。這些奇花異草都是些名貴的草葯,劉鵠經常把這些草葯送給村裡的窮人治病。 再說河的西邊住著一家姓王的,只有一個母親和一個女兒,母女倆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賣布來賺錢養家。鵑子聰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織出來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鵑子心地善良,經常接濟一些比自己還窮的人家。鵑子還會唱歌,歌喉圓潤,歌聲動人,就像百靈鳥一樣婉轉。更有一件出奇的事,就是:只要鵑子一唱歌,那黃鶴山下的一片片杜鵑花就會展苞開放,而且朵朵飽滿,朵朵艷麗。 劉鵠和鵑子共飲一河水,同住河岸邊,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經常一個吹蕭一個唱歌,引來百鳥飛舞,引得杜鵑花開。 鵑子既會唱歌,又會織布,而且長得又漂亮,周圍村莊的人都知道她,贊美她。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呀傳,最後竟傳到皇宮里去了。皇帝是個昏君,整天沉湎酒色。從不過問朝政,只關心一年一度的選妃之事。皇帝一聽說鵑子是個大美人,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聖旨,指名要選鵑子進宮。 這一下可忙壞了縣太爺,自從皇上下了聖旨之後,他就開始盤算起來:如何借這個機會討好皇上,為自己的仕途升遷好好鋪墊一下。於是,縣大爺帶了一大幫衙役直奔黃鶴山。一到黃鶴山,到處烏語花香,原來劉鵠和鵑子正在一唱一和。縣太爺兩眼骨碌一轉,心想:奇了,這個大美人還真有這么大的本事,只要把她獻上去……嘿嘿,縣太爺心裡暗暗高興。於是縣大爺走上前說:「恭喜!恭喜!鵑於姑娘,皇上選中你做皇妃了,以後可要……」還沒等縣太爺說完,鵑子轉身就進了屋。縣太爺一看軟的不行,就要來硬的了。縣大爺喝令幾個衙役去撞開門,劉鵠急得從吹蕭的地方跳下來要去保護鵑子。這時又有幾個衙役沖上去,他們抓手的抓手,抓腳的抓腳,把劉鵠抱了個緊,劉鵠只能幹著急。門被撞開了,可憐鵑子體弱,力氣小,一個人怎能敵得過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兩下就被抓出來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劉鵠救我!救我!……」劉鵠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鵑子被抓走了。 自從鵑子被抓走後,劉鵠天天愁,夜夜愁,鵑子媽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劉鵠心裡想:就算是赴湯蹈火,我也要把鵑子找回來,於是他幫鵑子媽挑滿了一缸水,砍好了一捆柴,買了一缸米,安頓好鵑子媽,就准備出發了。第二天一大早,劉鵠背了個小包袱,帶著他心愛的排蕭出發了。他翻過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過了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了九九八十一個灣,終於到了皇城。 再說,鵑子被抓到皇宮後,皇帝一見到她,歡喜得不得了,便對鴿子說:「聽說你會唱很好聽的歌,唱一支給我聽吧!」鵑子不開口說話。又問:「聽說你會織很好看的布,織一匹給我看吧!」鵑子還是不開口。不管皇帝說什麼,鵑子都不理不睬。皇帝就死皮賴臉,胡攪蠻纏,動手動腳,鵑子恨死了這個皇帝老兒,是他派人闖進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劉鵠,想到這她操起凳於就往皇帝頭上砸去。皇帝一點便宜沒沾上,反倒被砸了個頭破血流,嚇得抱頭就逃。鵑子從此不吃不喝,漸漸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這時,皇帝連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鵑子就這樣躺在床上等死了。 劉鵠來到了皇宮前,但他不知鵑子在哪裡,更不知鵑子病得快不行了。他急著想進去,可圍著皇宮轉了一圈,看見到處都是衛土,到處都是高牆,沒有一點機會可以讓他進去找鵑子。正著急間,他突然右手無意間摸到了排蕭,這下他有主意了。他趕緊扎了個風箏,把排蕭綁在風箏後面,接著他把風箏放上了天。隨著風箏在天上飛起來,排蕭也被氣流吹響了,於是,他把線放得越來越長,鳳箏就在皇宮的上空飛舞,這排蕭的聲音一直傳到了鵑子那裡。鵑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聽到熟悉的蕭聲,就慢慢睜開了眼睛,通過窗戶往天上看。她終於看到了排蕭,知道劉鵠來找她了,便掙扎著坐起來,唱起了家鄉的歌,那是劉鵠熟悉的歌。歌聲繞著花園轉,繞著大樹轉,繞著宮牆轉,轉呀轉就轉到了劉鵠那裡,劉鵠聽到這凄楚動人的歌聲後,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鵑子知道他來找她了,難過的是他和鵑子被重重宮牆所阻隔。劉鵲越想越傷心,越想越難過,自己不能救鵑子脫離苦海,自己雖經歷了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鵑子,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受折磨,劉鵠的心像刀鉸一樣難過。 於是,劉鵠便倚在宮牆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著天,漸漸地支持不住了,後來就變成了一隻五彩繽紛的小烏。小鳥振翅飛起躍過高高的宮牆,一直飛到鵑子身邊,對鵑子「吱吱喳喳」地叫,鵑子伸出手來撫摸小鳥,說:「烏兒,鳥兒,你要能帶我飛出去該有多好啊!」說完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鵑子的身體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杜鵑花,小鳥銜著這朵杜鵑花,飛出了宮,一直飛到了黃鶴山下,把這朵杜鵑花栽在了鵑子家門口。從那以後,那裡就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但最美的一株還是鵑子變成的那株,這株花有五個瓣,花心有一顆碧綠的珠子,叫「五寶綠珠」,它是杜鵑花中的珍貴品種。 過了許多年後,這里造了一座廟宇,叫做鶴林寺,廟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鵑台,杜鵑台上種了許多杜鵑花,各式各樣,那株「五寶綠珠」也被移植到這杜鵑台上了,它在那花叢中,花開得更加嬌艷動人。每當清晨和黃昏時,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台上空飛舞,其中有一隻總喜歡繞著那株「五寶綠珠」轉,而且這只烏的叫聲特別凄楚,就像排蕭吹出來的一樣,據說那就是劉鵠變成的。

熱點內容
名貴花木室內盆栽 發布:2025-07-13 01:25:17 瀏覽:830
奎因情人節皮膚價格 發布:2025-07-13 01:09:06 瀏覽:99
舞台放綠植圖片大全 發布:2025-07-13 00:59:43 瀏覽:226
金鑼荷花 發布:2025-07-13 00:39:42 瀏覽:792
海棠依舊先軍 發布:2025-07-13 00:27:04 瀏覽:574
初曲荷花酒 發布:2025-07-12 23:59:19 瀏覽:439
花卉微月季 發布:2025-07-12 23:43:52 瀏覽:124
紫丁香網站 發布:2025-07-12 23:41:12 瀏覽:86
海棠溪圓通 發布:2025-07-12 23:07:22 瀏覽:770
情人節宅 發布:2025-07-12 23:05:36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