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紫羅蘭酮cas
『壹』 蝦青素是什麼呀
蝦青素(astaxanthin)即3,3′-二羥基-4,4 ′-二酮基-β,β′-胡蘿卜素,為萜烯類不飽和化合物,化學分子式為C40H52O4,分子結構中有兩個β-紫羅蘭酮環,11個共軛雙鍵。蝦青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如大多數甲殼類動物和鮭科魚類體內,植物的葉、花、果,以及火烈鳥的羽毛中等。蝦青素具有多種生理功效,如在抗氧化性、抗腫瘤、預防癌症、增強免疫力、改善視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 。
理化性質
蝦青素(astaxanthin),又名蝦黃質、龍蝦殼色素,是一種類胡蘿卜素,也是類胡蘿卜素合成的最高級別產物,呈深粉紅色,化學結構類似於β-胡蘿卜素。而β - 胡蘿卜素、葉黃素、角黃素、番茄紅素等都是類胡蘿卜素合成的中間產物,因此在自然界,蝦青素具有最強的抗氧化性。廣泛存在於生物界,特別是蝦、蟹、魚、藻體、酵母和鳥類的羽毛中含量較高,是海洋生物體內主要的類胡蘿卜素之一。
蝦青素化學名稱:3,3′-二羥基-4,4′-二酮基β-胡蘿卜素,色素Aj067-69 CAS No: 472-61-7,分子式C40H52O4,分子量為596.86。由於兩端的羥基(-OH)旋光性原因,蝦青素具有3S-3 'S、3R-3' S、3R-3'R(也稱為左旋、內消旋、右旋)這3種異構型態,其中人工合成蝦青素為3種結構蝦青素的混合物(左旋佔25%、右旋佔25%,內消旋50%左右),極少抗氧化活性,與鮭魚等養殖生物體內的蝦青素(以反式結構— —3S-3 S型為主)截然不同 .酵母菌源的蝦青素是100%右旋(3R-3'R),有部分抗氧化活性;上述兩種來源蝦青素主要用在非食用動物和物資的著色上。只有藻源的蝦青素是100%左旋(3S-3 'S)結構,具有最強的生物學活性。
主要功能
抗氧化
天然蝦青素(天然蝦紅素)世界上最強的天然抗氧化劑之一,有效清除細胞內的氧自由基,增強細胞再生能力,維持機體平衡和減少衰老細胞的堆積,由內而外保護細胞和DNA健康,從而保護皮膚健康,促進毛發生長,抗衰老、緩解運動疲勞、增強活力。自2008年以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蝦青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在提高免疫力,預防腫瘤、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延緩衰老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天然蝦青素抗氧化活性超過現有的抗氧化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蝦青素是維生素C的功效的6000倍;是維生素E的1000倍;是輔酶Q10的800倍;是一氧化氮的1800倍;是納豆的3100倍;是花青素的700倍;是β-胡蘿卜素功效的100倍;是lycopene(番茄紅素)功效的10倍;是carotol(葉黃素)功效的200倍;是teapolyphenols(茶多酚)功效的320倍;只有藻類和酵母菌和細菌等可以產生蝦青素,更高等的動物不能轉化出這種化學結構。天然蝦青素還有一個明確的特點,它是唯一能通過血腦屏障的一種類胡蘿卜素。
著色劑
蝦青素,是一種色素,蝦青素可以使三文魚、蛋黃、蝦、蟹等呈現紅色,由於在自然界中蝦青素是由藻類、細菌和浮游植物產生的。一些水生物種,包括蝦、蟹在內的甲殼類動物都食用這些藻類和浮游生物,然後把這種色素儲存在殼中,於是它們的外表呈現紅色。這些貝殼類動物又被魚(三文魚、鱒魚、加利魚)、鳥(火烈鳥、朱鷺)和雞、鴨捕食,然後把色素儲存在皮膚和脂肪組織中。這就是三文魚和其他一些動物呈現紅色的原因。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也研究證實:天然紅芯鴨蛋的紅色成分也是天然蝦青素。
保健功效
蝦青素在體內可與蛋白質結合而呈青、藍色,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蝦青素來自於被稱為紅球藻衣的微藻類,這類海藻在極地海洋環境中極為豐富,而且是一種天然的類胡蘿卜素(從黃色到紅色的任何一種,包括胡蘿卜素和秦椒黃)。蝦青素是類胡蘿卜素科的秦椒黃族中的一種。秦椒黃有助於防止維生素A、維生素E及其他的類胡蘿卜素發生氧化。秦椒黃是所有類胡蘿卜素中抗氧化效果最強的,比β-胡蘿卜素強10倍,比維生素E強100倍。
經營養學家證實,蝦青素可以跨越從血液到大腦的屏障,所以蝦青素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及雙眼都可起到保護作用。蝦青素還有其他功效:提高身體耐力,降低肌肉受損的風險;緩解眼疲勞症狀,提高視覺靈敏度;通過內部補充減少皺紋;緩解色素過度沉積的症狀(即通常所說的老年斑);調節細胞因子,抑制炎症細胞因子和化學因子的基因顯現;改善胃部健康,緩解幽門螺桿菌引發的感染或炎症 。
來源途徑
蝦青素的生產具有人工合成和生物獲取兩種方式。人工合成蝦青素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同天然蝦青素在結構、功能、應用及安全性等方面差別顯著。
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即為化學方法,是從胡蘿卜素製得蝦青素;生物獲取天然蝦青素的方法,其生物來源一般有3種:水產品加工工業的廢棄物、紅發夫酵母和微藻(主要是雨生紅球藻)。
蝦青素可以用化學方法從胡蘿卜素製得。這是魚飼料中蝦青素的最主要來源,全球有能力合成生產的是BASF、DSM、浙江新和成,浙江醫葯。除了從藻類提取外,由於添加蝦廢料提取或產蝦青素酵母提取兩種方法比較貴,這也是化學合成的方法比較常用的原因。
生物獲取
除人工化學合成方法之外
,天然蝦青素的生物來源一般有3種:水產品加工工業的廢棄物、紅發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和微藻(雨生紅球藻)。其中,廢棄物中蝦青素含量較低,且提取費用較高,不適於進行大規模生產。天然的紅發夫酵母中蝦青素平均含量也僅為0.40%。相比之下,雨生紅球藻中蝦青素含量卻高達1.5%~3.0%,因此被看作是天然蝦青素的「濃縮品」。
海產廢棄物提取
即從水產品加工工業的廢棄物、各種海產加工廢料中提取。
酵母提取
酵母中的紅發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菌落因菌體產生蝦青素等類胡蘿卜素而呈紅色,類胡蘿卜素均勻地分布於細胞脂質中。天然的紅發夫酵母中蝦青素平均含量為0.40%。故此,紅發夫酵母因高產蝦青素而備受人們關注。
藻類提取
天然的蝦青素主要來自雨生紅球藻。雨生紅球藻中蝦青素含量為1.5%~3.0%,被看作是天然蝦青素的「濃縮品」。
大量研究表明雨生紅球藻對蝦青素的積累速率和生產總量較其它綠藻高,而且雨生紅球藻所含蝦青素及其酯類的配比(約70%的單酯,25%的雙酯及5%的單體)與水產養殖動物自身配比極為相似,這是通過化學合成和利用紅發夫酵母等提取的蝦青素所不具備的優勢。此外,雨生紅球藻中蝦青素的結構以3S一3 』S型為主,與鮭魚等水產生物體內蝦青素結構基本一致;而紅發夫酵母中蝦青素結構則為3R一3 R型。
雨生紅球藻被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因此,利用這種微藻提取蝦青素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已成為國際上天然蝦青素生產的研究熱點。
雨生紅球藻於自然界中主要生長分布在小的水塘和雨後積水形成的小的臨時性水泡中,是自然界中合成和積累蝦青素最多的微生物。雨生紅球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它以帶鞭毛的游動細胞進行快速的生長繁殖;而當條件變得惡劣時,雨生紅球藻的游動細胞就會失去鞭毛,細胞壁加厚,同時積累大量的紅色物質,細胞由此進入休眠狀態。休眠40年後細胞仍有活性,在適宜的條件下,還能繁殖產生新的綠色細胞。雨生紅球藻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及環境適應力引發了科學界的極大興趣,科學家初步推測,可能是雨生紅球藻細胞中的紅色物質起到了關鍵作用。1944年英國生物 化學家梯舍(Tisher)首次研究確認——這種紅色物質就是蝦青素。麥弗遜蝦青素是一種類胡蘿卜素,自上世紀90年代,國內外科學界對此引起高度關注並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蝦青素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天然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50倍!雨生紅球藻正是得益於蝦青素這層保護盾才具有超強的生命力。
兩者對比
穩定性
人工合成蝦青素
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亦比天然蝦青素低。由於蝦青素分子兩端的羥基(-OH)可以被酯化導致其穩定性不一樣。天然蝦青素90%以上酯化形式存在,因此較穩定,合成蝦青素以游離態存在,因此穩定性不一樣,合成蝦青素必須要進行包埋才能穩定。合成蝦青素由於只有1/4左右的左旋結構,因此其抗氧化性也只有天然的1/4左右。
吸收效果
人工蝦青素的生物吸收效果也較天然蝦青素差,餵食濃度較低時,人工蝦青素在虹鱒魚血液中濃度明顯低於天然蝦青素,且在體內無法轉化為天然構型,其著色能力和生物效價更比同濃度的天然蝦青素低的多。
生物安全
利用化學手段合成蝦青素時將不可避免的引入雜質化學物質,如合成過程中產生的非天然副產物等,將降低其生物利用安全性 。隨著天然蝦青素的興起,世界各國對化學合成蝦青素的管理也越來越嚴,如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FDA)已禁止化學合成的蝦青素進入食品與膳食補充劑(Supplements)市場[1],而天然蝦青素在FDA取得了一般性安全認證(GRAS),能夠合法的進入食品與膳食補充劑市場。蝦青素的生產一般傾向於開發天然蝦青素的生物(植物)來源,並由此進行大規模生產。
應用領域
蝦青素的推出導致抗氧化劑市場的革命,有人甚至說:21世紀將是抗氧化劑的世紀。天然藻源的蝦青素及其提取物在歐美、日本、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中國知道蝦青素的人還很少,只是科學界和時尚美容界少數人事知曉。哈佛研究人員Preston Mason稱,Astaxanthin(蝦青素)這種天然類胡蘿卜素成份極具潛力成為新型【抗氧化/消炎】制劑,並且有望在他汀類和抗血小板葯之後掀起第三次預防性葯物的浪潮 。
『貳』 MEK是什麼東西啊,有何用途
丁酮(又 稱 甲 乙 酮)或丙酮,也用用酒精的。 丁酮和丙酮化學性質很相似。丁酮:無 色液體 。熔點-86.3℃,沸點79.6℃,相對密度0.8054(20/4℃)。溶於約 4 倍的水中,能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中。與水能形成恆沸點混合物(含丁酮88.7%),沸點 73.4 ℃ 。蒸汽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極限 2.0 %~12.0%( 體積)。化學性質與丙酮相似。丁酮是干餾木材的蒸出液(木醇油)的重要組分,工業上可用二級丁醇脫氫或用丁烯加水氧化法生產。丁酮是油漆的重要溶劑,硝酸纖維素、合成樹脂都易溶於其中。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致皮炎。
不與金屬反應。。。但對人體有害。。注意使用!
『叄』 黃乙酮的作用以及用途
黃乙酮就是甲乙酮
產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溶劑,廣泛應用於塗料、煉油、染料、醫葯工業、潤滑油脫蠟、磁帶、印刷油墨等領域。甲乙酮沸點適中,溶解性能好,揮發速度快,穩定、無毒,在酮類溶劑中的重要性僅次於丙酮。它還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過氧化物,是制備香料、抗氧化劑以及某些催化劑的中間體。
『肆』 什麼是甲乙酮啊好像還叫白水。
甲乙酮別 名:甲基乙基(甲)酮、2-丁酮、丁酮
英文名稱:methyl ethyl ketone;2-butanone
CAS編號:78-93-3
分 子 式:C4H8O
結 構 式:CH3CH2COCH3
甲乙酮(簡稱MEK)又名甲基乙基酮、2-丁酮,是一種優良的有機溶劑,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和乾燥特性,其溶解能力與丙酮相當,但具有沸點較高,蒸汽壓較低的優點,對各種天然樹脂(如松香、樟腦等)、纖維素酯類(如硝化纖維素、乙基纖維素、醋酸纖維素)、合成樹脂(如醇酸樹脂、酚醛樹脂、聚醋酸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香蘭酮-茚樹脂、對氯基苯磺醯胺樹脂、丙烯酸樹脂、聚苯乙烯樹脂、氯化橡膠、聚氨酯樹脂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另外,甲乙酮可與多種烴類溶劑互溶,在磁帶、合成革、塗料、膠粘劑和油墨等工業部門具有廣泛的用途。此外,甲乙酮還可用作精製潤滑油脫蠟和石蠟脫油的溶劑,用於生產過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羅蘭酮等化工產品,廣泛用作香料、催化劑、抗脫皮劑、抗氧劑以及阻蝕劑等,用途十分廣泛。
1.2 甲乙酮基本理化性質
表1.1 甲乙酮基本理化性質
項目 內容
外觀 無色液體
氣味 有似丙酮的氣味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熔點 -85.9℃
沸點 79.6℃
密度 相對密度(水=1)0.81;相對密度(空氣=1)2.42
閃點 -9℃
引燃溫度 404℃
臨界溫度 260℃
臨界壓力 4.40MPa
燃燒熱 2441.8kJ/mol
蒸汽壓 9.49kPa/20℃
溶解性 溶於水、乙醇、乙醚,可混溶於油類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主要用途 用作溶劑、脫蠟劑,也用於多種有機合成,及作為合成香料和醫葯的原料
1.3 甲乙酮的毒性,安全、貯存及運輸等
1.3.1 甲乙酮的毒性
1.3.1.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致皮炎。本品常與2-己酮混合應用,能加強2-己酮引起的周圍神經病現象,但單獨接觸丁酮未發現有周圍神經病現象。
1.3.1.2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3400mg/kg(大鼠經口);6480mg/kg(兔經皮);LC5023520mg/m3,8小時(大鼠吸入);人吸入30g/m3,感到強烈氣味和刺激;人吸入1g/m3,略有刺激。
刺激性:家兔經眼:80mg,引起刺激。家兔經皮開放性刺激試驗:13780µg(24小時),輕度刺。
致突變性:性染色體缺失和不分離:啤酒酵母菌33800ppm。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3000ppm(7小時),(孕6~15天),致顱面部(包括鼻、舌)發育異常,致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致凝血異常。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3.2 甲乙酮的安全
1.3.2.1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
1.3.2.2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1.3.2.3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1.3.2.4滅火方法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一) 產品特點
撫順石油化工公司年產5.5萬噸直接水合法甲乙酮生產裝置採用石油煉制過程中的C4作為原料,經過脫異丁烯,丁烯提純,仲丁醇合成與精製最後合成生產出甲乙酮。
(二) 產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溶劑,廣泛應用於塗料、煉油、染料、醫葯工業、潤滑油脫蠟、磁帶、印刷油墨等領域。甲乙酮沸點適中,溶解性能好,揮發速度快,穩定、無毒,在酮類溶劑中的重要性僅次於丙酮。它還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過氧化物,是制備香料、抗氧化劑以及某些催化劑的中間體。
(三) 產品包裝及貯運
丙烯腈採用桶包裝、每桶150千克,附有產品質量證書,標明生產廠、日期、產品凈重、標准編號和阻聚劑名稱。丙烯腈可採用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
丙烯腈不得於日光下曝曬,隔絕火種,桶上有易燃、有毒危險等標志。
【產品簡介】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種重要的低沸點溶劑,揮發度適中,與多數烴類溶劑互溶,對高固含量和粘度無不良影響,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和乾燥特性,能與眾多溶劑形成共沸物,對各種纖維素衍生物、合成橡膠、油脂、高級脂紡酸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與羰基相鄰接的活潑氫,易於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在煉油、染料、塗料、粘合劑、醫葯、潤滑油脫蠟、印刷油墨、電子元件清洗等行業作為溶劑。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在制備催化劑、抗氧劑、聚氨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酯、酚醛樹脂、磁帶、酮類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異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過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羅蘭酮等)等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伍』 Alpha-甲基紫羅蘭酮的美國海關編碼是什麼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 歭pha-甲基紫羅蘭酮中文別名 �-(2,5,6,6-四甲基-2-環己烯-1-基)-3-丁烯-2-酮; 英文名稱 烢MA 2597 CAS號 �27-42-4 美國海關編碼(HS-code):2914295000 概述(Summary):2914295000. 環烷、環烯、環萜烯酮,不含其他含氧官能團. 普通關稅: 4.8%38/. 特別關稅: Free (A,AU,BH,CA,CL,CO,E,IL,J,JO,K,KR,MA,MX,OM,P,PA,PE,SG). 關稅 2: 45.0%.
『陸』 崔建國的科學研究論文
1.崔建國,樊平等,「馬來松香膠粘劑的制備」,廣西化工,1991,第2期,47
2.Cui Jianguo, Yu Lingchong,「Research on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Part I: Addition of Menthone Imines of Glycinates to Alkyl Acrylates under the Solid Base Conditions」, Synth. Commun., 1990, 20(18), 2887-2893 (SCI收錄)
3. Cui Jianguo, Yu Lingchong, 「 Research on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Part II: Addition of the Menthone Imine of Ethyl Glycinate to Ethyl Acrylate under PTC Condition 」, Synth. Commun., 1990, 20(18), 2895-2900 (SCI收錄)
4.崔建國,「一種甘氨酸乙酯亞胺合成新方法」,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第1期,
5.崔建國,「8-氯-P-1-孟稀的合成研究」,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第2期,18
6.崔建國,盧軍,黃初升,「含硫香料—硫代芳樟醇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6,8(1),10
7.盧軍,崔建國,樊平,「新型香料—一些單萜硫醇的合成與應用」,廣西化工,1996,25(2),12
8.陳希慧,劉紅星,崔建國,盧軍,「固體催化劑催化合成假紫羅蘭酮的研究」,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21(2),128
9.崔建國,新井則義,「CAN作用下脂肪族含氮化合物的游離基反應研究」,有機化學,1996,16(6),544
10. 崔建國,黃燕敏,雷平,「潛手性酮類的不對稱L-L相轉移催化還原反應研究」,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4(1),64
11.崔建國,盧軍,樊平等,「桂葉油水解制備天然苯甲醛的研究」,廣西化工,1997,26(3),1
12.崔建國,曾隴梅,「一種奎寧季氨鹽的簡易合成法」,化學試劑,1998,20(3),187
13.童葉翔,崔建國,曾隴梅等,「(3S,4S)-1-苄基-3,4-二羥基吡咯的合成表徵和電化學行為」, 中山大學學報, 1998, 37(2), 45
14.崔建國,朱汝葵,萬鋒鋒等,「一種蘑菇香氣香料-1-辛烯-3-醇的合成與應用研究」,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5(1),80
15.晏日安,蘇鏡娛,曾隴梅,崔建國,「一種制備正三十二烷的新方法」,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7(5),129
16. 崔建國,晏日安,曾隴梅等,「 2-(2-異丙基-1,3-二口惡戊烷-2-基)乙基三苯基碘化膦的合成」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 37 (6),109-111
17. 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 The Ozonization of Stigmast-4,22-dien-3,6-dione 」,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1998, (4 ),423 (SCI 收錄)
18. 崔建國,晏日安,曾隴梅等,「苯乙酮在靜態磁場促進下的相轉移催化不對稱還原」 ,化學研究與應用,1998, 10(6), 639
19.晏日安,蘇鏡娛,崔建國,「(s)-(+)-γ-苄氧基甲基-γ-丁內酯的合成研究」 ,精細化工,1998,15(6),52-53
20. 晏日安,崔建國,蘇鏡娛,「光學活性α,β-不飽和-γ-內酯的合成」 ,合成化學,1999, 7(1),24
21.晏日安,蘇鏡娛,曾隴梅,崔建國,「(±)-二氫獼猴桃內酯的合成研究」,中國醫葯工業雜志,1999, 30(8), 338-340
22.晏日安,蘇鏡娛,曾隴梅,崔建國,「(±)-二氫獼猴桃內酯的合成研究(Ⅱ)」,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8(4),126-128
23. 崔建國,何小玉,林翠梧,「固—液相轉移條件下潛手性酮的不對稱還原」,廣西科學,2000,7(1),38
24.崔建國,曾隴梅,蘇鏡娛,「多羥基甾醇的合成及抗腫瘤細胞活性構效關系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0,21(9),1399-1404 (SCI 收錄)
25. Zeng Longmei, Cui Jianguo, Su Jingyu, 「Synthesis of Hydroxylated Sterols(II): Synthesis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α-diol」,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2000, 16(3 ),271-272 (SCI 收錄)
26.崔建國,曾隴梅,陸偉剛等,「固-液相轉移Wittig反應在甾醇支鏈合成中的應用」,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 39 (2),46-50
27. Zeng Longmei, Cui Jianguo, Su Jingyu, 「Synthesis of 2 Cytotoxic Sterols from Soft Corals」,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9, Vol 218, Iss AUG, Part 2, pp 160-ORGN(SCI 收錄)
28.「吡蟲啉相關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殺蟲效能」,精細化工,2000,17(8),447
29.崔建國,黃燕敏,曾隴梅「Novel Oxidation of Homoallylic sterols with Pyridinium Dichromate 」, 廣西科學,2001,8(4),281
30.陳芬,林翠梧,崔建國,「沐浴海綿 Spongia zimocca aubspecles irregularia(Lendenfeld) 化學成分的研究」,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6(1),52
31.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Synthesis of Polyhydroxysterols (Ⅰ) : Synthesis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β-diol, a cytotoxic natural hydroxylated sterol 」,Steroids, 2001,66(1),33-38 ( SCI 收錄 )
32.崔建國、王春水、廖小華、馬建強、黃燕敏,「相轉移催化條件下從桂葉油制備天然苯甲醛的研究」,化學世界,2002,43(6),315
33.崔建國、曾隴梅、蘇鏡娛、何小玉,「24-亞甲基膽甾-4-烯-3β,6α-二醇的結構表徵」,有機化學,2002,22(7),515 ( SCI 收錄 )
34. 崔建國、林翠悟、曾隴梅、蘇鏡娛,「Synthesis of polyhydroxysterols (III):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24-methylenecholest-4-en-3β,6α-diol 」,Steroids, 2002,67(13-14),1015-1019 (SCI 收錄)
35. Cui Jianguo, Zeng Longmei, Su Jingyu, Lin Cuiwu, 「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Rections of Steroidal 4-en-3,6-dione 」, Chem. Res. Chinese Uni., 2002, 18(4), 400 ( SCI收錄 )
36.於法鋒,黃初升,崔建國,「KF-Al2O3試劑在Michael加成反應中的新應用」,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9(4),
37.韓莉妲、崔建國、黃初升,「海洋生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羥基甾醇及甾體皂甙」,有機化學,2003,23(3),305-311
38.崔建國、何小玉、黃燕敏、曾隴梅,「3-乙醯氧基膽甾-5-烯-19-羥基-24-酮的制備與表徵」,廣西科學,2003,10(1),36-38
39.崔建國,曾隴梅,蘇鏡娛,「多羰基甾酮的選擇性還原反應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3,24(4),639
40.何小玉,崔建國,黃初升,鍾振國,「蒲葵根中脂肪油的GC-MS聯用分析」,化工技術與開發,2003,32(2),31-32
41.於法鋒,劉紅星,黃初升,崔建國,「三種異戊烯氧基苯丙素天然產物的全合成」,有機化學(增刊),2003,
42.鍾益寧,覃紅雲,崔建國,黃初升,「左旋多巴息夫鹼的合成研究」,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0(2),8
43.崔建國,黃燕敏,何小玉,曾隴梅,「多羥基甾醇的合成(Ⅳ):20-亞甲基-4-孕烯-3β,6β-二醇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廣西科學,2004,11(1),43
44. 劉紅星,崔建國,黃初升,海洋生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羥基甾醇及甾體皂苷,有機化學23(3),305-311,2003。
45. 何小玉,崔建國,蒲葵根中脂肪油的GC-MS聯用分析,化工技術與開發,32(2),2003。
46. 黃初升,崔建國,三種異戊烯氧基苯丙素天然產物的全合成,有機化學 (增刊)8,2003。
47. 崔建國(2),黃初升,左旋多巴息夫鹼的合成研究,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003。
48. 崔建國,何小玉,黃燕敏,3-乙炔氧基膽甾-5-烯-19-羥基-24-酮的制備與表徵,廣西科學, 10(1)36,2003。
49. 崔建國(2),陳文納,手性相轉移催化不對稱烴基化反應,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03。
50. 崔建國等,多羰基甾酮的選擇性還原反應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4(4)639,2003。
51. 韓莉妲,崔建國,有機鋁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化工技術與開發,32(4),2003。
52. 黃燕敏,崔建國,鈦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化工技術與開發,32(5),2003。
53. 黃燕敏,崔建國,苯甲醯丙酮的選擇性還原研究,全國第二屆現代有機合成研討會論文集,2003.10。
54. 崔建國(1),多羥基甾醇的合成(Ⅳ):20-亞甲基-4-孕烯-3β,6β-二醇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廣西科學,2004,11(1),43
55. 崔建國(1),左旋多巴Schiff鹼的合成及其不對稱相轉移催化烷基化」,有機化學,2004,24(增刊),78,核心期刊。
56. 崔建國(2),醛的不對稱加成進展,化工技術與開發,2005,34(3):22。
57. 崔建國(2),海洋多羥基甾醇硫酸酯鈉鹽及其生理活性研究進展,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6.4(18):681-685。
58. 崔建國(2)海洋生物中的不同結構多羥基甾醇,《化學通報》2005,68(8),W088。
『柒』 黃乙酮用途用法
1、黃乙酮應該就是甲乙酮 產品用途 甲乙酮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溶劑,廣泛應用於塗料、煉油、染料、醫葯工業、潤滑油脫蠟、磁帶、印刷油墨等領域。甲乙酮沸點適中,溶解性能好,揮發速度快,穩定、無毒,在酮類溶劑中的重要性僅次於丙酮。它還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過氧化物,是制備香料、抗氧化劑以及某些催化劑的中間體。 產品包裝及貯運 丙烯腈採用桶包裝、每桶150千克,附有產品質量證書,標明生產廠、日期、產品凈重、標准編號和阻聚劑名稱。丙烯腈可採用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 丙烯腈不得於日光下曝曬,隔絕火種,桶上有易燃、有毒危險等標志。 【產品簡介】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種重要的低沸點溶劑,揮發度適中,與多數烴類溶劑互溶,對高固含量和粘度無不良影響,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和乾燥特性,能與眾多溶劑形成共沸物,對各種纖維素衍生物、合成橡膠、油脂、高級脂紡酸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與羰基相鄰接的活潑氫,易於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在煉油、染料、塗料、粘合劑、醫葯、潤滑油脫蠟、印刷油墨、電子元件清洗等行業作為溶劑。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在制備催化劑、抗氧劑、聚氨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酯、酚醛樹脂、磁帶、酮類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異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過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羅蘭酮等)等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捌』 黃體酮的作用與用途
黃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種重要的低沸點溶劑,揮發度適中,與多數烴類溶劑互溶,對高固含量和粘度無不良影響,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和乾燥特性,能與眾多溶劑形成共沸物,對各種纖維素衍生物、合成橡膠、油脂、高級脂紡酸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其本身含有羰基及與羰基相鄰接的活潑氫,易於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在煉油、染料、塗料、粘合劑、醫葯、潤滑油脫蠟、印刷油墨、電子元件清洗等行業作為溶劑。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在制備催化劑、抗氧劑、聚氨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酯、酚醛樹脂、磁帶、酮類衍生物(高分子酮、甲基異丙烯酮、β-二酮、酮基哌啶衍生物、過氧化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乙酮肟、丁二酮、甲基假紫羅蘭酮等)等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玖』 甲醇鈉和柴油會有什麼反應
固體甲醇鈉屬遇濕易燃固體,同時也屬鹼性腐蝕品,因此在儲存、搬運、使用過程中需嚴格按規定去操作。那麼,甲醇鈉反應呢?下面就讓佰佰安全網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甲醇鈉存放容易發生的吸潮反應,所以甲醇鈉-甲醇溶液中只存在雜質氫氧化鈉,不存在游離水。雜質氫氧化鈉參加醫葯合成反應時起副作用,它能分解反應物或生成物中的脂。
甲醇鈉和乙醇鈉是目前工業上常用的2種醇鈉,二者均用於縮合反應劑及酯化劑(如用於生產乙酸乙酯、乙醯丙酮、甲酸甲酯、丙二酸乙酯、巴比妥類葯物、氨基酸類葯物、甘油酸酯等的縮合及酯化);醫葯原料及反應劑(巴比土酸及其衍生物、磺胺劑類、維生素類、安替比林、氯喹、氨基酸類、阿的平、保泰松制劑等);染料(漢沙黃、甲基紫、酒石黃、甲苯胺等);香料(假紫羅蘭酮、仙客來醛、吲哚等);油脂改性、脂肪酸酯制備、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制備、農葯制備等方面。甲醇鈉用作油脂的酯交換反應催化劑,通過酯交換反應可改善油脂的物性,例如改進油脂保型性、延展性等。
如何判斷甲醇鈉是否變質
甲醇鈉是極強的鹼,變質是同水汽反應生成甲醇和氫氧化鈉,固體甲醇鈉想長時間保存用石蠟將乾燥器封掉,不要加硅膠等的乾燥劑,甲醇鈉的吸水能力比乾燥劑要強,可能會將乾燥劑中的水吸出。
判斷甲醇鈉是否變質檢測是否有甲醇就可以了,簡單的方法是用紅外光譜,看是否有羥基氫的吸收峰,其他化學方法也可。
『拾』 α-紫羅蘭酮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甲位紫羅蘭酮
英文名稱: α-ionone
含 量: 99%
化 學 式: C13H20O
分子量:192.30
CAS編號: 127-41-3
分子式:C13H20O
外 觀: 淡黃色至黃色液體
比重:(20℃/20℃)0.940-0.947 沸點:237℃ 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