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拱棚
A. 怎樣種好紫羅蘭
紫羅蘭養殖方法:
1、光照
紫羅蘭是一種喜陰的植物,所以說不能將紫羅蘭長時間放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進行光照,光照過強,又會灼傷紫羅蘭的葉片,導致葉片發黃,使植株受損。但如果過於蔭蔽,會導致紫羅蘭開花過少。
所以應當對紫羅蘭進行合適的光照。比如說在早上和傍晚太陽光照不強烈的時候將紫羅蘭置於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在中午太陽光照強烈的時候將紫羅蘭置於陰涼處。
2、溫度
紫羅蘭適宜生長在18--24攝氏度的環境中,當氣溫超過27攝氏度時,過高的溫度會使紫羅蘭缺少水分從而導致生長發育不良;但秋冬季,氣溫低於12攝氏度,若不將紫羅蘭移回到室內養殖,低溫會將其凍傷,所以要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給予紫羅蘭適宜生長的溫度。
3、水分
給紫羅蘭澆水時要澆透,澆完水後將紫羅蘭放置於陰涼的暗處,3~4天後,再放於通風情況良好的向陽處。但要注意澆水也不能過多,否則容易造成紫羅蘭爛根的情況。
4、施肥
在紫羅蘭的生長發育期間,肥料的供應是非常有必要的,應該7~10天施一次稀薄的復合肥或者腐熟液肥促進紫羅蘭生長。在出現花蕾之後,應當多施磷鉀肥,可使紫羅蘭開出的花朵更加嬌艷。
B. 紫羅蘭的養護方法 紫羅蘭怎麼養
紫羅蘭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花卉,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花期4~5月。
紫羅蘭性喜陽光充足、溫暖版和冷涼環境,能耐短時間的-5℃低溫,在夏季高溫季節生長不良。紫權羅蘭要求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和土層深的土壤。
用種子繁殖,北方一般1~2月在溫室播種,經2周出苗,因紫羅蘭的根系屬直根性,所以要在小苗時帶土坨移植,苗大真葉放開後則容易傷根,影響成活。此外,紫羅蘭播種和栽植均不宜密,苗期過密則易患猝倒病,除銷毀病株和土壤消毒外,種子播種前可用40%甲醛400倍液浸種25分鍾或50℃溫水浸種10分鍾進行種子消毒。
紫羅蘭常用於布置花壇,是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之一,也可盆栽,或作切花栽培。
C. 怎樣種好紫羅蘭
播種及育苗:種子發芽出土最適溫度約16-20℃,一般採用撒播,播種床土要過細篩,育苗基質需松軟,透氣性好,用噴壺澆透底水,然後播干種子,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5克左右,上面覆細土0.5厘米。如用育苗盤播種。苗盤放在遮蔭防雨處,如果床土保水性較差,在覆土後上面蓋地膜或玻璃。播干種子約4-6天出苗。出苗後應逐漸撤去遮蔭物,使其見光。子苗期要防暴雨。紫羅蘭根系再生能力差,有條件的用容器育成苗,並要早移植。每個容入1-2株苗,容器直徑8-10厘米。隨著天氣變冷,溫室或拱棚應適當加強保溫,以利秧苗的生長。床土經常保持濕潤。應將秧苗放在溫室南側,以利獲得較強光照和較大溫差,可防止徒長。當有8-10片葉時定植,直徑26.7厘米的盆栽植2-3株;秧苗能忍耐-5℃低溫,忌高溫炎熱,生長最適氣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喜光,但也稍耐半陰不耐乾旱。喜肥沃疏鬆床土,床土適宜Ph5.5-7.5。幼苗6-8枚真葉時,控制澆水,會出現兩種不同顏色的葉片,拔除葉片發黃幼苗,只保留葉色深綠的植株定植。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當白天氣溫20-25℃,夜間不低於5℃的情況下,秋天播種到開花約需120-150天。在北方寒地於8月份播種,其他地區於9月份播種,這樣可在春節前後開花。為布置春季花壇,北方寒地應在12月至1月播種,這樣可減少育苗天數,降低育苗成本。作切花用的接定植於保護地栽培床內;溫暖地區秋播用於春季花壇的移入冷床越冬。高生種在苗期摘心,且播種時間應排開,如7月上旬播種,可在10月中旬始花,越夏的應選適宜品種,合適的品種有風之舞、雪之舞、春之舞、黃之舞等。冬紫羅蘭當有8片真葉時,在5-15℃低溫下約20天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後,在5-10℃低溫下,日照增長能加快花蕾的發育,但在7小時的短日照下有的品種仍能正常開花。其次為提高重瓣花的比例,在移苗前可進行初步選擇。重瓣花的子苗子葉呈寬闊的橢圓形,鋸齒較多,單瓣花的子苗葉呈短橢圓形,鋸齒較少。或當子葉展開時,將苗盤移置於4-8℃的環境中,約經8天後,葉色呈淡綠者為開重瓣花苗,深綠者為開單瓣花苗。重瓣花種子壽命比單瓣長,用貯藏2年以上的種子播種,有增加重瓣植株的趨勢。
通常情況下紫羅蘭在2至5月播種,發芽適溫20至26℃,發芽需光,在發芽室中4至9天即可發芽。生長適溫為18℃左右,育苗期為7至8周,上盆後8至11周開花。生長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強光下應注意遮蔭,強光集中照射將使某些品種枯萎。
一、種苗生產中各個生長期的技術要求:第一階段:從播種到胚根長出(要4至9天)播種後無需覆蓋,適宜基質溫度20至26℃,pH值5.0至5.5,EC值小於0.75,發芽期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但絕不能飽和。
第二階段:到第一片真葉出現(需11至16天)基質溫度保持在18至24℃,濕度中等。但為了使種子發芽良好,澆水前需讓基質輕微乾燥。基質pH值5.2至5.6,EC值小於1.0。光照應充足,但避免夏季強光直射。當子葉完全展開後,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全苗後用廣譜性殺菌劑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噴霧,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階段:到成苗(需21至28天)最適基質溫度16至24℃,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0%,光照充足。澆水前使基質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這樣有利於根系生長。基質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於1.5。本階段交替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線蟲和地種蠅等植物根部蟲害,可用克線膦、氧化樂果等農葯灌根。
第四階段:煉苗(需7天)基質溫度控制在14至20℃,空氣相對濕度小於70%,澆水前使基質充分干透。基質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於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況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
二、波斯紫羅蘭成品花栽培技術要點:土壤:波斯紫羅蘭適宜種植在腐殖質含量45至65%的輕質泥炭土中,土壤需輕微肥沃,結構疏鬆,不良的空氣條件易導致根部問題。土壤pH值為5.0至6.5,EC值1.5至2.0,pH值過高會導致營養元素缺乏症的出現。
水分:生長期應經常保持植株有規律地濕潤,但避免澆水過多,否則易導致根部病害。澆水最好從下面滲入,這樣可保持基質表面較長一段時間乾燥,可有效減少地種蠅和黑蠅等蟲害的威脅。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鉀或硝酸鈣,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
光照:波斯紫羅蘭開花需一定數量的光照,並十分耐光照,但光強超過75000lux時需遮蔭,否則植株生長不良。
生長調節:大約在上盆後3周開始使用生長調節劑,可用B9、ALan、A-Rest等,處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種而異,但必須重復使用。
D. 紫羅蘭的種植方法
紫羅蘭原產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至於紫羅蘭在栽培 種植 上有哪些 方法 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紫羅蘭的種植要點,希望你會喜歡!
紫羅蘭的種植方法
播種及育苗:
種子發芽出土最適溫度約16~20℃,一般採用撒播,播種床土要過細篩,育苗基質需松軟,透氣性好,用噴壺澆透底水,然後播干種子,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5克左右,上面覆細土0.5cm。如用育苗盤播種。苗盤放在遮蔭防雨處,如果床土保水性較差,在覆土後上面蓋地膜或玻璃。播干種子約4~6天出苗。出苗後應逐漸撤去遮蔭物,使其見光。子苗期要防暴雨。紫羅蘭根系再生能力差,有條件的用容器育成苗,並要早移植。每個容入1~2株苗,容器直徑8~10cm。隨著天氣變冷,溫室或拱棚應適當加強保溫,以利秧苗的生長。床土經常保持濕潤。應將秧苗放在溫室南側,以利獲得較強光照和較大溫差,可防止徒長。當有8~10片葉時定植,直徑26.7cm的盆栽植2~3株;秧苗能忍耐-5℃低溫,忌高溫炎熱,生長最適氣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喜光,但也稍耐半陰不耐乾旱。喜肥沃疏鬆床土,床土適宜Ph5.5~7.5。幼苗6~8枚真葉時,控制澆水,會出現兩種不同顏色的葉片,拔除葉片發黃幼苗,只保留葉色深綠的植株定植。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當白天氣溫20~25℃,夜間不低於5℃的情況下,秋天播種到開花約需120~150天。在北方寒地於8月份播種,其他地區於9月份播種,這樣可在 春節 前後開花。為布置春季花壇,北方寒地應在12月~翌年1月播種,這樣可減少育苗天數,降低育苗成本。作切花用的接定植於保護地栽培床內;溫暖地區秋播用於春季花壇的移入冷床越冬。高生種在苗期摘心,且播種時間應排開,如7月上旬播種,可在10月中旬始花,越夏的應選適宜品種,合適的品種有風之舞、雪之舞、春之舞、黃之舞等。冬紫羅蘭當有8片真葉時,在5~15℃低溫下約20天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後,在5~10℃低溫下,日照增長能加快花蕾的發育,但在7小時的短日照下有的品種仍能正常開花。其次為提高重瓣花的比例,在移苗前可進行初步選擇。重瓣花的子苗子葉呈寬闊的橢圓形,鋸齒較多,單瓣花的子苗葉呈短橢圓形,鋸齒較少。或當子葉展開時,將苗盤移置於4~8℃的環境中,約經8天後,葉色呈淡綠者為開重瓣花苗,深綠者為開單瓣花苗。重瓣花種子壽命比單瓣長,用貯藏2年以上的種子播種,有增加重瓣植株的趨勢。通常情況下紫羅蘭在2~5月播種,發芽適溫20~26℃,發芽需光,在發芽室中4~9天即可發芽。生長適溫為18℃左右,育苗期為7~8周,上盆後8~11周開花。生長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強光下應注意遮蔭,強光集中照射將使某些品種枯萎。
種苗生產中各個生長期的技術要求:
第一階段:從播種到胚根長出(要4~9天)播種後無需覆蓋,適宜基質溫度20~26℃,pH值5.0~5.5,EC值小於0.75,發芽期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但絕不能飽和。
第二階段:到第一片真葉出現(需11至16天)基質溫度保持在18~24℃,濕度中等。但為了使種子發芽良好,澆水前需讓基質輕微乾燥。基質pH值5.2~5.6,EC值小於1.0。光照應充足,但避免夏季強光直射。當子葉完全展開後,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全苗後用廣譜性殺菌劑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噴霧,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階段:到成苗(需21~28天)最適基質溫度16~24℃,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0%,光照充足。澆水前使基質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這樣有利於根系生長。基質pH值保持在5.2~5.8,EC值小於1.5。本階段交替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線蟲和地種蠅等植物根部蟲害,可用克線膦、氧化樂果等農葯灌根。
第四階段:煉苗(需7天)基質溫度控制在14~20℃,空氣相對濕度小於70%,澆水前使基質充分干透。基質pH值保持在5.2~5.6,EC值小於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況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
二、波斯紫羅蘭成品花栽培技術要點:土壤:波斯紫羅蘭適宜種植在腐殖質含量45~65%的輕質泥炭土中,土壤需輕微肥沃,結構疏鬆,不良的空氣條件易導致根部問題。土壤pH值為5.0~6.5,EC值1.5~2.0,pH值過高會導致營養元素缺乏症的出現。
水分:生長期應經常保持植株有規律地濕潤,但避免澆水過多,否則易導致根部病害。澆水最好從下面滲入,這樣可保持基質表面較長一段時間乾燥,可有效減少地種蠅和黑蠅等蟲害的威脅。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鉀或硝酸鈣,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
光照:波斯紫羅蘭開花需一定數量的光照,並十分耐光照,但光強超過75000lux時需遮蔭,否則植株生長不良。
生長調節:大約在上盆後3周開始使用生長調節劑,可用B9、ALan、A-Rest等,處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種而異,但必須重復使用。
病蟲害:易發生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根腐病,灰霉病則用5%朴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防治。蟲害有蚜蟲、薊馬、潛葉蠅等,分別用10%一遍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紫羅蘭種植的田間管理
紫羅蘭栽培播種後經過30~40天,在真葉6~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蘭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因為要保持低於15℃的溫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內栽培到10月下旬時,要把換氣窗、出入口全部打開,以便降溫,確保花芽分化。
通常無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20天後,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後,留上部3~4枝,其餘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40厘米高時,要張網。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重瓣植株的觀賞價值比單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現了如何選擇重瓣植株的問題。通常是從選擇采種母株及幼苗兩方面來解決的。由於重瓣種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結種子,故只能從單瓣植株上採取種子。而單瓣植株有兩類,一類是後代完全呈單瓣的(稱純單瓣植株),另一類是後代中可分離50%~80%呈重瓣的。
一般來說,純單瓣植株生長旺盛,體態端直,葉色鮮綠,葉端呈卵形突尖狀,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長角果直而寬,呈斜上著生狀,其頂端有角狀突起;含重瓣遺傳性的單瓣植株生長不旺盛,株態彎曲,葉色暗綠,葉端圓形並呈弓狀下垂,長角果彎曲,果頂無角狀突起,果與花枝平生著生。采種時應選擇後者,在所採的種子中又應選擇種粒較小、外觀上似發育不健全的種子進行播種。 除一年生品種外,均需以低溫處理以通過春化階段而開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
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
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3月播6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8月開花。因此通常要有100~150天的生長期。
紫羅蘭種植的病蟲防治
紫羅蘭常遭到病蟲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羅蘭枯萎病、紫羅蘭黃萎病、紫羅蘭白銹病及紫羅蘭花葉病。
霜霉病
紫羅蘭霜霉病在上海中山公園發現,它引起葉片萎蒲下垂甚至整株枯死。
發病葉片表面產生談綠色斑點,後變成黃盜,無明顯邊緣,受葉脈限制而成角員。在相應的葉片背面,長有白色的霜留層。嫩梢和花各部也可受到侵染,造成植株矮化或畸形。病茵以卵抱子在土壤中及病株殘余組織內越冬。翌春開始萌發,進行初次侵染。播種過密、排水不良容易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避免裁桓過久及時清除病株。上海農葯廣試制的新型殺菌劑亞磅酸乙a3,濃度為每升水中加葯2—3克。
枯萎病
此病由尖鐮孢菌所引起。主要症狀是植株變矮、萎蔫。幼株的葉片上產生明顯的脈紋、在較大的植株上引起葉片下垂等症狀。
防治方法
可用50~55℃溫水進行10分鍾溫燙浸種,這樣可以殺死種子攜帶的病菌;種植紫羅蘭用的土壤應消毒後再利用,葯劑可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如發現有嚴重感染的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以防傳染給其他健康植株。
黃萎病
此病症狀為植株下部葉片變黃、萎蔫。病株嚴重矮化,維束管理組織迅速變色。防治辦法同紫羅蘭枯萎病。 紫羅蘭白銹病 此病是由白銹病所引起,紫羅蘭植株受侵染後,病害部變為黃色,後期變為褐色。在葉片的表皮下產生鏈狀的無色孢子。
防治方法
該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嚴重,紫羅蘭如與 其它 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會互相傳染,故應鏟除十字花科的雜草,並與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離;紫羅蘭植株發生病害前應噴波美3~4度的石硫合劑預防,生長季節根據發病情況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防治。
花葉病
此病是芫菁花葉病毒,又稱甘藍病毒1號所引起。通過以桃蚜和菜蚜為主的40~50種蚜蟲傳毒,也可通過汁液傳播。該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應與這些植物隔離。
防治方法
與其他毒源植物隔離;應及時消滅蚜蟲,葯劑可用植物性殺蟲劑1.2%煙參鹼2000~4000倍液或內吸葯劑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
疫病
紫羅蘭葉片發病呈圓形大病斑,潮濕時軟腐,乾燥時呈青白色,易晚裂。莖部發病呈水漬狀、暗綠色,病部一般縊縮,但維管束不變色,患部以上部分葉片萎蔫。如植株有幾處莖部發病,全株很快萎蔫乾枯。幼苗感病,生長點常呈暗綠色,水漬狀,軟腐後枯死呈干尖狀。
防治方法
除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栽培管理外,該病用葯強調及時,發現中心病株立即用葯。
葉斑病
是由連作密植、通風不良、濕度過高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
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實行輪作;沿土壤表面澆灌,避免在植株上噴水;噴灑 1%的波爾多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
猝倒病
主要通過土壤和肥料傳播,濕度過大,土溫過高,播種過密,幼苗生長瘦弱等情況下易發生。
防治方法
及時拔除病株;對土壤進行消毒;幼苗出土前期,適當控制澆水;發病初期用50%的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腐爛病
主要是由於濕度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而造成。
防治方法
適當控制水分,透光通風。
蟲害
主要是蚜蟲,積聚在葉、嫩芽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內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現黃斑或黑斑,受害葉片皺縮、脫落,花蕾萎縮或畸形生長,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蚜蟲能分泌蜜露,導致細菌生長,誘發煤煙病等病害。
防治方法
通過清除附近雜草來消除;噴施40%樂果或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等。
看了“紫羅蘭的種植方法”的人還看:
1. 紫羅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2. 紫羅蘭的養殖方法和其注意事項
3. 紫羅蘭花的養殖方法
4. 盆栽紫羅蘭怎麼養
E. 紫羅蘭怎樣種植才能成活
紫羅蘭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花卉,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花期4~5月。
紫羅蘭性喜陽光版充足、溫暖和冷涼權環境,能耐短時間的-5℃低溫,在夏季高溫季節生長不良。紫羅蘭要求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和土層深的土壤。
用種子繁殖,北方一般1~2月在溫室播種,經2周出苗,因紫羅蘭的根系屬直根性,所以要在小苗時帶土坨移植,苗大真葉放開後則容易傷根,影響成活。此外,紫羅蘭播種和栽植均不宜密,苗期過密則易患猝倒病,除銷毀病株和土壤消毒外,種子播種前可用40%甲醛400倍液浸種25分鍾或50℃溫水浸種10分鍾進行種子消毒。
紫羅蘭常用於布置花壇,是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之一,也可盆栽,或作切花栽培。
F. 紫羅蘭怎麼養盆栽紫羅蘭的養殖方法苗木栽培養.txt
播種育苗
種發芽土適溫度約16~20℃般採用撒播播種床土要細篩育苗基質需松軟透氣性用噴壺澆透底水播干種每平米苗床播種量5克左右面覆細土0.5cm用育苗盤播種苗盤放遮蔭防雨處床土保水性較差覆土面蓋膜或玻璃播干種約4~6苗苗應逐漸撤遮蔭物使其見光苗期要防暴雨紫羅蘭根系再能力差條件用容器育苗並要早移植每容入1~2株苗容器直徑8~10cm隨著氣變冷溫室或拱棚應適加強保溫利秧苗床土經保持濕潤應秧苗放溫室南側利獲較強光照較溫差防止徒8~10片葉定植直徑26.7cm盆栽植2~3株;秧苗能忍耐-5℃低溫忌高溫炎熱適氣溫白15~18℃夜間10℃左右喜光稍耐半陰耐乾旱喜肥沃疏鬆床土床土適宜Ph5.5~7.5幼苗6~8枚真葉控制澆水現兩種同顏色葉片拔除葉片發黃幼苗保留葉色深綠植株定植要求性或微酸性壤土
白氣溫20~25℃夜間低於5℃情況秋播種花約需120~150北寒於8月份播種其區於9月份播種春節前花布置春季花壇北寒應12月~翌1月播種減少育苗數降低育苗本作切花用接定植於保護栽培床內;溫暖區秋播用於春季花壇移入冷床越冬高種苗期摘且播種間應排7月旬播種10月旬始花越夏應選適宜品種合適品種風舞、雪舞、春舞、黃舞等冬紫羅蘭8片真葉5~15℃低溫約20花芽化花芽化5~10℃低溫照增能加快花蕾發育7短照品種仍能花其提高重瓣花比例移苗前進行初步選擇重瓣花苗葉呈寬闊橢圓形鋸齒較單瓣花苗葉呈短橢圓形鋸齒較少或葉展苗盤移置於4~8℃環境約經8葉色呈淡綠者重瓣花苗深綠者單瓣花苗重瓣花種壽命比單瓣用貯藏2種播種增加重瓣植株趨勢通情況紫羅蘭2~5月播種發芽適溫20~26℃發芽需光發芽室4~9即發芽適溫18℃左右育苗期7~8周盆8~11周花期十耐光照;夏季強光應注意遮蔭強光集照射使某些品種枯萎
采種應選擇良母株紫羅蘭留種植株要遠離其十字花科種類防止種間雜交[6]
育種程
播種胚根(要4~9)
播種需覆蓋適宜基質溫度20~26℃pH值5.0~5.5EC值於0.75發芽期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絕能飽
第片真葉現(需11至16)
基質溫度保持18~24℃濕度等使種發芽良澆水前需讓基質輕微乾燥基質pH值5.2~5.6EC值於1.0光照應充足避免夏季強光直射葉完全展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全苗用廣譜性殺菌劑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噴霧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苗(需21~28)
適基質溫度16~24℃空氣相濕度超80%光照充足澆水前使基質干透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利於根系基質pH值保持5.2~5.8EC值於1.5本階段交替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施肥與澆清水交替進行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線蟲種蠅等植物根部蟲害用克線膦、氧化樂等農葯灌根
煉苗(需7)
基質溫度控制14~20℃空氣相濕度於70%澆水前使基質充干透基質pH值保持5.2~5.6EC值於0.75植株缺肥情況每周施用含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
管理養護
紫羅蘭栽培播種經30~40真葉6~7片定植栽植間距枝性系12cm×12cm枝性系18cm×18cm加溫栽培比加溫栽培稍許擴注意紫羅半直根系要挖斷根苗應帶根土栽植要保持低於15℃溫度20花芽能化室內栽培10月旬要換氣窗、入口全部打便降溫確保花芽化通需摘枝性系定植15~20真葉增加10片且旺盛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留部3~4枝其餘及早摘除10月旬植株30~40cm高要張網值注意由於重瓣植株觀賞價值比單瓣植株高所栽培現何選擇重瓣植株問題通選擇采種母株及幼苗兩面解決由於重瓣種雌雄蕊均完全瓣化能結種故能單瓣植株採取種單瓣植株兩類類代完全呈單瓣(稱純單瓣植株)另類代離50%~80%呈重瓣般說純單瓣植株旺盛體態端直葉色鮮綠葉端呈卵形突尖狀略略垂或平直垂角直寬呈斜著狀其頂端角狀突起;含重瓣遺傳性單瓣植株旺盛株態彎曲葉色暗綠葉端圓形並呈弓狀垂角彎曲頂角狀突起與花枝平著采種應選擇者所采種應選擇種粒較、外觀似發育健全種進行播種 除品種外均需低溫處理通春化階段花露作二栽培 適溫白15~18℃夜間10℃左右花芽化需5~8℃低溫周期8片真葉幼苗遇3周間5~15℃低溫花芽化自條件數10月旬化花芽早產10月旬要培育具8片真葉幼苗花芽化照條件保持5℃花芽形快能提早2周花紫羅蘭花期通利用品種、播種期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品種夏季涼爽區四季都播種1月播5月花2~3月播6月花4月播7月花5月旬播8月花類推通要100~150期[7]
單瓣花幼苗葉呈橢圓形真葉鋸齒較苗色較深通花約90種熟、莢變黃即採收每株約採收角201100~2000粒種采種貯藏乾燥、冷涼、透氣處
病蟲防治
紫羅蘭遭病蟲危害其主要病害紫羅蘭枯萎病、紫羅蘭黃萎病、紫羅蘭白銹病及紫羅蘭花葉病
霜霉病
紫羅蘭霜霉病海山公園發現引起葉片萎蒲垂甚至整株枯死
(1)症狀
發病葉片表面產談綠色斑點變黃盜明顯邊緣受葉脈限制角員相應葉片背面白色霜留層嫩梢花各部受侵染造植株矮化或畸形
(2)發特點
病茵卵抱土壤及病株殘余組織內越冬翌春始萌發進行初侵染播種密、排水良容易發病嚴重
(3)防治
避免裁桓久及清除病株海農葯廣試制新型殺菌劑亞磅酸乙a3濃度每升水加葯2—3克
枯萎病
病由尖鐮孢菌所引起主要症狀植株變矮、萎蔫幼株葉片產明顯脈紋、較植株引起葉片垂等症狀
防治措施:
①用50~55℃溫水進行10鍾溫燙浸種殺死種攜帶病菌;
②葯劑消毒種植紫羅蘭用土壤應消毒再利用葯劑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
③發現嚴重染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防傳染給其健康植株
黃萎病
病症狀植株部葉片變黃、萎蔫病株嚴重矮化維束管理組織迅速變色防治辦同紫羅蘭枯萎病 紫羅蘭白銹病 病由白銹病所引起紫羅蘭植株受侵染病害部變黃色期變褐色葉片表皮產鏈狀色孢
防治措施:
①該病其十字花科植物危害嚴重紫羅蘭與其十字花科植物放置起互相傳染故應鏟除十字花科雜草並與其十字花科植株隔離;
②紫羅蘭植株發病害前應噴波美3~4度石硫合劑預防季節根據發病情況噴65%代森鋅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防治
花葉病
病芫菁花葉病毒稱甘藍病毒1號所引起通桃蚜菜蚜主40~50種蚜蟲傳毒通汁液傳播該病毒危害十字花科植物其非十字花科植物故應與些植物隔離
防治措施:
①與其毒源植物隔離;
②應及消滅蚜蟲葯劑用植物性殺蟲劑1.2%煙參鹼2000~4000倍液或內吸葯劑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
疫病
紫羅蘭葉片發病呈圓形病斑潮濕軟腐乾燥呈青白色易晚裂莖部發病呈水漬狀、暗綠色病部般縊縮維管束變色患部部葉片萎蔫植株幾處莖部發病全株快萎蔫乾枯幼苗病點呈暗綠色水漬狀軟腐枯死呈干尖狀[8]
防治:除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栽培管理外該病用葯強調及發現病株立即用葯[8]
葉斑病
由連作密植、通風良、濕度高等原引起
防治:
①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
②選用抗病品種適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③實行輪作;
④沿土壤表面澆灌避免植株噴水;
⑤噴灑 1%波爾液或25%菌靈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
猝倒病
主要通土壤肥料傳播濕度土溫高播種密幼苗瘦弱等情況易發[8]
防治:
①及拔除病株;
②土壤進行消毒;
③幼苗土前期適控制澆水;
④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8
腐爛病
主要由於濕度光照足通風良造
防治:適控制水透光通風
根結線蟲病
主要通灌溉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帶病土壤殘株侵染主要源
防治:
①進行土壤消毒;
②進行葯劑處理
蟲害
主要蚜蟲積聚葉、嫩芽及花蕾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內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現黃斑或黑斑受害葉片皺縮、脫落花蕾萎縮或畸形嚴重使植株死亡蚜蟲能泌蜜露導致細菌誘發煤煙病等病害
防治:
①通清除附近雜草消除;
②噴施40%樂或氧化樂1000~1500倍液或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等
G. 如何養殖紫羅蘭花 紫羅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如何養殖紫羅蘭花?近來有很多朋友問起紫羅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因此,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紫羅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紫羅蘭的養殖方法 紫羅蘭栽植不可過密,否則會因通風不良引起病蟲害。適宜用土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盆土可用腐殖土2份、園土2份、河沙1份混合。生長季節每隔10天施肥1次。氮肥不宜過多,應施磷肥、鉀肥。花期和冬季停止施肥。一般見土表面乾燥發白應該立即澆水,見濕見干。 紫羅蘭冬季喜溫暖氣候,宜移入室內,耐短暫的-5℃低溫,繁殖以播種為主。在我國中部地區,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為母本。重瓣花觀賞價值雖高,但因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如從盆栽母本中采種,其第二代重瓣率較多,可約佔50%以上。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層薄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陰,15天左右即可出苗。 盆栽紫羅蘭的的注意事項 (1)花盆大小要適當。由於非洲紫羅蘭植株矮小,根系分布不廣,應根據植株大小,選用與之相稱的花盆。 (2)選好培養土。非洲紫羅蘭要求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盆栽時,可選用由6份腐葉土、4份沙土混勻配成的培養土,或者用腐葉土、泥炭土、沙土各1/3配成的培養土。 (3)光照要適宜。非洲紫羅蘭喜半陰。若養護地點過於蔭蔽,就會出現開花少而色淡或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若光照太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呈現枯焦現象。 (4)溫度要適合。非洲紫羅蘭生長適溫為18℃~24℃,氣溫超過27℃時則生長不良,因此炎夏季節必須採取降溫措施。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2℃。 (5)澆水要適量。澆水不能太多,否則容易造成爛根。同時要注意不要濺到葉片上,不然容易引起葉片腐爛。 (6)施肥宜淡薄。生長發育期間,約7~10天施一次稀薄的腐熟液肥或復合化肥。施氮肥不能太多,否則葉片長得很繁茂而開花很少。所以,氮、磷、鉀的比例以1:1:1為好。在出現花蕾後適當多施些磷鉀肥,則花大色艷。 紫羅蘭的繁殖方法 繁殖紫羅蘭均採用播種方法。紫羅蘭有單瓣品種和重瓣品種。 單瓣品種只開單瓣花,通常觀賞價值較低。 紫羅蘭種子繁殖的重瓣品種後代中既有重瓣植株,也有單瓣植株。因重瓣植株的雌雄蕊均退化,不能結實,重瓣品種的留種必須在單瓣植株上采種。所結的種子,播種後開單瓣花及重瓣花的植株一般約各佔一半,優良重瓣品種播種後可以有80%左右的植株開重瓣花。此比例也因栽培的優劣而增減。重瓣株與單瓣株的種子及幼苗都有一定的區別:重瓣品種的種子顆粒較小,子葉呈長橢圓形,當真葉7片-8片時,葉緣鋸齒多;而單瓣品種的種子個體較大、飽滿,子葉呈短橢圓形,真葉葉緣的鋸齒較少。 通常栽培的多為二年生品種,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北方地區過晚播種,植株矮小,抗寒性差,且翌春往往開花不良。 一年生種在夏季涼爽地區,四季都可播種,利用冷床、溫床及溫室栽培,四季有花。但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因夏季炎熱而宜作二年生栽培。高大品種可在花後剪去花枝,施以追肥,可以再發新枝,至6—7月間開第二次花。 播種可以盆播,也可以播在苗畦里。盆土和畦土應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播前要整地(畦),灌水將畦(盆)土浸透,再將種子撒播於畦內。播種不宜過密,否則小苗容易患猝倒病。播種後立即覆蓋細土,覆土厚度以種子直徑的1.5~2倍為好。播後要保持土壤濕潤,苗畦(苗盆)需遮蔭,將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播後10天左右出苗,出苗後立即揭除遮蔭物,早播的出苗後在10-15天內逐步揭除遮蔭物。 紫羅蘭為直根性植物,須根不發達,根的再生能力較差,不耐移栽,宜適當早分苗,且分苗時須多帶土,不可散坨,切忌傷根,一旦傷根則不易恢復。在幼苗展出2-3片真葉時用10×8cm營養缽分苗。待植株長至7-10厘米高時(約十一月中旬)上盆後在大棚內培育。 如用於花壇地栽,適當晚播,苗在大棚或露地小拱棚中越冬,翌年早春移至露地定植,株行距為15~20厘米,清明至「五一」節開花。春季定植花壇後,應注意中耕保墒,控制灌水,促使株叢低矮緊密。 紫羅蘭的栽培管理 1、土壤 培養土可用堆肥土加1/3腐熟木屑、1千克/立方米的45%高濃復合肥混合配製。 2、肥料 苗期施肥2-3次,以氮肥為主。在上盆後的生長盛期,還應追肥2~3次。為了避免植株徒長,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在開花前追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會使紫羅蘭花大色艷。地栽留種的,每平方米可施入5~7千克腐熟的堆肥和20~30克的45%高濃復合肥。 3、澆水 掌握見干見濕、盆花略偏濕、地栽留種略偏乾的澆水原則。對處於生長期的紫羅蘭,盆栽的則應每1-2天澆一次水。地栽留種的可以每5-7天澆一次透水, 4、植株調整 要養成大株或對高性品種,必須打頭,上盆前留4-5葉摘心。矮性品種以小盆花或組合盆栽形式出售的,不能摘心。 5、花期控制 紫羅蘭為中日性植物,只要溫度適宜,不論日照長短,均能正常開花。因此可以用改變播種期的方法來控制它的花期。如在溫室內2月播種,5月開花;4月播種,7月開花;5月下旬播種,8月開花。 在白天溫度為20℃左右,夜間溫度不低於4-5℃的條件下,紫羅蘭從播種到開花一般需要120~140天。矮性重瓣品種不摘心的90-95天開花。8、9月播種的紫羅蘭,冬季在溫室、大棚中培養,11~2月開花;要元旦開花,摘心的8月20日播種,不摘心的9月10日播種。 6、病蟲防治 紫羅蘭易患病毒病,其症狀是葉面皺縮,葉色深淺不勻,花朵扭曲,深色花的花色變淺變白。若發現此種植株,應即拔除。灰霉病、菌核病分別用速克靈、百菌清、菌核凈防治。
H. 紫羅蘭的葉插法繁殖究竟是只把葉柄插進沙,還是葉子還是全部
只把葉柄的2/3插進沙子即可,注意;空氣不能乾燥,葉面不能有水滴,禁止陽光直射,有散射光即可,不要讓沙子太干,保持有水不滴就行了。
I. 怎樣栽培和管理紫羅蘭
1.育苗
紫羅蘭多用種子抄繁襲殖。15~20℃的條件下1周後出苗。紫羅蘭苗床播種量每平方米3~5克,出苗率75%左右。穴盤播可採用128目穴盤。2~3片真葉時進行移植。大棚或溫室做畦按8厘米*8厘米移苗,最好移入塑料缽中。
隨著天氣變冷,大棚和溫室要控制秧苗生長適宜的溫度,大棚可採取多層覆蓋進行保溫。
2.定植
紫羅蘭秧苗8~10片葉時定植於花盆中。作為切花栽培的,直接定植於陽畦或小拱棚中。准備在露地花壇定植的,最先定植花盆中,待露地氣候條件適宜時脫盆定植,株行距30~40厘米。
紫羅蘭的重瓣品系結實的種子,下一代發生遺傳性變異。為保持整齊一致,可在苗期觀察,葉片呈淡綠色的開單瓣花。3~4片葉時葉緣有鋸齒者開重瓣花,葉緣平滑的開單瓣花的。
紫羅蘭比較耐寒,有的地區在陽畦越冬,生長較快,不待春暖,可提前開花。為了控制花期,多採用囤苗假植的辦法抑制生長。紫羅蘭花後可保留各枝條基部4~5片葉進行重剪,並施追肥,促生新枝,至7月間可再度開花,霜降前老枝頂部剪去,保留分枝基部3~4厘米囤入陽畦越冬,翌年春天再定植於花壇。
J. 我買了那種10塊錢一盆的星座守護花紫羅蘭,把花種種下去後兩天就有發芽的了,陸續發芽二十多棵,可是一...
這是由於你播種後到現在澆水一直太勤快,應該是出苗過半時開始控制澆水,內不要保持濕潤容了,要在表土見干後再澆水。
另外,需要充足的自然陽光,不要隔著玻璃,更不可無陽光!
你的紫羅蘭小苗出現徒長現象,就是因為澆水太勤、陽光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