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茉莉花楊柳青
『壹』 請你嘗試著列舉幾首原生態民歌
摘要 曲目: 1.包楞調 2.花轎到門前 3.茉莉花 4.梁山伯 5.反對花 6.趕馬調 7.月兒彎彎照九州 8.對花 9.瞧情郎 10.放風箏 11.梳妝台 12.茉莉花 13.槐花幾時開 14.楊柳青 15.綉荷包 16.柑子樹 17.麻雀打食 18.新綉荷包兩面紅 19、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陝北船夫調) 20、腳夫調(信天游) 21、喝洋煙(信天游) 22、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信天游) 23、趕牲靈(信天游) 24、走西口的人兒轉回來(山曲) 25、那是一個誰(山曲) 26、東山上點燈西山上明(山曲) 27、說不下日子你不要走(山曲) 28、三十里明沙二十里川(山曲) 29、要死要活跟著你(山曲) 30、上一道坡坡下一道粱(爬山調) 31、光棍哭妻(陝北小調) 32、搖三擺(陝北小調) 33、走西口
『貳』 《楊柳青》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准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楊柳青》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柳青》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楊柳青》是一首南方民歌的作品,雖然學生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接觸民歌,但僅停留在音樂體裁的了解上,關於民歌的風格沒有深入的學習,尤其是由於地域差異,對於北方的孩子來講,要想體會南方民歌的風格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了本節課的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演唱《楊柳青》這首民歌中,感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用輕快和富於彈性的聲音唱好襯詞,藝術性地表演唱江蘇民歌《楊柳青》。
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這首江蘇民歌。
難點:唱好襯詞,體會江蘇民歌的特點。
二、說教法
課堂上我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狀態,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發揮音樂潛能,讓學生成為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創造者。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幾下幾種教法:
1、 視聽結合法: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拓展延伸品味民歌的兩個環節中,我分別播放了唯美動聽的江蘇民歌《太湖美》《茉莉花》的Flash動畫和活潑風趣的江蘇民歌《楊柳青》的教學課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輔助手段,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聲韻的表象,同時,增強直觀性,比較全面清新的了解歌詞內容。
2、 對比感受法:對比感受法能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在體驗方言的環節中,我引導學生用強弱對比、快慢結合的方法分別讀各種的襯詞,在對比感受中了解襯詞的作用。明晰這首《楊柳青》正因為有這些襯詞,所以更顯得活潑風趣。
3、 體驗性學習法:音樂教學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並保護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我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歌曲學唱藝術表演的兩個環節中,請學生充分聆聽後談自己的感受、談自己的新發現。完整學唱後,創造性地用肢體語言參與表演,使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的風格,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三、說學法
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指導和滲透,創設音樂情景,激發學習興趣,用「聽說唱言」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升華情感,達到從音樂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審美。具體學法如下:
1、 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學生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歌曲學唱藝術表演兩個環節中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去發現襯詞的魅力,去體會它的趣味性,去尋找難唱樂句,達到高效地學唱。
2、 交流互動、快樂習得:學生在視唱曲譜的環節中,通過交流互動總結出旋律的主音,了解中國特有的民族五聲調式,習得到江蘇民歌的曲調特點。
3、 創造表演、充分體驗:啟發學生創編舞蹈動作,參與歌曲表演。用人聲、肢體語言模擬彈撥琴弦的聲音和動作,為最後一小節加入支聲部來增添藝術效果,使學生隨著身體的律動和支聲部的演唱,充分體驗江蘇民歌《楊柳青》歡快活潑、熱情風趣的特點。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過程「聆聽導入、體驗方言」開課, 我先請學生聽一首江蘇民歌《太湖美》,在觀看唯美動聽的.Flash動畫中,感受江蘇民歌細膩柔美,搖曳多姿的特點。接下來導入到江蘇民歌《楊柳青》的學唱中,初聽歌曲後,讓學生在談自己感受的同時,了解這首《楊柳青》是用江蘇方言來演唱的,是江蘇揚州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讓學生在清新活潑的教學課件中,直觀而清晰的再現歌詞內容。復聽歌曲後,引導學生用強弱對比、快慢結合的方法分別讀歌中的襯詞,幫助學生去發現、體驗、了解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在品讀歌詞中體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對家鄉的熱愛。
第二個過程「歌曲學唱、藝術表演」,接下來我在「歌曲學唱、藝術表演」的環節中,又設計了「視唱識譜、填唱歌詞、藝術處理、創造表演」四個小環節。在「視唱曲譜」的環節中,學生在視唱旋律後,找一找曲調中有哪幾個音組成,在主動探究中發現曲調規律是由do、re、mi、sol、la組成,了解中國特有的民族五聲調式,明了江蘇民歌大多數以五聲調式的形式出現的。在「填唱歌詞、藝術處理」的兩個環節中,我採用由慢到快的速度填唱歌詞,以降低學唱的難度,並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啟發與指導,更好的以學並教。在藝術處理時,指導學生用美麗的連音和精靈的短音來藝術性的演唱這首歌。在「創造表演」的環節中,我先啟發學生創編幾個舞蹈動作,來表演歌曲的前兩個樂句,展開豐富的想像。接下來,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用人聲,肢體語言,模擬彈撥琴弦的聲音和動作,來創編歌曲的三四樂句。並對最後一小節加入支聲部來增添藝術效果。師生在相互碰撞中,激發了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學生伴隨著身體的律動和支聲部的演唱,充分體驗江蘇民歌《楊柳青》歡快活潑、熱情風趣的特點。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可以有效的解決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學會用輕快活潑聲音,藝術性地表演這首江蘇民歌《楊柳青》。 第三個教學過程「拓展延伸,品味民歌」。最後通過回顧學生知道的江蘇民歌,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等環節進行拓展延伸。我先請學生回顧「你還知道哪些江蘇民歌嗎?」學生回憶起一年級時學過的《牧童》,還有少數學生較為熟悉的《茉莉花》。接著,我又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茉莉花》。這首歌不僅成為江蘇的名片,也成為了中國的名片。江蘇的省會南京就以《茉莉花》作為本市的市歌,並通過欣賞配有江蘇南京著名景點的教學課件《茉莉花》,來激發對江蘇民歌的喜愛,和對家鄉的熱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的民族音樂就像茉莉花一樣,會越開越美。我相信通過歌曲《楊柳青》的學唱,學生們在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風格特點的同時,會感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也會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楊柳青》說課稿2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楊柳青》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人音版第八冊第三單元家鄉美中的一首江蘇民歌。歌曲通過對黨的贊頌,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襯詞在歌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充樂句的重要手段。
二,結合實際說學情
「課標」中,課程設計思路的第四項是:義務教育階段,是兒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樂教育、增進音樂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使音樂課程與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相適應,本課程將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分成了3個學段,即小學低年級(1-2學年),小學中、高年級(3-6學年)和初中各年級(7-9學年)。在剖析不同學段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差異和音樂學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在課程總目標統領下,明確各學段目標,以此作為不同學段、不同教學領域內容標准設計的基本依據。三個學段不同層次的內容標准呈現前後銜接、逐段遞進、完整有序的內在聯系。
根據什麼來決定梯度遞進?如何來實現梯度遞進呢?
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面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在接受音樂教育方面具有的不同特點,是決定梯度遞進的原因。
小學生認知活動由不隨意性、不自覺性向隨意性、自覺性發展,認識水平從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過渡,情感意志不斷發展,個性不斷增強,道德意識從注意行為效果逐漸發展到注意行為動機。7-9歲的兒童對音樂的審美態度處在「寫實階段」,純真、快樂的天性自發地產生了以「像不像」和「擬人化」為特徵的音樂審美態度。學生在低年級時期,通過「游戲」對音樂的體驗有了顯著的增長,對節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長,對節奏和旋律可以通過身體動作做出反應。到了中年級是發展音樂感知能力的最佳時期,運動覺、聽覺顯著增強,節奏、旋律的表現力更加更富,音樂理解力增強,對和聲開始表現出與成人相同的好惡。由於這是一首江蘇民歌,要給新疆的孩子來學習,學生會面臨如下問題:
1、對於地處西北新疆的孩子來說,江南民歌的歌曲風格較為生疏,四年級孩子完成這首歌的音準、節奏以及情緒並不難,但是要想把這首歌曲唱的更有江蘇地方韻味卻是最重要的。
2、當今流行歌對少年兒童的沖擊與影響,使得民歌與學生的距離更加遙遠,如何找到興趣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值得思考
三,力求創新說理念
從江蘇方言以及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上入手,結合新一輪課程標准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以「趣」和「味」兩個字入手,在 「襯詞生趣 引入新課「的環節中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趣「,在」方言演唱 提升韻味」---「實踐參與,表現韻味」的環節中唱出歌曲的江蘇「味」。最後通過聽辨不同地區民歌,達到檢驗反饋的目的。
四,圍繞課標說目標
課程標准倡導學生的音樂學習要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和「知識與技能」三個方面的規定性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關注,過分突出哪一方面或忽視哪一方面都會使教學產生偏頗。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常常無視教學目標的實現,或將三維目標脫節,一味地突出或誇大某一方面,從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緊密圍繞目標來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所以教學形式的選擇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實施也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這說明在課堂上如何能夠達到既定目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包含兩層意思:一層就是教學目標設定本身有三維目標;第二層意思是說三維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系,所有的手段、方法或者教學形式,都應該緊緊地圍繞著目標的實現。另外,教學目標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教師要教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了教學目標以後才能產生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教學流程。有的老師往往不考慮教學內容,先看教參,然後按照教參里的目標去安排課程,這就本末倒置了。目標的設定應該從音樂內容入手,通過音樂內容設定的目標,還要顧及前後的經驗積累和知識交替的延續,承上啟下,避免了能力的中斷。從音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設定目標時不從音樂內容出發,就會使制定的目標和教學過程不相符,容易脫節。教學中所有的一切豐富的、有趣的活動形式都是為音樂內容服務的,有些看似很熱鬧,顧及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它沒有起到目標設定的音樂內容所要感受體驗表現的作用。
1,過程與方法:
能加入江蘇方言,運用甜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2,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比演唱,肢體模仿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歌藝術的熱愛。
3,知識與技能:
了解襯詞在民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形式體會江蘇民歌的地方韻味。
教學難點:唱准歌曲的一字多音處
五,自主自學說學法
學生的演唱、欣賞、演奏、綜合等活動,都需要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教學有效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對活動的內容隨時進行適度的調控。音樂實踐活動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僅要學生主動參與,教師也應該積極融入到學生當中,這樣才能從中獲得教學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教學相長,對今後的教學計劃和安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處於發育期,他們更渴望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和體驗,本節課我根據這些特點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聆聽、模唱、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參與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步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和地方韻味。
六,激情激趣說流程
教學過程:
一,聲勢節奏,初步感知
1,老師帶學生隨音樂運用三種固定節奏型伴奏
2,學生憑記憶三種固定節奏型
3,學生分組隨音樂做多聲部節奏為歌曲伴奏
二,襯詞生趣,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老師范唱,學生感知歌曲有特點的地方
剛才,我們一起運用了幾組固定節奏型來伴奏的音樂是一首江蘇民歌《楊柳青》,這首民歌是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歌曲中的歌詞很有特點,下面老師演唱一遍,請同學們聽聽歌曲中那些歌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學習襯詞「啊NIA」
「青啊NIA,崩啊NIA,松啊NIA」剛才我們聽到的這些有特點並在歌曲中反復出現的詞,在我們的民歌當中叫襯詞,它在歌曲中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對突出歌曲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對渲染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烘托歌聲旋律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
3,學生自由選擇強弱對比與老師接龍讀襯詞部分
4,和老師一起加上拍腿拍手動作讀一讀襯詞處拍腿,其餘拍手
5,師生唱譜,互動找到歌曲旋律的趣味性
學習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造、欣賞等活動密切結合,要以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標准》要求學生運用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藉助樂器演奏來學習。這即是說,學生學會讀譜主要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而不是通過專門的讀譜練習。通過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音樂的基礎上進行識譜教學,要比單純進行專門的「讀譜訓練」、「視唱練習」,其效果要好得多。在欣賞樂曲、教唱歌曲、演奏樂器和創造等活動中,結合著這些音樂實踐活動進行識譜教學,就意味著在進行教唱歌曲等活動時「順帶著」學習識譜,而不是借教唱歌曲以達到學習識譜的目的。
三,方言演唱提升韻味
師:陸老師要用我的歌聲來獎勵一下你們!我要再演唱一個新版的《楊柳青》,想聽嗎?掌聲在哪裡。
1,老師運用方言對比演唱一遍。學生聽辨這次演唱和第一次不同在哪裡。
學生匯報:老師唱的發音不一樣,老師沒用普通話......
老師:對,老師在第二遍演唱時,最主要的就是加入了江蘇方言來演唱了這首歌。這樣就使這首歌曲的江蘇味更加濃厚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江蘇的方言特點。
2,出示課件,分別學習重點詞語的發音。
禪模具SEI
早晨下田露水
嘀嘀馬毅
點點麥苗葉子
沙區顧
石子哥哥
4,聽老師完整用方言讀歌詞。
5,師生接龍讀歌詞(提示:和老師保持一樣的聲音)。
6,老師用「尼亞」高位置伴唱,學生高位置完整讀歌詞。
7,加動作讀歌詞
8,老師彈琴唱譜,學生分句用方言唱詞學唱第一段。
9,全班一起跟伴奏慢唱一遍,老師糾正不準的樂句。
10,男女生比賽唱一遍。
11,學生互評。
12,全體學生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實踐參與,表現韻味
1,學生觀看江蘇美景圖片,並配上背景音樂「無錫景」。
江蘇這個地美水美的人間天堂造就了江蘇人細膩、柔美的性格。因此她們的歌聲總是不乏柔情甜美的特點。
哪位同學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這種細膩,柔美?
2,學生隨老師一起表現肢體之美----柔
3,引導學生表現聲音之美----甜
A,師對比范唱,學生觀察老師嘴角的變化
B,學生提起笑肌用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一遍(肢體或歌聲)。
五,檢測反饋,小結升華。
1,請學生聆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找出其中哪幾首是江蘇民歌。
師:今天,我們用方言學會了江蘇民歌《楊柳青》並且感受了江蘇民歌細膩、甜美的演唱風格,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請同學們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聽聽哪一首是江蘇民歌。
第一首:新疆民歌「牡丹汗」
第二首:山東民歌「包楞調」
第三首:江蘇民歌「採茶舞曲」
2,小結:
同學們,咱們中國的民歌博大精深,但是也有一些好聽的民歌由於長期沒有人傳唱,很快就要消失在咱們自己的國土上了,真心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去關注咱們國家的民歌藝術,讓她在世界舞台上永遠綻放出華麗的光彩!
『叄』 尋江蘇民歌"楊柳青"的歌詞和背景
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調襯字可適當增減。第一、二、五句通常為七字,第三句必須唱「楊,楊柳青」,第四句必須唱「哎哎喲」。 元 張昱 《戊戌題》詩:「海中又見 蓬萊 淺,門外空傳《楊柳青》。」《清明》1982年第4期:「姑娘們常常用銀玲般的嗓子,唱起《楊柳青》小調。」
、
江蘇自古繁華,且山清水秀,人們安居樂業。因此,江蘇民歌以歡快、活潑,歌唱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歌曲比較多,而陝西民歌基本上以凄凄慘慘切切,相對悲調為主的歌正好好相反。例如:《紫竹調》、《采紅菱》、《拔根蘆柴花》等。 北方的人性格直爽、豪放,而江蘇的人溫柔、含蓄。所以無論是東北歌曲、還是西北歌曲在表現愛情方面直來直去,愛就是愛,會直接說出來,例如《我的花兒》中「你的名字多親切,哎心愛的姑娘,一見你心花開放」,《小看戲》中「姐兒巧打扮吶, 去把戲來觀。模樣的那個長得喲賽如天仙,哎喲,打扮起來多麼體面呀」。江南姑娘在表現愛情方面向來含蓄,明明很喜歡,偏要轉一個彎、打一個比方。例如《茉莉花》中又怕看花的人兒罵,又怕來年不發芽,其實都是情歌中的比方,實際上指的是人和事。
『肆』 你都了解哪些各省的代表歌曲
北京——《我愛北京天安門》 上海——《上海灘》 《大上海》
台北——《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香港——《東方之珠》
西藏——《天路》 《青藏高原》 內蒙古——《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澳門——《七子之歌》 四川——《康定情歌》
東北地區——《家在東北》 廣西——《山歌好比春江水》
新疆——《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在那遙遠的地方》 湖南——《瀏陽河》
陝西——《黃土高坡》
『伍』 關於歌曲《楊柳青》介紹
有很多【楊柳青】的歌
『陸』 東北茉莉和楊柳青通話去哪找
1、登陸手廳APP。
2、選擇服務、查詢、話費業務查詢、通話詳單、獲取驗證碼、提交驗證碼。
3、選擇查詢月份、日期就可以查到東北茉莉和楊柳青通話了。
『柒』 武林外傳里有一首很安詳,很好聽的純音樂,不知哪位高人知道么
發就不必了,武林外傳的話。。。額。。。玉滿堂吧這是純音樂
下面是全部插曲一、 片頭曲 【好久不見】
二、 片尾曲 【俠客行】
三、 【南泥灣】
四、 【茉莉花】
五、 【山路十八彎】
六、 【我不是黃蓉】
七、 【放心去飛】
八、 【無所謂 】
九、 【忘情水】
十、 【祝壽曲】
十一、 【相思河畔】
十二、 【美酒加咖啡】
十三、 【你快回來】
十四、 【拉茲之歌】
十五、 【朝元歌】
十六、 【楊柳青】
十七、 【我願意】
十八、 【少年壯志不言愁】
十九、 【讀書郎】
二十、 【雙節棍】
二十一、 【你好毒】
二十二、 【天仙配】
二十三、 【兩只老虎】
二十四、 【紅豆】
二十五、 【最美】
二十六、 【道德經RAP】
二十七、 【快樂就好】
二十八、 【等你等到我心痛】
二十九、 【笑傲江湖】
三十、 【阿童木之歌】
三十一、 【HAPPY BIRTHDAY TO YOU】
三十二、 【THINK OF ME】
三十三、 【愛的代價】
三十四、 【愁啊愁】
三十五、 【常回家看看】
三十六、 【抓賊】
三十七、 【水手】
三十八、 【不能這樣活】
三十九、 【但願人長久】
四十、 【健康歌】
四十一、 【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四十二、 【老鼠愛大米】
四十三、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
四十四、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四十五、 【流飛菲】
四十六、 【月亮代表我的心】
四十七、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四十八、 【一笑而過】
四十九、 【江湖】
五十、 【世間始終你好】
五十一、 【包青天】
五十二、 【愛情三十六計】
五十三、 【走出非洲】
五十四、 【你是風兒我是沙】
五十五、 【糊塗的愛】
五十六、 【阿里郎】
五十七、 【鴛鴦茶】(TEA FOR TWO)
五十八、 【春之聲圓舞曲】
五十九、 【酒干倘賣無】
六十、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六十一、 【故鄉的雲】
六十二、 【讓世界充滿愛】
六十三、 【一同去郊遊】
XXXXX、 【兩只蝴蝶】
六十五、 【大花轎】
六十六、 【《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
六十七、 【回家】
六十八、 【WHEN I FALL IN LOVE】
六十九、 【分手總是在雨天】
七十、 【真心英雄】
七十一、 【我想有個家】
七十二、 【春天在哪裡】
七十三、 【祝福】
七十四、 【小燕子】
七十五、 【戲夢】
『捌』 尋江蘇民歌"楊柳青"的歌詞和背景
《楊柳青》
有這幾首代表性的歌曲:《太湖美》、《茉莉花》《楊柳青》《八根蘆柴花》
漢族民歌:《楊柳青》是江蘇揚州地區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歌活潑風趣,,也是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
《楊柳青》歌詞:
河(啊)東的哥哥去(啊)遠方(呵呵一呵呵)
河(啊)西的妹妹來送郎呀(楊柳葉子青啊謔)
(七搭七哪崩啊謔 楊柳葉子松啊謔)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謔)哥哥(楊柳葉子青啊謔)
冷(啊)熱(啊)我(啊)不多講(呵呵一呵呵)
送一雙新鞋表心腸呀(楊柳葉子青啊謔)
(七搭七哪崩啊謔 楊柳葉子松啊謔)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謔)哥哥(楊柳葉子青啊謔)
南通的大姑做(啊)鞋墊(呵呵一呵呵)
蘇州的妯娌做鞋幫呀(楊柳葉子青啊謔)
(七搭七哪崩啊謔 楊柳葉子松啊謔)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謔)哥哥(楊柳葉子青啊謔)
這一雙鞋子好(啊)不好喲(呵呵一呵呵)
不胖不瘦不長不短呀(楊柳葉子青啊謔)
(七搭七哪崩啊謔 楊柳葉子松啊謔)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謔)哥哥(楊柳葉子青啊謔)
『玖』 斑鳩調`茉莉花`楊柳青`鳳陽花鼓`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哪的民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斑鳩調——江西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楊柳青——揚州民歌
鳳陽花鼓——安徽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