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根麻醉是哪種
① 麻醉劑簡介
麻醉劑是一種醫學葯品。
麻醉劑是指用葯物或非葯物方法使機體或機體局部暫時可逆性失去知覺及痛覺,多用於手術或某些疾病治療的葯劑。
「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的麻醉劑,由東漢末年和三國年間傑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造,公元2世紀我國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進行剖腹手術。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
存在的缺陷:
由於醫學研究手段的限制,現行應用的麻醉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例如,沈陽市東陵區東陵獸醫站的何順東、繆英婕經過多例臨床研究,認為速眠新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從而造成新生幼犬處於麻醉狀態,抑制呼吸系統呼吸機能。
② 三國時代的華佗發明了一種麻醉葯請問這種麻醉葯當時的名稱是什麼
麻沸散
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劑。
麻沸散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傳說系由曼陀羅花(也叫洋金花、風茄花)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南天星1錢,共6味葯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3兩、菖蒲3分組成。據後人考證,這些都不是華佗的原始處方。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華佗神方》,由唐代孫思邈編集,裡面就有人們所渴望而急砍一觀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組成是:羊躑躅9克、榮莉花根3克、當歸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
書中還記載著此方專治腹中病結或患圓形或長形腫塊,各葯不效,必須割破小腹取出,或腦內有病,必須劈開頭腦,取出病邪之物則頭風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癢,說明麻醉作用還很強。由此可知華佗當時對於腦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學方面已達到相當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個故事記載了戰國時期神醫扁鵲使用「毒酒」麻醉,給兩個心臟病患者做了心臟對換手術。只可惜「毒酒」由什麼成分組成沒有文字記載,否則我國麻醉劑的發—現還要早得多哩!
傳說華佗曾經試圖利用麻沸散給關羽刮骨療毒,遭到了關羽的拒絕,結果他在沒有接受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手術。後來華佗建議曹操進行開盧手術,也利用麻沸散,曹操不相信華佗,將他處死。麻沸散的配方被獄卒的妻子燒掉。
③ 茉莉花的葯用價值
茉莉以花、根入葯,性涼,味辛、甘。茉莉花有清熱解表、利濕之功。茉莉根有毒,版具有鎮痛作用。具體權選方有:① 治感冒發熱:茉莉花3克,青茶3克,土草果6克,用水煎服。② 治頭暈頭痛:茉莉花15克,鰱魚頭1個,用水燉服。③ 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茉莉花適量,煎水熏洗;配金銀花9克,菊花6克,煎水內服。④ 治失眠:茉莉花根1~克,磨水服用。
④ 麻沸散是怎樣的一種麻醉葯品
這里華佗使用的「麻沸散」,就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用酒沖服是為了增強麻醉葯的效力,因為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記載的麻醉葯品。根據《華佗神方》中記載的麻沸散,是由羊躑躅、茉莉花根、當歸和菖蒲這四味葯組成的。
⑤ 華佗創制的麻醉葯
華佗創制的麻醉葯名為「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劑,比西方早1600多年。
《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傳說系由曼陀羅花(也叫鬧羊花、萬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天南星1錢,共6味葯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1兩、菖蒲3分組成。據後人考證,這些都不是華佗的原始處方。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華佗神方》,由唐代孫思邈編集,裡面就有人們所渴望而急欲一觀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組成是:羊躑躅9克、茉莉花根3克、當歸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
書中還記載著此方專治腹中病結或患圓形或長形腫塊,各葯不效,必須割破小腹取出,或腦內有病,必須劈開頭腦,取出病邪之物則頭風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癢,說明麻醉作用還很強。由此可知華佗當時對於腦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學方面已達到相當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個故事記載了戰國時期神醫扁鵲使用「毒酒」麻醉,給兩個心臟病患者做了心臟對換手術。只可惜「毒酒」由什麼成分組成沒有文字記載,否則我國麻醉劑的發現還要早得多哩!
傳說華佗的兒子沸兒誤食了曼陀羅的果實不幸身亡,華佗萬分悲痛,在曼陀羅的基礎上加了其他的幾味中草葯研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葯,為了紀念他的兒子將這種葯命名為——麻沸散。華佗曾經試圖利用麻沸散給關羽刮骨療毒,遭到了關羽的拒絕,結果他在沒有接受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手術。後來華佗建議曹操進行開顱手術,也利用麻沸散,曹操不相信華佗,將他處死。麻沸散的配方被獄卒的妻子燒掉。--註:本段皆為演義的傳說,正史中並無記載。
⑥ 利用哪幾種中草葯可以炒成麻醉葯
中國古代有個神醫叫「華佗」,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華佗神方》,由唐代孫思邈編集,裡面就有人們所渴望而急砍一觀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組成是:羊躑躅9克、茉莉花根3克、當歸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這就是麻醉葯。書中還記載著此方專治腹中病結或患圓形或長形腫塊,各葯不效,必須割破小腹取出,或腦內有病,必須劈開頭腦,取出病邪之物則頭風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癢,說明麻醉作用還很強。
⑦ 內服茉莉花根,有什麼危害
茉莉根性味歸經
苦,溫,有毒。①《綱目》:「熱,有毒。」②《湖南葯物志》:「專苦,溫,有毒。」入屬心、肺二經。
主治
治跌損筋骨,齲齒,頭頂痛,失眠。
葯用部位
茉莉的根。
用法用量
內服:磨汁,3~5分。外用:搗敷
用葯忌宜
內服宜慎。
古籍考證
①《本草會編》: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損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②《現代實用中葯》:有麻醉作用。
相關選方
①續筋接骨止痛:茉莉根搗絨,酒炒包患處。(《四川中葯志》) ②治齲
齒:茉莉根研末,熟雞蛋黃調勻,塞齲齒內。③治頭頂痛:茉莉根、蚤休根,搗爛敷痛處;並先以磁針輕扎頭部。④治失眠:茉莉根三至五分。磨水服。(②方以下出《湖南葯物志》)
⑧ 如今中葯的麻醉葯配製方式
據說,華佗「麻沸散」配方的組成是:羊躑躅9克、茉莉花根3克、當歸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
再推薦一份中醫外科手術的局部麻醉葯處方:生川烏、生草烏、蟾酥、生南星、胡椒上葯各等分,共研細末,用燒酒調敷患處周圍,二十分鍾後可以施行手術。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⑨ 中草葯有哪些麻醉葯
中葯麻醉是利用中葯所具有的麻醉作用來消除病人感覺,以達到緩解或消除全身或局部疼痛的目的。中葯麻醉適用於臨床疾病中出現的疼痛並適用於手術治療中的麻醉止痛。常用麻醉中葯如洋金花、川烏、茉莉根、鬧羊花、細辛、蟾酥、祖師麻、花椒等。
中葯麻醉具有效果確實、適應症廣、比較安全、攜帶方便、易於保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