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茉莉花優秀教學設計
❶ 初中音樂課本目錄
歌唱祖國教案
音樂教案: 歌唱祖國教案 課題: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2、《海》教學設計
一、備課 (一)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農遠資源,通過律動、音樂欣賞、動作創編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3、戲曲擷英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欣賞部分戲曲片段,了解傳統的藝術,能對戲曲音樂產生興趣。 2、學會演唱《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4、大海啊故鄉教學設計
一 課題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養創新能力」 二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音版〉16冊三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5、讓世界充滿愛教學設計
教學 目標 1、讓同學們在各種愛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體驗、感受:愛------人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6、西南情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16冊第2單元《西南情韻》 課時:第一課時 課型:綜合課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7、《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體會音樂表現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表現音樂情緒中的作用。 2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8、白楊和小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1、白楊和小河的合唱教學 2、和聲的基本練習 3、欣賞保衛黃河 &nbs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9、《銀屏之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送別》。 2.欣賞根據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主題歌《敢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0、青春舞曲說課稿
第一課時 教學課題:《青春舞曲》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1、《茉莉芬芳》教學設計
教 材:人音版 14冊 第三單元 器樂(直笛)合奏《茉莉花》 課 型:器樂(合奏)綜合教學課 &nb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2、《春節序曲》教學設計
節日歡歌——音樂欣賞《春節序曲》教學設計 執教:上海浦東新區進才中學北校 龔裕玲 班級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3、《八音和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l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民族器樂曲的欣賞和了解,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中國民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4、《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
【教學理念】 一提到外國音樂家,我們就會想到貝多芬,因為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作家何為的《音樂巨人貝多芬》一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9-21] 15、《青春舞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桂教版七年級音樂上冊第10頁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4-19] 16、《紅旗頌》音樂欣賞課教案
教學內容:欣賞管弦樂曲《紅旗頌》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n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4-19] 17、《紅旗飄飄》教案
要求: 本單元從《國歌》的學唱,引入「紅旗」主題,通過欣賞歌曲和樂曲,體會他們的不同的表現意義,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nb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4-19] 18、國旗頌教案
一、教學計劃建議表 感受與鑒賞 表 現 創 造 音樂與相關文化 演 唱 演 奏 &nb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4-19] 19、春節序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節拍、節奏、速度、力度在樂曲中的不同表現。 2、通過學生的參與欣賞,用多種方式表現音 [初中音樂教案 更新:2009-4-19] 20、渴望春天教案2
❷ 音樂名作《茉莉花》有怎樣的音樂特點
《茉莉花》又名《鮮花調》,是清代以來在我國廣大城鄉十分流行的漢族民間小調。目前,流行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成為我國民間小調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曲目之一。
各地的《茉莉花》曲調不盡相同,但歌詞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內容。北方的《茉莉花》還常唱《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的傳說故事。
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將《茉莉花》用於其著名的歌劇《圖蘭朵》中,使該曲作為代表性的民間歌曲,登上了世界歌劇舞台。
各地的《茉莉花》總的音樂特點是:起、承、轉、合式的四句體樂段,落音分別為:「徵」、「宮」、低音「羽」、低音「徵」。第一句分為兩個短句,其結構對稱,落音相對;第三句是緊縮句,並在句後不停頓,緊緊銜接第四句。旋律起伏大,曲折流暢,婉轉抒情。
現在人們聽得較多的是江浙地區的《茉莉花》。曲調細膩優美、委婉動人。這首小調與一般的小調相似,也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也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第三句和第四句歌詞連成一氣,在音樂上也很難從中剪斷。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磁帶收藏家費力先生是揚州曲藝界的老前輩,1986年他參加了《中國曲藝集成·江蘇卷》的編撰工作,在上海唱片公司倉庫里發現了一盤1934年由上海蓓開唱片公司灌制的膠術唱片,裡面有一首由當時揚州清曲名家黃秀花演唱的名叫《鮮花調》的老歌,居然就是現在聞名遐邇、膾炙人口的《茉莉花》,於是費老特意請人翻錄了下來。這也是現存最早的《茉莉花》音響資料。據他考證,這首《鮮花調》其實是明朝嘉靖年間流傳於江淮一帶的俗曲《雙疊翠》中的選段,換句話說,四百多年前,《茉莉花》就已經在揚州大地上廣為傳唱了。
❸ 音樂教育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
音樂教育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
論證,是音樂教育論文寫作的一種基本方式和重要環節,是作者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是一種理性認識過程,需要採用邏輯思維方式,藉助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以抽象的方法來反映事物的本質。針對不同的事物和問題,可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論證,音樂教育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有歸納、演繹、對比、引證、例證、反證等方法。
一、歸納論證
歸納論證,是指從個別的、特殊性的前提推出一般的、普遍性的結論的論證方法。邏輯學中將這種方法稱為歸納推理,其中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完全歸納推理要求考察同類事物的所有個體,從中發現他們各自所具有的屬性,從而推導出該類事物共同具有某種屬性的一般性結論。不完全歸納推理只考察部分個體的屬性,並據此推出一般性結論。例如:「關於素質教育的涵義,我國理論界、教育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認識和說法。其中,比較權威的表述和界定有下面幾種:柳斌認為素質教育的要義有三: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第二是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朱開軒提出素質教育應以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於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顧明遠則將素質教育概括為: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重視個性發展的教育。以上這些表述與界定盡管不盡相同,但都力圖把握素質教育的實質,概括素質教育的內涵,基本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根本。」上面的論證通過引用三位教育權威的論述,來歸納證明素質教育的涵義,因此具有較高的信度。一般,當某類事物或現象的個體數量不多時往往採用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而個體較多時,因無法一一考察每一個體的屬性,則多運用不完全歸納推理方法。不完全歸納法較簡單易行,但要掌握比較權威的材料,才能獲得可靠的結論。
二、演繹論證
演繹論證,是指從一般的、普遍性的前提推出個別的、特殊性的結論的論證方法。邏輯學中將這種方法稱為演繹推理,其過程多採用三段論方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大前提表明某事物具有的一般原理,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一項報告中提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這是新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小前提表明某事物個體或屬性,如:「它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尤其重視『學會共處』這個做人做事的基礎。」據此可以得出「學會與人交流、交往、合作、共處,是人生的一種能力和技巧,而音樂作為人類交流的一種方式,音樂教育應該在培養合作、共處意識方面有所作為」的結論。在論證過程中,有時可省略一個前提,如:「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其特質就是情感審美。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運用演繹論證這種方法,應注意前提的選取,也就是說論證質量與結果往往取決於假說的正確性。特別是從邏輯分析本身作為前提或假說的來源,就需要作進一步的演繹推理來證明其正確性。在這種情況下,從邏輯分析到邏輯分析,反復進行推理驗證,以邏輯分析的長度來增強說服力。
演繹推理的另一種形式是引申推理,又稱歸謬法。就是先假定對方的論點能夠成立,然後加以引申,結果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常有一些引起爭議的問題,那麼在各抒己見的同時,有時也會需要採用反駁的方法,比如下面這段論證:「在有些人看來,識譜的意義非凡,作用極其重要,比如將識譜喻為『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通往音樂彼岸的『船』和『橋』等等,意思是說,不通過識譜就無法接觸、認識和學習音樂。自有人類時起,音樂就存在了,而樂譜的出現要比音樂晚得多,如果是只能通過識譜才能進入音樂之門的話,那麼在樂譜誕生前的幾千年裡,人們豈非無門可入?那樣長的一段音樂史豈不空白?」這段駁論針對過高定位識譜在普通音樂教育中作用的觀點,通過音樂與樂譜關系的論述,證明對方觀點的謬誤。當然,就反駁的方法來說有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兩種,而演繹論證則屬於間接反駁的方法。
三、對比論證
對比論證,是將具有可比性的事物進行對照、比較後得出結論,從而證明自己觀點的論證方法。通過事物之間的比較進行論證,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質,有比較才有鑒別,可使觀點表現得更深刻,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和有益的啟示。常用的對比論證有三種形式,即橫比、縱比和類比。
橫比,是將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揭示兩者間的差異來論證觀點。比如將識字和識譜進行比較來證明識譜的難度:「識字,記住字形就認識了;識譜,只記住符號形狀毫無意義。藉助文字,可以閱讀和寫作,認識及情感活動通過視覺隨即產生;藉助樂譜,則必須還要通過聽、唱、奏等途徑,視覺與聽覺共同參與才會引起情感及認識上的活動。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識譜遠比識字困難得多。」又如,將專業音樂教育和普通音樂教育進行比較,來論證普通音樂教育的素質教育性質:「如果說,專業音樂教育進行的是訓練『台上人』(音樂家)的工作,那麼,普通音樂教育則是一項培養『台下人』(聽眾)的事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業,普通音樂教育要立足於培養『台下人』,為音樂會培養更多的優秀聽眾,為音樂藝術造就更多的知音。」運用橫比方法,要注意用作比較的雙方必須是性質截然不同的事物,這樣才能形成反差,才能證明觀點。
縱比,即將同一事物的前後進行縱向比較,通過揭示兩者間的差異來論證觀點。比如,將我國不同時期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進行比較,來論證對唱歌教學的認識:「1982年頒布的小學、初中兩個音樂教學大綱仍沿用了過去的『唱歌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的提法;而1988年頒布的小學、初中兩個音樂教學大綱則有了改變,分別以『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手段「唱歌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取代『唱歌是音樂教學主要內容』的表述。這種改變有利於澄清唱歌是中小學音樂教學唯一內容的片面認識,有利於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提高。」運用縱比方法,用來比較的雙方必須是性質相同而時段不同的事物,這樣才能比較出前後發展的變化,以此來證明觀點。
類比,是將具有相似性的事物,通過比喻的方式進行比較,進而證明論點的方法。例如:「如果說江蘇民歌《茉莉花》猶如一幅清新、婉約的工筆畫,那麼東北民歌《茉莉花》就是一張熱情、豪放的大寫意,而歌劇《圖蘭朵》中的『茉莉花』旋律則更像另類風格的西洋油畫……這些《茉莉花》從不同維度深化著學生的音樂體驗,那就是:《茉莉花》是美的,中國民歌也是美的。」類比雖然是通過比喻的方式進行比較,但它與比喻卻不相同,因為用作比喻的雙方是完全不同的事物,兩者之間並沒有本質的聯系,僅僅在某一點上有相似之處;而用來進行類比的雙方則是同類事物,兩者具有本質上的相同點。
❹ 小學音樂茉莉花教案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生學會演唱 《……》歌曲,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曲的意境和情緒,使學生學會……的唱法拍曲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介紹作者、歌曲背景,讓學生在學唱歌曲之前簡單了解歌曲基本信息。通過初次聆聽,使學生感受歌曲節奏和意境;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了解歌曲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通過教師逐句逐節部分范唱,學生跟唱的形式,帶領學生學唱歌曲。通過輪唱接龍游戲,學生獨立演唱,使學生掌握歌曲唱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pwd=pari 提取碼: pari
❺ 淺談如何進行中學音樂教學評價
如何改進初中音樂教學評價
一、在音樂課上,加入創編活動及自主評定
在預備年級學唱《哦,十分鍾》時,我讓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創編情景表演。因為下課的十分鍾不是學習的結束,是一種身心的放鬆,它猶如音樂中的休止符,不是音樂的結束,而是預示著音樂的繼續。所以讓同學們通過肢體語言,一邊唱一邊將下課的情景描繪出來。課下同學們經過構思分組排練,將各自的作品帶到音樂課中展示,有的組是創編舞蹈,有的組是集體舞;有的組加入了課間同學們喜歡的小游戲,有的組還加入道具,如羽毛球,足球,踺子等,將輕松,活潑的樣子展示出來。他們樂在其中,表演的同學和欣賞的同學形成了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所以,通過創設的音樂環境,使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肢體的動作使學生獲得自由舒展,使其對音樂的情感獲得充分表達,做到了寓教於樂,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又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
每組表演後,同學們自主評定,學生互評,最終在老師的指導下,評出優勝組及優秀組,並給予鼓勵。
在預備年級聽賞表演《多來咪》時,觀賞電影《音樂之聲》中女教師瑪麗亞教七個小孩學唱《多來咪》的片斷請七位同學分別扮演劇中七小孩,音樂教師或一同學扮瑪麗亞,即興配樂表演《多來咪》。並進行師生簡評。
在初二教學中,欣賞《對歌》後,根據原有的曲調,進行歌詞創編,找出這一民歌的特點,一問一答式,我首先創編了一段歌詞,如:我們班級誰最美哎,學習成績錯不了哎,幫助同學做好事哎,做完他(她)還不留名哎。唱給同學們,然後,同學們可以自主創編,再將自己創作的歌詞唱出來,在唱與創編中了解民歌。
二、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上的應用,使同學們主動參與教學
我將多媒體教學在部分音樂課上的應用後,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聽覺與視覺的結合,既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又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課堂氛圍很好。教師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充分發揮好現代媒體教學的功用,以優質的音樂感染、感動每一個學生。在八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中,在講到《民歌》時,體會不同省份的《茉莉花》,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特色。另外,讓同學們自己尋找,民歌及民樂的要素在歌曲中的體現,有的同學找到了同一樂曲《彩雲追月》的不同演繹風格的作品,有通俗的,民族器樂的,爵士樂的,然後同學們將做好的作業自我展示,師生共同分享,對比地感受到同一樂曲的不同風格。有的同學,還尋求到了流行音樂中,如《東風破》及《心中的日月》將二胡和琵琶的融入,增強了歌曲的民族韻味。另外,在預備年級的《亞洲采風》這一課的學習中,從聽覺入手,學習印度的民歌時,從《喜瑪拉亞星》中的幾幅圖片中,讓同學們了解印度的風土人情和其中的瑜枷功,以此來了解印度的歌舞風格。在預備年級《銀海樂波》這一課的學習中,請同學們將自己喜愛的,並已准備好做成課件的影視音樂推薦給全班同學共同分享。教師在上課前要把好預審關,教師可在作業布置時,給同學推薦一些經典的,或是現今比較熱門的影視音樂。如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音樂獎的歌曲,或熱播中的韓國電視連續劇《大長今》中的幾個主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等。當耳畔響起《大長今》的旋律,這時同學們會異口同聲的把曲名說出來,而感受朝鮮的音樂。
三、通過音樂作品的擴展講解,讓同學們產生共鳴
在高一音樂課《貝多芬》這一課的學習中,從聆聽《命運》入手,感受音樂,並產生一種聽覺與心靈的強有力的震撼,通過他的創作,感受到作曲家為什麼會創作出此部作品。在了解他的經歷後不難體會到他的創作初衷了,他有個酗酒成性的父親,強迫年少的貝多芬長時間的練習鋼琴,直至他五十歲時,兩耳失聰,但仍堅持創作。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運》代表著貝多芬;同樣,貝多芬代表著《命運》。《第五 「命運」交響曲》代表了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類永不向自身妥協的精神!並讓同學們在聆聽了《命運》後在課後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出自己的感想,課上與同學們共同分享。
講到音樂作品的音響再現時,我從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入手,還以他寬宏包容的音樂態度、善良廣博的愛心,介紹了這位世界高音之王。同樣讓同們了解其他兩位世界男高音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最為傑出的音樂大師們於 2001年6月23日,在北京紫禁城午門廣場,為中國喝彩,為奧運放歌。經典歌劇的演唱與中國的古老的建築,構成了中西合璧的藝術氛圍。申奧史的過程中,也有著他們的足跡,北京的光榮也是他們的榮耀。
在《茉莉花》的學習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了在 04年的奧運會的閉幕式上,14名少女她們演繹的《茉莉花》,是民族與現代的結合,讓世界以此了解中國。
四、音樂課中加入了才藝表演
我利用每節課的 3--5分鍾,請一名同學,進行才藝表演,形式自主決定,可以伴隨著伴奏音樂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沒有藝術特長的同
❻ 體考健美操音樂《茉莉花》
留下你的郵箱或聯系方式 我可以幫助你!
❼ 學習完茉莉花這首歌之後的感受與反思
民族的來才是世界的,一源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響了全世界。歌劇《圖蘭朵》或許離學生的生活很遠,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離我們又那麼近。選取其中的幾秒鍾,引導學生聽辨用了那個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有目的的聽賞,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後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帶給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呼喚他們情感的共鳴。最後的宣洩——完整演唱《茉莉花》時,學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這是一次音樂與民族相結合的嘗試,學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肯定會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無形中提升了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地方不足,比如在學生畫線律線的環節中,過於形式化,沒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經過聽取老師們提出的建議後我個人認為,如果可以把這個環節放在白板上進行,只叫幾位同學來進行畫,也許會能有更好的效果。再一個就是本節課的亮點沒有,只是循規蹈矩的上完這一節課,沒有給學生留下更多的驚喜。所以說,教材的研讀對於青年教師的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再上一個台階,爭取上出有智慧的課來。
❽ 音樂《茉莉花》欣賞課感想
它富有抄中國民歌的鮮明特點,有較強的旋律性,同樣具有中國樂曲的婉轉優美的特點。我喜歡薩克斯鑽石般高貴,清亮細膩的音質,更喜歡茉莉花潔白無暇、芬芳馥郁、朴實無華、婉轉秀麗的品質。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經不再是中國的茉莉花,它屬於全人類、全世界!
❾ 初中音樂課文裡面有哪些民歌
音樂教案-茉莉花 音樂教案-唱臉譜教案 音樂教案-土耳其進行曲 音樂教案-電子空間站 音樂教案-大理四中體育課教案 音樂教案-《頑皮的杜鵑》 音樂教案-《誰不說俺家鄉好》 音樂教案-真情的呼喚 音樂教案-作者 李禕娜 音樂教案-日誌 音樂教案-椰風海韻 音樂教案-翻身的日子 音樂教案-青春的旋律 音樂教案-動物狂歡節 音樂教案-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音樂教案-《讓世界充滿愛》 音樂教案-歌曲《青春舞曲》 音樂教案-音詩音畫《沃爾塔瓦河》 音樂教案-旋律音樂 音樂教案-《天地之間的歌》 音樂教案-我家住在大海邊 音樂教案-《瑤族舞曲》欣賞課教案 音樂教案-《走進大自然》教案 音樂教案-行進中的歌 音樂教案-進行曲欣賞 音樂教案-可愛的家 音樂教案-網路和音樂 音樂教案-希望與你同行 音樂教案-鳳陽花鼓 音樂教案-中國鼓 音樂教案-走進新世紀 音樂教案-中學時代 音樂教案-《哦,林中那間小屋》等 音樂教案-《國歌》 音樂教案-愛我中華 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 音樂教案-《鳳陽花鼓》 音樂教案-《G大調弦樂小夜曲》 音樂教案-雪域高原 音樂教案-《雨花石》 音樂教案-《春江花月夜》 音樂教案-江蘇民歌 音樂教案-《非洲的靈感》 七年級14第二單元 音樂教案-《桑塔露其亞》教案 音樂教案-第五單元《輕歌曼屋》欣賞 音樂教案-青春舞曲 音樂教案-《青春舞曲》說課教案 音樂教案-中國民歌欣賞 音樂教案-新疆之旅 音樂教案-《渴望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