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紫羅蘭翡翠等級
1. 關於紫羅蘭翡翠
翡翠收藏貴在天然 翡翠即通常所說的硬玉,屬於鈉鋁硅酸鹽類。其中,含鉻、鎂元素較多的呈綠色,人們通常稱之為翠;含鐵元素較多的呈紅色,人們通常稱之為翡。翡翠是玉中之王,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並稱「五大名寶」。翡翠的質量和價值主要從其顏色、質地、透明度、純凈度等方面來衡量。一般來說,翡翠以綠色為上乘,其中以色碧如嫩葉、光澤如凝脂、半透明狀為好。其中又以綠白相間或紅綠相間為最,只有鑽石、祖母綠、貓眼石、極品珍珠等貴重珠寶才能與之媲美。 緬甸是翡翠的主要產地,上等翡翠產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支流露露河一帶幾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俗話說「黃金易得,翡翠難求」,翡翠產地的惟一性、成礦的復雜性、產量的不確定性使翡翠比鑽石更加珍稀,更具有收藏價值。 翡翠雖然稀少,但不是所有的翡翠都具有收藏價值。據中國寶玉石協會玉石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翡翠一般分為A、B、C三個品級。A級翡翠是純正的天然產品,即玉質天然,原石原色,俗稱「正色」,它不經過「內部處理」,水色永久不變。B級翡翠則因玉體內部含有雜質較多,成色濁深不透。一些翡翠商採用強酸對B級翡翠進行浸泡、腐蝕,去掉雜質,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灌入因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小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但經這樣處理的翡翠一、二年後極易碎裂。C級翡翠是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即用化學葯劑重復加熱,滲進鉻元素,使色彩看上去十分明艷。 據介紹,翡翠的價值並不是按年代的久遠來判斷的,收藏翡翠不僅要選擇純正的天然正品,還講究「種」、「色」、「水頭」。「種」即翡翠的質地與結構,質地越細膩,玉質就越晶瑩剔透;「色」是指顏色,色彩均勻且色正、濃、翠者為上品;「水頭」即透明度,光澤晶瑩、通透清澈者為上品,通常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翡翠的評估由五個方面來分辨:種(共4級)、水(共5級)、底(共4級)、色(共6級)、工(共4級)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 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准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准。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准: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 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乾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 透明度 陽光透進度 常見商業品種 1級 透明 10mm以上 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 較透明 6~10mm 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 半透明 3~6mm 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 微透明 1~3mm 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 不透明 陽光透不進 色濃、底差、新種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 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 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 ,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 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於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 純正程度 均勻程度 深淡程度 色澤 1級 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 極均勻 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2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 斑塊、斑點 整體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3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整體不均勻 濃淡不一 艷潤明亮 4級 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5級 藍綠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6級 灰藍色(含淡黃綠色、 淡紅色、淡紫羅蘭色) 均勻 淡雅 潤亮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製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有些網站是這么分的: 級別 形狀 做工 重量 1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名師製作、巧奪天工 5克拉以上 2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自然流暢、匠心獨具 5克拉以上 3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普通製作、平整光滑 5克拉以上 4級 比例適合 製作一般 無要求 「紫羅蘭」行內人又稱它為紫翠。「紫羅蘭」顏色底色為紫色,其中有茄紫、藍紫、粉紫等,透光性從透明到半透明都有。紫色深的,質地細的,透明度高的紫翠很稀罕。 如需要,建議實物交權威鑒定機構鑒定並出具相關證書。
2. 紫羅蘭翡翠的種類劃分,紫羅蘭翡翠都有哪些品種
紫羅蘭又名草桂花、草紫羅蘭,是十字花科紫羅蘭屬的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是歐洲名花之一。株高20--70 厘米,全株有灰白色星狀柔毛。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5厘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兩側薯片基垂囊狀,花梗粗壯,花徑2厘米,花瓣4枚,有長爪,瓣鋪張為十字形。
分類:
紫色翡翠又稱「紫翠」,色稱為春色、春花,紫羅蘭,是翡翠中最常見且有較
紫羅蘭
高市場價值認同的顏色之一。紫色濃艷高雅,淺紫清淡秀美,紅紫莊重富麗,獨具特色。市場上常見的紫色翡翠根據色彩及飽和度可以分為五種:皇家紫、紅紫、藍紫、紫羅蘭、粉紫。
(1) 皇家紫:是指一種濃艷純正的紫色,它的顏色色調非常純正,飽和度一般較高,亮度中等,因而顯出一種富貴逼人、雍容大度的美感。這種紫色實際上非常少見,屬理論級翡翠,即使在紫色翡翠中也是百里難尋其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2) 紅紫:是一種偏向翡紅色調的紫色,他的顏色飽和度通常中等,少見很高飽和度的類型,在紫色翡翠中也不算常見,其價值認同很高。
(3) 藍紫:是一種偏向藍色的紫色,它的飽和度變化較大,從淺藍紫到深藍紫都可見到,是紫色翡翠中較常見的類型,行話稱「茄紫「。當飽和度偏高,顏色常有灰藍色的感覺,亮度一般較其他類型低。
(4) 紫羅蘭:是商業翡翠中最常見的一種,紫色從中等深度到淺色,這種紫色常常出現在一些質地粗或細的翡翠中,有時也會和綠色一起出現,形成所謂「春帶彩」,是紫羅蘭種翡翠的標准色。
(5) 粉紫色:是一種較淺的紫色,可以有偏紅或偏藍的感覺,但達不到紅紫或藍紫的水平,雖然其紫色仍然比較明顯,但飽和度比較低。它常常出現在一些水頭較好、質地細膩的翡翠中,商業價值在所有的紫色中最低。
3. 紫羅蘭翡翠屬於什麼種
紫羅蘭翡翠是指抄翡翠顏色是紫羅蘭色,包含了各種種水。
紫羅蘭翡翠,是一個特殊的品種,產量稀少,好像紫羅蘭花的顏色一樣清淡,通常也被稱為「春」色。紫羅蘭的翡翠有高、中、低各個檔次和種水,並非只要是紫羅蘭,就一定值錢,是上品,還需結合質地、透明度、工藝製作水平等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我們常根據質地、水頭的好壞來區分紫羅蘭翡翠的檔次,顏色的濃淡、色調也對價格有很大影響。
等級低紫羅蘭翡翠的質地細膩,微通明,燈火下為淡紫色,天然光下簡直呈白色,商場上價值數百元;
中檔紫羅蘭翡翠大多色彩亮堂者水頭欠好,價值數千元,假若水頭好則為保藏之品。也有色彩與茄子色彩類似,為偏藍、偏灰的紫色,質地多為藕粉地,微通明,光澤較好,有些含點狀「白棉」。也有水頭比擬好的藍紫色翡翠,其價值也能過萬。
4. 怎樣通過翡翠的顏色分辨翡翠的價值
翡翠的顏色大致可分為無色,綠色紫色,白色,翡色,黑色和組合色,每一種又有細分,比如綠色有帝王綠,陽綠,蘋果綠等,顏色是決定翡翠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極品翡翠顏色略差一點,價格就相差很多。
翡翠的所有顏色總體而言,把翡翠的顏色等級分為以下6種:
綠翡翠:在所有的顏色當中,綠色翡翠最受人們的歡迎,也是價格最高的。綠色能給人賞心悅目之感,尤其是純凈的綠色,收藏價值最高,這種翡翠光澤柔和,晶瑩剔透,顏色自然且深淺漸變。綠色中也包括正綠色藍綠色,正綠色又包括蘋果綠、秧苗綠、翠綠和祖母綠,藍綠色又分菠菜綠、蛤蟆綠、瓜皮綠等。顏色的微小差別都會影響翡翠的價值。
紅翡翠:紅色為翡的正色,紅色的翡翠大都偏褐色,正紅色的很少。這種翡翠的價值僅低於綠色的。
紫翡翠:又稱紫翠、紫羅蘭翡翠,多用來饋贈老人,以表祝賀長壽之意,同時紫色也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翡翠品種。 其價值也僅次於綠色。
白翡翠:白色翡翠由較純的硬玉礦物組成,不含致色元素,白色翡翠雖然沒有顏色,但由於質地細、水頭好,很受人們的喜愛,製成的花件、觀音、佛、手鐲都很搶手。
黃翡翠:黃色翡翠多以褐色為主,純黃色比較稀少,但是往往褐色的要比純黃色的更耐看,更有收藏價值。
黑翡翠:黑色翡翠看上去是黑色的,其實有一部分看上去黑不溜秋的翡翠透過光來看,是呈現綠色和藍色的墨翠,越黑,其成品越好。
5. 翡翠顏色分級
補充一下:紅(黃)、綠、白或紅(黃)、綠、紫三色同體稱「福祿壽」,紅(黃)、綠、白、紫四色稱「福祿壽喜」則更為罕見。
俗話說,外行看色工,內行看種水,種水的好壞直接決定翡翠的價值。最好的種份就是你前面提到的高綠玻璃種。
資料擴展:
翡翠(jadeite), 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1]。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1]。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種生活在南方的鳥,毛色十分美麗,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一般這種鳥雄性的為紅色,謂之「翡」,雌性的為綠色,謂之「翠」。寸開泰撰寫的《騰越鄉土志》記載:「 騰為萃數,玉工滿千,制為器皿,發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至清末民初,僅騰沖城內即有翡翠作坊百餘家,玉雕工匠三千餘人,所琢「器皿發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寸開泰《騰越鄉土志》產翡翠的緬甸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雲南邊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萬曆年間,此地曾屬永昌府(今雲南省保山市)管轄。由於歷史的原因,被稱為"東方瑰寶"的翡翠經雲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資料來源:網路翡翠
6. 翡翠的種地及顏色(綠,紅,黃,藍,紫)的等級排列。
「翡翠」這個名稱本身,就代表著它的兩種主體顏色:翡翠之中紅色叫紅翡,綠色叫綠翠。
翡翠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綠、紫、白、黃、黑等色,並且可能同時在一塊翡翠上出現兩種以上的顏色,這是一般寶玉石所沒有的特點。
尤其是翡翠顏色的形狀與組合及顏色的深淺與分布千變萬化,使得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而且如今翡翠的顏色等級之分也漸細化(如插圖中的綠色翡翠顏色分級)。
在中國民間常用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藍來描述翡翠顏色的多樣性。
看翡翠的顏色等級之分,在翡翠所有顏色中綠色變化最大,綠色翡翠最具有商業價值,在所有寶石中只有高檔祖母綠的綠色可以與之媲美。
顏色的變化為購買者提供了選擇餘地,購買者在翡翠顏色上的選擇,往往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味和個性、與眾不同的美。
翡翠的顏色等級(綠色翡翠)
就翡翠的所有顏色總體而言,把翡翠的顏色等級分為以下6種:
綠翡翠:在所有的顏色當中,綠色翡翠最受人們的歡迎,也是價格最高的。綠色能給人賞心悅目之感,尤其是純凈的綠色,收藏價值最高,這種翡翠光澤柔和,晶瑩剔透,顏色自然且深淺漸變。綠色中也包括正綠色藍綠色,正綠色又包括蘋果綠、秧苗綠、翠綠和祖母綠,藍綠色又分菠菜綠、蛤蟆綠、瓜皮綠等。顏色的微小差別都會影響翡翠的價值。
紅翡翠:紅色為翡的正色,紅色的翡翠大都偏褐色,正紅色的很少。這種翡翠的價值僅低於綠色的。
紫翡翠:又稱紫翠、紫羅蘭翡翠,多用來饋贈老人,以表祝賀長壽之意,同時紫色也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翡翠品種。 其價值也僅次於綠色。
白翡翠:白色翡翠由較純的硬玉礦物組成,不含致色元素,白色翡翠雖然沒有顏色,但由於質地細、水頭好,很受人們的喜愛,製成的花件、觀音、佛、手鐲都很搶手。
黃翡翠:黃色翡翠多以褐色為主,純黃色比較稀少,但是往往褐色的要比純黃色的更耐看,更有收藏價值。
黑翡翠:黑色翡翠看上去是黑色的,其實有一部分看上去黑不溜秋的翡翠透過光來看,是呈現綠色和藍色的墨翠,越黑,其成品越好。
7. 翡翠的等級怎麼分類
翡翠等級劃分為A貨,B貨,C貨,D貨。
一、A貨
天然翡翠,除了機械加工外,無其他任何物理、化學處理,其顏色,結構為天然,沒有外來物質加入的翡翠。非常稀少,所以也十分昂貴。鑒別:在放大鏡下有時可呈橘皮狀的芝麻點,稱橘皮效應。
經過優化的翡翠也屬於A類,在證書中不用證明,主要的優化手段有:
漂白:指降翡翠在稀酸中凊泡,「清洗」掉翡翠表面的雜質,結構破壞僅在表面,而且是輕微的,無填充物質(拋光時的打蠟除外)。
侵臘處理:增加透明度,改善了外觀,起到填平表面縫隙的作用。
二、B貨
深白加充填處理過的翡翠,對有臟色(黃褐色)且顆粒粗大、結構鬆散的翡翠進行漂白處理,再以真空注膠填充經酸液侵蝕而出理的孔隙。鑒別:經處理的翡翠顯得很不正常,綠色非常鮮艷,無雜質。
強烈的酸凊漂白,使翡翠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必須注入大量聚合物加以固結才可以使用,證書上必須註明「處理」。
三、C貨
染貨處理的翡翠,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多的,主要是在白色地上染成綠色,或適當加些綠色。鑒別:用放大鏡檢查有綠色染料集中沉澱在絲瓜絡狀的裂隙處,綠色濃淡不勻。
翡翠原有顏色較差,經過染色處理而產生鮮艷的顏色,也要註明「處理」。
四、D貨
此外還有一種被稱為D貨翡翠的,是一種夾層作假翡翠,上面有薄層天然翡翠,下層墊入有色物質或樹脂夾層,因此從嚴格意義說,它根本不是翡翠,成本僅幾元錢。
(7)白色紫羅蘭翡翠等級擴展閱讀
翡翠收藏等級劃分
1、垃圾貨。最為常見的當屬旅遊區的紀念品了。旅遊區的翡翠紀念品價格低廉,多為人工處理的翡翠,所以這樣的翡翠其升值空間也幾乎為零。
2、行貨。行貨是玉石銷售市場上最常見的翡翠產品之一。行貨或是顏色好、或是種好、或是透明度好,但是它們往往這類翡翠總是差一些。很多都是雕工完美,種水差;或是顏色鮮艷,但是工藝普通。
3、精品翡翠。精品翡翠少有出現在市場上,多出自大師之手。精品的翡翠顏色鮮艷、種水通透、質地干凈無雜色,稱得上接近完美的翡翠了。
4、特色小品翡翠。特色小品翡翠以的雅緻獨特特質讓收藏家們愛不釋手。特色翡翠或許在種水方面不會那麼完美,卻因獨特的雕工造詣吸引著收藏者。
8. 翡翠玉石的分類和等級劃分
翡翠的評估由五個方面來分辨:種(共4級)、水(共5級)、底(共4級)、色(共6級)、工(共4級)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准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准。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准: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 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9. 翡翠料子的多少種怎麼分級別
翡翠的評估由五個方面來分辨:種(共4級)、水(共5級)、底(共4級)、色(共6級)、工(共4級)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准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准。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准: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 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乾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 透明度 陽光透進度 常見商業品種
1級 透明 10mm以上 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 較透明 6~10mm 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 半透明 3~6mm 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 微透明 1~3mm 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 不透明 陽光透不進 色濃、底差、新種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 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 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於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 純正程度 均勻程度 深淡程度 色澤
1級 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 極均勻 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2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斑塊、斑點 整體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3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整體不均勻 濃淡不一 艷潤明亮
4級 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5級 藍綠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6級 灰藍色(含淡黃綠色、淡紅色、淡紫羅蘭色) 均勻 淡雅 潤亮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製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比如戒面,有些是這么分的:
級別 形狀 做工 重量
1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名師製作、巧奪天工 5克拉以上
2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自然流暢、匠心獨具 5克拉以上
3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普通製作、平整光滑 5克拉以上
4級 比例適合 製作一般 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