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分段

茉莉花分段

發布時間: 2022-08-24 02:52:37

A. 愛如茉莉課文 分段、段意

那是一個飄浮著桔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我從一本纏綿悱惻、盪氣回腸的愛情小說中抬起酸脹的眼睛,不禁對著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親沖口說:「媽媽,你愛爸爸嗎?」媽媽先是一愣,繼而微紅了臉,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麼莫名其妙的問題!」我見從媽媽口中誘不出什麼秘密,便改變了問話的方式:

「媽,那你說真愛像什麼?」媽媽尋思了一會兒,隨手指著那株平淡無奇的茉莉花,說:就像茉莉吧。」

我差點笑出聲來,但一看到媽媽一本正經的眼睛,趕忙把很是輕視的一句話「這也叫愛」咽了回去。

此後不久,在爸爸出差歸來的前一個晚上,媽媽得急病住進了醫院。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你爸爸今天包餃子給他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肚的。」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他直奔到醫院。此後,他每天都去醫院。

一個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別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被跳入眼簾的情景驚住了:媽媽睡在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隻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麼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朦朧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後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望著爸爸憔悴的臉和布滿血絲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問:

「爸,你怎麼不在陪床上睡?」 我好生奇怪。
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裡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爸爸去買早點,我悄悄溜進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鬆散散地插進空罐頭瓶里,一股清香頓時彌漫開來。我開心地想:媽媽在這花香中欣欣然睜開雙眼該多有詩意啊,轉念又笑自己簡直已是不可救葯的「耍」浪漫。笑著回頭,卻觸到媽媽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兒,來幫我揉揉胳膊和腿。」

「媽,你怎麼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到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這么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使我靜靜地流下淚來。淚眼朦朧中,那叢叢簇簇的茉莉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縷縷幽香,裊裊娜娜地鑽到我們的心中,而且縈縈不去。

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B. 想給茉莉花修一下株型,請問可以怎麼修剪

修剪 在晴天進行,可結合疏葉,將病枝去掉,並能對植株加以調整,有利生長和孕蕾開花。要將殘花連同下面4對葉左右剪去,這個部位的萌發力強,能多分側枝,多開花,但要根據開花的枝條長短靈活掌握,因為有徒長枝條需要稍重截,盡量與植株保持較好的株型,這樣不僅能控制徒長枝,還能增加整體的觀賞性。纖細枝條可以從側枝與主枝的連接處剪去,避免消耗過多的養分。 將茉莉花冬季長出較粗壯的新枝條分段剪下,每段留兩節(每節上有兩片葉),用水泡上六七天後種在花盆裡。種時把下面的一節和葉埋在土裡,用大口玻璃瓶蓋上,經常保持盆內濕潤,直到上面的節兩旁長出新芽,證明下面也長出根,待新芽稍大點就可把玻璃瓶子拿掉。

C. 泰戈爾 第一次的茉莉花 分段段意

泰戈爾
呵,復這些茉莉制花,這些白的茉莉花!
我彷彿記得我第一次雙手滿捧著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的時候。
我喜愛那日光,那天空,那綠色的大地;
我聽見那河水淙淙的流聲,在黑漆的午夜裡傳過來;
秋天的夕陽,在荒原上大路轉角處迎我,如新婦揭起她的面紗迎接好的愛人。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我生平有過許多快活的日子,在節日宴會的晚上,我曾跟著說笑話的人大笑。
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我吟哦過許多飄逸的詩篇。
我頸上戴過愛人手織的醉花的花圈,作為晚裝。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分為三段(一):寫了「我」對茉莉花的贊美
(二)寫了我的回憶,所聞所感所聽所想
(三)寫了「我」對孩提時的日子的嚮往,借對茉莉花的情感抒發了作者對孩提時的回味

D. 《茉莉花》幼兒園中班下學期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茉莉花》幼兒園中班下學期音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分別感受樂曲段、小節,並按音樂的變化和老師的指示用不同形式,優美的動作加以表現。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暢,感情細膩的特色。

3、萌發喜歡聽民歌和對民歌的熱愛之情。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樂曲磁帶、錄音機、茉莉乾花、花飾、茉莉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你們喜歡花嗎?

2、你最喜歡什麼花?

3、師:今天我們來聽一首關於花的歌曲,大家聽聽唱的是什麼花?

(二)欣賞歌曲的開頭,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麼花?它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2、取出乾花,簡單認識。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彷彿刻玉雕瓊。

3、揭示歌名,介紹有關江蘇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識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盈活潑,淳樸優美,婉轉流暢,短小精緻,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護花,熱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積極健康,又儲蓄柔美。

(三)欣賞歌曲的後半部分,了解節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點。

你覺得《茉莉花》是一首怎麼樣的歌曲?聽了有什麼感覺?

教師小結:歌曲是兩拍子的,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暢,感情細膩的歌曲。

(四)完整欣賞一遍,感受歌曲的樂段,用相應的身體動作加以表現。

根據段落的變化嘗試每一段用不同的開花造型來表現。(教師觀察引導並用貼飾獎勵動作優美,感受正確的小朋友)《茉莉花》這首歌曲有幾段?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有什麼辦法記住呢?

(五)再次欣賞,感受歌曲的小節,幼兒集體合作逐個用身體動作加以表現。(教師觀察引導並用貼飾獎勵動作優美,感受正確的小朋友)

(六)顏色信號,分組、分段用好看的動作表現歌曲。

幼兒自己在前額貼上四種顏色的花,按老師的提示分別到教室中間隨音樂跳舞。(教師把好看的花環套在舞姿優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結合美術活動,讓幼兒製作舞蹈表演的道具。

2、游戲活動:將《茉莉花》的音樂放在表演區中 ,進行舞蹈表演。

3、家園共育:家庭中可以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音樂表演,可以加入扇子等元素。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於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麼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於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容、旋律性質。最後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形態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於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節,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E.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動物的叫聲進行節奏練習並為樂曲伴奏,初步感受強弱拍、弱起拍以及符點音符。

2、學習輪奏、合奏和看指揮演奏,引發幼兒利用多種材料進行節奏活動,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點: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練習節奏,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節奏活動。

活動難點:感受強弱拍和弱起拍,學習輪奏、合奏。

活動准備:

1、 動物圖片,節奏卡若干並畫有相應的圖案;2、音樂磁帶,自製打擊樂器若干(蓮湘每人一個,響罐10個,竹魚10個,串鈴10個);3、幼兒熟悉樂曲旋律,一位教師配合彈琴。

活動流程一、導入部分:

1、幼兒模仿小動物走路並學小動物叫聲聽音樂進活動場地。聽音樂信號入坐,做律動。

2、教師扮演小青蛙出場和小動物們問好:"呱呱呱,我是小青娃,你是誰呀?"二、動物樂隊學練節奏。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小動物們想舉辦一個慶"六一"音樂會,組成一個動物樂隊,用自己的叫聲來演奏,到音樂會上去表演。

1、分段練習節奏。

(1)出示節奏卡1:教師示範用青蛙的叫聲來演奏。"你想用哪個小動物的聲音來演奏?"(2)練習節奏2"這一段節奏誰能用動物的叫聲來演奏?請個別幼兒表演。選一種動物的叫聲集體練習。

(3)練習節奏3"這段節奏有什麼不一樣?你試試看。"幼兒自選動物叫聲演奏。

(4)節奏4:幼兒自由嘗試練習。請幼兒用多種動物的聲音一起演奏。

2、練習整段節奏。

3、利用叫聲分三組進行輪奏、合奏。

4、利用打擊樂進行演奏。

5、用動物叫聲和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商量舉辦音樂會的事項。

1、選定節目主持人,編排節目順序。

2、過渡:律動。手持樂器到舞台上。

四、六一音樂會。

1、主持人報幕:"六一音樂會現在開始,第一個節目:節奏樂,有動物樂隊為大家演奏。"2、下一個節目:《打蓮湘》。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願意想像「一瓣橘子像什麼」,並樂意欣賞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體驗開「橘子船的」的樂趣。

二、 准備

幼兒:觀察過橘子的特點;

教師:將若干橘子剝好。

三、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閉上眼睛,我要請你們猜猜一個東西是什麼!(拿出橘子,請幾個有兒聞一聞,然後說出水果名字。)對,是橘子。你們喜歡吃橘子嗎?怎麼吃呢?(剝開來吃)剝開後,橘子裡面是什麼樣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麼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麼?

幼兒先自由交流,然後在集體面前講述(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完整的語句講述),最後教師引導幼兒想像橘子像船。

3、欣賞歌曲

1)第一次欣賞,交流:橘子船開到了誰的嘴巴里?

2)一邊開橘子船來吃橘子,一邊再次欣賞歌曲。

3)律動。

4、游戲:橘子船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一起唱歌,並將橘子船開到乖寶寶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寶寶要到集體前表演一個節目。並輪流進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歡吃橘子這樣的活動。他們的想像力真是很豐富,有的說:「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說:「一瓣橘子像樹葉」;有的說:「橘子像香蕉」;有的說:「橘子像玩具」;有的說:「一瓣橘子像小船」……請幼兒一邊欣賞歌曲,一邊吃橘子,他們很開、心。把橘子當船一樣開到嘴巴里這樣的吃法,對於他們來說更是覺得驚喜。所以他們在活動時特別積極,對音樂地欣賞效果比較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夠強。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活動准備:

1.CD《小雞和小鴨》。

2.小雞和小鴨的指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小鴨的指偶,引起寶寶的興趣

師:今天又兩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誰?

1.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請寶寶來聽一聽。

2.出示小雞、小鴨指偶,請寶寶向小動物問好。

二、玩游戲「誰不見了」。

1.請寶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嘎嘎嘎」

2.藏起小雞(小鴨),問寶寶睡不見了,引導寶寶學小雞(小鴨)叫,把他請出來。

三、邊念歌詞邊用指偶表演,引導寶寶感知歌曲內容。

四、和寶寶一起邊聽CD邊玩游戲。

1.帶著寶寶唱歌時,用動作(雙手食指相對——小雞;雙手手心相對,一上一下——小鴨)提示歌詞內容。

2.請寶寶找到好朋友,一個當小雞,一個當小鴨,邊聽CD邊做游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過程中嘗試分辨sou 和mi的音高。

2、喜歡音樂游戲,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的准備:幼兒會唱歌曲《秋天》並能出不表演。

2、物質准備:PPT 音樂、樹葉、兩個大樹。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價值取向:幼兒能應動作和好聽的歌聲表現歌曲。

過渡語:我們學過一首關於《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

1、幼兒圍在老師身邊唱歌。

2、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3、完整的邊做動作邊唱歌。

二、樹葉找媽媽。

價值取向:在聽聽看看做做中幼兒分辨sou 與 mi的音高。

1、你們覺得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從大樹媽媽身上飛下來?

小結:秋天到了。紅色的和黃色的樹葉把秋天打扮的真美麗。

2、紅色和黃色的樹葉是怎麼掉下來的呢?

聽聽他們自己是怎麼說的。

小結:原來紅色的樹葉聽著3的音落下來,黃色的樹葉是聽著5的音落下來。

3、教師與幼兒一起驗證。

4、游戲:樹葉找媽媽。

規則:幼兒做樹葉唱秋天的歌,音樂停,聽到那聽到什麼音,就到那個大樹媽媽的身邊。

三、掃落葉。

價值取向:在掃落葉的游戲中,幼兒進一步分辨音高。

出示PPT:清潔工人在掃落葉,我們也來玩掃落葉的游戲。

第一編游戲:游戲規則:

1、幼兒每人選擇一片落葉,看清楚是什麼顏色的。

2、幼兒隨音樂自由飛,老師來掃落葉。

第二遍游戲:

幼兒來做清潔工人。

延伸活動:

樹上的藍色樹葉從樹上落下來了?猜猜他是聽到什麼落下來的呢?原來是la。

我們回去也和藍色的樹葉一起玩游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於主題活動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時候我發現孩子們的音是把握不準的,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辨別音高的活動。

活動前期孩子們對於基本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於辨別音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活動中對於3與5的音賦予了顏色,孩子們更加直觀的能說出是哪個音。在 PPT中我加入之前錄好的聲音,孩子們更加能仔細的聽辨。活動中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孩子們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使得目標能順利的達成。

活動中在聽辨3與5的先後順序上,有一點爭議,應該先出示5的音,然後在出示3的音,這樣孩子們就能有比較,聽辨起來會更容易。這一點還需要調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1.能用活潑、愉快的聲音唱歌。

2.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准備:

1.幼兒已經參加了新年游園活動,體驗了游園活動的豐富多彩和過新年的喜悅。

2.鑼一面,鼓一個。

過程:

1.讓幼兒暢談過新年游園活動的感受,引出課題。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師有表情地范唱。

師幼共同邊聽音樂邊按節拍朗誦歌詞,幫助幼兒熟悉曲調。

幼兒學唱。

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幼兒創編拜年動作,增加歌曲的演唱興趣。

4.幼兒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建議:

鼓勵幼兒向家人及親戚演唱此歌曲,與每一個人共享新年到來的快樂。

評價:

能唱清楚歌詞,會用動作表示「恭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優美、觸人心弦、廣為傳唱的中國民歌。它自然、平緩的旋律彷彿把我們帶人充滿花香的茉莉花王國,讓我們感受到帶有濃郁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在此活動中,情境的創設和情感經驗的積累是整個活動設計的重點。幼兒在自然、愉悅的氛圍中聆聽《茉莉花》,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茉莉花》,他們的整個身心是放鬆和愉悅的。活動中把賦予茉莉花豐富的情感作為幼兒感受和創作的線索,當孩子們嘗試把自己變成一朵具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的茉莉花時,你感受到的是一種和諧、充滿生機的情境。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參與賞花活動,體驗與花相伴的愉快情緒。

2.通過觀賞、體驗,了解茉莉花的顏色、花瓣層次和錯落造型。

3.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情和造型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准備】

1.實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環若干、《茉莉花》音樂等。

2.呼拉圈若干個、麻繩2~3根。

【活動過程】

1.簡單認識茉莉花,重點觀察茉莉花瓣的姿態、花束的層次、花朵之間的錯落造

型,了解花朵、花葉和土壤的關系。

(1)師:每一朵花長得一樣嗎?花瓣的姿態是怎樣的?

有的已經開了,有的已經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脫落了……

(2)師:你覺得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麼樣?(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這朵茉莉花很高興,這朵茉莉花有點害羞……

(3)製作茉莉花茶,簡單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播放揚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戲: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兒討論:怎樣讓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幼兒製作茉莉花花環、茉莉花葉、茉莉花裙。(音樂伴隨幼兒的製作過程。)

幼兒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觀看茉莉花圖片,欣賞自己製作的茉莉花環。

3.師生分享所見所聞,談談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自然聆聽《茉莉花》樂曲:

(1)小時候,去到揚州,聞到花香,聽到歌聲……一個穿著白裙子的小女孩子邊唱歌邊給茉莉花澆水。」(教師清唱《茉莉花》。)

(2)在宴會上,一群穿著白紗裙,拿著茉莉花,戴著茉莉花環的女孩,也在唱著這首《茉莉花》……(幼兒欣賞教師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師生相互模仿身體姿態、情感變化,進一步感受歌曲。(教師可採用無伴奏演唱方法,靈活把握演唱時間。)

(1)師生分享對歌曲的理解。

(2)結合幼兒的想像,採用音樂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兒帶入一個美麗而情感豐富的茉莉花王國(見資料鏈接)。

(3)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樣的茉莉花?」「哦,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這是一朵高興的茉莉花。」「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戲:幼兒扮演茉莉花,教師扮演摘花人,並鼓勵幼兒組合身體造型表現茉莉花叢。

(1)幼兒獨自扮演茉莉花,教師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將你摘下」,教師可抱起一幼兒,送到另一教師手中,以增強游戲的趣味性。)

(2)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做茉莉花束。教師引導幼兒做出花束層次、高低的變化。教師扮演小蜜蜂給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數可以逐漸增加)一組做茉莉花叢(加上葉子、泥土等角色,強調彼此依存的關系)。教師隨著旋律把呼啦圈逐個從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當作花盆。

(4)造型表現過程中,幼兒隨歌曲的意境表演。

師:太陽剛剛露出笑臉,茉莉花也慢慢睜開眼睛,微風輕輕吹過,花朵隨風飄動……(配伴奏演唱歌曲。)

(5)簡單介紹歌曲《茉莉花》的歷史。

《茉莉花》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歷史。美國發射向外太空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了許多國家的優美樂曲作為地球人的禮物送給外太空生命,中國入選的樂曲就是《茉莉花》。我們要記住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動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現:幼兒戴上茉莉花環,裝扮成美麗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繪畫表現:合作繪畫,描繪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國。

【設計評析】

這是一個以音樂為切入點的綜合性活動,圍繞著中國民歌《茉莉花》,開展了一系列的感知、製作、欣賞、表現、創作、分享等活動。活動最明顯的特點體現為:從感性人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的潛效應。在活動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注重幼兒的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孩子們在淡淡清香、自然輕松的「茉莉花」氛圍中充分享受音樂的美和快樂。

【資料鏈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小調,它有許多變體,曲調大同小異,如出一轍。江蘇揚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於明代的一首民歌《鮮花調》,曲調優美,表現出淳樸柔美的感情。兒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輕盈流暢,易唱易學,更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唱。從鄉村田間地頭,到維也納的音樂大廳,從港澳回歸的盛典到APEC的歡迎宴會,《茉莉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著聽者的心靈。

2.音樂散文式故事:清清的小河邊,有一叢美麗的茉莉花。每當太陽升起時,茉莉花也就慢慢睜開了眼睛。聞一聞,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獨特的美,有著自己的姿態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著頭;有的是高興的茉莉花,張開了笑臉;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開放;有朵茉莉花好像有點不太高興,翹起了小嘴巴;有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它想媽媽了;有朵茉莉花正仰著頭喝露水呢……小河的水聞到花香,也悄悄停了下來,它想留住這甜甜的花香……小朋友,你們聞到了茉莉花香了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卷炮仗》是在我園省級課題《幼兒民間游戲資源與幼兒教育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過程中,筆者作為課題核心組成員所組織的一次研究課。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喜歡熱鬧,逢有什麼喜事都喜歡放炮仗以示慶祝,而《卷炮仗》的體育游戲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我們早在幼年就已玩過,在今天,對於現在的孩子它也同樣新穎、有趣。如何讓這件古老的事物在新的時代發出新的光芒,讓孩子得到益處呢?筆者選擇將這個民間游戲和音樂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有趣的音樂游戲。在組織這次活動前,先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如觀察放炮仗的情景、學會唱《卷炮仗》的歌等,以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為開展活動進行准備。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探索走出螺旋隊形。

2、能根據歌曲節奏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步伐,注意和相鄰幼兒的

距離,並能大膽表現,進行合作游戲。

3、能遵守游戲規則,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准備:

引信頭飾、「點火棒」、雞毛撣、紙筆、標記(套塔)、大鼓、投影儀、攝像機、標記牌。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1、聽音樂,隨標記牌變隊形。

「聽好音樂,我們出發了!」(教師手舉標記牌,幼兒隨音樂學各種小動物並看牌子變換隊形:大圓、三角形、小圓、正方形)

2、說說剛才變了哪幾種隊形。

「剛才我們變了哪幾種隊形?」

「還記得我們上次學的那首《卷炮仗》的歌嗎?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跟著這首歌,試試變個新隊形。」

(由走幼兒熟悉的隊形引出新的隊形,過渡自然。)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理解「卷」的意思。

「我們先把這首好聽的歌唱一遍吧!」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卷炮仗》,那你知道「卷」是什麼意思嗎?能用動作表示嗎?」

「這里有張紙,你能用它卷個炮仗嗎?」

(卷好炮仗後,讓幼兒看螺旋形)「我們來看炮仗的這一頭,你看看,是不是像剛才小朋友劃的那個樣子?這種形狀叫螺旋形。」

(出示紙、筆、畫板)「誰能把螺旋形畫出來的?」(幼兒在畫板上畫好後取下圖)「他已經把我們要走的隊形畫出來了。那我們走隊形的時候應該從哪裡開始走呢?從這里開始的,對嗎?」(貼紅色箭頭)「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走隊形的時候這一圈一圈地都圍著哪裡在轉?」(根據幼兒的回答在中心貼上標記)

(要走螺旋形的隊伍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螺旋形,它的走向是怎樣的,幼兒在看、畫、說等多通道的感知操作中,理解了卷炮仗中螺旋線的主要特徵,為下一步的動作探索奠定了基礎。)

2、幼兒嘗試「卷」(螺旋形)的隊形。

「你們能變成這樣的隊形嗎?誰來說說,你們這么多人准備怎麼變呢?「

教師小結:「我們先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然後跟著第一個人開始走圓圈,讓圓圈越走越小,直到圍成緊緊的螺旋形,是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就圍著它(標記)轉。」(根據幼兒的情況提出相應的要求再次嘗試,提醒幼兒跟緊前面的同伴。)

(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幼兒很可能圍著標記走著走著就首尾相連成了一個圓圈,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回憶螺旋形的特徵並再次嘗試至成功。)

3、發現音樂節奏特點,嘗試根據節奏走隊形。

「這首歌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呀?」(教師哼唱前兩句)「那我們跟著音樂走隊形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音樂慢的時候走得慢,音樂快的時候走得快)

「我們大家坐在椅子上,一邊唱歌一邊用腳來跟著節奏試一試,老師用大鼓來給你們伴奏。」(幼兒隨音樂、大鼓聲用腳打節拍)

「我們來排隊走一走!大家走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走的時候不要踩到別人的腳,控制好距離)打鼓伴奏,幼兒走隊形。

(卷炮仗其實是一個結合體育與音樂來玩的游戲,在運動過程中步點需踩在音樂的節奏上,這對幼兒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循序漸進,先熟悉了歌曲,把握住旋律,然後在椅子上練習,其間加入大鼓鼓點的提示,幼兒很快便把握住了要點,最後再站起來嘗試走隊形,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4、觀看錄像,尋找問題,再次練習。

「剛才小朋友走隊形的時候,老師幫你們拍下來了,你們來看一看,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應該注意什麼呢?」

「我們再來一次。」(再次走隊形,繼續拍攝)

「你覺得這次走得怎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放錄像)

(孩子們在走隊形的時候,成功與否只有旁觀者能看到整體,他們在隊伍中並不能縱觀全局,如何將他們走隊形的過程直觀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以幫助他們及時總結,更好地學習呢?那便是藉助影像呈現,通過攝像機的使用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完整的視角,幫助幼兒調整。)

5、根據游戲情況引出炮仗的引信,幼兒進行游戲。

「現在老師把這個(標記)拿走,也不給大家打鼓敲節奏了,你還會走嗎?」(幼兒嘗試走隊形)

「哦,炮仗卷好了!讓我來點炮仗吧,咦,放炮仗應該點哪裡呢?(引出引信)它叫引信。」

將引信戴在幼兒頭上,教師點引信,被點著的小朋友用指頭一個一個往後點你後面的小朋友,「呲」地傳下去,點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就一起「嘭」「啪」爆炸。觀察幼兒爆炸後的行為。

6、鼓勵幼兒表現出炮仗爆炸後紙屑四處飄散、落地後的動作。

「小朋友們來表演一下爆炸後小紙屑的'動作吧。」(音樂)「最後小紙屑飄到了哪裡?」(鼓勵幼兒做出各種不同的造型)

「哎呀,這么多碎紙屑,讓我來掃掃吧。我掃到你,你就要站到我後面排好隊哦!」(教師用雞毛撣子點幼兒,點到的一個一個地起來跟著教師後面走)

(引信的加入豐富了幼兒對炮仗的認知,紙屑的飄舞加深了游戲的趣味性,造型的定位給了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也方便了教師的游戲收尾,保證了游戲的完整性:隨著歌聲走隊形——點放炮仗——炮仗爆炸——紙屑飛散——造型定住——清掃紙屑。)

7、聽音樂完整玩游戲兩遍。

三、結束部分

教師向介紹幼兒剛才玩的游戲是民間游戲,帶幼兒出活動室玩其他的民間游戲。

活動反思:

如果說傳統的單一體育游戲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麼二者的結合將會給幼兒帶來全新的愉悅體驗。在設計組織本次活動時,我的目標是盡可能迴避領域間內容的表面拼湊,讓該活動不僅既是教育活動內容發展的需要,也成為幼兒認識發展的需要。基於對幼兒已有經驗的了解,在設計組織活動前我預測幼兒的學習困難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理解螺旋形的特徵,二是契合音樂表現。如何突破這兩個挑戰,是本次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

活動開始,幼兒由律動進場,看指示牌站隊形,接著根據學唱過的歌曲《卷炮仗》引出走個新隊形的任務,過渡自然。在「螺旋形」這個新名詞出現前,我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讓他們看到卷炮仗的過程,再請幼兒畫出螺旋形狀,進而引出要走的隊形,並用幼兒畫出的圖形為圖示,讓幼兒清晰地明了、理解這個隊形應該圍著哪裡走、怎麼走。接下來幼兒嘗試走螺旋隊形,我開始提供了一個標記,供幼兒做中心點,讓幼兒自己來走。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幼兒很快走出了隊形。我再根據幼兒的情況提出新的要求,進行再次嘗試。發現幼兒已經會走隊形了,才將音樂的元素引入其中,進一步提高要求,請幼兒根跟著歌曲的節奏走隊形。在這里,難點出現了,幼兒能否踩在節奏上走隊形呢?這時出現的大鼓幫助幼兒找准了節奏,通過鼓點幼兒來協調自己的步伐,此時,攝像機的使用也讓幼兒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他們對自己的任務進行了及時的調整,最後,他們能踩在節奏上走出漂亮的螺旋形了。這樣嘗試過後,再將標記和大鼓撤走,幼兒和著音樂自然地走成了螺旋形,活動的難點被輕松的攻克了。接著,我點著了這卷好的炮仗,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他們很自然地做出了飄散、落地的動作,至此,其實幼兒已經學會了玩這個《卷炮仗》的游戲了,但是,自始至終,並不是由我來告訴他們怎麼玩這個游戲、帶著他們走這個隊形,都是孩子們在自己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探索完成的,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進行了自主的發展,並在游戲中得到了快樂。我始終將自己擺在幼兒的後面,做整個活動的推動者,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啟發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活動,進行了生動的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縱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積極、主動,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快樂的游戲。

《卷炮仗》在課題開放活動中受到了南通市教科所馮衛東所長和區同行的一致好評,並在南通市音樂組研究活動中對全市同行開放。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我領悟到,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游戲的組織也同樣如此,教師要注重如何教,並關注到幼兒如何學,從而讓教不著痕跡,讓學輕松愉快,這才是真正好的教學。而要做到這一點,不斷的反思與實踐才是正道。

F. 茉莉花是哪的民歌 茉莉花歌曲簡介

1、《茉莉花》是江蘇地區的一首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流傳百年的《鮮花調》,由軍事作曲家何芳根據六合民歌改編而成。《茉莉花》在中國民歌中的地位很高,在國內外中西音樂界廣為流傳。

2、《茉莉花》是一首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歌,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周期性重復的對稱結構、此外,句尾採用分段韻律,給人以輕松活潑的感覺。江浙版是單段分段歌曲,音樂結構比較均衡,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3、《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

4、當茉莉花盛開時,滿園芬芳,美麗的姑娘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花朵,珍惜花朵,憐惜花朵。那渴望又捨不得的美好願望,表達的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祥和,符合中國人「以弱勝強」的特點。

G. 冬天給茉莉花剪枝什麼時候剪

茉莉花修剪要將殘花連同下面4對葉左右剪去,這個部位的萌發力強,能多分側枝,多內開花,但要根據開花的容枝條長短靈活掌握,因為有徒長枝條需要稍重截,盡量與植株保持較好的株型,這樣不僅能控制徒長枝,還能增加整體的觀賞性。纖細枝條可以從側枝與主枝的連接處剪去,避免消耗過多的養分。
將茉莉花冬季長出較粗壯的新枝條分段剪下,每段留兩節(每節上有兩片葉),用水泡上六七天後種在花盆裡。種時把下面的一節和葉埋在土裡,用大口玻璃瓶蓋上,經常保持盆內濕潤,直到上面的節兩旁長出新芽,證明下面也長出根,待新芽稍大點就可把玻璃瓶子拿掉。

熱點內容
武漢的荷花燈 發布:2025-09-14 12:22:52 瀏覽:631
永嘉縣蘭花 發布:2025-09-14 12:21:21 瀏覽:10
中葯山櫻花 發布:2025-09-14 12:13:15 瀏覽:157
蘭花德國 發布:2025-09-14 12:05:47 瀏覽:564
情人節情侶姿勢 發布:2025-09-14 11:49:31 瀏覽:234
櫻花校園醫 發布:2025-09-14 11:14:30 瀏覽:511
荷花籽煮粥 發布:2025-09-14 11:04:16 瀏覽:851
艾葉苗盆栽 發布:2025-09-14 10:58:30 瀏覽:78
面部玫瑰斑 發布:2025-09-14 10:47:46 瀏覽:369
自家梅花鹿 發布:2025-09-14 10:35:38 瀏覽:384